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月物语》浅谈沟口健二电影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雨月物语》浅谈沟口健二电影美学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沟口健二是一个很得东方神韵的导演。同样对长镜头怀有特殊的偏好,但沟口的风格和小津完全不同。小津的长镜头几乎全部使用固定镜头,低角度摄影,使得电影里的现实显得格外温和沉静。相较之下,沟口的长镜头要主动的多。他让小津式的超稳定构图运动了起来,在镜头调度中完成动和静的统一。
《雨月物语》的开篇是两个缓慢的横摇。镜头缓缓的扫过村庄周围空旷的景色然后全景固定在两个努力往车上装载瓷器的演员上。有些类似于日本古典绘画中的画卷徐徐展开。沟口健二早年因为家庭贫困曾经参加过绘制浴衣花纹图案设计社的工作,并拜某个绘制能手为师。因此他的镜头美学受到日本绘画的很大影响。与西洋绘画强调透视感,特写式地突出聚焦点的做法相反,日本绘画强调“整体画面构成”,视点基本上类似长焦镜头,在一个画面里体现多个中心。所以他常常使用小景别的景深镜头,将所有涉及的人物放到镜头中去,观众自行去选取视觉中心点。这种拍摄方法后来受到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大力推崇,后来名噪一时的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就曾深受他镜头美学的影响。
沟口健二主张日本电影“应该静静地伫立在朴素平凡的日本画前面去感悟”。他将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有流动感的,悠缓的时间推移及与之伴随的空间的连续变化引进自己的叙事文体中。就像源十郎和若侠的这一段幽玄怪谈,导演把时间处理的非常虚。我们难以把现实的时间和故事发生需要的时间完全的联系起来。仅仅使用几个充满意象的场景交替就推进了故事的发展。
沟口有一个非常固执的拍摄手法,他坚持一场一镜。就是在一个场所进行的戏要毫不间断的一口气拍下来。像小津自始至终都没有对他低角度的导演手法进行解释一样,沟口对于自己一场一镜的美学理论也没有留下过什么理论性的说明。二十年代时,日本电影深受西方蒙太奇理论影响,沟口非也常推崇将镜头细分的拍摄手法。在他的早期的影片《东京进行曲》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这种倾向,但是在他以后的创作中,却逐渐转移到远景长镜头的拍摄方法上来。
因为长镜头和小景别的使用,沟口非常讲究表演中的自然的张力。他要求演员完全按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表演。并不给演员做具体指示,但是又要求演员必须达到自己心底的要求。《雨月物语》中出演宫木的田中娟代是沟口长久合作的演员,在晚年甚至成为了沟口的情人。从她在此片中的出演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沟口对演员表演方向的要求。必须是自然得体,但又和影片的节奏以及风格暗暗相符。
日本电影刚刚起步和日本古典戏剧歌舞伎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早期电影拍摄时,常常是将摄像机放在固定位置上,像拍舞台剧那样,一个镜头一场戏的拍下去。沟口的电影常常使人联想到歌舞伎的表演。不过和早期日本电影单纯的固定机位不同,沟口是非常讲究镜头的运动和演员的调度的。他常常使用俯拍镜头,这让电影里的人多少显出一些可怜和盲目的意味。他们站在最低的地方接受人们的观看审视却浑然不知,依旧在自己的生活中庸碌的忙活着。日本的建筑大多数墙壁低矮,而屋子如果将门窗打开将会获得一个非常广阔的视觉空间。因此沟口常常会让摄像机越过墙壁去拍摄屋子内部人物的活动。如在被僧人告诫若侠是鬼魂后源十郎回到废墟中的宫殿,若侠和侍卫出场的那段就是从墙外俯拍下来的。人物在呈直角形状的屋子里移动,影子时而出现在闭合的纸门上,镜头非常别致。
沟口健二是日本新派剧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派剧确立在十九世纪末,是对歌舞伎的进行改革过后的一种新剧种。内容上受西方恋爱情结剧的影响,而形式上则依赖于歌舞伎。沟口一生都在京都工作。京都是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他在这里对歌舞伎,能,日本舞蹈,文乐,邦乐等等进行了彻底的学习。这对他以后电影美学风格的确立,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可以推测,他一场一镜的拍摄手法和日本古典戏剧不无关系。
在《雨月物语》里,若侠和源十郎的段落有非常浓重的能剧的色彩。她的化妆按照能的面具的表情来化的,身着的也是能剧的演出服饰。而若侠对源十郎跳的那段舞,几乎上可以视为一段简短的能剧表演。
摄影机始终追随着若侠,背景音是一个庄重的男声,随着若侠的歌唱轻轻的应和着。灯光慢慢变暗,若侠似乎被这低沉的男音震住了,声音越来越大,伴奏的鼓点也急促起来,压迫的意味越来越浓重。若侠扑到源十郎怀中,对他说那是自己父亲的声音。镜头移过去,若侠所谓的父亲只是一个带着帽子的甲胄。沟口的影片中,女性一直都深受男性的压迫,即使若侠已死,她依旧生活在父权的统治之下。死去父亲的心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她生活的目标。
因为家庭贫困,在沟口七岁的时候姐姐寿寿被送给人做养女,到沟口十五岁的时候,充当艺妓的寿寿被松平中正子爵赎了身,在沟口成名前的日子里,他几乎完全依附姐姐生活。也正是因为姐姐的资助,他才得以自由的选择职业,乃至成为后来,日本电影黄金时期的四大巨匠之一。但是这也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寿寿本身就属于一个弱者,生活并不如意。她在子爵家里也只是居住在管家住的房子里。及至1947年战败后,华族制度被废除前,寿寿在子爵家里都只是比女佣的地位稍微高一点。一个男人,依赖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女人供养生活,而这个供养,几乎是以榨干女人自己为代价,这种奇妙的关系不知道给沟口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但是在沟口几乎所有的影片中,女性都是善良宽容,令人敬佩的。男性则总存在这种或那种的毛病,胆小,自私,懒惰,懦弱。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得到解
决的办法往往是以女性的自我牺牲作为代价的。而男人为了向女人赎罪而生存的这类题材也成为沟口健二后来拍摄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雨月物语》中,源十郎一直以为使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借口而一再的离开自己的家乡。但他行动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为了满足自己过好生活的需要才对。虽然在影片的一开始,每当赚到钱时他总会去给妻子买一套和服,但是在更好的生活到来的时候,男人只是象征性的挣扎一下立刻就彻底沦陷了,家庭马上遭到了遗弃。男人一去杳无音讯,女人却须臾不会忘记自己在家庭中的使命,等待男人养育男人的儿女。
《雨月物语》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镜头。在若侠跳完舞后,侍卫要求源十郎和若侠成亲。镜头随着侍卫缓缓的移下来,略微俯视的拍摄三个人。源十郎在镜头前只露一个后脑勺,若侠伏在他背上。在侍卫提出要求后他缓缓的转过头来,与若侠对视后移动了几步,镜头跟过去,若侠也跟了过去,说了一句“每次我听到他的声音”抱住他,两个人便抱在了一起,幕黑。源十郎关于家庭的所有顾虑,所有的情分和挣扎也只在一个镜头和若侠的拥抱间便黑下去了。男人的情分太薄了,两个镜头都用不掉他们就飞快的选择了让自己最舒服的道路。在这里,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沟口。
沟口健二的父亲是个懦弱的人,一生无所作为,后来的生活更是主要依靠寿寿的接济才得以维持。沟口对这个父亲很是憎恨和厌恶,这也影响了他电影中一些人物的塑造,或许也直接加重了他电影中对男性罪恶的描写。男性总是愚蠢的想要攫取利益想要获得名望,却总是让女生付出牺牲罹受灾难。《雨月物语》中腾兵卫一心想成为武士,拿了赚的的钱去买盔甲,妻子在追赶他的时候遭到了游兵的强奸并沦为娼妓。到了后来莫名其妙走了狗屎运的腾兵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白日梦,衣锦还乡的时候遇到已经成为妓女的妻子竟然深深自责,放弃了得到的一切和妻子回到了家乡。这个类似于童话的结尾更多的是来自于制片公司而不是沟口,这样也使得腾兵卫和阿宾的这对人物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更好的结尾应该是腾兵卫并不肯为阿宾改变自己的现状,他可能会让阿宾和他一起去过他梦想中的好日子成为他获得满足的个人英雄美梦的一部分也或许在争执中被碰到痛处直接拂袖而去。这样才能完成两组人物的对比。源十郎是比较实际的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一种男人,腾兵卫是愚蠢而带有狂热的想达成自己的梦想,两个人一个人成功一个人落魄,却都带给了女人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这两个女人,一个温柔贤惠一个泼辣爽快承受的都是同样的由男性带来的厄运。
因为对女性怀有的尊敬和怜悯之心,沟口一生都在致力于拍摄和女性有关的电影,他多拍摄反映艺妓生活的故事,被称为女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电影大师。从《洋妾阿吉》开始,他从新派剧开始转向了自然主义写实主义。但是真正奠定他国际电影大师地位的几部电影,还是来自对古典作品的改编。如52,53,54年分别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西鹤一代女》,《雨月物语》,《山椒大夫》以及稍微晚一点的《近松物语》。沟口健二非常擅长从古典素材里吸取养料。在他的电影里常常充斥着和古代仁义有关的伦理。
沟口健二对形式常常有一种近乎苛责的偏执。他一生拍过的唯一一部以武士忠义为主题的《元禄忠臣谱》是对战时军国主义的政策做出的最低限度的妥协。因为抓不住武士道精神的实质,他便将目光转向对形式的追求,热衷于外形的完美。他将武士道的精神转变为武士在出入进退等方面极注重礼貌等方面,因此这部电影在描写武士的举止动作上比任何一部历史剧更显得庄重和彬彬有礼。而沟口对外形的完美的偏执也延续到他后来的几步杰作上。
在《雨月物语》里有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镜头调度。源十郎逃避了若侠的幽魂后,回到故乡的家中。他从正门走进家中,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于是一边喊着妻子的名字一边从侧门走了出去。镜头从侧门又重新摇回正门,我们可以从窗户的缝隙间看到焦急寻找的源十郎,他转了一圈重新从正门中走了进来。而这个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宫木已经安静的坐在屋子中间围着柴火烧饭了。这真是一个美妙的镜头调度,是只有电影才能给我们呈现的视觉奇迹。沟口没有像大多数导演在夫妻重逢的场面处使用近景或者特写,强调两人的激动的情绪。他依然使用一个固定的全景镜头,一种凝重而舒畅的音乐始终贯穿其中。在源十郎抱着孩子和宫木交谈的时候,音乐中又不时掺入一种空灵而玄妙的笛声,为第二天村长揭开宫木已死的事实埋下了情绪上的伏笔。
《雨月物语》因为拍摄在战后,因此难免在原本的主题上强加上反战的思想。但是这一点表现的并不是十分突出。腾兵卫和宫木这对人物因为结尾的设置又显得意义不大。所以在主题和内容上结合的并不算十分完美。但是沟口天才的导演手法弥补了这一切,使《雨月物语》成为电影史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沟口本人也因此他众多的杰作而和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黑泽明一并被尊为日本电影黄金时期的四大导演。
2009-04-29 12:23:54来自: 陶陶四(哇靠贴里衣服大量出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