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下册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二 相平衡2-1 是非题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量。

( × )3、)()(22g I s I ⇔平衡共存,因10',1,2====C R R S 所以。

( √ )4、单组份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隆方程定量描述。

( √ )5、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 )6、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 )7、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互相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 )8、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 )9、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 )10、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 )11、完全互溶双液系T -x 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 )12、根据二元液系的p-x 图,可以准确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 √ )13、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 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 × )14、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相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汽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 )15、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16、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在T -x 图上必有最高恒沸点。

( × )17、在水的三相点,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此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有确定值,体系的自由度为0。

( √ )18、将双组分进行连续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就是精馏的原理。

( √ )19、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 √ )20、二元体系相图中,物系点移动方向是垂直上下,而相点则水平移动。

( × )21、确定体系的物种数可以人为随意设定,但是组分数是固定不变的。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

第5章 化学平衡一、填空题5、对理想气体反应,K 0、K P 均只是温度的函数,与压力、组成无关;而对真实气体反应, ________仍只是温度的函数,但_____的值还与压力无关。

6、对放热反应A=2B+C ,提高转化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7、化学反应23CO CaO CaCO +高温,在某温度下若将CO 2的压力保持在这样一个值,使得()()()23CO CaO CaCOμμμ+>,则3CaCO 将________。

8、当系统中同时反应达到平衡时,几个反应中的共同物质(反应物或产物)只能有________浓度值;此浓度________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关系式。

9、在总压不变时,加入惰性气体的结果与________压强的结果是相同的。

10、已知反应)()(2)(2332g CO g NH s COONHNH +=在300C 时的平衡常数K P 为66.37Pa 3,则此时)(32s COONHNH 的分解压力为________。

11、已知反应)()()(22g CO g O s C =+的平衡常数K 1;反应)(.)(21)(22g CO g O g CO =+的平衡常数为K 2;反应)()()(22g CO g O s C =+的平衡常数为K 3;则K 2与K 1、K 2的关系为________。

二、单选题1、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化学反应正向自发进行,一定是( ) A.Δr G m ø<0 B.Δr G m <0 C.Δr G m >0 D.(∂G/∂ξ)T ,p >0 3、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A.Δr G m (ξ)<0 B.(∂G/∂ξ)T ,p <0 C.(∂G/∂ξ)T ,p >0 D.(∂G/∂ξ)T ,p =04、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一定成立的关系式是( ) A.Δr G m >0 B.Δr G m <0 C.Δr G m =0 D.Δr G m ø>05、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小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A.Δr G m (ξ)<0 B.Δr G m (ξ)>0C.Δr G m ø=0D.Δr G m (ξ)=(∂G/∂ξ)T ,p 6、已知1000K 时,(1)CO(g)+1/2 O 2(g)=CO 2(g) K ø⑴=1.659³1010(2)C(s)+CO2(g)=2CO(g) Kø⑵=1.719则反应C(s)+1/2 O2(g)=CO(g)的Kø⑶为()A.9.651³1010B.1.036³1010C.4.731³1010D.2.852³10107、(∂G/∂ξ)T,p表示( )A.化学亲和势B.反应趋势C.在T、p恒定时G随ξ的变化率D.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量25、若某化学反应在298K下的平衡常数Kø>1,则Δr Gmø为( )A.Δr Gmø>0 B.ΔrGmø<0 C.ΔrGmø=0 D.不能确定26、已知反应 C(s)+H2O(g)→H2(g)+CO(g) 在1000K时,Kø=2.472,ΔrHmø=1.36³105J²mol-1,ΔC p=0,则1200K时Kø的值( )A.10.94B.3.758C.1.631D.37.5827、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判断反应方向的是( )A.Δr Gmø B.ΔrHmø C.Kø D.ΔrGm28、温度升高时,标准平衡常数增大的唯一条件是( )A.Δr Gmø<0 B.ΔrGm<0C.Δr Smø>0、ΔrHmø<0 D.ΔrHmø >0或ΔrUmø >029、放热反应 2NO(g)+O2(g)→2NO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2的分压;⑶增加O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A.⑴⑵⑶B.⑷⑸C.⑴⑶⑷D.⑴⑷⑸30、反应 CO(g)+H2O(g)=CO2(g)+H2(g)在800℃时Kø=1 ,如果反应开始时CO与H2O的浓度都是1mol²dm-3,则CO在800℃时的转化率为( )A.0.5B.0.1C.1D.0.331、若某化学反应在298K下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大于零,则( )A.Kø<1B.Kø>1C.Kø>pøD.Kø=032、假设各反应中的气体都是理想气体,则Kø=Kp =Kx=Kn的反应是( )A.CaCO3(s)= CaO(s)+CO2(g)B.N2O4(g)= 2NO2(g)C.2ZnS(s)+3O2(g)=2ZnO(s)+2SO2(g)D.CO(g)+H 2O(g)= CO 2(g)+H 2(g)49、理想气体反应A →2B 为吸热反应,下述对平衡移动的判断何者正确( ) A.升高温度,平衡右移 B.降低温度,平衡右移 C.加大压力,平衡右移 D.加入惰性气体,平衡左移50、反应C(s)+2H 2(g)= CH 4(g),在873K 时Δr H m ø=-85kJ ²mol -1,为了获得CH 4的更大平衡产率,问温度和压力应怎样选择( )A.降低温度,减小压力B.升高温度,减小压力C.升高温度,增加压力D.降低温度,增加压力51、在恒温恒压下,某一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成立的关系式是( ) A.Δr G m>0 B.Δr G m =0 C.(∂G/∂ξ)T , p =0 D.∑νi μi =052、PCl 5的分解反应是PCl 5→PCl 3+Cl 2,在473.15K 达到平衡时,PCl 5有48.5%分解,在573.15K 达到平衡时,有97%分解,则此反应为( ) 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C.既不放热也不吸热D.这两个温度的平衡常数相等 五、判断题1、对于放热反应C B A +=2,提高转化率的方法只能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力。

物化习题 下册含表面张力(附答案与解析)

物化习题 下册含表面张力(附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在平流层中破坏奇数氧(O 3和O )的反应机理为: NO+O 3→NO 2+O 2NO 2+O →NO+O 2在此机理中,NO 是(C )。

A.总反应的产物B.总反应的反应物C.催化剂D.上述都不是2、对于以AgNO 3为稳定剂的AgCl 水溶胶胶团结构,可以写成:[]{}x++--33m AgCl nAg (n-x)NO xNO ⋅⋅ 则被称为胶体粒子的是指(C )。

A.[]m AgClB.[]+m AgCl nAgC.[]{}x++-3m AgCl nAg (n-x)NO ⋅D.[]{}x++--33m AgCl nAg (n-x)NO xNO ⋅⋅3、已知某气相反应2A 2B+C →的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3-1-1dm mol s ⋅⋅。

在一定温度下开始反应时,-3A,0c =1mol dm ⋅。

若A 反应掉1/2A,0c 所需时间1/2t 与反应掉3/4A,0c 所需时间3/4t 之差为600s ,则1/2t =(A )。

A.300sB.600sC.900sD.无法确定4、今有反应CaCO 3====CaO(s)+CO 2(g)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CO 2的分压力及CaO (s )的颗粒大小,只降低CaCO 3(s)颗粒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B )。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发生移动D.不能确定5、298.15K ,气相反应2A B C →+。

反应前A 的浓度为,0A c ,速率常数为k ,反应进行完全(即,00A c =)所需时间为t ∞,且,0/A t c k ∞=,则此反应的级数必为(A )。

A.零级B.一级C.二级D.0.5级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生成的新鲜液面都有表面张力B.平面液面没有附加压力C.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小D.液滴越小其饱和蒸气压越大7、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是(C )。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

07电化学一、单选择题(1) 电解质溶液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 水溶液B .0.001M HCl 水溶液C .0.001M KOH 水溶液D .0.001M KCl 水溶液2.1摩尔电子的电量与下列哪一个相同A .安培秒B .库仑C .法拉第D .单位电荷3.分别将CuSO 4、H 2SO 4、HCl 、NaCl 从0.1mol ·dm -3 降低到0.01mol ·dm -3,则Λm 变化最大的是:A .CuSO 4B .H 2SO 4C .NaClD .HCl4.下面那种阳离子的离子迁移率最大A .Be 2+B ..Mg 2+C .Na +D .H +5.不能用测定电解质溶液所得的电导来计算出的物理量是:A .离子迁移数B .难溶盐溶解度C .弱电解质电离度D .电解质溶液浓6.用0.5法拉第的电量可以从CuSO 4溶液中沉淀出铜大约(原子量Cu 为64,S 为32,O 为16)A .16克B ..32克C .48克D .64克7.在界面移动法则定离子的迁移数的实验中,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A .界面移动清晰程度B .外加电压大小C .正负离子的价数值相等D .正负离子运动数相同否8.298K 时,0.1mol ·dm -3NaCl 溶液的电阻率为93.6m ⋅Ω它的电导率为A .114.6--⋅ΩmB .11936.0--⋅ΩmC .1136.9--⋅ΩmD .11011.0--⋅Ωm9.摩尔电导率的定义中固定的因素有A .两个电级间的距离B .两个电极间的面积.C .电解质的数量固定D .固定一个立方体溶液的体积10.0.4000ml 水溶有2克无水BaCl 2,溶液的电导率为0.00585 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为A .127101--⋅⋅⨯mol m SB .1261041.2--⋅⋅⨯mol m S (BaCl 2式量为208)C . 1241041.2--⋅⋅⨯mol m SD .1231041.2--⋅⋅⨯mol m S11.科尔劳乌斯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关系的公式:)1(C m m β-Λ=Λ∞仅适用于A .强电解质稀溶液B .弱电解质C .无限稀的溶液D .摩尔浓度为一的溶液12.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CH 3CO -B .OH -C .Cl -D .Br -13.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浓度∞+U 正离子的摩尔电导率∞+m λ和法拉第常数的关系是A .∞+U F m =∞+λ/B .∞+U F m =⨯∞+λC .∞+U 1=⨯⨯∞+F m λD .F U m =∞+∞+/λ14.无限稀释溶液中,KCl 的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同样温度下的KCl 溶液中,Cl -的迁移数为0.505,则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率(112--⋅⋅V s m )为A .0.495B .130C .64.3D .65.715.已知:150)(4=Λ∞Cl NH m ,248)(=Λ∞NaOH m ,127)(=Λ∞NaCl m ,的∞Λm 单位是:124101--⋅⋅⨯mol m S 。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转换具有方向性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不是状态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T(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D.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热机4.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B. 在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零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值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不确定的5.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容过程D. 等速过程6. 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B. 温度不变C. 压强和体积成反比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7. 根据熵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熵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B. 熵总是增加的C. 熵是状态函数D. 熵的变化只与过程有关,与路径无关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吉布斯自由能是系统在恒温恒压下的可用能B.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C. 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D. 吉布斯自由能等于内能减去熵乘以温度9.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范特霍夫方程描述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B. 范特霍夫方程只适用于恒温恒压条件C.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熵变D.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10. 在相变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相变过程是等温等压过程B.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热量C.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D.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做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物理化学下试题

物理化学下试题

《物理化学》(下)试题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 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一个溶液的导电能力决定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 )A. 离子数目,价数B. 离子移动速率C.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D. 离子数目,移动速率和价数2. 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应选用下列哪一对电解质溶液:( )A. HCl与CuSO4; B. HCl与CdCl2;C. CuCl2与CuSO4; D. H2SO4与CdCl2。

3. 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率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4. 25℃时电池反应 H2(g) + ½O2(g) = H2O(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E10,则反应2H2O(l) = 2H2(g) + O2(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20是:( )A. E20 = - 2E10;B. E20 = 2E10;C. E20 = - E10;D. E20 = E10。

5. 有关催化剂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B. 催化反应频率因子比非催化反应大得多;C. 催化剂提高单位时间内原料转化率;D. 催化剂对少量杂质敏感。

6. 在一个连串反应A →B →C中,如果需要的是中间产物B,则为得其最高产率应()A. 增大反应物A的浓度B. 增大反应速率C. 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D. 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7.由过量KBr与AgNO3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位离子是Ag+;B. 反号离子是NO3-;C. 胶粒带正电;D. 它是负溶胶。

8. 对临界胶束浓度(CMC)说法不正确的是()A. CMC是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B.在CMC前后溶液的表面张力有显著的变化;C. 在CMC前后溶液的电导值变化显著;D. 达到CMC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不再有明显的变化。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复习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A. ΔU = Q - WB. ΔH = Q + PΔVC. ΔG = ΔH - TΔSD. ΔS = Q/T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A. PV = nRTB. PV = nTC. P = nRT/VD. V = nRT/P3.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种情况下反应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无定义4. 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由哪个方程描述?A. Van't Hoff方程B. Arrhenius方程C. Nernst方程D. Debye-Hückel方程5.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溶液的电导率?A. 电位滴定B. 电泳C. 电导滴定D. 电化学阻抗谱二、填空题1.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是_________。

2. 熵变ΔS可以表示为微分形式,即ΔS = ________。

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被称为__________。

4.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近似值是__________。

5.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离子电荷数及离子迁移率有关,其关系式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熵的概念及其在热力学中的重要性。

2. 什么是范特霍夫方程?它在化学平衡分析中有何应用?3. 解释什么是电化学电池,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4. 什么是表面张力?它对液体表面有何影响?5. 简述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四、计算题1. 给定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已知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2. 已知某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离子迁移率,求其离子的电荷数。

3. 给定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计算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

4. 利用范特霍夫方程计算在不同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

物化下册习题

物化下册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练习题1. 对于原电池来说: A 正极是阴极,负离子向阴极迁移 B 正极是阳极,负离子向正极迁移 C 负极是阳极,负离子向负极迁移 D 负极是阴极,负离子向阳极迁移2.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增加至 时,101.0-⋅kg mol 11.0-⋅kg mol 其电导率 κ和将: m λA κ减少, 增加 B κ增加, 增加 m λm λC κ减少, 减少D κ增加, 减少m λm λ3 、分别将CuSO 4、H 2SO 4、NaCl 、CuCl 2溶液从 降低至 11.0-⋅kg mol ,则变化最大的是: 101.0-⋅kg mol m λA CuSO 4B H 2SO 4C NaClD CuCl 2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m 1= 和m 2= 的两101.0-⋅kg mol 11.0-⋅kg mol 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R 1=1000Ω,R 2=500Ω, 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2()1(:m m λλA 1:5B 5:1C 10:5D 5:105.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B)()()(2-∞+∞∞+=Cl Ca CaCl m m m λλλ)(2/)()(2-∞+∞∞+=Cl Ca CaCl m m m λλλC C)]()([2)(2-∞+∞∞+=Cl Ca CaCl m m m λλλ)(2)()(2-∞+∞∞+=Cl Ca CaCl m m m λλλ6.含0.002mKCl 与0.001mK 3[F e (CN)6]的混合水溶液的离子强度I 为 A 0.011mB 0.008mC 0.006mD 0.005m7.以下哪个不能有电导测定得到: A 平均活度系数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C 难溶盐的K SPD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8.298K 时,的值分别为 )(),(),(LiCl H LiI m m m λλλ+ 已知LiCl 中的t +=0.34则HI 中122221015.1,1050.3,1017.1----⋅⨯⨯⨯mol m S 的H +的迁移数为(设电解质溶液浓度比较稀,全部电离) A 0.82 B 0.18C 0.34D0.669.298K 浓度为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1001.0-⋅kg mol 最大的是:±γ A C U SO 4 B CaCl 2 C LaCl 3 D NaCl10. 浓度为m 的LaCl 3溶液(设其完全电离)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LaCl 3的活度a 为 A B )/(4θγm m ±44)/(4θγm m ± CD44)/(27θγm m ±)/(44θγm m ±11.AgBr(s) 在纯水H 2O 和浓度都是的下列电解质溶液中 11.0-⋅kg mol (a) NaNO 3 (b) Cu(NO 3)2 (c) NaBr (d) H 2O AgBr(s)溶解度递增的次序为: A c<d<a<bB a<b<c<dC d<c<a<bD b<a<d<c12.经验公式适用于 )1(c m m βλλ-=∞ A 弱电解质溶液 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 dm -3的溶液13.Al 2(SO 4)3的化学势µ与Al 3+ ,SO 42-的化学势µ+,µ -之间的关系为 A µ = µ++ µ -Bµ =2 µ++3 µ -C µ = 3µ++2 µ-D µ = µ+- µ -14.298K 时,有相同浓度的NaOH(1)和NaCl(2)溶液,两个 Na +迁移数t 1与t 2之间的关系为 A t 1 < t 2 B t 1 > t 2 C t 1 = t 2D 无法比较15.已知Cu 的两种氧化态在水溶液中转化时,电势间关系,试比较在水溶液中它们的稳定性大小:Cu Cu Cu VV −−→−−−→−++521.0153.02 A Cu 2+ 大 Cu + 小 B Cu 2+ 小 Cu + 大 C 两者稳定性相同D 无法比较稳定性大小16.今设计一电池,以求反应 在298K 的反应热)(2)()(22s AgCl p g Cl s Ag =+θ效应需要测定的原始数据为:A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的变化B)(S AgClH m f θ∆C 298K 及其左右一系列温度下的电动势 D 过程热Q 17.对于标准氢电极的规定是:A 01)(101325)(2982===+ϕ的氢电极的H a Pa H P KB 01)(101325)(2===+ϕ的氢电极的任意温度H a Pa H PC 01)()(2982==+ϕ的氢电极的为任意值H a H P KD 0298=ϕ的氢电极的K 18.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极发生极化,电极极化遵循的规律是:A 电流密度增加时,阴极电势正移,阳极电势负移B 电流密度增加时,在原电池中正极电势负移,负极电势正移,在电解池中阳极电势正移,阴极电势负移。

物化下练习题答案

物化下练习题答案

物化下练习题答案物化,即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涉及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表现出的特性,比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以下是一些物化下练习题的答案示例:问题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问题2:描述燃烧反应的基本特征。

答案:燃烧反应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通常伴随着光和热的放出。

它是一种放热反应,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参与反应。

问题3:什么是催化剂?答案: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

它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反应,但最终产物中不包含催化剂本身。

问题4:举例说明什么是可逆反应。

答案:可逆反应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可以同时进行的反应。

例如,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反应就是可逆的,即氨可以分解回氮气和氢气。

问题5:什么是化学平衡?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进行得同样快,系统宏观性质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恒定。

问题6:描述Le Chatelier原理。

答案: Le Chatelier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压力、温度、浓度的变化),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减少这种变化的影响,从而重新达到平衡。

问题7: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是一种放热反应。

问题8:什么是溶解度?答案: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特定量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问题9:描述什么是电离。

答案:电离是指物质在水溶液中分解成带电粒子(离子)的过程。

例如,盐在水中溶解时会电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问题10:什么是化学键?答案: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提供电子而形成的相互吸引的力。

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一)电化学 一、选择题1、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无法判断。

2、离子电迁移率为一定条件下的离子运动速率,即( )。

A.在温度为298K 时的离子运动速率;B.在浓度为1mol ·dm -3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C.在单位电势梯度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D.在浓度为无限稀释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3、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 -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该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数为( )。

A. 0.505 ; B. 0.495; C. 67.5; D. 64.3 。

4、电解质溶液活度a B 与其离子平均活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a B = a ±ν;B.a B = a ±1/ν; C.a B =( 1/ν)a ±; D.a B =ν a ± 。

5 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在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m 2﹒mol -1)( )。

A. 130; B. 0.479; C. 65.7; D. 64.35。

6、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7 25 ℃时,电池反应Ag (s )+ (1/2)Hg 2Cl 2 (s) = AgCl (s) + Hg (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 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 J ·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 E )/(∂∂为( )。

A.1.70×10-4V ·K -1; B. 1.10×10-6V ·K -1;C.1.01×10-1 V ·K -1 ;D. 3.40×10-4 V ·K -1。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请简述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在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之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 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简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说明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答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绝对温度。

该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压强、体积、摩尔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熵?熵变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在热力学过程中,熵变可以通过公式ΔS = Q/T计算,其中ΔS表示熵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T表示绝对温度。

熵变公式表明,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越多,熵增加得越多,系统的无序程度也越高。

4. 请解释什么是相变,并举例说明。

答案:相变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例如,水在0°C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冰),这个过程称为凝固;而在100°C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蒸发。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物理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体积、密度、热容等。

5. 什么是化学势?它在多组分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化学势是描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系统中添加一个粒子时系统自由能变化的物理量。

在多组分系统中,化学势可以用来描述各组分之间的相平衡关系。

当系统中各组分的化学势相等时,系统达到相平衡状态,此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6.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说明其对实际应用的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即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一定律对实际应用的意义在于,它限制了能量转换的效率,例如在热机中,不可能将所有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有用的功,总会有一部分热量以废热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导致能量转换效率低于100%。

物化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物化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物化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物化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 A. 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气体自发地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B. 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气体自发地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C. 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气体自发地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 D. 所有以上选项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 A. PV = nRT- B. PV = nT- C. P = nRT/V- D. P = RT/V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 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熵过程- D. 等光过程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系统吸收的热量总是等于系统对外做的功- B. 系统吸收的热量加上系统对外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 C. 系统对外做的功总是等于系统内能的减少量- D. 系统内能的增加量总是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做的功5. 以下哪个是熵的物理意义?- A. 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B. 系统能量的量度- C. 系统压力的量度- D. 系统温度的量度6. 一个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是:- A. 与温度成正比- B. 与温度成反比- C. 与温度无关- D. 随温度变化而变化7.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A. 系统- B. 环境- C. 状态- D. 能量8. 一个系统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其过程功W为正,那么该过程是: - A. 等温膨胀- B. 等温压缩- C. 等压膨胀- D. 等压压缩9.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是:- A.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B. 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C. 不可能使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D. 所有以上选项10. 一个系统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其内能变化量为:- A. 零- B. 正- C. 负-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中,P代表的是:A. 压力B. 体积C. 温度D. 摩尔数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的关系是:A. 相等B. 相加C. 相减D. 无关3. 物质的比热容是指:A. 物质的热容与质量的比值B. 物质的热容与体积的比值C. 物质的热容与摩尔数的比值D. 物质的热容与温度的比值4. 化学反应的熵变是指:A.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差B.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和C.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比D. 反应物的熵与生成物的熵之积5.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下列哪个过程是自发的?A. ΔG > 0B. ΔG < 0C. ΔG = 0D. ΔG ≠ 06. 电化学中,原电池放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既不氧化也不还原D. 既是氧化也是还原7.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是:A. 强酸B. 强碱C. 盐类D. 气体8.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9. 物质的表面张力是指:A.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吸引力B. 物质表面分子间的排斥力C.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吸引力D. 物质内部分子间的排斥力10.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无其他变化,这表明:A. 能量守恒B. 能量不守恒C. 能量转换效率D. 能量转换不完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约为 ________ mol^-1。

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 ________ 有关。

3. 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之________。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的 ________ 成正比。

5.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这是由于 ________ 效应。

物化下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复习题答案

物化下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理想气体状态下,若气体的体积增大,保持温度不变,则压强将如何变化?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吸收的热量等于什么?A. 系统对外做的功B. 系统对外做的功加上系统内能的增加C. 系统对外做的功减去系统内能的减少D. 系统内能的减少答案:B3. 什么是熵?A. 系统混乱度的度量B. 系统能量的度量C. 系统温度的度量D. 系统压力的度量答案:A二、填空题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造一个循环过程,其唯一结果就是______。

答案:将热量完全转化为功5. 热力学温度T与气体的绝对温度t之间的关系是T = ______。

答案:T = t三、简答题6. 请简述什么是热力学的可逆过程?答案:热力学的可逆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和环境都能恢复到初始状态,没有任何能量耗散的过程。

7. 什么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答案: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是指在过程中,系统和环境无法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存在能量耗散的过程。

四、计算题8.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从体积V1 = 2立方米增加到V2 = 4立方米,如果初始温度T1 = 300K,求最终温度T2。

答案:由于是等压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温度与体积成反比,即T1/V1 = T2/V2。

代入数值解得T2 = 600K。

9. 一个系统在绝热过程中,初始内能U1 = 500J,系统对外做功W =-300J,求最终内能U2。

答案: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在绝热过程中,Q = 0,所以ΔU = -W。

代入数值解得ΔU = -300J,因此U2 = U1 + ΔU = 500J - 300J = 200J。

五、论述题10. 论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表明了自然界中能量的不可逆性。

在实际应用中,它指导我们设计热机和制冷机时,必须考虑到能量转化的效率和可行性。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的比值等于密度?A. 气体B. 液体B. 固体D. 所有物质答案:B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是温度的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R(气体常数)答案:A3.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能量守恒?A. ΔU = Q + WB. ΔU = Q - WC. ΔU = W - QD. ΔU = Q / W答案:B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 热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C. 熵总是增加的。

D. 可以制造一个完全无摩擦的机器。

答案:D5.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

B. 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都是零。

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

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常数。

答案:A二、填空题6.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7.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 T = t + ________。

答案:273.158. 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换热量,但没有做功,此时系统的熵________。

答案:增加9.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是________定律的表述。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10.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达到________。

答案:最小值三、简答题1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请简述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体现,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其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 是系统内能的变化,Q 是系统吸收的热量,W 是系统对外做的功。

12. 解释什么是熵,并简述熵增加原理。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试题库含答案

I 练习题一、填空题电解质溶液1. Pt|Cu 2+,Cu + 电极上的反应为Cu 2+ + e -→Cu +,当有1F 的电量通过电池时,发生反应的Cu 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 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 -3的A 溶液和浓度为0.1 mol·dm -3的B 溶液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 (A )/Λm (B )等于________。

3. 已知m Λ∞(Na +)=50.11×10-4S·m 2·mol -1,m Λ∞(OH -)=198.0×10-4S·m 2·mol -1,在无限稀释的NaOH 溶液中t ∞(Na +)等于________,t ∞(OH -)等于________。

4. 25℃时,在0.002mol·kg -1CaCl 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1,在0.002mol·kg -1CuSO 4水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2,则γ±1_______γ±2。

5. 已知NaAc 、NaCl 、HCl 水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1,Λ2,Λ3,则HAc的摩尔电导率为________________。

6. 25℃时,1mol·kg -1的BaCl 2水溶液的γ±=0.399,则a ±= 。

7. 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NaCl ,MgCl 2,MgSO 4的稀水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的大小是:γ±(NaCl ) γ±(MgCl 2) γ±(MgSO 4)(选填<,=,>)。

8. 电解质的离子强度定义为I = ,1 mol·kg -1的CaCl 2水溶液的I =mol·kg -1。

9. 等量的0.05 mol·kg -1的LaCl 3水溶液及0.05 mol·kg -1的NaCl 水溶液混合后,溶液的离子强度I = 。

(完整版)物化下册练习题

(完整版)物化下册练习题

(完整版)物化下册练习题物理化学(下册)习题化学反应动力学一、判断题:1.反应速率系数k A与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

(n)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n)3.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n)4.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愈低,则所需时间愈短。

(n)5.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y)6.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n)7.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应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速率系数。

(y)8.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y)9.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一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子。

(y)10.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y)11.光化学的量子效率不可能大于一。

(n)12.质量作用定律仅能用于元反应。

(y)13.在任意条件中,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y)14.凡是反应级数为分数的反应都是复杂反应,凡是反应的数为1,2和3的反应都是基元反应。

(n)15.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和氧气混合,数日后尚未检测有任何变化。

所以在该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n)16.某化学反应是放热的,活化能较高,在没找到合适催化剂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的效率,反应应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n)1、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2、若反应A+2B→Y是元反应,则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写成。

3、链反应的一般步骤是(i) ;(ii) ;(iii) 。

4、某反应的速率系数k=4.62?10-2min-1,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5、反应活化能E a=250kJ?mol-1,反应温度从300K升高到310K时,速率系数k增加倍。

物化下册练习题

物化下册练习题

物化下册练习题第七章 《电化学》一、选择题1.用铂作电极电解一些可溶性碱的水溶液,在阴、阳两电极上可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所得各种产物的量主要取决于( )。

A. 电解液的本性;B. 电解温度和压力;C. 电解液浓度; D . 通过电极的电量。

2.采用电导法测定HAc 的电离平衡常数时, 应用了惠斯登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 )。

A. 通用示波器;B. 耳机;C. 交流毫伏表; D . 直流检流计。

3.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

A.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增大;B.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减小;C. 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D. 随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

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 理想稀溶液。

5.在论述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时,错误的讲法是( )。

A. 认为与溶剂性质有关;B. 认为与温度有关;C. 认为与共存的离子性质有关;D. 认为与离子本性有关。

6.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 m 2 ·1mol -,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则K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 m 2 ·1mol -)( )。

A. 130;B. 0.479;C. 65.7;D. 64.35。

7.已知298K 时,NaCl ,HCOONa 和 HCl 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分别是1.264210⨯、1.046210⨯和 4.261210⨯S · m 2 ·1mol -。

实验测得298 K 时,0.01 mol ·3dm -HCOOH 水溶液的电导率是5.07210⨯1S m -⋅。

298 K 时,0.01 mol ·3dm -HCOOH 水溶液的解离度为( )。

A. 0.1254;B. 0.2508;C. 0.3214;D. 0.087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化下册练习题第七章 《电化学》一、选择题1.用铂作电极电解一些可溶性碱的水溶液,在阴、阳两电极上可分别获得氢气和氧气。

所得各种产物的量主要取决于()。

A. 电解液的本性;B. 电解温度和压力;C. 电解液浓度;D. 通过电极的电量。

2.采用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平衡常数时, 应用了惠斯登电桥。

作为电桥平衡点的示零仪器,不能选用()。

A. 通用示波器; B. 耳机;C. 交流毫伏表; D. 直流检流计。

3.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规律为:()。

A.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增大;B. 随浓度增大而单调地减小;C. 随浓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D. 随浓度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大。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A. 强电解质溶液; B. 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5.在论述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的影响因素时,错误的讲法是()。

A. 认为与溶剂性质有关;B. 认为与温度有关;C. 认为与共存的离子性质有关;D. 认为与离子本性有关。

6.25℃无限稀释的KCl摩尔电导率为130 S · m2 · mol1 ,已知Cl-的迁移数为0.505,则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 m2 · mol1 )()。

A. 130;B. 0.479;C. 65.7;D. 64.35。

7.已知298K时,NaCl,HCOONa 和 HCl无限稀释的摩尔电导率分别是1.264 102 、1.046102和 4.261 102 S · m2 · mol1 。

实验测得298 K时,0.01 mol · dm3 HCOOH水溶液的电导率是5.07 102 S m1 。

298 K时,0.01 mol · dm3 HCOOH水溶液的解离度为()。

A. 0.1254;B. 0.2508;C. 0.3214;D. 0.0879。

8.25℃饱和AgCl水溶液电导率为 3.41106 S cm1 ,所用水的电导率为1.60 106 S cm1 ,已知25℃时, m,Ag+ 63.5 S·cm2 · mol1 ,其迁移数为0.4568。

则AgCl的溶度积为( )。

A. 1.69 1010 ; B. 1.981011 ; C. 2.18109 ; D. 3.211010 。

9. 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温度一定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离子的本性;B. 电解质的强弱;C. 共存的其它离子的性质;D. 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

10.0.001 mol kg1 的K3[Fe(CN)6]的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 6.0 103 mol kg1 ;B. 3.0 103mol kg1 ;C. 4.5 103mol kg1 ;D. 5.0 103mol kg1 。

11.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都为0.01 mol kg1 。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ZnSO4;B. CaCl2;C. KCl;D. LaCl2。

12.实验室里为测定由电极Ag | AgNO3(aq) 及Ag | AgCl(s) | 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

A. 电位差计; B. 标准电池; C. 直流检流计; D. 饱和的KCl盐桥。

13.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欲求AgCl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原电池为()。

A. Ag | AgCl(s) | HCl(m) | Cl2( p ) | Pt;B. Pt | Cl2( p ) | HCl(m) | AgCl(s)| Ag;C. Ag | AgNO3(aq) || HCl(m) | AgCl(s) | Ag。

14.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 Cl )无关的是()。

A. Zn∣ZnCl2(aq)∣Cl2(p)∣Pt;B. Zn∣ZnCl2(aq)|| KCl(aq)∣AgCl(s)∣Ag;C. Pt∣H2(p1)∣HCl(aq)∣Cl2(p2)∣Pt;D. Ag∣AgCl(s)∣KCl(aq)∣Cl2(p)∣Pt。

15.电池Hg | Zn(a1) | ZnSO4(a2) | Zn(a3) | Hg的电动势()。

A. 仅与a1 ,a3有关,与a2无关;B. 仅与a1,a2有关,与a3无关;C. 仅与a2,a3有关,与a1无关;D. 与a1,a2,a3均无关。

16.原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的条件下放电时,其在过程中与环境交换的热量为()。

A. H ;B. 零;C. TS ;D. G 。

17.塔费尔经验式 a b lg i ,用以描述超电势( )与电流密度( i )的关系(式中 a 、b 为常数),其适应的范围是()。

A. 任何电流密度下的气体电极过程;B. 任何电流密度下的浓差极化;C. 大电流密度下的浓差极化;D. 大电流密度下的电化学极化。

18.当电流通过原电池或电解池时,电极电势将偏离平衡电极电势而发生极化。

当电流密度增大时,通常将发生()。

A. 原电池的正极电势增高;B. 原电池的负极电势增高;C. 电解池的阳极电势减小;D. 无法判断。

19.通常应用摩尔电导率这一概念时,就 MgCl2 溶液而言,正确的表述是()。

A.m(MgCl2)2 m(1 2MgCl2)B.2m(MgCl2)m(1 2MgCl2)C.1 m (MgCl2 ) m ( 2 MgCl2 )20.使2000 A的电流通过一个铜电解器,在1 h 内,能得到铜的质量是()。

A. 10 gB. 100 gC. 500 gD. 2369 g21.在定温、定压的电池反应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 E 等于()。

A. 零B. EC. 不一定D. 随温度、压力的数值而变二、填空题1.在化学电源中,阳极发生 也叫反应, 极,阴极发生 反应,也叫极;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反应,阴极发生反应。

2. 双 液 电 池 中 不 同 电 解 质 溶 液 间 或 不 同 浓 度 的 同 种 电 解 质 溶 液 的 接 界 处 存 在电势 ,通常采用加的方法来消除。

3. 已知阳离子和阴离子迁移速率之比为1﹕2,则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迁移数为 和 。

4. 用同一个电导池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测定浓度 c1 0.01 mol dm3 与 c2 0.1 mol dm3 的 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得到 R1 100 ,R2 500 ,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m(1)/ m(2) 。

5. 同一强电解质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与一般浓度下的摩尔电导率在数值大小上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是6.公式rGm。

nFE 中 , E 称 为,其实验测定,要求在电流I的条件下完成。

7. 若 已 知 某 电 池 反 应 电 动 势 的 温 度 系 数 大 于 零 , 则 该 电 池 可 逆 放 电 时 的 反 应 热Qr;Sr m。

(选择填入 0 , 0 ,或0)8.等温等压下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电池反应的焓变 HQp。

(选填 , , )9. 电池Ag AgAc(s) Cu(Ac)2(b = 0.1 mol kg1 ) Cu的温度系数为 2.0 104 V K1 。

E(298K)= 0.372V。

电池的反应式为,该电池反应在298K时的rGm 为, r Hm 为, rSm 为10. 原电池Pt | Fe2+,Fe3+ || Ag+ | Ag 相应的电池反应为。

11. 已知:a (Fe2+) = 2a (Fe3+),a (Ce4+) = 1/2a (Ce3+), (Fe3+, Fe2+ | Pt) = 0.770 V, (Ce4+, Ce3+ | Pt) = 1.61V 。

则 反 应 Fe2+ + Ce4+Fe3+ + Ce3+ 进 行 的 方 向为。

12.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为H2(200kPa) H2(100kPa),则该电池25℃时的电动势E=V。

13. 浓差电池Pb(Hg) (a1) | Pb(NO3)2 (aq) | Pb(Hg) (a2)的左边电极为负极,则铅汞齐中铅的活度a1a2。

(填 > = <)。

14. 电池Pt | Cl2(p1) | HCl (0.1 mol kg1 ) | Cl2(p2) | Pt的电池反应,若p1 p2,则此电池电动势E 15. 电池 Pt H2(g,p1) HCl(aq)0 (填> = < )。

Cl2(g,p2) Pt的反应可以写成:H2(g,p1) + Cl2(g,p2) 2HCl(aq), E1 , rGm,1或1/2H2(g,p1) + 1/2Cl2(g, p2) HCl(aq), E2 , rGm,2则 E1 与 E2 的 关 系; rGm,1 与 rGm,2 的 关 系。

16. 一定温度下,电池Zn | ZnCl2(aq) | Cl2(g, p ) | Pt的水溶液中ZnCl2活度a(ZnCl2)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若电池为Ag | AgCl(s) | KCl(aq) | Cl2(g, p ) |Pt,其水溶液中KCl活度a(KCl)增加时,电池的电动势E17. 电池 Cu Cu+Cu+,Cu2+ Pt 与电池 Cu Cu2均可写成。

Cu ,Cu2Pt 的电池反应Cu + Cu22Cu ,则同温度下两个电池反应的 rGm,E。

(填相同或不同)已知: ( Cu2+/ Cu) = 0.3402 V, ( Cu+/ Cu) = 0.522 V, ( Cu2+/ Cu+) = 0.158V。

18. 电池放电时,随电流密度增加,阳极电势变大或小),阴极电势变。

(填三、计算题1. 25℃时,电池 Ag AgCl(s) | KCl(m) | Hg2Cl2(s) Hg(l) 的电动势 E = 0.0455V, (∂ E/∂ T)p= 3.38 104 V K1 。

试写出该电池的反应,并求出该温度下的 rGm 、 r Hm 、 r Sm 及可逆 放电时的热效应 Qr 。

2. 电池 Zn ZnO(s)| NaOH(0.02 mol kg1 ) | H2( p ) | Pt 在 25℃时 E = 0.420V,已知液态水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f Gm (298K) 2.372105 J mol1 ,求固体氧化锌的标准 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第八章 《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选择题1.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表面的存在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是因为()。

A. 表面状态复杂;B. 表面不重要;C. 表面分子数比内部分子少得多,表面效应不明显;D. 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状态一样。

2. 在一支水平放置的洁净的玻璃毛细管中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水柱,今在水柱右端微微加热,则毛细管内的水柱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