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案.doc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马说》教学案
张凤云
第二学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背诵课文
2解释重点字词二 学习 研讨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各喻指的是什么?本
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__________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5)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 ”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什么?
3.其真不知马也。 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
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本文的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各有喻指 “千里马 ”指人才;“伯乐 ”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本文采用 “托物寓意 ”的写法。
5、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
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节选自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第一学时:
一 预习导学:略
二 学习研讨:1——5略6(1)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 ”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 提醒读者注意 “食马者 ”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 ③表示反诘语气, 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 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 更有对 “食马者 ”的辛辣嘲讽。 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分)
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
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 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
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
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
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
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
。
6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
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 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 “千里马 ”那样的人才?
7.《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 “其真不知马也”,应用问号结束。请根据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文言文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
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 借讲寓言故事、 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
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4、给下列的字注音
祗(
)
骈(
)
槽枥 (
)
粟(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三复习 巩固
1、填空。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
收在《___________》里。他和 、、、、、、、
一起称为 “唐宋八大家 ”。
② “说 ”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 为
23《马说》教学案
张凤云
第一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4、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5、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
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预习研讨
8、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这样你就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
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三拓展延伸
(一)1、⑴通“饲”,喂养(喂)⑵鞭打(驾驭)⑶通晓(知
道、明白、懂得)⑷面对2、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
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2
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分)
三拓展延伸
(一)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4)执策而临之(
3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
人才的强烈不满。”)
4、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
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
发光。
5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 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一锤定音。也可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综合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
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选择疑问,发人深思,
余味无穷。
(三)⑴跟从(跟)⑵装满(装)⑶背(背着)
2.你的心地是善良的, 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 (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
3.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 (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 。)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2分)
(二)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马。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 “不以千里称也 ”一句相同的一
了。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请写出4个含“马”字的成语。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不以千里称也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6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D.不以善小而不为
4.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A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
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
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2)记叙 议论 说明一个道理(3).①shí吃 ②s ì喂sì喂 ③sh í吃 ④s ì喂2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4略
第二学时
二 学习研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四)
1.(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
2(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披上战甲奔驰, 开始时它(们)
好像并不很快⋯⋯(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3.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1分)
4.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
(
)
③其真不知马也。
(
)
4、.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4
分)
①才美不外见
通______
含义: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__
_
含义:
__ _
通_
__
含义:
③其真无马邪
__ _ __
通___ __
含义:______________
5、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 以 伯 乐 喻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中 抨 击 的 社 会 现 象 是
)
食(
)马者
其真无马邪(
) 一石(
)
二 学习 研讨
1、解释字词
祗:
辱:
骈死:
虽:
以 :
一 食 :
或 :
且 :
等:
安:
道:
材:
通:
临:
外见:
策之:
执策:
3、一词多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执策临之
(
)
(2)之
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3)其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其真无马邪?
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
jī):携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从师读(
) (2)以袜实米(
)
(3)
负以致师(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3、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
样的人?(4分)
(四)(10分)甲节选自韩愈《马说》)第二段
(2)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4).排比、引用、设问 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5)马者“不知马 ”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 复习巩固
1(1)《昌黎先生集》唐 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
(1)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
个什么道理?(2
四 教(学)后记
马说答案
(二)、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D 3D4.B 5食马者 千
里马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
才。6“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主张封
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
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7.两种符号均可。用句号,问而后答,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5、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
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
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著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
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 “忧
(2)
(3)
(4)
《马说》教学案
张凤云
第二学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背诵课文
2解释重点字词二 学习 研讨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各喻指的是什么?本
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__________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5)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 ”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什么?
3.其真不知马也。 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
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4.本文的 “千里马 ”、“伯乐 ”、“食马者 ”各有喻指 “千里马 ”指人才;“伯乐 ”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本文采用 “托物寓意 ”的写法。
5、统治者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
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介:披上战甲。②褫(chǐ):解除。(节选自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第一学时:
一 预习导学:略
二 学习研讨:1——5略6(1)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 ”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 提醒读者注意 “食马者 ”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 ③表示反诘语气, 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 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 更有对 “食马者 ”的辛辣嘲讽。 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答第一句给1分,答第二句给2分)
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
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 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
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3、文体简介“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
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
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 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
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
。
6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
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 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 “千里马 ”那样的人才?
7.《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 “其真不知马也”,应用问号结束。请根据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文言文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
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 借讲寓言故事、 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
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4、给下列的字注音
祗(
)
骈(
)
槽枥 (
)
粟(
(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三复习 巩固
1、填空。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
收在《___________》里。他和 、、、、、、、
一起称为 “唐宋八大家 ”。
② “说 ”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 为
23《马说》教学案
张凤云
第一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4、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5、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
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预习研讨
8、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这样你就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
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三拓展延伸
(一)1、⑴通“饲”,喂养(喂)⑵鞭打(驾驭)⑶通晓(知
道、明白、懂得)⑷面对2、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
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2
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分)
三拓展延伸
(一)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策之不以其道()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4)执策而临之(
3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
人才的强烈不满。”)
4、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
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
发光。
5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 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 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一锤定音。也可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综合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
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选择疑问,发人深思,
余味无穷。
(三)⑴跟从(跟)⑵装满(装)⑶背(背着)
2.你的心地是善良的, 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 (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 )
3.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 (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 。)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2分)
(二)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马。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 “不以千里称也 ”一句相同的一
了。
(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3、请写出4个含“马”字的成语。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不以千里称也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6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D.不以善小而不为
4.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A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
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
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2)记叙 议论 说明一个道理(3).①shí吃 ②s ì喂sì喂 ③sh í吃 ④s ì喂2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4略
第二学时
二 学习研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四)
1.(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2分。每小题1分)
2(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披上战甲奔驰, 开始时它(们)
好像并不很快⋯⋯(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3.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1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1分)
4.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2分,只
(
)
③其真不知马也。
(
)
4、.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4
分)
①才美不外见
通______
含义: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__
_
含义:
__ _
通_
__
含义:
③其真无马邪
__ _ __
通___ __
含义:______________
5、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 以 伯 乐 喻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中 抨 击 的 社 会 现 象 是
)
食(
)马者
其真无马邪(
) 一石(
)
二 学习 研讨
1、解释字词
祗:
辱:
骈死:
虽:
以 :
一 食 :
或 :
且 :
等:
安:
道:
材:
通:
临:
外见:
策之:
执策:
3、一词多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执策临之
(
)
(2)之
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3)其①策之不以其道
(
)
②其真无马邪?
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
jī):携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从师读(
) (2)以袜实米(
)
(3)
负以致师(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3、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
样的人?(4分)
(四)(10分)甲节选自韩愈《马说》)第二段
(2)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4).排比、引用、设问 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5)马者“不知马 ”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三 复习巩固
1(1)《昌黎先生集》唐 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
(1)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2)比行百余里()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
个什么道理?(2
四 教(学)后记
马说答案
(二)、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D 3D4.B 5食马者 千
里马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
才。6“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主张封
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
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7.两种符号均可。用句号,问而后答,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5、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
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1、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
昌黎,世称韩昌黎。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著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
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 “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