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护理教育基础理论

第二章   护理教育基础理论
20
认知理论
• 识记:①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②认知的概念 • 领会: ①记忆的基本过程; ②遗忘的规律; ③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
论 • 应用: ①保持记忆、减少遗忘的方法; ②布鲁纳理论的应用
21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 一、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 • 二、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罗杰斯理论的主要观点 • 四、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6
人本主义理论
• 识记:①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②良好教育促进者的重要特 征
• 领会: ①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②人本主义理论中关于学习的 原则
• 应用: ①用人本主义理论评价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 ②用人本主义 理论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27
第四节 成人教育理论
• 一、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 • 二、成人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成人教育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39
操作技能的概念
• 概念(名): 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借助于骨骼肌运动,经过学习 和训练,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 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用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加涅 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 • 操作熟练的特征点
40
人类动作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简)
• 奥克斯丁 • 、成熟依赖性技能 • 、教育相关性技能(名) • 、固有价值技能
没作用 与年龄相关 以内容为中心
有很大作用 与需要相关 以生命为中心
• 学习的动机
外在的
内在的
30
成人教育模式的过程设计
• 儿童教育模式是内容设计;成人教育模式是过程设计 • 、创建学习气氛 • 、学习者参与共同计划 • 、学习者参与确定学习的需要 • 、学习者参与形成学习目标 • 、学习者参与设计学习计划 • 、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计划 • 、学习者参与评价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2)排他性自主:个体对自己的人身、行为、思想、意志 )排他性自主:个体对自己的人身、行为、思想、 等拥有完全的主导权,简单地说个人是自己的主人, 等拥有完全的主导权,简单地说个人是自己的主人,他 人对自己的思想、意志、人身、行为等无权干预, 人对自己的思想、意志、人身、行为等无权干预,个体 的自主权完整化或完全化自主, 的自主权完整化或完全化自主,而不是他人控制下的自 主。 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大脑、四肢, 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大脑、四肢,具备着支配自己 的条件和对自己做主的能力。 的条件和对自己做主的能力。 排他性自主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表现就是个人的生活和 选择由自己决定。 选择由自己决定。 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平等的。( 。(国家主权 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平等的。(国家主权 的完整;孩子是人不是物:兄妹被关二十年) 的完整;孩子是人不是物:兄妹被关二十年) 一般人不愿接受强制性的给予(不知好歹、不识好人心 好人心、 一般人不愿接受强制性的给予(不知好歹、不识好人心、 好心当成驴肝肺:舍友) 好心当成驴肝肺:舍友) 专业启示:案主自决,注意帮助的方式。 专业启示:案主自决,注意帮助的方式。
赵作海案
1998年2月15日,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赵振晌的 侄子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其叔父赵振晌于1997年10 月30日离家后已失踪4个多月,怀疑被同村的赵作海杀害, 公安机关当年进行了相关调查。 1999年5月8日,赵楼村在挖井时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无 头、膝关节以下缺失的无名尸体,公安机关遂把赵作海作 为重大嫌疑人,于5月9日刑拘。 1999年5月10日至6月18日,赵作海做了9次有罪供述。 2002年10月22日,商丘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赵作海犯 故意杀人罪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护理教育导论》考试大纲

《护理教育导论》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及其简要发展过程,重点掌握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的目的,解释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重点掌握教学的概念及本质,理解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分析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并能简要陈述中国护理教育的主要历史史实;了解美国护理教育体系;理解影响护理教育发展趋势的因素;识记护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育任务、掌握主要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教育的概念;教育目的;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学的概念及本质;当代教学的新观念;护理教育与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的研究范畴;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与层次。

第二节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护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国外护理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护理教育的教学内容、研究任务与方法护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护理教育的任务;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第一节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特点;教育学概念及发展阶段;教育的定义;教育目的;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学的概念及本质;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当代教学的新观念;护理教育的概念;护理教育学的概念;护理教育学的研究范畴;护理教育的基本特点;护理教育的层次。

第二节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护理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史实;美国护理教育体系;影响护理教育发展趋势的因素;今后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护理教育学的教学内容、研究任务与方法护理教育学的教学内容;护理教育的任务;护理教育的不同研究方法。

四、考核要求第一节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1.识记:①教育发展的阶段及特点;②教育学概念及发展阶段;③教育目的;④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⑤护理教育的概念;⑥护理教育学的研究范畴;⑦护理教育的层次。

2.领会:①教育的定义;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③教学的概念及本质;④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关系;⑤护理教育的特点。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第四章学习的理论观点学习目标:1.了解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2.理解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于改进教学的意义;3.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行为主义、认知学派、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1.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情境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二)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运用的关键是要通过条件作用原理积极建立有意义的或教师希望的条件反应,预防并消退有害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作用的前提是人先天存在的无条件作用,对于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学习是不适合的。

1.消退条件反应的方法(消退律)所谓消退,是指经典条件作用形成后,如果反复呈现条件刺激,却不呈现无条件刺激,那么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减弱,甚至最后消失。

2. 经典条件作用的泛化与分化(泛化与分化律)泛化它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一旦形成,学生不仅对条件刺激,也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产生情绪和生理反应的过程。

分化我们只强化条件刺激,而不强化与其相似的其他刺激,就可以导致条件作用的分化。

二、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饿猫开迷箱实验)主要观点: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2.联结的建立是一种尝试错误过程或试误的过程;3.联结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学习规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重点)——经典实验——斯金纳箱(老鼠)(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与两个基本原则相联系: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该反应具有重复出现的趋向任何能够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根据这两个原则,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的S─R过程相比,操作性条件作用是(s)—R─S(强化)的过程。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运用增强行为消弱行为正强化呈现式惩罚呈现想要的刺激施加厌恶刺激负强化移去式惩罚消除或中止厌恶的刺激移去满意的刺激无强化1.操作行为的增强(1)正强化——选择强化物一级强化物:食物、水、安全、温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理论产生背景: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二、人本主义的目标和内涵:1、目标:人本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

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自己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人本主义核心的思想就是认为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强调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

这同以往的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相对立,因此也被称作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三、代表人物及学说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

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

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

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第一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

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

社会工作理论第三节 人本主义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社会工作理论第三节 人本主义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己证明你能把事情做好
(深层同理)
直接关心的是求助者在情感和认 知上的问题
(二)人本治疗模式的步骤
(1)咨客前来求助。 (2)工作者向案主简要说明咨询的情况 (3)鼓励案主情感的自由表现 (4)施治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情感 (5)咨客成长的萌动 (6)咨客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 (7)帮助咨客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的行动 (8)疗效的产生 (9)疗效的扩大 (10)咨客的全面成长 (11)治疗结束。
人本主义治疗的实质: 就是重塑真实的自我,达到 自我概念与经验的协调统一
人本主义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去除那些为了适应 社会、他人的需要而偏离自我经验的思想及行为, 使人找回真实的自我。能够为自我的价值而活, 而不再为迎合他人而生。
人本治疗的特点:1.以人为中心 2. 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
变过程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体语言的一致)

2 给予案主无条件的关注。(对其问题及情感表示关注,将其作
为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持非评价性态度)

3 对案主的世界能够感同身受,并能表达出同理心。(包含初
级的同理和深层次的同理心)

4 强调 “此时此地” 而不是关注案主的问题历史。

5 相信人的独特性,尊重和接纳案主,并不主张对案主的情况
第三节
人本主义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人本主义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 它们对于大多数机构中使用的社会工作理论的正 式影响,他真正的意义在于对社会工作理念和实 务的基础性的影响,表现如下
● 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影响:它不仅为社会工作提供 了一个认识人和问题的新视角,而且人本主义与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社会工作理论的中心原 则是相契合的的,这些指导着社会工作全过程。

2修改_教育理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修改_教育理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教具
演示前
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保证视野
演示时
与讲解、提问密切结合
演示法作用
五、演示法
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并加深印象 理论联系实际并形成深刻的概念 引发学习兴趣并集中注意力 理解和巩固知识
六、参观法
定义:是教师根据要求,组织学生到现场,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
广益;耗时过多,组织不当,可能偏离教学目 标。
优点:
集思广益,共享智力资源 培养对问题的探究精神、表达和辩驳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发展交往能力
缺点:
耗时多 组织不当,易偏离教学目标 低能力学生易处于被动地位
讨论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三、讨论法
• 准备:讨论题目和讨论的具体要求
讨论前
• 引导:扮演组织协调的角色,选定组长组织讨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产生与主要代表人物
产生: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一个心理学流派 代表人物: 华生 (Watson,1878-1958,创始人) —— 行为主义观点 巴甫洛夫 (Pavlov) —— 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桑代克 (Thorndike) —— 联结主义 斯金纳 (Skinner)——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班杜拉( Bandura )—— 社会学习理论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学生独立 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形成技能、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实际运用知识 的能力为主的一类教学方法。
实验法 练习法 实习作业法
护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角色扮演法 情景教学法 游戏法

人本主义理论资料

人本主义理论资料

一、人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一)人本主义的时代背景人本主义是西欧自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兴时期所涌现的一种新思潮。

其基本观点主张“人类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即自由意志论”。

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后由于生产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的迅速改变,人们需要科学与新的文化,人本主义思潮从而获得迅猛发展。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人本主义理论和服务模式的哲学渊源是存在主义。

20世纪60年代初期,存在主义成为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存在主义是一个哲学非理性主义思潮,它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主要聚焦于人类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关注生活的悲剧、孤立和焦虑等。

从存在主义发展史看, 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逻辑环节,即克尔凯郭尔、尼采和萨特三阶段。

存在主义发展三阶段:1、第一阶段是克尔凯郭尔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着人选择的困惑和生存的焦虑。

他基于对恐惧的关注讨论了害怕、焦虑和担忧在生活中的作用,而人的目的在于创造我们自己。

他认为, 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 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 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

2、第二阶段是尼采阶段。

尼采强调了主观的重要意义,赋予人类掌握权力意志的自由。

在考虑上帝与人的关系时,尼采抛出著名论断——杀掉上帝,还自称自己就是上帝的杀戮者,杀死了上帝, 获得了自由, 自由得连任何信仰都失去了, 出现了空前的价值真空。

3、第三阶段是萨特阶段。

他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提出上帝死了人自由了, 人就是人自由的选择、设计者。

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意为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者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

人没有义务遵守某个道德标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选择的自由。

总结:●人本主义成为一种助人模式是从心理治疗开始的,主要是从存在出发,分析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发挥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坚持真理,即使众人反对,也挺身而出,为正义奋斗。

不要使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留一份宽松的空间;偶尔的身心 放松,有助于潜力的发挥。
与人交往要坦诚,既要让别人了解你的优点和缺点,也要与别人 分享心中的快乐和痛苦。

归纳
需要层次理论的特点

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在高层次的需要充 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 满足。但有例外。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 足的百分比愈少。在进入高一级需要之间, 低一级地需要无需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

归纳
需要层次理论的特点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 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 在不同文化中,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方式不同。
1934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博士 1937年-1951年执教于布鲁克林学院,后转到伯兰第 斯大学任心理学系主任,直至1969年退休。



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1970年因心脏病逝世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
需要层次理论
Hierarchy of needs
第四章 主要理论流派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兴起和基本观点 马斯洛(Abraham Maslow) 罗杰斯(Carl Rogers) 罗洛.梅(Rollo May)
马斯洛介绍

亚伯拉罕·H·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生于美国纽约,父母是俄罗斯犹太移民
生理的需要
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
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 特点:

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


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原则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5大原则
自由发展、个体差异、人际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合作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采用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教学方 法,鼓励学生参与和探索,提 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角色
学生角色
教师充当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 色,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和成 长,鼓励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学生扮演主动学习者的角色, 负责自己的学习进程,与他人 合作、分享和互动。
人本主义提供灵活的学 习方式。
缺点
可能忽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在大规模教 育中应用。
结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关注个体的学习 方式,提倡个人发展和积极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例如: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
欢迎来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一起探索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定义、核心原则、应用、优缺点以及重要性。
什么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定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性的学习理论,注重个体的发展和人际关系。
来源
该理论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哲学,强调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意义的构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8
第二节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类型 学习动机(马斯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罗杰斯)
9
第二节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
学习即理解 学习不是机械的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 总和;学习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对知觉的解释。 学习即潜能的发挥 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 内在潜能,学习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愉快的过 程;教学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 的情境,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自我的理解, 而不是用安排好的各种强化去控制或塑造学生的行为。 学习即“形成”很多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不是从现成 的知识中学到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的。 学习是对学习者有价值的学习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 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 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 现的需要。
32
要求被试读每张卡片上的句子,考虑是否与自己 相同,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到从“真是我的特征” 到“一点也不像是我的特征”的九个等级上。 在分配这些卡片时还要求被试按正态分布的原则 确定各等级上应分到的卡片数目,即中间等级分 到的卡片最多,两端的等级分到的卡片最少。这 样既可以防止被试的反应定势,也有助于资料的 处理。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比较常常运用Q分类法。 第一次按照“现实自我概念”来进行分类。然后, 将卡片全部弄混,按照“理想自我概念”对卡片 进行重新分类。
企业中的例子
成就
地位 友谊
挑战性工作 职务头衔
工作团体 中的友谊 退休金 计划 基本 工资
18
安定
食物
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解释
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 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但 有例外。 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 百分比愈少。在进入高一级需要之间,低一级地 需要无需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 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 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 在不同文化中,满足每一种需要的方式不同。 行为是受多元动机(需要)驱动的结果。 同一时期,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多种需要,每一个 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

教育心理学精品课件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精品课件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任何人--只要他是人--都具有这种求生存、求成长、求 发展的愿望、欲望和需要。
• 这种“实现倾向”(actualizing tendency)就是人的“潜 能”。
• 只有充分实现全部潜能或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 自由的、健康的、无畏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 社会的要求。因此,理想的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的 潜能的发挥。
换言之,体验学习做到了“认知”与“情感”的融会贯通,自 然是有意义的学习。
三、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
• 一个人是一条流程,而不是固定的和静态的实体; 是一条流动的变化之河,而不是一团固体材料; 是不断变化着的一组巨大的潜能,而不是一群固 定的特征。 ——罗杰斯
• 最好的教育就像最好的疗法一样,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 用的人” 。
(二)教育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 2、以专业为前提:提升专业自主,确立专业 尊严。 3、以共识为前提:民主参与,沟通协调,凝 聚向心力。
第三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 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 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 天 教育的目标务必是培养对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的人, 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
• 教学应该:提供学习资料,提供促进学习的一种气氛,让学 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
1、真实或者真诚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坦诚相待,表露自己
的真情实感,取掉一切伪装的“假面具” 2、尊重、关注和接纳
心理学背景: 行为主义的片 面性;精神分 析的人性恶的
观点。
第二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 一、人格发展的实质 • 二、人格发展的动力 • 三、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 现象场—一个人内心世界或经验世界,包括意识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学生的积极情感和认知投入。
0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的教学实践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学习者需求分析
在课程设计之初,需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 们的学习目标、兴趣和背景,以便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
学习者参与决策
鼓励学习者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与启示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概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强调人的整体发展
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和发展 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 志等多个方面。
倡导自主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实现,教育 者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创新精神。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
01
02
03
个性化教学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 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 略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不 同学习需求。
情感教育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培 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情感 智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果和心理健康水平。
0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的基本原则
自我实现的观点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追求成长、 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过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和需要 ,学习应该促进个体的自我实 现。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 ,提供有利于学生自我实现的 学习环境和资源。

人本主义理论课件

人本主义理论课件

02
03
反思与自我评估
学习者应具备反思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审 视和评价,以便不断改进和提高。
人本主义学习环境
01
尊重个体差异
学习环境应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 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适 应不同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式。
02
鼓励自主学习
学习环境应鼓励学习者自主学习, 提供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机会,激 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强调人际关系和互动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是促进学 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促 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人本主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同时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 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成长。
0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念
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通过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潜能。
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提倡意义学习,认为学习应该与个体的情感、价值观和经 验相联系,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0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教学应该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 件,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重视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 人本主义教学理念认为,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发展是相互依 存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促进学生的认 知发展。

幼儿学前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幼儿学前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是继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行为主义依据动物研究结果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而精神分析学派的研究对象要紧是精神病患者,将研究推及正常人。

这两者都没有关注正常人的内心情感和需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那么专门关注儿童的学习潜能及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学家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让儿童更好地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并分别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和“个人中心学习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认为个体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又是由多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所组成。

人的需要激发行为动机,做出行为后满足了先前的需要;个体的学习动机与行为是建立在需要被合理满足的根底之上。

关注并满足了个体的合理需要,才能激发个体内在的学习成长的动力。

由此,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上的需求,如衣食住行等。

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温暖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所有需要中最全然的、最有力量的,是其他高级需要的根底。

【故事】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2〕平安需要平安需要是指人有获得平安感,防止威胁的需求,既包括生理上的需要,又包括心理上的需要。

人们盼望得到一份安定的职业,畏惧资方的无理解雇;同意参加各种保险,防止工伤事故和有损害的威胁;妈妈离开婴儿的视线时婴儿会大声哭喊,出现别离焦虑。

这些全然上个体在平安需要上的表达。

〔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体有与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的需要。

例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建立家庭、享受亲情;参加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需要彼此关心、关心和赞许。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求,能够得到别人的成认和尊重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力的需要。

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理论与技术

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理论与技术

第二节 人本主义的咨询原理
三、咨询关系 真诚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共情 四、咨询过程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评析
对人本主义疗法的评价相当的一致,一般的看法认为,人 本主义疗法是一面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关于这一点, 国内咨询界也是这个看法,你看它所提到的咨询目标,自我 实现,咨询关系的某些特质,共情、尊重、真诚等等,经常 已经成为国内咨询界比较理想的境界,因此它经常被看作是 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旗帜,但它还不是一个好的行动纲领, 用这个疗法操作时,会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 无论来访者是什么样的问题,认为都是由于缺乏这些的条 件,只要具备这些的条件,就一定会有进步, 件,只要具备这些的条件,就一定会有进步, 在实际操作时 会发现过于理想化。在实际的应用价值方面,在国内来讲, 真正按照这个去做的还是很少。精神分析恐怕是应用价值最 少的,人本疗法作为一种观念,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种态 度,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但真正把它作为治疗方案还是很 难, 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通常的做法还是会采用 若干一些很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同时会结合人本疗法的一些 观点,主要是在来访者态度的顺应协调方面,做一些工作, 但是, 这种观点代表了国内咨询界一般的评价 , 对于一些 坚定的从事人本疗法的咨询员,始终坚持不移的积极人性观, 仍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选题。
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理论 与方法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人本主义的咨询原理 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咨询方法
第一节 理论基础
来访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er therapy)由美国心理学 (client家罗杰斯(Rogers C,1902~1987)于1940’s创立。 C,1902~ 1940’ 强调调动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 给予疾病诊断,治疗则更多地是采取倾听、接纳与理 解,即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1974年,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 1974年,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 为人本疗法(personal-center therapy),更强调以人为 (personal本,而非患者或来访者,进一步突出被治者为正常人、 治疗本身就是指导被治者认识和了解自我、发挥潜能。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种势 力”(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 (第一种势力——经典精神分析;第二种势力— —行为主义)。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

该学派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较大,它是反对以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环境决定论的行为主义。

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需要,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被称为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心理学第三思潮。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含义: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实现的人,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并努力去改进。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的核心概念。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做是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所有行为的根本动力。

而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

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

理论评价:积极方面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

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方面1.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

2.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3.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

4.需要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5.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一)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自我有两个子系统,即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

第六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六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内容摘要】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或良好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与完善。

同时,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与意义学习等两种方式,并对意义学习的特点和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做了较系统的阐述,深化了人们对学习实质的看法。

人本主义强调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教学模式,对于当代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本章在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时,先简要阐述了人本主义兴起的缘由,然后揭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在思想发展线索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最后比较了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异同,揭示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现代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第三势力”、无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学生中心、被动学习、主动学习、愉快学习、刻苦学习【思考题】1.概要谈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现代价值。

2.简要谈谈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贝尔心中的意义学习之间的区别。

3.联系实际谈谈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4.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审视当前中国的教育现状,其中存在哪些优点与不足?5.如何有效处理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和逆境出人才的关系?6.主要诞生于美国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中国的人本主义教育传统之间有何异同?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缘由20世纪中叶一些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行为主义心理学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与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过于关注严格的研究方法,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将人与猫、白鼠、鸽子等动物混同,将对猫、白鼠、鸽子的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人人类学习,使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时出现了明显的机械决定论与动物化的倾向。

精神分析心理学既有明显的生物还原论倾向,又只关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人,不关注心理健康的人,而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的人占据多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罗杰斯。

该学派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较大,它是反对以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环境决定论的行为主义。

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需要,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被称为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心理学第三思潮。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的含义:
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实现的人,能够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弱点并努力去改进。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的核心概念。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做是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或者说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所有行为的根本动力。

而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

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

理论评价:
积极方面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

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消极方面
1.需要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

2.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3.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

4.需要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5.需要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
(一)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
自我有两个子系统,即自我概念和理想自我。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意识中知觉到的所有关于他的存在和他的经验方面的东西,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

实现倾向指的是整体的人,包括意识与无意识、生理与认知,自我实现是实现倾向的子系统,是指意识知觉到的自我实现倾向。

对人的看法包括人的主观性,人的实现倾向,对人的其他看法。

形成倾向
罗杰斯相信所有物质,无论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有一种共有的,从简单形式到较复杂形式的演化倾向。

如复杂的星系形成;有机体由单细胞向多细胞的发展;人类意识从原始的无意识向高度组织的意识知觉组织的发展,都是如此。

实现倾向
现实倾向于形成倾向有联系,实现倾向是存在于所有人类个体身上的趋向完善或完满的潜能。

与物质世界的形成倾向类似,每个人在自己的内部都有一种解决问题或改变他们的自
我概念而且越来越成为自我指导的创造力。

心理成长和心理成熟的根源来自个体内部而不是自外力量。

每个人都视自身的经验为真实而且比别的任何人更了解这种真实。

他们不需要别人的指导、控制、规劝或操纵,不需要别人催促他们趋向于实现。

尽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但所有的行为都与这一实现倾向有关。

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趋向这种实现。

所以实现关系到整个人包括生理、躯体层面,而不仅仅涉及他的情绪、理智、意识和潜意识。

(二)人本主义理论与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
治疗的实质是帮助求助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和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是一个“充分发挥机能人”的过程,最后达到如下目标:
1.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有自知,能够接纳自己,接纳世界。

对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的感受、体验、直觉等等都能够比较坦然地接受,不再进行歪曲、否认等等,对自己的感受更丰富了,更富有变化,更轻松了。

不再僵化、刻板地看待外部世界,更具有弹性。

2.来访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依照真我来面对自己,自我概念与经验相协调,不再依照别人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自己。

3.来访者更加信任自己:不再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来确认自我,不再生活在别人的世界中,自己独立地做决定,做选择,生活得更加积极。

4.来访者变得更适应了:更自由地接纳自我经验,也更开放地对待外部世界,内外变得更统合了。

5.来访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视生活为一个流动的过程,不再刻板地追求达到一种僵化不变的理想与目的,更加灵活
咨询技术
罗杰斯认为,真诚、无条件的尊重、共情是建立治疗关系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促进来访者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以人为中心疗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治疗关系。

1、设身处地地理解的技术(共情)
从求助者的角度去知觉他们的世界,并把这种知觉向求助者交流表达出来。

包括关注、设身处地地理解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使用沉默的技术。

共情是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关键点。

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咨询师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照标准,进行了有效的聆听,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

(2)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来访者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来访者的认识。

(3)共情并不是完全认同来访者的认识和感受。

(4)共情还包括咨询师能够通过语言把自己对来访者的感受有效地传达给对方。

2、坦诚交流的技术(真诚)
真诚是指咨询师在治疗关系中是一个表里一致、真诚、统合的人,包括如下几种:
并不固定角色:不把自己隐藏在咨询师的角色后面
自发性:自然地流露,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而不是总是掂量应该说什么,不会出现冲动性或压制,不为某种角色或技术所羁绊,相当自信。

无防御反应:要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优劣,可以公开面对求助者的消极反应并且不会感到受到打击,借此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弱点。

一致性:实事求是,而非需要。

所思所想和所信的东西与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

自我的交流:适当的自我开放,而非伪装。

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是指咨询师对来访者丝毫不抱任何企图和要求,对对方表示温暖和接纳。

尊重来访者是独特的个体;尊重来访者的个体价值;一切为了他人;开启来访者的内部资源;尊重来访者的自我决定;无条件的尊重应当注意的是,尊重并不等同于同意。

几种态度:
从求助者的人性和发展的潜力这一基础上来表达他的尊重;应承自己要与他们一起努力;把求助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予以支持,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独特性;相信求助者有自我导向的潜力;相信求助者是能够作出改变的。

几种行为:
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把求助者当作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并且持有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对求助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并因此表示出对求助者的参考结构的理解;培养求助者的潜力,并以此向求助者表明他们本身的潜力以及行为的能力。

三、应用
以人为中心疗法不仅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思想。

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可增强其他心理治疗的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以人为中心疗法主要适用于神经症和其他消除自身心理障碍动机的人,精神病患者不适用。

在国内还适用于针对正常人群的心理咨询。

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主要非指导性教学,程序教学运动和学科结构教学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