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风带移动和季风环流

合集下载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从而导
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的原因,称为热力原因,如赤道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空气在一定区域内聚集辐合或辐散,导致
气压发生变化的原因称为动力原因。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 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
[规律方法]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 西北部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该季节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而形 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
答案:(1)终年高温,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的季节变化大,一年内有明显的旱、 雨两季。
(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热带季风的主要原因。冬
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赤道低压、太平洋低压之间,形成了偏北风, 南亚地区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夏季,太阳直射点北
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
解析:阅读图甲,根据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归纳出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 的主要原因。由于季风的影响,印度的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有的年份
西南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形成
旱灾;有的年份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就过 多,容易造成涝灾。
第三讲
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移动 (1)原因: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 [灵犀一点] 气压带与风带对降水多少的影响 (1)降水较多的气压带、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季风是指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受下垫面热力性质 影响,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地区与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在冬夏季分别形成高、低气 压区。下图为亚非澳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4~5小题。
5.关于西非季风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份东北季风与东北信风重合 B.1月份卡拉哈里沙漠形成冷高压 C.7月份西南季风与盛行西风重合 D.7月份撒哈拉沙漠形成冷高压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假设条件: ① 大大气气是是在在均均匀匀的的地地球球表表面面上上运运动动的的; ②①地太球阳静直止射不赤动道; 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假设条件: 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 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假设条件: 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 ③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

夏季风: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
低温干燥 高温高湿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
本等
国西南部等
课后练习
高原季风是在高原热力作用影响下形成的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青藏高原季风在不同 季节都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环流势力产生深刻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面上的大气受 热过程。据此完成1~3小题。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3.1.3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气压带、风带季 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由地于球黄位赤于交公角转的轨太南带阳北在存道直移一在不射动年,同点,内随导也地位季致做球置节气周公,变压期化带性转太而风的运阳动直中射地点轴所在在宇地宙球空表间面的的指位向置保不持同不,变即,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季归节线移动之间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分布
分布
的气 大气活 影压 动中心 响带 、 风 带 对 气 候 季风 环流
北半球夏季7月,副热带高气压被大陆的热 低压(印度低压)切断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地区:冬季——西北季风 成因1 夏季——东南季风 成因1 南亚地区:冬季——东北季风 成因1 夏季——西南季风 成因2
知识铺垫1
世界海陆分布图
北半球 南半球
知识铺垫2
项目
7月 (夏季代表)
1月 (冬季代表) 低(降温快) 高 高(降温慢) 低
陆地 (热容量小)
气温
气压 气温
高(升温快) 低 低(升温慢) 高
海洋 (热容量大)
气压
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60° 30° 0°
30°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利亚高压的偏北 风,低温干燥, 风力强劲。
东亚季风环流(7月)
夏季风
低气压 高气压
亚洲季风(夏季)
夏季风的形成
夏季,东亚盛行 来自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西北部的 偏南风,高温、 湿润和多雨。 注意:南亚的西南风 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形成
2、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
东亚冬季:西北风
南亚冬季: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亚速尔高压
夏威夷高压
冬季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 低压
冰岛 低压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
•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基本上呈块状。
1.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高中地理新教材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高中地理新教材

南移、1月
北移、7 月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B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①地球不自转 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②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单圈环流
①地球自转, 考虑地转偏向力 ②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 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3.大气环流形成原因
太阳辐 射的纬 度差异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高低纬度间的 热量差异
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 高低纬间的气压差
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假设一:
(二)单圈环流
方向
对风速、风向的 影响
理想
风向
高空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 于等压线 高压 指向 低压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 垂直
既影响 风向 又影响 风速
只改变 风向 不影响 风速
垂直 受两力, 于等 风向与等 压线 压线
平行
受三 力,风 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摩擦力
与风向 相反
既降低 风速 又影响 风向
表示风的符号
5.图中L3所示纬线可能是(B)A.0° B.60° N C.60° S
D.30° N
A
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低,接受太阳辐射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属于热力原因 B.乙地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属于热力原因C.丙地纬度低,接受太阳辐射 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属于热力原因D.丁地空气堆积下沉,属于动力原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指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公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⒈全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⒉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⒊年移动幅度约为10°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即地轴的倾角不变〕详细介绍一月气压带风带移动图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

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

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

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

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

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

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

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南北纬30°为无风带。

压带气压带是由于地球外表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赤道附近受太阳辐射热量多,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核心要点第12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024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

核心要点第12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024高三地理一轮复习_2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中南半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日本等
岛、我国西南等
日本等
我国西南等
气候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 有利:雨热同期
生产的 影响
不利:低温、旱涝等灾害
7.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C )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8.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D )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应用角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分析 [2021•浙江1月选考]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
3. 图中( C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4. 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读图可知,E所表示的气压带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赤道低气压
带位于赤道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附近。
解析(2)据图可知,D位于4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该图中心点为北极点,故该 图表示北半球,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时间
原因
夏季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
冬季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
②南半球 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2.3.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3.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90° ° 60° 30° 0° 30° 60° 90° °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信风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找找看
热带雨林 气候主要分 布在哪里? 布在哪里?
南北纬10° 南北纬 ° 左右的亚马 孙平原、 孙平原、马 来群岛、 来群岛、刚 果盆地等地 区

西风带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切断 北半球的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亚洲低压 思考: 副热带高压带被亚洲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切断 思考: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 压)
2.3.5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天气变化和气候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 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 三圈环流 1、单圈环流
假设: 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
仅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仅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 单圈环流
夏季
60° ° 30° ° 0° ° 30° °
夏季, 夏季,大陆出现热低 压中心, 压中心,将大陆上的 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夏威夷 高压 印度低压 亚速尔 高压
冬季
60° ° 30° ° 0° ° 30° °
冬季, 冬季,大陆出现冷 高压中心, 高压中心,将大陆 上的 副极地低气压 带切断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总 结
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海陆分布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7个气 三圈环流 个气 压带, 个风带 个风带) 压带,6个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
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 的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
典 型 案 例
【投影案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投影案例】《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 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 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 度上空,夏季最强 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 夏季最强,冬季最弱 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 度上空 夏季最强 冬季最弱 对一些地区的天气 气候产生巨 大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 大影响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 位于夏威夷附 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 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 近;有时分裂成两个 分别位于东 西太平洋上 西太平洋副热 有时分裂成两个 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 带高压(简称副高) 对我国天气 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 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 气候影响最为直接 它的强 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 弱,进退 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 进退 灾害的发生.夏半年 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夏季 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 灾害的发生 夏半年 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 夏季 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 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 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 降雨带也随之北上.就平均状况而言 就平均状况而言,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 降雨带也随之北上 就平均状况而言 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 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 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 纬15°-20 °,雨带常位于华南 夏初 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 ° 20°左右 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 形成 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 °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0---5月:东北风 5---10月:西南风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 西南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一个地区内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低压——气流上升——多雨: 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C.东南风 D.西南风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小结:
1、假设一个条件: 单圈环流 地表均一、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2、假设二个条件:三圈环流 地表均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直射赤道)
3、假设三个条件: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地表均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讲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三、季风环流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 状态。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冷高压所切断, 只保留在海洋上,而亚洲高压(又称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 压)尤为强烈,控制范围最广。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七月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亚速西尔
高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②夏季,大陆增温较快,为热源,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 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气温相对较低,是冷源,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近海面形 成高压中心。如下右图(以北半球为例)
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1)一月 陆地高压切断低压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冷高压
冰热海岛低洋低压压
副 极蒙(大古地亚陆-洲西冷低)伯高高利气压压亚压 带 阿热留海低申洋压6低0N压
副高弱→夏季风弱→雨带推移速度慢→南方 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多→南涝北旱
季风气候不稳定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典型例题]1.当气压分布如图 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B 处是大西洋,此时受低压控制 B.1 月份时,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呈图中所示 C.此时 A 处吹东北风,C 处吹西北风 D.图中海陆之间的气压差异是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造成的
低气压
低气压带空气上升, 水汽冷却容易凝结, 气候比较湿润。
高气压
高气压带空气下沉, 水汽受热难易凝结, 气候比较干燥。
风从低纬吹向高纬, 60°N 水汽冷却容易凝结, 30°N 气候比较湿润。
30°N 风从高纬吹向低纬, 水汽受热难易凝结,
0° 气候比较干燥。
冷干 冷湿
干热
湿 干燥
暖湿 干冷
※规律 ①风带呈小于号(北撇南捺) ②风由中间向两侧吹为高气压带,否则相反
盛行西风
30°N附近形成高压 3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东北信风带
赤道附近形成低压 0° 赤道低气压带
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主要因素
热力因素 动力因素
热力原因:冷却收缩下沉 动力原因:冷暖气流辐合 上升 动力原因:聚积下沉 热力原因:受热膨胀上升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授课:陆中举 5课时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

北半球的夏季(7月)向北移,北半球的冬季(1月)向南移。

二、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

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近地面,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

锋面一般沿槽线向两侧延伸,一侧为冷锋,另一侧为暖锋。

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西侧都是冷锋、东侧都是暖锋。

四、气候(气温、降水、气压、风)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带。

在调节全球热量、水汽的的不平衡时又使气候复杂化。

下垫面①.海陆差异的影响: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b.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年内分配不均;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且年内分配均匀。

c.洋流的影响②.地形的影响海拔高度的影响阴阳坡的影响:阴坡蒸发少,湿润;阳坡蒸发多,干旱。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另外: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2.世界气候的分布几点说明:①.上表中的P表示年年降水量,T表示年均温。

②.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美国佛罗里达半岛、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区。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讲解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讲解

高气压
1024
B 冷
低气压
A 热
高气压
C 冷
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
影响气压的因素
• ①温度: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热力 原因)
• ②海拔:海拔高气压低,海拔高气压低。
• ③空气运动:上升气流对应低气压,下沉气流对 应高气压。(动力原因)
二.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 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B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3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课程标准
• 1、说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空气的 水平运动
• 2、能够用图示表示出三圈环流及气压 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 3、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热力环流
1012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大气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 产生气压差异 (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百帕) 1000 1005 1010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转
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 (南半球)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百帕) 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力大小
1000
1005
1010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百 帕)
风向
1000 1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度之间 成因:冬季受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 高气压的控制,炎热干燥
30 15
500 400 300 200 100
降水 (mm)
气温 (℃)
0
-15 -30 -45
1
4
7
0 10(月)
• 中午太阳高照时你赤脚踩在沙滩上,会有 什么感觉?你淌到海里又有什么感觉? • 当夕阳斜下时,你赤脚踩在沙滩上有什么 感觉?
七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气流状况 亚洲大陆 1 月 7 月 亚洲高压 亚洲低压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阿留申 低压 夏威夷 高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 高压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带状分布
亚洲高压
G
阿留申低压 东北信风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一月
冬季风对东亚和南亚地区气候有什么影响?
东南
西北
(弱或强) (弱或强)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性质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低温干燥
南亚 季风
夏季风 西南
冬纬度上的地区多数是大沙漠,为何处在该纬 度的我国江南大部地区却是林茂林丰的鱼米之乡 ?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海陆风
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
海风
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
海陆风
夜晚陆地降温快 (冷源)
陆风
海洋降温慢 (热源)
夏季 气温 陆地 高
冬季 气压 气温 气压 低 低 高
原因
海洋




海陆热 力性质 差异
冰岛低压
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D
G
夏威夷高压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七月
夏季风对东亚和南亚气候有什么影响?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一月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七月

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带
东南季风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探究:东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 南亚的夏季风比冬季风 风向 东亚 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真腊风土记>>(元)记载:①白温州开船,西南行,历闽、广海 外诸州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顶风可半月到 真腊;②真腊四时常如五六月天,不识霜雪,半年有雨,半年绝无; ③信教者削发穿黄,偏袒右肩, 其下系黄布裙,跪足。据此并结合 图1,回答 1.当时从温州航海前往真腊的较佳 时间是 A A.11-12月 B.3-4月 C.5-6月 D.7-8月

赤道低气压带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回答:
夏 (1)此时为________ 季(冬、夏)。 (2)在A处用箭头表示此季节的 风向。 亚洲低压 (3)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受______________气压控 制(写出气压名称)。 西南 (4)此时我国西南地区盛行_______________ 风。 (5)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 _________点(近日、 远日 远日)附近。
气压带风带移动和季风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40 °N
30 23 °° 26N ´N
夏 至
赤道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
20 °N 10 °N 0°
春 秋 分
23°26´S
冬 至
66°34´S
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非洲刚果盆地、几内亚湾 沿岸,南美洲亚马逊平原,亚洲的马来群岛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之间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气温(℃) 30 15 0 -15 -30 降水量(mm)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 4 7 10月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分布地区:地中海地区,非洲南端,澳大利亚西南、东南, 南、北美洲西海岸(罗马、巴塞罗那、希腊、洛杉矶、旧金 山、开普敦、圣地亚哥、珀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