唇部解剖
红唇解剖形态分型在唇部美学中的意义
红唇解剖形态分型在唇部美学中的意义
刘文玉
【期刊名称】《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1(000)0Z1
【摘要】1986年以来笔者对1000例青年学生进行了红唇解剖形态的调查及分型,并用以指导临床手术,获得良好美学效果,介绍如下。
本组对1000例正常男女青年学生进行随机检查,将唇峰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者定为钝角型,小于90度者定为锐角型,近于180度者定为弧型,在此同时对红唇下缘,红唇前缘进行目测。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刘文玉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友谊医院 8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22
【相关文献】
1.论丑在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中的美学意义 [J], 石岩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危组老年患者细胞形态在诊断分型中的意义 [J], 张宁;刘秀杰;金洁萍
3.先天性单侧唇裂红唇部的临床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J], 陈深;邱志远;李伟强;莫仲伟;梁梅
4.肩胛冈的形态学分型及在运动康复中的意义 [J], 钟小康;熊吉祥;廖昱婷;赵四可;
陈波;周赟;易刚;王定宣
5.木通科、大血藤科叶的形态学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分类学中的意义 [J], 夏泉;孔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整理)唇腭裂.
⒍上唇正中裂:中鼻突间充质组织发育不足,使形成人中和前颌骨、前腭的上颌间充质组织不足或缺乏。
四、病因:Etiology
胚胎期口腔各突起发育障碍,具体不清,多基因与环境多因素综合作用的阈值学说。
㈠遗传因素:
1.个体的易感性超过某一阈值界限,将会发生唇腭裂。
2.与患者血缘关系近者,易感性增大。
[答疑编号502334050102]唇腭裂(CLP)是儿童头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系多基因与环境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胚胎期口腔各突起发育障碍的疾病。该病可导致颅颌面的软组织与骨组织的多种复杂畸形,需要多学科的不断的综合序列治疗,方可达最终满意的疗效。
(2)环境影响后评价。
一.
(3)机会成本法
2)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参考文献:⒈小儿外科学(第三版).卫生部规划教材.
㈦父母年龄:生育年龄>35岁,危险性增高。
㈧流产史:流产儿中发生率高。发病与母亲的流产史有关。
㈨家族性:有家族背景的占28%。
三、发病机制:
Mechanism
㈠胚胎学(插入图片):
⒈上唇人中、前颌骨及前腭的形成:中鼻突(第6周)→融合→上颌间组织→上唇中1/3(人中)、前颌骨、前腭。
⒉上唇与上颌骨的形成:中鼻突(第7-10周)→相互融合→与上颌突、侧鼻突融合→上唇、两侧上颌骨融合。
⑸正畸与矫形修复医师:
①重点研究牙的发育;
②协助进行各阶段与手术前后的牙颌正畸与矫形。
⑹耳鼻喉科医师:
观察随访中耳情况,6月起,定期检查,必要时行鼓膜开
窗或中耳置管、鼻腔整形手术。
⑺语音病理学家:
①制定语音矫治时间表,进行语音治疗。
㈡序列治疗的基本程序:
唇形科检索表
唇形科检索表1. 简介唇形科是一门研究人类唇形特征的学科,主要涉及唇部解剖、唇形分类、唇部疾病等方面。
通过对唇形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遗传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
本文将介绍唇形科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个针对唇形的检索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唇形特征。
2. 唇部解剖学2.1 唇部结构人类的嘴唇是由上下两片可移动的软组织构成,位于口腔前缘。
上嘴唇与下嘴唇之间有一个深度不等的中央裂隙,称为口角。
嘴唇内侧有黏膜覆盖,外侧则为皮肤。
2.2 唇红与皮肤颜色嘴唇红色部分称为“唇红”,其颜色受到血液供应和色素沉着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的嘴唇呈现粉红色或淡红色。
唇红的颜色也可以反映人体健康状况,如贫血、缺氧等都会导致唇红变淡。
3. 唇形分类根据唇部形态特征,可以将唇形分为以下几类:3.1 全唇型全唇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隙,呈现完全闭合的状态。
这种唇形通常被认为是标准的、健康的唇形。
3.2 单缺失型单缺失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有一个较小的间隙,一般只影响到一侧。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先天性畸形或外伤引起的。
3.3 双缺失型双缺失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有一个较大的间隙,两侧均受影响。
这种情况多数为先天性畸形所致。
3.4 口角裂隙型口角裂隙型是指上下嘴唇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裂隙,使得嘴角向两侧延伸。
这种情况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可能伴随着其他面部畸形。
4. 唇部疾病唇部疾病是指影响唇部健康的各种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唇部疾病:4.1 唇炎唇炎是指唇部皮肤发生红、肿、痒、脱屑等炎症反应的情况。
常见的原因包括气候干燥、过度日晒、口周湿润不良等。
4.2 口角炎口角炎是指口角处皮肤发生红、裂、溃疡等异常情况。
多数口角炎与真菌感染有关,也可能与维生素B缺乏、唾液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
4.3 唇癌唇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出现在嘴唇表面。
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吸烟和饮酒等。
5. 唇形科检索表以下是一个针对唇形特征的检索表,通过填写相关信息,可以对自己的唇形进行初步了解。
美学唇部总结
美学唇部总结唇部是脸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体面容的美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唇部进行美学的认知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唇部解剖结构、唇部特征、唇部美学评估以及常见的唇部美学问题等方面,对美学唇部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唇部解剖结构唇部由上下两个部分组成,上唇和下唇。
上唇由上唇嵴、鼻唇沟、上唇红部以及上唇白部组成,下唇则由下唇嵴、下唇红部和下唇白部组成。
唇部的皮肤比面部其他部位的皮肤要薄,并且唇部的皮肤没有毛发。
此外,唇部还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这也是唇部敏感度高的原因。
2. 唇部特征2.1 唇形唇形是指上下唇的形态特征。
根据唇形的不同,可以分为大嘴唇、薄嘴唇、厚嘴唇等。
唇形在面部整体比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唇形的不同会影响面部的美感和表情的丰富程度。
2.2 唇线唇线是指上下唇红部与周围皮肤之间的分界线。
唇线的清晰与否会影响到唇部的立体感和唇部的轮廓。
唇线的清晰与唇红的颜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唇线的清晰可以使唇部看起来更加饱满和立体。
2.3 唇色唇色是指唇红的颜色。
健康的唇红通常呈现出淡红色或者粉红色。
而唇色的改变可能与体质、血液循环、环境因素等有关。
唇色的美学评价主要是唇红的均匀度,过于苍白或者过于红润都会影响唇部的美观。
2.4 唇纹唇纹是指唇红部的纹路,也是唇部的特征之一。
通常,唇纹分为纵纹和横纹两种。
年龄的增长和皮肤的干燥都会导致唇纹的加深和增多。
唇纹的过多和过深会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影响唇部的美感。
3. 唇部美学评估美学唇部的评估是指对唇部进行形态、色彩和质地等方面的评估,以评价唇部的美感和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唇比例唇比例是指上下唇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判断唇部美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黄金分割法则,上唇和下唇的长度比例应该为1:1.618。
然而,并非每个人的唇比例都能完全符合黄金分割法则,所以唇比例的评价应该是综合考虑唇形、唇线和唇红的。
3.2 唇形对称唇形的对称性是指上下唇的对称程度。
手术讲解模板: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注意事项: 3.缝合时,要注意唇红缘在同一平面上, 不能有丝毫错位,否则唇红与皮肤镶嵌不 谐,影响外观。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术后处理: V和W形切除法术后做如下处理: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术后处理: 1.抗生素注射以预防感染。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概述: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适应证: V和W形切除法适用于唇部组织切除不超过 1/2,以肿瘤位于唇部上1/3、不涉及口角 部位者。
唇部V和W形切 除术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唇部V和W形切除术
科室:口腔科 部位:唇部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麻醉: 2%普鲁卡因两侧颏孔阻滞麻醉,辅以1%普 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概述: V和W形切除法用于唇癌的治疗。 唇部的 解剖及血供(图10.4.3.2.1.1-1~ 10.4.3.2.1.1-5)。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手术步骤:
2.充分止血,特别是两侧唇动脉要妥善结 扎止血。先用丝线缝合口腔黏膜,而后缝 合肌层;也可用细肠线(吸收缝线)或尼 龙线(不吸收缝线)缝合肌层,最后缝合 皮肤(图10.4.3.2.1.1-6, 10.4.3.2.1.1-7A、B)。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手术资料:唇部V和W形切除术
手术禁忌: 肿瘤已超过全唇的2/3,不适宜采用此法。
简述唇的层次及其解剖生理特点
简述唇的层次及其解剖生理特点唇是人体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口腔、咀嚼食物和发音等重要功能。
在解剖生理上,唇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表皮层、真皮层、肌肉层和黏膜层。
每一层次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共同构成了唇的特点和功能。
首先是唇的表皮层,它是唇的最外层,主要由角质层、颗粒层、透明层和基底层组成。
表皮层具有防护、保湿和感觉功能。
角质层是由多层角质细胞组成,具有保护唇皮肤的作用,防止水分流失和外界刺激。
颗粒层是由一层细胞组成,含有胶原蛋白和脂质,起到保湿和柔软的作用。
透明层是由透明细胞组成,具有透明的特点,使唇看起来更有光泽。
基底层是表皮层的最底层,含有黑色素细胞,决定了唇的颜色。
其次是唇的真皮层,它位于表皮层的下方,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
真皮层具有支撑和弹性功能。
胶原纤维是唇真皮层的主要成分,它能够使唇皮肤有弹性和紧实感。
弹力纤维则负责恢复唇部皮肤的形状和弹性。
真皮层还含有血管和神经末梢,起到供应养分和感觉的作用。
然后是唇的肌肉层,它由唇肌组成,主要分为环状肌和放射肌。
肌肉层具有收缩和运动功能。
环状肌位于唇红部周围,它能够收缩唇红部,使唇部张开和闭合。
放射肌位于唇红部的内侧,主要负责唇的张开和伸展。
肌肉层的收缩和运动使得唇部具有丰满和灵活的特点,有助于吞咽和发音。
最后是唇的黏膜层,它位于唇红部的内侧,主要由黏膜组织组成。
黏膜层具有润滑和保护功能。
黏膜层含有大量的黏腺和血管,能够分泌唾液和保持唇部的湿润。
黏膜层还具有抵抗外界刺激和感染的能力,保护唇的健康。
唇的层次及其解剖生理特点可归纳为表皮层具有防护和感觉功能、真皮层具有支撑和弹性功能、肌肉层具有收缩和运动功能以及黏膜层具有润滑和保护功能。
每一层次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唇的特点和功能。
唇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对于口腔和面部的健康非常重要,有助于保持唇部的健康和美观。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唇的解剖生理特点,并采取适当的护理和保护措施。
口腔局部解剖精选演示PPT
❖ 上颌硬区及上颌隆突
❖ 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腭前神经※
❖ 翼钩(pterygoid hamulus)
•17
层次及结构特点
硬腭软组织特点※ ❖ 粘膜下层 前部少脂肪,
无腺体;后部腭腺多 ❖ 硬腭骨膜附着粘膜
和粘膜下层较骨面更为紧密 ❖ 中线薄,两侧厚
面的软组织、智齿冠周炎时红肿
❖ 6.翼下颌皱襞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有关标志
❖ 7.颊脂垫尖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点
•6
•7
三 唇(lips)
❖ 1.境界及表面解剖标志 上:鼻底境界 下:颏唇沟 两侧:唇面沟
❖ 表面标志: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唇峰、唇 珠、人中点、人中、人中穴、人中嵴
•8
❖ 皮肤
2. 层 次
❖ 厚;与浅筋膜和表情肌结合紧密; 富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疖痈好发
❖ 浅筋膜 ❖ 疏松炎症易水肿
❖ 肌层
❖ 口轮匝肌 对位缝合
❖ 粘膜下层 ❖ 上下唇动脉环:夹压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触及波动
粘液腺:囊肿
❖ 粘膜
❖ 粘液腺开口
•9
3.唇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 血供
动脉:面动脉 上下唇动脉 静脉:面静脉 ❖ 神经 感觉神经:上、下颌神经的分支 运动神经:面神经
软腭:舌咽神经 运动神经:迷走神经( 腭帆张肌三叉神经)
•21
七舌
作用:言语 协助咀嚼 味觉 吞咽 1.舌的形态 舌背 舌体和舌根 V 舌腹 2.舌黏膜
丝状乳头:无味蕾 ,数量最多。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体积最大。 叶状乳头 3.基层 舌内肌:改变舌的形态。 舌外肌:改变舌的方向。
唇的层次及其解剖生理特点
唇的层次及其解剖生理特点我们的嘴唇,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复杂的层次结构和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
它不仅是面部表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饮食、呼吸和语言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嘴唇的外部结构主要由皮肤和红唇组成。
皮肤部分与面部其他区域的皮肤相似,含有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这使得嘴唇周围的皮肤具有一定的油脂分泌和保湿能力,但相较于面部其他部位,嘴唇的皮肤更薄,也更为敏感。
而红唇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唇红,是嘴唇最具特色的部分。
它色泽鲜艳,质地柔软,且没有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这是因为红唇的表皮很薄,且乳头层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使得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透过表皮呈现出红润的色泽。
从层次结构来看,嘴唇可以分为五层,分别是皮肤层、浅筋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皮肤层,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较薄且敏感。
它缺乏皮下脂肪组织,直接与浅筋膜相连。
这使得嘴唇的皮肤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反应更为直接和明显。
浅筋膜层内有着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这些血管为嘴唇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同时也使得嘴唇在受伤时容易出现肿胀和淤血。
神经则赋予了嘴唇敏锐的感觉,让我们能够感知温度、压力和疼痛等刺激。
淋巴管则负责运输组织液和代谢废物,维持嘴唇内部环境的稳定。
肌层是嘴唇能够活动的关键。
嘴唇的肌肉主要包括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和降口角肌等。
这些肌肉协同工作,使得我们能够完成各种表情动作,如微笑、撇嘴、噘嘴等。
口轮匝肌是环绕嘴唇的环形肌肉,它的收缩和舒张决定了嘴唇的闭合和张开。
而提上唇肌和降下唇肌则分别负责上唇和下唇的上提和下降,提口角肌和降口角肌则影响着嘴角的上扬和下垂。
黏膜下层含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小唾液腺。
结缔组织为嘴唇提供了一定的弹性和缓冲作用,小唾液腺则分泌唾液,保持嘴唇的湿润。
黏膜层是嘴唇的最内层,与口腔黏膜相连。
它表面光滑,富含弹性纤维,有助于嘴唇在活动时保持形态的稳定。
嘴唇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其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嘴唇在饮食中起着关键作用。
口腔局部解剖ppt课件
呼吸功能
表情与社交功能
口腔是呼吸的通道之一,通过软腭和鼻腔 的协同作用,调节吸入和呼出的气流。
口腔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部位之一,通 过微笑、惊讶等面部表情,以及亲吻等社 交行为,传递情感和信息。
口腔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04
唇与颊
唇和颊是口腔的入口和出口, 具有保护口腔内部结构的作用
。
齿与牙槽
牙齿是咀嚼食物的主要工具, 牙槽则是牙齿的支架,固定和
牙周膜
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组织, 具有固定牙齿、缓冲咀嚼压力 的作用。
牙周组织结构
01
02
03
牙龈
围绕牙齿颈部的软组织, 具有保护牙齿、固定牙齿 的作用。
牙槽骨
固定牙齿的骨骼,具有支 撑和保护牙齿的作用。
牙周膜
连接牙齿和牙槽骨的结缔 组织,具有固定牙齿、缓 冲咀嚼压力的作用。
03 牙列与牙弓
牙列的分类与特点
详细描述
唇部由皮肤、口轮匝肌和黏膜组成,可分为上唇和下唇。上 唇中间有一条纵形浅沟称为人中,人中两侧有凹入的区域称 为人中凹。下唇中间有一条深沟称为颏唇沟,两侧有皮肤皱 褶称为唇颊沟。
颊部解剖结构
总结词
颊部位于口腔两侧,具有咀嚼、吸吮、语言等功能。
详细描述
颊部由皮肤、皮下组织、颊肌和黏膜组成。颊肌是口腔的主要咀嚼肌之一,位于 咬肌和颞肌之间,起自颧弓下缘和下颌骨冠突,止于上颌骨牙槽突。颊黏膜上有 腮腺导管开口,腮腺是最大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
牙齿缺失
部分牙齿缺失或全部缺失,影响咀嚼和面部 美观,需要进行修复或种植等处理。
04 口腔颌面解剖
颌骨的解剖结构
下颌骨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最重要的骨结构,具有支撑面部形态、咀嚼、言语和表情 等功能。下颌骨由下颌体和下颌支两部分组成,下颌体可区分为牙槽突、下颌 舌骨线、下颌角等部分。
学习_口腔医学【口腔】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00)
图1-7唇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图1-6)
二、口腔的组织器官
(二)颊:位于面部两侧,形成口腔前
庭的外侧壁
上界:颧骨颧弓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鼻唇沟,口角 后界:咬肌前缘
口腔的组织器官
(三)牙:牙体由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 牙冠的形态:分为五个面,组成不同的牙冠
形态,切牙主要切割食物,尖牙撕裂食物, 磨牙研磨食物。
颞骨骨面
下颌骨喙突
翼外板内侧面
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内侧面
翼外板外侧面,蝶骨大 翼下面
前腹起于下颌骨二腹肌 凹,后腹起于颞骨乳突
切迹
下头止于踝状突颈,上头止 于颌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
囊
舌骨体中间腱
下颌骨颏棘
舌骨体前面
提下颌向上
提上颌向上,后部肌 纤维可拉下颌骨向后
提下颌向上,并有前 伸及侧颌功能
主要是张口和前伸, 单侧收缩则下颌偏向
恒牙
恒牙有28~32个。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特性,恒牙分类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双尖牙 (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 )。
恒牙32个
牙的标识和书写
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符号的水平线
用以区分上下;垂直线用以区分左右。或以A B C D
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B代表左上区,C代表
口腔科学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 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颜面部的定义:上自发迹,下至下颌骨下 缘或达舌骨水平,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 突之间的区域通常称为颜面部。
口腔:位于颌面部的区域内,是指由牙、颌 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 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口腔颌面部(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是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
【口腔】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一)、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標誌
1、口腔前庭 2、表面解剖標誌
口腔前庭溝、腮腺導管口 、上、下唇系 帶 、磨牙後區 、頰系帶、翼下頜皺襞 、頰脂墊 尖
(二)、固有口腔及其表面解剖標誌
頸總動脈及其分支
(二)靜脈
口腔頜面部靜脈由面前靜脈及面後靜脈匯合而成總 靜脈再流入頸內靜脈。 頜面部靜脈的特點是缺乏靜脈瓣,面前靜脈通過眼靜 脈、翼靜脈叢與顱內海綿竇相交通,因此面部炎症有 向顱內擴散的可能。 臨床上將鼻根部和兩側口角連成的三角區稱為面部危 險三角。
面頸部靜脈及其顱內的交通支
五、淋巴組織
口腔頜面部淋巴組織比較豐富,是重要的防禦 機構。
主要的淋巴結群按解剖區域可分為面部淋巴結、 頜下部淋巴結、頸部淋巴結三組。面部淋巴結包 括頰淋巴結、眶下淋巴結、腮腺淋巴結等。頜下 部淋巴結包括頦下淋巴結和頜下淋巴結。頸部淋 巴結包括頸深淋巴結和頸淺淋巴結。
這些淋巴結與其引流部位組織的炎症擴散、腫 瘤轉移等有密切關係。
第二節 口腔
口腔(Oral Cavity)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 一個多功能的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參與 消化過程、協助發音和言語動作,具有感覺等功 能,並能輔助呼吸。
一、口腔的唇間的口裂通向後界, 後經咽門(由齶帆、齶舌弓和舌根共同圍成)與 口咽部延續,兩側為頰,上下壁分別由齶和舌下 區組成。
(四)舌
舌,具有味覺功能,並協助完成語言、咀嚼、吞咽等 功能。
乳牙與恒牙
人一生中先後要長兩副牙齒,根據萌出的時間和形 態可分為乳牙和恒牙。
(一)乳牙 乳恒牙萌出時間
圖1-10 乳牙20個
简述唇的基本解剖标志
简述唇的基本解剖标志唇部的解剖标志其实挺有意思的,虽然它是我们脸上一个看似简单的部分,但要是仔细一瞧,里面可大有学问。
说到嘴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好看不”,对吧?但其实它不仅仅是美丽的载体,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想想看,吃饭、说话、笑、亲吻,唇部都在发挥着作用。
所以,了解它的基本解剖标志,咱们也能更好地保护和使用它,免得平时忽视了,结果得了个“嘴巴裂了”啥的,尴尬得不行。
嘴唇从外面看,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唇缘。
这玩意儿就像是唇部的“边界”,它是嘴唇和周围皮肤的分界线。
你看,不管是笑,还是吃东西,唇缘都牢牢地把唇部包围住,不让它跑到外面去。
你要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唇缘其实有点像是一个微微凸起的弧线,圆润而有形,不像皮肤那样光滑,能看出来的。
很多人嘴巴上会有唇线或者说唇纹,尤其是年龄大了之后,唇缘可能会变得不那么明显了,但年轻的时候,它还是挺显眼的。
我们再来说说唇红。
它是嘴唇的“灵魂”,不管你是涂了口红,还是自然状态下的嘴唇,唇红都是看起来最有活力的部分。
唇红就是那一圈红扑扑的地方,通常会比周围皮肤颜色深一些,因为这块地方血管特别丰富。
你要是觉得自己嘴唇颜色不好看,试试多喝水,或者用点润唇膏,保持湿润。
别让唇红显得干巴巴的,那可是脸上最大的一块“招牌”,要保养好哦。
再往里看,就是唇小丘了。
这玩意儿在上嘴唇正中间,差不多就是你嘴巴最上头的地方,有点像两座小山丘叠在一起,感觉上是那种自然的弯曲。
唇小丘其实是有点立体感的,你要是注意看会发现它微微隆起,就像个小小的波浪,乍一看是不是觉得有点神秘。
其实这就是我们说的“性感唇型”的一部分,唇小丘的高低和形状也会影响嘴巴的美观程度。
然后,嘴角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标志。
有的人嘴角自然上扬,笑起来就是那种“春风得意”,让人看了心情都变好。
而有些人嘴角比较下垂,看起来就像永远不太开心的样子。
嘴角的位置其实挺关键的,它关系到你笑的时候是弯成怎样的弧度。
美术解剖学-面部肌肉-嘴
口轮匝肌:环绕寇烈的环形肌,不附着骨骼,内接粘膜,外接皮肤环绕口唇,口角上下级纤维如周围肌肉纤维交织在一起,在周围肌肉的平衡拉力下保持口唇的形态。
功能:比春并参与咀嚼,发音。
上唇方肌(提上唇肌):上唇方肌包括提上唇肌和提上唇鼻翼肌。
不同起点的三块肌肉向下方汇聚,止于上唇外侧的皮肤。
1提上唇肌起于眼下缘,止于伤处外侧皮肤。
上唇方肌收缩将上唇上提。
外颧,鼻唇沟牵向外方呈直线型:伸面部肌肉颧起,隆动下睑微微向上,外眦可现两三条皱纹。
口呈方形上唇方肌(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鼻翼肌分内外两束。
内侧束起于眼眶内侧,止于鼻大翼。
外侧束起于颧骨头,止于口轮匝肌。
起于上颌骨颧突。
作用是拉鼻翼和口角向上。
颧肌(颧大肌,颧小肌):颧大肌,起自颧骨颞线,止于口角。
肌肉与口轮匝肌交替。
收缩时牵拉口角向外上方,是口型横向加宽。
人中消失。
唇部变薄,产生笑容。
颧小肌:起自颧突外侧,止于上唇外部(口角),作用是提起上唇,暴露上颌牙,协助加深并抬起鼻唇沟。
笑肌:笑肌为微笑时所用之肌肉,位于口角外侧,面颊中部。
起于颊部腮腺咬肌筋膜,止于口角与下唇方肌(三角肌)会合处。
笑肌为极薄的肌肉。
有部分缺知。
笑肌的作用是微笑或大笑是与颧肌合作、牵动口角向外上。
部分人因遗传因素。
微笑时面颊中部出现小凹陷(酒窝)。
提口角肌:提口角肌起于上颌骨尖牙窝,止于口角皮肤。
提口角肌的肌肉纤维与口轮匝肌,颧大肌、降口角肌混合交织。
作用为辅助颧大肌向上提升口角,并向横改变鼻唇沟的形状和深度。
降口角肌与下唇方肌:降口角肌(也成颜三角肌)起自颈阔肌,止于口轮匝肌与皮肤。
与颧下唇肌配合下拉口角,并轻度向两侧拉伸。
表现出恐惧,悲痛表情。
下唇方肌(也称降下唇肌)起自下颌骨外斜线,止于下唇皮肤并与口轮匝肌相连。
收缩时牵引下唇向下拉。
同时牵引口角向外下方。
使口腔成为上圆下方的形状。
颏肌:颏肌呈圆形,起自口轮匝肌的下围部(下嘴唇下部),止于颊部皮肤、颊肌收缩时的作用。
1颊肌隆起,在颏部(下吧)形成包,使皮肤表面凹凸不平。
唇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
唇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唇解剖生理学实验报告一、引言唇是人体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口腔和咀嚼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唇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唇解剖生理学实验。
本报告旨在总结实验过程及结果,并对唇解剖生理学进行深入探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解剖刀、放大镜、显微镜、显微切片、显微照相机等。
2. 实验步骤:a. 取一只新鲜动物的唇组织,如猪唇。
b. 使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割唇组织,保持组织完整。
c. 将唇组织放在显微切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唇的结构。
d. 使用显微照相机拍摄唇组织的显微照片。
三、实验结果1. 唇的外观结构:唇的外观呈现柔软、丰满的形态,有明显的红色或粉红色。
2. 唇的组织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唇组织主要由皮肤、粘膜和肌肉组成。
皮肤层较厚,表面覆盖着角质层。
粘膜层较薄,富含血管和神经末梢。
肌肉组织则负责唇部的运动和表情。
3. 唇的血液供应:唇部丰富的血管网络为唇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4. 唇的神经支配:唇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这些神经支配使得唇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做出相应的运动反应。
四、讨论与分析1. 唇的生理功能:唇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具有丰富的触觉和温度感知能力。
同时,唇还参与了语言和表情的产生,对人际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2. 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唇的丰满和柔软结构使其能够起到保护口腔和咀嚼的作用。
唇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则保证了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 唇的疾病与病理变化:唇部常见的疾病包括唇炎、唇疱疹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唇部的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
4. 唇的美学价值:唇是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和颜色对于面部的美学价值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唇部整形手术和化妆品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唇部的外观。
五、结论通过本次唇解剖生理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唇的结构和功能。
唇作为人体面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口腔、咀嚼、感知和表情等多种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唇部麻醉
• 神经阻滞麻醉的优点 • 麻醉范围广 • 术区组织不变形 • 神经阻滞麻醉的缺点 • 唇面部血供丰富,出血较多
口唇部麻醉
• 浸润麻醉的优点 • 出血少、术野清晰 • 方法简单、易掌握 • 浸润麻醉的缺点 • 术区组织变形
神经阻滞麻醉
•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 眶下神经为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的分支 • 出卵圆孔、经翼腭凹、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 • 麻醉区域 • 同侧下睑、眶下区、鼻侧、上唇、上颌前牙、前磨牙、以 神经阻滞麻醉 及这些牙唇侧或颊侧的牙槽骨、骨膜、牙龈和粘膜等组织。
颏神经阻滞麻醉
• 口外注射法 • 进针 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部 稍后处皮肤进针 • 进针方向为前、下、内 • 给药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 0.5~1ml • 口内注射法 • 用口镜将下唇区牵拉向外侧 • 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颊沟移 行皱襞处进针 • 进针方向、药量与口外法相 同
其他神经阻滞麻醉
•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 适用于下唇缺损伴有下颌骨 颏部畸形等手术 • 麻醉区域 同侧下颌骨以 及下颌牙齿与牙周膜,前磨牙 至中切牙唇颊侧牙龈、粘骨膜 、下唇部 • 口内注射法较常用,注射 点:下颌孔。翼下颌皱襞(或 翼下颌韧带,即磨牙后与咽部 之间的垂直粘膜皱襞)稍外侧, 颊脂垫尖端,距下颌磨牙牙合 面上1cm处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 口外注射法 • 进针 触及眶下缘、眶下孔,持注射器自同侧鼻翼旁1cm处刺入 皮肤,注射针与皮肤呈45度角,斜向上、后、外进针,约 1.5cm 即可刺入眶下孔。 • 给药 注入1%~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1~1.5ml • 显效 2~3min • 注意 进针不可过深,以免损伤眼球 神经阻滞麻醉
唇部、颏部的应用解剖
中大医院整形烧伤科 于冰
• 唇的完好与完美,对人体容貌 美的作用和影响至关重要的。 • 唇是语言及发音器官的一部分 。 • 唇的结构完直接关系到进食的 正常与否。
唇的结构特点
• 唇是一种“动态”组织。 • 其正常的功能行使包括静态与 动态两个方面。 • 唇组织是具有较长游离缘的复 合组织。 • 唇组织柔软,供血丰富,弹性 较好,易于移动和滑行。 • 唇部手术不止需要考虑静止状 态下的外形,还要考虑唇在行 使各种功能时的位置关系及需 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其 功能。
人中 唇珠
人中嵴 唇红 缘
• 唇珠 唇中部的唇红呈结节状突出。 • 唇珠使唇红的形态更趋生动,富有美感,如果缺失,将使唇部的生 动大打折扣。 • 人中嵴 上唇鼻小柱以下至唇红缘的浅沟称为人中沟,两侧为人中 嵴。
唇的美学比例
• • • • 上唇比下唇稍靠前,约是下唇到颏部垂直高度的一半 上唇的外界是鼻唇沟,鼻唇沟自鼻翼外侧1cm下行至口角 上唇的重要标志:人中、人中嵴、唇红缘、唇弓、唇珠 唇的轮廓和大小存在种族差异
先天性唇裂的分类
• • • • 单侧唇裂 完全性、不完全性 双侧唇裂 完全性、不完全性、混合性 正中裂 极少见 隐裂
唇裂整复的目的
• 外形修复 • 唇部功能的修复
颏部应用解剖
• 协调的面部采用黄金分割法分三等分,鼻小柱下缘至颏下点 为面下1/3. • 一般认为,下唇比上唇稍靠后,下颏位于上下唇连线的垂直 线上,是最为理想的位置关系。
颏成形术
• 麻醉 1%~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1:20万单位)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 全麻 • 切口 颏部唇颊沟黏膜 直达肌肉、骨膜 齿龈边缘保留1.0cm的黏膜及其下方肌肉
颏成形术
• 水平截骨前移颏成形术 骨膜剥离子分离颏部骨膜,达颏部下缘 显露5~6cm长的下颌骨暴露区 截骨、颏部前移 颏部短小者可同时行颏延长,在颏部截骨产生的截骨间隙 中植入骨片 钢板或钢丝固定 缝合肌肉及黏膜,加压包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唇鼻翼提肌 (上唇方肌内 眦头)
上唇提肌 颧小肌 颧大肌 口轮匝肌
颏肌
口角降肌 下唇降肌
唇部的肌肉
口周肌肉示意图
唇的血供
上唇动脉和下唇动脉 面动脉分支 行走于肌肉层浅面,接近粘膜表面 唇上动脉的分支,中隔动脉上行至鼻基底部
口唇部麻醉
• • • • 选择安全、有效、方便、简单又经济的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常用神经阻滞麻醉、浸润麻醉 常用药物 利多卡因 1%~2%浓度 与1:10万或1:20万的肾上腺素共用 一次用量控制在400mg以内
颏部应用解剖
• 颏神经 支配下唇和下颌的感觉 • 大致位于瞳孔中线处或第一二 磨牙之间
颏部应用解剖
• 颏肌 位于中线处的一对肌肉 • 起源于下颌骨前部及切牙的下方 • 向下走行,附着于颏部皮肤 • 是颏部的提肌,间接上提下唇 • 面神经下颌缘支支配
颏成形术
• 下颌骨颏部水平截骨前移颏成形术 • 假体植入颏成形术 • 注射隆颏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注射方法
• 口内注射法 • 牵引上唇先前翻向上方,注射针在上侧切牙根尖相应部位 的前庭沟刺入,与上颌中线成45度角,进针方向与口外法相 同。 • 注意 口内注射法不易进入眶下管内 • 口内需严密消毒,以免将感染带入深部
颏神经阻滞麻醉
颏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末梢分支 自下颌骨体下牙槽管走行,前磨牙部位分出一支,出颏孔 颏神经在中线与对侧同名神经有吻合 颏孔与眶下孔基本在同一垂直线上,位于下颌两个尖牙根尖之间的下方,下颌骨 下缘上方1.0cm处 • 颏孔方向为后、上、外 • 麻醉区域 同侧下唇粘膜和皮肤,下颌第一前磨牙以前的 唇颊侧牙龈 • • • •
口唇的美学参数
• 上唇高度 鼻底至唇峰的距离 13~22mm • 唇的厚度 上下唇轻闭时,上下唇红部的厚度 上下唇厚度比例2:3 • 口裂宽度 大致在两眼平视时两瞳孔向下延伸的垂直线上 • 唇弓的形态 个体、种族差异较大 弓形、桥形、弧形
唇的解剖
• 口唇是面部活力最强的两个瓣状结构。 • 唇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环形肌纤维层以及皮肤,黏膜和 皮肤都牢固的附着于其深面的肌层。 • 口唇黏膜可分为干燥部(唇红黏膜)及湿润部(唇黏膜) • 唇红黏膜无光泽,无腺体组织。 • 唇黏膜位于唇部口腔面,呈紫色,有光泽,有腺体组织 • 唇丰富的血供是唇红产生的原因。
唇的表面标志
• 唇分上、下两部分。 • 上唇的上界为鼻底,下唇的下 界为颏唇沟。习惯上将颏唇沟 以下的部分称为颏部。 • 唇的两侧以鼻唇沟(唇面沟) 与颊部相连。 • 上下唇之间为口裂。口裂的两 侧为口角。 • 正常人的口角位置约位于平视 时经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尖牙 和第一前磨牙间的交叉点处, 这个关系的确定在施行口角开 大和面横裂修复手术时有重要 的参考意义。
唇部的肌肉
• 主要是环状排列的口轮匝肌和 辐射状排列的提、降唇肌 • 口轮匝肌 内份纤维很厚,位 于口唇周缘,不与颌骨附着, 收缩使口唇缩小 • 外份纤维很薄,与颌骨附着 ,并与面部肌肉相连 ,主 要功能是将口唇附着与上、下 颌骨,以及使口唇与面部肌肉 密切联系 • 上唇提肌群包括:颧大肌肉, 颧小肌,上唇提肌,上唇鼻翼 提肌 • 降唇肌群起于下颌骨下缘,包 括:口角降肌和下唇降肌。 • 颏肌使下唇前突
颏成形术
• 假体植入颏成形术 骨膜剥离子分离颏部骨膜,达颏部下缘 显露5~6cm长的下颌骨暴露区 ,植入假体 缝合肌肉及黏膜,加压包扎
下牙槽神经组织麻醉
•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 手术波及颌下时加用,效果好。 • 麻醉区域 中侧颈部(除三叉神经第三支支配区域外), 包括颈部和枕部的皮肤、肌肉、血管、甲状腺等
唇裂的病理解剖
• • • • • • • • 上唇组织并无缺损,而是组织移位的结果 口轮匝肌失去环形结构 唇弓失去连续性,改变方向转向鼻底 无人中凹、患侧人中嵴,患侧唇峰点高于健侧 唇峰至鼻底的距离,即唇高教健侧短 患侧的鼻唇沟三角变浅或消失,唇部扁平,无立体感 裂隙两侧的唇红黏膜逐渐变薄 完全性唇裂患者鼻底部完全裂开,鼻底的宽度大于健侧
人中 唇红 颏唇沟 唇珠
人中嵴
唇峰
唇弓 口角
唇的表面标志
• 习惯上按唇部的颜色将其又分成 红唇与白唇(皮肤部)两部分。 • 白唇 表面覆盖的是皮肤 • 红唇 皮肤与粘膜的移行区域, 皮肤极薄,没有角质层、腺体和 色素 • 唇红缘 白唇和红唇交界处。 • 唇弓 上唇的唇红缘呈弓形。 • 唇峰 唇弓上两处等高的最高 点。 • 唇弓凹 两唇峰中央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