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史共24页文档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质量管理的起源 •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现代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 • 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质量管理的起源
质量概念的起源
01
质量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 代手工业时期,当时工匠们对 自己的产品负责,注重品质和 信誉。
实施步骤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需要明确项目 目标、组建团队、收集数据、分 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改 进并监控效果。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定义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旨在帮助组 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核心要素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 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核心要素。
质量管理科学推动了质量管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提出 奠定了基础。
全面质量管理的提
01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企业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通过
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来满足客户需求。
02
全面质量管理注重持续改进和创新,通过不断改进和
优化生产过程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03
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了质量管理的发展,为企业提高竞
实施步骤
实施精益质量管理需要明确价值流、识别 浪费、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
步骤。
方法体系
精益质量管理采用价值流图、5S管理、看 板管理、快速换模等工具和方法,对业务 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优势
精益质量管理注重客户需求和价值创造, 能够显著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增强 客户满意度。
04 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和挑 战
《质量管理发展史》课件
到了20世纪中叶,质量管理方法逐渐成熟和完善,出现了如统计过程控制(SPC)、抽样检验等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质量管理方法逐渐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如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等现代质量管理方法。
这些质量管理哲学都强调全面质量管理(TQM),即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质量管理方式。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更新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
人才管理
培养和留住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以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
定制化服务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跨部门合作
加强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质量管理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性纳入质量管理,确保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符合环保和社会责任的要求。
持续改进
强调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组织绩效。
顾客中心
将客户满意度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流程优化,以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全球化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组织竞争,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法规和标准
遵守各种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强化员工培训和教育
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运用新技术和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持续改进和创新
通过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持续优化和改进。
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
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将在质量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
智能化质量管理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能化质量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效率。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精选文档你我共享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一)工业时代从前的质量管理固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找,但我们能够确信人类自古以来向来就面对着各样质量问题。
古代的食品收集者一定认识哪些果类是能够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一定认识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
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乡村、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市集。
在市集上,人们互相交换产品(主假如天然产品或天然资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立。
跟着社会的发展,乡村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
买卖两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经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
在乡村市集上通行确实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质量担保渐渐演变成质量担保书。
商业的发展,要使相互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流,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
这样,相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两方这间直接交流,不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构造多么复杂。
紧接着,简略的质量查验方法和丈量手段也接踵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期间的原始质量管理。
因为这期间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自己依照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因此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8世纪中叶,欧洲迸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
因为工厂拥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较的优势,致使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系统的形成。
在工厂进行的大量量生产,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零件的交换性、标准化、工装和丈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敦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出生。
所以,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是在20世纪的事情。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点的工业化时代。
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查验阶段世纪初,人们对证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查验。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1.1 工业革命以前的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
1.2 工业革命后质量管理的发展1875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
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美国军方制定了战时标准Z1.1、Z1.2、Z1.3——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
1950年代戴明提出质量改进的观点——在休哈特之后系统和科学地提出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质量和生产力的持续改进;强调大多数质量问题是生产和经营系统的问题;强调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的责任。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雏形。
1958年美国军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军用质量管理标准——在MIL-Q-9858A中提出了“质量保证”的概念,并在西方工业社会产生影响。
1960年代初朱兰、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TQM)他们提出,为了生产具有合理成本和较高质量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的要求,只注意个别部门的活动是不够的,需要对覆盖所有职能部门的质量活动策划。
1970年代日本企业在戴明、朱兰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影响下,制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理方法,使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极大的提高。
1979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质量管理标准BS5750——将军方合同环境下使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引入市场环境。
这标志着质量保证标准不仅对军用物资装备的生产,而且对整个工业界产生影响。
1980年代菲利浦.克罗斯比提出“零缺陷”的概念。
他指出,“质量是免费的”。
突破了传统上认为高质量是以低成本为代价的观念。
质量管理发展历史
质量检验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二,质量管理的历程
工业革命前 1875年 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 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 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 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1924年 美国贝尔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 运用数理统计 原理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经济控制生产过程产品 质量的"6σ"法. 1929年 道奇(H.F.Dodge)和罗米克(H.G.Romig)发表了《挑选型抽 样检查法》论文,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7 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或不满意信息的监视作为评价质 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 8 突出了"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 重要手段 9 概念明确,语言通俗,易于理解,翻译和使用,用概念图 形式表达术语间的逻辑关系 10 对文件化的要求更加灵活,强调文件应能够为过程带来 增值,记录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 11 强调ISO9001作为要求性标准和ISO9004作为指南性标 准的一致性,有利于组织业绩的持续改进 12 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1987年 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 1994年 ISO9000系列标准改版-新的ISO9000标准更加完善, 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第三方质量认证普遍开展.朱兰 博士提出:"即将到来的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90年代末 全面质量管理(TQM)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的成 功经验证明是一种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质量的 概念也从狭义的符合规范发展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 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而且在企业文化改造 与重组的层面上,对企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 竞争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汇报人:2023-11-25•质量管理体系的起源•质量管理体系的演变•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践•质量管理体系的未来趋势录质量管理体系的起源0101质量主要通过师徒传承和经验来判断,缺乏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方法。
古代手工业时期02行会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规范,出现质量检验的萌芽。
中世纪欧洲手工业时期03生产规模扩大,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催生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工业革命时期质量管理的早期发展工业革命对质量管理的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生产和流水线作业,对产品质量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质量控制理念的转变从单纯依靠经验检验向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转变。
质量管理学科的建立工程师、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开始涉足质量管理领域,促进了质量管理学科的发展。
质量管理大师的涌现如J.M.Juran、E.Deming等质量管理大师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推广和应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内涵强调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追求零缺陷和持续改进。
W.A.Shewhart的贡献美国工程师W.A.Shewhart提出统计质量控制理论,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奠定基础。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诞生质量管理体系的演变0203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为了规范产品质量,企业开始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应的检验流程。
01工业革命的推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产品的质量控制。
02科学管理思想的兴起泰勒等科学管理思想家提出了将质量与生产过程分开管理的理念,为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质量保证思想的提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意识到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并逐步推广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标准的制定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企业开始制定质量保证标准和相应的流程。
质量保证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开始应用各种质量保证技术,如统计过程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等。
质量保证体系的推广030201为了规范全球范围内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组织开始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史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史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1979—1989年,全面质量管理的引进和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主导,自上而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向企业引进和推广,1979年,我国颁布了《优质产品奖励条例》,这是一项开展提高产品质量持久活动的重要举措。
2.1989年—1999年,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和深化阶段,1992年,我国开展了“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
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志着我国的质量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法制化的道路。
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
1999年,我国召开了全面质量会议,会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
3、1999年至今,全面质量发展和创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许多先进企业确立了质量在企业中的战略性地位,纷纷通过质量管理使得产品质量赶上或超过了发达国家产品的水准,树立了我国的民族品牌。
2000年12月,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T19000族等同采用2000版ISO9000族标准。
2001年,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同时成立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T19579---2004《卓越绩效评价标准实施指南》。
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我国产品的质量水准。
扩展资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应以正确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为基础,以科学的质量管理原则为指导,以质量管理手册为表现形式,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评价,经过连续不断的评价、修正,再评价、再修正完成。
一般经过以下步骤:1、确立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其建立的目标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成为企业成功发展的保证。
质量管理发展史
第一章质量管理发展史一、绪言当工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后,质量管理就产生了。
约公元前18世纪,古代汉谟拉比法典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如果营造商为某人造一所房屋,由于他建得不牢固,结果房屋倒塌,使房主身亡,那么这位营造商将被处死’。
在我国,甲骨文卜辞中的“司空”,“司工”,就是商王朝任命的专门管理手工业产的官司吏。
《周礼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秦始皇兵马俑的“物勒工名”等,都反映我国古代管理的状况。
但直到期20世纪以前,产品质量一直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来保证,不适合大工业生产,随著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展起来后,现代的质量管理才逐渐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差不多每隔20年,在解决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就会发生若干重大的变革,见以下简图:质量管理发展简图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可靠性统计质量管理检验员工长检验操作者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质量标准化阶段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40年代)质量检验的思想源远流长,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则形成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初,科学管理的创始人美国工程师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创立了“泰勒制度”。
泰勒(1856—1915),出生于律师家庭,18岁考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以继承父业,但中途因眼疾,神经性头痛辍学。
1878—1890钢铁厂,1890—1893总经理,1893—1898咨询师,研究院(强调专业化,即从主观向规范化转变),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曾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
1895年《计件工资制》,1903年《工厂管理》,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美国国会听证会。
质量管理发展史(最全版)PTT文档
老休呀,能不能想 个办法,提高一下
质量?
TJ INNOVA_SQMC
我试试……统计质量 控制,我看行!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统计质量控制时期(1925-1960)质量?生产?
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 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 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1940年, 贝尔 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技术取得成效; 军方物资供应商推进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军方制定战 时标准,最初的质量管理标准(以休哈特、道奇、罗米 格的理论为基础)
我早就说过,质 量就是每个人第 一次把事情做对!
每个人呀!
你拉倒吧!全 面质量管理是 以我的作品为 转折点的。
TJ INNOVA_SQMC
10
四、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 而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 其次,TQC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管理生产制 造过程,而且要管理采购、设计直至储存、销售、售 后服务的全过程。
长城、明城墙城砖上仍然 可以清晰地看出烧制窑主的名字。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统一 六国,车同轨,书同文。
质量统一的思想停留在政府层面上。 质量思想:做好质量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TJ INNOVA_SQMC
3
一、质量萌芽阶段(质量的史前文明---1875年 前) 质量?技术?
工业革命以前质量管理经过了漫长的“蒙昧时期”。
TJ INNOVA_SQMC
4
二、质量检验时期(1875-1925)质量?检验?
1875年 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 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闪光智慧:控制图
至理名言: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越来 越将对精确性和精密性的要求推向极 致。但是,应用科学,尤其是应用于 可交换部件的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科 学,在涉及特定的精确性和精密性的 问题上,其确切性比纯科学有过之而 无不及。
代表作品:老QC七大手法。 戴明14法
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要学会控制,控制的
好质量就好。
三、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
当人们欣喜于质量工具的应用时,过多的强调了科学和工 具,让一般的人感到质量遥不可及,质量深不可测,质量 也变得越来越昂贵。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也是各式各样,同时产品 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人们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来更有 效的控制质量。
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 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
质量检验时期也分为三个阶段: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工人自检 工长质量检验阶段:工长检查 专职质量检验阶段:专职检查
检验才是硬道理,质 量就是检验出来的!
汽车业工业生产案例:福特T型车(1908年)
一、质量检验时期(1875-1925)质量?检验?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逐渐被企业所接受。
1960年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揭开了全面质量管理 的序幕。
我早就说过,质 量就是每个人第 一次把事情做对!
每个人呀!
你拉倒吧!全 面质量管理是 以我的作品为 转折点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全面质量管理时期(1960-今)质量?管理?
首先,质量的涵义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产品服务质量,而 且包括工作质量,用工作质量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一、早期的质量管理发展历程1. 早期质量发展的三个阶段2. 早期质量发展三个阶段比较对比项目质量检验(1930年代以前)统计质量控制(1930~195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1950年代以后)职能检验控制管理对象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工序质量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特点事后把关,管结果从把关向预防发展防、检结合,预防为主依据符合质量要求按既定质量标准控制以用户为中心、重在产品适用性经济性忽视质量经济性重视质量的经济性追求质量的经济性性质把关、分类以把关为主、预防结合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全面管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范围生产现场生产现场、设计过程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方法运用技术检验方法技术检验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以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重视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发展为质量控制标准技术标准、控制标准和管理标准并重参与检验人员技术和检验人员企业全体员工二、国际标准的产生和发展质量管理国际标准产生前,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本国的质量标准,列举如下:●1959年,MIL-Q-9858质量大纲要求,美国国防部颁布●1969年,AQAP北约联合质量保证协会颁布●1971年,ANSI N45.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颁布●1975年,CSA Z 299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1979年,BS5750英国标准协会颁布197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第176技术委员会(ISO/TC 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ISO/TC 176 的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标准,为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地销到世界各地。
”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从1987第一版到目前进行了四次换版,共五个版本,如下图: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换版进程(1)1987 年第一版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版经过TC 176技术委员会7年时间多次修改,称为“历史性综合”,于1986 年ISO/TC 176发布了:ISO 8402:198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1987 年发布了:● ISO 9000: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 9001:1987《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2:1987《质量体系——生产、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 9003:1987《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 ISO 9004:1987《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强调持续改 进和优化,使组织能够适 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应对不确定性
在面对市场、技术等变化时,质量管理体系应具备灵 活性和适应性,及时调整策略,应对不确定性。
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如ERP、SCM等系统 ,实现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传递和分析, 提高管理效率。
智能化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数据挖 掘和分析,为质量决策提供支持,提升质量
ISO 19011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总结词
综合、指导、审核实践
VS
详细描述
ISO 19011是关于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的综合性指南,为审核人员提供了 指导和建议,帮助审核人员实施有效的审 核并提高审核实践的效果。该标准适用于 所有需要进行质量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 组织,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潜在问题,持 续改进管理体系。
其他国际标准与指南
总结词
多样、补充、适应不同需求
详细描述
除了ISO 9000系列标准和ISO 19011,还有许多其他国际标 准和指南用于补充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不同行业和 组织的特定需求。这些标准和指南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风 险管理、供应链管理、信息安全等。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未来趋 势
持续改进与卓越绩效模式
除不合格品。
质量检验的方法主要基于操作者 的经验和直观判断,缺乏科学的
数据分析。
难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不稳定。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引入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数据分析,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一)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
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
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
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
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
在村庄集市上通行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
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
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这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
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
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8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
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
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因此,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是在20世纪的事情。
(二)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学习课件.doc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虽然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最原始的质量管理方式已很难寻觅,但我们可以确信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
古代的食物采集者必须了解哪些果类是可以食用的,而哪些是有毒的;古代的猎人必须了解哪些树是制造弓箭最好的木材。
这样,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质量知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
人类社会的核心从家庭发展为村庄、部落,产生了分工,出现了集市。
在集市上,人们相互交换产品(主要是天然产品或天然材料的制成品),产品制造者直接面对顾客,产品的质量由人的感官来确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庄逐渐扩展为商品交换,新的行业——商业出现了。
买卖双方不现直接接触了,而是通过商人来进行交换和交易。
在村庄集市上通行的确认质量的方法便行不通了,于是就产生了质量担保,从口头形式的质量担保逐渐演变为质量担保书。
商业的发展,要使彼此相隔遥远的连锁性厂商和经销商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新的发明又产生了,这就是质量规范即产品规格。
这样,有关质量的信息能够在买卖双方这间直接沟通,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产品结构多么复杂。
紧接着,简易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测量手段也相继产生,这就是在手工业时期的原始质量管理。
由于这时期的质量主要靠手工操作者本人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8世纪中叶,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其产物就是“工厂”。
由于工厂具有手工业者和小作坊无可比拟的优势,导致手工作坊的解体和工厂体制的形成。
在工厂进行的大批量生产,带来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部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工装和测量的精度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催促着质量管理科学的诞生。
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工业化时代的质量管理20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
在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
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
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
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
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
第一讲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doc
全面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
Feigenbaum)博士。
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
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
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
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
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
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史
原理2:确定关键控制点
A. CCP是食品安全危害能被控制的,能预 防、消除或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的一 个点、步骤或过程。
B. 如何确定CCP——CCP判断树 用一系列问题来确定一个控制点是
否是CCP。
9
原理3:建立关键限值
A. 关键限值(CL) 关键限值(CL)是与关键控制点相联系的预防性 措施必须符合的标准。每个CCP须有一个或多个关 键限值用于显著危害。要求:直观、易于监测,仅 基于食品安全、能使只出现少量被销毁或处理的产 品就可采取纠正措施、不能违背法规、不能打破常
生产工作
目标管理—指标 控 制 信息 反馈 落实
5
6
HACCP的原则 满足最必要的而就在于它是一种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理 性化、有多项约束、适用性强而效益显著的以预防为主 (用于潜在危害的预告,通过监控结果趋向来预告)的 质量保证方法。涉及与产品安全性有关的各层员工。 B、 可以保证最低限度的质量标准; ——完全安全在食品; ——如果严格按规定加工储存,产品将有符合规定的保 持期
监控计划包括:对象、方法、何时、 人员
一个连续记录监控值的仪器本身不能 控制危害,定期观察必要时采取措 施也是监控的一个组成部分。
11
原理5 纠偏措施
包含两大部分: 1、纠正和消除起因,恢复正常。 2、确定出现偏差时生产的产品, 采取处理方法。 步骤:评估---处理选择---有效的纠偏 行动内容---纠偏行动记录
7
原理1: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
A. 危害:指有可能引起食物不安全的消费的, 生物、化学或物理在因素。 B. 显著危害:指可能发生,一旦发和对消费者 导致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 C. HACCP在重点在控制显著危害 D. 危害与预防 a 生物危害(细菌 病毒 寄生虫)——时间/温度 /PH/盐/防腐剂/干燥/失活/去除/ 来源控制 b化学危害 来源/生产/标识 c物理危害 来源/生产(筛网、空气干燥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