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尺规作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尺规作图的历史素材北师大版
尺规作图所谓尺规作图,就是只准有限次地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
最早提出几何作图要有尺规限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安那萨哥拉斯。
他因政治上的纠葛,被关进监狱,并被处死刑.传说,在监狱里,他思考化圆为方以及其它有关问题,用来打发令人苦恼的无所事事的生活.他不可能用规范的作图工具,只能用一根绳子画图,用随便找来的破木棍、竹片之类作直尺,当然这些“尺”上就不可能有刻度.另外,对他来说,时间是不多了。
因此他很自然地想到要有限次地使用尺规解决问题.后来以理论形式具体明确这个规定的是欧几里得,他在《几何原本》中对作图作了三条规定(公设)。
由于《几何原本》的巨大影响,希腊人所崇尚的尺规作图也一直被遵守并流传下来.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教师版 基本平面图形(解析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初一上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线段、射线、直线(1)直线有三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没有端点,三是向两方无限延伸;(2)射线有三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一个端点,三是向一方无限延伸;(3)线段有两个特征:一是直的,二是有两个端点。
(4)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5)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2直线的性质(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3线段的性质(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4线段的中点: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AM = BM =1/2AB (或AB=2AM=2BM)。
5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6角的四种表示方法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7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 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8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4.1线段、射线、直线+第2课时+线段的比较与作图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思考 方法一: 度量法
用刻度尺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如下图所示: 记为AB<CD。
A
B 3.1cm
C
D 4.1cm
0
1
2
3
4
5
6
7
8
思考
A
BA
BA
B
C
D
AB>CD
方法二: 叠合法
C
DC
D
AB<CD
AB=CD
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去,
将其中的一个端点重合在一起加以比较。
新知小结 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的方法:
4.1 线段、射线、直线
第2课时 线段的比较与作图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及他们的区别与 联系。(重点) 2.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线段、射线、直线。(难点) 3.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事实。
情境导入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走捷径呢?
绿地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
讲授新课
的距离是( A )
A. 8
B. 2
C. 4
D. 无法确定
随堂检测
3.要比较线段AB与CD的长短,小明将点A与点C 重合使两条线段在 一条直线上,结果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则AB与CD相比较,( B ) A. AB<CD B. AB>CD C. AB=CD D. 无法判断 4.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F 是AC 的三等分点。若 BF=8 cm,则线段AB 的长是__1_2___ cm。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01 2 3 4 5 6 7 8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4.2比较线段的长短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4.2比较线段的长短知识点总结1、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3、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1)目测法;(2)度量法;(3)叠合法4、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5、尺规作图: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6、用尺规作线段:(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二倍;(3)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或差。
其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先画一条射线,然后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即可,注意保留作图痕迹,画完图形后写出总结“某某线段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尺规作图的定义:仅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作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要点诠释:(1)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2)直尺必须没有刻度,无限长,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不可以在上面画刻度.(3)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也不能有刻度.它只可以拉开成之前构造过的长度.2.线段的中点:如下图,若点B在线段AC上,且把线段AC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B与BC,这时点B叫做线段AC的中点.3. 用尺规作线段或比较线段(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例如:下图所示,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a.要点诠释:几何中连结两点,即画出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2)线段的比较:叠合比较法:利用直尺和圆规把线段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其中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位于重合端点同侧,根据另一端点与重合端点的远近来比较长短.如下图:要点诠释:线段的比较方法除了叠合比较法外,还可以用度量比较法.如图所示,在一条笔直公路a的两侧,分别有A、B两个村庄,现要在公路a上建一个汽车站C,使汽车站到A、B两村的距离之和最小,问汽车站C的位置应如何确定?【答案与解析】解:如图,连接AB与直线a交于点C,这个点C的位置就是符合条件的汽车站的位置.【总结升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此类问题要与线段的性质联系起来,这里线段最短是指线段的长度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线段是图形,线段长度是数值.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1所示,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2)如图2,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上述问题中的道理.【答案】解:(1)河道的长度变小了.(2)由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做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有利于游人更好地观赏湖面风光,起到“休闲”的作用.思维导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教材第五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二节,是平面图形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4.1线段、射线、直线 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培优练】 9.(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如图,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AB=15 cm,C,D两点分别从点 P,B处出发,同时向点A运动,且点C的运动速度为2 cm/s,点D的运动速度为3 cm/s,运动 的时间为t s.(其中一点到达点A时,两点停止运动) (1)若AP=10 cm. ①运动1 s后,求CD的长; ②当点D在线段PB上运动时,试说明:AC=2CD. (2)如果t=3时,CD=1 cm,试探索AP的长.
4.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AC=CD=DB,点E是线段AB的中点.若AD=8,则CE的长为 ___2___.
【解析】因为AC=CD=DB,点E是线段AB的中点,AD=AC+CD=8,所以AC=CD=DB=4, 所以AB=3AC=12,AE=12AB=6, 则CE=AE-AC=6-4=2.
【能力练】 5.如图,线段AB=20,C为AB的中点,D为CB上一点,E为DB的中点,且EB=3,则CD等于( C )
【解析】因为P为线段AB的中点, 所以AP=BP.因为M为PB的三等分点, 所以BP=3PM,所以AM=4PM. 因为AM=4 cm,所以PM=1 cm.
4.如图,已知CB=13AB,AC=13AD,如果CB=2,求线段CD的长.
【解析】因为CB=13AB,AC=AB+BC,所以CB=14AC.因为AC=13AD,所以CB=112AD,CD= 23AD.又因为CB=2,所以AD=12BC=24,所以CD=24×23=16.
(2)当t=3时,CP=2t=6 cm,DB=3t=9 cm, 当点D在点C的右边时,如图:
因为CD=CP-PD=CP+AB-AP-DB=6+15-AP-9=1(cm),所以AP=11 cm; 当点D在点C的左边时,如图:
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4.2.3尺规 作角 课件(共13张PPT)
此作法也是用尺规作两个角
的差的方法,即
B
∠A'OA"=∠AOB- ∠A" OB.
例题讲解 探究点3:用尺规作已知角的和、差、倍角
例3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和(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已知: ∠1、∠2、求作:∠AOB,使∠AOB = ∠1+∠2.
解:如图所示
∠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课堂练习
获取新知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移动其中一个角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 大小。如何移动一个角呢?比如,如何将图4-28(1)中的∠AOB 移动到图4-28(2)的位置,使 OA与 O'A'重合?
这个角的大小由 什么来决定?
(1)请你用三角尺、量角器、圆规等工具解决这一问题。 (2)如果只用尺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你试一试,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1.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B )
A.用量角器画出∠AOB,使∠AOB=60° B.借助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使 ∠AOB =2∠α C.用三角尺画MN=1.5cm D.用三角尺过点P作AB的垂线
[解析]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A.利用了量角器,不属于尺规作图,故不符合题意; B.利用了直尺和圆规,属于尺规作图,故符合题意; C.利用无刻度的直尺无法作出3cm长的线段,不属于尺规作图,故不符合题意; D.只利用三角尺,未用到圆规,不属于尺规作图,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2角 第3课时 尺规作角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获取新知 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重点) 2.用尺规作图比较角的大小。(重点) 3.用尺规作角的和、差。(难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1.2 比较线段的长短PPT课件
a
b
2a
b
A 2a-b B
探究新知
知识点 4 线段的中点
A
MB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 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
探究新知
A
MB
如图,点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BM, 点 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类似地,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 四等分点等.
相等的线段?
小提示:在可打开角度 的最大范围内,圆规可 截取任意长度,相当于 可以移动的“小木棍”.
探究新知
讨论 你们平时是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的?你能从 比身高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吗?
探究新知
比较两个同学高矮的方法:
①用卷尺分别度量出两个同学的身高,将所得的
数值进行比较.
——度量法.
DB
所以
AC
=CB
=
1 2
AB
=
1 2
×6
= 3 (cm).
因为D是线段CB的中点,
所以
CD
=
1 2
CB=
1 2
×3
=
1.5 (cm).
所以 AD = AC + CD = 3 + 1.5 = 4.5 (cm).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1.如图,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AB = 8 cm,则AC = 4 cm.
北师大版 数学 七年级 上册
4.1.2 比较线段的长短
素养目标
3. 理解线段中点、等分点的意义,能够运用线段的和、 差、倍、分关系求线段的长度.
2. 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 段的长短.
1. 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的线段性质,并学会运用.
北师大版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知识点一、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定义在几何里,把限定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学-科网(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3.根据基本作图作三角形(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三角形;(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三角形;(3)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求作三角形;(4)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求作三角形;(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和斜边,求作直角三角形.4.与圆有关的尺规作图(1)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即三角形的外接圆);(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5.有关中心对称或轴对称的作图以及设计图案是中考常见类型.6.作图题的一般步骤(1)已知;(2)求作;(3)分析;(4)作法;(5)证明;(6)讨论.其中步骤(3)(4)(5)(6)一般不作要求,但作图中一定要保留作图痕迹.二、尺规作图的方法1.尺规作图的关键(1)先分析题目,读懂题意,判断题目要求作什么;(2)读懂题意后,再运用几种基本作图方法解决问题.2.根据已知条件作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求作三角形的关键是确定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作图依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常借助基本作图来完成,如作直角三角形就先作一个直角.重点考向考向一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2.基本作图有五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典型例题典例1已知:线段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典例2如图,已知/MAN,点B在射线AM上.(1)尺规作图:①在AN上取一点C,使BC=BA;②作/MBC的平分线B。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AN.考向二复杂作图利用五种基本作图作较复杂图形.典型例题典例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四个点A, B, C, D.(1)利用尺规,按下面的要求作图.要求: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结论.①作射线AC;②连接AB,BC,BD,线段BD与射线AC相交于点O;③在线段AC上作一条线段CF使CF=AC - BD.(2)观察(1)题得到的图形,我们发现线段AB+BC >AC,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q4 .C考点训练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画线段MN=3 cmB.用量角器画出N AOB的平分线。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2.3 尺规作角
图片导入 打台球时,球的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
如右图。红球能否被击入右下角的袋中? 你能画出红球在第一次反弹后的运动路 线吗?
视频导入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4-125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①思考:如何用尺规作∠A′O′B′=∠AOB?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上制作的,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独立运行,
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于一
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学生的
视觉、听觉等器官,使课堂教育更加直观、形 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无 论中学 生还 是小 学生, 他们 对自己 喜欢 的老 师都会 有一些 普遍 认同的 标准, 诸如 尊重和 理解学 生, 宽容、 不伤害 学 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 、有耐 心、不 轻易发 脾气等 。 教师 要放 下架子 ,把学 生放 在心上 。“蹲 下身 子和学 生说话 ,走下 讲台给 学生讲 课”;关 心学生 情感体 验,让 学生感 受 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 ,努力 做学生 喜欢的 老师。 教 师要学 会宽 容, 宽容学 生的 错误和 过失 ,宽 容学生 一时没 有取 得很大 的进步 。苏 霍姆林 斯基说 过: 有时宽 容引起 的 道德震 动,比 惩罚 更强 烈。每 当想 起叶圣 陶先 生的 话:你 这糊涂 的先 生,在 你教鞭 下有 瓦特, 在你的 冷眼 里有牛 顿,在 你 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 加感受 到自己 职责的 神圣和 一言一 行的重 要。 善 待每一 个学 生, 做学生 喜欢 的老师 ,师 生双 方才会 有愉快 的情 感体验 。一个 教师 ,只有 当他受 到学 生喜爱 时,才 能 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 简介 新课标 的全名 叫做 《义 务教育 课程 方案和 课程 标准 (2022 年版) 》, 文件包 括义务 教育 课程方 案和16 个课 程标准 (2022 年 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连劳动 、道德 这些, 也有非 常详细 的课程 标准。 现行义 务教育 课程 标准 ,是201 1年 制定的 ,离 现在已 经十 多年了 ;而 课程方 案最早 ,要 追溯到 2001年 ,已 经二十 多年没 更 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 实情况 更新。 所以这 次新标 准的 实施 ,首先 是对 老课标 的一 次升 级完善 。另外 ,在 双减的 大背景 下颁 布,也 能体现 出, 国家对 未来教 育 改革方向的规划。 课程方 案课程 标准 是啥 ?课程 方案 是对某 一学 科课 程的总 体设计 ,或 者说, 是对教 学过 程的计 划安排 。简 单说, 每个年 级 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 么讲, 课程方 案就是 依据。 课程标 准是规 定某 一学 科的课 程性 质、课 程目 标、 内容目 标、实 施建 议的教 学指导 性文 件,也 就是说 ,它 规定了 ,老师 上 课都要讲什么内容。 课程方 案和课 程标 准, 就像是 一面 旗帜, 学校 里所 有具体 的课程 设计 ,都要 朝它无 限靠 近。所 以,这 份文 件的出 台,其 实 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 我们孩 子成长 的走向 。 各门课 程基于 培养 目标 ,将党 的教 育方针 具体 化细 化为学 生核心 素养 发展要 求,明 确本 课程应 着力培 养的 正确价 值观、 必 备品格 和关键 能力 。进 一步优 化了 课程设 置, 九年 一体化 设计, 注重 幼小衔 接、小 学初 中衔接 ,独立 设置 劳动课 程。与 时 俱进, 更新课 程内 容, 改进课 程内 容组织 与呈 现形 式,注 重学科 内知 识关联 、学科 间关 联。结 合课程 内容 ,依据 核心素 养 发展水 平,提 出学 业质 量标准 ,引 导和帮 助教 师把 握教学 深度与 广度 。通过 增加学 业要 求、教 学提示 、评 价案例 等,增 强 了指导性。 教育部 将组织 宣传 解读 、培训 等工 作,指 导地 方和 学校细 化课程 实施 要求, 部署教 材修 订工作 ,启动 一批 课程改 革项目 , 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尺规作图学习活动单小组姓名
一、知识回顾:
1.由若干条_______的线段,_______相连组成的______平面图形叫多边形。
2.连接多边形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多边形的_________。
3.各边_____,各角_____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4.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_____,记作______,大于半圆的弧叫_______,小于半圆的弧叫_______,未作说明,都是指_______ 。
二、预习内容:
校本教材:尺规作图。
三、预习要求:
画出探索1的两个图形:
我还有画角平分线的方法:__________。
四、通过预习我的收获是:
五、通过预习我的问题是:
六、学习探究:
1.探索2中,问题1:量得∠DCO=_________。
,∠CDO=_______。
,发现数量关系:∠DCO=____∠CDO;将条件改变,结论______。
问题2:CD、OD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
2.作一作中,图中点C是线段AB的_______,量得∠ACP=_______。
七、通过学习我又有收获:
八、通过学习我还有疑问:
一、明确学习目标(投影)
1、了解画图与作图的区别,理解各种作(画)图工具的作用。
2.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的性质。
3、会按探索1、2的要求作出图形。
二、学情分析:小学学生学习了用几何工具画图,对思维能力的要求不高,进入系统学习几何知识,作图是几何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本课目的通过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学生进行几何作图训练,并从作图中发现图形性质。
三、教学重点:理解作图工具的作用,按要求作出争取正确的图形。
四、教学难点:按要求作出争取正确的图形。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教师活动:展示学生学习活动单(两、三份),简要点评,体现学生预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二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研讨,交流预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
教师活动:巡查指导。
教学活动三学生活动:小组代表(2-3个)展示合作研讨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的疑惑,其它小组代表补充不同的疑惑。
教师活动:点评、点拨。
教学活动四教师导学:
1.师生共作角平分线,引导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作是角平分线(用量角器量或在纸上画后通过折叠验证)。
2.画角平分线的方法:(1)将角折叠后,沿折痕画。
(2)用直角三角板: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点C、D,使OC=OD,再画CE⊥OA,DF⊥CB,CE、DF交于点P,画射线OP,射线OP就是∠AOB 的平分线。
(3)用量角器:同上取点C、D在∠AOB内,用量角器画∠OCE=∠ODF,OE、OF相交于点P,画射线OP,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
请同学们议一议,上面这些方法中哪一个方法简单些。
3.对探索2,(1)引导学生说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
(2)引导学生说出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30°,那么这个锐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将1、2比较,相同条件是________。
另外的条件和结论刚好________。
4.对作一作,引导学生发现PQ既过AB中点,又和AB垂直,总结得出线段中点作法,(只要学生能发现C是AB中点,∠ACP=90°就行)教学活动五学生当堂训练。
教学活动六学生活动:课堂小结:口述或在本节课的收获框中填出,教师活动:归纳总结(投影展示小结):
1.清楚了作(画)图工具的作用。
2.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3.会用多种方法作(画)角平分线。
4.感受到很多几何图形都具有特定的性质。
1.作出线段AB的四等分点。
2.以点O为圆心,分别以线段a、b的长为半径作圆。
作一条直线交小圆于A、B,交大圆于C、D,你发现了什么?
3、画半径为4cm的圆,在圆上取AB两点、使AB所对的圆心角是120°。
(1)取AB的中点C,连接AC、BC,你发现了什么?(2)点C分别与半径OA、OB的中点E、F连接,你又发现了什么?
第八课回顾与思考学习活动单小组姓名
一、知识回顾:
1.本章学习了哪些重要概念?
2.本章有哪些重要图形性质?
3.本章涉及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数学方法?
二、预习内容:
校本教材:第八课回顾与思考。
三、预习要求:
1.举出几个生活中的平面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喜欢的图案是:__________。
3.本章知识结构:
四、通过预习我的收获是:
六、通过预习我的问题是:
八、学习探究:
1.例1依次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2(1)MN可看成哪两条线段的和?还可以怎样看?
(2)AC+BC=a这里的a表示什么?猜出MN=____________。
3.例3中(1)1点20分时,时针指向哪里?分针指向哪里?画图说明。
(2)1点15分到1点35分,经过了多长时间?经过1分钟,时针转______ 度,分针转________度。
(3)4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夹角是_______,分针旋转一定角度时相应的时针也会旋转一个角度,要能重合,也就要求在相同时间分针比时针应多转动_______度,这可看作应用题中的______问题。
九、通过学习我又有收获:
八、通过学习我还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