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的几点思考

摘要: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职能,决策水平的高低不仅是领导干部能力

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和成败。本文从领导干部的涵义入题,论

证了决策的重要性,阐述了决策的原则,探讨了决策的艺术,以期对我们的决策

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决策能力思考

领导干部的关键是“带领”和“引导”,即凝聚群众力量,完成既定任务,实现工作

目标。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目标和任

务的“抉择”的问题,也就是决策问题。决策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有无绩

效及绩效的大小,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方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成败。

一、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的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是制定方针政策,是确定工作的方向;“用干部”是进行人事决策,是实施决策的重要保证。因此,决策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全过程,影响并决定

着其他职能的发挥。领导水平高低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及时发现问题,能否适时做

出正确的决策。概括地说,决策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职能

决策是领导干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活动,它涉及领导干部活动的各个领域,贯穿

了领导干部活动的全过程。任何单位、部门和层次的领导工作都离不开决策。一

般来说,领导工作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是制定决策和执行决

策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决策——执行决策——再决策——再执行决策的循环过程。没有决策就没有领导,只要有领导就必须要决策。

(二)决策是领导干部能力的反映

决策是领导干部水平和能力的一个主要标志。无论国家、地区,还是单位、

部门,任何一项工作的成败得失,主要取决于主要领导人决策的正确与否。在情

况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决策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可能的,但水平高的领

导者必须而且能够保证大多数决策是正确的。只有少数决策正确的领导者就是不

称职的或者说是低能的。

(三)决策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在群众的眼里,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个人行为,而是党和政府代表的行为。领导干部的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党组织和政府与

人民群众的关系。

(四)决策关系工作成败

决策规定着事业发展的方向,规定着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方法。正确的决策必

将引导工作走向成功,错误的决策只能给工作带来挫败。“一着占先,全盘皆活”,“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因此,决策直接决定工作的成败。

二、科学决策的原则

科学决策就是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决策。它与现代大生产相适应,其特点是:严格的、科学的决策程序;依靠专家“智囊”组织,运用科学的决

策方法:要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系统思维方法去决断;决策

的主体往往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实现决策科学化,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人民利益至上原则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问题的决策,都必须遵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即“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是宪法“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在在领导决策中的具体化,是决策者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

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讲

的就是这个原则。无论是政治决策还是经济决策,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决策,都

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一定要把人民利益至上原则时刻放在心中。坚

持为群众办好事而不办坏事,切实把好事办好。

(二)信息准确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者要从众多的信息中发现决策问题,要在掌握大量

信息的前提下确立决策目标;要在掌握充足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和抉择决策方案;

要依靠决策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修正和调整实施方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了解

到的信息对决策效果予以评估。可以说,信息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没有信息,情况不明,难以作出科学决策;信息受阻,信息失真,必将带来决策上的偏差。

在现代大生产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有效性的

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满足于过去的经验,靠“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来做拍板定案,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只有尽可能掌握决策所需的充足信息,才能提高决策

的科学化水平。

(三)可行性原则

决策总是要付诸实施的。因此,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决策的

可行性。要使决策建立在可能、可行、可靠的基础上,必须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能力等主客观条件,对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对决策实施

后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的利弊等等,进行具体的分析、科学的预测、详细

的论证、周密的审定。决不能只强调需要,而不考虑可能性和可行性;只强调有

利因素和成功的一面,而不考虑不利因素和失败的一面。坚持可行性原则,离不

开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否有全局的观念,向前看的态度,出以公心的办事原则,

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等,都将对可行性分析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要保证决

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首先必须把指导思想搞端正,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

的客观规律办事。

(四)对比选优原则

决策总是在若干有价值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科学化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对多

种方案对比选优的基础上。所谓选优,既可以在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优的一个,也

可以将多种方案中的优秀部分综合为一。坚持对比选优原则,不仅要看方案选得

对不对,而且要看方案选得好不好。“对不对”是是非标准,“好不好”是优劣标准。判断决策方案“对不对”的依据,只能是决策目标。与决策目标背道而驰的决策方案,当然是错误的。判断决策方案“好不好”的依据,一是付出的代价,一是实施

的后果。“好”的决策方案,应该是得利最大、弊失最小和可靠性最大、风险性最小。不同方案的利弊得失,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判定。因此,多种方案的比较、选

择和优化,就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

(五)集体决策原则

集体决策则是由领导集体作出并组织实施的决策。所谓集体决策,应该包括

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原则在决策中的应用。凡是事关全

局和长远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应该由领导集体作出,领导干部个人不得

独断专行;日常工作中的、具体的、或需作紧急处置的问题,分工负责的领导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