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市赛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第二节)➢教学重点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的动态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前情提要:学生明确知道大气环流的影响因素有: A.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B.地转偏向力;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影响因素逐层叠加,从而引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并且掌握其分布及移动规律。
环节一:“冷热不均使其动”——单圈环流1.考虑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A.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2.形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环节二:“地球自转使其偏”——三圈环流1.考虑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A.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B.地转偏向力_2.形成三圈环流的过程:3.三圈环流类型: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环节三:“地球公转使其移”——季节移动1. 考虑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A.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B.地转偏向力+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变式训练:判断A、B、C三幅气压带和风带图分别代表什么节气(参考答案: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或秋分日)课堂小结: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高压低压相间插,一撇一捺向低压。
①气压带分布规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高低压相间分布。
②风带分布规律:北半球三“丿”,南半球三“乀”,由高压指向低压。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优点:本课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进行,采用地理要素逐层叠加的方法,先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关键知识点。
同时,本节课的设计也渗透了“综合思维”这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了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
缺点:本课因为题材限制,缺乏必要的教辅教具,主要借助于多媒体平台二维或三维图示,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 形成的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 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 名称及分布。
答案 (1)
(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
(3)
(4)低纬 中纬 高纬
气候 带 气候类 型 分布 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多雨 全年高 温,干、 湿季明显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全年高 温,干旱 少雨 亚马孙河流域、 赤道低气压带控 热带雨 南北纬 10° 之 刚果河流域、 制,盛行上升气 印 林气候 间 度尼西亚 流 非洲中部、 南美 热带草 北纬 10° 至北 巴西、 澳大利亚 赤道低气压带和 原气候 回归线之间 大陆北部和南 信风带交替控制 部 北纬 10° 至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 热带季 亚洲中南半岛、 回归线之间 异和气压带风带 风气候 印度半岛 大陆东岸 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阿 热带沙 至南北纬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拉伯半岛、 澳大 漠气候 之间的大陆 或信风带控制 利亚中西部 内部和西岸
(4)图 2 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 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C B A
图2
解析 分析气候类型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气 温特点,气温受纬度因素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图中 A,B,D 为温带的气候类型;二是分析它的降水特点,不同地区的大气 环流形势决定其降水状况,降水量还受距海洋远近的影响,图 中 D 地距海洋远,故降水少,B 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一年四季 降水均匀,C 地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 因而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的特点,A 地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一、大气环流的形成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微专题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 移动规律
考点细化:
理解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形成、分布 理解三圈环流形成的风带的形成、分布、方向 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规律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判断季节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 ⑦表示风带。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分布
极高与副极低之间 副热高与副极低之间 赤低与副热高之间
一、大气环流的形成
(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影响因素: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假设条件: ①地表均匀、平坦
(3)结果: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马 山 中 学 高 三 地 理 组
请观察分析:
气压带
分布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副极地地气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南北纬90° 附近
南北纬60° 附近
南北纬30° 附近
赤道附近
风带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
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一、引言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起着关键作用。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将重点探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
太阳辐射使得赤道地区受热较多,空气升温后上升形成低气压带,而极地地区受热较少,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这样就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1. 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季节移动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季节移动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
夏季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向北半球移动,导致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动,同时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变得更强,形成了北半球的夏季风;冬季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向南半球移动,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向南移动,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变得更强,形成了南半球的夏季风。
2. 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季节移动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大陆与海洋分布的影响。
夏季时,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向北移动,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变得更强,形成了北半球的西风带;冬季时,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向南移动,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变得更强,形成了南半球的西风带。
3. 季风气候的形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还会导致季风气候的形成。
季风是指由于大陆和海洋的不同吸热能力,形成陆地和海洋气温差异,在不同季节引起的风向和风力的周期性变化。
例如,亚洲的季风就是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
夏季时,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形成了印度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和东亚的副热带低压,吹来的风带来了潮湿的空气,形成了雨季;冬季时,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副极地低压带北移,吹来的风带来了干燥的空气,形成了旱季。
四、总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极地东风带:位 于 南 北 纬 6 0 °至 9 0°之 间 风向为 东 北风
极地高压带:位 于 南 北 纬 6 0 °至 90°之间 气温低 气 压高
极地低压带:位 于 南 北 纬 6 0 °至 90°之间 气温高 气 压低
极地东风带和极 地低压带之间的 过渡带:位于南 北 纬 6 0 °至 7 0 °之 间风向多变气压 不稳定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移动规律
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北半球形成高压带南半球形成低压带 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北半球形成低压带南半球形成高压带 春秋季:气压带风带逐渐向赤道移动北半球形成高压带南半球形成低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气压带风带随季 节变化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 布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形成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分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移动规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相互作用
添加章节标题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 形成
地球自转: 导致大气 层中的空 气流动
太阳辐射: 导致地球 表面温度 分布不均
地转偏向 力:使空 气流动方 向发生偏 转
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 移动:气压带和 风带会随着季节 变化而移动影响
全球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 影响:气压带和 风带会影响全球 气候如热带雨林 气候、地中海气
候等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 互作用:气压带和 风带之间会相互影 响如热带高压带和 热带低压带之间的 相互作用会导致热
带气旋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全球范围内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形成的 气压带风带分为低气压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总结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4.读风向,辨气压带高低和名称(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
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考点: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提醒: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我们生活的地球,大气环流就像一个巨大的“空气输送带”,其中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和移动对全球的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它们究竟是如何形成和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要理解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首先得从太阳辐射说起。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是不一样的。
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
而在两极地区,太阳辐射较少,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了极地高气压带。
在赤道上空,上升的暖空气向南北两侧流动。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逐渐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
在大约北纬 30 度和南纬 30 度附近,气流最终偏转成了自西向东的西风,空气在此堆积下沉,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这就是低纬信风带。
而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极地高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中纬西风带,也就是盛行西风带。
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性的移动。
就拿北半球来说,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会跟着向北移动。
赤道低气压带会移到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也会相应地向北移动。
而到了冬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又会向南移动。
这种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对各地的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热带地区,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了明显的干湿季节交替。
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夏季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这里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时,这里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形成旱季。
再比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一、考试内容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2.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二、考查方式常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主要通过经纬网地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名称,对气候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及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特点是潜在考点。
三、考点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1)抓“偏转”——突破风带的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突破位置判断——抓“分布”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如图所示: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四、考点训练1.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
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C.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D.盛行下沉气流2.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在地球的大气系统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是气象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低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向北半球和南半球移动,这是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北半球夏季,赤道低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赤道低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极地高压带位于极地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高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高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高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2.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增强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减弱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副极地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低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极地低压带减弱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增强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3.极地东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附近,是由极地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东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东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西风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西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西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4.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信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赤道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
授课:陆中举 5课时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
北半球的夏季(7月)向北移,北半球的冬季(1月)向南移。
二、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天气是晴朗的,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
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
锋面存在于低压槽内,主要是因为低压槽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近地面,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
锋面一般沿槽线向两侧延伸,一侧为冷锋,另一侧为暖锋。
不管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西侧都是冷锋、东侧都是暖锋。
四、气候(气温、降水、气压、风)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包括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带。
在调节全球热量、水汽的的不平衡时又使气候复杂化。
下垫面①.海陆差异的影响: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b.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年内分配不均;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且年内分配均匀。
c.洋流的影响②.地形的影响海拔高度的影响阴阳坡的影响:阴坡蒸发少,湿润;阳坡蒸发多,干旱。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而逐步更替的变化特点。
人类活动: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另外:人类植树造林、修水库也可调节局部气候。
2.世界气候的分布几点说明:①.上表中的P表示年年降水量,T表示年均温。
②.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美国佛罗里达半岛、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区。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
(2011·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一次联考)下图 为“某月沿18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 “某月”可能是 ( A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该月份甲地盛行 (
D)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011·江苏)下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 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风带
分布
极地东风带 (2个)
中纬西风带 (2个)
低纬信风带 (2个)
极地高压与副极地 低压之间
副极地低压与副热 带高压之间
副热带高压与赤道 低压之间
风向
属性
北半球:东北风 南半球:东南风
北半球:西南风 南半球:西北风
干冷 温湿
北半球:东北风 干热 南半球:东南风
第三步: “地球公转使其移”。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 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 图所示: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 形成、分布与移动
考点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 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 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 示:
第二步: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 “特征
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降__水__:__甲_地__降__水_ 多, _主_要__在__冬__半_年__;__乙__地__全_年__降__水__少__。_气__温__:__乙__地___ _全_年__高__于__甲_地__;__乙__地__年_较__差__大__于__甲_地__。_。试从气 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湘教版):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第3讲气压带、风带与气候[体系架构][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基本概念]大气环流、三圈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季风环流;气候、气温、降水。
[基本原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气候特点。
课时16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2.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1)成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形成①在上图中适当位置填上气压带的名称。
②在上图中适当位置画出风向。
③在上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极锋,并画出极锋锋面。
答案思考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和大气环流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案(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三圈环流形成的基础。
(2)大气环流既包括三圈环流中形成的气压带、风带,还包括季风环流。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特别提醒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纬度数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判断季节可参照副热带高气压带与30°N的位置,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北,为北半球夏季;在30°N以南为北半球冬季;正好穿过中间为春、秋季。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分布,表现为:①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具体如下:大气活动中心(在图中填出虚线处的气压带及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名称)原因表现1月份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7月份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低气压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答案 副极地低气压带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②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
(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假设条件:①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②地球静止不动;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三圈环流(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
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
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
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2.3.3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分布和移动
(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
形成单圈环流
极地空气 90° 冷却下沉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0°
单圈环流
极地空气 冷却下沉
北极
赤道空气 受热上升
赤道
单圈环流能维持下去吗?
南极
赤道
(一)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极锋
极地高气压带ຫໍສະໝຸດ 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压 带
赤赤道道低低气气压压带带和和副极极地地高低气气压压带带是的由形于成冷原热因不有均何引不起同的?, 为热力原因 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和和极副地极高地气低压气带压的带形是成由原地因球有自何转不带同动?大 气运动引起的,为动力原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三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回顾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冷
思考
低气压
A
热
高气压
C
冷
如果说,A地是赤道,B、C地是极地。假设地表均一,太 阳直射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 动?
一 、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成因:高低纬之间热量差异 3.意义:驱使全球的大气不断运动、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气 压 带
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季风影响,属于
)气候,夏季主要受到 )季。
变式 训练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进而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比较判断能力等。
此题的关键是搞清东亚和南亚在夏季的气流运动 情况,准确判断出C、D处的地理位置,然后分析 出风向及所属气候类型。
变式 训练2
答案: 1. 太平洋 印度洋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 。
(1) 图 中 甲 所 在 地 的 气 压 带 名 称 应 该 是 ____________。
(2)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可知,此时
无锡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开普敦的气
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亚欧大陆等温线 向______凸出。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时。
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南亚季风中的西南季风则
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 东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 风
变式 训练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变式 训练2
(1)东亚夏季风主要来自( 来自(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
);南亚夏季风 )。
变式 训练2
(2) C处夏季主要受到(
( ( )气候;D处属( )季风的影响,形成(
气候 类型 地中海 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成因 气候特征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季炎热干燥, 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旱季时受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 雨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年可分为干湿两季
热带季 风气候
干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 全年高温,一 制,湿季时受气压带、风带 年可分为旱雨两季 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 制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 其气候特征: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2022
分布
季节 风向
南亚
东亚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我国东部、日本、
我国西南
朝鲜半岛
1月(冬季) 7月(夏季) 1月(冬季) 7月(夏季)
东北风 西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性质
冬:寒冷干燥,风力强劲
夏:温暖湿润,多降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
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 的差异
学生探究
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
1.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
被切断的 气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北
海陆热
1月
副极地低 压带
半 力性质
球
的差异
7月
副热带 高压带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块状) 地低压带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块状)
带高压带
南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状,因为 海洋 面积
半 占绝对优势 球
气流垂直运动与天气状况 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90
极地高气压带
80
极地东风带 7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寒全 冷年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少雨且集中于夏季
冬
冷
5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盛行西风带
40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
全年多雨 地中海气候 冬季多雨
大陆性气候 全年少雨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
2022高三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8讲 气压带和风带
高三地理备课组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D
)
A.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c c
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 都是东风。 B、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 成的。 C、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4、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双选) 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AB)
( B)
6、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7、有关副热带高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于南北纬40°附近 B.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B
)
C.是高纬环流的组成部分之一
D.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8、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到冷重气流之上
C
成因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极地 高气 压带
A
D、暖轻气流爬升
D
少雨 多雨
少雨
多雨
※不同气压带控制下对气候产生怎样的 影响?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原因: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而移动;
23°26´N
0°
就北半球来说,夏季 23°26´S 北移,冬季南移;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 风带同时移动。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受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二、是气流被迫上升和下降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 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教案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让学生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重点难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最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中考查气候的试题比较多,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是气候形成的基础。
要想真正掌握气候的分布规律,首先要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探究新课】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
(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即南北半球各有一个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
如下图所示:温馨提示:①全球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③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
④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来自大陆东部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降水较多。
⑤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纬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向南北移动。
规律总结:①口诀法识记风带、气压带移动规律“点北带北,点南带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风带、气压带北移;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风带、气压带南移)。
②位置对应法判断风带、气压带的移动一般情况下,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上,赤道低气压带对应赤道,副热带高气压带对应纬度30°,副极地低气压带对应纬度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自转方向
北半球俯视图
思考:南半球俯视图应该如何画?
图解三圈环流分布变式图
图7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B
14.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西南风
变式 训练1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后完成 (1)~(2)题。
变式 训练1
(1)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 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答案:) 1.C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极锋
来自 高纬的极 地东风( 冷而重)
来自 低纬的盛 行西风( 暖而轻
900N
600N
300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风带风向
三圈环流的变式图
0° 30°
60°
(2)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可知,此时 无锡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开普敦的气 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亚欧大陆等温线 向______凸出。
分布
极高与副极低之间 副热高与副极低之间 赤低与副热高之间
一、大气环流的形成
(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影响因素: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假设条件: ①地表均匀、平坦
(3)结果: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马山中学高三地理组
请观察分析:
1. 气压带风带的 位置随什么而 移动?
2.气压带风带位 置的移动有什 么规律?
风带移动.swf
【例1】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 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C )
60°
30°
30°
A
0°
30°
C
60°
B
15°
0° 15°
D
常见气压带季节移动图及季节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00
气压带
分布
极地高气压带(2个)
副极地地气压带(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赤道低压带 (1个)
南北纬 90°附近
南北纬 60°附近
南北纬 30°附近
赤道附近
风带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中纬西风带(2个)
西南风
西北风
低纬信风带(2个)
东北风
东南风
成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一、大气环流的形成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影响因素: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假设条件:
(3)结果: 三圈环流
①地表均匀、平坦 ③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2 . 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成因)
低压
堆积
高压
冷 下 沉
N 极地东风
900N
600N
重 力 抬 升
重 力 下 沉
热 上 升
E
盛行西风
300N W
东北信风 赤道
S
练一练 读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A )
A 甲点位于300N附近 C ①是冷性气流
B 乙点位于300N附近 D ②盛行西南风
① 盛行西风(暖而轻)
甲 300N
600N
② 极地东风(冷而重)
乙 900N
暖气 团沿锋面 爬升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的形成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季风环流
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微专题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 移动规律
考点细化:
理解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形成、分布 理解三圈环流形成的风带的形成、分布、方向 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原因、规律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判断季节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 ⑦表示风带。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
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 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 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300N
600N
900N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例2】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 (AB为晨昏线,阴影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 图 中 甲 所 在 地 的 气 压 带 名 称 应 该 是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