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必修二综合训练(人文地理)

合集下载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练习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练习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综合练习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2000~2015年我国流淌人口规模、跨省流淌人口和省内流淌规模及占比统计表。

据此完成1~2题。

A.数量和占比均增加 B.数量和占比均降低C.数量增加,占比降低 D.数量降低,占比增加2.目前,影响我国人口流淌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 B.经济C.文化 D.环境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一个地区实际的迁移人数与全国平均水平上该地区流向另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期望迁移之比,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大于100%为流淌人口吸引中心,数据越大表示吸引力越强。

下图示意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省级行政区际流淌人口吸引中心分布。

据此回答3~4题。

3.从第五次人口普查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流淌人口吸引中心分布变更特征是( ) A.吸引中心流淌人口吸引力在接着增加B.流淌人口吸引中心数量增加C.省级行政区之间流淌人口吸引力差距增大D.沿海省级行政区的流淌人口吸引力增加4.广东省流淌人口吸引力变更的主要缘由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惠政策优势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内地逐步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人口吸引力增加C.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更快,人口吸引力增加D.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下图为“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更(含预料)图”。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劳动力人口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段是( )A.1986~1990年 B.2024~2024年C.2024~2025年 D.2026~2030年6.据图推想,2036~204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最可能的是( )A.人口总量逐年下降 B.人口诞生率低C.劳动力严峻过剩 D.老龄化现象趋缓近5年来我国的城乡对比关系已经起先出现新的现象。

城镇化的条件起先出现变更,以前农村——城市单向的城镇化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向或双向的过程(下图)。

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综合测试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下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1~3题。

1.图中③比①国家0~14岁人口比重()A.约高6%B.约低6% C.约高1% D.约低1%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4.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读图,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据此回答6~8题。

6.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A.X是工业区B.Y是绿化C.Z是居民区D.Y是工业区7.若X、Y、Z为某平原上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服务范围可能是()A.X地最大B.Y地最大C.Z地最大D.不确定8.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区域是()A.X B.Y C.Z D.X和Y读下面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10.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成都平原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11.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热量B.水源C.土壤D.地形12.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滴灌技术B.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C.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D.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读下图,完成13~15题。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15人文地理综合模块(必修2)(含解析)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15人文地理综合模块(必修2)(含解析)

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卷专题15人文地理综合模块(必修2)(含解析)专题15人文地理综合模块下图显示了非洲地区。

阅读图片并完成以下问题。

1.历史上图中甲所在河谷地区是冬小麦的种植区域,决定该区域冬小麦质优的主要条件是① 山谷地区,地势平坦② 河水泛滥,土壤肥沃③ 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④ 位于河流两岸,水源充足。

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2在图中,a、B、C和D区最活跃的水循环是a、B、B、C、C、D和D。

下图显示了B区的国家2021根据年的供电结构示意图,该国的能源供应可能会增加a.能源开发投资大b.煤炭大量进口c.核电原料短缺d.酸雨污染严重【答案】1.b2.d3.d考点:农业区位条件、水循环、三角坐标图判读【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近年来,长沙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土地利用变化更加明显。

下表为长沙2022~2022年间土地利用(单位:公里)的变换矩阵的示意图(表中土地利用方式从一行变为一列,对角线上的数据代表未改变的区域)。

阅读表格并完成以下问题。

24、从表中可以看出,长沙2022~2022年间的弃耕地主要用于耕地B、林地C、水体D、未利用地5,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长沙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什么?a.林地面积扩大,城市环境得到改善b.水体面积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c.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城市扩张,未利用土地开发殆尽6.长沙市未来发展,可充分利用a、耕地资源优势与发展商品粮基地B.交通枢纽优势形成区域物流中心C.热源优势和种植热带经济作物D.林业资源优势形成全国木材供应基地[答]4.a5.c6.b6.根据材料“长沙市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得出结论,长沙应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物流业。

测试地点: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问题类型]多选题[难度]难度大7.读某城市的某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该区域最可能属于a、中央商务区B.钢铁工业区C.居民区D.公园和旅游区[答]7。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二章 第二章综合训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二章 第二章综合训练

第二章综合训练
16.下图为某城市用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刷综合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的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4分) (2)说明乙地布局在城市外围的原因。(2分) (3)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能给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分)
第二章综合训练
刷综合
答案
(1)甲(1分) 该地交通便捷,周围人口多(2分) 丙(1分) (2)降低生产成本;(1分)保护城市环境。(1分) (3)环境污染;耕地面积减少;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每点1分,任 答四点得4分)
第二章综合训练
刷综合
解析
(1)本题考查商业区和高级住宅区的特点。商业区布局需交通便利且接近消费人群;甲、乙、丙、 丁四地中,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处于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可以吸引大量消费人群,而且 该地位于住宅区,方便居民购物,所以最有可能形成商业区。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环境优美的地 方,由图可知,丙地位于城市边缘的湖泊沿岸,环境优美,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 (2)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布局的原因。由图可知,乙地是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地区,地价低,有利 于降低生产成本,且距住宅区较远,对住宅区污染较小,有利于保护住宅区环境。 (3)本题考查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意题目要求是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城市 是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范围日益增大,耕地面积减少 ,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过度集聚,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高中地理必修二练题1. 自然地理环境1.1 请解释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50字以上)1.2 请列举至少三个影响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

(不少于20字)1.3 请解释地球尺度的概念。

(不少于30字)2. 地理的研究方法2.1 设施调查和现地调查是地理研究的两个重要方法,请简要解释这两种方法。

(不少于20字)2.2 请解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不少于30字)2.3 请解释地图投影的目的及其种类。

(不少于30字)3. 区域地理基础3.1 请解释地域的概念。

(不少于30字)3.2 请解释区域差异及其成因。

(不少于30字)3.3 请举例说明区域内部的相对稳定性和相对动力性。

(不少于30字)4.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4.1 请列举我国的四种消长型自然条件。

(不少于20字)4.2 请解释我国的自然分区。

(不少于30字)4.3 请解释我国西南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及其成因。

(不少于30字)5. 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5.1 请解释人口分布的概念。

(不少于30字)5.2 请解释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不少于30字)5.3 请解释我国东南与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不少于30字)6. 城市发展与规划6.1 请解释城市化的概念。

(不少于30字)6.2 请解释城市化的特点和阶段。

(不少于30字)6.3 请解释我国城镇化的问题和对策。

(不少于30字)7.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1 请解释环境保护的内容。

(不少于30字)7.2 请列举至少两种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

(不少于20字)7.3 请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实现路径。

(不少于30字)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题的完整版,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

祝您答题顺利!。

高中地理 综合训练32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综合训练32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综合训练32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2010年10月13日从非洲传来喜讯,宜昌专家组在塞内加尔水稻种植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

地处非洲的甲国(如下图)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结合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以下2题。

1.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充足 D.土壤肥沃“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

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

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合物(NO x)。

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的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合物主要是汽车尾气产生的。

这两类污染都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部的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

据此回答以下4题。

3.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是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

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A.晴朗微风天气B.大风阴雨天气C.空气强烈对流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4.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B. 沙尘暴时有发生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5.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 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6.氮氧化物(NO x)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A.燃烧煤炭、酸雨B.燃烧石油、臭氧层破坏C.汽车尾气、酸雨D.空调冰箱、光化学烟雾7.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A.高技术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 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工业基础雄厚读“世界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回答以下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四章 第一节综合训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四章 第一节综合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综合训练
刷能力
解析
1.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智能交通发展的因素。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人工智 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的综合运输系统,其对技术的要求高,技术是影响智能交通发展 的决定性因素,D正确;资金、地形、理念等对智能交通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A、B、C错误。 2.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智能交通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运输效率,节省运输能耗。 根据材料可知,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交通能耗比为1∶2.09∶2.47,东部地区单位距离交通运输能耗更低, 运输效率高,反映智能交通发展速度较快;西部地区单位距离交通运输能耗更高,运输效率低,反映智能交通发展速度 较慢。其原因在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更先进,智能交通发展速度较快;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较落后,智能交通发展速度较慢,C正确。材料并无信息体现政策力度存在较大差异 ,A错;人口数量和市场需求差异主要影响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差异,不是导致东西部智能交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 原因,B、D错。 3.A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智能交通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运输效率, 节省运输能耗。选项四地区相比而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人口、城市最密集,交通 运输需求最大,智能交通建设节省的能耗总量最多,A正确。
刷能力
第一节综合训练
刷能力
答案
(1)国际陆港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小;运输速度较快,运输时间较短;时效性好 ,连续性强;以单项(铁路、公路)运输方式为主,运输周转次数少。(4分) (2)我国疫情防控效果好,企业复工复产较早;“长安号”中欧铁路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对防疫物资 和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大;中欧铁路班列具有运输速度较快、服务水平高的优势;全球海运和航空运 输受疫情冲击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停运、减运,运输能力受限(大量外贸企业通过中欧铁路班列运 输产品)。(4分)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综合测试题必修二第二章城市化综合测试题下图是2000年和2010年云贵高原某流域(起始海拔1210米)乡村聚落在各海拔和坡度的分布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2000~2010年新增聚落主要分布于A.较低海拔的山地陡坡B.较低海拔的河谷阶地C.较高海拔的山地缓坡D.较高海拔的冲积平原2.该流域乡村聚落的变化会使该流域A.农业规模下降 B.暴雨灾害增加C.生态环境改善D.环境负荷加重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作为生态城市规划,与图中①②③④功能区对应的是()A.工业区、绿地、商业区、住宅区B.绿地、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地、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地()4.有关该城市功能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厂位于该市河流上游,污染水源B.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D.④功能区的布局遵循了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下图示意1981—2008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A.③、②、①B.①、②、③ C.②、①、③D.①、③、②6.1981-1995 年期间曲线①数值的变化说明()A.城市化进程减缓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C.中小城市大量涌现 D.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甲图为某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该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

7.影响该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制造业分布②人口密集③城市化水平④交通通达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读乙图,关于该市R值变化特点及其地理现象的正确判断是()A.2001年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B.2001年R值变小,反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二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B.河流C.气候D.经济发展水平2.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是()A.居住条件差B.就业困难C.饥饿贫困D.劳动力短缺解析:1.B 2.D第1题,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选B。

第2题,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选D。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

据此完成3~4题。

3.“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投资政策的差异4.“舒适型移民”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3.A 4.B第3题,结合材料分析“舒适型移民”是指人们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其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投资政策的关联性小,B、C、D错误,故选A。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的价格,及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迁入地增加劳动力说法错误,大力开发资源说法也不正确,故选B。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高中新课程地理必修2同步练习(包含综合练习)及其答案(共52页)

高中新课程地理必修2同步练习(包含综合练习)及其答案(共52页)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知识摘要1.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知识结构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B.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C.国际环境相对动荡D.科技进步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3.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4.右图表示四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A B. BC. C D.D5.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小于0的是( ) A.美国、俄罗斯、巴西B.德国、丹麦、俄罗斯C.德国、印度、加拿大D.意大利、新西兰、墨西哥6.世界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出现在( ) A.第二次社会大分工B.工业化初期C.二次世界大战D.20世纪70年代7.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欧洲B.非洲、欧洲C.非洲、北美洲D.拉丁美洲、大洋洲二、综合题8.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1)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

(2)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高或低)。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能力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因素中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环境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C.自然灾害D.环境污染2.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高,是因为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B.欧洲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小于零C.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为负数D.非洲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或接近4%3.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很少B.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劳力缺乏C.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D.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现在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低速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5.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 )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④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6.为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7.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美国人口密度最低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D.印度老年人口比重最高8.根据各大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表中北美洲不含墨西哥)(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每年的新增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D.拉丁美洲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洲的3倍二、综合题9.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 综合训练69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综合训练69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综合训练69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

据此回答以下3题。

1.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2.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低,商品率低D.资金投入多3.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是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利用不充分D.企业化种植规模大,农业生产商品率高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以下3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①86% 14% 20% 多②45% 55% 90% 少③8% 92% 89% 少4.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5.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6.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

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

据此回答以下2题。

7.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8.下列关于“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10.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③地广人稀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④11.美国“硅谷”与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相比,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交通便捷C.市场稳定D.环境优美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回答以下2题。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书综合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书综合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书综合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 )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侵蚀作用强烈,含沙量大C.上游流量大于下游D.流量季节变化小2.2017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B.西气东输工程设施C.古长城遗迹D.草方格沙障3.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区位条件相匹配是 ( )A.①—石油化工厂B.②—电子装配C.③—家具厂D.④—甘蔗制糖厂2015年4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至此我国将形成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成渝在内的5个超级城市群。

读长江中游城市群位置图(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4.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第三产业基础好③水陆交通便利④产业技术领先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为促进该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该( )①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型产业②依托区位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③各城市同一工业结构,增强地域竞争力④依托产业基础,打造优势产业集群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a、b、c表示不同阶段的城镇空间布局演化特征,①②③代表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区布局演化特征。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6.不同时期的城镇空间布局与城市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是( )A.a—①、b—②、c—③B.a—②、b—③、c—①C.a—③、b—①、c—②D.a—②、b—①、c—③7.如果①②③代表资源型城市的功能区布局发展情况,则②时期该城市可能( )A.改进资源开采技术,加大资源开采量B.GDP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第一产业的比重最高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下图)。

2024-2025年地理必修ZT版第二册全书综合练(一~五章)(带答案)

2024-2025年地理必修ZT版第二册全书综合练(一~五章)(带答案)

全书综合练(一~五章)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

读图,回答1~3题。

1.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位置 B.资源C.技术 D.经济2.影响2011~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 B.产业转型升级C.经济发展滞后 D.交通条件完善3.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C.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D.经济活力逐渐减弱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衍生出一系列城市剥夺现象,比如,医疗、教育设施等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发展的不均衡;快速交通建设产生的局部噪音干扰等。

鉴于此,将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定义为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和市场排斥的作用,某些区位(如居住小区)对城市绿地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和商业设施等具有较低的可获得性,以致感受到针对其群体的高度歧视,并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失落感。

据此完成4~5题。

4.城市居住环境剥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低 B.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C.逆城镇化明显 D.城市劳动力不足5.对于管城回族区东部而言,应( )A.限制人员通行 B.加强隔离墙建设C.禁止工程建设 D.减少工业生产永定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

土楼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结合“福建土楼区位及部分景观图”,完成6~7题。

6.永定土楼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A.气候高寒,冰川广布 B.地形平坦,河流众多C.森林茂密,土质黏重 D.降水较少,水资源匮乏7.当今社会,永定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安全防卫功能 B.宗教信仰功能C.信息传递功能 D.文化交流功能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要推进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援乡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 同步练习 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 同步练习 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医疗卫生条件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只受自然条件的影响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治变革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A.基本持平B.差距继续扩大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读图,回答3~5题。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3.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4.图示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若该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是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6~7题。

6.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区的人口增长过程,按照一般规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丁-乙-甲D.乙-丙-甲-丁7.如果该图表示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过程,则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的是( )A.甲B.乙 C.丙D.丁8128 埃塞俄比亚备注:横坐标为该年份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1)从表中预测可以看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前十位国家排位提升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其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050年,新增的两个人口大国都在________洲,人口的增长对这两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出2点)(3)2006年的人口大国在2050年排位将跌出前10名的两个国家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从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年龄构成较轻,_______________比重大,________________压力巨大,老龄化逐渐显现。

2019--2020人教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题和解析

2019--2020人教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题和解析

2019--2020人教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题及解析(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第三次调研)2019年1月3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称,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将在2027年到来。

2019年1月5日发行的己亥年猪年邮票(下图)引发了人们的遐想与议论。

据此,回答第1~2题。

1.下列叙述合理的是()①我国至2065年人口将减少到相当于1949年的规模②国家有可能出台放开三胎,并鼓励生育的政策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总量下降、占比上升的现象④我国应改革和完善退休制度,适度延长退休年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我国人口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影响有()①为提高国民素质与人力资本质量提供机会②导致未来消费水平和创业创新动力不断增强③制造业用工成本会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受拖累④人口向城市流动减少,城市的产业水平将停止或缓慢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D 2.C【解析】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近年来出现了人口增速较慢,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

由材料可知,2027年,我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时代,负增长的速度与1949年后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一定相等,因此无法确定2065年人口规模与1949年相同。

因为2027年人口进入负增长,意味着我国人口数量在减少,尤其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负数,青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因此有可能出台三胎政策,鼓励生育。

劳动年龄人口是16岁到65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由于青少年出生人数减少,成长为劳动人口的数量也会减少,所以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有可能面临着数量下降以及比重下降的问题。

我国应适当改革和完善退休制度,适度延长退休年龄,减缓目前以及将来有可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2题,我国人口的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对未来经济社会既有有利也有不利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阿根廷肥沃的潘帕斯草原孕育出世界上最优质的牛肉,阿根廷对华牛肉出口增长迅速,2015年头两个月出口5 212吨,同比增长268%。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牧牛占重要地位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于2017年5月迎来地面首飞。

据此回答下题。

大型客机零部件繁多,各种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形成工业的地域联系。

这种工业的地域联系主要得益于()①交通运输的发展②通信技术的现代化③科技人才的流动④客机市场的全球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下图为“苹果ipad产品利润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3.苹果ipad生产公司在全球范围设厂,这属于()A.工业集聚B.工业分散C.工业联系D.工业地域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次序。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4.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c.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d.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A. abB. bcC. cdD. bd读“德国和日本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5.从德国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可知()A.高一级城市均位于低一级城市中心B.各级城市分布较为均匀C.大中城市集中分布在莱茵河流域D.德国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

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

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6.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7.每年11月11日被很多年轻人称为“光棍节”,小米手机官方网站的第六轮开放购买于2015年11月11日中午12点开始,截止到11月25日,小米手机单月销售85万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人文地理综合训练一、单选题下图为四种人口增长模式统计图。

回答1~2题。

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 )A.甲和乙 B.乙和丁 C.丙和乙 D.乙和丙2.造成乙类型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有( )①需要多生子女帮助从事农业生产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医疗卫生事业进步④人们受教育水平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当前甲国比乙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B.人口死亡率更高C.大学生就业更困难 D.人口基数更大4.据图推测甲国近期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 ) A.老龄化加速,要适时提前开展应对老龄化的行动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为保证社会稳定C.积极应对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机会,延长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D.近三十年来人口出生率的明显下降,将影响到总人口数量的增加5.推测当前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主要影响( )A.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C.具有成本优势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据此完成6~7题。

6.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A.我国老龄化加速,要适时提前开展应对老龄化的行动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C.积极应对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机会,延长我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D.近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明显下降,将影响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增加7.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15年时间内()A.劳动力人口的抚养负担将得到减轻B.青少年人口性别比将会下降(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比值)C.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倍D.将是“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发展的困难期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8~9题。

8.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因素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教育9.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A.甘肃省B.河南省C.四川省D.广东省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

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

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

读图,回答10~11题。

10.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A.0~13岁 B. 13~23岁C.23~40岁 D.40~65岁11.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A.城市化水平降低 B.粮食商品率降低C.生态环境恶化 D.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结合下表,回答12~13题。

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东北地区105 100 23 000 229长江中下游地区88 600 22 000 395青海、西藏10 000 1 000 412.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1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

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乙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15.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6~19题。

16.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丁 B.丙 C.乙 D.甲17.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是()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再城市化18.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 C.城市中心空洞化D.郊区城市化19.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下图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20~21问题。

20.若图中的□、△、▲符号分别代表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类型,则▲符号最有可能是()A.轻度污染工业B.中度污染工业C.重度污染工业 D.无污染工业21.该市计划建设电子仪器厂,你认为最合适的厂址应选择以下四地的何地()A.甲B.乙 C.丙 D.丁下图是“我国某小城市地域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2008年与l948年该城市地域形态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政治 B.地形C.河流 D.交通23.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较突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有()①修建卫星城镇②修建环城公路③将铁路、国道公路迁往城郊④疏散城市居民,减少城区人口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有关上图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B.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D.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25.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读“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和“2030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预测图”,完成26~27题。

26.依据2012年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图,可知()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相互距离越近C.郑州市的服务种类多于南阳市 D.商丘市的服务范围大于洛阳市27.对河南省城市等级体系的正确预测有()①城市等级体系由单核变成三核模式②豫东城市等级均有提升③新乡市等级提升加快豫北经济发展④城市等级体系趋于合理A.①③B.②③ C.⑦④D.③④新加坡地狭人稠、经济发达,蔬菜主要从我国云南、泰国和越南等地进口。

读图,完成28~29题。

28.与新加坡相比,云南生产蔬菜的突出优势是A.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B.土质疏松土壤较肥施肥少C.四季如春病虫害较少 D.地形起伏较大蔬菜产量高29.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的蔬菜出口到新加坡的优势条件是A.气温高 B.降水多 C.品种全D.运费低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阴影区域为典型葡萄产区。

读图,完成30~31题。

30.影响图中葡萄产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是()A.地形 B.土壤C.热量 D.水分31.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园艺业分布区。

近年来,地中海沿岸的园艺业不仅种植品种不断增加,且规模也不断扩大,引起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 B.科技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山药是缠绕型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

左下图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右下图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

读图,完成32~33题。

32.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33.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B.有利于田间排水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D.便于果实的收获每年秋季“寒露”节气前后,是南方晚稻抽惠扬花的关键时期,这时如遇低温危害,就会造成空壳、瘪粒,导致减产,通常称为“寒露风”。

读“2013年9月19~22日南方晚稻区寒露风预报图”,回答34~35题。

34.云贵地区一般没有晚稻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 D.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35.为了积极防御寒露风灾害,晚稻种植区一般采用夜间灌深水或喷水的措施,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温 B.保湿 C.保墒 D.利于有机质积累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日历,请根据图中资料,回答36~37题。

36.该农场位于( )A.荷兰西欧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C.泰国湄公河平原 D.加拿大中部平原37.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土壤贫瘠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农业景观。

读图,完成38~39题。

38.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39.据图判断( )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B.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D.该地位于我国太湖平原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前身是1969年始建于湖北西北部大巴山区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事业为主)、襄阳(以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为主)、武汉(以乘用车为主)、广州(以乘用车为主)四大基地,除此之外,还在上海、广西柳州、江苏盐城、四川南充、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辽宁朝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地设有分支企业。

回答40~42题。

40.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最早布局在十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B.劳动力C.国防D.交通41.东风汽车在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布局分支企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B.廉价劳动力C.市场D.技术42.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生产与国外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最主要考虑( )A.利用品牌和技术B.引进资金C.开拓海外市场D.引进人才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

读图,回答43~44题。

43.下列关于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具备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才能集聚B.只是为了协作,提高创新能力,工业越集聚、规模越大,效益越高C.一般来说,工业化前期、中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分散,工业化后期,区域工业多表现为集聚D.工业分散是为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并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44.若图中细箭头表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政府的行政规划B.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吸引力C.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D.产业升级以及原有区位优势的降低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