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检测(二十三)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7.2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跟踪检测
跟踪检测(二十四)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1.(2017·岳阳模拟)在恒温、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发生如下反应:CO 2(g)+3H 23OH(g)+H 2O(g) ΔH <0。
可认定该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CO 2、H 2、CH 3OH 、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B .v 正(CO 2)=3v 逆(H 2)C .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 .容器中CO 2、H 2、CH 3OH 、H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都相等解析:选C A 项,四种物质的量比为1∶3∶1∶1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B 项,当v 正(CO 2)=13v 逆(H 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C 项,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所以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反应进行而改变,当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正确;D 项,四种物质的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溴水中有平衡:Br 2+H 2+HBrO ,加入AgNO 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合成NH 3反应,为提高NH 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C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 3D .对CO(g)+NO 2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解析:选D 溴水中有平衡:Br 2+H 2+HBrO ,加入AgNO 3溶液后,生成AgBr 沉淀,c (Br -)降低,平衡向右移动,c (Br 2)降低,溶液颜色变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 不符合题意;对N 2(g)+3H 23(g) ΔH <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 不符合题意;对2SO 2+O 23,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合成SO 3,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 不符合题意;对CO(g)+NO 2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c (NO 2)增大,颜色变深,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 符合题意。
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时,常常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被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移动是指反应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位置会发生移动的现象。
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平衡常数密切相关。
平衡常数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平衡时的浓度之比的数值。
对于一个一般的化学平衡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 [C]c[D]d / [A]a[B]b其中,[A]、[B]、[C]和[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根据平衡常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反应在平衡时的偏向性。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的移动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1. 浓度变化:当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发生变化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系统会倾向于减小浓度变化的一方。
即,如果浓度增加,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的一侧移动,以减小浓度差;而如果浓度减小,则平衡位置会向反应物的一侧移动。
2. 压强变化:对于涉及气体的反应,压强变化也可以影响平衡位置的移动。
如果压强增加,平衡位置会朝向产生成分子较少的一侧移动,以减小总体压强;如果压强减小,则平衡位置会向生成物较多的一侧移动。
3. 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平衡位置移动的因素。
对于热力学上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平衡位置会向吸热反应的一侧移动,以吸收多余的热量;当温度降低时,平衡位置会向放热反应的一侧移动,以释放多余的热量。
4. 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的加入会改变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平衡位置。
因此,催化剂对平衡位置的移动没有直接影响。
总结化学平衡的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平衡位置会发生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浓度变化、压强变化和温度变化是常见的影响因素,而催化剂则对平衡位置的移动没有直接影响。
高考新课标化学件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首先准备好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和待测碱(或酸)溶液;然后进行滴定操作,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 液逐滴加入待测碱(或酸)溶液中,同时用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最后根据消耗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和 浓度计算出待测碱(或酸)的浓度。
04 沉淀溶解平衡与 难溶电解质转化
沉淀溶解平衡建立与特点
沉淀的转化
利用难溶电解质的转化条件和 方法,实现不同难溶电解质之 间的转化,达到分离或提纯的
目的。
05 化学平衡状态在 生活生产中应用
环境保护中化学平衡应用
大气污染控制
利用化学平衡原理,通过控制污染源 排放、促进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和清 除,达到降低大气污染的目的。
土壤修复
利用化学平衡原理,通过添加化学物 质或生物制剂等手段,调节土壤中的 化学平衡状态,促进土壤中污染物的 转化和降解。
06
高考真题模拟训练
选择题
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原 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VS
非选择题
要求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化学平衡知 识解决问题,如计算平衡常数、判断平衡 移动方向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判断平衡移动方向,解释化学现象。
浓度对平衡移动影响
01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 动。
02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 动。
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 动。
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程度较大,是 改变平衡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弱电解质在水中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溶液中同时存在 电解质分子和离子,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移动同步检测(附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化学平衡移动同步检测(附答案)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响无论从正反响末尾,还是从逆反响末尾,也不论反响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到达平衡。
以下是化学平衡移动同步检测,希望考生可以在做题时发现自己的效果。
1.(2021海南高考)A(g)+B(g)??C(g)+D(g)判别该反响能否到达平衡的依据为()A.压强不随时间改动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动C.c(A)不随时间改动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解析:选C 该反响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密度、压强不变,单位时间内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不能作为判别依据。
2.(2021山东高考节选)关于反响N2O4(g)??2NO2(g) 0,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以下表示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响到达平衡形状的是________。
解析:N2O4充入恒压容器中分解生成NO2,是体积变大的化学反响。
因此密度逐渐减小,当到达平衡形状时,体积不再变化,密度亦不再变化,a正确;关于某一详细的反响,H是一个详细数值且一直坚持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响到达平衡形状,b错;N2O4的正反响速率逐渐减小,最后坚持不变,c错;转化率不变,说明反响物不再增加,即反响到达平衡,d正确。
答案:ad3.关于可逆反响2SO2(g)+O2(g)2SO3(g):(1)以下描画中能说明上述反响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
a.v(O2)正=2v(SO3)逆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2)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半分钟后到达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0.18 mol,那么v(O2)=________ molL-1min-1;假定继续通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那么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响方向、向逆反响方向或不),再次到达平衡后,________ mol 解析:(1)依据化学平衡形状的特征,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分子总数不随时间变化时,说明反响到达平衡形状;(2)当到达平衡时,容器中SO3的物质的量为0.18 mol,据反响速率公式可得v(SO3)=0.072molL-1min-1,由化学反响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关系可知:v(O2)=0.036 molL-1min-1;再继续通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时,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再次到达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介于0.36 mol和0.40 mol之间。
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图像
CaO(s) + CO2(g) 逆向移动 H2(g) + S(s) 不移动
思考:对于反应②和⑤,增大压强时,平衡没有 移动,但正逆反应速率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 A (g) + n B (g) p C (g)
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 的1/2但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m + n > p B、A 的转化率降低
化学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当改变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的条 件时,平衡状态被破坏,随反应的进行重新达到 新平衡的过程.
2.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任何已达平衡的体系,如 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和 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 向移动。
注意: ①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三种; ②原理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一项条件发生变化 的情况(即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 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 外界条件的变化。 ④平衡移动: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 →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 体系,条件改变后,可能发生平衡移动。
3、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 2X(g)+Y(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2Z(g),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一、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总结:①只要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新平衡都在原平衡的上方,v′正=v′逆>v 正=v 逆;只要减小浓度、降低压强、降低温度,新平衡都在原平衡下方,v ″正=v ″逆<v 正=v 逆。
②只要是浓度改变,一个速率一定是在原平衡的基础上改变;两个速率同时增大或减小(中间断开)一定是压强或温度改变。
③ 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二、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aA +bB cC +dD),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乘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幂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记作Kc ,称为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1)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大;一般认为,K >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2)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小。
3.注意事项(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3)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固体、纯液体、稀溶液中水的浓度不写。
C(s)+H 2O(g) CO(g)+H 2(g),K =c (CO)·c (H 2)/c (H 2O) FeO(s)+CO(g) Fe(s)+CO 2(g),K =c (CO 2)/c (CO)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它能够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一个反应的K 值越大,表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一个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20170615445.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7届保定市高阳中学月考)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对于反应2(g)+I2(g) ΔH>0,缩小容器的体积可使颜色变深D.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中,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解析:A项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HClO,光照HClO分解,使平衡右移,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项存在平衡2NO22O4,加压体积减小,浓度增大,使颜色变深,平衡向右移动,使气体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项缩小容器体积,对平衡不产生影响,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容器内颜色变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项CO2气体是在加压下溶解在啤酒中的,存在平衡CO2+H22CO3,打开瓶盖,压强减小,使CO2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产生大量气泡,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C2.(2017届浙江省浦江县模拟)放热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浓度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浓度B.反应体系中压强恒定C.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D.反应体系中温度不变解析:放热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A项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气体分子数保持不变,反应体系中压强恒定,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反应体系中温度不变,B、C、D项正确。
答案:A3.(2017届保定市定兴三中月考)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NO(g)+12N2(g)+CO2(g) ΔH=-373.2 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A项不符合题意;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NO 的转化率增大,B 项符合题意;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 转化率降低,通入N 2平衡逆向移动,也使NO 转化率降低,C 项不符合题意;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 项不符合题意。
化学平衡移动PPT精品课件
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化学平衡移动作为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
究有助于推动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深入研究复杂体系的化学平衡移动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化学平衡移动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复杂体系和多组
分体系,探讨更多实际应用中的化学平衡问题。
04
氧化还原平衡移
动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物质与氧化剂反应,失
物质与还原剂反应,得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
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子对偏向的物质,被还
子对偏离的物质,被氧
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原,发生还原反应。
化,发生氧化反应。
缓冲溶液作用及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的作用
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稀释的
缓冲溶液的组成
一般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组成。
影响,使溶液pH值基本保持不变。
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缓冲溶液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按一定比例混合共轭酸碱对,调节pH至所
广泛应用于分析测试、生物实验等领域,
需范围即可。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感谢观看
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材
料,如荧光材料、磁性材料等
。
06
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回顾
化学平衡移动基本概念
沉淀溶解平衡
阐述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常数,探讨
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分析沉淀生成与溶解的条件,讨论溶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发生反应,但是反应速率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移动规律是指在影响平衡状态的各种因素下,平衡会如何移动以保持摩尔比例不变。
1. 浓度变化对平衡的影响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的化学平衡中,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导致平衡向着某个方向移动。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反应物的过剩。
相反,如果生成物的浓度增加,平衡会向反应物的方向移动,以减少生成物的过剩。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 +B ↔C + D当A和B的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C和D的方向移动,以增加生成物C和D的浓度。
相反,当C和D的浓度增加时,平衡会向A和B的方向移动,以增加反应物A和B的浓度。
2. 温度变化对平衡的影响改变平衡反应的温度会对平衡的移动方向产生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温度会导致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以吸收多余的热量并降低温度。
相反,降低温度会导致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以释放多余的热量并提高温度。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 +B ↔C +D ΔH<0(吸热反应)增加温度会导致平衡向生成物C和D的方向移动,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并降低温度。
相反,降低温度会导致平衡向反应物A和B的方向移动,以释放多余的热量并提高温度。
3. 压力/体积变化对平衡的影响改变平衡反应的压力或体积会对平衡的移动方向产生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减小体积会导致平衡向压力较小的一方移动,以减少压力差。
相反,降低压力或增加体积会导致平衡向压力较大的一方移动,以增加压力差。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A +B ↔C + D增加压力或减小体积会导致平衡向分子数较少的反应物A和B的方向移动,以减少压力差。
相反,降低压力或增加体积会导致平衡向分子数较多的生成物C和D的方向移动,以增加压力差。
2024版年度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精品PPT课件
催化剂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程度可能不同
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存在最佳值
26
催化剂对平衡常数无影响
平衡常数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 的函数,与催化剂无关
2024/2/3
催化剂不改变平衡常数,但可以 改变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在不同温度下,同一反应的平衡 常数可能不同,但催化剂对其影
2024/2/3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能量差, 因此不影响平衡位置
24
催化剂选择性与活性
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有不同的 催化效果
催化剂的选择性是指其能加速某 一反应而不影响其他反应的能力
催化剂的活性与其表面积、孔结 构和表面性质有关
2024/2/3
25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注意事项
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且只能减弱而不能消 除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11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实验设计
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分别 改变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以 及温度和压强等条件,观察平衡
移动方向和反应速率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条件后平衡 确实发生了移动,且移动方向与
30
实验室中合成与分离操作
合成操作
根据目标产物的化学性质 和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 合成路线和操作方法,如 酯化、硝化、磺化等。
2024/2/3
分离操作
利用化学平衡原理,采用 蒸馏、萃取、结晶等方法, 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 纯化。
条件控制
在合成和分离过程中,严 格控制温度、压力、pH值 等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 的移动》精品PPT课件
化学平衡状态与化学平衡的移动ppt课件
深入探讨了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化学平衡 移动的影响。
实例分析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案例,分析了化学平衡状态与 化学平衡移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习建议
掌握基本概念
建议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概念。
理解影响因素
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加强实践应用
化学平衡移动是动态的 平衡移动是反应体系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是 反应从原有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3
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建立新的平衡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发生移动,但移动的结 果并不是使体系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而是在新 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与限度
平衡移动的方向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的方向是减弱外界条件改变的方向。例如,当增加反应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的限度
平衡移动并不是无限制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平衡会发生移动,但移动的结果并不能完全 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例如,在可逆反应中,即使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也不能 完全转化为零或无穷大。
05 化学平衡的应用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合成氨工业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催 化剂等条件,使氮气和氢 气在化学平衡中转化为氨 气,提高氨气的产率。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与讨论
结论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化学平衡状态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讨论
分析实验误差来源,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以提高准确性。同 时,可以讨论化学平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课时跟踪检测 化学平衡的移动
课时跟踪检测化学平衡的移动【基础过关】1.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解析:选D正反应速率降低,可能是减压或降温,A的浓度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只能是降温。
2.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D.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解析:选C如果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变化而各组分的含量不变,则平衡不发生移动,A项不符合题意;使用合适的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改变,但平衡不移动,B项不符合题意;如果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则压强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
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反应A(g)+B(g)C(g)+D(s)已达平衡,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A.减少C或D的浓度B.增大D的浓度C.减小B的浓度D.增大A或B的浓度解析:选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注意本题中物质D是固体,其浓度是常数,故改变物质D的量对平衡无影响,D项正确。
4.已知反应:2NO2(g)N2O4(g),把NO2、N2O4的混合气体盛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把烧瓶A放入热水里,把烧瓶B放入冰水里,如图所示。
与常温时烧瓶内气体的颜色进行对比发现,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过程中,A烧瓶内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B.上述过程中,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C.上述过程中,A、B烧瓶内气体密度均保持不变D.反应2NO2(g)N2O4(g)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解析:选D A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确;B项,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正确;C 项,容器的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A烧瓶、B烧瓶内气体密度都不变,正确;D 项,放在热水中的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放在冰水中的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故反应2NO2(g)N2O4(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D项符合题意。
最新二十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5、看是否需要辅助线。
一、速率-时间图象(V-t图象)
例1、判断下列图象中时间t2时可能发生了哪一种变化? 分析平衡移动情况。
(A)
(B)
(C)
分析这种曲线关键是注意起点、终点和斜率。
例:反应A(g)+B(g)=C(g)+Q已达平衡,升高温度, 平衡逆移,当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又达平衡,则速率对 时间的曲线为( C )
二、转化率(或产率、百分含量等)-时间图象
例3、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当其它
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上
总体积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里,增大或减小压强都
使
化学平衡移动。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 ,改变压强可
认为 改变反应速率,则
使化学平衡移动。
②增大压强无论平衡如何移动,新平衡状态里的速率一定_____ 原平衡状态的速率;减小压强无论平衡如何移动,新平衡状态 里的速率一定 _____ 原平衡状态的速率
增大HI的浓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
NO2的转化 率增大
NO2的转化 率增大 H2的转化率 减小,I2的转 化率增大 HI的转化率 不变
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转化率不变
解化学平衡图像题的技巧
1、弄清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 2、弄清图像上点的意义,特别是一些特殊
点(如与坐标轴的交点、转折点、几条曲 线的交叉点)的意义。
“减弱”的双重含义
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
定量角度: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不能完全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量。
化学平衡的移动 完整版课件
速率
V正
V正=V逆
V正 = V逆
V逆
平衡1 平衡2
时间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 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概念的理解: ①影响平衡的因素只有C、P、T三种; ②原理的适用范围是只有一项条件变化的情况; ③定性角度:平衡移动的方向为减弱外界改变的方向。
回忆: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是怎样建立的? 化学平衡状态有什么特征?
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本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表观特征:各组分浓度恒定
化学平衡是怎样建立的? 一定条件 投入后不管 一定时间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动、等、定、变变、同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什么是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不移动
P↓→V↓;气体计量数之和大的一 方V减小快
P变化→气体计量数之和大的一 方V同向变化快
(4)催化剂:同比例加快正逆反应速率
二、外界条件 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以及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分析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浓度的影响 2.压强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t/S
V’+<V’-,平衡左移
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mA(g)+nB(g) pC(g)+qD(g) c(C)p ×c(D)q
K= c(A)m ×c(B)n
试根据平衡常数讨论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 生成物浓度四种情况,化学平衡怎样移动。
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外界条件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1)T:T↑→V↑;V(吸)增大快
2024版《化学平衡的移动》PPT课件
2024/1/24
配合物的配体交换反应
配合物中的配体可以被其他配体所取 代,形成新的配合物
实例
如银氨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氧化 银沉淀和氨气;铜氨溶液与硫化氢反 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氨气等。
22
06 总结与展望
2024/1/24
23
化学平衡移动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重要性
化学平衡移动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关 键现象,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控 制反应过程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具有重 要意义。
应用前景
化学平衡移动在化学工业、环境保护、 能源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催化剂设计、废气处理、电池性能提 升等。
2024/1/24
24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4
问题
目前对于化学平衡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微观 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相对较少,限制了对其深入理解和应用。
挑战
酸碱强度与质子转移能力
03
强酸强碱完全解离,弱酸弱碱部分解离,解离程度与质子转衡移动原理
2024/1/24
沉淀溶解平衡
表达式为AgCl(s) <=> Ag+(aq) + Cl-(aq),沉淀的生成、溶解 和转化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 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 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CONTENTS
• 化学平衡概述 • 沉淀溶解平衡移动 • 酸碱平衡移动 • 氧化还原平衡移动 • 配合物形成与平衡移动 • 总结与展望
2024/1/24
2
01 化学平衡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踪检测(二十三)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平衡:Br2+H2O 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C.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解析:选D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AgBr沉淀,c(Br-)降低,平衡向右移动,c(Br2)降低,溶液颜色变浅,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对N2(g)+3H2(g)2NH3(g)Δ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不符合题意;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是一个可逆反应,饱和食盐水中Cl-的浓度较大,使平衡左移,会降低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反应中c(NO2)增大,颜色变深,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符合题意。
2.反应2A(g)2B(g)+E(g)ΔH=Q kJ·mol-1(Q>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体积加压B.扩大体积减压C.增加E的浓度D.降温解析:选D缩小体积加压,平衡逆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但正反应速率也增大,A 错误;扩大体积减压,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降低,但A的浓度也减小,B错误;增加E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C错误;降温,正反应速率降低,且平衡逆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D正确。
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生成副产物HCl,利用下列反应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4HCl(g)+O2(g)2Cl2(g)+2H2O(g)ΔH=-115.6 kJ·mol-1。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能充分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B.氯化氢的转化率不再改变C.断开4 mol H—Cl键的同时生成4 mol H—O键D.n(HCl)∶n(O2)∶n(Cl2)∶n(H2O)=4∶1∶2∶2解析:选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的总质量始终不变,A错误;反应正向进行时,HCl 的转化率升高;反应逆向进行时,HCl 的转化率降低,当HCl 的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可以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断开4 mol H —Cl 键和生成4 mol H —O 键均表示正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 错误;达到平衡状态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但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 错误。
4.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 3(s)CaO(s)+CO 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 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B .增加CaCO 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 2的浓度增大C .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解析:选C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 (CO 2),改变容器容积,平衡常数K 不变,即达到平衡时c (CO 2)不变,故A 错误,C 正确;CaCO 3是固体,增加固体的量,平衡不移动,CO 2的浓度不变,B 错误;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He ,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D 错误。
5.(2019·亳州第二次联考)在t ℃时,向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6 molHI(g),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ΔH >0,H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时,I 2蒸气的体积分数为25%B .若在1.5 min 时降低温度,则反应将向左进行C .平衡后若升高温度,v 正增大,v 逆减小D .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 2后,平衡向左移动,H 2的体积分数减小解析:选A 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由图可知,平衡时n (H 2)=0.4 mol ,则有n (I 2)=0.4 mol ,故I 2蒸气的体积分数为0.4 mol 1.6 mol×100%=25%,A 正确;1.5 min 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但反应仍向右进行,直至平衡,B 错误;平衡后若升高温度,v 正、v 逆均增大,但v 正增大的程度大于v 逆,平衡向右移动,C 错误;平衡后加入H 2,平衡向左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达到新平衡后,c (H 2)仍比原来大,则新平衡后H 2的体积分数增大,D 错误。
6.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铁粉并充入1 mol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Fe(s)+5CO(g)Fe(CO)5(g),当反应进行到5 min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5 min时,b容器中v(正)=v(逆)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C.b中v(正)大于a中v(逆)D.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c>a解析:选C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φ(CO)先减小后增大,若三个容器都未达到平衡状态,则应该是随着温度的升高,φ(CO)一直减小,但b容器中φ(CO)小于c容器,所以可以确定反应在T2到T3之间,先达到了平衡状态,然后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
若三个容器都达到平衡状态,因为是放热反应,a容器的φ(CO)应小于b容器,但实际上a容器的φ(CO)大于b容器,所以确定a容器还未达到平衡状态,b容器不确定,所以v(正)、v(逆)不一定相等,A项错误。
a容器中反应还没达到平衡,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v a(正)>v a(逆);因b容器的温度高于a容器的温度,所以相同时间内,v b(正)>v a(正),所以v b(正)>v a(逆),C项正确。
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三容器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a>b>c,D项错误。
7.(2019·淮北一模)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N2O4(无色)ΔH<0。
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点达到平衡状态B.b点与a点相比,c(NO2)、c(N2O4)均减小C.d点:v(正)<v(逆)D.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解析:选B曲线a→b段透光率不变,说明c(NO2)保持不变,故b点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a、b两点的透光率相等,说明这两点中c(NO2)、c(N2O4)分别相等,且保持不变,B错误;由图可知,d点后透光率逐渐下降,说明c(NO2)逐渐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则有v(正)<v(逆),C正确;c点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NO2)减小,则透光率将增大,D正确。
8.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ΔH>0。
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解析:选A A项,当通入A气体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正确;B项,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A的体积分数不变,错误;C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误;D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误。
9.(2019·大庆一模)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A(g)+y B(g)z C(g),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5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8 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y<zC.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C的体积分数降低解析:选A压缩容器的容积时体系压强增大,假设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应为1 mol·L -1,但再次平衡后小于1 mol·L-1,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知,x+y>z,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增大,因为压缩了容器的容积,则B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10.(2019·荆门调研)一定温度下,将1 mol A(g)和1 mol B(g)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 C(g)+D(s),在t1时达到平衡。
在t2、t3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方程式中x=2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C.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DD.t1~t3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同解析:选A t2时刻改变条件,浓度增大而平衡不移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则只能是改变容器的体积,使浓度增大且平衡不移动,所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故x =2,A 项正确,B 项错误;由于D 是固体,D 的多少不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故C 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D 项错误。
11.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40%~50%。
CO 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测得CO 2和CH 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3 min 到9 min ,v (H 2)=_______mol·L -1·min -1。
(2)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反应中CO 2与CH 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 .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 2,同时生成1 mol H 2OD .CO 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3)平衡时CO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平衡时混合气体中CH 3OH(g)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