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作家
论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生存状态
论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生存状态
敦枫;赵婷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00)020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陪都重庆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学界人士.以抗日救亡为主题,重庆作家创造出了繁荣的抗战文学.时局的动荡不安、经济通货膨胀,使得重庆作家生活得日益艰难.本文拟从抗战背景下重庆作家遭受的生活苦难,探究其精神状态,进而阐述重庆作家艰难的生存状态.
【总页数】2页(P540-541)
【作者】敦枫;赵婷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生存状态
2.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作家创作心态研究
3.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物质生存状态研究
4.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散文创作
5.抗战时期重庆作家的散文创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北碚原是重庆嘉陵江小三峡中的一个普通乡场,位于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交界处,仅有两条主要街道,面积0.198平方公里。
辛亥革命后,由于该地区盗匪猖獗,先后设置江巴璧合四县特组峡防营、警备队、峡防司令部、峡防团务局等峡防机构,负责嘉陵江三峡地区的治安清匪任务。
1927年,著名民族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一方面继续加强地方治安秩序,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成了嘉陵江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平民公园(北碚公园)、民众体育场(北碚体育场)、兼善中学、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科学院)、北川铁路(四川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三峡染织工厂,天府煤矿(四川省最大的煤矿)等。
并整修街道,发展贸易,治理险滩,疏通航道,到1936年北碚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成立时,北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实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的西部小城镇。
卢作孚也成为建设北碚的奠基人,发展北碚的开拓者。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由于北碚风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并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被确定为重要的迁建区。
一时间,在北碚及其附近乡镇,迁入上百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
北碚从此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之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当时北碚的夏坝,与市区的沙坪坝、江津的白沙坝及成都的华西坝并称为大后方的“文化四坝”。
据1940年人口普查统计,实验区共有人口97349人,比1936年净增32065人。
1942年2月,为适应战时北碚的发展形势,四川省政府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将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设为北碚管理局,“照一等县设置,组织和权责与一般县政府相同”,隶属四川省政府领导,受第三区专员公署监督,至此,北碚列为正式行政区,管理权限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镇管理的加强,城市建设也加快了速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沟防洪、修建改建下水道,扩宽道路,陆续建成了中山、中正、林森等新路,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面貌大为改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市政基础、公共设施较为齐全、城市环境较为优美的卫星城镇,成为民国时期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范。
那些与博物馆有关的人和事
那些与博物馆有关的人和事作者:刘艳巍王龙赵丽伟来源:《科学Fans》2021年第02期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1893年4月14日出生,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他于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
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
宜昌大撤退也因此被历史学家评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在几方面都各有成就。
卓有远见的奠基人文星湾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曾经是卢先生产业报国实践中最神圣的所在,他使北碚在抗战最困难时期,成为“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
90年前,也就是1930年,卢作孚先生将火焰山东岳庙上殿改建为博物馆,同年九月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
这一系列的倾力相投,正是源于卢先生对科学的崇敬,也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卢先生高屋建瓴地将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等人文机构纳入规划中。
在抗战大爆发民族危亡的年代,卢先生的伟大创举,使得文化、精神、科学这些人类发展史上物质文明之外的精神依托,在北碚迎来了复兴之路。
“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皆有现代化生活设施”,北碚这座城市,正因为有了卢先生,才会从现代化建设雏形始,便弥漫开文化的味道,科学的底蕴,精神的内涵。
卢先生用他的精神和行动感动和鼓舞着后世继承者。
缙云山麓如常对外开放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承续着许多人的心血。
因为,它的前身——中国西部科学院,有着太高的盛誉,11万余件藏品中饱含战火,纷飞时代的科研及征集结晶。
施白南、方文培等老一辈科学家亲手采集的动植物标本,制作精细,一丝不苟犹历历在目。
尽管大多数标本只是静默地存放在库房里,任窗外时光如烟。
但当我们每一次翻阅,总是对严谨的科学精神肃然起敬。
梁实秋散文的语言风格初探
文随笔的幽默 和从容风格的借鉴有很大 的关系 ,讽刺若是尖 刻的严厉 ,那么幽默则是睿智的宽厚 。梁实秋的幽默有独特 的方 式。如 《 男人 》中谈男 人的脏 ‘ 裤尽管挺直 , 的耳 西 他 后脖根 , 土壤肥沃 , 常常宜于种麦 ! “ ” 还有甚于此者 ,曾有 人当众搔背 ,结果是从袖口里面摔 出只老 鼠!” 这些 风趣横
、
文化艺术 ຫໍສະໝຸດ 梁 秋 文 语 风 初 冠1 实 散 的 言 格 探 崔 A
[ 要】 摘 粱实秋 是我 国现 当 著名 的散 文学 家。其散 文有 着 自己独特 的幽默风 格 ,享誉 海峡 两岸 文坛几 十年 。在 语 代 言的运 用上也 别具风格 。形成 了 自己独具魅 力 的语 言风 格 。本文试 对其散 文的语 言风格 作一 浅要 分析 。
【 关键词】
梁实秋 ( 93 1O ——l 8 ) 9 7 ,中国现代著名文艺评论家 、翻 译家 、文学家。他一生所进行的文艺实践是多方面的 ,除 了 写文艺评论外 , 他翻译了 《 莎士 比亚全集 》 编写 了三十多种 , 英文词典及教科书 , 散文集子有二十余种 , 其他还有 小品集 、 杂文集等多种 ,曾被尊为中国第一 ‘ 学鸿儒 ’ 博 。 梁实秋 的散文 、小品集子多以 ‘ 舍”冠之 。‘ 舍”系 雅 雅 作者抗 日战争时期客居重庆北碚所居的陋室之名 。14 9 0年入 蜀后他应刘英士之邀 以 “ 子佳, ’为笔名在 《 星期评论》陆续 发表 《 雅舍小品 》 此书一出 ,风行不衰 , , 至今发行了五十余 版 ,创 中国现代散文发行的最高纪 录,奠定 了散文大家的地 位 ,影响遍及西欧 、北美和东南亚 。四十年前 ,美学家朱光 潜在致 作者 的一封信 中,对刚刚出版的 《 雅舍小品>给予很 高的评 价 ,认为 ‘ ‘ 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 比亚 的工作之 上’ ’ 。本文试对其散文的语言 风格作一浅要分析 。 梁 实秋 的作品与其艺术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创作中 倡导真诚 ,主张文学应反映亘古不变的人性 ,反对以功利的 眼光看待文学 。他的作品取材平易 ,亲切如话 ,能从个人经 历 、日常琐事 、起居饮食 中细密深掘 ,广征博 引 ,察常人之 所无触 , 发常人之所未发 ,所谓 ‘ 言傲中亦可 以解 ’ 锁 ,旨 趣蕴藉 ,品味温淡 ,风格平实散淡 ,在从容徐缓里包含着犀 利与深刻 ,有一种善美 的和谐 ,耐人寻味。 比较而言 ,梁实 秋 的散文不似徐志摩 的华丽夸饰 ,冰心的雅隽飘逸 , 郁达夫 的烈情奔突 ,鲁彦的素朴清新 ,朱 自清散 文的幽郁缠绵 ,却 有 一点丰子恺的玄机 巧慧 ,又有一点周作人的冲淡平 和,也 透 出了一点鲁迅的辛辣老到 ,林语堂的诙谐 幽默 ,然而 。他 还是他 ,他是 自成一格的。 梁实秋散文 的第一个特点便是语 言清新 、淡雅 、极富幽 默感 ,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誉之为 ‘ 采 的幽默 ’ 并进而 精 , 评述 到 :‘ 语堂 只称 幽默 大师 ,而他只是幽默小 品的提倡 啉 者 ,其幽默才能并不突出 。在现代散 文作家 中,论幽默的才 能 ,首推梁实秋 , 其次才是钱钟书。 ”他认 为梁实秋 的小品中 的有些地方不仅 ‘ 趣” 人发笑’ 而且使得读者有所会 风 、‘ ’ , 心 ,话中有耐人咀嚼的智慧 , 此外还有 ‘ ' I g雅的知见” ‘ I 从他 的作品中,不但可欣赏精彩的幽默 ,同时也获得知和慧。 ”例
中国现代文学史2巴金与老舍
老
舍
但在现实的社会环境 重压下,祥子最终丧 失了所有的美德,成 为了‚一个个人主义 的末路鬼‛。祥子的 性格塑造是围绕祥子 的生活目标——车, 即在买车丢车、买车 丢钱、买车卖车的情 节中完成的。 作品重在挖掘祥子悲 剧结局的内在社会客 观因素:小生产者的 狭隘眼光,个人奋斗 的无力。
中饰觉新
巴
金
巴金和他的大哥 (《家》中大哥 觉新的原型)在一起
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 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 者的角色。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 判的(通过觉慧,曾多次批判他的 怯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 他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但身上因袭的传统太沉重,既不 满足于家庭,但又帮助家长做一 些害人害己的事情。说明知识分 子由于旧文化的重负所造成的软 弱和犹豫性格。
巴金和夫人萧珊
巴
金
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 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 作品有《死去的太阳》、 《新生》、《砂丁》、 《萌芽》和著名的‚爱情 三部曲‛《雾》、《雨》、 《电》。1931年在《时报》 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之一 《家》,是作者的代表作, 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 卓越的作品之一。
毕力在话剧《骆驼祥子》 中饰虎妞
老
舍
《骆驼祥子》承继了鲁迅 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拓 展了城市人力车夫的题材 领域。 承续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 判。个人解放没有与社会 解放的结合,小生产者的 狭隘眼光和个人奋斗不可 能导致个人和社会解放, 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老 舍
五、文化中人的悲剧—— 《四世同堂》
老
舍
短篇小说集: 《赶集》、《樱海集》, 《蛤藻集》、《火车集》、 《贫血集》, 剧本:《龙须沟》、《茶 馆》。 另有《老舍剧作全集》, 《老舍散文集》、《老舍诗 选》、《老舍文艺评论集》 和《老舍文集》等。
老舍北碚写“多鼠斋杂谈”
老舍北碚写“多鼠斋杂谈”老舍北碚写“多鼠斋杂谈”张老侃/渝中区抗战时期,老舍先生在北住了五六年。
日子过得怎么样?有他的《多鼠斋杂谈》为证,“多鼠斋”在北路24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办公处,这里也是老舍的家。
说是家,实则只有老舍一个人,妻儿尚在北平沦陷区。
来到北的老舍,同林语堂、梁实秋一样,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了。
老舍住路期间正创作长篇《火葬》,写一支抗日队伍在华北一座小县里惩治汉奸的故事。
他每天早起打太极拳,上午写作,写一阵就自己拿起扑克玩一阵,休息休息,然后又写。
中午睡一小时午觉,过午即不再写,或读书,或会友,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生活很有规律。
北的夏天很炎热,每天写千多字。
打算10月中旬完稿回市中区主城。
谁知,由于长期吃平价米,米中石子、子很多,加上跑空袭,终于得了阑尾炎,入江苏医院(今市九院)。
11月中旬,夫人胡洁青带着3个子女,颠沛跋涉,由北平逃难来北。
从此,这个被战争分离了6年的家庭,重新团聚,定居北,住处仍在文协楼上。
接着,老舍又继续写《火葬》。
强忍病痛,从不松懈。
元旦前完稿,交黄河书局出版发行。
作者在序言中说:“这不是文艺创作,而是由夹夹出来的血!”老舍一家在北,生活相当困难。
冯玉祥闻讯,专门派副官送来一袋白米,以解燃眉之急。
随后胡洁青虽然在国立编译馆找到事做,但每月只有一石平价米,一家五口,还有人来客往,生活是非常艰困的。
老舍自济南逃出,单靠写作为生,而稿酬之低,3000字才能换回两斤肉,经常是数月不知肉味。
因此,长期患头昏病,夫人和子女到来,在欢庆团聚之余,三餐破费难以招架。
胡洁青由沦陷区来,许多新老朋友纷纷前来看望,尤其是一些家住北平的朋友,迫不及待地来打听各种情况。
胡洁青每接待一位客人,都要详细介绍日本鬼子对沦陷区、特别是对北平老百姓的奴役和蹂。
当然这对老舍创作构思中的《四世同堂》很有好处,然而,客人来了总要办点招待,家中无酒食,身边无钱财,怎么办?老舍无法,只得找出一件旧西装,从后门出去,悄悄拿到北街上卖了,买点酒菜。
老舍《断魂枪》.
•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教学之余,老舍读了大量外 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 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 哲学》、《赵子曰》和《二 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小 说。 “英伦三部曲”
1929年在英国
• 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进入 创作的丰盛期。
老舍先后创作 了《猫城记》 (1932)、《离 婚》(1933)、 《牛天赐传》 (1934),和一 些短篇小说。
4.人物分析
• 王三胜 鲁莽气盛 争强好胜 • 孙老者 刚直锐进 求艺心切 • 沙子龙 ?
提示:沙子龙为什么改镖局为客栈?只有 沙子龙的世界被狂风吹走了吗?王三胜和 孙老者面对环境改变,各自采取了怎样的 方式?
孙老者
• 如果《断魂枪》仅仅写沙子龙这一条情节 线索,这篇小说最终难免成为一曲为中国 传统的技艺和精神悼亡的挽歌。 • 但《断魂枪》里还出现了一位孙老者,他 在卖艺场上显露的性格和沙子龙颇为接近, 但他和沙子龙大为不同,他乐观、坚韧, 为学习传统的武林绝技而风尘仆仆地奔走 江湖。
1936年创作《骆驼祥子》时摄于青岛 《骆驼祥子》在 《宇宙风》杂志上 连载
•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 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别妻 离子,只身奔赴武汉。
一家三口在济南
老舍和夫人
• 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老舍被选 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
•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 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 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 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 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 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 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 舍
老舍 北碚故事
修复保护工程于2005年6月启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拨款支持。旧居修复设计方案、布展设计方案征得老舍先生的子女认可,子女们将旧居原貌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以作修复时参考,并向纪念馆赠送了部分实物。
老舍先生1938年8月来重庆;不久,为举荐胡风到复旦大学任教来过北碚。抗敌文协迁北碚后,更是常来这里工作,写作,休养。1943年夏,老舍在北碚割治阑尾炎,正在住医院,夫人胡絜青带领三个子女由北平逃到北碚,从此,老舍一家在北碚文协寓居,因屋中鼠多,他戏称之为“多鼠斋”。因为处于战时,加上家庭人口骤增,客人不断,生活便发生困难,时有断炊燃眉之急;往往是来访的客人从前门进,他从后门出,去卖件衣服,买点烟茶酒茶……但老舍先生在带病主持文协日常工作的同时,仍辛勤笔耕不已。他在这里先后住了6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一、二部;还创作了戏剧、散文、杂文、曲艺、诗词等各种作品数百篇,计一百多万字;老舍先生在自传中回忆了这一段生活,他谈到那时的生活和写作状况时,竟然算起了写一篇小说要用多少刀纸、多少支毛笔要耗费多少钞票的鸡毛细账,且谈到他的头痛,贫血,他手握毛笔写作,每天仅能写800来字……我想,这些文字绝不单是老舍的幽默,而是他当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可为一证的是梁实秋忆老舍说:抗战时老舍住在北碚,又黑又瘦,甚为憔悴,平常佝偻着腰,说话声音低缓,带有风趣。1946年春,老舍离开北碚,同年3月5日,和曹禺在上海乘船到美国讲学。夫人胡絜青于1950年与舒乙等子女回北京。
五不运动中被称为抗日小英雄
五不运动抗日民族小英雄是王朴。
王朴(1921年—1949年),四川江北人。
1944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校址在重庆北碚)。
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青年进步组织“中国学生导报社”的活动,被选为报社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战胜利前夕,受党组织派遣到江北县办学,开展工作。
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区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统战工作。
为筹集党的活动经费,动员其母卖掉了折合黄金一千多两的田产。
1948年春,根据党组织指示,在重庆创办了南华贸易公司,同年4月不幸被捕。
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英勇就义。
主要贡献:1.在江北县创办了一所完全新型的按照“高等学校”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学校——莲华小学。
这所学校不仅是农村工作的据点,同时也成为重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
2.他身为富家子弟,毅然投身革命,22岁开始为党工作,在重庆解放前夕,将28岁的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王朴烈士的母亲金永华,1946年创办了渝北中学的前身志达中学,1947年,为支持革命斗争,她毅然变卖所有田产,兑换成黄金2000两,资助川东地下党的工作,为迎接重庆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后,中共西南局要按照协议将金永华捐赠的革命经费如数归还,但金永华拒绝了巨额支票,并表示:“如果我要这笔钱,就是辱没了王朴的名声。
”后来,这笔钱用在了妇女儿童事业上,金永华没有要一分钱。
3.1948年4月,因《挺进报》案件,重庆和川东地下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无论是敌人的酷刑,还是封官许愿的诱惑,都不为之所动。
最后,被列入重大案情的政治犯,转囚重庆白公馆监狱。
1949年10月28日,被敌人杀害于重庆大坪,为国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五不运动也称五不教育,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儿童团内开展的以“五不誓约”为中心内容的教育活动。
抗日英雄,是指从1931年那个刻骨铭心的“九·一八”,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着民族大义与救亡真理,前仆后继,舍身忘死,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人。
《四世同堂》的意义和价值
《四世同堂》的意义和价值舒乙在抗日战争后期,由1944年初开始,在重庆郊外的一座小镇北碚里,老舍先生动笔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当年写了三十四段,取名《惶惑》,是为上卷,第二年全年又完成三十三段,取名《偷生》,是为中卷。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美国纽约,于1948年,完成了最后的三十三段,取名《饥荒》,是为下卷,合起来,总共一百章,每章一万字,正好一百万字,全书总名《四世同堂》。
他自称,这是“抗战文学的一部较大的纪念品”,也“或许是自己最好的一部作品”。
《四世同堂》不仅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优秀的作品。
《四世同堂》是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血醒残害中国人民的控诉书《四世同堂》一共描写了250位人物,其中重点描写北平城西北角的一个小胡同,小羊圈胡同,里的居民,那里有名有姓的主人公一共56个。
经过八年沦陷的日子,56个中一共死去了19个,其中小羊圈一号院死去了钱仲石、钱孟石、钱太太和他们的亲戚陈野求太太,2号院死去了李四大爷,3号院死去了尤桐芳、大赤包、寇晓荷、招弟和与她有密切关系的蓝东阳,4号院死去了小崔和孙七,5号院死去了祁天佑、小妞妞、祁瑞丰、胖菊子和祁家的好朋友常二爷,6号院死去了小文和小文太太。
在整个战争期间,有三千万中国人死于战争。
《四世同堂》中小羊圈胡同一下子死去了19个居民,占小羊圈胡同全部居民的三分之一,恰是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造成严重伤害的真实缩影,这19个人物中6个是反面角色,他们是汉奸、特务和狗腿子,干尽了坏事,死得罪有应得。
其余13位,绝大部分是被日本人用各种办法残暴地迫害死的,有被砍头的,有被活埋的,有被活活打死的,有受污辱之后投河自尽的,有被饿死的,有被污辱绝食而亡的,当然,也有和敌人同归于尽的反抗英雄,还有刚烈不屈的自己一头撞死在棺材上的老夫人。
老舍笔下的沦陷北平城的居民的各式各样惨死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那场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沉痛伤害和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梁实秋《雅舍小品》赏析
梁实秋《雅舍小品》赏析梁实秋《雅舍小品》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梁实秋《雅舍小品》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
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
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从陶行知先生在北碚的生活与工作看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者的胸怀
会和抗战救亡的需要 。13 年 1 月 1 98 2 5日, 生 活教育社和晓庄研究所在广西桂林成立 。陶行 知为晓庄研究所定下 的宗 旨, 就是研究 “ 战 抗 期间所发生的各种重要 而被忽略的问题 ,以增 加抗战力量。” 包括兵役问题 、 伤兵教育 、 民 难 教育 、 难童教育 、 民众教育 、 游击教育 、 生活教育 体系等等。他在桂林写的第一号研究报告是 : 《 建议利用桂林的天然山洞实行空袭警报 》 这 。 是何等的实际,可见这位教育家心里想的装的 是抗 日,是老百姓在敌人飞机疯狂轰炸下 的生
维普资讯
二总2 第1) ( 嘉 期期
熏庆 文叔 瓢
G.01 eM0 N,6 n22 o, eN ro 1.
从陶行知先生在北碚的生活与 工作看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者的胸怀
重庆 市 陶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
伟大的抗 日战争胜利已经 6 周年 了。6 O O 年前 , 中国人 民经受了种种磨难和考验 , 表现出 了不屈不挠、 勇于牺牲 的大无畏精神, 涌现出了 中华 民族的一大批高度爱国主义热院的人才精 英, 他们是我们民族 的骄傲 , 国家的骄傲。陶行 知先生就是这其 中的一个。 13 99年 2 1 月 5日,陶行知先生来到抗战 大后方——重庆。2月 2 6日, 踏上 了北碚这块 美丽和正在开发的土地 ,到抗 日战争胜利后 的 第二年 , 14 年 4 1 即 96 月 1日离开重庆 , 他在重 庆生活了八年时间, 而最初的几年 , 就一直住在 北碚。 从他踏上这片土地开始 , 他就把一腔爱国
热情倾注到他的生活与事业里 , 日以继夜、 呕心 沥血地工作 , 在平凡 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 桩 桩往事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陶行知先生来到北碚时,已经 4 岁了, 8 是 知名的教育家 美国回国的 “ 洋博士” 。可是在 北碚人民心 目中, 他却是一位可亲可敬的、 对甚 么事情都关心的、 身着蓝布衫、 留平头 、 戴眼镜 的普通知识分子。 他到北碚后 , 受到嘉陵江三峡 乡村建设实验区区长卢子英的热情照顾 ,把他 安排在北碚公园内的清凉亭居住 ,以后因防 日 本飞机空袭 ,才迁居到北碚檀香山桥附近的一 个经过修整 的旧碉堡内。 , 了他在北碚 至此 开始 以及在重庆的战斗生活。这里仅就他在北碚所 做 的几件事 ,来看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 爱 民的胸怀。 陶行知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战、积极反 共有着强烈的不满。 他来到北碚这年的秋天 , 在 北碚公园清凉亭接见新华 日 报记者时,坦诚地 谈 了他对团结抗 日的看法和意见。 他说 : 在抗 “
雅舍
前言北碚在抗战前是个默默无名的嘉陵江畔小镇,抗战使它名扬四海,它成为大后方的文化中心,这里一时聚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人和文教机构,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不少大作家也在这里居住,有的还写了传世的经典之作,其中一位是梁实秋先生。
梁实秋是我国现代作家、编辑家、教育家、翻译家、文学史家和辞典专家。
他的著作丰厚,身后出版有15卷《梁实秋文集》。
他于1939年至1946年在北碚区郊外,离他服务的国立编译馆很近一个小山腰上和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住一座简易的小房,为方便邮差递信特为此房挂牌取名“雅舍”。
梁先生在此创作了一系列散文,并取名《雅舍小品》。
战后和在台湾期间梁先生也一直将他的散文集冠名为《雅舍》,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散文大系列。
保护“雅舍”遗址有三层含意:首先是它的文物价值,别看它又小又简陋,但它恰恰是中国爱国文人过着一种颠沛流离、贫病交困日子的真实物证,足以见证他们高昂着头、直挺着胸共赴国难的不屈精神;其次是它的人文价值,许多现代文化人来此访问过,如老舍先生、冰心女士等,留下他们的足迹,流传着众多文坛逸事,构成了一段有趣的人文佳话;再次是它的文化价值。
梁实秋先生在此创作《雅舍小品》以及其后的续集系列是现当代中国文坛散文经典作品之一,它承继了“五四”散文的恬淡雅致的传统,内容涉猎广泛,充满了对生活、对家乡、对友人的热爱,语言清新朴实、流畅自然,文笔海阔天空、纵横驰聘、挥洒自如,是用最普通的话记述闪光的生活哲理的趣文,显示了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歌颂了生命力的强大和韧劲。
我八岁时到过“雅舍”脚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又有幸参与“雅舍”遗址的寻找和鉴别,提出过保护它的倡议,我为它的被保存和得到修复感到庆幸,欢喜之情绝非这短短数语所能表达。
舒乙二○○三年八月十五日梁实秋先生传略梁实秋(1903年—1987年),名治华,字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等,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教育家、翻译家和文学批评家,1903年1月6日生于北京,家道小康,同胞兄妹11人,梁实秋排列第四,自小天资聪颖,尤喜习画。
梁实秋先生与抗战时期的北碚
梁实秋先生与抗战时期的北碚在重庆主城区西北方向的嘉陵江畔,缙云山下,有一个因巨石入江而得名的地方---北碚。
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卢作孚先生的规划实施下,这里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规划,再逐步按计划建设的经济开发区。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当时的北碚已是一个街道整齐、建筑别致、绿茵葱珑的“大公园”。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许多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文化单位迁入北碚。
这里有初建于南朝的温泉寺,也有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北碚公园抗战时期这里宁静而秀丽的自然风光,开放而活跃的文化氛围,成为许多生活在战乱中的文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他们在这里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梁实秋先生强调文学要表现普遍的、永恒的人性。
人性论是他思想的核心。
他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说到:“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至于与当时的时代潮流发生怎样的关系,是受时代的影响,还是影响到时代,是与革命理论相合,还是为传统思想所拘束,满不相干,对于文学的价值不发生关系。
因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
”他认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文学是否表现了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而在于它是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
正如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
”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痕迹的文学作品生命力是有限的,终将随时代一起淹没在时间的洪流里。
只有那些客观真实描绘人性的作品,在时光隧道里永远闪耀光芒,代代相传。
1939年到1946年梁实秋先生寓居在北碚,在这里度过了8年艰苦的抗战岁月。
这栋房子是由梁实秋和吴景超夫妇共同购买的。
当年这是一处简陋农舍,建于半山腰,共有5间房屋,由于房子没有门牌号,为了邮递方便,就取了吴景超夫人龚业雅名字当中的这个“雅”字来为房子命名,取名“雅舍”。
碚影寻踪——寻访湮没在街角的北碚历史
碚影寻踪——湮没在街角的北碚历史北碚的历史漫长而曲折,但是,并没有消散在烟雨中,在许多个我们平时也许不经意的角落,其实写满了北碚的过去。
探究北碚的文化历史,在北碚的街头巷尾寻找曾经的历史遗迹,今天,我们要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北碚。
在重庆的西北郊,缙云山麓,嘉陵江畔,有一座花园般的城区,这就是被誉为“重庆后花园”的北碚区。
20世纪20年代末,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一手开拓的北碚,抗战时期为陪都重庆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
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和重庆市第一个山水园林城区;同时还是国家卫生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并于2006年获联合国迪拜最佳人居范例奖。
北碚,重庆的后花园北碚,是重庆市九个城区之一,以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悠久的历史渊源而著称,20世纪20年代末,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在北碚进行乡村建设,一手缔造了现代化的北碚,抗日战争时期,北碚作为陪都重庆的迁建区,被誉为“陪都的陪都”在当时,北碚就已经是一座世界级的名城,在1940年联合国出版的一副中国地图上,只标注了三个城市,其中一个便是北碚。
不过要讨论北碚的历史,我们还可以再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
一、缙麓佛都今天,我们往往把北碚漫长的历史沿革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便是卢作孚之前的北碚,那时的北碚主要因缙云山的雄奇和嘉陵江小三峡的俊秀吸引了一大批僧人信徒,和文人雅士。
1.缙云山上缙云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山是缙云山,庙是缙云寺。
对于全国各地来北碚的游客,缙云山和山巅的缙云寺是不能不去的景点,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缙云寺的年纪,已经有1500多岁了。
缙云寺始建于公元423年,即南朝刘宋景平元年,到了唐代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唐宣宗皇帝赐寺额为“相思”寺,系山有相思岩,相思竹,相思鸟之故。
公元998年,宋真宗将太宗度过的梵经240卷送到这里,供奉在寺中,宋景德四年,真宗赐名崇胜寺。
北碚区抗战遗址汇报材料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库!——北碚区抗战遗址资料北碚区是重庆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抗战历史时期的丰厚文化积淀,奠定了北碚的文化之基、精神之源,也铸就了北碚文化之城、科教之都的城市个性。
一、北碚抗战文化的基本情况北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南齐时曾设东阳郡,清代为巴县之白碚镇。
1916年设立江巴璧合特组峡防营,1923年改设峡防团务局,由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担任局长,他在这里整顿治安、兴办教育、发展民生,使北碚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之一。
北碚区文化真正的繁荣期是卢作孚、卢子英兄弟俩主政北碚后的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北碚成为陪都的主要迁建区之一,赢得了“小陪都”的美名,北碚汇聚了当时全国政经界、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名流巨擘3000余人。
其中,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诞生了当时全国1/10的科技成果:“大熊猫”在北碚得到命名,中国第一具恐龙骨架在这里组装,中国第一幅立体世界地图也在此问世,北碚是中国抗战真正的文化大后方。
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在北碚发起了抗战自愿军运动并用民生公司的船队从这里出发,启运第一支川军奔赴抗日前线。
同时北碚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唯一以省、市命名道路地方,在抗战期间,北碚民众为不忘国耻,日军攻占一个地方,沦陷一个省、市,北碚人民就将其命名一条道路,如辽宁路、吉林巷、黑龙江巷、广州路、南京路、天津路等街名,以此纪念。
抗战期间,迁至北碚的行政机关的有30余个部局级单位,另有科研、文化、宣传、教育、新闻机构52个,国立、私立大专院校16所,这些科学文化教育单位的大量涌进,特别是社会各界名流,文化名人的接踵而至,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北碚抗战文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出炉了数以千计的抗战文艺作品,在北碚编辑印刷出版的“抗战本”刊物51种,各种书籍、读物近500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丰硕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有影响的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等;短篇小说有萧红的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诗集有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赵清阁《女杰》等;文化专著有翦伯赞的《中国史纲》、《中国史论集》、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剧本有阳翰笙的《塞上风云》,拍摄的电影有夏衍的《复活》、史东山的《保卫我们的土地》、《还我故乡》等文学作品。
余光中六十年后回重庆寻故访友
余光中六十年后回重庆寻故访友余光中六十年后回重庆寻故访友作家余光中心中总是有着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之情,也有着对友人的想念之情。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曾经漫漫乡愁难解的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在阔别重庆六十年后回渝寻故访友,找寻少时足迹,一解乡愁。
十九日晚,刚走下飞机,呼吸到重庆空气的余光中显得很兴奋,以一口地道的重庆话说道:“我以前就在重庆读的中学。
那时候住在嘉陵江边往北三十公里,北碚上面的一个小镇,叫‘悦来场’,算是乡下人。
我是在重庆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
”抗日战争时期,余光中从十岁开始,在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度过了近八年的学习生活,十七岁才回到南京继续求学。
余光中在今天的新闻媒体见面会上说:“我写作的才气至少有一半是在四川(以前重庆属四川所辖,一九九七年成为中国西部惟一直辖市)培养出来的'。
”他曾写过一篇数千字的散文《思蜀》来详尽记录那一段魂迁梦绕的难忘生活经历。
对于少年时代的故土,余光中有着深切的怀念,他扳着手指数道:“这次回来,一定要看朝天门。
当初我离开重庆是坐船离开的,记得朝天门是在一个半岛尖上。
储奇门还在吗?‘悦来场’是肯定要去的。
”余光中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在重庆江北县‘悦来场’南京青年会读中学。
当时住在乡下,又在嘉陵江边,枕江而眠,那是和大自然最亲近的时候,也结识了许多儿时的学友伙伴。
“这次希望能与老同学们会会面。
”余光中充满期待。
余光中还向记者透露,他与妻子的结合也是四川情缘。
他与妻子是表亲关系。
当时,余光中在重庆读中学,妻子在四川乐山读小学,后在南京见面、台湾结婚,一辈子伉俪情深。
“我与夫人这六十年来都是用四川话交流。
”余光中笑道,“我们之间的话之多,四川的三条江加起来也不过这么长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
•
陶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于 1946年7月25日逝世,汉族,徽州歙县 人,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 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 “知行”。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 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中国人民教育 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 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 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 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 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郭沫 若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 后陶行知”。为了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 知,安徽、南京、上海于上世纪八十年 代经省(市)委、省(市)政府批准修 建了陶行知纪念馆。
抗日战争时期的北碚作家
北碚是全国闻名的文化模范区,文化积 淀厚重,文化实绩显著,名人辈出,佳作涌 现,具有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抗战文化、 教育文化、艺术文化和本土民间文化等多元 文化形态。因此,北碚区被誉作"重庆的书香 门第",人文荟萃,在巴渝文化长廊独树一帜。
老舍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上 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 “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 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 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 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剧本 《茶馆》。老舍的一生,总 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 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革中恶 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 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
文学主张
• 他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 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的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 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 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 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 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 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 曾把他定为“为 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 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 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 束。但是,这场论战所产生的影响 既深且远。它不因鲁梁论战的结束而结束。论战所产生的 影响实体已超出鲁梁本身,论战性质也已逾越了文学范畴, 其余波扩涟到 后来年代,以至于今。抗战年间,发生在 重庆的那场“与抗战无关”的论争,虽不能说与这场论战 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联。
林语堂
——“两撇日本风的小胡子,矮矮的身材,说话时总爱摸着他的小胡子的,这就是林语堂。”作家赵景深在《文坛回忆》中说。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 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 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 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 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 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 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 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 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 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 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 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 《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 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 逝世,享年80岁。
•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伟大在哪里?其 一,他在短短55年生涯中,全身 心投入教育事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其二,他的 办学、育人的理念,与今天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他办的育才学校没有入学考试,也没有升学考 试, 也不存在毕业问题。学校设立音乐、戏剧、绘画、 文学和社会五组,无数当时享誉全国乃至国际的 名流纷纷到该校任教。学校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智 力,还要测试 特殊才能和兴趣。有人说,育才学 校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一所特异的学校
老舍北碚旧居
老舍与北碚
• 老舍1938年来到重庆,1943年安家北碚。房间蚊子老鼠成群出 没,老舍给北碚旧居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多鼠斋。 • 老舍女儿舒济回忆,1943年随母亲从北平来重庆和父亲团聚, 父亲因为营养不良、进食不规律患了盲肠炎,刚做完手术,身体处于 最糟糕状态。当 时,全家收入几乎都靠父亲每天写作换来的稿费支 撑,每1000字可以换14斤平价米,3000字可换2斤猪肉。“平价米就 是夹杂有麦子、沙子等杂物的米, 质量非常差。”舒济说。 • 老舍儿子舒乙说,父亲生活非常有规律,早晨起床打太极拳,上 午写作,中午午觉,下午读书访友,参加社会活动。写作之余,老舍 喜欢一个人在床上玩骨牌,“玩归玩,脑海中想的还是他的书稿。” 舒乙说。 • “父亲很珍惜他的书稿。”舒乙回忆,“那时,日军时时轰炸重 庆,父亲总会及时用布包好稿件,带着跑去防空洞躲避。”战争时创 作环境极不稳定,加 上病痛折磨,每天1000字的产量有时甚至降至 500余字。尽管如此,从1943年定居,到1946年离开赴美讲学,老舍 在北碚完成了超过100万字的作 品,其中包括《四世同堂》的前两部 分。
林语堂与北碚
• 林语堂定居北碚,这时他还正在写作长篇 小说《风声鹤唳》,同时要教育三个女儿 学习,辅导她们写作。同北碚本地人一样, 在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色,是阴 天、睛天或是雨天。八点钟就开始猜疑今 天会不会去防空洞。Leabharlann 谢谢观看!!!梁实秋与北碚
• 雅舍为著名作家梁实秋旧居,在重庆北碚,梁实秋创作过不少的作品,
真正产生影响的是“雅舍小品”。这部作品字里行间,透着一种苦中 求乐,苦中作乐,幽默与 达观。这是平时简朴的生活,从容恬淡的心 境的自然的流露。我在中学课本读过教材“丧家的资本家乏走狗”是 一片议论文,当时的论点论据论证我很是欣赏。梁实 秋的雅舍在重庆 北碚,如今的梁实秋旧居是一座小小的山门,跨过数十级石磴台阶, 一幢矮矮的平房,紫色的瓦黑白相间的外墙,透着几分的雅!这是标 准的四川乡 下的茅舍。梁实秋的雅舍虽然简陋,但是有时高朋满座老 舍、冰心以及不少文化名人到此做客,梁实秋招待他们的是精神盛宴。 • 梁实秋把自己比喻梨花,淡泊风流,正是这种人格,内在的风骨与 天然的情趣,决定了梁实秋的从文之道,人生走向,梁实秋的文风主 张,反对思想统一,精神自由,文应表示永恒不变的人性。 • 历史在不断的淘洗中还原真实,同时过滤一切人为的装饰,文学的 生命在于阅读和流传,雅舍1990年浮出水面。1946年梁实秋离开北碚 在台北居住,把自己的居住地仍取名“雅舍”。
梁实秋
• 梁实秋,(1903--1987)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 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 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 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 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 《莎士比亚全集》(译作) 等。散文代表作《雅舍小 品》从1949年起20多年 共出4辑。晚年用7年时间 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 学史》。
陶行知与北碚
• 这所特异的学校建在北碚。具体讲,是在北碚与 合川交界处的草 街子古圣寺。这座建在古庙里的 学校,名扬中外,70年来为北碚带来无上荣光。 1939年7月20日,育才学校在陶先生主持下,借 相隔不远处的北温泉小学举 行了开学典礼。次年 9月的一天,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携邓颖超乘 一辆黑色轿车专程来到陶行知在北碚的家。当夜, 他俩谈国事,论教育,油灯彻夜未熄。第二 天, 陶先生陪周恩来夫妇同乘一叶小舟,沿嘉陵江逆 水上行30里,至草街子登岸,再沿羊肠小道步行 5里,来到了凤凰山上的古圣寺——育才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