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微媒介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以微信为例

张晓霞

2014年04月03日14:31 来源:今传媒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摘要: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中国的微信等,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微信作为媒介入手进行考察,对比了微博与微信的差异,并且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了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并且试图挖掘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潜在价值,如提高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度,打造手机上的地方资讯门户或细分行业门户、加强媒体在报道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上的影响力等。

关键词:微媒介;微传播;微信;新闻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和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传播者与受众传播需求、表达需求、内容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伴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我们似乎处在一个“微传播”年代,这些微媒介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微信作为一款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手机社交软件,不仅带来了社交网络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还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和社交模式,同时,它也更新了传播理念。

一、微信概况

微信是2011年1月腾讯公司为手机终端用户打造的一款即时通信工具,可以跨通信运营商、跨系统平台快速发送语音、文字、图片等信息,并且支持单人、多人语音对讲,具有零话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特点[1],微信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文字短信,变得更灵活、更智能、且节省自费。

从正式面世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内,微信几乎变成智能手机的一项标配,而微信注册用户也迅速突破3亿,并且成不断上涨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2],也就是说微信用户已经占到手机网民的71%左右。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它比作“腾讯魔咒”。

其实,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早就推出类似的产品,如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联通的沃友,以及中国电信的翼聊,但是都没有赢得用户的青睐,因为任何一种社交方式都不能像手机通讯录那样将一个人的社交网络一网打尽,微信做到了,因而在国内,腾讯握有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和最流行的IM 软件,而在全球则面临着美国的Whatsapp、韩国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等强劲对手的竞争。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新型移动互联网IM软件整合了语音、视频、社交应用、图片发送以及传统短信多种功能。而微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沟通方式,“朋友圈”“摇一摇”“二维码”等社交功能的引进,更进一步增加了“微信”的社交版图。它形成了一个沟通矩阵:X轴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LBS,Y轴是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离线消息、通讯录,它们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社交链[3]。

二、微信和微博的差异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二微产物”的确在改变着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受众既是信息发布者也是信息接收者,但是在属性,用户关系,传播的内容等方面微博和微信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一)关系网络VS信息网络

微信的用户源于社会化关系网络,微信使得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个性化。它不仅包含手机通讯录好友、

QQ 好友,还包括附近的陌生人,但是从使用体验上来讲,用户仍旧是更注重人际交往个人所熟悉的强联系人群。微信在功能的设置上更加偏向社交关系的情感增进。而微博中关注的人群往往很大部分是陌生人,微博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媒体式平台,信息的链式传播以及病毒式扩散是微信无法企及的。

(二)双向VS多向

微信是对等的双向关系,使用微信的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构成对等关系才能实现对话沟通。而微博是非对等的多向度关系,微博用户之间是关注关系,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等的。微博用户之间的地域选择范围也更为广阔,这与微博的开放性、准入门槛低有关。

(三)私密交流VS公开传播

微信是以关系为核心的私密性社交工具,从微信用户主动添加好友的方式可以看出,微信是QQ的延伸,据CNNIC网调数据显示77.46%的微信用户添加的好友是自己的QQ好友,而61.5%的用户是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的,当收到验证请求时,61.77%的微信用户会通过熟人发来的验证请求,对于陌生人的请求基本采用直接删除或不添加的冷处理方式。因此,基于手机通讯录、QQ等熟人圈的微信更着力于强关系链之间的信息分享。而相反,微博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因为用户之间关系的非对等性使得消息的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形式。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传播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内容的产生方式更丰富,比如微博和微信均可以生成包含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内容的信息。而事实上,传统媒体在嫁接了新的传播渠道和互动功能之后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契机。而微传播就是以微信、微博等微型媒介为渠道进行信息传递,以裂变的方式进行多级化、碎片化传播,从而实现受众获取信息、自我表达和社交需求的一种新型传播方式。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简单概括一下微信在新闻传播中的特征及其发挥的作用。

(一)传播符号多元化

微信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的形式点对点的交流,特别是 4.0版本添加的视频功能使得微信和现场直播类似。比如2013年的3月份习近平访南非时,微信就成了这次新华社高访报道的一个“秘密武器”,新华社通过微信建立了一个“首访记者群”,将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捆绑”在一起,保证他们随时可以在微信上交流和共享各种信息: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等。这样就似乎搭建了一个小型、实时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构成了强大的舆论传播力。

(二)信息传播迅速

微信的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它随时随地与人交流。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接收和反馈而且微信支持QQ离线消息接收及实现手机与电脑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在信息传达上更迅速。

(三)精准推送

微信的公共账号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通过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到达的都是主动选择关注了认证账号的潜在用户。用户的主动关注和选择,就意味着媒体目标人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