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的精选习题

合集下载

【数学】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角(同步练习题三套含答案)

【数学】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角(同步练习题三套含答案)

直线、射线、线段、角(同步练习题三套)直线、射线、线段同步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两根木条,一根长18cm,一根长2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A.2cm B.4cm C.2cm或22cm D.2cm或20cm 2.延长线AB到C,使得BC=AB,若线段AC=8,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 的长为()A.2B.3C.4D.53.如图,点C是线段BD之间的点,有下列结论①图中共有5条线段;②射线BD和射线DB是同一条射线;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C.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5.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平面内的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36条直线,则n的值为()A.6B.7C.8D.96.如图,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射线只有一个端点C.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5)平面内3条直线至少有一个交点.A.1个B.2个C.3个D.4个8.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9.下列语句: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是北京地铁的路线图,小明家住复兴门,打算趁着放假去建国门游玩,看了路线图后,小明打算乘坐①号线地铁去,认为可以节省时间,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填空题11.若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个交点.12.在直线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6cm,再截取AC=40cm,则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为cm.13.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2BC,若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那么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14.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cm,则线段MC的长为.15.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三.解答题16.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3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E为DB的中点,且EB=30cm,请画出示意图,并求DC的长.17.课间休息时小明拿着两根木棒玩,小华看到后要小明给他玩,小明说:“较短木棒AB 长40cm,较长木棒CD长6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分别是点E和点F,则点E和点F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说对了我就给你玩”聪明的你请帮小华求出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多少?18.已知直线l依次三点A、B、C,AB=6,BC=m,点M是AC点中点(1)如图,当m=4,求线段BM的长度(写清线段关系)(2)在直线l上一点D,CD=n<m,用m、n表示线段DM的长度.19.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点C,D不与线段AB的端点重合),AC+DB=AB.(1)若AB=6,请画出示意图并求线段CD的长;(2)试问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CE=AB,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AB=22cm,较短的木条为BC=18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BM=11cm,BN=9cm,∴①如图1,BC不在AB上时,MN=BM+BN=11+9=20cm,②如图2,BC在AB上时,MN=BM﹣BN=11﹣9=2cm,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2cm或20cm;故选:D.2.【解答】解:∵BC=AB,AC=8,∴BC=2,∵D为线段AC的中点,∴DC=4,∴BD=DC﹣BC=4﹣2=2;故选:A.3.【解答】解:①图中共有6条线段,错误;②射线BD和射线DB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正确;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正确,故选:B.4.【解答】解: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错误,A、B、C三点不一定共线,故本选项错误;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应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故本选项错误;D、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5.【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可表示为:=1;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可表示为:=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可表示为:=6;以此类推,可得:平面内不同的n点可确定(n≥2)条直线.由已知可得:=36,解得n=﹣8(舍去)或n=9.故选:D.6.【解答】解: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D.7.【解答】解:(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原来的说法错误;(2)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原来的说法错误;(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是正确的;(4)射线与直线都是无限长的,原来的说法错误;(5)平面内互相平行的3条直线没有交点,原来的说法错误.故选:A.8.【解答】解: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荷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荷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选:C.9.【解答】解:①不带“﹣”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错误;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正确;③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正确;故选:B.10.【解答】解:由图可知,乘坐①号地铁走的是直线,所以节省时间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1或3个交点.故答案为:1,1或3.12.【解答】解:①如图1,当B在线段AC上时,∵AB=16cm,AC=40cm,D为AB中点,E为AC中点,∴AD=AB=8cm,AE=AC=20cm,∴DE=AE﹣AD=20cm﹣8cm=12cm;②如图2,当B不在线段AC上时,此时DE=AE+AD=28cm;故答案为:12或28.13.【解答】解:如下图所示:设AB=1,则DA=2,AC=2,∴可得:DB=3,AC=2,∴可得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故答案为:.14.【解答】解:∵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设AB=2x,BC=4x,CD=3x,∵CD=6cm,即3x=6cm,解得x=2cm,∴AD=2x+4x+3x=9x=9×2=18cm,∵M是AD的中点,∴MD=AD=×18=9cm,∴MC=MD﹣CD=9﹣6=3cm.故答案为:3cm.15.【解答】解: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如图:∵E为DB的中点,EB=30cm,∴BD=2EB=60cm,又∵DA=2AB,∴AB=BD=20cm,AD=BD=40cm,∴BC=3AB=60cm,∴DC=BD+BC=120cm.17.【解答】解:如图1,当AB在CD的左侧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BE+CF=20+30=50cm(或EF=BE+BF=20+30=50cm);如图2.当AB在CD上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CF﹣BE=30﹣20=10cm(或EF=BF﹣BE=30﹣20=10cm).∴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50cm或10cm.18.【解答】解:(1)当m=4时,BC=4,又∵AB=6,∴AC=4+6=10,又M为AC中点,∴AM=MC=5,∴BM=AB﹣AM,=6﹣5=1;(2)∵AB=6,BC=m,∴AC=6+m,∵M为AC中点,∴,①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左边时,CD=n,MD=MC﹣CD==;②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右边边时,CD=n,MD=DC﹣MC=n﹣=;③当D在l上且在点C的右侧时,CD=n,MD=MC+CD=+n=.19.【解答】解:(1)如图所示:∵AC+DB=AB,AB=6,∴AC+DB=2,∴CD=AB﹣(AC+DB)=6﹣2=4;(2)线段CD上存在点E,使得CE=AB,理由是:∵AC+DB=AB角同步练习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如图,下面四种表示角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专题训练(九) 线段计算中的数学思想及动点问题 作业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专题训练(九) 线段计算中的数学思想及动点问题 作业练习题

2.如图,AB=6 cm,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点 D 在 CB 上,且 CD =12 DB,求 AD 的长.
解:因为 AB=6 cm,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所以 AC=CB=12 AB=3(cm), 因为点 D 在 CB 上且 CD=12 DB, 所以 CD=13 CB=1(cm), 所以 AD=AC+CD=3+1=4(cm)
5.如图,点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 分别是线段AC,CD,DE,EB的中点,且MN=21,求线段PQ的长度.
解:设AC=2x,则CD=3x,DE=4x,EB=5x,于是有MC=x,EN= 2.5x,由题意得,MN=MC+CD+DE+EN,又因为MN=21,可得x+ 3x+4x+2.5x=21,解得x=2.所以PQ =PD+DQ=0.5(CD+DE)=3.5x= 7.
3.如图,已知线段AB=13 cm,BC=9 cm,点M是线段AC的中点.
(1)求线段AC的长度; (2)在线段CB上取一点N,使得NB=2CN,求线段MN的长.
解:(1)因为 AB=13 cm,BC=9 cm,所以 AC=AB-BC=13-9=4 (cm) (2)因为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所以 MC=12 AC=12 ×4=2 (cm).因为 NB= 2CN,所以 CN=13 BC=3(cm).所以 MN=MC+CN=2+3=5 (cm)
类型五 角的计算中的动点问题 8.如图①,直线DE上有一点O,过点O在直线DE上方作射线OC,将 一直角三角板AOB(∠OAB=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条直角边OA 在射线OD上,另一边OB在直线DE上方.将直角三角板绕着点O按每秒 10°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设旋转时间为t秒. (1)当直角三角板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时,OA恰好平分∠COD,此 时,∠BOC与∠BOE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题训练(十三) 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题训练(十三) 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专题训练(十三) 线段与角的 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专题训练(十三) 线段与角的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一 方程的思想 1.如 图,已 知 OB 平 分 ∠AOC,OD 平 分 ∠COE, ∠AOD=110°,∠BOE=100°,求∠AOE 的度数. 解:∵OB 平分∠AOC,OD 平分 ∠COE,∴设∠EOD=∠DOC= x,∠AOB=∠COB,∵∠AOD= 110°,∠BOE=100°,∴∠AOB= ∠BOC=100°-2x,∵ ∠COD + ∠COB+ ∠AOB =110°,∴x+100°-2x+100°-2x=110°,x= 30°,即 ∠EOD=∠DOC=30°,∴∠AOE=∠AOD +∠DOE=110°+30°=140°.
10.点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90°,射 线 OE 平分∠BOC. (1)如图①,如 果∠AOC=50°,依题意补全图形, 写出求∠DOE 度数的思路(不需要写出完整 的 推理过程); (2)将OD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 ②,使得 直 角 边 OC 在 直 线 AB 的 上 方,若 ∠AOC=α,其他条件不变,依题意补全图形, 并求 出 ∠DOE 的 度 数 (用 含α 的 代 数 式 表 示); (3)将OD 绕点O 继续顺时 针旋转一周,回到图 ①的位置.在旋转过程中,你发现 ∠AOC 与 ∠DOE(0°≤ ∠AOC ≤180°,0°≤ ∠DOE ≤ 180°)之间有怎样的数量 关 系? 请 直 接 写 出 你的发现.
解:(1) 当 DP =2PE 时,DP = 2/ 3 DE =10 cm;当 2DP=PE 时, DP= 1/ 3 DE=5cm.综 上 所述,DP 的长为5cm或10cm; (2)①根据题意,得(1+2)t=15,解得t=5.所以当t =5秒时,点P 与点Q 重合;②(Ⅰ)点P,Q 重合前: 当2AP=PQ 时,有t+1/2t+2t=15,解得t=3;当 AP=2PQ 时,有t+ 1 2 t+2t=15,解得 t= 30/ 7 ;(Ⅱ)点 P,Q 重合后:当AP=2PQ 时,有t=2(t-5),解得t =10;当2AP=PQ 时,有 2t=(t-5),解得t=-5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t=3秒, 30 /7 秒或10 秒时,点P 是 线段AQ 的三等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3.1 角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3.1 角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3.1角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项)A.∠BAC和∠DAE不是同一个角B.∠ABC和∠ACB是同一个角C.∠ADE可以用∠D表示D.∠ABC可以用∠B表示2.如图,轮船与灯塔相距120nmil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轮船在灯塔的北偏西65°,120 n mile处B.灯塔在轮船的北偏东25°,120 n mile处C.轮船在灯塔的南偏东25°,120 n mile处D.灯塔在轮船的南偏西65°,120 n mile处3.如图,甲从A点出发向北偏东70°方向走到点B,乙从点A出发向南偏西15°方向走到点C,则∠BAC的度数是()A.85°B.105°C.125°D.160°4.如图所示,图中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A.1个B.2个C.3个D.4个5.如图,OA是表示北偏东55︒方向的一条射线,则OA的反向延长线OB表示的是()A.北偏西55︒方向上的一条射线B.北偏西35︒方向上的一条射线C.南偏西35︒方向上的一条射线D.南偏西55︒方向上的一条射线6.2018年4月12日我军在南海举行了建国以来海上最大的军事演习,位于点O处的军演指挥部观测到军舰A位于点O 的北偏东70°方向(如图),同时观测到军舰B位于点O处的南偏西15°方向,那么∠AOB的大小是()A.85°B.105°C.115°D.125°7.钟表上8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A .15°B .30°C .75°D .60°8.小明从A 地向南偏东m °(0<m <90)的方向行走到B 地,然后向左转30°行走到C 地,则下面表述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B 可能在C 的北偏西m °方向;②当m <60时,B 在C 的北偏西(m +30)°方向;③B 不可能在C 的南偏西m °方向;④当m >60时,B 在C 的南偏西(150-m )°方向A .1B .2C .3D .49.一艘渔船从港口A 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至C 处时突然发生故障,在C 处等待救援.有一救援艇位于港口A 正东方向(1)海里的B 处,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沿北偏东45°方向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往C 处救援.则救援艇到达C 处所用的时间为( )A .3小时B .23小时C 小时D 10.4点10分,时针与分针所夹的小于平角的角为( )A .55°B .65°C .70°D .以上结论都不对二、填空题11.一天24小时中,时钟的分针和时针共组合成_____次平角,______次周角.12.4:10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为_____.13.如图是时钟的钟面,下午1点30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等于_____________°(14.我们知道,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每隔一定的时间就会重合一次,请利用所学知识确定,时针与分针从上一次重合到下一次重合,间隔的时间是______ 小时.15.钟表在整点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会出现5种度数相等的情况(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度数____.三、解答题16.如图,是A 、B 、C 三个村庄的平面图,已知B 村在A 村的南偏西50°方向,C 村在A 村的南偏东15°方向,C 村在B 村的北偏东85°方向,求从C 村村观测A 、B 两村的视角∠ACB 的度数.17.如图,OA 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 的方向时北偏西40︒.(1)若AOC AOB ∠=∠,则OC 的方向是 ;(2)OD 是OB 的反方向延长线,OD 的方向是 ;(3)若90BOE ∠=︒,请用方位角表示OE 的方向是 ;∠=.(4)在(1)(2)(3)的条件下,则COE18.如图,在钟面上,点O为钟面的圆心,以点O为顶点按要求画出符合下列要求的角(角的两边不经过钟面上的数字):(1)在图1中画一个锐角,使锐角的内部含有2个数字,且数字之差的绝对值最大;(2)在图2中画一个直角,使直角的内部含有3个数字,且数字之积等于数字之和;(3)在图3中画一个钝角,使钝角的内部含有4个数字,且数字之和最小;(4)在图4中画一个平角,使平角的内部与外部的数字之和相等;(5)在图5中画两个直角,使这两个直角的内部含有的3个数字之和相等.19.小明在一条直线上选了若干个点,通过数线段的条数,发现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规律,下边是他的探究过程及联想到的一些相关实际问题.(1)一条直线上有2个点,线段共有1条;一条直线上有3个点,线段共有1+2=3条;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线段共有1+2+3=6条…一条直线上有10个点,线段共有条.(2)总结规律: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线段共有条.(3)拓展探究: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OA、OB形成1个角(AOB((AOB<180°);在(AOB内部再加一条射线OC,此时具有公共端点的三条射线OA、OB、OC共形成3个角;以此类推,具有公共端点的n条射线OA、OB、OC…共形成个角(4)解决问题:曲沃县某学校九年级1班有45名学生毕业留影时,全体同学拍1张集体照,每2名学生拍1张两人照,共拍了多少张照片?如果照片上的每位同学都需要1张照片留作纪念,又应该冲印多少张纸质照片?20.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看钟表,它的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1)如图1,上午8:00这一时刻,时钟上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等于________;(2)请在图2中画出8:20这一时刻时针和分针的大致位置,思考并回答:从上午8:00到8:20,时钟的分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时钟的时针转过的度数是________;(3)“元旦”这一天,小明上午八点整出门买东西,回到家中时发现还没到九点,但是时针与分针重合了,那么小明从离开家到回到家的时间为多少分钟?21.钟面角是指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如图,在钟面上,点O为钟面的圆心,图中的圆我们称之为钟面圆. 为便于研究,我们规定: 钟面圆的半径OA表示时针,半径OB表示分针,它们所成的钟面角为∠AOB;本题中所提到的角都不小于0°,且不大于180°;本题中所指的时刻都介于0点整到12点整之间.(1(时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分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2)8点整,钟面角∠AOB( °(钟面角与此相等的整点还有:点;(3)如图,设半径OC指向12点方向,在图中画出6点15分时半径OA(OB的大概位置,并求出此时∠AOB的度数.22.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问题一: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180km的A、B两地出发,甲车速度为36 km/h,乙车速度为24km/h,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后两车相距..120 km?问题二:将线段弯曲后可视作钟表的一部分,如图,在一个圆形时钟的表面上,OA表示时针,OB表示分针(O为两针的旋转中心).下午3点时,OA与OB成直角.(1)3:4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2)分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为,时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为;(3)在下午3点至4点之间,从下午3点开始,经过多少分钟,时针与分针成60°角?23.在8点与9点之间,分针与时针重合的时刻是几点几分?【参考答案】1.D 2.B 3.C 4.B 5.D 6.D 7.C 8.B 9.C 10.B11.222412.65°13.13514.12 1115.30°(60°(90°(120°(150°16.80°17.(1)北偏东70︒;(2)南偏东40︒;(3)南偏西50︒或北偏东50︒;(4)160︒或20︒18.略19.(1)45;(2)(1)2n n-;(3)(1)2n n-;(4)共需拍照991张,共需冲印2025张纸质照片20.(1)120°;(2)120°,10°;(3)44 21.(1(0.5(6((2(120(4((3((AOB(97.5°22.问题一:1或5h;问题二:(1)130°;(2)6°;0.5°;(3)从下午3点开始,经过6011或30011分钟,时针与分针成60°角.23.8点480 11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3《角》例题与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3《角》例题与讲解

4.3 角1.角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等角;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形成周角.(2)角的表示方法:有四种表示角的方法:①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在角内用一段弧标注; ②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当角的顶点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时,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角;③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意一个角,这时表示顶点的字母一定要写在中间. 破疑点 角的理解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张开的幅度大小有关,角可以度量,可以比较大小,可以进行运算;(2)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说的角都是指小于平角的角.【例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角是一条直线B .一条射线是一个周角C .两边成一条直线时组成的角是平角D .一个角不是锐角就是钝角解析:要做对这类题目,一定要理解概念,严格按照概念进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平角、周角都是特殊角,虽然它们与一般角形象不符,但是它们仍然是角,它们都具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只不过平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周角的两边重合成一条射线罢了. 答案:C【例1-2】 如图,以点B 为顶点的角有几个?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分析:.射线BA 与BD ,BA 与BC ,BD 与BC 各组成一个角.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当一个顶点处有多个角时,不能用一个表示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所以不能把∠ABC 错写成“∠B ”.书写力求规范,如用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角时要在靠近顶点处加弧线注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注意:角的符号一定要用“∠”,而不能用“<”. 解:以B 为顶点的角有3个,分别是∠ABC ,∠ABD ,∠DBC .2.角的度量与换算(1)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2)角度的换算: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就是1秒的角,记作1″.谈重点 角度的换算 (1)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与时间中的时、分、秒的换算相同;(2)角的度数的换算有两种方法:①由度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位向低位化),用乘法,1°=60′,1′=60″;②由度、分、秒化成度的形式(即从低位向高位化),1″=⎝⎛⎭⎫160′,1′=⎝⎛⎭⎫160°,用除法.度及度、分、秒之间的转化必须逐级进行转化,“越级”转化容易出错.【例2】 (1)将70.23°用度、分、秒表示;(2)将26°48′36″用度表示.分析:(1)70.23°实际是70°+0.23°,这里70°不要变,只要将0.23°化为分,然后再把所得的分中的小数部分化为秒.将0.23°化为分,只要用0.23乘以60′即可.(2)将26°48′36″用度表示,应先将36″化成分,然后再将分化成度就可以了.将36″化成分,可以用⎝⎛⎭⎫160′乘以36.解:(1)将0.23°化为分,可得0.23×60′=13.8′,再把0.8′化为秒,得0.8×60″=48″.所以70.23°=70°13′48″.(2)把36″化成分,36″=⎝⎛⎭⎫160′×36=0.6′,48′+0.6′=48.6′,把48.6′化成度,48.6′=⎝⎛⎭⎫160°×48.6=0.81°. 所以26°48′36″=26.81°.3.角的比较与运算(1)角的比较: ①度量法: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按照度数比较角的大小,度数大的角大,度数小的角小;反之,角大度数大,角小度数小. ②叠合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边分别重合,另一边放在重合边的同旁,通过另一边的位置关系比较大小.解技巧 角的比较 ①在度量法中,注意三点:对中、重合、度数;②在叠合法中,要注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另一边落在重合这边的同侧.(2)角的和差:角的和、差有两种意义,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几何意义对于今后读图形语言有很大帮助,代数意义是今后角的运算的基础.①几何意义:如图所示,∠AOB 与∠BOC 的和是∠AOC ,表示为∠AOB +∠BOC =∠AOC ;∠AOC 与∠BOC 的差为∠AOB ,表示为∠AOC -∠BOC =∠AOB .②代数意义:如已知∠A =23°17′,∠B =40°50′,∠A +∠B 就可以像代数加减法一样计算,即∠A +∠B =23°17′+40°50′=64°7′,∠B -∠A =40°50′-23°17′=17°33′.(3)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有∠1=∠2=12∠AOB 或∠AOB =2∠1=2∠2.警误区 角的平分线的理解 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它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①是从角的顶点引出的射线,且在角的内部;②把已知角分成了两个角,且这两个角相等.【例3】 如图所示,OE 平分∠BOC ,OD 平分∠AOC ,∠BOE =20°,∠AOD =40°,求∠DOE 的度数.解:∵OE平分∠BOC,∴∠BOE=∠COE.∵OD平分∠AOC,∴∠AOD=∠COD.又∵∠BOE=20°,∠AOD=40°,∴∠COE=20°,∠COD=40°.∴∠DOE=∠COE+∠COD=20°+40°=60°.4.余角和补角(1)余角和补角的概念:①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②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2)性质:余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用数学式子表示为:∠1+∠2=90°,∠3+∠4=90°,又因为∠2=∠4,所以∠1=∠3.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用数学式子表示为:∠1+∠2=180°,∠3+∠4=180°,又因为∠2=∠4,所以∠1=∠3.(3)方位角:在航海、航空、测绘中,经常会用到一种角,它是表示方向的角,叫做方位角.通常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通常要先写北或南,再写偏东还是偏西.警误区余角和补角的理解余角和补角是成对出现的,它们之间互相依存,只能说∠1的余角是∠2,∠2的余角是∠1,或者说∠1与∠2互余,而不能说∠1是余角.【例4】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OD=90°,∠1=40°,求∠2的度数.解:因为∠AOD+∠AOC=∠AOD+∠BOD=180°,所以∠AOD=∠AOC=∠BOD=90°.又因为∠1+∠FOC=180°,∠DOF+∠FOC=180°,所以∠DOF=∠1=40°.所以∠2=∠BOD-∠DOF=90°-40°=50°.5.运用整体思想解决角的计算问题整体思想就是根据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不拘泥于部分而是从整体上去把握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整体思想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改造,发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善于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整体思想方法在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解方程、几何解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整体代入、整体运算、整体设元、整体处理、几何中的补形等都是整体思想方法在解数学问题中的具体运用.【例5】如图所示,∠AOB =90°,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求∠MON 的大小.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AOC -∠BOC 视为一个整体,代入求值.解:因为ON 是∠AOC 的平分线,OM 是∠BOC 的平分线,所以∠NOC =12∠AOC ,∠MOC =12∠BOC , 所以∠MON =∠NOC -∠MOC =12∠AOC -12∠BOC =12(∠AOC -∠BOC )=12∠AOB =12×90°=45°. 6.钟表问题对于钟表问题要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如走一大格为30度,一小格为6度,分针每分钟转6度,时针每分钟转0.5度,分针是时针转速的12倍等.若已知具体时间,求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只需知道它们相距的格数,便可求得;若是已知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求相应的时间,则一般需要建立方程求解.【例6】上午9点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那么下一次时针与分针成直角是什么时候?解:设经过x 分钟,时针与分针再次成直角,则时针转过(0.5x )°,分针转过(6x )°,如图所示,可列方程360-6x -(90-0.5x )=90,解得x =32811.即过32811分钟,时针与分针再一次成直角.7.角中的实验操作题实验操作题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考题,它集阅读、作图、实验于一体,要求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找出答案.这类题目主要是能画出整个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进而求出点的转动角度.【例7】如图,把作图用的三角尺(含30°,60°的那块)从较长的直角边水平状态下开始,在平面上转动一周,求B 点转动的角度(在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律看作点没有转动).解:如图,从位置①到位置②,B 点转过90°;从位置②到位置③,B 点转过120°;从位置③到位置④,由题意B点看作不动.于是在整个过程中B点转过的角度为90°+120°=210°.8.归纳猜想在角的问题中的运用归纳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史上的许多重要发现:如哥德巴赫猜想、四色猜想、角谷猜想、费马定理等都是由数学家的探究、猜想、总结而得到的.学习数学必须不断地去探索、猜想,不断地总结规律,才会有新发现.运用n(n-1)2这个式子,能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能达到一石数鸟,这都是大家善于借鉴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不断总结、归纳规律,积累经验,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技巧解决问题.【例8】(1)若在n个人的聚会上,每个人都要与另外所有的人握一次手,问握手总次数是多少?(2)如图①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如图②中共有多少个角(指小于平角的角)?解:(1)每个人可与另外(n-1)个人握一次手,n个人就有(n-1)·n次握手,其中各重复一次,所以,握手总次数是n(n-1)÷2次.(2)图①中每两个点构成一条线段(类似于两个人握一次手),所以共有n(n-1)÷2条线段.图②中每条射线都与另外(n-1)条射线构成一个角(类似于握手),所以共有n(n-1)÷2个角.9.方位角的应用(1)如图,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其中一条为水平线,则图中四条射线所指方向就是东西南北四大方向,具体是:向上的射线OA表示正北方向,向下的射线OB表示正南方向,向右的射线OD表示正东方向,向左的射线OC表示正西方向.这四大方向简称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建立这四条方向线后,对于点P,如果点P在射线OA上,则称点P在正北方向;如果点P在射线OB上,则称点P在正南方向;如果点P在射线OC上,则称点P在正西方向;如果点P在射线OD上,则称点P在正东方向.(2)在图中,东西和南北方向线把平面分成四个直角,如果点P在正北方向线OA与正东(或正西)方向线OD(或OC)的夹角内,且射线OP与正北方向线OA的夹角是m°,则称点P在北偏东(或西)m°方向;如果点P在正南方向线OB与正东(或正西)方向线OD(或OC)的夹角内,且射线OP与正南方向线OB的夹角为m°,则称点P在南偏东(或西)m°方向.例如图中的射线OA,OB,OC,OD分别称为:北偏东40°、北偏西65°、南偏西45°、南偏东20°.对于偏向45°的方位角,有时也可以说成东南(北)方向或西南(北)方向.如图中的OC,除了说成南偏西45°外,还可以说是西南方向,但不要说成南西方向.【例9】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1)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________;(2)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OD的方向是____;(3)∠BOD可看作是OB绕点O逆时针方向至OD,作∠BOD的平分线OE,OE的方向是____;(4)在(1)、(2)、(3)的条件下,∠COE=____.解析:(1)∵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1=90°-50°=40°,∴∠AOB=40°+15°=55°∵∠AOC=∠AOB,∴∠AOC=55°,∴∠FOC=∠AOF+∠AOC=15°+55°=70°,∴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2)∵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1=40°,∴∠DOH=40°,∴OD的方向是南偏东40°.(3)∵OE是∠BOD的平分线,∴∠DOE=90°.∵∠DOH=40°,∴∠HOE=50°,∴OE的方向是南偏西50°.(4)∵∠AOF=15°,∠AOC=55°,∴∠COG=90°-∠AOF-∠AOC=90°-15°-55°=20°.∵∠EOH=50°,∠HOG=90°,∴∠COE=∠EOH+∠HOG+∠COG=50°+90°+20°=160°.答案:(1)北偏东70°(2)南偏东40°(3)南偏西50°(4)16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角》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角》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3角》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度数的角,能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的是( )A .55°B .65°C .75°D .85°2.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有α∠和∠β,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估测α∠与∠β的大小关系为( )A .αβ∠<∠B .αβ∠=∠C .αβ∠>∠D .无法估测3.下列换算中,正确的是( )A .23123623.48'''︒=︒B .22.252215'︒=︒C .18183018.183'''︒=︒D .47.1147736︒︒'=''4.已知6032α'∠=︒,则α∠的余角是( )A .2928'︒B .2968'︒C .11928'︒D .11968'︒5.已知∠A =38°,则∠A 的补角的度数是( )A .52°B .62°C .142°D .162° 6.如图,在同一平面内,90AOB COD ∠=∠=︒,AOF DOF ∠=∠,点E 为OF 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图中所有角均指小于180︒的角).下列结论:①COE BOE ∠=∠;②180AOD BOC ∠+∠=︒;③90BOC AOD ∠-∠=︒;④180COE BO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如图,68AOB ∠=︒,OC 平分AOD ∠且15COD ∠=︒,则BOD ∠的度数为( ).A .28︒B .38︒C .48︒D .53︒8.一个角的补角为138︒,则这个角的余角为( )A .38︒B .42︒C .48︒D .132︒二、填空题9.如图,过直线AB 上一点O 作射线OC ,∠BOC =29°18′,则∠AOC 的度数为_____.1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E 平分,∠⊥AOC OF OE ,若46BOD ∠=︒,则DOF ∠的度数为______︒.11.已知,如图,A 、O 、B 在同一直线上,OF 平分AOB ∠,12∠=∠,3=4∠∠.(1)射线OD 是_______的角平分线;(2)AOC ∠的补角是_______;(3)AOC ∠的余角是_______;(4)_______是2∠的余角;(5)DOB ∠的补角是_______;(6)_______是COF ∠的补角.12.如图,若OC 、OD 三等分AOB ∠,则AOB ∠=_______AOC ∠=_______AOD ∠,COD ∠=_______AOB ∠,BOC ∠=∠_______.13.如图,已知∠AOB =90°,射线OC 在∠AOB 内部,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则∠DOE =_____°.14.如图,将一副三角尺的两个锐角(30°角和45°角)的顶点P 叠放在一起,没有重叠的部分分别记作∠1和∠2,若∠1与∠2的和为61°,则∠APC 的度数是 _____.三、解答题15.如图,点P 是直线l 外一点,过点P 画直线P A ,PB ,PC ,…,分别交直线l 于点A ,B ,C ,….用量角器量出1∠,2∠,3∠的度数,并量出P A ,PB ,PC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16.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AOC =40°,求∠BOD 的度数.结合图形,完成填空:解:因为∠AOC+∠COB = °,∠COB+∠BOD = ①所以∠AOC = .②因为∠AOC =40°,所以∠BOD = °.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 .17.如图①,已知线段AB=18cm,CD=2cm,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分别是AC,BD的中点.(1)若AC=4cm,则EF=cm;(2)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a.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已知∠COD在∠AOB内部转动,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若∠AOB=140°,∠COD=40°,求∠EOF.b.由此,你猜想∠EOF,∠AOB和∠COD会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猜想即可)18.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BOC=12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边OM与射线OB重合,另一边ON位于直线AB的下方.(1)将图1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问:此时ON所在直线是否平分∠AOC?请说明理由;(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6°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设旋转时间为t秒,在旋转的过程中,ON所在直线或OM所在直线何时会恰好平分∠AOC?请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值;(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边ON在∠AOC的内部,试探索在旋转过程中,∠AOM和∠CON的差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定值;若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19.已知:160AOD ∠=︒,OB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当射线OB 绕点O 在AOD ∠内旋转时,求MON ∠的度数.(2)OC 也是AOD ∠内的射线,如图2,若20BOC ∠=︒,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当射线OB 绕点O 在AOD ∠内旋转时,求MON ∠的大小.20.【阅读理解】定义:在一条直线同侧的三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之间若满足以下关系,其中一条射线分别与另外两条射线组成的角恰好满足2倍的数量关系,则称该射线是另外两条射线的“双倍和谐线”.如图1,点P 在直线l 上,射线PR ,PS ,PT 位于直线l 同侧,若PS 平分∠RPT ,则有∠RPT =2∠RPS ,所以我们称射线PR 是射线PS ,PT 的“双倍和谐线”.【迁移运用】(1)如图1,射线PS(选填“是”或“不是”)射线PR,PT的“双倍和谐线”;射线PT(选填“是”或“不是”)射线PS,PR的“双倍和谐线”;(2)如图2,点O在直线MN上,OA MN,∠AOB=40°,射线OC从ON出发,绕点O以每秒4°的速度逆时针旋转,运动时间为t秒,当射线OC与射线OA重合时,运动停止.①当射线OA是射线OB,OC的“双倍和谐线”时,求t的值;②若在射线OC旋转的同时,∠AOB绕点O以每秒2°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且在旋转过程中,射线OD平分∠AOB.当射线OC位于射线OD左侧且射线OC是射线OM,OD的“双倍和谐线”时,求∠CON的度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角练习题及答案

4.3.1角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CON=55°,则∠AOM的度数为B、45°C、55°2、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角C沿着GF折叠(点F在BC上,不与B,C重合),使点C落在长方形内部点E处,若FH平分∠BFE,则∠GFH的度数α是()A、90°<α<180°B、0°<α<90°C、α=90°D、α随折痕GF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EOD=1:2,则∠BOD等于()A、30°B、36°C、45°D、72°B、一对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C、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D、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6、如图,AB∥CD,CE⊥BD,则图中与∠1 互余的角有()B、2 个7、如图,已知AB∥CD,直线EF 分别交AB,CD 于点E、F,EG 平分∠AEF,若∠2=40°,则∠1 的度数是()A、70°B、65°C、60°D、50°8、如图,已知l ∥l ,AC、BC、AD 为三条角平分线,则图中与∠1 互为余角的角有()1 2的余角C、∠=∠D、∠AOD与∠COE互补________.11、如图,AB、CD相交于O,OE⊥AB,若∠EOD=65°,则∠AOC=________.12、如图,FE∥ON,OE平分∠MON,∠FEO=28°,则∠MFE=________度.13、如图,已知直线AE∥BC,AD平分∠BAE,交BC于点C,∠BCD=140°,则∠B的度数为________14、已知:OA⊥OC,∠AOB:∠AOC=2:3,画出图形,并求∠BOC的度数.15、如图,AB∥CD,点G、E、F分别在AB、CD上,FG平分∠CFE,若∠1=40°,求∠FGE的度数.16、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28°,求∠BOD的度数.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ABC,∠ADC的平分线分别与AD,BC相交于E,F两点,FG⊥BE于点G,∠1与∠2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1)已知n正整数,且,求的值;(2)如图,AB、CD交于点O,∠AOE=90°,若∠AOC︰∠COE=5︰4,求∠AOD的度数.20、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图形.(1)如图甲,在射线OP、OQ上已截取OA=OB,OE=OF.试过点O作射线OM,使得OM将∠POQ平分;(2)如图乙,在射线OP、OQ、OR上已截取OA=OB=OC,OE=OF=OG(其中OP、OR在同一根直线上).试过点O作射线OM、ON,使得OM⊥ON.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垂线【分析】根据垂直得出∠NOM=90°,求出∠COM=35°,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OM=∠COM,即可得出答案.2、【答案】C【考点】角的计算【解析】【解答】解:∵∠CFG=∠EFG 且FH 平分∠BFE.∠GFH=∠EFG+∠EFH∴∠GFH=∠EFG+∠EFH= ∠EFC+ ∠EFB= (∠EFC+∠EFB)= ×180°=90°.故选C.【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到△GCF≌△GEF,即∠CFG=∠EFG,再根据FH 平分∠BFE 即可求解.3、【答案】A【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AOC= ∠EOC= ×60°=30°,∴∠BOD=∠AOC=30°.故选:A.【分析】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E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4、【答案】A【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平行公理及推论【解析】【解答】解: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线段的性质公理,故本选项正确;B、应为若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故本选项错误;C、应为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是角的平分线,故本选项错误;D、应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对顶角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公理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5、【答案】D【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A、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故本选项正确;B、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正确;C、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由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内错角6、【答案】C∵AB∥CD,∴∠1=∠D,∵∠C+∠D=90°,∴∠C+∠1=90°,即∠C与∠1互余;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3个,故选:C.【分析】由垂线的定义得出∠ABC+∠1=90°,∠1+∠EBF=90°,得出∠ABC、∠EBF与∠1互余;由平行线的性质和余角关系得出∠C+∠1=90°,得出∠C与∠1互余.7、【答案】A【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直线AB∥CD,∠2=40°,∴∠AEG=∠1,∠AEF=140°,∵EG平分∠AEF交CD于点G,∴∠AEG=∠GEF=70°,∴∠1=70°.故选:A.【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EG=∠1,∠AEF=140°,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EG=∠GEF=70°,8、【答案】D【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12∴∠1与∠2互余,又∵∠2=∠3,又∵∠4=∠5,∴∠1与∠5互余,【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与∠2互余,∠1与∠3互余,∠1与∠4互余,∠1【分析】二、填空题10、【答案】50°【考点】余角和补角,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解:∵∠1=40°,∴∠3=180°﹣∠1﹣90°=180°﹣40°﹣90°=50°,∵a∥b,【考点】余角和补角,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可得∠BOE=90°,然后求出∠BOD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OC=∠BOD .12、【答案】56∵∠MFE 是△EOF 的外角,【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NOE=∠FEO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NOE=∠EOF ,由三角形外角 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BCD =140°,∴∠ACB =180°-140°=40°.AE BC ∵ ∥ ∵AD 平分∠BAE , ∴∠ =∠B= ∴∠ 180°-40°-40°=100°.【分析】三、解答题∴∠AOB=60°.【考点】角的计算,垂线【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关系知∠AOC=90°,由∠AOB :∠AOC=2:3,可求∠AOB ,根据∠AOB 与∠AOC 的 位置关系,分类求解.【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解析】【分析】运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16、【答案】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28°=6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28°=34°.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34°.【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邻补角【解析】【分析】根据角的和差,可得∠EOF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C的度数,根据补角的性质,可得答案.17、【答案】解:∠1=∠2,∴∠EBC=∠ABC,∠2=∠ADC,∴∠EBC+∠2=∠ABC+∠ADC=90°,∵FG⊥BE,∴∠FGB=90°,∴∠1+∠EBC=90°,∴∠1=∠2【考点】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性质,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析】【分析】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出∠ADC+∠ABC=180°,再结合角平分线得出∠EBC+∠2=90°,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得出,∠1+∠EBC=90°,即可得出结论.四、综合题18、【答案】(1)解:(1)BF∥DE,理由如下:∵∠AGF=∠ABC,∴GF∥BC,∴∠1=∠3,∵∠1+∠2=180°,∴BF∥DE;(2)解:∵BF∥DE,BF⊥AC,∴DE⊥AC,∵∠1+∠2=180°,∠2=150°,∴∠1=30°,∴∠AFG=90°﹣30°=60°.【考点】余角和补角,垂线【解析】【分析】(1)由于∠AGF=∠ABC,可判断GF∥BC,则∠1=∠3,由∠1+∠2=180°得出∠3+∠2=180°判断出BF∥DE;(2)由BF∥DE,BF⊥AC得到DE⊥AC,由∠2=150°得出∠1=30°,得出∠AFG的度数19、【答案】(1)解:原式=9a-4a=9(a)-4(a)6n4n2n32n22n3(2)解:∵∠AOE=90°,∴∠AOC+∠EOC=90°,∵∠AOC:∠COE=5:4,=50°,【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角的计算,余角和补角,对顶角、邻补角【解析】【分析】(1)先利用积的乘方计算,再利用积的逆运算化成含有a的形式,再把a=2代入计算2n2n即可;(2)由于∠AOC与∠EOC互余,∠AOC:∠COE=5:4,所以∠AOC的度数可求,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解即可.20、【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如图所示【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线,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基本作图【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利用SSS定理证明△ACO≌△BC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OC=∠BOC,进而得到射线OC就是∠MON的平分线.(2)由(1)可知OM、ON分别是∠POQ、∠QOG的平分线,则∠MON=90°。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等于()A.10'B.12'C.60'D.100'2.“V”字手势表达胜利,必胜的意义.它源自于英国,“V”为英文Victory(胜利)的首字母.现在“V"字手势早已成为世界用语了.如图的“V”字手势中,食指和中指所夹锐角a的度数为()A.25B.35C.45D.5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B.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D.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4.下列角中,能用1∠,ACB∠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CA.B.C.D.5.如图,将一个三角板60°角的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12740'∠=︒,则2∠的余角是( )A .1720'︒B .3220︒'C .3320'︒D .5820︒'6.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OA 方向是北偏东20︒B .OB 方向是北偏西15︒C .OC 方向是南偏西30︒D .OD 方向是东南方向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120AOD ∠=︒,50AOB ∠=︒,OC 平分BOD ∠,那么BOC ∠=__________.8.计算:45396541︒'︒'+=________.9.计算:(1)1003441'︒-︒=_________;(2)23252455''︒+︒=_________;(3)1366435428''''︒-︒=_________. 10.如图,写出图中以A 为顶点的角______.三、解答题A B C是同一平面内三个点,借助直尺、刻度尺、量角器完成(以答题卡上印刷的11.读句画图如图,点,,图形为准):(1)画图:①画射线AB;①画直线BC;=.①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得CD CA∠约为_________°(精确到1︒).(2)测量:ABC12.【观察思考】如图,五边形ABCDE内部有若干个点,用这些点以及五边形ABCDE的顶点ABCDE把原五边形分割成一些三角形(互相不重叠).【规律总结】(1)填写下表:(2)【问题解决】原五边形能否被分割成2022个三角形?若能,求此时五边形ABCDE内部有多少个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1°=60′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6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度、分、秒之间的换算,能正确进行度、分、秒之间的换算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1°=60′.2.B【分析】根据图形和各个角度的大小得出即可.【详解】解:根据图形可以估计①α约等于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角的度数的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3.D【分析】直接利用角的定义以及正多边形的定义、两点之间距离定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射线AB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此选项错误;B、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故此选项错误;C、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故此选项错误;D、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定义以及正多边形的定义、两点之间距离定义,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4.C【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顶点只存在一个角时,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角,据此分析即可【详解】根据角的表示方法,顶点只存在一个角时,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角,A、B、D选项中,点C为顶点的角存在多个,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表示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角的表示方法有三种:(1)用三个字母及符号“①”来表示.中间的字母表示顶点,其它两个字母分别表示角的两边上的点.(2)用一个数字表示一个角.(3)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角.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角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总之表示要明确,不能使人产生误解.5.B【分析】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得①2的余角即①EAC ,然后利用角的运算列式计算求解,注意1°=60′.【详解】解:由题意可得:①2+①EAC =90°①①2的余角是①EAC①①EAC =601602740'322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余角的概念及角的和差运算,掌握概念及角度制的运算是解题关键. 6.A【分析】由方位角的含义逐一判断各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OA 方向是北偏东70︒,故A 错误;OB 方向是北偏西15︒,故B 正确;OC 方向是南偏西30︒,故C 正确;OD 方向是东南方向,故D 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位角,掌握方位角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7.35°【分析】由已知可求BOD ∠的大小,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可求BOC ∠的大小.【详解】①120AOD ︒∠=,50AOB ︒∠=,①70BOD AOD AOB ︒∠=∠-∠=,①OC 平分BOD ∠, ①1352BOC BOD ︒∠=∠=, 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认识,角平分线的概念,熟练掌握角的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8.111°20´.【分析】两个度数相交,度与度,分与分对应相加,分的结果若满60,则转化为度.【详解】45°39´+65°41´=111°20´,故答案为111°20´.【点睛】本题考查度角分的换算,学生们要知道角度之间的运算是60进制.9. 6519'︒ 4820'︒ 921132'''︒【分析】(1)根据角的各单位之间的是60进位,可以把100︒写成9060'︒,然后再用度减度,分减分,进行计算即可;(2)按照度加度,分加分计算即可;(3)根据角的各单位之间的是60进位,可以把1366'︒写成13565'60''︒,然后再用度减度,分减分,秒减秒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1003441'9960'3441'6519'︒-︒=︒-︒=︒;(2)2325'2455'4780'4820'︒+︒=︒=︒;(3)1366'4354'28''︒-︒=13565'60''4354'28''︒-︒9211'32''=︒.故答案为:①6519'︒,①4820'︒,①921132'''︒.【点睛】本题考查的度、分、秒的计算,掌握度、分、秒的换算方法是解题关键. 10.①DAC ①DAB ①CAB【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即可求解.【详解】写出图中以A 为顶点的角①DAC 、①DAB 、①CAB.故答案为①DAC ,①DAB ,①CA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角的表示方法,角可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写在中间,每边上的点写在两旁;也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在角的顶点处有多个角时,不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这个角.11.(1)①见解析;①见解析;①见解析;(2)50【分析】(1)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概念作图可得;(2)利用量角器测量可得.【详解】解:(1)如图所示: ①射线AB 即为所求;①直线BC 即为所求;①线段CD=CA 即为所求(2)ABC ∠约为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角的定义和测量.12.(1)11,2n+3;(2)不能,理由见解析.(1)根据图形特点找出五边形ABCDE内点的个数与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的关系,【分析】总结规律即可;(2)根据规律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1)有1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个三角形;有2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7个三角形;有3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2=9个三角形;有4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3=11个三角形;…以此类推,有n个点时,内部分割成5+2×(n−1)=(2n+3)个三角形;故答案为11,2n+3;(2)令2n+3=2022,即2n=2019,显然这个方程没有整数解,①原五边形不能被分割成2022个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类规律探索,熟练掌握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及求一元一次方程整数解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几何初步--线段与角的经典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几何初步--线段与角的经典题(含答案)

几何初步--线段与角的经典题一.解答题(共45小题)1.如图,已知线段AB(1)请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①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②延长线段BA到D,使AD=AC(不写画法,当要保留画图痕迹)(2)请直接回答线段BD与线段AC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3)如果AB=2cm,请求出线段BD和CD的长度.2.已知线段MN=3cm,在线段MN上取一点P,使PM=PN;延长线段MN到点A,使AN=MN;延长线段NM到点B,使BN=3BM.(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求线段AB的长;(3)试说明点P是哪些线段的中点.3.如图(1),线段上有3个点时,线段共有3 条;如图(2)线段上有4个点时,线段共有6条;如图(3)线段上有5个点时,线段共有10条.(1)当线段上有6个点时,线段共有条;(2)当线段上有n个点时,线段共有条;(用n的代数式表示)(3)当n=100时,线段共有条.4.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3:5:4三部分,M为AD的中点,BM=9cm,求CM和AD的长5.如图,已知线段AB=16 cm,点M在AB上,AM:BM=1:3,P、Q分别以AM,AB的中点,求PQ的值.6.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①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②写出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前进,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在(2)的情况下,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7.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2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AB,取AB中点E,若DE=7.5cm,求DC的长.8.如图,已知线段AB的长为x,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AB.(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C的长和AC的长;(2)取线段AC的中点D,若DB=3,求x的值.9.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N,P分别是线段AC,BC,AB的中点.(1)若AB=12cm,则MN的长度是;(2)若AC=3cm,CP=1cm,求线段PN的长度.10.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AP=2PB,点Q为PB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11.如图,延长线段AB到点F,延长线BA到点E,点M、N分别是线段AE、BF 的中点,若AE:AB:BF=1:2:3,且EF=18cm,求线段MN的长.12.如图,线段AC=20cm,BC=3AB,N线段BC的中点,M是线段BN上的一点,且BM:MN=2:3.求线段MN的长度.13.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以2cm/s的速度运动,C是线段BD 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1)当t=2时,①AB=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的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为BD,且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20,求AB、CD的长.15.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CB=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 cm,M、N分别为AC、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16.如图所示,点A在线段CB上,AC=AB,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CD=3,求线段AD的长.17.(1)观察思考:如图,线段AB上有两个点C、D,请分别写出以点A、B、C、D为端点的线段,并计算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2)模型构建:如果线段上有m个点(包括线段的两个端点),则该线段上共有多少条线段?请说明你结论的正确性;(3)拓展应用:某班45名同学在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中,若每两人握1次手问好,那么共握多少次手?请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上述模型,并直接应用上述模型的结论解决问题.18.如图,点A、M、B、N、C在同一直线上顺次排列,点M是线段AB的中点,点N是线段MC的中点,点N在点B的右边.(1)填空:图中共有线段条;(2)若AB=6,MC=7,求线段BN的长;(3)若AB=a,MC=7,将线段BN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来.19.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2:1,则点C 是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1)已知:如图2,DE=15cm,点P是DE的三等分点,求DP的长.(2)已知,线段AB=15cm,如图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在射线AB上向点B方向运动;点Q从点B出发,先向点A方向运动,当与点P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②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20.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8,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填空:①A、B两点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t秒后,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2)求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3)求当t为何值时,PQ=AB;(4)若点M为PA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线段MN的长.2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其位置如图1所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40,AB=120,AC=2AB(1)图1中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2)如图2,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点P在点Q左侧运动时,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3)如图3,若T点是A点右侧一点,点T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n,TB的中点为M,N为TA的4等分点且靠近于T点,若TM=2AN,求n的值.22.如图,线段AB=1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长度不变;②MA+PN的值不变,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23.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BC=a,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P、Q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25.【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1)线段的中点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若AB=12cm,点C是线段AB的巧点,则AC=cm;【解决问题】(3)如图②,已知AB=12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 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为何值时,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26.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B=20cm,BC=8cm,点P从A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已知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功.设点P运动时间为xs.(1)AC=cm;(2)当x=s时,P、Q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P、Q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7.有一科技小组进行了机器人行走性能试验,在试验场地有A、B、C三点顺次在同一笔直的赛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90米.甲、乙两机器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同向出发到终点C,乙机器人始终以50米/分的速度行走,乙行走9分钟到达C点.设两机器人出发时间为t(分钟),当t=3分钟时,甲追上乙.前4分钟甲机器人的速度保持不变,在4≤t≤6分钟时,甲的速度变为另一数值,且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请解答下面问题:(1)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米.在4≤t≤6分钟时,甲机器人的速度为米/分.(2)求甲机器人前3分钟的速度为多少米/分?(3)求两机器人前6分钟内出发多长时间相距28米?(4)若6分钟后,甲机器人的速度又恢复为原来出发时的速度,直接写出当t >6时,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S.(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8.如图,∠AOB=∠COD=90°,OC平分∠AOB,∠BOD=3∠DOE.试求∠COE的度数.29.已知∠AOB=130°,∠COD=80°,OM,ON分别是∠AOB和∠COD的平分线.(1)如果OA,OC重合,且OD在∠AOB的内部,如图1,求∠MON的度数;(2)如果将图1中的∠COD绕点O点顺时针旋转n°(0<n<155),如图2,①∠MON与旋转度数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②当n为多少时,∠MON为直角?(3)如果∠AOB的位置和大小不变,∠COD的边OD的位置不变,改变∠COD 的大小;将图1中的OA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m°(0<m<100),如图3,∠MON与旋转度数m°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24.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DOE=90°)(1)如图1,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OE恰好平分∠AOC,请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如图3,将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转动到某个位置时,若恰好∠COD=∠AOE,求∠BOD的度数?30.已知,O为直线AB上一点,∠DOE=90°.(1)如图1,若∠AOC=130°,OD平分∠AOC.①求∠BOD的度数;②请通过计算说明OE是否平分∠BOC.(2)如图2,若∠BOE:∠AOE=2:7,求∠AOD的度数.31.如图①,已知线段AB=20cm,CD=2cm,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E、F 分别是AC、BD的中点.(1)若AC=4cm,则EF=cm.(2)当线段C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判断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EF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已知∠COD在∠AOB内部转动,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则∠EOF、∠AOB和∠COD有何关系,请直接写出.32.点O 是直线AB上一点,∠COD 是直角,OE平分∠BOC.(1)①如图1,若∠DOE=25°,求∠AOC 的度数;②如图2,若∠DOE=α,直接写出∠AOC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将图1中的∠COD 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图 2 所示位置.探究∠DOE 与∠AOC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3.探究题:如图①,已知线段AB=14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 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1)若点C恰好是AB中点,则DE=cm;(2)若AC=4cm,求DE的长;(3)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设AC=a cm请说明不论a取何值(a不超过14cm),DE的长不变;(4)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12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0°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34.如图①,∠AOB=∠COD=90°,OM平分∠AOC,ON平分∠BOD.(1)已知∠BOC=20°,且∠AOD小于平角,求∠MON的度数;(2)若(1)中∠BOC=α,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如图②,若∠BOC=α,且∠AOD大于平角,其它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5.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初步尝试:(1)如图1,若∠AOC=30°.求∠DOE的度数;类比探究:(2)在图1中,若∠AOC=a,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解决问题:(3)如图2时,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探究∠AOC和∠DOE的度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36.如图,∠AOB=100°,∠AOC为锐角,且OM平分∠BOC,ON平分∠AOC.(1)如果∠AOC=40°,求∠MON的度数;(2)如果∠AOC为任意一个锐角,你能求出∠MON的度数吗?若能,请求出来;若不能,说明为什么?37.已知:∠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则∠MON的大小为;(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DON=2:3,求t的值.38.如图,∠AOB=20°,∠AOE=110°,OB平分∠AOC,OD平分∠AOE.(1)求∠COD的度数;(2)若以点O为观察中心,OA为正东方向,求射线OD的方位角;(3)若∠AOE的两边OA,OE分别以每秒5°和每秒3°的速度,同时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A回到原处时,OA,OE停止运动,则经过多少秒时,∠AOE=30°?39.如图,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在直线AB上,OC,OD是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OE平分∠AOD.(1)若∠COE=20°,则∠BOD=;若∠COE=α,则∠BOD=(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当三角板绕O逆时针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其它条件不变,试猜测∠COE 与∠BO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0.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1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OMN=30°),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且恰好平分∠BOC.求∠BON的度数.(2)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秒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则t的值为(直接写出结果).(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3,使ON在∠AOC的内部,请探究∠AOM与∠NO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1.阅读解答过程,回答问题:如图,OC在∠AOB内,∠AOB和∠COD都是直角,且∠BOC=30°,求∠AOD的度数.解:过O作射线OM,使点M,O,A在同一直线上,因为∠MOD+∠BOD=90°,∠BOC+∠BOD=90°,所以∠BOC=∠MOD,所以∠AOD=180°﹣∠MOD=180°﹣∠BOC=180°﹣30°=150°.(1)如果∠BOC=60°,那么∠AOD等于多少度?如果∠BOC=n°,那么∠AOD等于多少度?(2)如果∠AOB=∠DOC=x°,∠AOD=y°,求∠BOC的度数.42.已知:∠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当OB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BOC绕点O 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3)在(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DON=2:3,求t的值.43.如图(a),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1)若∠DCE=25°,∠ACB=;若∠ACB=130°,则∠DCE=;(2)猜想∠ACB与∠DCE大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b),若是两个同样的三角尺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 与∠CAE的大小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4)已知∠AOB=α,∠COD=β(α、β都是锐角),如图(c),若把它们的顶点O 重合在一起,则∠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44.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OC=∠AOD,射线OM(与射线OB重合)绕O点逆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5°/s,射线ON(与射线OD重合)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速度为12°/s.两射线OM、ON同时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本题出现的角均指小于平角的角)(1)图中一定有个直角;当t=2时,∠MON的度数为,∠BON 的度数为,∠MOC的度数为.(2)当0<t<12时,若∠AOM=3∠AON﹣60°,试求出t的值;(3)当0<t<6时,探究的值,在t满足怎样的条件是定值,在t满足怎样的条件不是定值.45.已知,如图(1),∠AOB和∠COD共顶点O,OB和OD重合,OM为∠AOD 的平分线,ON为∠BOC的平分线,∠AOB=α,∠COD=β(1)如图(2),若α=90°,β=30°,则,∠MON=(2)若将∠COD绕O逆时针旋转至图(3)的位置,求∠MON(用α、β表示)(3)如图(4),若α=2β,∠COD绕O逆时针旋转,转速为3°/秒,∠AOB绕O 同时逆时针旋转,转速为1°/秒(转到OC与OA共线时停止运动),且OE平分∠BOD,请判断∠COE与∠AO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线段与角的经典题一.解答题(共45小题)1.【解答】解:(1)如图所示,BC、AD即为所求;(2)由图可得,BD>AC;(3)∵AB=2cm,∴AC=2AB=4cm,∴AD=4cm,∴BD=4+2=6cm,∴CD=2AD=8cm.2.【解答】解:(1)如图所示:(2)∵MN=3cm,AN=MN,∴AN=1.5cm,∵BN=3BM,∴BM=MN=1.5cm,∴AB=BM+MN+AN=6cm;(3)∵点P在线段MN上,PM=PN,∴点P是线段MN 的中点,∵BM=AN=1.5cm,PM=PN=1.5cm,∴BP=AP=3cm,∴点P是线段AB 的中点.3.【解答】解:(1)当线段上有6个点时,线段共有=15条;(2)当线段(3)当n=100时,线段共有=4950上有n个点时,线段共有条;条;故答案为:15,,4950.4.【解答】解:设AB=3xcm,BC=5xcm,CD=4xcm,∴AD=AB+BC+CD=12xcm,∵M是AD的中点,∴AM=MD=AD=6xcm,∴BM=AM﹣AB=6x﹣3x=3xcm,∵BM=9 cm,∴3x=9,解得,x=3,∴CM=MD﹣CD=6x﹣4x=2x=2×3=6(cm),AD=12x=12×3=36(cm).5.【解答】解:∵AB=16cm,AM:BM=1:3,∴AM=4cm.BM=12cm,∵P,Q 分别为AM,AB的中点,∴AP=AM=2cm,AQ=AB=8cm,∴PQ=AQ﹣AP=6cm.6.【解答】解:(1)①8﹣12=﹣4,8=12=20,∴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4或20,②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则点P表示的数8﹣6t;(2)分两种情况: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点P运动追上点Q,即8﹣6t=﹣4﹣4t,解得t=6;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点P运动追上点Q,即8﹣6t=20﹣4t,解得t=﹣6(舍去),∴点P运动6秒追上点Q;(3)∵M为AP的中点,∴M点表示的数为(8+8﹣6t)÷2=8﹣3t,∵N为PB的中点,∴N点表示的数为(﹣4+8﹣6t)÷2=2﹣3t,∴MN=8﹣3t﹣(2﹣3t)=6,∴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MN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7.【解答】解:∵E是AB中点,∴AE=EB,设AE=x,则AB=2x,又∵DA=AB,∴DA=2x,∵BC=2AB,∴BC=4x,∵DE=7.5cm,∴3x=7.5,解得:x=2.5,∴DC=DA+AB+BC=2x+2x+4x=8x=8×2.5=20(cm).8.【解答】解:(1)∵AB=x,BC=AB,∴BC=x,∵AC=AB+BC,∴AC=x+x= x.(2)∵AD=DC=AC,AC=x,∴DC=x,∵DB=3,BC=x,∵DB=DC﹣BC,∴3=x﹣x,∴x=12.9.【解答】解:(1)∵M、N分别是AC、BC的中点,∴MC=AC,CN=BC,∴MN=MC+CN=AC+BC=(AC+BC)=AB=6cm.故答案为6cm;(2)∵AC=3cm,CP=1cm,∴AP=AC+CP=4cm,∵P是线段AB的中点,∴AB=2AP=8cm.∴CB=AB ﹣AC=5cm,∵N是线段CB的中点,CN=CB=2.5cm,∴PN=CN﹣CP=1.5cm.10.【解答】解:如图1所示,∵AP=2PB,AB=6,∴PB=AB=×6=2,AP=AB=×6=4;∵点Q为PB的中点,∴PQ=QB=PB=×2=1;∴AQ=AP+PQ=4+1=5.如图2所示,∵AP=2PB,AB=6,∴AB=BP=6,∵点Q为PB的中点,∴BQ=3,∴AQ=AB+BQ=6+3=9.故AQ的长度为5或9.11.【解答】解:设EA=xcm,则AB=2xcm,BF=3xcm,EF=6xcm.∵点M,N分别是线段EA,BF的中点,∴EM=MA=xcm,BN=NF=xcm.∵AB=2xcm,∴MN=MA+AB+BN=4xcm.∵EF=18cm,∴6x=18,解得:x=3,∴MN=4x=12cm.12.【解答】解:∵AC=20cm,BC=3AB,∴BC=×20=15cm,∴AB=5cm,∵N为BC的中点,∴BN=CN=7.5cm,∵BM:MN=2:3,∴MN=×7.5=4.5cm.13.【解答】解:(1)①∵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以2cm/s的速度运动,∴当t=2时,AB=2×2=4cm.故答案为:4;②∵AD=10cm,AB=4cm,∴BD=10﹣4=6cm,∵C是线段BD的中点,∴CD=BD=×6=3cm;(2)不变;∵AB 中点为E,C是线段BD的中点,∴EB=AB,BC=BD,∴EC=EB+BC=(AB+BD)=AD=×10=5cm.14.【解答】解:设BD=x,则AB=3x,CD=4x.∵点E、点F分别为AB、CD的中点,∴AE=AB=1.5x,CF=CD=2x,AC=AB+CD﹣BD=3x+4x﹣x=6x.∴EF=AC﹣AE﹣CF=6x﹣1.5x﹣2x=2.5x.∵EF=20,∴2.5x=20,解得:x=8.∴AB=3x=24,CD=4x=32.15.【解答】解:(1)∵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C=8cm,CB=6cm,∴CM=AC=4cm,CN=BC=3cm,∴MN=CM+CN=4+3=7cm,即线段MN的长是7cm;(2)∵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C+CB=acm,∴CM=AC,CN= BC,∴MN=CM+CN=AC+BC=(AC+BC)=acm,即线段MN的长是acm;(3)如图:MN=b,理由是:∵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AC﹣CB=bcm,∴CM=AC,CN=BC,∴MN=CM ﹣CN=AC﹣BC=(AC﹣BC)=bcm,即线段MN的长是bcm.16.【解答】解:∵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3,∴BC=2CD=6,∵AC=AB,AC+AB=CB,∴AC=2,AB=4,∴AD=CD﹣AC=3﹣2=1,即线段AD的长是1.17.【解答】解:(1)∵以点A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AB、AC、AD,以点C为左端点向右的线段有线段CD、CB,以点D为左端点的线段有线段DB,∴共有3+2+1=6条线段;(2)设线段上有m个点,该线段上共有线段x条,则x=(m﹣1)+(m﹣2)+(m﹣3)+…+3+2+1,∴倒序排列有x=1+2+3+…+(m﹣3)+(m﹣2)+(m﹣1),∴2x=mm+m+…+m=m(m﹣1),∴x=m(m ﹣1);(3)把45位同学看作直线上的45个点,每两位同学之间的一握手看作为一条线段,直线上45个点所构成的线段条数就等于握手的次数,因此一共要进行×45×(45﹣1)=990次握手.18.【解答】解:(1)图中共有线段1+2+3+4=10条;故答案为:10;(2)∵AB=6,点M是线段AB的中点,∴BM=AB=3,∵MC=7,点N是线段MC的中点,∴NC=MC=3.5,BC=MC﹣BM=7﹣3=4,∴BN=BC﹣NC=4﹣3.5=0.5;(3)∵AB=a,点M是线段AB的中点,∴BM=AB=a,∵MC=7,点N是线段MC的中点,∴NC=MC=3.5,BC=MC﹣BM=7﹣a,∴BN=BC﹣NC=7﹣a﹣3.5=3.5﹣a.19.【解答】解:(1)当DP=2PE时,DP=DE=10cm;当2DP=PE时,DP=DE=5cm.综(2)①根据题意得:(1+2)t=15,解得:t=5.答:上所述:DP的长为5cm或10cm.当t=5秒时,点P与点Q重合.②(I)点P、Q重合前:当2AP=PQ时,有t+2t+2t=15,解得:t=3;当AP=2PQ时,有t+t+2t=15,解得:t=;(II)点P、Q重合后,当AP=2PQ时,有t=2(t﹣5),解得:t=10;当2AP=PQ时,有2t=(t﹣5),解得:t=﹣5(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t=3秒、秒或10秒时,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20.【解答】解:(1)①10,3;②﹣2+3t,8﹣2t;(2)∵当P、Q两点相遇时,P、Q表示的数相等∴﹣2+3t=8﹣2t,解得:t=2,∴当t=2时,P、Q相遇,此时,﹣2+3t=﹣2+3×2=4,∴相遇点表示的数为4;(3)∵t秒后,点P表示的数﹣2+3t,点Q表示的数为8﹣2t,∴PQ=|(﹣2+3t)﹣(8﹣2t)|=|5t﹣10|,又PQ=AB=×10=5,∴|5t﹣10|=5,解得:t=1或3,∴当:t=1或3时,PQ=AB;(4)∵点M表示的数为=﹣2,点N表示的数为=+3,∴MN=|(﹣2)﹣(+3)|=|﹣2﹣﹣3|=5.21.【解答】解:(1)∵AB=120,点B表示的数为﹣40,∴点A表示的数为80.∵AC=2AB,∴点C表示的数为80﹣120×2=﹣160.(2)设点R的速度为x个单位长度/秒,则点P的速度为3x个单位长度/秒,点Q的速度为(2x﹣5)个单位长度/秒,当点P在点Q左边时,P、R相遇时QP=QR,5(3x+x)=AC=240,解得x=12,2x﹣5=24﹣5=19,∴点Q的速度为19个单位长度/秒,(3)设AT=y,∵TB的中点为M,∴TM=TB=(120+y)=60+y,∵N为TA的4等分点且靠近于T点,∴AN=y,∵TM=2AN,∴60+y=y,解得x=60,∴n=80+60=140.故答案为:﹣160.22.【解答】解:(1)如图1,由题意得:AP=2t,则PB=12﹣2t,∵M为AP的中点,∴AM=t,由PB=2AM得:12﹣2t=2t,t=3,答:出发3秒后,PB=2AM;(2)如图1,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BM=12﹣t,2BM﹣BP=2×(12﹣t)﹣(12﹣2t)=24﹣2t﹣12+2t=1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2BM﹣BP为定值12;(3)选①;如图2,由题意得:MA=t,PB=2t﹣12,∵N为BP的中点,∴PN=BP=(2t﹣12)=t﹣6,①MN=PA﹣MA﹣PN=2t﹣t﹣(t﹣6)=6,∴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MN长度不变;所以选项①叙述正确;②MA+PN=t+(t﹣6)=2t﹣6,∴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MA+PN的值会改变.所以选项②叙述不正确.23.【解答】解:(1)∵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 的中点,∴CM=AC=5厘米,CN=BC=3厘米,∴MN=CM+CN=8厘米;(2)∵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CM=AC,CN=BC,∴MN=CM+CN= AC+BC=a;(3)①当0<t≤5时,C是线段PQ的中点,得10﹣2t=6﹣t,解得t=4;②当5<t≤时,P为线段CQ的中点,2t﹣10=16﹣3t,解得t=;③当<t≤6时,Q为线段PC的中点,6﹣t=3t﹣16,解得t=;④当6<t≤8时,C为线段PQ的中点,2t﹣10=t﹣6,解得t=4(舍),综上所述:t=4或或.24.【解答】解:(1)∵∠BOE=∠COE+∠COB=90°,又∵∠COB=60°,∴∠COE=30°,故答案为:30;(2)∵OE 平分∠AOC,∴∠COE=∠AOE=COA,∵∠EOD=90°,∴∠AOE+∠DOB=90°,∠COE+∠COD=90°,∴∠COD=∠DOB,∴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3)设∠COD=x°,则∠AOE=5x°,∵∠DOE=90°,∠BOC=60°,∴6x=30或5x+90﹣x=120∴x=5或7.5,即∠COD=5°或7.5°∴∠BOD=65°或52.5°.25.【解答】解:(1)∵线段的长是线段中线长度的2倍,∴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巧点”.故答案为:是;(2)∵AB=12cm,点C是线段AB的巧点,∴AC=12×=4cm或AC=12×=6cm或AC=12×=8cm;故答案为:4或6或8;(3)t秒后,AP=2t,AQ=12﹣t(0≤t≤6)①由题意可知A不可能为P、Q两点的巧点,此情况排除.②当P为A、Q的巧点时,Ⅰ.AP=AQ,即,解得s;Ⅱ.AP=AQ,即,解得s;Ⅲ.AP=AQ,即,解得t=3s;③当Q为A、P的巧点时,Ⅰ.AQ=AP,即,解得s(舍去);Ⅱ.AQ=AP,即,解得t=6s;Ⅲ.AQ=AP,即,解得s.26.【解答】解:(1)AC=AB﹣BC=20﹣8=12(cm),(2)20÷(2+1)=(s).故当x=s时,P、Q重合;(3)存在,①C是线段PQ的中点,得2x+20﹣x=2×12,解得x=4;②P为线段CQ的中点,得12+20﹣x=2×2x,解得x=;③Q为线段PC的中点,得2x+10=2×(20﹣x),解得x=7;综上所述:x=4或x=或x=7.故答案为:12;.27.【解答】解:(1)∵乙机器人从B点出发,以50米/分的速度行走9分钟到达C点,∴B、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0×9=450(米).∵在4≤t≤6分钟时,甲、乙两机器人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4≤t≤6分钟时,甲机器人的速度为50米/分.(2)设甲机器人前3分钟的速度为x米/分,则3x﹣50×3=90,解得x=80.答:甲机器人前3分钟的速度为80米/分.(3)当t=4时,两人相距80﹣50=30米,且4≤t≤6时,两人相距总是30米.分三种情况说明:①甲在AB间时,90﹣80t+50t=28,解得t=>,此情形不存在.②甲乙均在B右侧,且甲在乙后时,90+50t﹣80t=28,解得t=.③甲乙均在B右侧,且乙在甲后时,80t﹣90﹣50t=28,解得t=.答:两机器人前6分钟内出发分钟或分钟相距28米.(4)S=.故答案为:450,50;28.【解答】解:∵∠AOB=90°,OC平分∠AOB,∴∠COB=∠AOB=45°,∵∠COD=90°,∴∠BOD=45°,∵∠BOD=3∠DOE,∴∠DOE=15°,∴∠BOE=30°,∴∠COE=∠COB+∠BOE=45°+30°=75°.29.【解答】解:(1)如图1,∵OM平分∠AOB,∠AOB=130°,∴∠AOM=∠AOB=×130°=65°,∵ON平分∠COD,∠COD=80°,∴∠AON=∠COD=×80°=40°,∴∠MON=∠AOM﹣∠AON=65°﹣40°=25°;(2)①如图2中,∠MON=∠COM﹣∠NOC=65°+n°﹣40°=n°+25°.②当∠MON=90°时,n°+25°=90°,∴n=65°.(3)如图3中,∠MON=∠COM﹣∠CON=65°+m°﹣(80°+m°)=m°+25°.30.【解答】解:(1)①∵OD平分∠AOC,∠AOC=130°,∴∠AOD=∠DOC=∠AOC=×130°=65°,∴∠BOD=180°﹣∠AOD=180°﹣65°=115°;②∵∠DOE=90°,又∵∠DOC=65°,∴∠COE=∠DOE﹣∠DOC=90°﹣65°=25°,∵∠BOD=115°,∠DOE=90°,∴∠BOE=∠BOD﹣∠DOE=115°﹣90°=25°,∴∠COE=∠BOE,即OE平分∠BOC.(2)若∠BOE:∠AOE=2:7,设∠BOE=2x,则∠AOE=7x,又∵∠BOE+∠AOE=180°,∴2x+7x=180°,∴x=20°,∠BOE=2x=40°,∵∠DOE=90°,∴∠AOD=90°﹣40°=50°.31.【解答】解:(1)∵AB=20cm,CD=2cm,AC=4cm,∴DB=14cm,∵E、F分别是AC、BD的中点,∴CE=AC=2cm,DF=DB=7cm,∴EF=2+2+7=11cm,故答案为:11;(2)EF的长度不变.∵E、F分别是AC、BD的中点,∴EC= AC,DF=DB,∴EF=EC+CD+DF=AC+CD+DB===,∵AB=20cm,CD=2cm,∴EF==11cm;(3).理由:∵OE、OF分别平分∠AOC和∠BOD,∴∠COE=∠AOC,∠DOF=∠BOD,∴∠EOF=∠COE+∠COD+∠DOF=∠AOC+∠COD+∠BOD=(∠AOC+∠BOD)+∠COD=(∠AOB﹣∠COD)+∠COD=(∠AOB+∠COD).故答案为:.32.【解答】解:(1)①∵∠COD=90°,∠DOE=25°,∴∠COE=∠COD﹣∠DOE=90°﹣25°=65°,又∵OE平分∠BOC,∴∠BOC=2∠COE=130°,∴∠AOC=180°﹣∠BOC=180°﹣130°=50°;②∵∠COD=90°,∠DOE=α,∴∠COE=∠COD﹣∠DOE=90°﹣α,又∵OE平分∠BOC,∴∠BOC=2∠COE=180°﹣2α,∴∠AOC=180°﹣∠BOC=180°﹣(180°﹣2α)=2α;(2)∠DOE=∠AOC,理由如下:如图2,∵∠BOC=180°﹣∠AOC,又∵OE平分∠BOC∴∠COE=∠BOC=(180°﹣∠AOC)=90°﹣∠AOC,又∵∠COD=90°,∴∠DOE=90°﹣∠COE=90°﹣(90°﹣∠AOC)=∠AOC.33.【解答】解:(1)∵AB=14cm,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DE=DC+EC= AC+BC=AB=7cm故答案为:7;(2)∵AC=4cm,AB=14cm,∴BC=AB﹣AC=10cm,又∵D为AC中点,E为BC中点,∴CD=2cm,CE=5cm,∴DE=CD+CE=7cm;(3)∵AC=acm,∴BC=AB﹣AC=(14﹣a)cm,又∵D为AC 中点,E为BC中点,∴CD=acm,CE=(14﹣a)cm,∴DE=CD+CE=a+(14﹣a)=7cm,∴无论a取何值(不超过14)DE的长不变;(4)设∠AOC=α,∠BOC=120﹣α,∵OD平分∠AOC,OE平分∠BOC,∴∠COD=,∠COE=(120°﹣α),∴∠DOE=∠COD+∠COE=+(120°﹣α)=60°,∴∠DOE=60°,与OC位置无关.34.【解答】解:(1)∵∠AOB=∠COD=90°,∠BOC=20°,∴∠AOC=∠BOD=90°﹣20°=70°.∵OM平分∠AOC,ON平分∠BOD,∴∠MOC=∠BON=35°,∴∠MON=∠MOC+∠COB+∠BON=35°+20°+35°=90°;(2)∵∠AOB=∠COD=90°,∠BOC=α,∴∠AOC=∠BOD=90°﹣α.∵OM平分∠AOC,ON平分∠BOD,∴∠MOC=∠BON=45°﹣α,∴∠MON=∠MOC+∠COB+∠BON=45°﹣α+α+45°﹣=90°;(3)∵∠AOB=∠COD=90°,∠BOC=α,∴∠AOC=∠BOD=90°+α.∵OM平分∠AOC,ON平分∠BOD,∴∠MOC=∠BON=45°+α,∴∠MON=∠MOC﹣∠COB+∠BON=45°+α﹣α+45°+=90°.35.【解答】解:(1)由已知得∠BOC=180°﹣∠AOC=150°,又∠COD是直角,OE 平分∠BOC,∴∠DOE=∠COD﹣∠BOC=90°﹣×150°=15°.(2)由(1)知∠DOE=∠COD﹣∠BOC,∴∠DOE=90°﹣(180°﹣∠AOC)=90°﹣90°+∠AOC=∠AOC=α.(3)∠AOC=2∠DOE.理由如下:∵∠COD是直角,OE 平分∠BOC,∴∠COE=∠BOE,∠COB=2∠COE,∴∠AOC=180°﹣∠COB=180°﹣2∠COE=2(90°﹣∠COE),∵∠DOE=90°﹣∠COE,∴∠AOC=2∠DOE.36.【解答】解:(1)因为OM平分∠BOC,ON平分∠AOC所以∠MOC=∠BOC,∠NOC=∠AOC 所以∠MON=∠MOC﹣∠NOC=(∠BOC﹣∠AOC)=(100°+40°﹣40°)=50°.(2)可以.同理,∠MON=∠MOC﹣∠NOC=(∠BOC﹣∠AOC)=(∠BOA+∠AOC﹣∠AOC)=∠BOA=50°.37.【解答】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AOB,∠BON=∠BOD,即∠MON=∠MOB+∠BON=∠AOB+∠BOD=(∠AOB+∠BOD)=∠AOD=80°,故答案为: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AOC,∠BON=∠BOD,即∠MON=∠MOC+∠BON﹣∠BOC=∠AOC+∠BOD﹣∠BOC=(∠AOC+∠BOD)﹣∠BOC=(∠AOD+∠BOC)﹣∠BOC=×180°﹣20°=70°;(3)∵射线OB从OA 逆时针以2°每秒的旋转t秒,∠COB=20°,∴∠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38.【解答】解:(1)因为OB平分∠AOC,∠AOB=20°,所以∠AOC=40°,因为OD平分∠AOE,∠AOE=110°,所以∠AOD=55°,因为∠COD=∠AOD﹣∠AOC,所以∠COD=55°﹣40°=15°;(2)因为90°﹣55°=35°,所以射线OD的方位角是北偏东35°;(3)设经过x秒时,∠AOE=30°,①如图1所示,当OA未追上OE时,依题意,得5x﹣110=3x﹣30,解得,x=40;②如图2所示,当OA超过OE时,依题意,得5x﹣110=3x﹣305x﹣110=3x+30,解得,x=70.39.【解答】解:(1)若∠COE=20°,∵∠COD=90°,∴∠EOD=90°﹣20°=70°,∵OE平分∠AOD,∴∠AOD=2∠EOD=140°,∴∠BOD=180°﹣140°=40°;若∠COE=α,∴∠EOD=90﹣α,∵OE平分∠AOD,∴∠AOD=2∠EOD=2(90﹣α)=180﹣2α,∴∠BOD=180°﹣(180﹣2α)=2α;故答案为:40°;2α;(2)如图2,∠BOD=2∠COE,理由是:设∠BOD=β,则∠AOD=180°﹣β,∵OE平分∠AOD,∴∠EOD=∠AOD==90°﹣,∵∠COD=90°,∴∠COE=90°﹣(90°﹣)=,即∠BOD=2∠COE.40.【解答】解:(1)如图2,∵OM平分∠BOC,∴∠MOC=∠MOB,又∵∠BOC=110°,∴∠MOB=55°,∵∠MON=90°,∴∠BON=∠MON﹣∠MOB=35°;(2)分两种情况:①如图2,∵∠BOC=110°∴∠AOC=70°,当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 时,∠AOD=∠COD=35°,∴∠BON=35°,∠BOM=5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55°,由题意得,5t=55°解得t=11(s);②如图3,当NO平分∠AOC时,∠NOA=35°,∴∠AOM=55°,即逆时针旋转的角度为:180°+55°=235°,由题意得,5t=235°,解得t=47(s),综上所述,t=11s或47s时,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3)∠AOM﹣∠NOC=20°.理由:∵∠MON=90°,∠AOC=70°,故答案为:11或47;∴∠AOM=90°﹣∠AON,∠NOC=70°﹣∠AON,∴∠AOM﹣∠NOC=(90°﹣∠AON)﹣(70°﹣∠AON)=20°,∴∠AOM与∠NOC的数量关系为:∠AOM﹣∠NOC=20°.41.【解答】解:(1)∵∠AOB=90°,∠BOC=60°.∴∠AOC=∠AOB﹣∠BOC=30°.∴∠AOD=∠AOC+∠COD=30°+90°=120°.若∠BOC=n°,则∠AOC=∠AOB﹣∠BOC=(90﹣n)°.∴∠AOD=∠AOC+∠COD=(90﹣n)°+90°=(180﹣n)°.(2)∵∠AOB=x°,∠AOD=y°.∴∠BOD=∠AOD﹣∠AOB=(y﹣x)°.∴∠BOC=∠DOC ﹣∠BOD=x°﹣(y﹣x)°=(2x﹣y)°.42.【解答】解:(1)因为∠AOD=160°OM平分∠AOB,ON平分∠BOD所以∠MOB=∠AOB,∠BON=∠BOD即∠MON=∠MOB+∠BON=∠AOB+∠BOD=(∠AOB+∠BOD)=∠AOD=80°;(2)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所以∠MOC=∠AOC,∠BON=∠BOD即∠MON=∠MOC+∠BON﹣∠BOC=∠AOC+∠BOD﹣∠BOC=(∠AOC+∠BOD)﹣∠BOC=(∠AOD+∠BOC)﹣∠BOC=×180°﹣20°=70°;(3)∵射线OB从OA逆时针以2°每秒的旋转t秒,∠COB=20°,∴∠AOC=∠AOB+∠COB=2t°+10°+20°=2t°+30°.∵射线OM平分∠AOC,∴∠AOM=∠AOC=t°+15°.∵∠BOD=∠AOD﹣∠BOA,∠AOD=160°,∴∠BOD=150°﹣2t.∵射线ON平分∠BOD,∴∠DON=∠BOD=75°﹣t°.又∵∠AOM:∠DON=2:3,∴(t+15):(75﹣t)=2:3,解得t=21.答:t为21秒.43.【解答】解:(1)∵∠BCE=90°,∠DCE=25°,∴∠BCD=∠BCE﹣∠DCE=65°,∵∠ACD=90°,∴∠ACB=∠ACD+∠BCD=90°+65°=155°;∵∠ACB=130°,∠ACD=90°,∴∠BCD=∠ACB﹣∠ACD=130°﹣90°=40°,∵∠BCE=90°,∴∠DCE=∠BCE﹣∠BCD=90°﹣40°=50°,故答案为:155°,50°;(2)∠ACB+∠DCE=180°,理由如下:∵∠ACB=∠ACE+∠DCE+∠DCE,∴∠ACB+∠DCE=∠ACE+∠DCE+∠DCE+∠DCE=∠ACD+∠BCE=180°;(3)∠DAB+∠CAE=120°,理由如下:∵∠DAB=∠DAE+∠CAE+∠CAB,∴∠DAB+∠CAE=∠DAE+∠CAE+∠CAB+∠CAE=∠DAC+∠BAE=120°;(4)∠AOD+∠BOC=α+β,理由如下:∵∠AOD=∠AOC+∠COB+∠BOD,∴∠AOD+∠BOC=∠AOC+∠COB+∠BOD+∠BOC=∠AOB+∠COD=α+β.44.【解答】解:(1)如图所示,∵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AOD,∴∠AOC=∠AOD=90°,∴∠BOC=∠BOD=90°,∴图中一定有4个直角;当t=2时,∠BOM=30°,∠NON=24°,∴∠MON=30°+90°+24°=144°,∠BON=90°+24°=114°,∠MOC=90°﹣30°=60°;故答案为:4;144°,114°,60°;(2)当ON与OA重合时,t=90÷12=7.5(s),当OM与OA重合时,t=180°÷15=12(s),如图所示,当0<t≤7.5时,∠AON=90°﹣12t°,∠AOM=180°﹣15t°,由∠AOM=3∠AON﹣60°,可得180°﹣15t°=3(90°﹣12t°)﹣60°,解得t=;如图所示,当7.5<t<12时,∠AON=12t°﹣90°,∠AOM=180°﹣15t°,由∠AOM=3∠AON﹣60°,可得180°﹣15t°=3(12t°﹣90°)﹣60°,解得t=10;综上所述,当∠AOM=3∠AON﹣60°时,t的值为s或10s;(3)当∠MON=180°时,∠BOM+∠BOD+∠DON=180°,∴15t°+90°+12t°=180°,解得t=,①如图所示,当0<t<时,∠COM=90°﹣15t°,∠BON=90°+12t°,∠MON=∠BOM+∠BOD+∠DON=15t°+90°+12t°,∴==(不是定值),。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4.3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4.3测试题含答案

4.2直线、射线、线段一.选择题1.两根木条,一根长18cm,一根长22cm,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A.2cm B.4cm C.2cm或22cm D.2cm或20cm 2.延长线AB到C,使得BC=AB,若线段AC=8,点D为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BD 的长为()A.2 B.3 C.4 D.53.如图,点C是线段BD之间的点,有下列结论①图中共有5条线段;②射线BD和射线DB是同一条射线;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C.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5.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平面内的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36条直线,则n的值为()A.6 B.7 C.8 D.96.如图,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中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射线只有一个端点C.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2)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4)射线比直线小一半;(5)平面内3条直线至少有一个交点.A.1个B.2个C.3个D.4个8.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银杏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银杏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C.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D.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9.下列语句: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是北京地铁的路线图,小明家住复兴门,打算趁着放假去建国门游玩,看了路线图后,小明打算乘坐①号线地铁去,认为可以节省时间,他这样做的依据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填空题11.若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个交点.12.在直线上任取一点A,截取AB=16cm,再截取AC=40cm,则AB的中点D与AC的中点E之间的距离为cm.13.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2BC,若在AB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那么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14.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cm,则线段MC的长为.15.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三.解答题16.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3AB,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DA=2AB,E为DB的中点,且EB=30cm,请画出示意图,并求DC的长.17.课间休息时小明拿着两根木棒玩,小华看到后要小明给他玩,小明说:“较短木棒AB 长40cm,较长木棒CD长6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分别是点E和点F,则点E和点F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说对了我就给你玩”聪明的你请帮小华求出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多少?18.已知直线l依次三点A、B、C,AB=6,BC=m,点M是AC点中点(1)如图,当m=4,求线段BM的长度(写清线段关系)(2)在直线l上一点D,CD=n<m,用m、n表示线段DM的长度.19.已知点C,D在线段AB上(点C,D不与线段AB的端点重合),AC+DB=AB.(1)若AB=6,请画出示意图并求线段CD的长;(2)试问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CE=AB,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解答】解:如图,设较长的木条为AB=22cm,较短的木条为BC=18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BM=11cm,BN=9cm,∴①如图1,BC不在AB上时,MN=BM+BN=11+9=20cm,②如图2,BC在AB上时,MN=BM﹣BN=11﹣9=2cm,综上所述,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2cm或20cm;故选:D.2.【解答】解:∵BC=AB,AC=8,∴BC=2,∵D为线段AC的中点,∴DC=4,∴BD=DC﹣BC=4﹣2=2;故选:A.3.【解答】解:①图中共有6条线段,错误;②射线BD和射线DB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③直线BC和直线BD是同一条直线,正确;④射线AB,AC,AD的端点相同,正确,故选:B.4.【解答】解:A、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错误,A、B、C三点不一定共线,故本选项错误;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应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故本选项错误;D、应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5.【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可表示为:=1;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可表示为:=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可表示为:=6;以此类推,可得:平面内不同的n点可确定(n≥2)条直线.由已知可得:=36,解得n=﹣8(舍去)或n=9.故选:D.6.【解答】解:工人砌墙时在墙的两端各固定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线,然后沿线砌砖,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D.7.【解答】解:(1)如果AC=CB,则点C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原来的说法错误;(2)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原来的说法错误;(3)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是正确的;(4)射线与直线都是无限长的,原来的说法错误;(5)平面内互相平行的3条直线没有交点,原来的说法错误.故选:A.8.【解答】解:某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荷叶剪掉一部分(如图),发现剩下的荷叶的周长比原银杏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选:C.9.【解答】解:①不带“﹣”号的数不一定是正数,错误;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正确;③射线AB和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正确;故选:B.10.【解答】解:由图可知,乘坐①号地铁走的是直线,所以节省时间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1或3个交点.故答案为:1,1或3.12.【解答】解:①如图1,当B在线段AC上时,∵AB=16cm,AC=40cm,D为AB中点,E为AC中点,∴AD=AB=8cm,AE=AC=20cm,∴DE=AE﹣AD=20cm﹣8cm=12cm;②如图2,当B不在线段AC上时,此时DE=AE+AD=28cm;故答案为:12或28.13.【解答】解:如下图所示:设AB=1,则DA=2,AC=2,∴可得:DB=3,AC=2,∴可得线段AC是线段DB的倍.故答案为:.14.【解答】解:∵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三部分,∴设AB=2x,BC=4x,CD=3x,∵CD=6cm,即3x=6cm,解得x=2cm,∴AD=2x+4x+3x=9x=9×2=18cm,∵M是AD的中点,∴MD=AD=×18=9cm,∴MC=MD﹣CD=9﹣6=3cm.故答案为:3cm.15.【解答】解: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如图:∵E为DB的中点,EB=30cm,∴BD=2EB=60cm,又∵DA=2AB,∴AB=BD=20cm,AD=BD=40cm,∴BC=3AB=60cm,∴DC=BD+BC=120cm.17.【解答】解:如图1,当AB在CD的左侧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BE+CF=20+30=50cm(或EF=BE+BF=20+30=50cm);如图2.当AB在CD上且点B和点C重合时,∵点E是AB的中点,∴BE=AB=×40=20cm,∵点F是CD的中点(或点F是BD的中点),∴CF=CD=×60=30cm(或BF=CD=×60=30cm),∴EF=CF﹣BE=30﹣20=10cm(或EF=BF﹣BE=30﹣20=10cm).∴此时两根木棒的中点E和F间的距离是50cm或10cm.18.【解答】解:(1)当m=4时,BC=4,又∵AB=6,∴AC=4+6=10,又M为AC中点,∴AM=MC=5,∴BM=AB﹣AM,=6﹣5=1;(2)∵AB=6,BC=m,∴AC=6+m,∵M为AC中点,∴,①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左边时,CD=n,MD=MC﹣CD==;②当D在线段BC上,M在D的右边边时,CD=n,MD=DC﹣MC=n﹣=;③当D在l上且在点C的右侧时,CD=n,MD=MC+CD=+n=.19.【解答】解:(1)如图所示:∵AC+DB=AB,AB=6,∴AC+DB=2,∴CD=AB﹣(AC+DB)=6﹣2=4;(2)线段CD上存在点E,使得CE=AB,理由是:∵AC+DB=AB4.3 角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1.如图,下面四种表示角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中考试题汇编含精讲解析(同步试卷).docx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2直线、射线、线段中考试题汇编含精讲解析(同步试卷).docx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4.24.2 直线、射线、线段中考试题汇编含精讲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5•新疆)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A.A→C→D→B B.A→C→F→B C.A→C→E→F→B D.A→C→M→B2.(2014•义乌市)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2014•济宁)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2014•大庆)对坐标平面内不同两点A(x1,y1)、B(x2,y2),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格距,定义A、B两点间的格距为‖AB‖=|x1﹣x2|+|y1﹣y2|,则|AB|与‖AB‖的大小关系为()A.|AB|≥‖AB‖B.|AB|>‖AB‖C.|AB|≤‖AB‖D.|AB|<‖AB‖5.(2014•长沙)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6.(2014•徐州)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7.(2013•台湾)数轴上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C在AB上.若|a|=|b|,AC:CB=1:3,则下列b、c的关系式,何者正确?()A.|c|=|b| B.|c|=|b| C.|c|=|b| D.|c|=|b|8.(2012•永州)永州境内的潇水河畔有朝阳岩、柳子庙和迴龙塔等三个名胜古迹(如图所示).其中柳子庙坐落在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1056年,是永州人民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筑建.现有三位游客分别参观这三个景点,为了使这三位游客参观完景点后步行返回旅游车上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那么,旅游车等候这三位游客的最佳地点应在()A.朝阳岩B.柳子庙C.迴龙塔D.朝阳岩和迴龙塔这段路程的中间位置9.(2012•葫芦岛)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cm,BC=2cm,则MC的长是()A.2 cm B.3 cm C.4 cm D.6 cm10.(2011•乌兰察布模拟)已知O为圆锥的顶点,M为圆锥底面上一点,点P在OM上.一只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所示.若沿OM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开,所得侧面展开图是()A.B.C.D.11.(2010•柳州)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A.1条B.2条C.3条D.4条12.(2010•普洱)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A.3cm B.6cm C.11cm D.14cm13.(2009•潍坊)某班50名同学分别站在公路的A,B两点处,A,B两点相距1000米,A处有30人,B处有20人,要让两处的同学走到一起,并且使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最小,那么集合地点应选在()A.A点处B.线段AB的中点处C.线段AB上,距A点米处D.线段AB上,距A点400米处二.填空题(共10小题)14.(2014•佛山)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厘米(精确到0.1厘米).15.(2013•德州)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这一现象的原因.16.(2012•随州)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17.(2012•菏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 cm.18.(2011•广西)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19.(2011•佛山)已知线段AB=6,若C为AB中点,则AC= .20.(2011•娄底)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12,AC=8,则CD= .21.(2010•宿迁)直线上有2010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22.(2010•河源)平面内不过同一点的n条直线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点个数记作a n,并且规定a1=0.那么:①a2= ;②a3﹣a2= ;③a n﹣a n﹣1= .(n≥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23.(2010•厦门)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则BC= .三.解答题(共3小题)24.(2011•呼伦贝尔)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2)如图②,类比(1)的解题过程,请你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点M(3,4)与点N(﹣2,﹣1)之间的距离.25.(2007•贵阳)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26.(2004•烟台)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n(n>1)台机床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解决这个问题先“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如图(1),如果直线上有2台机床时,很明显设在A1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因为甲和乙所走的距离之和等于A1到A2的距离.如图(2),如果直线上有3台机床时,不难判断,供应站设在中间一台机床,A2处最合适,因为如果P不放在A2处,甲和丙所走的距离之和恰好是A1到A3的距离,可是乙还得走从A2到P的这一段,这是多出来的,因此P放在A2处最佳选择.不难知道,如果直线上有4台机床,P应设在第二台与第3台之间的任何地方,有5台机床,P应设在第3台位置.问题:(1)有n台机床时,P应设在何处?(2)根据(1)的结论,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5•新疆)如图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处,星期日他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A.A→C→D→B B.A→C→F→B C.A→C→E→F→B D.A→C→M→B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可得C、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线段CB的长度,所以想尽快赶到书店,一条最近的路线是:A→C→F→B,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可得C、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线段CB的长度,所以想尽快赶到书店,一条最近的路线是:A→C→F→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性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2.(2014•义乌市)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考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解答: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直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此类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3.(2014•济宁)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解答:解:要想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尽量是两地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两点间线段最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牢记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4.(2014•大庆)对坐标平面内不同两点A(x1,y1)、B(x2,y2),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即线段AB的长度),用‖AB‖表示A、B两点间的格距,定义A、B两点间的格距为‖AB‖=|x1﹣x2|+|y1﹣y2|,则|AB|与‖AB‖的大小关系为()A.|AB|≥‖AB‖B.|AB|>‖AB‖C.|AB|≤‖AB‖D.|AB|<‖AB‖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新定义.分析:根据点的坐标的特征,|AB|、|x1﹣x2|、|y1﹣y2|三者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当两点不与坐标轴平行时,∵|AB|、|x1﹣x2|、|y1﹣y2|的长度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AB|<‖AB‖.当两点与坐标轴平行时,∴|AB|=‖AB‖.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征,判断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2014•长沙)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D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10cm,BC=4cm,则AD的长为()A.2cm B.3cm C.4cm D.6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由AB=10cm,BC=4cm,可求出AC=AB﹣BC=6cm,再由点D是AC的中点,则可求得AD 的长.解答:解:∵AB=10cm,BC=4cm,∴AC=AB﹣BC=6cm,又点D是AC的中点,∴AD=AC=3cm,答:AD的长为3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差及中点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2014•徐州)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求学生分情况讨论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解答:解: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AC=4﹣2=2.故选:D.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7.(2013•台湾)数轴上A、B、C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c,且C在AB上.若|a|=|b|,AC:CB=1:3,则下列b、c的关系式,何者正确?()A.|c|=|b| B.|c|=|b| C.|c|=|b| D.|c|=|b|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图象,根据AC:CB=1:3,可得|c|=,又根据|a|=|b|,即可得出|c|=|b|.解答:解:∵C在AB上,AC:CB=1:3,∴|c|=,又∵|a|=|b|,∴|c|=|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属于基础题,根据AC:CB=1:3结合图形得出|c|=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2012•永州)永州境内的潇水河畔有朝阳岩、柳子庙和迴龙塔等三个名胜古迹(如图所示).其中柳子庙坐落在潇水之西的柳子街上,始建于1056年,是永州人民为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而筑建.现有三位游客分别参观这三个景点,为了使这三位游客参观完景点后步行返回旅游车上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那么,旅游车等候这三位游客的最佳地点应在()A.朝阳岩B.柳子庙C.迴龙塔D.朝阳岩和迴龙塔这段路程的中间位置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压轴题.分析:设朝阳岩距离柳子庙的路程为5,柳子庙距离迴龙塔的路程为8,则迴龙塔距离朝阳岩的路程为13,然后对四个答案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设朝阳岩距离柳子庙的路程为5,柳子庙距离迴龙塔的路程为8,则迴龙塔距离朝阳岩的路程为13,A、当旅游车停在朝阳岩时,总路程为5+13=18;B、当旅游车停在柳子庙时,总路程为5+8=13;C、当旅游车停在迴龙塔时,总路程为13+8=21;D、当旅游车停在朝阳岩和迴龙塔这段路程的中间时,总路程大于13.故路程最短的是旅游车停在柳子庙时,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及线段的有关知识,用特殊值的方法比较容易说出来.9.(2012•葫芦岛)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8cm,BC=2cm,则MC的长是()A.2 cm B.3 cm C.4 cm D.6 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由图形可知AC=AB﹣BC,依此求出AC的长,再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C的长.解答:解:由图形可知AC=AB﹣BC=8﹣2=6cm,∵M是线段AC的中点,∴MC=AC=3cm.故MC的长为3cm.故选B.点评: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计算;求出与所求线段相关的线段AC的长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10.(2011•乌兰察布模拟)已知O为圆锥的顶点,M为圆锥底面上一点,点P在OM上.一只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所示.若沿OM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开,所得侧面展开图是()A.B.C.D.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几何体的展开图.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此题运用圆锥的性质,同时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解答:解:蜗牛绕圆锥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线应该是一条线段,因此选项A和B错误,又因为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后,又回到起始点P处,那么如果将选项C、D的圆锥侧面展开图还原成圆锥后,位于母线OM上的点P应该能够与母线OM′上的点(P′)重合,而选项C还原后两个点不能够重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核立意相对较新,考核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1.(2010•柳州)如图,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个点,图中共有线段条数是()A.1条B.2条C.3条D.4条考点:直线、射线、线段.分析:写出所有的线段,然后再计算条数.解答:解:图中线段有:线段AB、线段AC、线段BC,共三条.故选C.点评:记住线段是直线上两点及其之间的部分是解题的关键.12.(2010•普洱)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于()A.3cm B.6cm C.11cm D.14cm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DC=DB﹣CB,又因为D是AC的中点,则DC=AD,故AC=2DC.解答:解:∵D是AC的中点,∴AC=2DC,∵CB=4cm,DB=7cm∴CD=BD﹣CB=3cm∴AC=6cm故选:B.点评:结合图形解题直观形象,从图中很容易能看出各线段之间的关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2009•潍坊)某班50名同学分别站在公路的A,B两点处,A,B两点相距1000米,A处有30人,B处有20人,要让两处的同学走到一起,并且使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最小,那么集合地点应选在()A.A点处B.线段AB的中点处C.线段AB上,距A点米处D.线段AB上,距A点400米处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应用题.分析:设A处学生走的路程,表示出B处学生走的路程,然后列式计算所有同学走的路程之和.解答:解:设A处的同学走x米,那么B处的同学走(1000﹣x)米,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L=30x+20(1000﹣x)=10x+20000此时0≤x≤1000,要使L最小,必须x=0,此时L最小值为20000;所以选A点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在学这一部分时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能死学.二.填空题(共10小题)14.(2014•佛山)如图,线段的长度大约是 2.3(或2.4)厘米(精确到0.1厘米).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分析:根据对线段长度的估算,可得答案.解答:解:线段的长度大约是2.3(或2.4)厘米,故答案为:2.3(或2.4).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对线段的估算是解题关键.15.(2013•德州)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出这一现象的原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为抄近路践踏草坪原因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是基础题,主要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6.(2012•随州)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 6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找出规律,再把15代入所得关系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即=3;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即=6,∴平面内不同的n点确定(n≥2)条直线,∴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时,=15,解得n=﹣5(舍去)或n=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射线、线段,是个规律性题目,关键知道当不在同一平面上的n个点时,可确定多少条直线,代入15即可求出n的值.17.(2012•菏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 5或11 cm.考点:两点间的距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点C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因此分类讨论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点C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BC=8﹣3=5(cm);若点C在AB的延长线上,则AC=AB+BC=8+3=11(cm).故答案为:5或11.点评:此题考查求两点间的距离,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容易掉解.18.(2011•广西)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是基础题,比较简单.19.(2011•佛山)已知线段AB=6,若C为AB中点,则AC= 3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专题: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线段AB=6,C为AB中点,所以,AC=BC,即AC=3;解答:解:如图,线段AB=6,C为AB中点,∴AC=BC,∴AC=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牢记两点间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0.(2011•娄底)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12,AC=8,则CD= 2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根据AB=12,AC=8,求出BC的长,再根据点D是线段BC的中点,得出CD=B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12,AC=8,∴BC=4,∵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BD=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距离求法,根据已知求出BC=4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2010•宿迁)直线上有2010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16073 个点.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找出规律解题即可.解答:解:第一次:2010+(2010﹣1)=2×2010﹣1,第二次:2×2010﹣1+2×2010﹣1﹣1=4×2010﹣3,第三次:4×2010﹣3+4×2010﹣3﹣1=8×2010﹣7.∴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8×2010﹣7=16073个点.故答案为:16073.点评:此题为规律型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对规律.22.(2010•河源)平面内不过同一点的n条直线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点个数记作a n,并且规定a1=0.那么:①a2= 1 ;②a3﹣a2= 2 ;③a n﹣a n﹣1= n﹣1 .(n≥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规律型.分析: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2+3+…+(n﹣1)=个交点.解答:解:①a2==1;②∵a3=3,a2=1∴a3﹣a2=3﹣1=2;③a n﹣a n﹣1=﹣(n﹣1)(n﹣2)=(n﹣1)(n﹣n+2)=n﹣1.点评:此题在相交线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猜想、归纳能力,掌握从特殊项一般猜想的方法.23.(2010•厦门)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则BC= 1 .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BC=AB=1.点评:本题根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求解.三.解答题(共3小题)24.(2011•呼伦贝尔)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2)如图②,类比(1)的解题过程,请你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点M(3,4)与点N(﹣2,﹣1)之间的距离.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根据公式计算即可解答.(2)根据公式直接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A(0,4),B(﹣2,0)…(分)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3分)(2)过M点作x轴的垂线MF,过N作y轴的垂线NE,MF,NE交于点D…(4分)根据题意:MD=4﹣(﹣1)=5,ND=3﹣(﹣2)=5…(5分)则:MN=…(6分)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设有两点A(x1,y1),B(x2,y2),则这两点间的距离为AB=.25.(2007•贵阳)如图,平面内有公共端点的六条射线OA,OB,OC,OD,OE,OF,从射线OA 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写出数字1,2,3,4,5,6,7,….(1)“17”在射线OE 上;(2)请任意写出三条射线上数字的排列规律;(3)“2007”在哪条射线上?考点:直线、射线、线段.专题:规律型.分析:先由具体数字入手,找出规律,再利用规律解题.解答:解:(1)18正好转3圈,3×6;17则3×6﹣1;“17”在射线OE上;(2)射线OA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5射线OB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4射线OC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3射线OD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2射线OE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1射线OF上数字的排列规律:6n(3)2007÷6=334…3.故“2007”在射线OC上.点评:本题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探究意识.26.(2004•烟台)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n(n>1)台机床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解决这个问题先“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如图(1),如果直线上有2台机床时,很明显设在A1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因为甲和乙所走的距离之和等于A1到A2的距离.如图(2),如果直线上有3台机床时,不难判断,供应站设在中间一台机床,A2处最合适,因为如果P不放在A2处,甲和丙所走的距离之和恰好是A1到A3的距离,可是乙还得走从A2到P的这一段,这是多出来的,因此P放在A2处最佳选择.不难知道,如果直线上有4台机床,P应设在第二台与第3台之间的任何地方,有5台机床,P应设在第3台位置.问题:(1)有n台机床时,P应设在何处?(2)根据(1)的结论,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专题:应用题.分析:(1)分n为偶数时,n为奇数时两种情况讨论P应设的位置.(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找到1和617正中间的点,即可求出|x﹣1|+|x﹣2|+|x﹣3|+…|x﹣617|的最小值.解答:解:(1)当n为偶数时,P应设在第台和(+1)台之间的任何地方,当n为奇数时,P应设在第台的位置.(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就是在数轴上找出表示x的点,使它到表示1,617各点的距离之和最小,根据问题1的结论,当x=309时,原式的值最小,最小值是308+307+…+1+1+2+…+308=95172.点评:本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猜想、归纳能力,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猜想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章归类特训线段角的计算的四种常见类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第4章归类特训线段角的计算的四种常见类型

归类特训 3.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O为原点,现A,B
两点分别以1个单位长度/s,4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同 时向左运动.
(1)几秒后,原点恰好在两点正中间?
归类特训
解:设运动时间为x s. 根据题意,得x+3=12-4x, 解得x=1.8. 答:1.8 s后,原点恰好在两点正中间.
归类特训
归类特训
解:如图所示. MN=12b cm.理由如下: 因为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 所以 MC=12AC,NC=12BC. 所以 MN=MC-NC=12AC-12BC=12(AC-BC)=12b cm.
归类特训
7.(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B=12,点M,N分别 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度;
归类特训
解:(1)若点O在线段BC上, 则OC=OA=AB+OB=5+1.5=6.5(cm), 所以BC=OB+OC=1.5+6.5=8(cm); (2)若点O在线段AB上, 则OC=OA=AB-OB=5-1.5=3.5(cm), 所以BC=OC-OB=3.5-1.5=2(cm). 综上,线段BC的长为2 cm或8 cm.
归类特训
解:当停靠站设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路程之和 为30×0+15×100+10×(100+200)=4 500(m). 当停靠站设在B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路程之和为 30×100+15×0+10×200=5 000(m). 当停靠站设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路程之和为 30×(100+200)+15×200+10×0=12 000(m). 因为4 500<5 000<12 000,所以停靠站的位置应设在A区.
归类特训
10 . 如 图 , ∠ AOB = ∠ COD = 90° , OC 平 分 ∠ AOB , ∠BOD=3∠DOE.求∠COE的度数.

专题10 几何图形初步中动角问题压轴题真题分类(解析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题型必刷题(人教版)

专题10 几何图形初步中动角问题压轴题真题分类(解析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题型必刷题(人教版)

专题10几何图形初步中动角问题真题分类(解析版)专题简介:本份资料专攻《几何图形初步》这一章中动角问题的压轴题,所选题目源自各名校月考、期末试题中的压轴题真题,难度较大,具体分成单动角问题和双动角问题,适合于想挑战满分的学生考前刷题使用,也适合于培训机构的老师培训尖子生时使用。

题型一:单动角问题1.(雅礼)已知∠AOB=120°,∠COD=60°.(1)如图1,当∠COD在∠AOB的内部时,若∠AOD=98°,求∠BOC的度数;(2)如图2,当射线OC在∠AOB的内部,OD在∠AOB的外部时,试探索∠AOD与∠BO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COD在∠AOB的外部时,分别在∠AOC内部和∠BOD内部画射线OE,OF,使∠EOC=∠AOC,∠DOF=∠BOD,求∠EOF的度数.【解答】解:(1)∵∠AOB=120°,∠AOD=98°,∴∠BOD=∠AOB﹣∠AOD=120°﹣98°=22°,∵∠COD=60°,∴∠BOC=∠COD+∠BOD=60°+22°=82°;(2)∠AOD与∠BOC互补,理由:∵∠AOB+∠COD=120°+60°=180°,∠AOB=∠AOC+∠BOC,∠COD=∠BOC+∠BOD,∴∠AOB+∠COD=∠AOC+∠BOC+∠BOC+∠BOD=∠AOD+∠BOC=180°,∴∠AOD与∠BOC互补;(3)设∠BOC=n°,则∠AOC=∠AOB+∠BOC=120°+n°,∠BOD=∠COD+∠BOC=60°+n°,∵∠AOE=∠AOC,∴∠EOC=∠AOC=40°+n°.∵∠DOF=∠BOD,∴∠DOF=(60+n)=20°+n°,∴∠COF=∠COD﹣∠DOF=40°﹣n°,∴∠EOF=∠EOC+∠COF=40°+n°+40°﹣n°=80°.2.(长郡)已知∠AOB=100°,∠COD=40°,OE,OF分别平分∠AOD,∠BOD.(1)如图1,当OA ,OC 重合时,∠EOF =度;(2)若将∠COD 从图1的位置绕点O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AOC =α,满足0°<α<90°且α≠40°.①如图2,用等式表示∠BOF 与∠CO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在∠COD 旋转过程中,请用等式表示∠BOE 与∠CO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1)∵OA ,OC 重合,∴∠AOD =∠COD =40°,∠BOD =∠AOB +∠COD =100°+40°=140°,∵OE 平分∠AOD ,OF 平分∠BOD ,∴∠EOD =∠AOD =×40°=20°,∠DOF =∠BOD =×140°=70°,∴∠EOF =∠DOF ﹣∠EOD =70°﹣20°=50°;(2)①∠BOF +∠COE =90°;理由如下:∵OE 平分∠AOD ,OF 平分∠BOD ,∴∠EOD =∠AOE =∠AOD =(40°+α)=20°+α,∠BOF =∠BOD =(∠AOB +∠COD +α)=(100°+40°+α)=70°+α,∴∠COE =∠AOE ﹣∠AOC =20°+α﹣α=20°﹣α,∴∠BOF +∠COE =70°+α+20°﹣α=90°;②由①得:∠EOD =∠AOE =20°+α,∠DOF =∠BOF =70°+α,当∠AOC <40°时,如图2所示:∠COF =∠DOF ﹣∠COD =70°+α﹣40°=30°+α,∠BOE =∠BOD ﹣∠EOD =2(70°+α)﹣(20°+α)=120°+α,∴∠BOE ﹣∠COF =120°+α﹣(30°+α)=90°,当40°<∠AOC <90°时,如图3所示:∠COF =∠DOF +∠DOC =(360°﹣140°﹣α)+40°=150°﹣α,∠BOE =∠BOD ﹣∠DOE =140°+α﹣(20°+α)=120°+α,∴∠COF +∠BOE =150°﹣α+(120°+α)=270°;综上所述,∠BOE,∠COF,∠A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BOE﹣∠COF=90°或∠COF+∠BOE=270°.3.(明德)如图①,已知线段MN=24cm,线段AB在线段MN上运动(点A不超过点M,点B不超过点N),点C和点D分别是AM,BN的中点.(1)若AM=8cm,AB=2cm,求CD的长度;(2)若AB=2acm,线段AB运动时,试判断线段CD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CD的长度,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知识迁移: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已知∠AOB在∠MON内部转动,射线OC 和射线OD分别平分∠AOM和∠BON.当∠AOB转动时,∠COD是否发生变化?∠AOB,∠COD和∠MON 三个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①∵MN=24cm,AB=2cm,AM=8cm,∴BN=MN﹣AB﹣AM=14(cm),∵点C和点D分别是AM,BN的中点,∴AC=AM=4cm,BD=BN=7cm.∴AC+BD=11(cm).∴CD=AC+AB+BD=11+2=13(cm).即CD的长为14cm.②不变,理由如下:∵点C和点D分别是AM,BN的中点,∴AC=AM,BD=BN,∴AC+BD=AM+BN=(AM+BN).又∵MN=24cm,AB=2acm,∴AM+BN=MN﹣AB=24﹣2a(cm).∴AC+BD=(AM+BN)=12﹣a(cm).∴CD=AC+AB+BD=12﹣a+2a=12+a(cm).(2)∠COD=(∠MON+AOB).理由如下:∵OC和OD分别平分∠AOM和∠BON,∴∠AOC =∠AOM ,∠BOD =∠BON .∴∠AOC +∠BOD =∠AOM +∠BON =(∠AOM +∠BON ).∴∠COD =∠AOC +∠BOD +∠AOB =(∠AOM +∠BON )+∠AOB =(∠MON ﹣∠AOB )+∠AOB =(∠MON +AOB ).4.(师大)若A 、O 、B 三点共线,∠BOC =50°,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DOE =90°,∠DEO =30°).(1)如图1,使三角板的短直角边OD 在射线OB 上,则∠COE =;(2)如图2,将三角板DOE 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若OE 恰好平分∠AOC ,则OD 所在射线是∠BOC 的;(3)如图3,将三角板DOE 绕点O 逆时针转动到使∠COD =∠AOE 时,求∠BOD 的度数;(4)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第t 秒时,OE 恰好与直线OC 重合,求t 的值.【解答】解:(1)∵∠DOE =90°,∠BOC =50°,∴∠COE =40°,故答案为40°;(2)∵OE 平分∠AOC ,∴∠AOE =∠COE ,∵∠COE +DOC =∠DOE =90°,∴∠AOE +∠DOB =90°,∴∠DOC =∠DOB ,∴DO 平分∠BOC ,∴DO 是∠BOC 的角平分线,故答案为:角平分线;(3)∵∠COD =∠AOE ,∠COD +∠DOE +∠AOE =130°,∴5∠COD =40°,∴∠COD =8°,∴∠BOD =58°;(4)当OE 与射线OC 的反向延长线重合时,5t +40=180,∴t =28,当OE 与射线OC 重合时,5t =360﹣40,∴t =64,综上所述:t 的值为28或64.5.(雅礼)如图1,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使130BOC ∠=︒。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精选练习题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精选练习题

完整)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和角精选练习题线段和角练题1.下图展示了一个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什么?A。

圆柱B。

圆锥C。

圆台D。

四棱柱2.如果在线段AD上有两点B和C,则图中共有几条线段?A。

三条B。

四条C。

五条D。

六条3.下列哪些语句是正确的?①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②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

③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④直线MN和直线NM是同一条直线。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某同学用剪刀沿着一条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小。

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什么?A。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5.如果数轴上点A和B分别表示数2和-2,则点A和B 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什么?A。

2+(-2)B。

2-(-2)C。

(-2)+2D。

(-2)-2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B=CD,AB=10.5cm,那么BC的长度是多少?A。

2.5cmB。

3cmC。

4.5cmD。

6cm7.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BC,使BC=2cm,则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A。

6cmB。

10cmC。

6cm或10cmD。

4cm或16cm8.如图,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多少?A。

1cmB。

1.5cmC。

2cmD。

4cm9.已知点A、B、P在一条直线上,则下列等式中,能判断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的个数有哪些?① AP=BP;② BP=AB;③ AB=2AP;④ AP+PB=AB。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如图所示,某工厂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AB=300米,BC=600米。

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厂的接送车打算在此路段只设一个停靠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直---4.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4章 4.2直---4.3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4.2直线、射线、线段一.选择题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D=3,AB=10,那么BC长度为()A.3B.3.5C.4.5D.42.已知线段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BC=2AB,若AC=9cm,则线段AB的长度为()A.4.5cm B.4cm C.3cm D.2cm3.如图,已知AB=10cm,M是AB中点,N在AB的延长线上,若NB=MB,则MN的长为()A.7.5cm B.10cm C.5cm D.6cm4.已知线段AB=6cm,点C在直线AB上,且线段AC=1cm,则线段BC的长为()A.5cm B.7cm C.5cm或7cm D.以上均不对5.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线AC与射线BD相交于点AB.BC是线段C.直线AC经过点AD.点D在直线AB上6.如图,小明同学用剪刀沿着虚线将一张圆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来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下列各式中:①AC=AB;②AC=CB;③AB=2AC;④AC+CB=AB,能说明点C是线段AB中点的有()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如图所示,某工厂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B=300米,BC=600米.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厂的接送车打算在此路段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点A B.点B C.AB之间D.BC之间9.判断下列语句,①一根拉紧的细线就是直线;②点A一定在直线AB上;③过三点可以画三条直线;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的有几个()A.1B.2C.3D.410.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依据是()A.直线比曲线短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二.填空题11.点M是线段AB上一点,且AM:MB=2:3,MB比AM长2cm,则AB长为.12.把一根木条钉在墙上使其固定,至少需要个钉子,其理由是.13.如图已知线段AD=16cm,线段AC=BD=10cm,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则EF 长为cm.14.如图,射击运动员在瞄准时,总是用一只眼瞄准准星和目标,这种现象用数学知识解释为.15.已知A、B、C三站在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边,小马现在A站,小虎现在B站,两人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约定在C站会面商议事宜.若小马的行驶速度是小虎的行驶速度的,两人同时到达C站,且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8km,求C站与A、B两站之间的距离之和是.三.解答题16.如图,点C是线段AB上一点,点M、N、P分别是线段AC、BC、AB的中点,AC=3cm,CP=1cm,求:(1)线段AM的长;(2)线段PN的长.17.如图,点P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N分别是线段AP、PB的中点.(1)如图1,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且MP=4cm,求线段AB的长;(2)如图2,若点P是线段AB上的任一点,且AB=12cm,求线段MN的长.18.已知:四点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画直线AD、直线BC相交于点O;(2)画射线AB.19.如图,已知线段AB=60,点C、D分别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满足AC:CD:DB=3:4:5,点K是线段CD的中点,求线段KB的长.解:设AC=3x,则CD=4x,DB=,∵AB=AC+CD+DB=60∴A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60.∴x=.∵点K是线段CD的中点.∴KD==.∴KB=KD+DB=.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点D是AC的中点,∴AC=2CD=2×3=6,∴BC=AB﹣AC=10﹣6=4.故选:D.2.【解答】解:如图,∵BC=2AB、AC=9cm,∴AB=AC=3cm,故选:C.3.【解答】解:∵AB=10cm、M为AB的中点,∴AM=MB=AB=5cm,又∵NB=MB,∴NB=2.5cm,则MN=MB+BN=5+2.5=7.5(cm),故选:A.4.【解答】解:①点C在A、B中间时,BC=AB﹣AC=6﹣1=5(cm).②点C在点A的左边时,BC=AB+AC=6+1=7(cm).∴线段BC的长为5cm或7cm.故选:C.5.【解答】解:A、直线AC与射线BD相交于点A,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B、C是两个端点,则BC是线段,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直线AC经过点A,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D、如图所示,点D在射线BD上,说法错误,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6.【解答】解: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7.【解答】解:∵点C在线段AB上,∴当①AC=AB或②AC=CB或③AB=2AC时,点C是线段AB中点;当④AC+CB=AB时,点C不一定是线段AB中点;故选:C.8.【解答】解:①以点A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15×300+10×900=13500(米),②以点B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300+10×600=15000(米),③以点C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900+15×600=36000(米),④当在AB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A的距离是m,则(0<m<300),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是:30m+15(300﹣m)+10(900﹣m)=13500+5m>13500,⑤当在BC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B的距离为n,则(0<n<600),则总路程为30(300+n)+15n+10(600﹣n)=15000+35n>13500.∴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点A;故选:A.9.【解答】解:①一根拉紧的细线就是直线,说法错误;②点A一定在直线AB上,说法正确;③过三点可以画三条直线,说法错误;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说法正确;正确的说法有2个,故选:B.10.【解答】解: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1.【解答】解:设AM=2xcm,MB=3xcm,则AB=5xcm,∵MB比AM长2cm,∴BM﹣AM=3x﹣2x=x=2(cm),∴AB长为5x=10(cm),故答案为:10cm.12.【解答】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时,我们至少需要两个钉子.13.【解答】解:由图可知BC=AC+BD﹣AD=10+10﹣16=4cm,∵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B+CF=0.5(AB+CD)=0.5(AD﹣BC)=0.5(16﹣4)=6cm,∴EF=BE+CF+BC=6+4=10cm.14.【解答】解:∵准星与目标是两点,∴利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5.【解答】解:相同的时间内,小马行驶路程是小虎行驶路程的,设小马行驶路程为3x,即AC=3x,小虎行驶路程为5x,即BC=5x,(1)当C在线段AB反向延长线上时(如图1)AC+AB=BC,则3x+8=5x,解得x=4,∴AC=12,BC=20;∴C站与A、B两站之间的距离之和是32;(2)当C在线段AB上时(上图2),AC=3,BC=5;∴C站与A、B两站之间的距离之和是8;(3)当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可知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可能.故答案为:32或8.三.解答题(共4小题)16.【解答】解:(1)∵M为AC中点,∴AM=AC=cm;(2)∵AP=AC+CP,CP=1cm,∴AP=4cm,∵P为AB的中点,∴线段AB=2AP=8 cm,∵CB=AB﹣AC,AC=3cm,∴线段CB=5cm,∵N为CB的中点,∴CN=BC=cm,∴PN=CN﹣CP=cm,答:(1)线段AM的长为cm,(2)线段PN的长为cm.17.【解答】解:(1)∵M是线段AP的中点,MP=4cm,∴AP=2MP=2×4=8(cm),又∵点P是线段AB的中点,∴AB=2AP=2×8=16(cm).(2)∵点M是线段AP的中点,点N是线段PB的中点,∴MP=AP,PN=PB,∴MN=MP+PN=AP+PB=(AP+PB)=AB,∵AB=12cm,∴MN=12÷2=6(cm).18.【解答】解:如图所示:19.【解答】解:设AC=3x,则CD=4x,DB=5x,∵AB=AC+CD+DB=60∴AB=3x+4x+5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60.∴x=5.∵点K是线段CD的中点.∴KD=CD=10.∴KB=KD+DB=35.故答案为:5x;3x+4x+5x;5;CD,10;35.4.3 《角》一.选择题1.用度、分、秒表示21.24°为()A.21°14'24″B.21°20'24″C.21°34'D.21°2.已知∠A=30°45',∠B=30.45°,则∠A()∠B.(填“>”、“<”或“=”)A.>B.<C.=D.无法确定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角的补角必是钝角B.两个锐角一定互为余角C.直角没有补角D.钝角没有余角4.若∠A与∠B互为补角,则∠A+∠B=()A.60°B.90°C.120°D.180°5.25°的补角是()A.155°B.145°C.55°D.65°6.下列四个角中,有可能与70°角互补的角是()A.B.C.D.7.已知∠1和∠2互为余角,且∠2与∠3互补,∠1=60°,则∠3为()A.120°B.60°C.30°D.150°8.一个角的余角是44°,这个角的补角是()A.134°B.136°C.156°D.146°9.如果一个角的度数比它补角的2倍多30°,那么这个角的度数是()A.50°B.70°C.130°D.160°10.若α=27°25',则α的余角等于()A.62°25'B.62°35'C.152°25'D.152°35'二.填空题11.如图,点O在直线AB上,OC是∠AOD的平分线.若∠BOD=50°,则∠AOC的度数为.12.已知∠AOB=40°,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等于.13.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是12:30,此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4.若此时时钟表上的时间是8:20分,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度.15.如图,∠BOC=90°,∠COD=45°,则图中互为补角的角共有对.三.解答题(共3小题)16.计算:(1)131°28′﹣51°32′15″(2)58°38′27″+47°42′40″(3)34°25′×3+35°42′17.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4倍小30°,求这个锐角的度数.18.如图,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若∠BOE=21°,求∠AOE及∠COD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21.24°=21°+0.24×60′=21°+14′+0.4×60″=21°14′24″,故选:A.2.解:30.45°=30°+0.45×60′=30°27′,∵30°45′>30°27′,∴30°45'>30.45°,∴∠A>∠B,故选:A.3.解:A.一个钝角的补角为锐角,故原说法错误;B.两个锐角的和为90°时,这两个角一定互余,故原说法错误;C.直角的补角依然是直角,故原说法错误;D.和为90°的两个角互余,所以钝角没有余角,故原选项正确.故选:D.4.解:∵∠A与∠B互为补角,∴∠A+∠B=180°.故选:D.5.解:25°的补角是:180°﹣25°=155°.故选:A.6.解:根据互补的性质得,70°角的补角为:180°﹣70°=110°,是个钝角;∵答案A、B、C都是锐角,答案D是钝角;∴答案D正确.故选:D.7.解:∵∠1和∠2互为余角,∠1=60°,∴∠2=90°﹣∠1=90°﹣60°=30°,∵∠2与∠3互补,∴∠3=180°﹣∠2=180°﹣30°=150°.故选:D.8.解:∵一个角的余角是44°,∴这个角的度数是:90°﹣44°=46°,∴这个角的补角是:180°﹣46°=134°.故选:A.9.解:设这个角是x°,根据题意,得x=2(180﹣x)+30,解得:x=130.即这个角的度数为130°.故选:C.10.解:α的余角=90°﹣α=90°﹣27°25'=62°35'.故选:B.二.填空题11.解:∵点O在直线AB上,∴∠AOD+∠BOD=180°,∵∠BOD=50°,∴∠AOD=180°﹣∠BOD=180°﹣50°=130°,∵OC是∠AOD的平分线,∴∠AOC=∠AOD=×130°=65°,故答案为:65°.12.解:∵OC是∠AOB的平分线,∠AOB=40°,∴∠AOC=∠AOB=×40°=20°,故答案为:20°.13.解:12:30时,时针与分针相距5.5份,夹角为30°×5.5=165°,故选:165°.14.解:∵时针在钟面上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钟表上8点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以看成30°×4+0.5°×20=130°.故答案为:130.15.解:∵∠BOC=90°,∴∠AOC=∠BOC=90°,∴∠AOC与∠BOC互为补角;∵∠BOD+∠AOD=180°,∴∠AOD与∠BOD互为补角;∵∠COD=45°,∴∠BOD=45°,∴∠AOD与∠COD互为补角;∴图中互为补角的角共有3对,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共3小题)16.解:(1)131°28′﹣51°32′15″=79°55′45″;(2)58°38′27″+47°42′40″=106°21′7″;(3)34°25′×3+35°42′=103°15′+35°42′=138°57′.17.解:设这个锐角为x度,得:180﹣x=4(90﹣x)﹣30,解得x=50.答:这个锐角的度数为50°.18.解:∵∠BOE=21°,∴∠AOE=180°﹣∠BOE=159°,∵射线OE平分∠BOC,∴∠BOC=2∠BOE=42°,∴∠AOC=180°﹣∠BOC=138°,∵OD平分∠AOC,∴∠COD=AOC=6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直线、射线、线段》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一条长15厘米的线段AB,则AB盖住的整数点的个数共有()个A.13或14个 B.14或15个 C.15或16个 D.16或17个3、如下图是某风景区的旅游路线示意图,其中,,为风景点,为两条路的交叉点,图中数据为相应两点的路程(单位:千米).一学生从处出发,以千米/时的速度步行观览景色,每个景点的逗留时间约为小时.(1)当他沿着路线游览回到处时,共用了小时,求的长;(2)若此学生打算从处出发,步行速度与在景点的逗留时间保持不变,且在最短时间内游览完三个景点返回处,请你为他设计一条步行路线,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不考虑其他因素)4、如图,从A到B最短的路线是()A. A—G—E—BB. A—C—E—BC. A—D—G—E—BD. A—F—E—B5、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 cm。

6、平面内有三个点,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则可以画直线的条数是( )A.2条B.3条C.4条 D.1条或3条7、在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A、0.5㎝ B、1㎝ C、1.5㎝ D、2㎝8、点是直线外一点,为直线上三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A、 B、小于 C、不大于 D、9、如图所示, 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 从P处把绳子剪断, 已知AP= PB, 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cm, 则绳子的原长为()A. 30 cmB. 60 cmC. 120 cmD.60 cm或120 cm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点C在线段的延长线上,则B.若点C在线段上,则C.若,则点一定在线段外D.若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二、填空题12、若线段AB=10㎝,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 ㎝.13、在边长都是1的正方形方格纸上画有如图所示的折线,它们的各段依次标着①,②,③,④,…的序号.那么序号为24的线段长度是 .14、.在直线上取A、B、C三点,使得AB = 9 厘米,BC = 4 厘米,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OA的长为厘米.15、往返于甲、乙两地的火车中途要停靠三个站,则有种不同的票价(来回票价一样),需准备种车票.17、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用几何知识解释应是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N B
A
E
C
A D B
1.如图所示,AB=12厘米,
2
5
AM AB
=,
1
3
BN BM
=,求MN的长.
2.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

3.如图,AB=20cm,C是AB上一点,且AC=12cm,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
4.如图,AB=8cm,O为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C为AO的中点,D为OB的中点,你能求出线段CD的长吗?并说明理由。

5.线段AD=6cm,线段AC=BD=4cm ,E、F分别是线段AB、CD中点,求EF。

6.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B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CB 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
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7. 已知线段AB ,反向延长AB 至C ,使AC
=1
3
BC ,点D 为AC 的中点,若CD =3cm ,求AB 的长.
8. 已知线段AB =12cm ,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 =6cm ,M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
9. 在直线l 上取 A ,B 两点,使AB=10厘米,再在l 上取一点C ,使AC=2厘米,M ,N 分别是AB ,AC 中点.求MN 的长度。

F E C D B A E
D C
B
A O 10.如图,已知线段A
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
31
AB=4
1CD,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
11.如图,,, 点B 、O 、D 在同一直线上,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
12.如图,已知AOB 是一条直线,∠1=∠2,∠3=∠4,OF ⊥AB .则 (1)∠AOC 的补角是 ; (2) 是∠AOC 的余角; (3)∠DOC 的余角是 ; (4)∠COF 的补角是 .
13.如图,点A 、O 、E 在同一直线上,∠AOB=40°, ∠EOD=28°46’,OD 平分∠COE , 求∠COB 的度数
14.如图,已知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点,COE ∠是直角,OF 平分AOE ∠,
34COF o ∠,求BOD ∠ 的度数.
15.如图,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是∠AOC的平分线,OE是∠COB的平分线,若∠AOD=14°,求∠DOE、∠BOE的度数.
16.如图10,将长方形纸片沿AC对折,使点B落在B′,CF平分∠B′CE,求∠ACF的度数.
17.把一张正方形纸条按图中那样折叠后,
若得到∠AOB/=700,则∠B/OG=______.
18.如图所示,已知∠AOB=165°,∠AOC=∠BOD=90°,求∠COD.
19.有一张地图(如图),有A、B、C三地,但地图被墨迹污损,C地具体位置看不清楚了,但知道C地在A 地的北偏东30°,在B地的南偏东45°,你能确定C•地的位置吗?
A
C
B E
F
B'
20.如图,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有A、B两个观测站,在A地发现它的北偏东30°方向上有一条渔船,同一时刻,在B地发现这条渔船在它的北偏西60°方向上,试画图说明这条渔船的位置.
21.已知:如图,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2:4:3,M是AD的中点,CD=6㎝,求线段MC的长。

22.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的方向是西偏北50°。

(1)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OD的方向是_________;
(3)∠BOD可看作是OB绕点O逆时针方向至OD,
作∠BOD的平分线OE,并用方位角表示OE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4)在(1)、(2)、(3)的条件下,求∠CO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