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生命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塑生命的完整性
教育具有时效性,不过我们要经得住等待,因为教育指向未来,是对未来做好的准备。整个人文领域都是如此,对于生命的反馈不会立竿见影,如深山禅林中的晨钟暮鼓,每一次敲击,都需要漫长的等待,之后才是缓缓的到来,携带着生命的启示,响彻山谷。
人文教育就是那个“敲钟人”,它用悠远明澈的钟声调试着教育中出现的“错乱脚步”,抚慰着因焦灼和匆忙而慌乱的身心,使得整个生命行进在一条完整的道路上。
一、内观己心
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基点,同样也是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旦“步入正轨”,自然会习惯一种线性的逻辑轨迹,线性的轨迹是流畅顺滑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理所当然,但是也滋生了一种思维的惰性,不再思考事物的本身,丧失一种反思的价值,难以接受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非线性,故而,百般阻挠和抑制生命轨迹中出现的不确定性。
教育同样也会落入这样的“思维陷阱”之中,丧失教育的“主格”,而沦为一种单向性的工具价值。
人文教育始终把握主体性价值,重视生命自身的对话意识,通过对话获得一种主体间性,为教育腾挪出一个“转身”的空间和机会,审视生命的运行轨迹,获得一个立体丰富的生命景象。
否则,一味地冒进,急功近利,只会把丰盈饱满的生命撕扯成一根根孤立的线段,七零八落地散落一地。人文教育就是要竭力避免丧失生命完整性的教育窘境,从生命的本然状态出发,创造一种自由安全的教育语境,唤醒内在的
生命意志,让生命完全遵循内在的自然禀赋和价值秩序,自如、自觉、自主地完成整个生命的历程。
二、外察世界
时下的教育现状,喜忧参半,喜的是整个人文教育的传统并没有丧失殆尽,而是退隐成为教育的内在良知,审视度量着教育的生命轨迹,但这样一种清明的教育意识,在当下知识教育的权威话语之下,多少显得有点势单力薄。
传统的教育思维已经习惯了学科知识带来的便利性,教育更多的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衡量评判教育实践,把“有用的知识”奉为圭臬。
何为有用?其实也不过是方便了“教学操作”,能够在“学校工厂”的每一个“教室车间”内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教育绩效。
这样的教育走向了片面化,甚至极端化,只见成绩不见学生,光有知识的传授,而没有人格价值的传递,教育面临一种“非此即彼”的教育缺失。
当教育带上了功利主义的“单色眼镜”时,整个教育的世界也便成了一种单色调的风景,长期如此,造成的审美疲劳必然扼制了生命整体功能的发挥。
过分的学科化,方便了教育的可操作性以及教育评价的即时性,唯分数,唯成绩,目标明确,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通力合作”,结果也是皆大欢喜。
可是,学生的主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已然被边缘化和工具化。人文教育的警醒就在于让主体生命回归,让受教育者享受本真生命的自如与饱满,而不是被逼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角落”里,蜷缩着身体,空有“过人的智识”,而没有人情的温暖。人文教育,说到底就是要让教育具有“人味”,这样才是一种完整的生命姿态。
三、启迪多元思维
人文教育不是一种致力于完美的教育,而是追求生命完整性的教育。
完美是一种偏执性索求,是单向度层面的“精益求精”,背后是技术理性的逻辑,是一种娴熟的对“物”的操作,但对于生动鲜活的“人”来说,这样的教育诉求必然是失效的和狭隘的。
过分的理想化会让教育耽溺于空幻之中,而忘却了生命存在的现实性,一味地追求完美,容易丧失主体人格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一种强迫式思维的导引下,生命在单一维度上狂奔,导致迷失和无意识的惶恐。
而人文教育正是消解这种完美的偏执倾向,避免在沉迷中失去理性而变得疯狂,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完整性,重塑完整的生命轨迹。
完整不是一种静态的生命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生命辨证过程。
完整的生命珍视生活本身的价值,不拣择,不肆意评判,而是始终保持一种清晰开放的理性,接纳当下的生命整体,甚至于学会和生命中的“缺憾”共处。
完整的生命允许一种“缺憾”的空间,视缺憾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文教育是一门学习缺憾的艺术,或许,正是因为“缺憾”造成的一种失衡,才会激活生命本身的完整性机能,如失去臂膀的维纳斯雕像,更加富于生命的立体质感和完整性,这也契合中国传统阴阳生命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合,臻于至善。
四、正心正举
追求教育的完整性需要从身体生存、心理人格和灵魂意义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权衡。失却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切入教育的完整性价值诉求,尝试构建一个立体的教育生态,是人文教育的当然之义。
学校层面:在学科建制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互参,学科教师之间进行有意义的跨学科互动和交流,深刻挖掘学科背后的人文价值,构建一种综合性的生命课程,从生存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心灵教育三个向度实现教育的完整性。
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常识技能,懂得生命的起源、尊严和权利,抵御伤害,学会自我保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学习合作和相互尊重,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抗挫折的心理能力,敢于接受挑战,享受思维撞击带来的愉悦感和价值感;同时,珍视学生自身的心灵体验,培养对生命本身的敬畏感和责任意识。
家庭层面:父母本身需要不断地学习,首先要活出自己的生命状态,找寻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果父母本身不善于学习和思考,面对当下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倍感挫败。
家庭其实是一个学习“共同体”,良好的家庭氛围其实是父母和孩子都保持开放的学习的状态,无论从生活照顾、人格发展还是心灵成长,家庭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立体的教育场景,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实现教育的完整性诉求,更能培养孩子对生活的丰富感知和真切体验,而不是被绑架在生硬的说教中,长此以往,对生活产生一种本能的应激防御,最后导致孩子人格发展的缺损。
社会层面: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多元的样态,信息媒体的狂轰乱炸,导致人迷失在片段化的知识索引中,没有完整性的知识系统以及健全的人格塑造,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将是偏狭的和盲从的。
这就需要社会本身担负起自身的教育功能,积极倡导人文价值的“软实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挖掘内在的人文价值,推进对人文教育的深入理解,从整体民族的视野出发,创造一种关怀型、对话性的文化与文明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