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分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中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两者的主要分歧在于:(1)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分歧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
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把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均衡看做为经常可以得到的情形。
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例如需要几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
(2)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其中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实际收人便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
换句话说,这时总量生产函数取决于表示技术状况的变量z和资本存量k,即y=zf(k)。
如果假定资本折旧率为,则在所考察时期的期末,经济中的可供利用资源为当期的产量加上没有折旧的资本存量,即总资源函数为:。
假定总资源只有两个用途:消费和积累,如果由于技术进步,使z值增加,则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向上移动,则原有的资本存量、产量和总资源都会相应地增加,从而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相应地增加。
如果经济社会选择新的资本存量,则资本存量的增加又会使实际收入进一步增加。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则经济随着总资源的增加,会扩张直到达到新的状态上。
这便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较为复杂。
第六章: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第六章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3个理论来源:(1)约翰.穆思:概念;(2)新古典学派:市场出清;市场调节作用;(3)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约翰.穆思;罗伯特.卢卡斯•经济分析的重点内容:预期形成。
强调预期的关键作用。
•根据理性预期理论,整个经济学的最终基础是信息论——人们通过占有大量信息来预期和制定决策,并用以指导整个经济活动。
一、基本假设(一)预期与理性预期1.静态预期•假定经济活动主体完全按照已经发生过的情况来估计和判断未来经济形势;没有考虑实际可能发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P预期= P现2.非理性预期(外插性、外推型)•对未来的预期不仅应根据某种经济变量过去的情况预测未来,而且还应根据它所显示出来的变化趋势预测其将要到达的水平。
•P预期= P现+(P现-P往)X预期系数•三个特征:P1813.适应性预期•经济活动主体的预期并不是独立于其他经济变量之外的,而是以其过去的经验和客观经济活动为基础的,人们可以利用过去的预期误差修正他们现在的预期。
•优点:简单易行•弱点:仅仅只是结合过去和现在预期存在的误差来预测将来,而没有考虑现存的、对未来将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所依据的信息主要是过去值。
4.“理性预期”理论•假定经济活动当事人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并对其理智分析和整理,由此作出预期。
•三个特点:(1)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现存所有信息,与理论分析结果通常趋向一致;(2)其形成与准确性依赖于一定的经济结构体系或者经济环境;(3)不排除受不确定因素干扰而出现偏差,但一旦人们发现错误,会立即作出正确反应。
•“卢卡斯批评”:批评了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政府可以完全控制经济发展”的观点,认为理性预期的存在会使人们为了利益最大化,不断随政策调整而调整预期,于是政策实施的后果可能与政府预想的不一样。
(二)市场出清假设•市场上供求相等,不存在超额供给。
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工资与价格具有完全的弹性,可随经济变动作出迅速调整,所有市场及时出清。
宏观经济学流派
宏观经济学学派总结一、古典经济学派(十九世纪中期之前)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2.基本观点:(1)“经纪人”理论;(2)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二、新古典经济学学派(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代表人物:马歇尔、庇古;2.基本观点:(1)核心思想为萨伊定律;(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使其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3)引入边际分析法;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活动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学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代表人物:凯恩斯;2.基本观点:(1)反对萨伊定律,提出有效需求不足;(2)反对二分法,复活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3.政策主张: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四、货币主义学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基本观点:(1)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长期则没有影响;(2)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3.政策主张:主张经济自由,反对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倡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五、供给学派(20世纪六十年代)1、代表人物:拉弗;2.基本理论观点:(1)肯定萨伊“供给创造需求”的定律;(2)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3、政策主张:减税、降低管制等类似措施可以增加供给和投资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1.代表人物:卢卡斯;2.基本理论观点:(1)价格和工资是灵活的;(2)人们的预期在遵循理性预期假说;(3)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4)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5)政策无效性;3.政策主张: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七、新凯恩斯主义(20世纪80年代)1、代表人物:曼昆、伯南克;2、基本理论观点(1)非市场出清假设:(2)价格粘性和工资粘性假设(3)信贷市场是信息不完全的市场3、政策主张:(1)抑制价格粘性(2)国家干预劳工合同(3)国家干预信贷市场区别于原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工资刚性、缺乏微观经济基础以及新古典经济学脱离现实的市场出清假设,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粘性、引进经济人假设和理性预期假设、非市场出清假设,因此更具现实意义。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课件
3、菲利普斯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是由结构 参数、单个市场的供给弹性以及受政策影响的变化率影响 的变化率共同作用决定的。因此,如果政策按照某一特定 的方式发生变化,结构参数从而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将会 发生变化(“卢卡斯批评”)。
4、由于存在理性预期,人们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所 以在长期,货币是超中性的。所谓“货币超中性”是指, 甚至在长期,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也不会对经济体系中的 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三)经济波动的根源是货币供给 经济周期波动的是经济人不完全信息下对一般价格水 平作出错误判断的结果,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是 货币冲击,即波动的根源是货币数量的意外变化。
在长期中,由于人们能够获得完全信息,货币冲击的影 响消失,经济恢复到自然率的增长路径。因此,任何稳定 经济的货币政策都是无效的。
ytynt(utut*) ⑤
将④代入⑤并令(ω/μ=α),得到:
yt ynt(P t P te) ⑥
由④和⑥可知,失业率和总产出对各自自然率水平的偏离是 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造古成典主的义。宏观经济学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新古典经济学
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弹性,供给决定产出和需求,供给 的变化引起经济波动,价格运动与产出的运动无关。
厂商对价格变化的最优决策取决于对信息的处理和对闲暇、 消费跨时替代的偏好。一般地,对于未预见的价格上升,理 性厂商的行为是增加劳动供给,降低存货和扩大资本积累, 价格下降时,则相反。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
(二)周期波动与一般价格变化
1、相对价格波动影响经济人行为,不影响经济总量;
在经济中,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消费偏好引起相对价格的变 化,对单个经济人有很大的影响,如新技术的引入导致新产 品或生产成本的下降,社会资源会从其他产品的生产中转移 到该产品的生产中来。但是技术和消费偏好可能被市场之间 的相互作用抵消,因此,相对价格的波动不影响经济总量的 波动。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质疑
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质疑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学派。
这个学派的出发点是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人能做出理性预期,由此得出了著名的政策无效论。
其基本观点是,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可以正确地预期到在某种形势下政府会采取的措施,并提前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政策实施之后无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政策起不到决策者预期的作用。
如果宏观经济政策是随机的,人们无法正确预期到,也无法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政策就起到了作用。
但这种作用靠的是欺骗人民。
政府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当随机性经济政策无法借骗人起作用时,这种政策不仅不能稳定经济,反而会成为经济不稳定的根源。
这种观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以2004年诺奖获得者普雷斯科特和基德兴德为代表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也属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他们论述了市场机制的内在稳定性,证明经济中周期性波动来自外在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本身。
??????他们还从更广泛角度分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决策者规律会出于政治原因而出台某种政策,这就会引起政治性经济周期??????这就人为地制造了经济波动。
另一个问题是决策者言与行往往不一致,即所值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
当决策者事先说和以后实行的政策不一致时,就会使人们不相信决策者,作出不正确的预期,并按这种预期行事,引起波动。
”“许多经济学家还从操作层次探讨了宏观调控的实际困难。
例如,经济形势的判断与预期,政策实施后见效的时间长短,等等。
这些思想影响着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做法。
”{引自梁小明的【宏观调控的功与过】,2005年1月24日第三版【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上是梁小明先生所精辟的概括了,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政府对市场和经济的干预的态度,逻辑推理和论证,以及在实际干预之中,所产生的许多问题。
而无论是逻辑推理,还是指出实际上所必然产生的问题,都是为了证明:政府不应该对市场和经济进行干预。
所以,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看来,在政府与经济和市场的关系之中,是主张政府无为而治,即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和市场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派别,与传统经济学相比,更加注重市场自由和经济政策的微观基础。
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政策主张通常涉及四个方面: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接下来,本文将就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进行详细探讨。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关键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在货币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的货币紧缩或货币扩张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并保持经济稳定。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中央银行应享有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减少政治干预的风险。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工具。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效果较差。
因此,在财政政策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实施适度的财政刺激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应避免财政过度扩张以免引发通货膨胀。
三、供给政策供给政策是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通过降低税率、削减行政限制和鼓励市场竞争等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率,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改善教育和培训体系,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四、净出口政策净出口政策是指通过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和贸易平衡。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鼓励自由贸易,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促进跨国经济合作和资金流动。
此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也主张政府采取积极的汇率政策,以确保货币兑换率的稳定,从而帮助促进贸易平衡和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涵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供给政策和净出口政策。
这些政策主张旨在推动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护经济稳定。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原凯恩斯主义
1、比较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并着重分析他们对经济波动的看法?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业、市场不出清是经济的常态”的说法,认为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在经济体系中是重要的,认为古典二分法(注)失效,重视短期分析;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不完全竞争);赞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
新凯恩斯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工资、价格黏性(刚性),市场不出清、斟酌使用经济政策的观点。
但同时也吸收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和微观基础,例如个人利益最大化等。
关于经济波动整个宏观经济问题被归结为两个问题:总需求是否等于总供给,如果不相等会引起经济波动;用什么经济政策对付经济波动。
不同的经济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根据萨伊定律,图中的投资口和储蓄口总是连在一起的,投资恒等与储蓄,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不需要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或其他原因,投资口和储蓄口之间没有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等于充分就业状态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等于总需求,所以管道中流动的国民收入会因此而上下波动。
为稳定宏观经济,国家必须干预。
新古典综合的观点也是如此。
随着新古典综合的衰落,以货币主义为先驱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出现。
货币主义认为,凯恩斯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了货币发行过多的消极作用,凯恩斯主义认为增发货币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没有顾及通货膨胀的后果。
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西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
货币主义认为,这不过是用政府投资替代了私人投资。
政府投资往往用于非生产投资,而私人投资的用途总是生产性。
生产性投资减少,企业雇工人数减少,部分地造成失业;生产性投资减少,社会生产量减少,部分地导致通胀。
可以说,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都认为经济运行的问题出现在需求方面。
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而货币主义则反对财政政策,主张着重货币政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理论,用企业的不完全信息来解释宏观经济学中波动问题。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目 录
• 引言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概述 •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比
较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该学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 市场调节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强调价 格和工资的灵活调整,反对国家干预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市场调节是有效的,强调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经济 能够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实现均衡。然而,它忽略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和 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有限。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市场调节可能 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稳定经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相对更加全面和具体。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主张国 家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 经济,以稳定总需求和物价水平。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比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和实 践效果,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化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宏观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吸收并发展了微观经济学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吸收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不完全性和 价格刚性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宏观经济理论。
主要观点和主张
1 2
强调市场不完全性和价格刚性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市场并非完全竞争,价 格和工资具有刚性,不能迅速调整以适应供需变 化。
引入非市场出清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由于市场不完全性和价 格刚性,非市场出清的情况可能长期存在。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
Home
19.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理论模型
19.4.1 传统的总供给曲线
Home
19.4.1 传统的总供给曲线
传统总供给曲线是在货币工资具有完全 灵活性的假定下得到的,如图19—2所示。
其四是,私人经济在市场自发作用下具有 自身的内在稳定性,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只会 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Home
19.1.2 现代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还提出了与凯恩斯主义者不同的政 策主张。
一是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二是反对凯恩斯主义者所实行的、 根据情况变化来制定和执行的“斟酌使 用”性质的货币政策。 三是极力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 政策。
通货膨胀率π
图19—1 以 菲利普斯曲线 说明宏观经济 政策的无效性
菲利普斯曲线 B
2%
Home
0
4%
C
A 6% 失业率u
19.3.1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性的观点
t
e
h
yt
y* y*
在 C 点 , t( 实 际 通 胀 率 )=(e 预 期 通 胀
率)=2%。因此:
t
e
第三,关于市场出清的假定。
Home
19.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19.3.1 关于宏观经济 政策无效性的观点
Home
19.3.1 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性的观点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政策 的目的和效果就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这种失业 状态。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认为,凯恩斯主 义经济学派的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即使有必 要,按照理性预期的假设条件,也不可能达到 目的。这就是说,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
现代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
现代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现代经济学派是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两大学派。
两者在经济理论与政策上存在一些差别,但共同致力于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以及提供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观点,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时的应用。
一、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学派之一,它在上世纪中叶至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其核心理论是供求理论和边际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是理性的,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出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和概念,如效用边际递减、供给曲线、需求弹性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竞争、价格形成、资源配置等微观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也被用于分析宏观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
同时,新古典经济学也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学派。
梅纳德·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这一核心观点,认为市场在短期内可能处于不完全就业状态,因此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来刺激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经济增长。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并不完全有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等问题,因此经济政策的干预是必要的。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新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并通过适当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对于解释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宽松政策的应对方案,以刺激经济增长和恢复就业。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对比与结合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在一些理论观点上存在分歧,如市场的有效性、经济政策的作用等。
然而,在实践中,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
理性预期学派讲解
• 理性预期学派:从理性而不是适应性预期出发,曲线无论 是短期还是长期均不存在。
–关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
• 凯主义:在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利率下降,从而刺激 投资,增加就业。
• 货币主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短期内有降低利率的作 用,但在长期中无效。
• 理性预期学派:批评货币主义的分析建立在适应性预期基 础上。如从理性预期出发,当央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 公众马上会预期到未来的通胀,并采取防范性措施,要求 更高的名义利率。其降息效应,在短期内也不存在。
定函数,暗含着货币流通速度也是一个高度稳定的函数。
据此按照增长速度实施固定不变的货币规则可以 稳定价格总水平从而稳定名义GDP水平。
但卢氏认为,当货币政策从相机抉择转向单一规 则时,人们也会改变其行为,货币流通速度随之变化。
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货币政策变化支持了卢氏 的观点。当美联储实施这一政策后,货币流通速度变得 相当不稳定,最终使其放弃控制货币总量的政策。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埃德 沃德·普里斯科特、F.基德兰德、罗伯特·巴罗等。#
第二节 理论的基本假设
一、理性预期
1. 经济学中的4种预期
预期指经济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前对未来经济走势 的估计。预期概念在经济学中由来已久,穆斯以前没有 人规范过它。他认为经济学中的预期共有4种类型:
– 静态预期 指经济主体完全依据以前情况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
•如果实际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
即 P P ,全体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就
Pt
AS 是 yn ;
Pt Pt
•如果价格意外提高,即 P > P ,实际工
资将降低,那么,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将
凯恩斯和新古典的区别;新古典对传统凯恩斯的批评;新凯恩斯主要的贡献
1.凯恩斯和新古典的区别;新古典对传统凯恩斯的批评;新凯恩斯主要的贡献。
答: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区别: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成为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两大主流学派。
这两个学派的根本分歧是承不承认市场的不完整性,承不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持市场的完善性,认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主体对未来具有理性预期并据此行动,因而一切经济资源的价格会迅速调整,达到市场出清,经济自动趋向均衡。
这样,政府对经济是一切干预都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效的。
这两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我们不能说谁是谁非,而只能说哪一派的观点和主张较符合真实世界。
简要评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从经验检验和理论一致性两个方面展开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一)从经验检验方面。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
由于滞胀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二)从理论方面。
首先,先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注意经济理论三大错误:1不合理性的预期。
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变,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
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消息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从而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2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不一致。
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既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
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的一致性。
3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根据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和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的基础上的。
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由资源、制度、习惯、时常结果等因素决定的自然就业率水平,同时人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预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持续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
这些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为我们理解经济运行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方法。
一、古典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诞生于 17 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古典经济学派强调经济自由,主张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亚当·斯密被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
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一过程中,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人们,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他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
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发展了古典经济学理论。
他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只要在不同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福利的增加。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典经济学派的一些假设和结论逐渐受到了挑战。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19 世纪 70 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兴起。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瓦尔拉斯等。
新古典经济学派在古典经济学派的基础上,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和均衡分析方法,使经济学的分析更加精确和科学。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供求均衡价格理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的,当供求达到均衡时,价格就会稳定下来。
马歇尔还引入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进一步完善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瓦尔拉斯则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
他试图通过数学方法证明,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所有商品的价格和数量都可以通过供求关系达到均衡状态。
新古典经济学派强调市场的有效性和资源的最优配置,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经济能够自动实现均衡。
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是在凯恩斯经济学危机中兴起的西方重要经济学流派之一(它以自己独有的理性预期理论反对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凯恩斯经济学,并使西方宏观经济学在理论结构、分析方法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理性预期理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被看成是今年来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之一( 在战后大约,,年里,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经济学(凯恩斯经济学作为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或如有的经济学家所指出的,凯恩斯经济学造成了西方国家经济整整一代的繁荣(但是,在本世纪,,年代末,,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普遍陷入"滞胀"困境之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便失灵了(所谓"滞胀"(或称停滞膨胀)是指经济萧条、大量事业同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析,西方国家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或社会总需求的问题,重要的是政府实行需求管理(在经济中出现萧条和大量失业的时候,政府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扩大社会总需求,进而扩大产量,增加就业,最终实现充分就业(而在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候,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缩小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最终消除通货膨胀(政府的这种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行为被称作"逆经济行事"(在"滞胀"的局面之下,这种"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方式便行不通了(总之,在"滞胀"现象出项之后,政府的行为处于一种"两难"的处境(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们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无力解释这种现象,也拿不出有效的使经济走出困境的处方,凯恩斯经济许深深陷入危机之中(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为凯恩斯学派以外的其他的经济学派的兴起提供了契机(既然凯恩斯经济学面对着"滞胀"的局面一筹莫展,那么,经济生活便需寻求新的理论和政策,以解决现实所提出的新的经济问题( 于是,一些原来扮演次要角色的经济学家、经济学流派(如货币主义学派、新制度学派)便纷纷粉墨登场,出台亮相(一面批评凯恩斯经济学的缺陷,一面宣扬自己的理论和政策主张(他们在批评凯恩斯经济学的大合唱中,调门很高,对现行的经济政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理性预期学派便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兴起的(,,年代初,约翰.穆思在一篇题为<<理性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的杂志文章中,最初提出了"理性预期"(Rationl expectation)的概念,这可以看作是该学派的缘起(之后,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拉平等人循着理性预期的思路,阐发了诸如工资、就业、失业、货币、通货膨胀、经济周期、政府行为和经济政策的作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并猛烈批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政策建议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一种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干预的经济学派。
以下是一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政策层面上的建议:
1. 建立稳定的货币政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稳定的货币政策,保持低通胀和稳定的汇率。
政府应该确保货币供应量和需求相匹配,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 减少政府支出和债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限制政府开支和债务,以避免财政赤字和国债累积。
政府应该寻求减税和削减不必要的开支,以促进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3. 促进自由贸易: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开放的国际贸易,认为自由贸易有助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增长。
政府应该积极寻求自由贸易协议和减少贸易壁垒,以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
4. 保护私有财产权利: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权利,认为这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法律制度和执法力度,确保私有财产得到合理的保护。
5. 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
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发展。
6. 改善市场机制和竞争环境: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消除扭曲市场机制和不正当竞争。
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法规和减少垄断行
为,促进良性的竞争,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7. 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政府应该提供支持和鼓励创新的政策,包括减税、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基金的设立。
这些是基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建议,在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理性预期学派
“卢卡斯批评”的两方面意义
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新思路:按最大化原则,从微观层 次入手研究宏观问题;
引起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化演进,出现宏 微一体化趋势。
二、总供给函数
因他重视供给而非需求,这个函数在其理论中有重要地 位。
率时,他们会把价格总水平上升误为成自己产品 相对价格上升,增加就业与产出,实际产出上升 到自然率以上;
据此可绘制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如果实际价格水平等于预期价格水平,
即 P P ,全体厂商愿意提的产量就yn
Pt
AS 是 ;
•如果价格意外提高,即P P> ,实际工
Pt Pt
资将降低,那么,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将
传递机制:劳动者闲暇跨时替代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 种情况讨论:
如劳动者认为冲击引起的工资提高是暂时的,劳动替 代闲暇的弹性大,即更多地减少现期闲暇,增加劳动 供给。这导致现期产量增加,经济处于上升期。
如弹性足够大,即使微小冲击也会引起较大的产出效 应。
如劳动者认为冲击引起的工资提高是长期的,劳动替 代闲暇的弹性小,但这时生产者将愿意进行新的资本 投资,因“建设需要时间”(基-普估计为4个季 度),因此产量会在初次冲击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继 续增加。
模型分为货币经济周期(卢卡斯,1975)与实际经济 周期(基德兰德、普里斯科特,1982)两类。 二者的差别为: 前者认为初始波动来自货币冲击或总需求冲击 后者认为初始波动来自技术冲击或供给冲击 二者的共同点是: 都以理性预期为假设,假定当事人对初始冲击信息把
握不完全,需从信息噪音中筛选有用信号,这是波动 的原因,但其筛选信息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因此,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1.个体利益最大化。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假定源 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 2.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 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 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3.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 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 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 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因此,每个 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第三、预算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 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作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 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第四、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 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无 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 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第五、在短期,政策制定者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 衡。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此消彼长的 关系,政府可以在两难中作出选择。
该理论强调经济主体一般受到最优化行为的驱动因而他们对未来变量的预测应该是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作出的最优预理性预期理论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极大地受到政策是否被预期到的影响
第一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菲尔普斯等 2.供给学派:芒德尔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 3.理性预期学派:1961年穆思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 的批评。 20世纪 90年代三者共同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门 下。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的基本假设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是当代二大主要 宏观经济学流派,由于其假设前提不同,导致其政策主张不 同。
第七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 事实上,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经济当 事人提取正确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他们 的判断很可能出错,从而把一般物价水平 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混淆,结果使 产出和就业偏离了自然率水平。但由于人 们形成了理性预期,这种偏离很快就会得 到纠正,即使在短期内经济也处于其均衡 水平上。
• 意外的总需求冲击(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的意外 变动造成)将引起市场价格的意外变化,这将对 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造成价格预期误差(不完全信 息假说),从而引起厂商和工人对产品和劳动供 给的调整(跨期替代假说),这将造成经济总量 的波动,即产量和就业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自 然率假说)。一旦经济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预期 误差将迅速调整产品与劳动的供给(理性预期假 说),由于价格与工资具有完全弹性(市场持续 出清假说),产量与就业将会迅速恢复到其长期 均衡水平。 • 在这种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总量受到的需求冲 击被认为主要源于没有预见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 因此它也被称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所 包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无效论。
• 三、货币意外冲击模型、 • 当发生价格水平意外时,即当实际价格水平高 于预期值时,厂商和工人会把它当成是自己产 品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经济中产 品供给和就业量的上升。在没有价格水平意外 的情况下,经济将保持在它的自然水平上。
• 卢卡斯认为,经济中一般有两类干扰:一类是 由货币数量变化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 另一类是由生产技术条件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引起的相对价格水平的波动。很显然,在决定 增加或减少产量和劳动供给时,只有相对价格 的变动才是至关重要的。在人们预期到的情况 下,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和 就业,而只会影响其名义量,这就是“货币中 性”的含义。
• 卢卡斯根据货币周期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 国家出现的滞涨现象作出解释。 • 按照货币周期理论,如果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会观察到价格和产量的协同运动;如果冲击完全 是意料之内的,价格仍然会变,但产量不会变动。 假设冲击既有意料之外的成分又有意料之内的成 分,那么价格和产量都会上升,只是价格会上升 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内的情况下的幅度, 而失业率下降的幅度小于冲击完全是意料之外的 幅度。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是不稳定的, 它取决于货币供给增加后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 成分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非市场出清。 非市场出清的基本含义是在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 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 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 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 的非均衡状态。
三、政策主张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根据假设得出虽然长期中经济可以处 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是短期内的萧条和过度繁荣不可 避免,仍然会给社会来损失。因此,凯恩斯的财政货币政策 必须执行,以熨平萧条和过度繁荣带来的经济波动,使经济 持续处于稳定的充分就业状态,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1.个体利益最大化。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 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假定源 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 2.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 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 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3.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 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 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产品 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因此,每个 市场都处于或趋向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4.自然率假说。按照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 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 和文化传统等,而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 业率(如 6%左右)。因此,人为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暂 时或短期中使实际的失业率大于或小于自然率,但是长期中 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第一,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 的生活水平。 首先, 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 标。实际 GDP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从 一定程度上讲,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 的水平和 GDP的增长。其次,在长期,GDP依赖于包括劳动 、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 提高时, GDP增长。 第二、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 量。虽然经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是长期中决定 GDP的基 础,但在短期,GDP也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进而所有影响 总需求的变量的变化都能够引起经济波动。更高的消费者信 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量和就 业,从而减少失业。
第六、预期是重要的。理性预期理论表明,公众和市场 对政策行动的预测对经济中几乎每个部门都有重要影响。该 理论强调经济主体一般受到最优化行为的驱动,因而他们对 未来变量的预测应该是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作出的最优预 测。 理性预期理论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极大地受到 政策是否被预期到的影响。进一步,对预期管理是货币政策 制定的关键因素。预期管理还强调了货币当局行动的重要性: 如果货币当局的行动与他想如何管理预期相一致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居 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作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 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第四、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 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无 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 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第五、在短期,政策制定者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 衡。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和失业存在此消彼长的 关系,政府可以在两难中作出选择。
第一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货币学派:弗里德曼、菲尔普斯等 2.供给学派:芒德尔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 3.理性预期学派:1961年穆思提出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 的批评。 20世纪 90年代三者共同归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门 下。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的基本假设有: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是当代二大主要 宏观经济学流派,由于其假设前提不同,导致其政策主张不 同。
四、政策主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学派根据假设特别是理性预期和自然 率假说得出宏观调控不仅是无用的,而且是有害的,强调经 济自由化,反对国家干预。
第二节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罗默、曼昆、斯蒂格利茨等 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基本假设 1.个体利益最大化。 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 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假定源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 2.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 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 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这一假定来自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
本章小结
1.本校编写的教材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一版) 梁小民.宏观经济学[ M 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 M]. 范家骧,王志伟.宏观经济学[ M] 2.习题:课后习题和本校编写的习题集 3.西方经济学类似数学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加以巩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