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矿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

油矿地质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A. 火山作用B. 沉积作用C. 变质作用D. 岩浆作用答案:B2. 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有机质、温度、压力B. 有机质、温度、时间C. 有机质、压力、时间D. 有机质、温度、压力、时间答案:D3.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通常是哪种岩石?A. 火成岩B. 变质岩C. 沉积岩D. 岩浆岩答案:C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A5.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采收率?A. 水力压裂B. 地热能开采C. 二氧化碳驱油D. 地层注水答案:A6.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中,哪种因素对环境影响最大?A. 地震活动B. 气候变化C. 钻井作业D. 油气泄漏答案:D7.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生油岩?A. 石灰岩B. 页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B8.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储集岩?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花岗岩答案:C9.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岩石通常被认为是良好的盖层?A. 页岩B. 石灰岩C. 砂岩D. 泥岩答案:D10.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哪种方法可以提供地下岩石的化学成分信息?A. 地震勘探B. 重力勘探C. 磁力勘探D. 放射性勘探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必需的?A. 有机质B. 温度C. 压力D. 时间答案:A, B, C, D12.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地下结构的成像?A. 地震勘探B. 电磁勘探C. 重力勘探D. 磁力勘探答案:A, B, C, D13.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采收率?A. 储层的渗透率B. 储层的压力C. 储层的温度D. 储层的厚度答案:A, B, C, D14.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岩石可以作为生油岩?A. 煤B. 泥岩C. 页岩D. 砂岩答案:A, B, C15. 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钻井作业的安全性?A. 地层压力B. 地层温度C. 地层深度D. 地层岩石的稳定性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沉积作用无关。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石油地质学是一门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分布、勘探和开发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石油地质学的复习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石油和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 简述干酪根的生成过程。

2. 石油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解释什么是储集层、盖层和圈闭。

- 什么是油气迁移和聚集?3. 石油地质学的勘探方法:- 描述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钻探勘探的区别和联系。

- 什么是地震勘探?它在石油勘探中的作用是什么?4. 储集层特性:- 储集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如何影响油气的储存?- 储集层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5. 油气的迁移和聚集:- 油气是如何从源岩迁移到储集层的?- 什么是初次迁移和二次迁移?6. 油气藏的类型:- 描述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的特点。

- 什么是断层油气藏?它如何形成?7. 石油地质学中的地质陷阱:- 解释什么是地质陷阱,它们如何影响油气的聚集。

- 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质陷阱,例如构造陷阱、地层陷阱和复合陷阱。

8. 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什么是水平钻井技术?它在油气开发中的优势是什么?- 描述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水力压裂技术。

9. 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石油开采对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石油工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0. 石油地质学的未来趋势:- 讨论石油地质学在新能源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 石油地质学如何适应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复习这些题目时,不仅要理解每个问题的答案,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石油地质学知识体系。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或进一步学习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答案

《石油地质学》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4、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5、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6、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7、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8、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9.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

10.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11.相渗透率:又称有效渗透率,指储集层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分别用K0,Kg,Kw分别表示油、气、水的有效渗透率。

12.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3.饱和度:储层岩石孔隙中某种流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

14.盖层闭合度:15.油气藏:地壳上的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16.油田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诶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17.沉积有机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沉积物(岩)中保存下来的有机质。

18.力场强度:把单位质量流体在力场中受到的力E为力场强度。

19·二次运移:指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储集层或其他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

矿山地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矿山地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矿山地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矿床?A. 地质构造B. 岩石C. 含有有用矿物的地质体D. 地壳的一部分答案:C2. 矿床的工业价值主要取决于什么?A. 矿石的硬度B. 矿石的类型C. 矿石的品位D. 矿石的分布范围答案:C3. 以下哪种岩石属于沉积岩?A. 花岗岩B. 页岩C. 玄武岩D. 石灰岩答案:B4. 什么是地质年代?A. 岩石形成的时间B. 地质事件的时间C. 地质作用的时间D. 地质构造的时间答案:A5. 什么是断层?A. 岩石的裂缝B. 岩石的接触面C. 岩石的断裂面D. 岩石的变形带答案:C6. 以下哪种矿物属于金属矿物?A. 石英B. 方解石C. 黄铁矿D. 云母答案:C7. 什么是矿石的品位?A. 矿石的重量B. 矿石的体积C. 矿石的有用成分含量D. 矿石的硬度答案:C8. 什么是矿体?A. 含有有用矿物的地质体B. 地表的岩石C. 地下的岩石D. 地表和地下的岩石答案:A9. 什么是地质构造?A. 岩石的分布B. 岩石的形态C. 岩石的内部结构D. 岩石的外部形态答案:C10. 什么是地质勘探?A. 地质调查B. 地质测量C. 地质研究D. 地质分析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矿床按照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变质矿床12. 矿床的工业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能源矿床13. 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14. 矿石的品位通常用________或________来表示。

答案:百分比、克/吨15. 地质年代的划分通常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地层、化石、地质事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矿床的分类及其特点。

油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矿地质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地质井:在区域勘探的盆地普查阶段,为了确定盆地构造,查明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及浅层油气情况,在盆地浅部地层或盆地边缘地层而钻的井。

又叫剖面井或构造井。

2.参数井: 又称区域探井,在区域勘探的区域详查阶段,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层层序、厚度、岩性、 油气生储盖及其组合关系,并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3.预探井 :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4.评价井 :又称详探井,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处于油藏评价阶段),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油气藏边界、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计算探明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5.开发井 :评价井钻探后根据开发方案按照一定的井网密度和井网方式所钻探的井6.水文井:为了解水文地质问题和寻找水源而钻探的井7.调整井: 油气田开发一段时间,根据开发动态和数值模拟资料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为目的而钻探的井井型 直井、定向井8.定向井: 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方位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其特点是井眼轨迹是倾斜的。

9.补心高度:方补心顶面至地面的高度10.补心海拔:方补心顶面至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补心高度与地面海拔之和。

11.井斜角α: 测点处的井眼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12.井斜变化率K α :单位井段井斜角的变化值,表示井斜角随井深度变化的快慢程度13.井斜方位角φ: 井眼轴线的切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14.固井: 在井壁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以防止井壁坍塌,影响钻井安全,也可以起到分隔油气层和其他地层的作用15.录井: 在钻井过程中,在钻井井场的不同部位或者井下钻柱中,通过人工操作或者安装传感器,录取反映地下地质情况和钻井工程动态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信息、油气信息、钻井工程信息16.套管程序: 钻井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钻进、有效分隔产层和其他地层等采取的一系列下套管措施17.岩心编号:采用分数形式表示,如5154表示第4次取心中共有51块岩心,此块为第5块。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含答案).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含答案).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油气田:指受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的,同一产油面积上的油气藏总和。

2.干酪根:沉积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3.异常地层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空隙流体压力称为异常地层压力。

4.油气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初次运移.5.油层有效厚度:指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那部分厚度。

6.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7.断点组合:把单井的断点联系起来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8.储集单元:一个储集层为一个储集单元。

9.空隙结构: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复杂的孔喉网络的形状,大小,孔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10.压力梯度:指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11.地温级度:地温每增高一度时深度的增加值。

12.可采储量: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量。

13.天然气:指在地下岩层中存在的,以烃类为主的气体。

14.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

15.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并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16.油气聚集带:指受背斜带等同一个二级构造单元控制的,具有相似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聚集条件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7.生油岩:凡能生成并提供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

18.储集层:由储集岩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

19.空隙结构: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复杂的孔喉网络的形状,大小,孔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20.标准层:作为划分和对比层位用的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地层。

21.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石油的实际储量。

22.折算压力: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23.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基本聚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3油矿地质学真题B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03油矿地质学真题B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B (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1. 和1井2. 港117井3. 西18-4井4. 陕参1井5. BZ32-6-10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 上覆岩层压力与地层压力2. 水敏与酸敏3. 预测地质储量与探明地质储量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根据油气开发阶段和资料拥有程度的不同,储层地质模型可以分为、、。

2. 油藏边界包括、、。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大到小可划分为、、、。

4. 容积法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所涉及的参数可以分为油层分布面积与厚度、、三大类。

5. 控制碎屑岩储层发育的三大因素为、、。

四、简述(问答)题(30分)1.简述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

(5分)2.简述断层组合的主要原则。

(8分)3.简述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的类型。

(8分)4.简述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以及相对稳定沉积条件下油层对比的步骤。

(9分)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A、B二个砂体内各包含5个相对均质段。

其中, A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40⨯10-3μm2、130⨯10-3μm2、110⨯10-3μm2、100⨯10-3μm2、90⨯10-3μm2、70⨯10-3μm2。

B砂体渗透率自上而下分别为100⨯10-3μm2、300⨯10-3μm2、400⨯10-3μm2、500⨯10-3μm2、700⨯10-3μm2。

分别计算二个砂体的渗透率级差和突进系数,并比较它们的非均质性强度及注水开发后可能的水淹类型。

2.下图为一岩心样品的实际毛管压力曲线图。

根据该图,确定出最大连通孔喉半径(r d)、喉道半径中值(r d)(S min)。

某油层组在区域对比的基础上确定出了六个地层对比标志层(A、B、C、D、E、F)。

下图给出了一井排三口井的标志层对比结果(各井各缺失部分地层)。

油矿地质学A卷答案08

油矿地质学A卷答案08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闭卷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1. 唐5井2.港35-1井3. 港103井4. 中12-2J1井5. QHD32-6-B-15井答:1.预探井; 2. 开发井 3.评价井 4. 开发检查井 5. 海上开发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井深与海拔深度答:井深为从井口到井底的深度;海拔深度为自海平面以下的垂直深度。

2.上覆地层压力与油层压力答:上覆底层压力:是指上覆地层形成的压力。

油层压力:作用于油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又称为孔隙流体压力。

3.地层对比标志层与沉积旋回答:地层剖面上岩性特征突出、容易识别、分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的岩层,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沉积旋回是指纵向剖面上一套地层按一定顺序有规律的交替重复。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Weber(1986)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等。

答:封闭、半封闭、未封闭断层;成因单元边界;成因单元内渗透层;成因单元内隔夹层;纹层和交错层理;微观非均质;封闭、开启断层2. 裂缝的基本参数有、、、、、等。

答:裂缝的基本参数主要有宽度、大小、间距、密度、产状、性质等。

3.含油边界主要有:、、等。

油水边界、岩性边界、断层边界。

四、简述(问答)题(30分)1.简述并比较块状底水油藏与层状边水油藏的特征。

(9分)2.简述异常地层压力预测的方法及依据。

(9分)参考答案:地震资料预测:异常压力部位为低速异常;(3分)钻井方法:钻速偏快、钻井液返出温度偏高、岩屑密度偏低;(3分)测井方法:电阻率低异常、时差高异常。

(3分)3.简述宏观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12分)参考答案:宏观储层非均质性包括层间、平面和层内非均质性。

(1)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容易导致层间干扰,使较低渗层的油气滞留而形成剩余油;(4分)(2)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容易导致平面舌进,即注入水沿高渗带优先水驱,而其两侧的较低渗层被旁超而形成剩余油分布区;(4分)(3)层内非均质性的影响:容易导致层内高渗段注入水突进,使得较低渗段的油难于驱出而成为剩余油滞留段;另外,层内夹层对驱替也有较大的影响,作为渗流屏障阻碍注入水驱替而导致剩余油分布。

09油矿地质学期末试题

09油矿地质学期末试题

09-10年《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一、判断井别1.宝102井2.东17-10井3.LD10-B3Mc4.江99井5.CB-B-15井1.老87井2.中12-21井3.宝109井4.CB-A-15井5.QHD32-6-B3Mb二、名词比较与解释1.取心进尺与岩心收获率2.储层敏感性与流动单元3.控制储量与探明储量4.补心高度与海拔高度5.井斜投影与井斜校正6.预测储量与探明储量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在岩心录井现场,观察岩心油气水的方法包括:2.钻柱测试的主要成果:3.地层对比的基本原则4.未动用或基本未动用剩余油层的成因类型包括:5.钻井液显示的类型包括:6.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滞留区包括:四.简述题(30分)1.简述沉积旋回的概念,级次及其应用于等时地层对比原理2.简述油水界面的确定方法3.简述标志层的概念及其等时性原理,并列举两种典型的标志层4.试比较三角洲河口坝与曲流河点坝砂体的韵律和夹层的特征差异5.简述背斜油气藏内原始油层压力的一般分布规律6.试比较原始含油饱和度的控制因素及确定方法五、计算与分析题(20分)1、设有A、B两个油层,A油层包含5个相对均质段,自上而下渗透率分别为50×10-3μm2、100×10-3μm2、300×10-3μm2、500×10-3μm2、900×10-3μm2;B油层亦包含5个相对均质段,自上而下渗透率分别为1200×10-3μm2、600×10-3μm2、300×10-3μm2、150×10-3μm2、50×10-3μm2,试计算两油层的渗透率突进系数和级差,并指出其韵律类型、注水开发过程中最可能的水淹段及剩余油段。

(10分)2、设有一个油藏,通过油藏描述研究得知其含油面积为8km2,平均有效厚度为15m,平均有效孔隙度为20%,油层平均含水饱和度30%,地面原油密度为0.8g/cm2,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为1.2,原始溶解汽油比为50m3/t,试按照容积法计算该油藏石油地质储量、溶解气储量、石油地质储量丰度和单储系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03期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03期末

«油矿地质学» A卷答题时间:7:45-9:45专业年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1 塔中401井 3. 宝1井 3. PL19-3-A-10井 4. 港5-4井 5. 台参1井答:1. 评价井; 3.预探井; 3. 海上开发井; 4. 开发井; 5. 参数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 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答:地质储量: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等资料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

可采储量:指从油气地质储量中的可采出的油气数量。

2.渗透率突进系数与渗透率级差答:渗透率突进系数是指最高渗透率与平均渗透率之比渗透率级差则是指最高渗透率值与最小最低渗透率之比3.储层概念模型与储层静态模型答:储层概念模型: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或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代表性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

储层静态模型:针对某一具体油田(或开发区)的一个(或)一套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如实地加以描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正常的下套管程序中包括、、三种套管类型。

答: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2.储层敏感性的主要类型包括、、等。

答:速敏、水敏、酸敏、碱敏等3.孔隙性储层含油岩心的含油级别由低到高可分为:、、、、、。

答:荧光、油迹、油斑、油浸、含油、富含油4.裂缝的地质成因类型包括、、等。

答:构造裂缝、收缩裂缝、卸载裂缝、风化裂缝等四、简述(问答)题(30分)1.简述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

(5分)答:(1)储层纵向分布的复杂程度,如分层特征、砂岩密度(2分)(2)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包括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等(2分)(3)层间隔层分布特征(1分)2.判断井下断层存在的标志有哪些?(9分)答:(1)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1.5分)(2)在短距离内同层厚度突变(1.5分):(3)在近距离内标准层海拔高程相差悬殊(1.5分);(4)石油性质的差异(1.5分);(5)折算压力和油水界面的差异(1.5分);(6)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显示空白带或杂乱模式(1.5分)。

(完整word版)油矿地质学试卷答案07(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油矿地质学试卷答案07(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闭卷考试 ) 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判断井别(每题 2 分,共10 分)1.泌5 井2. 塔参 1 井3. 乌 103井4. QHD32-6-A-10 井5. CFD32-6-1 井答: 1.预探井 ; 2. 参数井 3.评价井 4. 海上开发井 5.海上勘探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 5 分,共15 分)1.补心高度与补心海拔答:补心高度为钻井平台至地面的高度,而补心海拔为钻井平台至海平面的高度。

2.储层和储层非均质答:能够储集流体并能使其在一定压差下渗流的岩石(层)称储层;储层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在三维空间上的不均一变化称储层非均质。

3.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答: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集层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量。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 油层对比单元从大到小包括:、、、、等。

答: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层2.地质录井方法包括、、、、等类型。

答:钻时录井、岩心录井、岩屑录井、荧光录井、钻井液录井、气测录井、综合录井3.裂缝的地质成因类型包括、、、、。

构造裂缝、区域裂缝、收缩裂缝、风化裂缝、其它裂缝等四、简述(问答)题(30 分)1.简述钻柱测试的主要成果。

(6分)答:压力卡片,油、水、气产能,地层条件下的流体样品。

2.简述层内非均质概念、目的、表征参数(10 分)答:概念:单砂层内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

研究目的:单油层内注入剂的波及体积(厚度)----层内指进表征参数:砂体韵律性、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层内夹层、渗透率各向异性3.简述原地量(资源量与储量)和探明可采储量的分级和分类。

(14分)答:原地量分级分类:可采量分级分类:五、计算与分析题(20 分)1.设有一个油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卷二)(考生注意:填空题可直接在试卷上作答,其余题目一律完成于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个小题,满分20分)1、石油2、储集层3、油气藏4、含油气盆地5、干酪根6、油气显示7、流体势 8、油田水的矿化度 9、生储盖组合 10、泥火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个空格,满分10分)11、从组成储集层的岩石类型来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及_______等三类储集层。

12、根据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13、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满分30分)14、简述底辟背斜与刺穿接触构造的区别和联系。

15、简述盖层的三种主要封闭机制。

16、简述烃源岩排烃过程中微裂缝的形成机理。

四、论述题(从以下3题中任选2题作答,每题15分,满分30分)17、试述石油成因的现代理论之要点。

18、试述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

19、试论断层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

五、实例分析(满分10分)20、图1为渤海湾盆地油气藏分布的组合剖面模式图。

试根据图中所示:(1)指出代号分别为①,②,……,⑿的油气藏之类别(细分到小类);(2)确定圈闭形成的先、后顺序。

图1 渤海湾油气藏组合剖面模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卷二)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个小题,满分20分)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储集层:能够存储和渗滤流体(油、气 、水)的岩层。

3、油气藏: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

4、含油气盆地: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运移、富集有商业性油气田。

5、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 : 用氯仿直接从岩石中抽提出的可溶有机质。

2.油气藏: 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

3.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

4.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低于对应深度处的静水压力。

5.有效孔隙度: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6.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的某一相相流体的渗透率。

7.深盆气藏:是储集在低孔低渗储层下倾方向的气水倒置的气藏。

8.含油气系统:是沉积盆地中的一个自然流体系统,它包括一个有效的烃源岩体和与此烃源岩体有关的所有油气藏,以及形成这些油气藏所必需的所有地质要素和地质作用9.克拉通盆地: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

10. 裂谷盆地:是岩石圈板块在拉张作用下减薄下沉形成的沉积盆地。

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由甲烷气体与水相互作用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

12. 干酪根: 沉积岩中所有不容易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13.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4. 物性封闭:由于毛细管压力差而造成的封闭被称为物性封闭。

15. 岩石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

16. 超压封闭:由于超压的存在形成的对油气的封闭作用。

17. 圈闭的闭合高度:指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18. 内含油边界:油水界面与储集层底面的交线称为内含油边界。

19. 流体势:地下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流体相对于基准面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20.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称为圈闭。

包括储盖层及侧向遮挡层。

石油工程专业期末复习题库:地质大学及答案

石油工程专业期末复习题库:地质大学及答案

石油工程专业期末复习题库:地质大学及答案一、选择题1. 石油的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来源主要是?A. 生物残骸B. 火山喷发C. 地球外物质D. 地球内部物质答案:A2.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油藏的类型?A. 砂岩油藏B. 碳酸盐岩油藏C. 页岩油藏D. 金属矿油藏答案:D3. 油井生产过程中,用来描述油井生产能力的是?A. 生产压差B. 采油指数C. 生产速率D. 油井产量答案:B4.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A. 注水B. 热力刺激C. 生物刺激D. 化学驱油答案:D5. 地层压力测试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油藏压力B. 确定油藏类型C. 确定油藏边界D. 确定油藏产能答案:A二、填空题1. 油藏压力主要受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油藏的地质结构、油藏的类型、油藏的采收率2. 油井的生产压差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油井的产量、油井的井口压力、油藏的压力3. 油藏的分类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油藏的岩石类型、油藏的压力、油藏的温度4. 油藏的开发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探索阶段、评价阶段、生产阶段5. 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注水、热力刺激、生物刺激三、简答题1. 请简述油藏的形成过程。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2. 请简述油井的生产压差对油井生产能力的影响。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3. 请简述油藏分类的主要依据及其意义。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4. 请简述油藏开发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5. 请简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四、论述题1. 请论述油藏压力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答案:(此处填写答案)2. 请论述油井生产过程中,如何判断油井的生产能力。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题-习题

油田开发地质学复习题-习题

1、用有机成因理论简述淡水湖泊沉积对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12分)?答题要点:(1)阐述有机成因的基本思想;阐述淡水湖泊沉积相带特征;(3)阐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4)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结合淡水湖泊沉积相带特征阐述生油气条件、储层条件和圈闭条件。

2、用有机成因理论简述三角洲相对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12分)?答题要点:(1)阐述有机成因的基本思想;阐述三角洲沉积相带特征;(3)阐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4)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结合三角洲沉积相带特征阐述生油气条件、储层条件和圈闭条件。

3、用有机成因理论简述生物礁相对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12分)?答题要点:(1)阐述有机成因的基本思想;阐述生物礁沉积相带特征;(3)阐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4)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结合生物礁沉积相带特征阐述生油气条件、储层条件和圈闭条件。

4、简述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藏的特点和高产的地质原因(10分)?答题要点:特点是新生古储,油水分布不受地层界面控制,油气产量高;高产的地质原因是古潜山圈闭的储层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储层形成了众多的、连通的次生孔逢,其渗透性极好。

5、简述水下古隆起带聚集油气的有利条件(10分)答题要点:水下古隆起是盆地内部的正向单元,沉积物颗粒粗,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水下古隆起临近生油凹陷,离油源近,是油气运移的指向所在;水下古隆起长期继承性发展,形成的圈闭早。

6、请简述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10分)。

答:可分为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形成大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引起正断层和高角度断层,使陆地和海洋相对上升或下降。

水平运动是地壳物质平行地球表面的运动,常形成强烈的褶皱、断裂和变质作用,在地形上形成高山峻岭。

7、请问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后所产生的风化物有哪几种类型(10分)?答:碎屑物质:包括岩石碎屑和矿物碎屑。

溶解物质: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后产生的真溶液物质。

不溶残积物:母岩在分解过程中新形成的不溶物质。

油矿地质学试卷答案07

油矿地质学试卷答案07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油矿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闭卷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井别(每题2分,共10分)1. 泌5井2.塔参1井3. 乌103井4. QHD32-6-A-10井5. CFD32-6-1井答:1.预探井; 2. 参数井 3.评价井4. 海上开发井 5.海上勘探井二、名词比较与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补心高度与补心海拔答:补心高度为钻井平台至地面的高度,而补心海拔为钻井平台至海平面的高度。

2.储层和储层非均质答:能够储集流体并能使其在一定压差下渗流的岩石(层)称储层;储层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在三维空间上的不均一变化称储层非均质。

3.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答: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集层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可采储量是指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油层对比单元从大到小包括:、、、、等。

答: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层2.地质录井方法包括、、、、等类型。

答:钻时录井、岩心录井、岩屑录井、荧光录井、钻井液录井、气测录井、综合录井3. 裂缝的地质成因类型包括、、、、。

构造裂缝、区域裂缝、收缩裂缝、风化裂缝、其它裂缝等四、简述(问答)题(30分)1.简述钻柱测试的主要成果。

(6分)答:压力卡片,油、水、气产能,地层条件下的流体样品。

2.简述层内非均质概念、目的、表征参数(10分)答:概念:单砂层内垂向上储层性质的变化。

研究目的:单油层内注入剂的波及体积(厚度)----层内指进表征参数:砂体韵律性、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层内夹层、渗透率各向异性3.简述原地量(资源量与储量)和探明可采储量的分级和分类。

(14分)答:原地量分级分类:可采量分级分类:五、计算与分析题(20分)1.设有一个油藏。

通过油藏描述研究得知其含油面积为10.5km2,平均有效厚度为15m,平均有效孔隙度为25%,油层平均含水饱和度35%,地面原油密度为0.85g/cm3,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为1.1,原始溶解气油比为60m3/t,试按照容积法计算该油藏石油地质储量及溶解气储量及油、气储量的丰度。

油矿地质复习题

油矿地质复习题

一、井下断层的识别方法?1、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少2、短距离内层厚度夹变3、近短离内标准层海拔高程相差悬殊4、石油性质的变异5、折算压力和油水界面的差异6、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上的特征二、非均质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储存空间分布形态、储层岩性和厚度、泥岩夹层的多少和厚薄、碎屑颗粒胶结情况、空隙结构的特征等。

三、油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是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

四、微观非均质性的含义答:微观非均质性是指微观规模储层性质的差异性,研究单元在现阶段最大只能达到样品规模,测量单元为一个或几个空隙大小。

五、如何区分正断层与倒转背斜所造成的地层重复呢?答:当钻遇倒转背斜时,地层层序是由新到老,再由老到新,反序重复;而钻遇逆断层则是由新到老,再由新到老,正序重复。

六.地下地层对比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井震结合、分级控制、模式指导、构造分析、动态验证、全区闭合。

七.地层的五敏性是指:水敏性,速敏性,酸敏性,碱敏性,盐敏性。

八.油田某钻井队在王场某地钻了两口井,分别为1号井、2号井,1号井井深为3500m,2号井井深为3400m,经过一段时间开采之后,关井测得1号井油层静止压力为3.75MPa,2号井油层静止压力为3.93MPa。

若油藏原油密度为0.85×103 kg/m3 ,请问油藏中的流体从2号井流向1号井是否正确?解:由题意可得:以1号井井底为基准面,则:P r1 =P1 +ρg h1=3.75+0.85×103×9.8×0×10-6=3.75MPaP r2 =P2 +ρg h2=3.93+0.85×103×9.8×100×10-6=4.76MPa因为:P r2 > P r1所以:油藏中的流体从2号井流向1号井是正确。

九.什么是地层压力?什么是生产压差?答:地层压力是指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又可称为流体压力,生产压差是指地层静压(目前地层压力)与流压的差值,差值大,产量就高十.标志层的定义?答:标志层是指地层剖面上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分布广泛(较稳定且后地变化不大)、具有等时性(一定范围内同一时段形成)的岩层或岩性界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由于受人力、物力条件的限制,预探工作必须从解剖局部构造入手,突破一点,增强勘探的信心,从而带动整个区带的找油工作。
因此,从区带全局着眼,首先把预探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含油气远景最好的重点三级构造上,迅速查明其含油气性,见油后,再在整个区带上全面铺开。
7. 试论述预探井布井系统?(概念、主要依据、原则、分类及适用的对象。(稀井广探)
(3)区带勘探是指经区域勘探确定出有利的生油凹陷开始,一直到优选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的整个过程。主要任务是在区域勘探阶段优选出的有利生油凹陷及其邻近地区,通过地震普查与详查,进一步划分二级构造单元,控制二级构造带形态,研究其基础地质特征、石油地质特征、圈闭分布特征,通过对区带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其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并通过油气系统分析与模拟,提交区带资源量,指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为圈闭勘探提供战场。
1.(区域概查、盆地普查、区带勘探、圈闭勘探、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的主要地质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每一个阶段从……到 ….)
答:(1) 区域概查是从基本的石油地质调查开始,到识别和优选出有利的盆地过程。区域概查基本任务是“择盆”,确定普查的方向,即从众多的盆地中优选出规模大、地质与地面地理条件较好、具有较好勘探前景的盆地。大区概查的目标是通过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所处的板块位置、古纬度、古气候、古地理的分析,结合盆地构造类型、盆地基底与沉积充填特征,开展盆地类比分析和油气资源远景的早期预测。
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
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超过1500-2500m,进入后生作用阶段前期,有机质经受的地温升至60-180度,相当于长焰煤—焦煤阶段,促使有机质转化的最活跃因素是粘土矿物的热催化作用。在此阶段干酪根中的大量化学键开始断裂,从而形成大量的烃类分子,成为主要生油时期,为有机质演化的成熟阶段。
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
当沉积物埋藏深度超过3500-4000m,地温达到180-250度时,则进入后生作用阶段后期,相当于煤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为有机质演化的高成熟阶段,残余干酪根继续断开原子官能团生成少量水、二氧化碳、氮和低分子量烃类。同时由于地温升高,在前期已经生成的液态烃类变得不再稳定,也开始裂解
根据圈闭的勘探程度进行分类
已控制圈闭
已见油气流圈闭
已钻探但勘探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
? 将圈闭划分为非隐蔽圈闭和隐蔽圈闭两类。
? 采用常规的技术手段和识别方法就可以识别的圈闭成为非隐蔽圈闭
? 隐蔽圈闭则是指采用常规的勘探技术和识别方法难于发现的圈闭。隐蔽圈闭几乎包括了地层、岩性、特殊类型圈闭以及与构造因素有关的复合型圈闭中的大多数,如砂岩上倾尖灭圈闭、透镜体砂岩圈闭、成岩圈闭、裂缝性圈闭等。
? 将具有统一的构造闭合线和多个局部次高点组成的复式构造称为三级圈闭
? 将局部次高点构成的小规模圈闭称为四级圈闭。
? 局部高点的形成,往往是由于褶皱作用和断层作用的复杂性造成的,如复式背斜和断层复杂化的背斜等。
? 由于不同构造层或含油气层位构造形态的不一致性,在同一个块圈闭范围内,往往在上部构造层中形成单式圈闭,而在下部构造层中形成具有多个局部次高点的复式圈闭。
预探井的数目主要取决于:①圈闭的大小②油气藏的类型③圈闭的复杂程度④对区域的研究程度。
10. 评价井钻探的主要目的,部署原则是什么?
答:评价井钻探的主要目的在于:
(1)探边,确定油气水边界、油气水界面,探明含油气范围;
(2)查明油气层的分层厚度,岩性与物性特征,明确储层四性关系;
(3)采集油气藏内部流体特征资料;
基本特点
? 勘探开发紧密结合、增储上产一体化,是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做法
? 立足整体经济效益、实现速度和风险的综合平衡,是滚动勘探开发所追求的目标
? 开发方案的反复调整、地面建设的多期次性,是滚动勘探开发的必然结果
14. 潜在资源量、推测资源量 、预测储量 、控//制储量、探明储量---讲解
(4) 圈闭勘探阶段就是指在优选出的有利区带上,从圈闭准备开始,到圈闭钻探发现油气田的全过程。圈闭勘探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圈闭的准备和系统评价工作,优选出地质条件好、经济价值高的圈闭进行钻探,从而高速、有效地发现油气田,并提交预测和控制储量
(5) 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是指从圈闭获得工业油气流开始到探明油气田的全过程,此阶段的结束,将提交探明储量。任务就是对油气藏进行评价,搞清油气藏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弄清油气水性质与分布状况;建立含油气地质体模型;对油气藏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3. 试比较盆地普查与圈闭勘探阶段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有何异同点?(测线网密度、前人的研究成果 )
答:盆地普查是指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从基本的石油地质调查开始,到优选出有利的生油凹陷的过程。通过采用各种非地震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技术,结合区域探井的钻探,在盆地内进一步优选生油凹陷,落实各生油凹陷的生油量。地震普查一般以8-16km的测网距进行。 圈闭预探阶段就是在优选出有利区带上从圈闭准备开始,到圈闭钻探发现油气田的过程。一
5. 从勘探部署的角度,将圈闭划分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答:根据圈闭在纵向上的组合关系进行分类
? 块圈闭和层圈闭
? 所谓块圈闭是指垂向上多个层位圈闭的组合,
? 层圈闭是指纵向上类型不同的圈闭,或者是纵向上圈闭类型相同,但分属于不同含油气系统的圈闭。
根据圈闭局部高点的分布进行分类
答:布井系统:是指井与井之间的组合关系,为保证将井设计在构造上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同时便于钻后地下地质研究,预探井常常按照一定的布井系统来部署。
选择布井系统的主要依据
①圈闭形态---构造的平面形态
②复杂条件----埋藏条件、深度、地下地层的复杂程度
③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类型
④工程条件----技术、预算、预期效果(风险分析)
6.为什么预探井部署要从区带出发,从三级构造入手呢?
答:第一,区带聚油面积大,对油气运移、聚集起了主要的控制作用,能够形成大油气田,因此要从重视区带的整体解剖工作、在地质条件认识比较清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甩开勘探的做法,迅速控制整个区带。
第二,区带决定或控制了三级构造的类型、形态、形成及圈闭条件,区带上的三级构造有着类似的聚油条件。从区带整体地质特征和勘探特征出发,建立针对性强的圈闭评价方法体系,特别是制定合理的圈闭地质评分标准,选择合理的评价权系数,提高圈闭评价的科学性,对于提高钻探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盆地普查是从基本的石油地质调查开始,到优选出有利的生油凹陷的过程。盆地普查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采用各种非地震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技术,结合区域探井的钻探,在盆地内进一步优选生油凹陷,选出最有利的生油坳陷(或凹陷),进行早期油气远景资源量的估算,并确定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为下一步的预探部署作好准备,简言之,即“选凹、定带”。 区域勘探的主要目标是选择油气勘探的战略“靶区”,并不以直接发现油气为目的
③放射状剖面系统:是将探井布置在由某个中心点(如高点)向周围放射的剖面上。这种系统适用于地台区较大的不规则隆起上。
④环状系统:是将探井布置成一环或数环。适用于秃顶油藏及刺穿构造上。
⑤网状系统:是将探井排列成规则的三角形网及方形网。可适用于不规则的岩性油藏(礁、砂体)的勘探。
⑥临界方向布井的方法:适用于大型构造及油藏类型比较简单的情况。
预探布井原则:----稀井广探
稀井---打少量的井争取最佳的勘探效果
广探---预探的面要广,目的层要多。
适用对象:①十字剖面系统:是将探井布置在两个近于垂直的剖面上,适用于穹窿和短轴背斜。
②平行剖面系统:是将探井布置在近于平行的若干剖面上。适用于长垣、背斜带、单斜带及长轴背斜、断裂带等线形圈闭,以及探寻地层或岩性类型的隐蔽油气藏。
(4)取得油气层的试油、试采资料,如温度、压力、开发特性资料,划分开发层系,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
评价井部署最基本原则:①从已知推未知的原则 ②井位尽量落在开发井网上
12. 什么是滚动勘探开发?与常规的油气勘探程序相比,有什么差别和特点?
答:滚动勘探开发是指在复式油气聚集区,在预探—开发阶段,在整体控制的基础上,采取探一块采一块,预探、评价、开发交叉进行的工作方法。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当深度超过6000-7000m,沉积物已进入变生作用阶段,达到有机质转化的末期,温度超过了250度,以高温高压为特征,干酪根的理解反应继续进行,由于氢以甲烷的形式脱除,生烃潜力逐渐枯竭。
5圈闭遮挡条件有哪些?判别岩性圈闭是否圈闭的原则
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场所。圈闭的遮挡条件是阻止油气继续侧向运移构成油气聚集的屏障。主要有构造背斜 岩性尖灭遮挡 断层遮挡 不整合遮挡 地层超覆等。原生地层岩性圈闭的地震分析包括3方面:一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出有关地层剥蚀 超覆和尖灭的位置范围,二是开展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结合钻井资料划分不同体系,研究出可能出现的圈闭类型;三是开展储层横向预测研究,从井出发,运用地震反演软件进行反演,追踪啥砂体的空间展布,从而确定地层岩性圈闭的具体位置和规模。
3.钻井船:也被称为船式平台,它是对水深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海洋钻探设备,钻井船的优点是机动性能好、适应水体深度大。
4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一种较新式的、具备多功能的平台可变换三种不同的状态(1)拖航时呈漂浮状,(2)深水钻井时呈半潜状态(3)潜水钻井时呈座底状。半潜式平台是在总结了座底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和钻井船等海上钻探设备优缺点的基础上产生的。
4如何客观的理解有机质转化为油气的过程?
答:油气形成过程的四个逐步过渡阶段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
沉积有机质从形成就开始了生物化学生气阶段,这个阶段的深度范围是从沉积物顶面开始到数百米乃至一千多米深处,温度介于10-60度,该阶段的早期,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适于各类细菌的生存。生物起源的聚合有机质大部分被选择性分解,转化为分子量更低的生物单体。这些生物化学单体将进一步经受各种变化。到本阶段后期,埋藏深度加大,温度接近 60度,开始生成少量液态石油,有时在特定的生源构成和适宜环境条件下生成石油的数量会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