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反思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课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法官镇初级中学姚广东【教材依据】鲁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设计思路】“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是第三课的教学重点。
该项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意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生对共和国自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的并不全面,为了让学生全面感受共和国的巨变,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主要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指导阅读法,以大量的图片、数据、事例将百姓生活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分析认识共和国巨变的原因,从而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百姓生活的变迁过程;②了解综合国力的含义、决定性因素、现状。
2.过程与方法:①从大量的图片、数据、事例中感受国家的巨大变化;②通过变化的感受,分析认识变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明确以下几个道理:社会主义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我国已经是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PPT课件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及有关资料,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教学重点】了解百姓生活的变迁;综合国力的含义、发展情况。
【教学难点】从发展的事实认识重要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反映百姓生活大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资料并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搜集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最新数据。
(2)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说课稿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这是鲁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腾飞的东方巨龙》第一课时的内容。
首先,我对教材实行分析一、教材分析(一)本课地位与作用本课主要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目的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从而为学习下一目“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奠定思想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及初三学生的实际,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水平目标:提升搜集、处理、使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实行反思。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百姓生活大变迁”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理念我的教学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主导地位。
三、说学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学生在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学过,在第十四课“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中也学到了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同时,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大、视野的逐步开阔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开始对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一定的兴趣,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注重国家的命运。
所以,要对学生实行国情教育,使其理解到这种变化的原因,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时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根据学生的现状和当前教育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教法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形成准确的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共和国巨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一:内容标准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二)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三)知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教学内容分析该项目通过丰富的材料让学生观察、感受、体验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该项目既能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又能为学习第二项目“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奠定情感基础。
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百姓生活大变迁”。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共和国取得的最明显的成就。
引导该项目学生感受这些变化,享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成果,更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教材先从百姓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选取了穿衣、吃饭、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的新旧照片进行对比,由此引导学生从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两方面感受生活质量的提高,接着又选取了几项最能反映百姓生活状况的指标,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百姓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后从理论上概括出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第二层次“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以综合国力为轴线,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家乡正在走向繁荣富强,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对经济、科技、国防、外交方面的成就,教材给出了大量的事实材料、照片、数据,自然引出了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结论。
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反思

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反思1、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反思《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这一项目的教学目标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搜集我国百姓生活十大变迁的最新数据,搜集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成就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祖国的发展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因此,这一项目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现实性的问题、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
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是上好这一项目的亮点。
我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主要注意了以下两点:一、创设情景,以设疑解疑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讲授新课之前,我首先播放歌曲《好日子》作为背景音乐,同时展示歌词,要求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观察歌词,思考:《好日子》这首歌反映了什么内容?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这首歌反映出了老百姓生活变迁、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
接着,我又设问: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时展示课件)请同学们观察“百姓过去生活衣、食、住、行与现在生活衣、食、住、行的照片对比,谈一谈: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交流与分享:请你搜集家庭的老照片,并和现在的生活状况作一下对比,说说自己家庭的新变化?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有些学生谈得非常好,谈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例如:以前出门一家人骑一辆自行车,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打车或者乘坐公交车,甚至拥有了私家车。
小时侯,一件衣服老大穿,穿过之后,老二接着穿,穿着简单、单调。
而现在,一家人的衣服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等。
在饮食方面,他们的父辈们吃的大多数是大米、白面、馒头、咸菜、面条作为主食。
而现在,他们这一代的饮食讲究营养、新颖、多样化等。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我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1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自豪共和国成就的情感。
1.2 教学重点: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主要发展变化。
1.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1.4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1.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共和国的发展历程。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共和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Step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共和国成就,互相交流感受。
Step 4:总结发言请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共和国的巨变。
Step 5: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共和国的巨变对自己家庭的影响。
第二章:共和国的经济巨变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感受共和国的经济巨变。
2.2 教学重点: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
2.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感受共和国的经济巨变。
2.4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共和国的发展历程。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共和国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变化。
Step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共和国经济成就,互相交流感受。
Step 4:总结发言请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总结共和国的经济巨变。
Step 5: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共和国的经济巨变对自己家庭的影第三章:共和国的科技巨变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的发展变化,感受共和国的科技巨变。
3.2 教学重点: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的发展变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改以来,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作为思品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就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在教学时要将品德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我的教学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主导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变迁、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事实,目的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从而为学习下一目“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奠定思想基础。
【学情分析】: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学生在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学过,在第十四课“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中也学到了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同时,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大、视野的逐步开阔和心理的逐渐成熟,开始对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产生一定的兴趣,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关注国家的命运。
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其认识到这种变化的原因,增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目标】:1、情感:体验百姓生活大变迁,感受祖国新变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提高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3、知识:了解并能说出综合国力增强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既是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策略与手段】:“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体验式德育教学【课前准备】:多媒体辅助式教学及传统式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红旗飘飘》。
(课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二)明确目标(课件)学生齐读。
(三)学生自学(课件)(音乐)(认真阅读教材34—39页,完成自学提示中的任务。
1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1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
2. 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3.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我国在各领域的巨大成就。
2. 教学难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
3. 案例分析: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活动建议: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2.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我国历史发展的书籍和文章,加深学生对共和国巨变的理解。
3.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采访身边的老人,了解他们见证的共和国巨变,并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字。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取得的成就。
2. 反思方法:通过学生反馈、同行评价、自我评估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九年级思想品德《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思想品德《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鲁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鲁教版第1课时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重点、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和国家的综合国力方面的巨大变化。
[课前预习]1.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2. 简述我国综合国力的内容。
[知识点讲述]1. 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
答: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2.简述我国综合国力的内容。
答: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的合力。
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7个方面。
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是决定性因素。
[突出重难点练习]材料说明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概况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3622020051823211422110 请回答:材料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综合国力?参考答案:(1)材料说明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的合力。
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7个方面。
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是决定性因素。
第2课时党是我们的领路人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指导思想。
[课前预习]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户主义的核心力量?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知识点讲述]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户主义的核心力量?答:中国共产党能够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源于他的先进性。
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情景导入新课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首次突破7000米,达到7020米。
“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证明它可以在全球99.8%的海底实现较长时间的海底航行、海底照相和摄像、沉积物和矿物取样、生物和微生物取样、标志物布放、海底地形地貌测量等作业,是我国深海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我国是第五个成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国家。
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
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类载人潜水器约90艘,其中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的仅有12艘,更深的潜水器数量更少,目前拥有6000米以上深度载人潜水器的国家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
除中国外,其他4国的载人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均未超过6500米,经常下潜深度也不过5000米。
人民的豪迈和自信。
初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带着自豪和愉悦的心情激起探究的欲望。
教师:“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只是中国改革开放开所取得的众多成就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不胜举,像南水北调的建设;出国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自行改装的航母试航成功;等等。
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昌盛,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前途充满信心。
中国,这条腾飞的东方巨龙,正以全新的面貌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让世界发出一声声惊叹!让我们踏着时代的脉搏,共同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师:导入新课。
组探究小组合作明了什么?(2)展示搜集的自己家庭的新变化,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
活动2: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与今天的幸福生活相比。
活动3:听、唱经典歌曲解晓东《今儿个真高兴》探究任务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活动4:材料一: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偌大一个四万万人的中国,派来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欣赏四幅漫画,思考(1)(2)小题并积极举手回答。
1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1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关注国家大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关注国家大事。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提前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巨变。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国家发展历程。
二、感受共和国的巨变(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领域,如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具体实例,如我国的高速铁路、航天事业、教育改革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背后的国家支持和努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自己对国家发展的认识。
四、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谈谈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关注国家大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自己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要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程度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6_1_1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说课稿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说课稿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精心的《感受共和国的巨变》说课稿,欢送。
学生学完第一单元后,开始进入到本单元国情局部学习,这一节是学好第二单元的根底,只有学生感受到了共和国的巨变,产生爱国之情后,才能产生为共和国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行动。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力:提高、运用、处理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
3、知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和社会的巨大变化。
该目标确实定,关注学生的全面开展,有力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开展,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成长开展的规律,强化了德育训练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这正是思想品德课的落脚点。
1、重点:把“理解综合国力增强和感受共和国巨变”确定为重点,是因为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比赛。
理解了这一点,就容易理解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故定为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学习时设置了课件,将其内容肢解开来,以便学生理解和识记。
2、难点:把“认识百姓生活大变迁”确定为难点。
因为这一问题的理解涉及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恩格尔系数等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无论是知识的储藏还是能力都比拟欠缺,故确定为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了大量学生身边的实例,设置大量课件,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法,边展示课件,边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从感性材料的感受到理论的上升,水到渠成,符合认知规律,易承受。
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上下,为了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贯彻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那么,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说教法:(1)直接演示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这样,直观性强,符合认知规律,学生易承受。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知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2、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二、教学难度、重点:重点:百姓生活大变迁难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对比法、总结法、讨论法五、教材分析:“感受共和国巨变”是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深刻变化,重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学生对祖国认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六、教学过程:【教师导入】30年足够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
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
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
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与你一起打开共同的记忆之门。
模块一:打开记忆之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第一环节:【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1)多媒体展现几幅照片(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并请搜集者描述当时的场景、当时的人和事。
(2)其余学生可以继续讲述曾发生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的故事。
第二环节:【听爸爸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1)多媒体展现几幅照片(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并请搜集者描述当时的场景、当时的人和事。
(2)其余学生可以继续讲述曾发生在爸爸妈妈身上的故事。
第三环节:【听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1)多媒体展现教师儿时的照片(2)教师同时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我们的祖国在过去30年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而我也在这30年的成长里,切身感受着这些变化。
看着手中淡淡泛黄的老照片,笑容依照灿烂,思绪似乎又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是我刚踏入校门时的情景,爸爸骑着凤凰牌自行车载着我到学校门口,路上的人流如潮涌般,全是清一色的蓝黑衣服、清一色的自行车。
初中道德与法治_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知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教学难点:共和国的巨变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四.导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播放歌曲《好日子》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单元——国情篇的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展示课题)教师板书:感受共和国的巨变环节二: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教师:同学们,课前你听到的那首歌曲是什么?(学生答:《好日子》)这首歌映出了老百姓生活变迁、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心情。
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展示课件:畅所欲言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34-35页的照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变化?谈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2、围绕衣、食、住、用、行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略)教师也可以根据情况适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通过新旧照片对比和自己家庭生活状况的新变化,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饮食讲营养,穿戴讲漂亮,住房讲宽敞,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轿车也开始驶入寻常百姓家(展示课件四:轿车进入家庭的图片)------- 教师:我国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文化生活呢?让我们来看一个节目的片断(播放视频),看完之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百姓不光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读书看报、影视歌舞、运动健身------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
百姓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第一课 腾飞的东方巨龙

小结: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
2)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3)请列举你所了解到的印证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事例。
3、回眸阅兵式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500多万部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在这一年的开国大阅兵中,以步兵、骑兵为主,海军只有两个排面,空军只有17架飞机。在16400名受阅官兵中,技术兵只占3%,甚至还有骡马炮兵穿行天安门广场。而今,人民解放军已经发展为包括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在内的诸军兵种合成,向现代化迈进、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队,陆军中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已占70%;海军已拥有水下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5大兵种;空军已拥有航空兵、空降兵、地面防空兵兼雷达兵;二炮兵已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我国是世界上五个核大国之一,具有战略核反击能力,等等。
第一课腾飞的东方巨龙
第一课时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新授课
导学案
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巨变,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二)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关注自身生活的变化,善于思考发生在周围的事件,从而了解社会,认知国情,增强自己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政治方面:坚持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文化方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依法治国方略;四个文明建设等。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案

课件投放板书设计
思考
相互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
我的收获:
1、知识:
2、能力:
3、感悟:
7
板
书
设
计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
一、百姓生活大变迁
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教后反思
重点
难点
感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理解共和国的变化
教学
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创
设
情
境
导
入
新
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结合教材中的导言,让学生思考五星红旗为什么值得我们骄傲。
阅读教材的导言部分内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作答。
5
合
作
探
究
百姓生活大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认真听老师的讲述,积极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主要问题并画出相关重要的知识点。对不明白的问题主动询问同学或向老师请教。
13
走
进
生
活
学
以
致
用
1、课件投放练习题
2、分配练习题给各小组
3、指导学生做题
审题、做题
相互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
师生共同纠错
8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
归
纳
总
结
巩
固
深
化
指导学生谈收获
店头中学教师课时教案
年级:九科目:思品编号:06
初中道德与法治《感受共和国的巨变(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能力: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三)知识: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共和国的巨变教学难点: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教学活动(一)点燃激情,切入话题多媒体展示歌曲《红旗飘飘》。
导入单元:正像歌中唱的那样,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我为你自豪。
板书:第一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导入课题:五星红旗为什么值得我们骄傲?板书:第一课腾飞的东方巨龙导入项目:因为在五星红旗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板书:感受共和国的巨变(二)自主认知,交流比对(想一想比一比,)(思考: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共和国发生了哪些巨变?其原因有哪些?)(3 分钟做以下练习,看谁做得快,做得对:)1、30 年以来,老百姓的今天的日子确实多了;居民的生活也日益丰富;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到温饱,再由到的历史性跨越。
2、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
3、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和)及国际影响的。
它包括、、、、、、。
和是综合国力中的决定性因素。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发展,不断提升,现在已挤身于世界的行列。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在世界上已占有。
5、我国的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6、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维护世界与的坚定力量。
(三)师生互问解决疑难关于“小康社会”1,小康社会的历史由来: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根据国际上倡导的小康标准是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基本的教育就是小康生活了。
2,小康社会的概念及标准:p1183,中国的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
感受共和国巨变

一.整体感知,搜集信息
共和国的巨变表现?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探究一:百姓生活大变迁
1.让生把课前搜集反映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的资料分成吃穿住行四角度交流
2.出示图标和漫画让生述说所反映的现象(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
小结:以上事例和图片充分说明了我国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有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百姓生活大变迁
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作业设置
复习重要问题,同步P25-27
课后反思
探究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建国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
想一想:梦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表现
(1)经济:
1949年与2009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比图表提取信息
(2)科技
出示视频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视频
(3)国防和军队建设
复习导入
播放歌曲《红旗飘飘》,谈内心感受
师引:的确,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充满强烈的自豪感。就像歌中唱的:“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感受共和国发生的巨变,共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板书课题)
聆听歌曲谈感受
教材P38
(4)外交
课件出示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有哪些收获?
四.当堂检测:
中考链接题+同步相关习题
完成自学任务
交流分享搜集的资料感受巨变
生自主阐述原因
审读图标学会提取重要信息
观看视频感悟科技的巨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课间时,播放歌曲《好日子》,给学生在听觉上造成影响,为教学创设好情境,也给课堂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然后,导课则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导言部分,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也激发其他学生的求知欲。
在重、难点教学中,我用两个活动进行,这两个活动也是我这节课的亮点。
(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展开的“畅所欲言”这一活动。
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切身体会到我们身边的变化,从而也能提升自己的情感价值观,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二)、“展示风采”: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然后自主合作探究,思考,从而自己总结出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方面的知识。
最后的总结,也是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
最后,我用一句俗语来引出本课的升华部分,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红红火火的日子来之不易,我们最应该感谢谁?”学生很容易答出来,是中国共产党从而增加对党的热爱之情。
至此,本课要求达到的三维目标都得以圆满实现。
二、我的教学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显主体地位。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体现主导地位。
我的教学也是遵循这一理念展开的。
我很重视学生价值的体现,比如本课导言部分,我请学生必须要朗读出感情,韩笑同学自告奋勇,读的非常好,我当时就能感觉到她很满足,她觉得自己的才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除此之外,让学生写板书,学生阅读资料,学生上黑板展示风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总结......他们出色的
完成了每一项任务。
其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真的体会到了
学生的能量不容小视,他们真的很聪明,他们也想通过某种途径来表现自己的才干,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创造这种机会呢。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践,都附和新的课标要求,教学目标也圆满实现。
本课的不足之处,应该是板书的设计过于简单,虽然有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板书是不应该省略的。
还有就是一小部分人还不能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令人遗憾,警示我要从严治教,不漏掉每一个学生。
最后,我没有给学生布置知识性的作业,后来想一想,觉得不应该,虽然新课标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但是知识方面目标要求也很重要,一是因为新课标有这于方面的要求,而学生能在课堂中提升价值观,但是知识性的文字一节课中他们根本记不住;二是现在依然是应试教育,学生记不住知识点,就不能把它答在卷面上,很难面对应试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不断总结,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我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