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二版)-第6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习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习题答案1.审计证据的定义是什么?
答: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证实审计事项、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其他信息包括审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以及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
2.审计证据可进行怎样的分类?
答:1.审计证据按其存在形式的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电子视听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五大类。
2.审计证据按其来源的分类
审计证据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
3.审计证据按其证明力的分类
根据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分类,可分为基本证据、佐证证据和矛盾证据。
3.审计证据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答:审计证据的特征可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来考虑。充分性是其数量特征;适当性是其质量特征。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它是审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作为支持,但并非审计证据数量越多越好。由于需要考虑审计效率和效益,审计师通常把审计证据的数量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但需确保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意见所依据的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会影响其充分性。一般而言,审计证据的相关与可靠程度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就越少。
4.审计证据的类别与一般审计目标存在什么关系?
答:审计证据基本种类与一般审计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5.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有哪些?
答: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也称为获取审计证据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为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八类。审计师根据具体情况,将这八类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6.如何对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
答:审计师所收集到的审计证据,最初表现为分散的、个别的证据。为了使其具有充分的证明力,形成恰当的审计结论,还必须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审计证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评价通常是交叉进行的。通过对已收集证据的整理、分析与评价,可以发现已有证据的不足,以便进一步收集证据。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分析没有固定模式,但其基本方法是分类、计算、比较、小结与综合。
审计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审计证据反映的内容全部写进审计报告,因而必须对审计证据进行适当取舍,只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审计证据在审计报告中加以反映。某些审计证据所反映的可能是一种假象,审计师必须对其分析与研究,透过形象评价其反映的本质,而不能被其假象所迷惑。
不同来源的审计证据,其可靠性可能存在差异。此外,被审计单位等审计资料的提供者可能出于某种动机而伪造证据。因此,审计师必须对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排除伪证,以可靠证据作为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在评价审
计证据时,审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从总体上评价是否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7.什么是审计工作底稿?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答: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所作出的全部记录。
根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与作用,可将其分为综合类、业务类和备查类工作底稿。
8.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什么意义?
答:审计工作底稿形成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它记录了审计师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所获得的全部审计证据、所形成的审计结论等内容。因而,审计过程也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形成过程。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过程中有如下重要作用。
1.是连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
由于审计工作是由多人组成的审计小组完成,其内部有分工,不同的审计程序往往由不同人员来完成。因此,必须借助于审计工作底稿,把审计小组内部不同人员的工作有机地连接起来,以便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
2.是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
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是根据审计师获取的各种审计证据以及一系列专业判断形成的。而审计师所收集的审计证据和所做的专业判断都完整地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之中。因此,审计工作底稿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
3.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工作业绩的依据
审计工作底稿记载了审计师的全部工作情况,为明确审审计责任提供了基础。根据工作底稿的记载,审计师如果依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了相应审计证据并出具了适当的审计报告,就可免除或部分地减轻审计责任。同时,审计师专业能力的大小、工作业绩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对审计程序的选择是否恰当、相关专业判断是否正确上,而这又大都体现在审计工作底稿之中。因此,审计工作底稿为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工作业绩提供了依据。
4.为审计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提供了可能
审计组织进行审计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导和监督审计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并对工作底稿进行严格的复核;审计组织监管部门或其他有关单位依法对审计工作进行质量检查,也是通过对审计工作底稿的检查来实施的。因此,没有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质量检查就无法落到实处。
5.对未来审计业务具有参考价值
审计业务具有连续性。同一被审计单位前后年度的审计工作具有许多联系或共同点。因此,当年的工作底稿对以后年度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上一年度审计工作底稿对于下一年度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都大有益处。
6.可成为审计业务培训的重要资料
一些典型业务的工作底稿是审计理论应用于审计实务的典范,因而经过整理后可成为典型审计案例,作为审计组织内部进行业务培训的重要参考资料。此外,审计工作底稿可用于对新聘用审计师的上岗培训资料,使他们尽快熟悉本审计组织的工作规范和要求。
9.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哪些要求?如何对其进行复核?
答:审计师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在时间上应当及时;在内容上做到资料详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结论明确;在形式上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
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内容和范围的因素主要有:①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②已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③在执行审计工作和评价审计结果时需要做出判断的范围;④已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度;⑤已识别的例外事项的性质和范围;
⑥当从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或获取的审计证据中不易确定结论时,记录该结论或结论基础的必要性;⑦使用的审计工具和方法。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内容通常包括:①所引用的材料是否真实可靠;②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恰当;③所做的职业判断是否有理有据;④所形成的审计结论是否正确。
复核人员在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时,应做出必要的复核记录、签署复核意见并签名。在复核过程中,复核人员如果发现已执行的审计程序和所作的审计记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