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尺规作图——线段的截取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尺规作图_知识点讲解1

最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尺规作图_知识点讲解1

如图24.4.2,我们可以先画射线AB,然后用圆 规量出线段MN的长,再在射线AB上截取AC= MN,线段AC就是所要画的线段.
图 24.4.2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 AOB(图1) 求作: A`O`B`,使 A`O`B`= AOB
B D
B` D`
O
A C
O`
C`
A`
1、作射线O`A`。 2、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
C,交OB于D。 3、以点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
C`。 4、以点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作弧,交前弧于D`。 5、经过点D`作射线O`B`,∠A`O`B`就是所求的角。
B D
B` D`
O
A
C
O`
C`
A`
• 证明:
,由作法可知
• △C`O`D`≌△COD(SSS),
• ∴∠C`O`D`=∠CO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的垂直平分线.
5.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①.如图,点C在直线l上,试过点C画出直线l的垂 线.
能否利用画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方法解决呢?试试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
整个作图.
图 24.4.8
以C为圆心,任一线段的长为半径画弧,交l于A、B两点,
则C是线段AB的中点.因此,过C画直线l的垂线转化为
画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 即∠A`O`B`=∠AOB。
3、平分已知角
已知: AOB(图2) 求作:射线OC,使 AOC= BOC
B
E
C

O
D
A
1、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 2、分别以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

七年级几何图形线段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几何图形线段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几何图形线段知识点总结几何图形线段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也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线段是指两个端点之间的线段,本篇文章将为您总结七年级几何图形线段知识点,帮助您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知识。

一、线段的基本定义线段是指在平面内的两个点A、B之间的线段,简称”AB“,其中AB为线段的名称,A、B称为线段的端点。

二、线段的基本性质1. 线段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

2. 线段可以任意的旋转或平移。

3. 线段有端点,没有中点。

三、线段的分类1. 从长度上来分类(1) 等长线段: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2) 不等长线段:两条线段的长度不等。

2. 从方向上来分类(1) 水平线段:线段水平方向。

(2) 垂直线段:线段垂直方向。

(3) 斜线段:线段与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夹角不为90度。

四、线段的比较1. 比较两个线段的长度时,可以直接比较两个线段的长度。

2. 当两个线段长度相等时,使用字母名字来区别各个线段。

3. 当比较多个线段的长度时,可以把它们排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进行比较。

五、线段的作图当知道一个线段的长度和方向时,可以利用尺规作图将该线段画出来。

作图具体步骤如下:1. 画出一条定向的线段。

2. 把线段分成若干份(数量要与线段的长度相吻合),并把每一份长度标记在线段上。

3. 用尺子和直尺延长每一份,直到形成一个平行于左端的直线段。

4. 把直线段平移至原线段的右边,右端与原线段左端重合。

5. 连接新线段右端和原线段右端,所连接的直线段即为所求的线段。

六、线段的应用线段在几何图形中广泛应用,常见的应用包括:1. 测量线段长度。

2. 绘制图形时需要绘制线段,如绘制正方形、长方形等。

3. 现实中的常见对象如公路、铁路等都包含着线段,因此需要对线段进行测量和计算。

以上就是七年级几何图形线段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线段基本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线段的分类、比较和作图方法。

线段作为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频繁出现,希望大家能通过本文对线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流利地运用线段知识。

七年级数学上册1线段射线直线尺规作图的历史素材新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线段射线直线尺规作图的历史素材新北师大版

尺规作图
所谓尺规作图,就是只准有限次地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

最早提出几何作图要有尺规限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安那萨哥拉斯。

他因政治上的纠葛,被关进监狱,并被处死刑。

传说,在监狱里,他思考化圆为方以及其它有关问题,用来打发令人苦恼的无所事事的生活。

他不可能用规范的作图工具,只能用一根绳子画图,用随便找来的破木棍、竹片之类作直尺,当然这些“尺”上就不可能有刻度。

另外,对他来说,时间是不多了。

因此他很自然地想到要有限次地使用尺规解决问题。

后来以理论形式具体明确这个规定的是欧几里得,他在《几何原本》中对作图作了三条规定(公设)。

由于《几何原本》的巨大影响,希腊人所崇尚的尺规作图也一直被遵守并流传下来。

初一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尺规作图——作线段

初一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尺规作图——作线段

教案尺规作图——线段一、学习目标: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4.体验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5.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并会求两点之间的距离.二、知识回顾:1.已知一条线段,如何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再画一条这个长度的线段.2. 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来比较.三、知识梳理:1.尺规作图和基本作图在几何里,把只用直尺和圆规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成为基本作图. 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法:(1)作射线AM(2)在AM上截取AB= a.则线段AB为所求.3.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1)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2)叠合法: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如下图)4.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如图(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记作AM=MB或AM=MB=1/2AB或2AM=2MB=AB.如图(2),点M、N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段AM、MN、NB,点M、N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等等.5.线段的性质两点所连的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6.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注意:距离是用“数”来度量的,它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四、典例探究1.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和、差【例1】如下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总结:1.画线段的和时,一般在第一条线段向右的延长线上画,画图工具可选用直尺和圆规,注意保留圆弧的痕迹.2.画线段的差时,一般从被减的那线段的右端点向左在线段上画.3.所画线段含已知线段的和、差时,通常先画和,再画差.4.画完线段后,最后别忘了写结论.练1如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2.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例2】如图,已知线段AD=6,线段AC=BD=4,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总结:1.一条线段的中点只有一个.2.某一点要成为一条线段的中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点必须在这条线段上;②它把这条线段分为相等的两条线段.3.若点C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B=2AC=2BC,或AC=BC=12AB.反之,若AB=2AC=2BC,或AC=BC=12AB,则点C是线段AB 的中点.练2已知线段AB=12,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6,M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AM的长.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实际应用【例3】如图,A、B是公路l两旁的两个村庄,若两村要在公路上合修一个汽车站,使它到A、B两村的距离和最小,试在l上标注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理由.总结:解决平面图形中最短路径(即最小距离或距离之和最小)问题时,通常会运用到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练3如下图,一只壁虎要从圆柱体A点沿着表面尽快地爬到B点,因为B点有它要吃的一只蚊子,而它饿的十分厉害,问壁虎怎样爬行路线最短?4.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例4】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总结:对于题目中没有给出图的几何问题,要注意考虑全面,必要时需分类讨论. 结合题目已知条件正确画图很重要,既直观形象,又不易漏掉情况.练4已知点A、B、C都是直线l上的点,且AB=5cm,BC=3cm,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五、课后小测一、选择题1.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3.已知线段AB=16cm,O是线段AB上一点,M是AO的中点,N是BO的中点,则MN=()A.10cm B.6cm C.8cm D.9cm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D=3cm,AB=10cm,那么BC的长度是()A.3cm B.3.5cm C.4cm D.4.5cm5.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A.0.5cm B.1cm C.1.5cm D.2cm6.如图所示,A、B两点所对的数分别为a、b,则AB的距离为()A.a﹣b B.a+b C.b﹣a D.﹣a﹣b7.如图,O是线段AB的中点,C在线段OB上,AC=4,CB=3,则OC的长等于()A.0.5 B.1 C.1.5 D.28.已知A,B两点之间距离是10cm,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则AC的中点与BC的中点距离是()A.3cm B.4cm C.5cm D.不能确定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C.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D.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P=BP,则点P是线段的中点 B.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B=AC+BCC.若AC+BC>AB,则点C一定在线段AB外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1.A、B两点的距离是()A.连接A、B两点的线段 B.连接A、B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C.过A、B两点的直线 D.过A、B两点的射线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如果AP=BP,那么点P是线段AB的中点C.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D.如果点P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P=BP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C=12AB,则C是AB的中点 B.若AC=BC,则C是AB的中点C.若C在线段AB上,且AC=BC,则C是AB的中点 D.若C在直线AB上,且AC=12AB,则C是线段AB的中点二.填空题14.已知线段AB=10,如图,若C为线段AB的中点,D在线段CB上,DA=6,DB=4,则CD的长度是.15.(1)线段的大小比较可以用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较,也可以把一条线段另一条线段上来比较;(2)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_________,若P是AB•的中点,•则PA=12_____,或AB=2________.三、解答题16.如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3b-2c.17.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18.知识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用于有意义的方面.从教室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试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19.平面上有A,B,C,D四个村庄,为解决当地缺水问题,政府准备投资修建一个蓄水池,不考虑其他因素,请你画图确定蓄水池H的位置,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A,B,C,D四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如图所示),你能说明理由吗?20.如图,线段AC=6cm,线段BC=15cm,点M是AC的中点,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的长.21.如图所示,A,B,C三棵树在同一直线上,量得树A与树B的距离为4m,树B与树C的距离为3m,小亮正好在A,C两树的正中间O处,请你计算一下小亮距离树B多远?22.如图所示,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AC上任意一点,M、N分别是AD、DB的中点,若AB=16,求MN的长.六、小结。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4.2.3-尺规作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4.2.3-尺规作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4.2.3 尺规作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 4.2.3尺规作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初步渗透用反证法说理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

教学重点线段的中点概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教学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性补案一、引入新课预习自学(看课本P126—128完成下列问题)1.过A、B、C三点作直线,小明说有三条,小颖说有一条,小林说不是一条就是三条,你认为的说法是对的。

问题:现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上面的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下面的数学问题: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二、讲授新课2. 已知线段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作法:(1)作射线AM(2)在AM上截取AB= a。

则线段AB为所求。

应用: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a+b。

解:(1)作射线AM;(2)在AM上顺次截取AC=a,CB= b。

则AB= a+b 为所求。

做一做:作线段AB=a-b。

3.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两条线段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那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我们先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怎样比较两个同学的身高?一是用尺子测量;二是站在一起比(脚在同一高度)。

如果把两个同学看成两条线段,那么比较两条线段就有两种方法。

(1)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从而进行比较。

(2)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使一端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三、课堂练习1.比较线段a和b的长短,其结果一定是().A.a=b B.a>b C.a<b D.a>b或a=b或a<b 2.画线段AB=50mm,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得5AC=2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AB=10BD,那么CD=______mm.3.如右上图,AC=CD=DE=EB,图中和线段AD长度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4.把弯曲的河道改直后,缩短了河道的长度,这是因为5.已知,如图,AB=16㎝,C是BC的中点,且AC=10㎝,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四、布置作业课本128页练习五、板书设计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4.2.2线段、射线、直线(二)——尺规作图

4.2.2线段、射线、直线(二)——尺规作图
目测法; 直接观察,目测判断。 (不准确,也不十分可靠,不建议采用)
度量法; 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线段CD的长度,再比较线段AB、
线段CD的长短(大小)。 (近似值)
叠合法。 将一条线段放在另一条线段上,使它们的一个端点重合,观
察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关系。
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 知线段
a 已知:线段a, 作一条线段AB,使AB=a
怎样的点是线段的中点?
操作:把纸条对折,找出它的中点。
定义: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 线段的中点。
A
M
B
因为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AM=BM= 1 AB 2
说明:
线段的中点必须在线段上。 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
1、已知线段AB = 4cm,延长AB到C,使BC = 2AB,若D为
让两个同学站在同一平地上脚底平齐观看两让两个同学站在同一平地上脚底平齐观看两人的头顶直接比出高矮
直线性质1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直线、线段、射线的表示 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直线的表示
A
B
直线AB
线段的表示
A
B
线段AB
射线的表示
O
A
射线OA
1.若点A与点C重 2.若点A与点C重 3.若点A与点C
合,点B落在C、D之 合,点B与点D重__合_,那 重合,点B落在CD
间,那么AB_<__CD. 么AB=CD.
的延长线上,那么
AB _>__ CD.
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叠合法——从“形”的角度比较. 度量法——从“数值”的角度比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线段的比较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线段的比较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2课时 线段的比较
1 课堂讲授 尺规作图
线段大小的比较
线段的中点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下面图形中,哪些是直线、射线和线段?
A
B
图1
a
A 图4
图3 b
图2
O
A
B
图5
知识点 1 尺规作图
知1-讲
尺规作图: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 和圆规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利用尺规作图可以 将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用直尺(无刻度)和 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步骤: (1)利用直尺(无刻度)作一条射线AB;
总结
知1-讲
作线段的和及倍数问题,一般都在所作直线上 依次截取;作线段的差在被减数的线段内也依次截 取,余下的线段即为所求线段的差.
知3-讲
知识点 3 线段的中点
1.中点的概念 :
若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 BM, 则点M叫线段AB的中点.
A
M
B
AM = BM = 1 AB 2
知3-讲
一点,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C )
A.MN=BM-AN
B.MN=
1 2
AB-AN
C.MN= 1 AM
2
D.MN=BN-AM
导引:由图知MN=AM-AN,由线段中点定义知
AM=BM=
1 2
AB,所以A,B正确;又由图
知MN=BN-BM,易知D正确.
总结
知3-讲
解答有关线段之间关系的题,一般要根据题中给 定的条件,结合图中已有条件进行解答,如本例我们 是根据线段中点定义得出的线段关系,结合图中MN 与其他线段关系来进行解答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5课时《尺规作图(一)—作线段》(教师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5课时《尺规作图(一)—作线段》(教师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第5课时《尺规作图(一)—作线段》(教师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术语。

2.学生能够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准确地作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3.学生能够理解尺规作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2.掌握作线段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尺规作图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作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尺子、圆规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尺子、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尺规作图吗?它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可以用尺规来作图?2. 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段线段的长度m。

请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尺规来作出这个线段。

3. 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教师通过黑板示意图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尺规的构造、尺规的刻度、尺规的使用方法等。

4. 指导学生作图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尺规作出一段给定长度的线段。

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尺规的刻度对齐、线段的精确度等问题。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若干道作图题,巩固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在完成后进行讲解和指导。

6.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尺规作图的应用,如建筑中的测量、工程施工中的标定等。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尺规作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线段的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使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技巧。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学生理解了尺规作图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思考并写出一篇关于尺规作图的应用的短文。

以上为本课教学内容的大致安排和教学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效果。

初一数学尺规作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初一数学尺规作图(可编辑修改word版)

POQ的线段长【知识回顾】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七)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定义: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 图,通常称基本作图。

一些复杂的尺规作图都是由基本作图组成的。

2、五种基本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1)题目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如图,线段 a .a求作:线段 AB ,使 AB = a . 作法:(1) 作射线 AP ;A(2) 在射线 AP 上截取 AB=a . 则线段 AB 就是所求作的图形。

(2) 题目二:作已知线段的中点。

已知:如图,线段 MN.求作:点 O ,使 MO=NO (即 O 是 MN 的中点). 作法:(1)分别以 M 、N 为圆心,大于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 两弧相交于 P ,Q ; (2)连接 PQ 交 MN 于 O .则点 O 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3) 题目三: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 OP, 使∠AOP=∠BOP(即 OP 平分∠AOB)。

作法:(1) 以 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OA ,OB 于 M ,N ;(2) 分别以 M 、N为圆心,大于为半径画弧,两弧交∠AOB 内于P; (3) 作射线 OP 。

则射线 OP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

BPA MPON B(4) 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 A’O’B’=∠AOB①①①作法: (1) 作射线 O’A’; (2) 以 O 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 M ,交 OB 于 N ;(3) 以 O’为圆心,以 OM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O’A’于 M ’; (4) 以 M’为圆心,以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 N ’; (5) 连接 O’N’并延长到 B ’。

七年级数学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七年级数学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04
用尺规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问题中的线段和角
实际问题中的线段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测量线段长度的问题,例如计算两点 之间的距离、测量地块的长和宽等。
实际问题中的角
角度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很多实际问题中都需要测量或计算角度, 例如确定方位角、计算角度差等。
如何用尺规解决实际问题
04
在作图过程中,要注意 保持几何图形的规范性 和美观性。
03
用尺规进行线段和角的测 量
线段和角的测量方法
测量线段长度
使用直尺或卷尺,将一端对齐线 段的起点,另一端对齐线段的终 点,读取刻度值即为线段长度。
测量角的大小
使用量角器,将量角器的中心点 对准角的顶点,量角器的刻度与 角的一条边重合,读取刻度值即 为角的大小。
七年级数学尺规作 线段和角
目录
• 用尺规作线段 • 用尺规作角 • 用尺规进行线段和角的测量 • 用尺规解决实际问题
01
用尺规作线段
尺规作线段的定义
01
尺规作线段是指使用无刻度的直 尺和圆规按照给定的条件和要求 画出线段。
02
尺规作图是一种基本的几何作图 方法,它利用了直尺的直线功能 和圆规的半径功能来完成作图。
01
02
03
确定作图步骤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 需要明确作图的步骤,包 括确定线段的长度、确定 角度的大小等。
使用尺规作图
根据确定的作图步骤,使 用尺规进行作图,确保作 出的线段和角符合实际问 题的要求。
检验作图结果
完成作图后,需要对结果 进行检验,确保作出的线 段和角满足实际问题的需 求。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步
以顶点为圆心,以适当长度为 半径,用圆规画弧。

【志鸿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例题与讲解 (新

【志鸿优化设计】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例题与讲解 (新

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1.尺规作图的概念几何中,通常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这种画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与画图虽然都是指按要求画出符合条件的正确图形,但两者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尺规作图是画图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要求只能限定用直尺和圆规这两种工具完成画图过程,而画图一般不限定工具.既可用直尺和圆规,也可以用其他的辅助工具,比如量角器、三角板、刻度尺等.(2)直尺的功能: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边延长.圆规的功能:以任意一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一段弧.【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延长射线OAB .作直线AB 的延长线C .延长线段AB 到C ,使AC =12AB D .延长线段AB 到C ,使AC =2AB 解析:A 项:射线不可以延长,只能反向延长;B 项:直线没有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C项:如果延长AB 到C ,则AC >AB ,不可能AC =12AB . 答案:D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 ,使AB =a .作法:①作一条直线l ;②在l 上任取一点A ,以点A 为圆心,以线段a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 于点B . 线段AB 就是所求作的线段.(2)常用的基本作图语言有:①过点×和点×作射线××(或作直线××);②在射线××上截取××=××;③在射线上顺次截取××=××=××;④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谈重点作图的要求作图题的作图要求:(1)要根据问题把已知条件具体化;(2)要写明作什么图形,满足什么要求;(3)在作法中要使用规X 语句,按照作图的顺序逐一写明;(4)最后要指出结论.【例2】 已知线段a ,如图:求作:线段AB ,使AB =3a .分析:先作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连续作出三条线段都等于a 即可.作法:(1)作一条直线l ;(2)在l 上任取一点A ,以点A 为圆心,以线段a 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 于C ;(3)以点C 为圆心,以线段a 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在同一方向上交直线l 于D ;(4)以点D 为圆心,以线段a 的长度为半径作弧,在同一方向上交直线l 于B .所以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释疑点截取线段的方法沿着某一个方向依次截取几次,结果所得到的线段就是原线段的几倍.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如图所示:求作:∠DEF,使∠DEF=∠AOB.作法:(1)在∠AOB上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点P,Q;(2)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OP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D;(3)以点D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第(2)步中所画弧于点F;(4)作射线EF.则∠DEF即为所求作的角.【例3】如图,已知∠AOB,利用尺规作∠A′O′B′,使∠A′O′B′=2∠AOB.作法:(1)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2)作射线O′A′,以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C′于点C′;(3)以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E点,接着以E为圆心,同样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弧于点B′;(4)过点B′作射线O′B′,∠A′O′B′就是所求作的角.如图.辨误区作留作图痕迹作图痕迹是尺规作图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可擦去.4.作线段的和、差“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是基本作图之一,它是作线段和、差的依据,因此我们要对“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过程和操作方法非常熟练.作线段的和时,是沿着某一点按照一个方向依次截取每一条线段,这条直线上的始点与终点组成的线段就是所作的几条线段的和;作线段的差时,先作被减线段,然后以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端点,在这条线段内部作出要减的线段,其余的两个端点组成的线段就是要求作的线段.【例4】如图,已知线段a,b,c,用圆规和直尺画线段,使它等于2a+b-c.分析:先作2a+b,然后再减去c.作法:(1)作射线AF;(2)在射线AF上顺次截取AB=BC=a,CD=b;(3)在线段AD上截取DE=c.所以线段AE即为所求.5.作角的和、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基本作图之一,它是作角和、差的依据,因此我们要对“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过程和操作方法非常熟练.作角的和时,是沿着角的一边按照一个方向依次作出每一个角,这个角的始边与终边组成的角就是所作的几个角的和;作角的差时,先作被减的角,然后以这个角的一条边为一边,在这个角的内部作出要减的角,其余的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就是要求作的角.【例5】如图,已知∠α和∠β(∠α>∠β),求作∠AOB,使∠AOB=∠α-∠β.作法:(1)作射线OA;(2)以射线OA为一边作∠AOC=∠α;(3)以O为顶点,以射线OC为一边,在∠AOC的内部作∠BOC=∠β,则∠AOB就是所求作的角.6.“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应用在小学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现在我们学习了“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我们可以利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出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利用图形来说明这一结论.析规律尺规作图步骤用尺规作图来说明问题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先写出已知、求作,再作图并写出作法.作图要力求准确.作复杂的图形时,一般先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再写出已知、求作和作法.【例6】任意作一个三角形,用尺规作图作出它的三个内角的和,并用量角器度量出三个内角的和.解:已知如图所示,任意△ABC,求作∠MON=∠A+∠B+∠C,并测量∠MON的大小.作法:(1)作∠MOD=∠A;(2)以OD为一边,在∠MOD的外部作∠DOE=∠B;(3)以OE为一边,在∠MOE的外部作∠EON=∠C;则∠MON为所求作的角.用量角器度量出∠A+∠B+∠C=∠MON=180°.。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课件)

3.线段的长短比较: (1)线段长短比较的实质是线段的长度的比较. (2)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①度量法(数):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根据长度大小来比较, 长度大的线段较长,长度相等时两线段相等. ②叠合法(形):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长短,可以把线段AB移 到线段CD上,使点A与点C重合,点B与点D在重合点的同一侧.
3.(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线__段_最__短______.简单说成: __两__点__之_间__,__线__段__最_短____________.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___距__离____.
例1.如图,已知线段a、b,尺规作图:
(1)画一条线段AC=a+b;(根据下列作法画出图形)
知识点4: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难点)
1.线段的中点:如图,点M在线段AB上,AM=BM,点M叫作线 段AB的中点.
应用:因为点M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AM=BM=
1 2
AB,
AB=2AM=2BM.
2.线段的等分点:
如图①所示,B,C是线段AD上的两点,
且AB=BC=CD=
1 3
AD或AD=3AB=3BC=3CD,
活动导入
同学们,请你在草稿纸上画一条线段AB. 你能在草稿纸上作出一条同样大小的线段吗? 你是怎么做的?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三组图形,你能比较出每组图形中线段a和b 的长短吗?
a b
事实上,这三组图形中,线段a和b的长度是相等的. 很多时候,眼见未必为实,准确比较线段的长短还 需要更加严谨的办法.
小组展示
越展越优秀
提疑惑:你有什么疑惑?
知识点1:线段的画法及长短比较(重点)
1.尺规作图: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这就是尺规作图.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_尺规作图数学史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_尺规作图数学史

尺规作图数学史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平面几何作图,限制只能用直尺、圆规.在历史上最先明确提出尺规限制的是伊诺皮迪斯.他发现以下作图法:在已知直线的已知点上作一角与已知角相等.这件事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这个角的实际作出,而是在尺规的限制下从理论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以前,许多作图题是不限工具的.伊诺皮迪斯以后,尺规的限制逐渐成为一种公约,最后总结在《几何原本》之中.初等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仅限于直线、圆以及由它们(或一部分)所组成的图形,因此作图的工具,习惯上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两种.限用直尺和圆规来完成的作图方法,叫做尺规作图法.最简单的尺规作图有如下三条:⑴经过两已知点可以画一条直线;⑵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圆;⑶两已知直线;一已知直线和一已知圆;或两已知圆,如果相交,可以求出交点;以上三条,叫做作图公法.用直尺可以画出第一条公法所说的直线;用圆规可以作出第二条公法所说的圆;用直尺和圆规可以求得第三条公法所说的交点.一个作图题,不管多么复杂,如果能反复应用上述三条作图公法,经过有限的次数,作出适合条件的图形,这样的作图题就叫做尺规作图可能问题;否则,就称为尺规作图不能问题.历史上,最著名的尺规作图不能问题是:⑴三等分角问题:三等分一个任意角;⑵倍立方问题: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的体积的两倍;⑶化圆为方问题: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这三个问题后被称为“几何作图三大问题”.直至1837年,万芝尔(Pierre Laurent Wantzel)首先证明三等分角问题和立方倍积问题属尺规作图不能问题;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Ferdinand Lindemann)证明π是一个超越数(即π是一个不满足任何整系数代数方程的实数),由此即可推得根号π(即当圆半径r 时所求正方形的边长)不可能用尺规作出,从而也就证明了化圆为方问题是1一个尺规作图不能问题.若干著名的尺规作图已知是不可能的,而当中很多不可能证明是利用了由19世纪出现的伽罗华理论.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业余爱好者尝试这些不可能的题目,当中以化圆为方及三等分任意角最受注意.数学家Underwood Dudley曾把一些宣告解决了这些不可能问题的错误作法结集成书.还有另外两个著名问题:⑴正多边形作法·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五边形.·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六边形.·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七边形——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著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因为正七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只使用直尺和圆规,作正九边形,此图也不能作出来,因为单用直尺和圆规,是不足以把一个角分成三等份的.·问题的解决:高斯,大学二年级时得出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了可用尺规作图的正多边形的条件:尺规作图正多边形的边数目必须是2的非负整数次方和不同的费马素数的积,解决了两千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⑵四等分圆周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这个问题传言是拿破仑·波拿巴出的,向全法国数学家的挑战.尺规作图的相关延伸:用生锈圆规(即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1.只用直尺及生锈圆规作正五边形2.生锈圆规作图,已知两点A、B,找出一点C使得AB BC CA==.3.已知两点A、B,只用半径固定的圆规,求作C使C是线段AB的中点.4.尺规作图,是古希腊人按“尽可能简单”这个思想出发的,能更简洁的表达吗?顺着这思路就有了更简洁的表达.10世纪时,有数学家提出用直尺和半径固定的圆规作图. 1672年,有人证明:如果把“作直线”解释为“作出直线上的2点”,那么凡是尺规能作的,单用圆规也能作出!从已知点作出新点的几种情况:两弧交点、直线与弧交点、两直线交点,在已有一个圆的情况下,那么凡是尺规能作的,单用直尺也能作出!.五种基本作图:初中数学的五种基本尺规作图为:1.做一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做一角等于已知角3.做一角的角平分线4.过一点做一已知线段的垂线5.做一线段的中垂线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尺规作图方法:⑴轨迹交点法:解作图题的一种常见方法.解作图题常归结到确定某一个点的位置.如果这两个点的位置是由两个条件确定的,先放弃其中一个条件,那么这个点的位置就不确定而形成一个轨迹;若改变放弃另一个条件,这个点就在另一条轨迹上,故此点便是两个轨迹的交点.这个利用轨迹的交点来解作图题的方法称为轨迹交点法,或称交轨法、轨迹交截法、轨迹法.【例1】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如下图,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P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分析】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关键是转化成数学问题,根据题意知道,点P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二是在两条公路夹角的平分线上,所以点P应是它们的交点.【解析】⑴作两条公路夹角的平分线OD或OE;⑵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FG;则射线OD,OE与直线FG的交点1C,C就是发射塔的位置.2⑵代数作图法:解作图题时,往往首先归纳为求出某一线段长,而这线段长的表达式能用代数方法求出,然后根据线段长的表达式设计作图步骤.用这种方法作图称为代数作图法.【例2】只用圆规,不许用直尺,四等分圆周(已知圆心).【分析】设半径为1.也就是说用这个长度去等分圆周.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出这个长度..一直角边为1的长度自然就出来了.【解析】具体做法:⑴随便画一个圆.设半径为1.⑵先六等分圆周.⑶以这个距离为半径,分别以两个相对的等分点为圆心,同向作弧,交于一点.(“两个相对的等分点”其实就是直径的两端点啦!两弧交点与“两个相对的等分点”形成的是一个底为2,.)⑷⑶旋转法作图:有些作图题,需要将某些几何元素或图形绕某一定点旋转适当角度,以使已知图形与所求图形发生联系,从而发现作图途径.【例3】已知:直线a、b、c,且a b c∥∥.求作:正ABC,使得A、B、C三点分别在直线a、b、c上.c b aD'DC B Acb a【分析】 假设ABC ∆是正三角形,且顶点A 、B 、C 三点分别在直线a 、b 、c 上.作AD b ⊥于D ,将ABD ∆绕A 点逆时针旋转60︒后,置于'ACD ∆的位置,此时点'D 的位置可以确定.从而点C 也可以确定.再作60BAC ∠=︒,B 点又可以确定,故符合条件的正三角形可以作出.【解析】 作法:⑴ 在直线a 上取一点A ,过A 作AD b ⊥于点D ;⑵ 以AD 为一边作正三角形'ADD ;⑶ 过'D 作''D C AD ⊥,交直线c 于C ;⑷ 以A 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弧,交b 于B (使B 与'D 在AC 异侧).⑸ 连接AB 、AC 、BC 得ABC ∆.ABC ∆即为所求.⑷ 位似法作图:利用位似变换作图,要作出满足某些条件的图形,可以先放弃一两个条件,作出与其位似的图形,然后利用位似变换,将这个与其位似得图形放大或缩小,以满足全部条件,从而作出满足全部的条件.【例4】 已知:一锐角ABC ∆.求作:一正方形DEFG ,使得D 、E 在BC 边上,F 在AC 边上,G 在AB 边上.C B AG'F'E'D'GF E D C B A【分析】 先放弃一个顶点F 在AC 边上的条件,作出与正方形DEFG 位似的正方形''''D E F G ,然后利用位似变换将正方形''''D E F G 放大(或缩小)得到满足全部条件的正方形DEFG .【解析】 作法:⑴ 在AB 边上任取一点'G ,过'G 作''G D BC ⊥于'D⑵ 以''G D 为一边作正方形''''D E F G ,且使'E 在'BD 的延长线上.⑶ 作直线'BF 交AC 于F .⑷ 过F 分别作''FG F G ∥交AB 于G ;作''FE F E ∥交BC 于E .⑸ 过G 作''GD G D ∥交BC 于D .则四边形DEFG 即为所求.⑸ 面积割补法作图:对于等积变形的作图题,通常在给定图形或某一确定图形上割下一个三角形,再借助平行线补上一个等底等高的另一个三角形,使面积不变,从而完成所作图形.【例5】 如图,过ABC ∆的底边BC 上一定点,P ,求作一直线l ,使其平分ABC∆的面积.【分析】 因为中线AM 平分ABC ∆的面积,所以首先作中线AM ,假设PQ 平分ABC ∆的面积,在AMC ∆中先割去AMP ∆,再补上ANP ∆.只要NM AP ∥,则AMP ∆和AMP ∆就同底等高,此时它们的面积就相等了.所以PN 就平分了ABC ∆的面积.【解析】 作法:⑴ 取BC 中点M ,连接,AM AP ;⑵ 过M 作MN AP ∥交AB 于N ;⑶ 过P 、N 作直线l .直线l 即为所求.NM P C B Al。

七年级数学上册丨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2019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丨4.6用尺规作线段与角【2019版】

利用尺规作: ∠A'O'B'
使∠A'O'B'=2∠AOB.
法二: D B
作法一: B’
CB
C
O
A
B’
E
O
A’ A
∠A’O’B’为所求.
C’
O’
A
∠A’O’B’为所求.
当堂练习
1.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用尺规作图法作一 条线段AB等于2a-b.(写出作法)
解:如图所示.
作法:(1)作一条直线l; (2)在直线l上作线段AC=a,CD=a; (3)在线段AD上作线段DB=b,线段AB就是所求作的线
几何中,通常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 图,这种画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
典例精析
例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使A'B'=AB.
A



B 范
(1) 作射线A'C';
(2) 以点A’为圆心,
以AB的长为半径 画弧
交射线A'C'于点B',
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
如图∠A1O1B1 就是我们所要作的角.
想一想:如果没有三角尺和量角器,只用尺规 作图能画出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吗?
例2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 如图,∠AOB. 求作: ∠A'O'B' 使∠A'O'B' =∠AOB.
B
O
A
作法
(1)作射线O'A';
(2)以点O为圆心, 任意长为半径 画弧,
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线段的画法与比较大小洋葱数学

线段的画法与比较大小洋葱数学

线段的画法与比较大小洋葱数学
摘要:
一、线段的画法
1.尺规作图法
2.刻度尺作图法
二、线段比较大小
1.度量法
2.叠合法
正文:
在日常生活中,线段的画法和比较大小是常见的数学基本操作。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线段的画法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一、线段的画法
1.尺规作图法:首先,用直尺画出一条射线,然后再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

例如,要作一条等于已知线段a的线段,我们可以先用直尺画出射线AC,再用圆规在射线AC上截取AB等于已知线段a的长度。

2.刻度尺作图法:与尺规作图法类似,我们先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然后直接在纸上画出等于该长度的线段。

二、线段比较大小
1.度量法:使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通过比较长度的大小来判断线段的长短。

例如,要比较线段AB和CD的长度,我们可以先用刻度尺
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然后根据长度的大小来判断AB和CD的长短。

2.叠合法:将两条线段移到同一条直线上,使其中一个端点重合,然后比较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来判断线段的长短。

例如,要比较线段AB和CD的长度,我们可以将它们移到同一条直线上,使端点A和C重合,然后观察端点B 和D的位置,判断AB和CD的长短。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地画出需要的线段,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6.2.2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6.2.2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课件)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所以AM=MD=12AD= 12×10x=5x(cm). 因为BM=AM-AB,BM=6 cm,所以5x-2x=6. 所以x=2 . 所以CM=MD-CD=5x-3x=2x=2×2 =4(cm), AD=10×2 =20(cm).
综合应用创新
方法点拨 利用方程思想求线段长的方法:
当利用逐段计算法难以求出线段长时,可考虑运用方 程思想.其中将已知的线段长作为等量关系,设出要求的 线段长,用含要求线段长的式子(利用它们之间的数量关 系)表示已知线段,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感悟新知
(1)求线段AM 的长; 解:因为点 C 在线段 AB 上,AB=76,BC=52, 所以 AC=AB-BC=76-52=24. 因为 M 是 AC 的中点, 所以 AM=12AC=12×24=12.
知3-练
感悟新知
(2)在线段BC 上取一点N,使得CN ∶ NB =6 ∶ 7, 知3-练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6.2 直线、射线、线段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线段的画法及长短比较
知1-讲
1.
尺规作图
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
作图,这就是尺规作图.
感悟新知
2.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知1-讲
(1)方法一:利用刻度尺先量出已知线段a 的长度,再画一
6.2-26,已知线段a,b,c.
解题秘方:按照线段和差的作法用圆规在射线上依 次截取.
感悟新知
知3-练
(1)求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2b; 解:如图6.2 -27 ,1 . 作射线AM;2 . 在射线AM 上 顺次截取AB=a,BC=CD=b.线段AD即为所求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数学日导学稿班级 70 姓名编号 1050 日期: 2010-12-21
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拼一拼,力争人人过关!
课题:尺规作图——线段的截取设计者: 七年级数学组
自研课(时段:晚自习时间:10 分钟)
1、旧知链接:线段的特征是什么?
2、新知自研:自研教材P129练习以下部分,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射线OA上截取线段OB=MN。

展示课(时段:正课时间: 60 分钟)
一、学习目标(1min):掌握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截取线段,并进行线段的比较。

必做题:完成教材P131练习于规范作业本。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时间:30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自评:师评:
基础题:
1.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a>b),(1)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2b;(2)画另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2b.
发展题:
2.延长线段AB是指按从端点A到B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是指按从端点B到A的方向延长,这时也可以说反向延长线段AB。

如图,分别画出线段AB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

提高题:
3.已知线段AB=3cm,延长线段BA到C,使BC=2BA,求AC的长。

培辅课(时段:大自习附培辅单)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1、病题诊所:
2、精题入库: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