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合集下载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3.培育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育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导学进程:一、激趣定标一、导入新课: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窗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

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动人的故事。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顾旧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二、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培育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自学互动一一、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字注音。

酷掺脊枉(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知书识礼酷似二、介绍作者情况及时期背景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自学互动二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回答。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讲义吗?你还可以作如何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如何的一种情感追思他的“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讲,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拜的心灵去赞美”。

表达作者如何的情感?(5)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彼此交流。

自学互动三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一种感激之情。

3.体会书的珍贵,念书机缘的珍贵。

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5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彼此交流。

三、课堂检测1)给下列字注音。

酷掺脊枉(2)解释下列词语。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 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尝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育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挚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资料链接1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缄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 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知书识礼:有学问,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尝试着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温馨提示:复述时留意以下几点。

A 、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 、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噫亮。

C 、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4)文本研讨①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②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疑难反馈】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合作探究,展示风采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信任我能!(1)注音:酷()似 掺( )和 马鬃( ) 哄堂大笑( (2)释义: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奇妙:奥妙神奇。

脊( )背 枉( )读 )挎着() 凄惨:凄凉凄惨。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八年级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写作手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_____,(此处介绍作者的姓名、生平、主要作品等),其作品以_____(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著称。

2、写作背景(介绍本书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四、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脊()背枉()读鬃()毛磨磨蹭蹭()2、解释下列词语(1)翻来覆去:(2)掺和:3、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和事?(2)“我的第一本书”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深入理解(1)文中的“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起“我的第一本书”的?(2)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3)作者通过描写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和事,想要表达怎样的主题?3、语言品味(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写作手法(1)本文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2)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来突出“第一本书”的重要性的?六、拓展延伸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书”的理解和感悟。

2、推荐阅读与“书”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窃读记》等,并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与“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感受到了书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含答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主备人:编写时间:年月日(星期)《我的第一本书》同步练习备课人:dzl 备课时间:2013-4-16 使用时间:2013-4-1、第一段从一位诗人与自己对话写起,有什么好处?自然的引出下文。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是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如何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童年生活得很沉重,不仅自己家,几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在生存的底线上,但是无论童年多么艰难,也抹不去童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淘气。

3、用自己的话概括第3——9段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4.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

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5.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6.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父亲温和善良、知书识礼、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7.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8.第9自然段开头的那一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表现了对那本“书”的珍视铭记之情。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我的第一本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第一本书》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作为一个拥有梦想的少年,我的童年并不是只有游戏和娱乐,书本亦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在我童年迈出阅读的第一步时陪伴我走过的一本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我的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导入:为何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还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能够让人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更深刻的情感。

让我们回到年少时代,当时的我对书本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然而一本书让我看到了阅读的无穷乐趣,它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一、为什么选择《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籍,它是由我爷爷亲自捧着它,轻轻地递给了我。

那时的我还没有真正地接触过书本,爷爷则是我的第一个阅读老师。

他一边拿出着这本书,一边告诉我:“读书可以让你学到很多,认识很多世界!”听了爷爷这句话,我的好奇心就被激发了,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路,也因为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埋下了阅读的种子。

二、《我的第一本书》带给了我哪些感动?1.开拓视野,丰富想象阅读《我的第一本书》让我拓展了视野,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书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起了我的想象力,让我更有趣地去体验整个故事情节。

我常常想象着自己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受着他们的惊险与快乐。

2.提高语言表达阅读《我的第一本书》不仅能够增长我的知识,也能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开始从文字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了解每个字的意思和用法,日复一日地阅读让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的自信。

3.树立正义感《我的第一本书》中有许多励志故事,这些故事始终陪伴着我前进。

这些故事让我知道,只有更加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同时,它们也带给我一种正义感,让我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为自己扬起了正义与勇气的旗帜。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主备人:学科审核人: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学习重点:1、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2、思考生活和命运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1、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2、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了解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理解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

知识链接:牛汉,原名史成汉,蒙古族,生于1923年,山西定襄县人,现当代著名诗人。

有诗集十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

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预习案:1、给下列字注音:默()秘()鬃()掺和()()覆()脊()2、解释下列词语:凄惨:翻来覆去:知书识礼:掺和:3、课文围绕第一本书叙写了哪些事?4、阅读课文说一说你对第一本书的理解。

5、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②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练习案: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你觉得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2、“人不能忘本”中的“本”指什么?“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中的“枉”的意思是什么?探究案: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深刻的感受,把感受写在下面。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课前寄语】同学们,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体验,每一堂课都是一片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愉悦还是沮丧……请珍惜这每一次机会,因为人生的旅途少不了这些绚烂多彩的风景。

敞开心扉,放下包袱你一定能够收获到自己珍宝!【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复述课文,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3、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普通老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4、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童年的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案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案难点】认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普通老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

【教材助读】一、走进作者: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人。

抗日战争初期流亡到陕甘地区读中学和大学。

1940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写诗。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

二、了解背景:20世纪初,在荒寒、苍凉的遥远山村里,人们的生活艰苦而沉重,他们几乎是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回首往事,回忆起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自己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组长课堂检查)酷( )似掺( ) 脊( )背枉( )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凄惨:翻来覆去:奥秘:掺和:温厚:知书识礼:酷似:{我的感受}初读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请将你的初读感受、疑惑写下来。

二、整体感知:1、用五分钟的时间朗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2、小组内推出一位代表准备展示。

三、合作探究:(课堂上完成,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倾听,汇报展示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设计人:审核人:课型:析读课授课时间一、教材分析:《我的第一本书》(随笔)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著名诗人牛汉。

(2)学生复述课文,品味重点语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成长的意义。

三、重点与难点:1.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2.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成长的意义。

四、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一案一单、课件六、教学过程【目标导入】提起诗人牛汉,你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华南虎》吧,也不会忘记老师给你们朗诵的《悼念一棵枫树》。

牛汉堪称诗坛的硬汉,你们知道诗人读过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你们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

【呈现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整体感知】(自主、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点拨、反馈)理解内容:1.作者简介: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3、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链接】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牛汉一生坎坷,“经历过战争、流亡、饥饿,以及几次的被囚禁,从事过种地、拉平板车、杀猪、宰牛等繁重的劳动”,的确称得上是一种“痛苦而丰富的人生”,他的诗就是这种生命痛感的真实记录。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

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贫困、饥饿、寒冷,读书仔当时是有钱人的事。

“我”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

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酷似.( ) 掺.和.( ) 脊.背( ) 枉.读( ) 磨磨蹭.蹭()
2.了解“知书识礼”的意思。

(有知识,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人、那些事?
1、作者在“我的第一本书”中读出了生活的“苦”与“乐”,找出对应的描写。

2、作者追忆起第一本书是心情是怎样的?
3、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4、文章前文说父亲认为乔元贞比“我”有出息,结尾处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语句品析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

请学生感情阅读全文,思考: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说说你对文中父亲、我、乔元贞、“弄不成”、二黄毛的看法。

课堂小结
作者从第一本书中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第一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的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

作业布置
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许多人正是在逆境中奋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苦难?
请你以“人生第一课”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