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克莱斯勒与通用【答案】
解析克莱斯勒与通用1.比较信息系统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所扮演角色的异同。
它们是如何对汽车工业本身产生影响的?相同点是:1)随着两家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地位的逐步提高,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信息系统已能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越来越多的企业内外部信息和各种经营分析与管理决策功能3)决策工作借助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企业每一位管理与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
不同点是:通用信息系统是处理各分部间管理混乱问题,通用汽车的集成式生产计划项目以一个统一的系统处理库存、生产及财务数据。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信息系统大部分投向全公司范围的通信系统和即时库存管理,为了降低存货水平,降低成本。
信息系统对于汽车工业本身影响在于致使许多决策问题不必再由上层或专人解决,导致企业决策权力向下层转移并逐步分散化,企业组织结构由原来立式的集权结构向卧式的扁平化分权结构发展。
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反映在上下之间联络通路的缩短,不同地域的企业部门、分支机构或管理人员决策权力和能力的加强,信息系统促进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
提高了企业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2、信息系统对于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成败起到多大作用?1)通用汽车公司的信息系统曾经十分陈旧。
虽然拥有100台大型机及34个计算机中心,它没有集中的系统来连接或者协调各部分的计算机进行运作。
每一分部都有各自的软硬件系统,因此设计部分不能通过计算机同生产工程师互相沟通。
由于各分部间管理混乱,且彼此不能完全兼容。
引入EDS及其系统开发人才承担了攻克分部间管理混乱问题的重担,EDS用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数字式远程通信取代了原先服务于通用的上百个不同网络。
2)克莱斯勒公司建立的集成化系统,大部分投向全公司范围的通信系统和库存管理。
综上可看出信息系统除了对企业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外,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促使企业运作方式和管理过程的变革等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遵循信息的规律,采用全新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集成与共享信息,安排合理的信息流转路径来实现的。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研究分析:上海通用汽车招聘员工解密
人力资源管理经典案例研究分析:上海通用汽车招聘员工解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SGM)成立于1997年,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目前拥有凯迪拉克、别克2大品牌。
日前,本刊记者就员工招聘策略以及相关问题,对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招聘的高级经理、陆先生进行了专访。
问题1欲进公司须过几关?上海通用汽车最紧缺哪些人才?陆先生:2005年上海通用汽车最紧缺的人才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的营销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产品研发、营销、制造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岗位。
上海通用汽车对于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什么?对新员工的招聘策略是什么?陆先生:公司对于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的技能和管理能力。
公司根据企业的宗旨和价值观以及经营目标,建立起包括基本素质、个人品质、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模型”。
这个模型是招聘员工策略的核心。
为测试应聘者是否满足“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公司借鉴美国通用汽车(GM)其他工厂人才评估中心招聘员工的经验,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人事政策,建立专门的人才评估中心,作为人力资源部的重要组织机构之一,并出资聘请国外知名的咨询公司对评估人员进行培训。
应聘者要进入上海通用汽车须通过哪些测试?陆先生:包括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应聘者要进入公司,首先要通过人才评估中心的测试,包括面试、笔试和团队练习等。
再由各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方面的面试。
完成录用程序后,每位新员工都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入门培训及专门的融入计划,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
整个评估过程完全按照标准化、程序化的模式进行。
凡被录用者,须通过填表、筛选、笔试、目标面试、情景模拟、专业面试、体检、背景调查和审批录用9道环节。
问题2有多少细节值得关注?能否介绍一些应聘者关心的在简历投递、笔试、面谈、情景模拟和专业面试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陆先生:可以的。
从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中得到的三大启示
从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中得到的三大启示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吕春蓉通用汽车公司破产重组事件一度成为了各地方政府、企业及院校等剖析、探讨的热点案例,人们都想从中找到有参考价值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认真看完这个案例的相关资料后,我认为此案例至少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启示。
一、转变增长方式要以节能环保为主题。
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汽车多数是舒适性能强、但油耗高的传统美式车,在当今资源日益匮乏、油价日益上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者观念悄然改变的时代,通用造车仍以舒适为目标而大肆消耗不可再生的石油燃料,放任高排放、高污染造成环境恶化,已渐渐背离了当前科学发展的主题,以致其舒适概念被日式车的节能概念完全击垮。
结合集团公司产业而言,集团公司铝、电产业方面存在着能耗高和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等突出问题,对此,集团公司提出了铝电结合、发展片区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热电联产等产业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一系列措施,都紧扣住了节能环保的主题,使集团公司在这场涉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风暴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取得了抗击金融危机的阶段性胜利。
今后,集团公司在产业方面仍要坚持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纵深发展。
二、改革创新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改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永恒主题,但只有适应市场的改革创新才能迈出发展的大步子、创出发展的新路子。
通用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创新行为都是围绕大排量汽车展开的。
虽然单车利润没有受到影响,但其对企业产品定位、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其对研发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小排量汽车,使其大排量汽车的市场接受度越来越低。
加上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令通用陷入了困境。
从适应市场角度看,集团公司在产品创新方面技术投入还不够。
集团公司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所属的生产企业,而大多数企业产品还属于低端产品,未形成别人拿不走、仿不了的核心、关键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相对而言,广西区内较多的大型企业,都专门设立相关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本企业的创新产品、品牌产品。
案例分析(一)通用汽车到底输在哪里
案例分析(一)通用汽车到底输在哪里?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的变化既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威胁和挑战。
因此,企业只有时时关注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才有可能赢得竞争。
通用汽车恰恰就是在此问题上输给了丰田。
能源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节能降耗已成为企业争夺的制高点。
通过技术进步来调节人类当前需求与长远利益的平衡,已成为企业制胜的必经之路。
而通用公司却没有及时发现这一环境变化趋势,仍在开发大功率、高油耗的汽车,而丰田公司却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这种变化,所以这两家公司在竞争中的结局就毫无悬念了。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几点:
第一,企业的经营策略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否则企业就很难在竞争中获胜。
第二,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失败是成功之母,反过来可能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通用公司过去的成功,使他们产生了一种路径依赖,以为只要照过去成功的经验去做就永远会成功,而这恰恰就给失败埋下了伏笔。
因此,过去成功的经验需要我们不断去突破、去超越,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告诉我们,企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当前需要,同时还必须满足整个人类长期利益的需要。
否则企业的短视行为将为企业带来灾难。
通用汽车破产的案例分析
通用汽车破产的案例分析拥有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9月,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在2008年以前,通用连续77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之冠。
2009年6月1日,由于经营管理失误以及债务等问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大破产案,也是美国制造业最大的破产案。
一、通用汽车的百年历程作为全球历史超过百年的为数不多的汽车厂家,通用汽车由杜兰特创建于1908年9月16日。
而且,从一开始,通用汽车就通过联合兼并等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奠定了汽车产业的经济规模性。
通用汽车组建当年不久后的10月份,别克(Buick)加入通用,随后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也并入通用汽车。
1909年,庞迪亚克(Pontiac)和凯迪拉克(Cadillac)也加盟通用汽车。
1911年,通用汽车组建了出口公司。
1919年,为向经销商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通用汽车承兑公司(即GMAC的前身)成立。
通用汽车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1910年至1929年“快速发展期”、1930年至1959年“黄金年代”、1969年至1979年“改革期”、1989年至1999年“全球化”、2000年至破产保护之前“创新与变革交错”等五个时期。
除了销量上从1931年即成为全球“老大”之外,除了因设计和技术上的创新引领全球汽车工业数十年之外,通用汽车还因上个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小艾尔弗雷德·斯隆的领导为现代公司管理奠定了最全面的基础,从而成为现代公司管理的范本。
1955年,通用汽车的全球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并于当年取得超过10亿美元的净利润,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年盈利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1967年,通用汽车的累计销量超过了一亿辆。
百年历史中,伴随美国经济和全球局势的潮起潮落,通用汽车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次危机与机遇的轮回。
从公司早期的争权风波到扩张危机、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到二战时的“战争机器”化、从1973年至1974年及1979年至198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汽车工业的冲击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衰退、从“911”到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通用汽车也曾有过销量大幅回落200%以上的时期,如1928年到1932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其销量就从190万辆下跌至56万辆;亏损也曾有过超过40亿美元的时期,如1991年的亏损就高达44.5亿美元。
MBA案例分析提纲(通用汽车案例)
MBA案例分析提纲(通用汽车案例)MBA案例分析报告研究时间:2016年12月研究地点:学科:管理经济学分析者:□小组 个人班级:MBA2016案例名称:通用汽车案例分析基本情况简介:该案例主要讲解了通用汽车为了减少规模不经济采取的各种措施,以及我国钢铁生产企业与日本钢铁生产企业得比较等,同类质量的国产车与进口比较,国产车价格高于外国同类车的几倍的原因。
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与美国国内竞争对手相比,通用公司长期市场份额为什么不断下降?答:通过分析,我认为与美国国内竞争对手相比,通用公司长期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通用公司经过长期的发展且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已进入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和规模不经济状态。
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所有投入要素都按同一比例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化情况。
规模报酬研究的问题是,当生产资源按照某一比例增加的时候,其产品产量或收益会按照什么比例增加。
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由于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扩大的比例,就是当各种生产资源的投入比例增加某一倍数时,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倍数小于生产资源增加的倍数。
大时,才能更有利于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实现薄利多销。
案例中提到1994年我国汽车总产量140万辆,而汽车制造厂却多达130多家,年产量超过万辆的汽车厂只有6家。
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汽车的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能够达到最小规模经济的企业为数不多,国际竞争力不强,整个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较低,甚至可以说中国汽车行业的规模是不经济的。
综上所述,外国汽车生产厂家由于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量的增加使得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必然占据优势,赢得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教师评语:(从案例本身是否充分、深入或案例收集信息是否齐全、所举案例是否有效或分析案例时是否抓住重点、案例分析报告或结论是否合理、书面报告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反映学科特点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签名:。
通用汽车案例分析报告
开。
行业环境:
汽车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通用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大企
业,但福特、克莱斯勒一直与通用并称美国汽车业“三巨头”,争夺
美国汽车市场。此外,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日产汽
车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等亚洲主要汽车制造商也在世界范围内
服务部
*SPOService,PartsandOperations服务、配件和
业务部
OtherOperations其它部门
(三)技术:通用汽车公司在技术革新方面的成就始终令人瞩目。
根据美国在汽车领域的专利统计数据显示,通用汽车所取得的技术
专利,由于结合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因此在专业程度方面取得了
最高分,其含金量远高于业内平均水平。通用汽车有效的待批专利
业主地位,变成了租客的身份,这样的人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再
去购买一辆新车。受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信贷紧缩和消费者信心大幅
度下降、企业营运成本较高的影响,作为耐用消费品的汽车行业将
首当其冲进入销售寒冬。另外,美国新车市场不断在萎缩,还有一
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人的消费习惯,他们二手车的市场远远大过一
手新车的市场。
油耗高,动力强,比如,越野车,农夫车等。但是,去年一桶石油
涨到了147美元的时候,很多美国人才发现,自己口袋里没有那么
多的钱去买汽油。这个时候,市场上需要节油型的汽车,日本人可
以提供,但是传统的美国汽车工业却提供不出来。
第二、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也严重波及全球汽车市场。美国的
金融危机先从房地产开始,因为很多人还不了贷款,要放弃房产的
力的竞争对手。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在世界各地
通用汽车案例分析
3、通用在技术革新方面的成就始终令人瞩目
劣势—W
1、养老金、医疗方面、退休员工的负担重。
2、汽车耗油太大,外观不够好看,缺乏流线感,车内设置的做工不够细致。
3、通用在新能源、新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庞大,却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
企业自身:
(一)地位:通用汽车公司(GM)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导者已有77年的历史。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共拥有266,000名员工。通用汽车公司的全球总部位于美国底特律,迄今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2007年,通用汽车在全球售出近937万辆轿车和卡车,在财富全球500公司营业额排名中,通用汽车拍第五。旗下品牌包括: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GMC、通用大宇、霍顿、悍马、欧宝、庞蒂亚克、Saab萨博、土星、沃豪和五菱。通用汽车Onstar是汽车安全、信息服务方面的业界领导者。
5月,公司加快了精简经销商网络的步伐,旨在将美国境内的通用汽车经销商数量从今年春季时的6000家减少到2010年年底时约3,600家的规模。
威胁—T
1、美国新车市场不断在萎缩,二手车的市场远远大过一手新车的市场。
2、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也严重波及全球汽车市场。
3、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福特,丰田等品牌在世界汽车界举足轻重。
ST战略:
1、集中优势以专取胜、以特色取胜(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
2、依靠品牌优势(百年老店)实行差异化战略专注发展个别品牌。
服务部
* SPO Service, Parts and Operations服务、配件和
业务部
Other Operations其它部门
美国通用汽车破产的案例研究 基于企业风险管理角度分析
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一、案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迫于近年连续亏损、市场需求萎缩、债务负担沉重等多方压力,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有关规定向美国曼哈顿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CEO瓦格纳被换掉了,其次公司的业务将会萎缩,其中一些品牌将会出售(悍马霍顿欧宝)至于这些车的售后服务就只有叫别个公司代理了。
这样以优化公司的资源,整合力量。
GM破产保护阶段业务照样进行,而且将会在两个月之内成立一家新GM,这家新公司将会继承旧GM的一些主要品牌(凯迪拉克别克雪弗兰),而其余的工厂都卖了用来换一些债务,而且新GM重新经营时将会把主要精力转向小排量汽车环保汽车上面来。
二、原因1.福利成本。
昂贵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成本,高出对手70%的劳务成本以及庞大的退休员工包袱日益不堪重负,让其财务丧失灵活性。
2.次贷冲击。
次贷危机冲击了各大经营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公司、各大投行和“两房”、各大保险公司和银行之后就是美国的实体经济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汽车行业成为了次贷风暴的重灾区,2008年以来,美国的汽车销量也像住房市场一样,开始以两位数的幅度下滑,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下降27%,创1991年以来最大月度跌幅,也是美国市场15年来首次月度跌破百万辆。
底特律第一巨头——通用汽车公司,尽管其汽车销量仍居世界之首,但09年4月底以来通用的市场规模急剧缩小了56%,从原本的130多亿美元降至不到60亿美元。
销量下跌、原材料成本上涨导致盈利大幅减少。
同时,通用公司的股价已降至54年来最低水平。
始料不及的金融海啸,让押宝华尔街,从资本市场获得投资以度过难关的企望成为泡影。
3.战略失误。
2005年来处在连续亏损状态,通用ceo瓦格纳没能扭转这一局面。
通用汽车公司除了对其他汽车生产厂家的一系列并购和重组并不成功外,以及在小型车研发方面落后于亚洲、欧洲同行外,其麾下的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市场营销典型案例上海通用汽车的市场布局
市场营销典型案例-上海通用汽车的市场布局上海通用汽车的市场布局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中美合资企业,总投资15.2亿美元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从打下第一根桩到1998年12月第一辆中国别克新世纪下线仅用了23个月,创造了我国汽车工业建设史上的新速度;投产当年上海通用就获得了利润,据称,这在美国通用遍布全球的企业中实属罕见。
而从此以后,上海通用在我国汽车领域所创造的奇迹就从没间断过:1999年12月,推出国内第一款多功能MPV车——别克GL8,美观大方富有现代感的造型,让人耳目一新,“陆上公务舱”的广告宣传和产品定位,使GL8在多功能车市场所向披靡;2000年10月,赛欧紧凑型轿车在上海国际工博会上露面,更是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它10万元左右的价格,和拥有安全气囊、ABS防报死刹车系统等中高档车配置,向人们在国内第一次诠释了“10万元”家用轿车的概念;2001年11月,赛欧SRV上市,把一种全新的汽车消费观引入到普通用户中,它结合了轿车的体面外表和RV车随意组合的灵活空间,线条动感流畅,与通常意义上的RV相比,外形时尚而不突兀,与都市和郊野的环境融合,让购车族们充分体验那种驾车出游的感觉。
别克车的本身也在不断变化,GLX、XSJ、G、GL、GS,形成庞大的别克家族,排量从2.49到3.0,价格从25.8万到37万以上,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4年,通用汽车在中国共销售汽车492,014辆,同比增长27.2%,再创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年销量历史新高。
这是上海通用汽车精心撰写的一段历史,正是当初的高起点、高标准,才能有柔性化的生产线,才有了高速度、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才有了不断改进、不断更新、不断引入新产品的基础,直到如今年产10万辆……这便是上海通用汽车模式!一、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分析在上海通用汽车进入市场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前夕。
前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墨斐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上海通用汽车精益生产案例
上海通用汽车精益生产案例“柔性化共线生产、精益制造技术”是人们在谈到上海通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时经常提及的一点,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柔性化,什么是精益制造。
实际上,柔性化与精益生产不仅仅是上海通用生产制造的一个环节,更是从采购到销售整个企业流程运作的基本理念。
作为一条柔性化精益制造的生产线,它仅仅是整个GMS(GeneralManufactureSystem,通用制造体系的简称)系统中一个具体的工艺流程罢了。
" "R qe D假如把GMS看作是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的话,那么“标准化、缩短制造周期、质量是制造出来的、持续改进、员工参与”则是保证这部机器运转良好的最重要的5个环节,而实际上GMS就是以这5条作为其构成的最基本的原则,而这5条原则又是循序渐进,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最终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 I ;F4 A@*ji- N 5i万事有道:标准化L@#$dW,B!DAZ[ * Gf5应该说,标准化是整个GMS系统最基本的要素,这很好理解,作为一项现代化精益生产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标准和规范,只有在确立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大规模的精益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工业开端的标志。
同时标准化所设定的基准又是持续改进的基础,同时他能支持最佳的操作方法,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看似简单的标准化实际上包含着众多方面,诸如工作场地布置标准化、定额工时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以及简单明了的视觉标记的运用和管理。
^ WJ"f+|w) IS-~(工具、材料摆放在工位或者岗位的什么地方,是否能使操作的员工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取用到相应的工具或者材料是工作场地布置标准化所涉及的范围,一个经过科学测算并且经过不断改进的安全、清洁和安排有序的工作环境必然能带来准确的操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同时工时和资源浪费减少到最小。
定额工时的管理则是在确定一个基本产品操作完成时间的基础上,对产品的生产环节如手工操作时间、取料时间、行走时间和机器运转时间进行分析,以减少不必要(不增殖)时间浪费,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标准,但这个标准又可以是一个经过重新测定、持续改进之后的新的动态的标准。
美国通用汽车破产案例分析概要
谢谢观赏
美国通用汽车 破产案例分析 彭卓
【案例分析】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营销风险主要表现在: (1)美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 汽车行业的成本急剧增加,而销量迅速萎缩,威胁到通用汽 车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2)迫于竞争的压力,通用汽车公司效仿其他公司,开设汽 车金融公司,贷款给信用不好本身没有购车能力的消费者, 产生了汽车收款的巨大风险,这是通用为了占领市场,提高 销售额产生的战略性风险。
22迫于竞争的压力通用汽车公司效仿其他公司开设汽迫于竞争的压力通用汽车公司效仿其他公司开设汽车金融公司贷款给信用不好本身没有购车能力的消费者车金融公司贷款给信用不好本身没有购车能力的消费者产生了汽车收款的巨大风险这是通用为了占领市场提高产生了汽车收款的巨大风险这是通用为了占领市场提高销售额产生的战略性风险
【案例启示】 通用公司案例表明,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导 致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另一方面,随着营销环 境的变化,企业的营销战略决策难度也会增加, 一旦出现战略性的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巨 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跨文化管理指的是组织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管理活动,通常针对的是双方的文化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本文将以通用汽车公司的尼泊尔垄断项目为例,进行跨文化管理案例分析。
通用汽车公司在尼泊尔垄断电动汽车市场的案例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管理者在推动该项目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尼泊尔的文化传统优先讲究家族的归属和社会的平等性,而尼泊尔政府更强调建立一个中枢式的政府,管理者必须慎重考虑这些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实现垄断的目的。
首先,管理者在社会文化方面应努力接受尼泊尔的文化传统。
尼泊尔的文化传统把家庭、重视家庭、平等处理放在首位,特别是当管理者开始与当地人民合作时,应该努力接受他们的文化传统,如结婚、节假日等项目。
其次,管理者应该善于感受当地文化,努力让外国参与者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如让外国参与者明白当地人民的行为礼仪,以便进一步实现垄断政策。
另外,管理者还应该教导外国参与者尊重当地文化。
比如,他们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慎重处理发生的文化争端,维护当地文化的完整性。
最后,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当地人民的权利。
尼泊尔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也尊重家庭的权利,如家庭的经济职能,这也是外国参与者应该努力传递并尊重的信息。
另外,外国参与者还应该根据当地文化传统,尊重各种文化、宗教以及政治差异。
在总结中,跨文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只有管理者能够充分尊重当地文化,同时也要注意,外国参与者应该努力融入当地文化,更好的发展尼泊尔垄断项目。
MBA管理经济学(郁义鸿)各章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各章小案例分析参考答案案例1-1上海通用汽车公司1.见教材P7-92.根据现有车型的销售状况和竞争对手的动态来调整价格、车型设计、营销手段、渠道、广告等。
案例2-1作为促销手段的免费通话服务1.严格来说,该公司提供的服务并非免费的,消费者需要支付入网费用。
但对于已经入网的消费者来说,其打电话的价格为零。
当然,如果算上消费者的时间成本的话,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并不为零。
关键是,该公司实际并没有搞清楚需求与需要的区别。
当价格为零时,需求就转变为需要,就变成无限的了。
案例2-2购买力平价与人均收入水平1.使用购买力平价指标,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不同区域的市场潜力。
2.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购买力平价似乎并不重要。
但对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商企业来说,在对中国的市场需求进行估计时,必须根据购买力平价来进行一定的折算,否则会低估需求,丧失商机。
案例2-3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出了什么问题?1.在有些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以及存在发育不完全的市场,比如案例中的粮食市场。
此时,政府有必要对此市场进行干预,以纠正这种失灵或不完全。
2.略。
案例3-1大众公司进入北美市场1.说明甲壳虫汽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不足。
当价格为1350时,需求的价格弹性正好等于1。
12.增加了需求,需求曲线右移;需求的价格弹性又变为不足的。
3.略。
案例3-2联通CDMA之痛1.手机用户的需求价格弹性似乎是充足的,只要能够弥补顾客的转换成本,就可实现大量转网。
2.GSM与CDMA之间就其语音功能来说确实具有替代性,其交叉价格弹性应该是高的,特别是在CDMA无法走高端路线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联通公司如果只把目标定为扩大用户数量,那么必然会出现“左右手互搏”的现象。
3.联通的GSM走低端定位,CDMA试图走中高端定位,但不成功,而公司设定的扩大用户数量的目标又过于庞大,如果不能从中移动手中抢客户的话,就只能把自己的客户从GSM网转移到CDMA网。
案例分析: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早期竞争
案例分析: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早期竞争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是1903年由亨利*福特与詹姆斯*卡曾斯,道奇兄弟等创办,由福特任总经理.1912年福特公司聘用詹姆斯*库兹恩任总经理.库兹恩上任后实施了三项决策:1,对主产品"T型车"作出降价的决定,即1910年定的950美元降到850美元以下;2,按每辆"T型车"850美元售价的目标,着手改革公司内部的生产线,在占地面积为278英亩的新厂中首先采用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使过去12.5小时出一辆"T型车",降到9分钟出一辆,大幅度降低成本;3,在全世界设置7000多家代理商,广设销售网点.这三项决策的成功,使"T型车"冲向世界,市场占有率占美国汽车行业之首.1919年,亨利*福特独占福特公司,库兹恩被解雇,福特自任总经理.福特一方面采用低价策略,1924年,每辆"T型车"售价已降到240美元,1926年福特车产量已占美国汽车产量的1/2;另一方面又提出"不管顾客需要什么,我的车都是黑色的",实行以产定销的策略,以"黑色车"来作为福特汽车公司的象征.结果"T型车"在竞争中日益失利,1927年5月终于停产.1928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被通用汽车公司超过退居第二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1908年成立,由杜邦财团控制.1928年以前,它是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弱手.1921年斯隆就职于通用汽车公司,针对当时通用汽车公司松散的权力分散状况写了《组织研究》一文,提出了"集中决策控制下的分散作业",使集权和分权得到很好平衡.1923年,斯隆任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改革了经营组织,使公司高层领导人抓经营,抓战略性决策.日常的管理工作由事业部去完成.同时,提出"汽车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针,对满足各阶层消费者的需要.1923年市场占有率仅12%,远远低于福特汽车公司;1928年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超过福特汽车公司.1956年市场占有率达53%,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问题:1。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通用汽车败在“美式”价值观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通用汽车败在“美式”价值观美国主流企业理念的退化,一方面是由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太辛苦,资本运作赚钱既快又狠;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管可从短期利润和股价上涨中分享巨额年薪。
一、杜拉克晚年的忧虑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1946年就已经提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必须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但是,这几十年来,随着美国投资品规模的膨胀,尤其2006年投资品与GDP之比达到了10倍之高,美国主流企业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不再是“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而是借助资本运作和投资品经营“为高管创造高薪”。
杜拉克后期深感忧虑,他曾说:“通用汽车的主管们不能接受我对管理学的基本观点了,他们自诩是这门学科的急先锋。
”1992年,杜拉克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说:“企业界到现在还没有理解它(企业的目标和使命),他们认为企业应该是一台挣钱的机器。
譬如一家公司造鞋,所有的人都对鞋子没有兴趣,而认为金钱才是真实的,其实,鞋子才是真实的,利润只是结果。
”二、通用价值观的颠覆1980年代以来,通用汽车市场占有率下降,并多次出现巨额亏损,1991年亏损45亿美元、2007年亏损387亿美元。
面对危机,通用汽车曾试图向日本汽车企业学习,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减少浪费、创新产品),并且1984年就与丰田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在密歇根州兰辛大河工厂大规模“拷贝”丰田经验。
但是,通用汽车毕竟是在美国,而不是在日本,高管们抵抗不了从资本运作和投资品经营中赚大钱的诱惑,于是就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来挽救败局。
例如:1984年收购电子数据系统公司、1985年收购了休斯飞机制造公司、1992年增发股票22亿美元、1998年收购悍马、2000年收购菲亚特(损失15亿美元)、2004年收购大宇、2008年推进与克莱斯勒合并计划(未实施)……通用汽车的资本运作曾在短期内取得成效,不仅阶段性提振股价和改善了财务报表,还使公司从金融业务上获得了较多利润,以2006年为例,通用汽车的汽车业务持续亏损,但其金融服务公司盈利29亿美元。
企业内部控制高翠莲课后案例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高翠莲课后案例分析一、案例概述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某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亚克、克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五十铃和斯巴鲁的股份。
使原来的小公司成为它的分部。
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
公司下属的分部达二十多个,拥有员工266000人,截至2007年,在财富全球500公司营业额排名中,通用汽车排第五。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是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的经典代表。
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
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
在2008年以前,通用连续77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之冠。
2009年6月1日,由于经营管理失误以及债务等问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大破产案,也是美国制造业最大的破产案。
二、内部控制分析(一)内部控制含义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二)炔靠刂埔素分析通用汽车破产事件暴露了制造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也可以看出通用汽车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
下面我们从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来分析通用汽车失败的原因。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
所以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
上层的治理和基层的管理在内部控制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包括别克、凯迪拉克、雪夫兰、GMC、霍顿、欧宝、庞蒂亚克等二十多个品牌,通过以销售任何价格、任何用途的汽车为目标。
第一:内部所设定的目标较为庞大,过于宽泛,目标虽然具有长期性,宏观性,和可挑战性但违背了可接受性。
案例7:A 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
案例7:通用汽车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的危机与变革当1921年皮埃尔·杜邦(Pierre du Pont)任命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为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时,该公司正处于危机中。
20世纪20年代第一个年头的经济衰退使汽车需求量大为下降;尽管公司已拥有巨大的汽车库存,但工厂管理者们仍继续恣意地生产。
针对需求量的下降,福特汽车公司将其T式车降价25%——这一降价幅度是通用汽车公司不能承受的,因其成本较高。
通用公司为维持其价格水平,其销售量从1920年夏季至秋季下降了75%,到1921年,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车已占有美国汽车市场的55%的份额,而雪佛莱只占4%,通用汽车所有品种相加起来也只占11%。
福特公司因大批生产单一品种而占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该公司坚持利用这一优势,正扩大其生产能力以期进一步巩固其在汽车市场上的主导地位。
即使除了衰退所引起的困难之外,通用汽车公司也还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长期问题。
它生产不出一种比起T式车价格较廉价而性能更优越的汽车;其资源和能力在浪费,因其各部门像卡迪拉克、别克、奥克兰、欧茨和雪佛莱主要是在自相残杀。
它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更统一的营销策略,集中精力对付福特。
斯隆的计划如下:通用公司,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汽车。
卡迪拉克厂将为最高层收入的买主生产豪华汽车,其他各厂依次为较低收入阶层服务,而雪佛莱将是售价甚至低于T式车的车型。
T式将仍然为某些买主所青睐,但斯隆恩相信,大部分消费者将选择要么比福特产品更豪华,要么价格更低廉的汽车来买。
产品多样化与设计协作但是,这里有一个重大问题:实施这一计划不仅要产品多样化,而且需要设计的紧密协作,这要比以前所尝试过的任何事情都难。
它需要一系列新车设计,需要新的代理商,需要有关每一新的细分市场中客户的市场信息,需要生产每一车型的单独工厂,还需要为每一工厂提供不同的材料。
同时,该组织的许多部门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以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案例分析》团队案例分析
——对“通用汽车公司的改革”案例的分析
通用汽车公司的前身是1907年由戴维·别克创办的别克汽车公司。
一百年以来,通用汽车及其产品已触及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
它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创新和发展,从1908年9月16日最不被看好的开始到斯隆( Alfred Sloan)著名的“不同的钱包、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车型”战略;从全球第一款量产跑车到第一款燃油效率达到每百公里升燃油(80 英里每加仑)的汽车;从收购雪佛兰、欧宝、沃克斯豪这些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到如今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动力推进技术,其发展的市场已远远超出公司诞生地。
一、事业部制
1、背景:
事业部制结构最早起源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
20世纪20年代初,通用汽车公司合并收买了许多小公司,企业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种类和经营项目增多,而内部管理却很难理顺。
当时担任通用汽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的P.斯隆参考杜邦化学公司的经验,以事业部制的形式于1924年完成了对原有组织的改组,使通用汽车公司的整顿和发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实行事业部制的典型,因而事业部制又称“斯隆模型”。
2、定义:
事业部制,就是按照企业所经营的事业,包括按产品、按地区、按顾客(市场)等来划分部门,设立若干事业部。
事业部是在企业宏观领导下,拥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部门,既是受公司控制利润中心,具有利润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是产品责任单位或市场责任单位,对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活动负有统一领导的职能。
3、优点:
(1)这种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又有良好的适应性;适于规模大,产品种类多,经营范围广,分地区经营,技术上,
生产上可以相互独立进行的企业,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
的产品和市场,能够规划其未来发展,也能灵活自主的
适应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
(2)有利于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和直接管理具体经营工作的繁杂事务,而成为坚强有力的决策机构,同时
又能使各事业部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
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3)有利于培养全面管理人才,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干部;
(4)各事业部门之间可以有比较、有竞争。
由此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5)按产品划分事业部,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形成经济规模,采用专用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在生
产和销售领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有利于提高劳
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4、缺点:
(1)管理层次多,管理容易发生失控现象;
(2)管理费用高,支出较大;
(3)由于各事业部利益的独立性,各事业部门协助比较困难,易产生各自为政、本位主义的倾向
(4)需要较多素质较高地专业人员来管理事业部
(5)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比重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
(6)分权可能架空公司领导,削弱对事业部地控制
(7)事业部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也较困难
二、斯隆使通用汽车公司重焕生机的原因
1、价格战略:五个档次汽车(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蒂亚克——别克——凯迪拉克)之间的价格差距。
五个档次汽车(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蒂亚克——别克——凯迪拉克)之间的价格差距。
2、反对集团保护主义:规定公司下属工厂向总公司出售的产品,价格不得高于其他厂家,如果在竞标中败北,就可能被淘汰。
3、建立经常性会议制度:在会议上,他们并不做出任何决定,只是要让做长远计划的人知道目前经营者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