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使用和效力验证

合集下载

消毒剂的应用及效力验证

消毒剂的应用及效力验证

确认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消毒剂确认试验的准备过程中,企业应 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基于消毒剂本身的消毒能力进行评价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与平常使用方法一致) 审计生产/供应商
消毒剂的效力包括两项考察
现场考察 实验室考察
现场考察
评估消毒剂对相应设施的实际消毒效力 通过监测清洁/消毒前、后的环境微生物
季铵盐类化合物
局限性:
抑菌谱很窄 不能杀孢子 和其他化学试剂反应
二氧化氯(clo2 )
特点:
广谱性,在高浓度下可杀孢子
作用效果快(在宽的pH范围内,最低有效浓度 0.1ppm)。
反应后的副产物亚氯酸盐对人物重大危害。
二氧化氯
局限性:
需要活化,增加了操作步骤,不稳定 此类产品会破坏酚类化合物 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气味 反应活性极强,不能大批量配制
载体试验法 表面试验法 工作液直接接种法
实验室消毒剂效力测试(载体测试法)
确定试验菌种 中和剂效力测试 消毒剂的效力测试 测试过程简述 消毒剂的效力测试合格标准 载体测试法优缺点
中和剂效力测试
毒性试验:证明中和剂不会影响微生物 的生长。
效力试验:证明中和剂能消除消毒剂的 抑菌性,具有足够的中和效力。
表面测试法的优缺点
完全模仿真实的清洁/消毒程序 能够定量测定微生物的数量下降程度 工作量大,需要很好的协调合作 硬面含菌量检验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困难 试验结果的重复性不够好
谢谢!
当浓度高于6%时,才能杀死细菌芽孢
过氧乙酸
特点:
过氧化合物的杀菌谱非常广,杀菌能力高于 过氧化氢,低温下亦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且无 任何有毒残留物。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Cleaning and Sanitizing Compounds the Effect of the ProgrammeValidation Protocol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确认验证方案Tablet of Content目录1. 目的和范围 (4)2. (4)3. (5)4. 定义与缩写 (5)5. 参考文件 (5)6. 概述 (5)7. 确认前准备 (7)8. 消毒剂消毒效力试验 (8)9. 消毒剂有效期确认试验 (13)10. 验证偏差和变更 (16)11. 附录列表 (17)消毒剂的选用原则:目的:确认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目的,并在消毒剂有效期内能确保其消毒效力能符合要求。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1. 参考文件1.1.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1.2. 微生物检测验证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 概述2.1. 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七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0.3%新洁尔灭溶液、0.1%醋酸洗必泰、0.5%醋酸洗必泰、40mg/L的二氧化氯、60mg/L的二氧化氯。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7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消毒剂的种类、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和有效期2.2. 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其中,用定量悬浮试验法和表面实验法进行实验室考察试验部分。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基本都是不锈钢和玻璃两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和玻璃裁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消毒剂使用和效力验证

消毒剂使用和效力验证
- 配制中和剂(分装100ml,300ml)
21
验证步骤(1):
- 接种
接种各验证菌种至盛有待验证消毒剂的试管(使接后浓度>104 CFU/ml),混合均匀,并立即开始计时。
- 中和、过滤
将消毒剂倾入100ml中和剂中,混合,稀释(如需要),过滤,然后 用100ml中和剂清洗滤膜,滤过3次。
- 阳性对照
10
消毒剂验证的目的:
通过特定的微生物与某消毒剂在规定的使用 浓度下,接触规定的时间后,对微生物进行 培养、计数,考察消毒剂的消毒/杀菌效果。
11
消毒剂验证的内容:
使用中稀释检测(use-dilution tests)
对不同浓度下,对消毒剂的效力进行筛选 针对不同标准菌株和环境微生物,确认接触时间
接种,并确认实际数量 接触杀菌、中和、过滤……
24
正确使用消毒剂(1)
1. 稀释消毒剂时应用纯化水、注射用水 2. 设备使用后作彻底清洁 3. 将环境常见菌列入验证范畴 4. 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消毒剂间要用无菌水充分清洗
25
正确使用消毒剂(2) 1. 使用消毒剂的人员要接受相关的培训 2. 严格遵守“人流”、“物流”的途径 3. 消毒的SOP:配制、使用、纠正、防护等 4. 供应商的审核和确认
消毒剂使用及效力验证
1
2020/10/18
消毒剂的习惯定义:
能消除以细胞繁殖形态出现的微生 物污染的化学物质。
2
消毒剂的分类定义(USP29 <1072>)
抗菌剂(Antiseptic) 化学杀菌剂(Chemical Disinfectant) 清洁剂(Cleaning Agent) 消毒剂(Disinfectant) 卫生洗涤剂(Sanitizing Agent) 杀孢子剂(Sporicidal Agent) 灭菌剂(Sterilant Agent)

消毒液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

消毒液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
操作方法:吸取中和产物溶液(以1份消毒剂加9份中和剂,作用10分钟配制而成)4.5ml于试管内,再吸加0.5ml菌悬液,混匀,作用10分钟,吸取该最终样液0.5ml,用中和产物溶液做10倍系列稀释,稀释至10-3,取相应稀释级各0.5ml,分别接种于平皿中,做活菌培养计数。
●第5组
目的:作菌落数对照用。
表3
第1组平板平均菌落数
第1组平板平均菌落数
0
>5
x
>(X+5)
y
>(y+0.5y)
以上条件均符合要求时,判断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合格。
2)定量悬浮试验
试验目的:通过浸泡或液封消毒的消毒剂应通过定量悬浮试验,确定其消毒效力是否符合要求。
操作:将含菌量为1×108~5×108cfu/ml的菌悬液0.5ml加入到10ml的消毒剂溶液中,作用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后,取消毒剂与细菌混合样品0.5ml,接种于4.5ml中和剂中,中和10分钟后,10倍稀释稀释至10-4,取各稀释级1ml分别接种于平皿中,每个浓度平行2个平板。阳性对照以0.9%氯化钠溶液代替消毒液,同法操作。
3%吐温80配制方法:取吐温80 3.0ml,加纯化水至100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即可。
1%的卵磷脂+0.1%吐温80配制方法:卵磷脂1g,吐温80 0.1ml加蒸馏水至100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即可。
1.5%硫代硫酸钠配制方法:取硫代硫酸钠1.5g,加纯化水稀释至100ml,121℃高压灭菌15分钟,即可。
测试点
菌落数
判定标准
结论
微生物检验室不锈钢工作台面
微生物检验室墙面
微生物检验室超净工作台台面
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消毒效果验证标准

消毒效果验证标准

一、消毒剂有效性1.1 消毒剂应选择国家或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正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 消毒剂应在其有效期内使用,过期产品应予以报废。

1.3 消毒剂应按照其说明书规定的浓度、使用方法、使用频率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更改。

二、消毒剂量及频率2.1 消毒剂的使用量应按照说明书规定的使用量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增减。

2.2 消毒剂的使用频率应按照说明书规定的频率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增减。

三、消毒范围3.1 消毒剂的消毒范围应覆盖需要进行消毒的区域或物品,不得有遗漏。

3.2 对于大型场所或物品,应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覆盖整个区域或物品。

四、消毒时间4.1 消毒剂的消毒时间应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进行使用,不得随意缩短或延长。

4.2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消毒后,应保持消毒状态,不得提前终止消毒。

5.1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应在其有效期内保持稳定,不得出现明显下降或失效。

5.2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物品或场所,应选择具有长期消毒效果的消毒剂,并定期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六、消毒剂安全性6.1 消毒剂应对人体和环境安全无害,不得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成分。

6.2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七、消毒设备可靠性7.1 使用的消毒设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标准要求,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

7.2 消毒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应按照其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7.3 消毒设备的部件和材料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得对消毒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八、消毒剂储存及使用规范性8.1 消毒剂的储存和使用应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无患。

8.2 消毒剂的储存地点应远离明火、高温等危险区域,并标识清晰、易于识别。

8.3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使用,不得随意倾倒或泼洒。

九、消毒人员培训与考核9.1 进行消毒工作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操作规程。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一早起床,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心情格外舒畅。

今天,我要写一份关于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的方案。

想到这里,我立刻精神抖擞,开始梳理思路。

1.消毒剂选择杀菌能力:选择具有高效杀菌能力的消毒剂,如过氧化氢、酒精等;安全性:选择对人体和环境相对安全的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等;便捷性:选择使用方便、易于储存的消毒剂,如酒精、碘伏等。

2.消毒效力测试方法平板计数法:将消毒剂作用于微生物平板,观察杀菌效果;环境模拟法:模拟实际环境,将消毒剂作用于物体表面,观察杀菌效果;动物实验法:对动物进行消毒处理,观察其抗感染能力。

3.消毒效力评价指标杀菌率: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消毒速度:消毒剂达到杀菌效果所需时间;持久性:消毒剂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杀菌效果的能力。

我们来看看消毒剂的有效期验证。

消毒剂的有效期关系到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其有效期进行严格测试。

1.有效期测试方法加速试验法:将消毒剂置于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观察其性能变化;实际储存法:将消毒剂储存在实际环境中,定期检测其性能;质量变化法:通过检测消毒剂的质量变化,判断其有效期。

2.有效期评价指标性能稳定性:消毒剂在储存过程中保持性能不变的能力;安全性:消毒剂在储存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有效期:消毒剂保持杀菌效果的时间。

1.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需充分了解消毒剂的性质和适用场景;按照说明书使用,确保消毒效果;注意消毒剂的安全存放,防止误食、误用;使用后对环境进行清洁,避免污染。

2.消毒剂市场调查了解市场上常见的消毒剂品牌和产品;比较不同品牌消毒剂的价格、性能和售后服务;选择性价比高的消毒剂。

3.消毒剂推广与应用加强消毒剂知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消毒剂的认识;针对不同场景,推广合适的消毒剂产品;政府部门加强对消毒剂市场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至此,一份完整的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终于完成。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感到十分欣慰。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要点

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要点

1.概述2.验证范围3.验证目的4.验证参考文件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8.结论与评价9.再验证周期1.概述1.1.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三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2%甲酚皂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3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1.3.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1.4.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实验室考察部分,定量悬浮试验法适用于浸泡或液封方式的消毒方法;表面实验法适用于擦拭或喷洒方式的消毒方法。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有不锈钢、镀锌板及玻璃三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镀锌板及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冻干车间的配液间(C级洁净区)、灌装间(A/B级洁净区)、灌装间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1.5.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需经0.22pm除菌过滤。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3.验证目的通过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科学制订消毒程序,以保证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人员手部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效果。

4.验证参考文件《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GMP指南-无菌药品》、《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验证小组名单6.验证小组职责7.验证内容7.1.验证前参与实施验证的人员必须已经接受本方案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见附表1。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1. 目的 (2)2. 范围 (2)3. 参考文件 (2)4. 职责 (2)5. 验证计划 (2)6. 验证内容 (2)7. 验证实施 (2)8. 验证周期 (4)9. 验证结论 (4)1.目的通过对消毒剂的选择及消毒效果进行验证,以确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和更换周期,使消毒效果始终保持有效性和稳定性。

2.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洁净车间、检验室无菌操作人员用于手部消毒的消毒剂型。

3.参考文件3.1.GB15979-2002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3.2.《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

4.2.质量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协调验证过程,保证验证顺利完成,对验证进行总结和评价。

4.3.生产员:负责方案的实施。

4.4.检验员:负责验证方案起草,质量控制和检测,出具相关记录和报告,验证用耗材、试剂、表单等的准备工作。

5.验证计划5.1.75%酒精溶液消毒效果确认,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5.2.0.2%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效果确认,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

6.验证内容6.1.75%酒精溶液消毒后手部细菌数;6.2.0.2% 新洁尔灭溶液消毒后手部细菌数。

7.验证实施7.1.验证前准备工作操作人员按照洁净区7步洗手法将手洗干净,再将手烘干后取样;再使用喷壶喷出消毒液,双手均匀搓开,晾干后再次取样。

7.1.1.检验器具、试剂: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生化培养箱、可调移液器、微生物限度过滤系统、微孔过滤膜(0.45μm)、培养皿、培养基、PBS缓冲液。

7.1.2.实验用品准备培养基的配制:见《培养基配制记录》实验用品处理:将微生物限度仪泵头、移液枪头、镊子,放入不锈钢灭菌盒或用牛皮纸包扎好。

与洁净服一起放入灭菌锅,经高压蒸汽121℃灭菌30min。

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验证方法

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验证方法

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验证方法通常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环境表面消毒法:这种方法是在预先清洁过的实验室表面上涂抹一层特定细菌,然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对表面上的细菌进行培养和计数,比较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差异,从而判断消毒剂的消毒效力。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等进行验证。

液体试验法:这种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细菌加入到含有消毒剂的液体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取一定量的液体样品进行培养和计数,比较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差异,从而判断消毒剂的消毒效力。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细菌例如白喉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等进行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消毒效力验证时,需要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接触时间,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验证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避免对实验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1、验证方案的起草2、验证方案的审批3、验证方案的批准目录1 前言2 职责3 验证的方法与步骤4 异常情况与偏差处理5. 验证结果评价与建议6、再验证周期1.前言消毒剂主要使用在洁净控制区域,用于控制生产环境、设备表面等的微生物污染的一种化学剂。

由于没有一种消毒剂是完全理想的,因此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两种以上的消毒剂。

交替使用在理论上有利于防止形成相同环境的分离菌或抑制细菌的适应性。

本实验方案针对①75%乙醇、②1%新洁尔灭、③3%甲酚皂杀菌剂、④3%的过氧化氢溶液共4种消毒剂进行抑制或者杀灭微生物的效果确认。

1.1验证的目的本验证的目的在于制定方法与可接受标准,来评价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1.3验证的范围75%乙醇、1%新洁尔灭、3%甲酚皂溶液、3%的H2O21.4验证内容:本验证先在实验室对所使用的消毒剂,用六种控制菌做生物指示剂挑战性实验;然后做现场消毒考察实验,即现场消毒后用棉签取样法对消毒后的表面取样,做表面残留微生物限度检查。

通过对指示菌的杀灭对数值和现场消毒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的残留限度来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

2. 职责2.1验证小组成员:2.2职责2.3验证进度3. 验证方法与步骤3.1实验材料3.3.1 菌株(1)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大肠杆菌(ATCC25922)伤寒杆菌(ATCC6539)(2)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ATCC9372)(3)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3.3.2 培养基无菌大豆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TSA)、营养肉汤培养基。

3.3.3 稀释液:1%蛋白胨-0.03mol/L PBS 溶液3.3.4 中和剂:0.1%卵磷脂+1%吐温80 溶液;0. 5%硫代硫酸钠(3%过氧化氢)3.3.5 无菌试管3.3.6 无菌平皿(90mm)3.3.7消毒剂:75%乙醇、1%新洁尔灭、3%甲酚皂溶液、3%的H2O23.3.8移液器与配套无菌吸头:0-100ul,100-1000ul3.2中和剂效力确认①中和剂效力与毒性试验目的在化学消毒试验中,达到规定消毒时间终点时,要求立即终止残留消毒剂的继续作用,以便准确检测出消毒体系中残留存活的微生物与其数量。

消毒剂消毒效力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检测方法验证方案概述:本公司现使用四种消毒剂进行消毒,分别为酸性苯酚,碱性苯酚,杀孢子剂和75%乙醇,根据其使用目的和使用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检测消毒剂效力的方法。

为确保能够准确检测消毒剂的消毒效力现对消毒剂消毒效力的检测方法做出验证。

目的:消毒剂消毒效力检测方法有两种,为表面试验法和定量悬浮试验法,,通过验证表面试验法和定量悬浮试验法中中和剂中和效力的挑战性试验以及用于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的方法的促菌生长能力(试验方法的灵敏度)。

范围:适用于检测酸性苯酚,碱性苯酚,杀孢子剂,75%乙醇的消毒效力检测方法。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由化验室操作人员起草方案;化验室负责人及质保部负责人审核;验证委员会批准后由化验室操作人员执行。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执行,若因特殊原因确实需要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委员会批准。

验证进度安排验证时间:2012年6月15日~2012年6月30日。

验证依据及参考文献1《药品生产验证指南》(?年版)2《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3《中国药典》(2010年版)4《药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验证内容1器材与试剂1.1培养基(见培养基配制记录)1.2稀释液:1%蛋白胨-PBS溶液1.3中和剂:0.1%卵磷脂+1%吐温80溶液1.4无菌载片:5cm的正方形不锈钢片,:5cm的正方形玻璃片1.5无菌试管50ml、无菌平皿(90mm)、含玻璃珠的无菌三角瓶、计时器、净化工作台、漩涡混合器、恒温培养箱1.6消毒剂:75%酒精,酸性苯酚,碱性苯酚,杀孢子剂,甲酚皂,新洁尔灭。

1.7移液器及配套无菌吸头:0-100ul,100-1000ul2中和剂鉴定试验(实验结果见附表2)2.1试验目的::通过该试验,确认所用的中和剂对对应的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中和剂本身及其与消毒剂的反应产物应对微生物无抑菌或杀菌作用切对微生物的生长无影响。

2.2菌液的制备及计数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芽孢菌的新鲜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做10倍系列稀释成约108CFU/ml的工作菌液。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目录1. 引言. (3)1.1 概述. (3)1.2 验证目的. (3)1.3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 (3)略1. 引言1.1 概述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洁净车间包括操作室和设备及生产用器具均应进行消毒,消毒效果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生产前必须验证消毒方法的适应性和消毒效果。

本公司车间洁净区分为十万级、万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所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及使用对象如下图所示:1.2 验证目的确保洁净区按照规定的清洁、消毒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后,能够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并在消毒有效期内能确保达到生产工艺所需要的效果。

1.3 验证项目小组成员及职责1.3.1 验证小组成员1.3.2.1 验证委员会职责1.3.2.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1.3.2.1.2 负责协调验证的各项工作,保证本方案规定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1.3.2.1.3 负责验证数据及方法审核;1.3.2.1.4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1.3.2.1.3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制定;1.3.2.1.6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1.3.2.2 生产管理部职责1.3.2.2.1 制定验证方案;1.3.2.2.2 组织协调验证活动,确保验证进度;1.3.2.2.3 组织验证工作的实施并作好记录,收集、归纳并评估结果。

1.3.2.3 质量管理部职责1.3.2.3.1 制订验证确认检测项目;1.3.2.3.2 负责取样、检验并出据检验报告;1.3.2.3.3 确定验证周期。

1.3.2.4 物资管理部负责按生产要求提供符合标准的消毒剂。

2. 相关文件2 清洁剂、消毒剂管理规程3 清场管理规程4 消毒剂配制使用标准操作规程5 生产用工具、容器清洁标准操作规程6 清洁用具清洁标准操作规程7 洁净区操作室清洁标准操作规程8 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9 物料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规程10洁净区环境监控标准操作规程备注检查人复核人日期日期3. 3.1 操作方法待生产结束后按操作室和设备及生产用的器具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消毒,对操作室和设 备及生产用的器具进行清洁、消毒后分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 24~ 48 小时观察结 果,以确定消毒的效果。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消毒剂的选用原则:目的:确认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目的,并在消毒剂有效期内能确保其消毒效力能符合要求。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1. 参考文件1.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2. 《中国药典》2015版第4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 概述2.1. 本公司的洁净区为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五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0.5%醋酸氯己定溶液、0.1%醋酸氯己定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5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消毒剂的种类、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和有效期2.2. 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其中,用定量悬浮试验法和表面实验法进行实验室考察试验部分。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基本都是不锈钢和玻璃两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和玻璃裁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两种试验方法作用的消毒剂见表。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车间(D 级)的配液间、灌装间设备表面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3. 确认前准备 3.1. 验证用试剂与材料 3.1.1. 菌种3.1.2. 培养基3.1.3.消毒液拟定选用的中和剂3.1.4. 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NS)3.1.5. 器具及设备3.2. 验证用试剂与材料记录见附录1。

4. 消毒剂消毒效力试验4.1. 中和剂鉴定试验4.1.1. 试验目的通过该试验,确认所用的中和剂对对应的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对试验用菌剂及其恢复期培养示范有害或不良影响。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完整版)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目录1. 概述2. 验证范围3. 验证目的4. 验证参考文件5. 验证小组名单6. 验证小组职责7. 验证内容8. 结论与评价9. 再验证周期1. 概述1.1. 本公司的洁净区分为A 级、B级、C级和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三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2%甲酚皂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3 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1.2. 消毒剂的种类、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和有效期见下表:1.3. 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 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 分钟。

1.4. 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实验室考察部分,定量悬浮试验法适用于浸泡或液封方式的消毒方法;表面实验法适用于擦拭或喷洒方式的消毒方法。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有不锈钢、镀锌板及玻璃三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镀锌板及玻璃载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冻干车间的配液间(C 级洁净区)、灌装间(A/B 级洁净区)、灌装间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1.5. A/B 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需经0.22 μm除菌过滤。

2. 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3. 验证目的通过消毒剂消毒效果及有效期的确认,科学制订消毒程序,以保证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人员手部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效果。

4. 验证参考文件《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版);《中国药典》(2010 年版);《药品GMP 指南-无菌药品》、《现代医药工业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与验证技术》。

5. 验证小组名单6. 验证小组职责7. 验证内容7.1. 验证前参与实施验证的人员必须已经接受本方案的培训且考核合格。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消毒效力及有效期验证方案

消毒剂的选用原则:目的:确认各洁净级别的操作间及设备外表面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消毒能够达到消毒、防止污染的目的,并在消毒剂有效期内能确保其消毒效力能符合要求。

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地漏、推车、桌椅等表面以及操作人员双手(手套)的消毒等。

1. 参考文件1.1.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2. 《中国药典》2015版第4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2. 概述2.1. 本公司的洁净区为D级,拟定用于洁净区表面消毒的有五种消毒剂:75%乙醇、0.1%新洁尔灭溶液、0.2%新洁尔灭溶液、0.5%醋酸氯己定溶液、0.1%醋酸氯己定溶液。

本次验证方案将选用以上5种消毒剂分别进行验证试验。

作用对象一样的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避免表面微生物产生耐药菌株。

在利用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利用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的不少于5分钟。

消毒剂的种类、消毒对象、消毒方法和有效期2.2. 为了确认消毒剂的消毒效力,通过实验室考察部分和现场考察部分分别进行验证。

其中,用定量悬浮试验法和表面实验法进行实验室考察试验部分。

洁净区设施表面材质基本都是不锈钢和玻璃两种,故表面试验法选用不锈钢载片和玻璃裁片模拟洁净区设施表面进行验证试验。

两种试验方法作用的消毒剂见表。

现场考察试验部分选择车间(D 级)的配液间、灌装间设备表面消毒前和消毒后分别进行取样,测定其微生物数量。

3. 确认前准备 3.1. 验证用试剂与材料 3.1.1. 菌种3.1.2.培养基3.1.3. 消毒液拟定选用的中和剂3.1.4. 稀释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NS)3.1.5. 器具及设备3.2. 验证用试剂与材料记录见附录1。

4. 消毒剂消毒效力试验4.1. 中和剂鉴定试验4.1.1. 试验目的通过该试验,确认所用的中和剂对对应的消毒剂有良好的中和作用,对试验用菌剂及其恢复期培养示范有害或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和剂毒性

将10~100 CFU的微生物加入到中和剂中 薄膜过滤,冲洗,培养,计数 与菌液对照组比较,回收率应>70%
18
准备性试验(三)

中和效力


将消毒剂和中和剂混合(记录时间) 加入10~100 CFU微生物 薄膜过滤,冲洗,培养,计数 与菌液对照组比较,回收率应>70%
间段。
- 配制中和剂(分装100ml,300ml)
21
验证步骤(1):
- 接种
接种各验证菌种至盛有待验证消毒剂的试管(使接后浓度>104
CFU/ml),混合均匀,并立即开始计时。
- 中和、过滤
将消毒剂倾入100ml中和剂中,混合,稀释(如需要),过滤,然后 用100ml中和剂清洗滤膜,滤过3次。 - 阳性对照
使用标准菌株和典型环境分离微生物 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进行试验 获得挑战微生物数量下降的对数值

表面挑战试验(surface challenge tests)


对使用新消毒剂前后环境微生物的检出频率和数量进行统计 学评估(无菌生产区域、GMP要求)
12
消毒剂验证步骤:
第一步:在实验室对代表细菌在规定的使用浓
5
影响消毒剂效力的因素:

pH
温度,浓度 材质和附着物质 溶剂(水) 接触时间
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6
消毒剂作用机理

钝化胞内酶活性,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

酚类
季铵盐类(+电荷),附着于细胞膜特定部分(-电荷)

阻断物质运输通道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醛类、含氯、过氧化物
3
化学主份
醛类 醇类
类别
杀孢子剂 2%戊二醛
举例
一般消毒剂,抗菌/病 70%异丙醇、75%酒精 毒 0.5%次氯酸钠 500µg/g氯甲酚、氯二甲酚 一般消毒剂
含氯和次氯酸钠 杀孢子剂 酚类
臭氧
过氧化氢 替代缩二胍
杀孢子剂
气态灭菌剂,液体杀 孢子剂,抗菌剂 抗菌剂
8%气体重量
4µg/g,10%~25%溶液,3 %溶液 0.5%氯己定(洗必泰)
14
挑战微生物(USP 29)
AOAC挑战菌 杀菌剂:大肠埃希菌ATCC 11229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 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 典型环境分离菌 杀菌剂:藤黄微球菌,表皮葡萄球 菌,杰氏棒杆菌 ,泡囊假单胞菌
杀真菌剂: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 杀真菌剂:产黄青霉,黑曲霉菌 或2091 产黄青霉ATCC 11709 黑曲霉菌 ATCC 16404 杀孢子剂:球形芽孢杆菌 ,苏云金 杀孢子剂:枯草芽孢杆菌ATCC 芽孢杆菌 19659
10
消毒剂验证的目的:
通过特定的微生物与某消毒剂在规定的使用
浓度下,接触规定的时间后,对微生物进行
培养、计数,考察消毒剂的消毒/杀菌效果。
11
消毒剂验证的内容:

使用中稀释检测(use-dilution tests)

对不同浓度下,对消毒剂的效力进行筛选 针对不同标准菌株和环境微生物,确认接触时间
26
消毒剂的文件
- 标准操作规程 SOP
- 消毒剂配制记录
- 消毒剂使用记录 - 消毒剂标签
……
消毒剂文件,应该等同与原始记录。
27
800-820-0865

28
过氧乙酸
环氧乙烷 季铵盐类
液态/气态灭菌剂
气态灭菌剂 一般消毒剂,抗菌剂
0.2%,1µg/g
600µg/g 200µg/g苯扎氯铵(洁尔灭)
β -丙内酯
杀孢子剂
4
100µg/g
消毒剂配制

按供应商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储存

纯化水、注射用水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使用,应进行除菌过滤。 温度提高,杀菌效力增大。效力验证时,在常温下配制。
用无菌水代替消毒剂,步骤同上。
22
验证步骤(2):

培养和计数
取下 滤 膜放入 规 定的培养 基平板,在 规 定的温度、 时 间培养后,记数。 和阳性 对照相比,微生物数

量下降应至少3个对数值
( 细 菌芽 孢 至少 2 个 对 数 值 )。
23
验证步骤(3):表面挑战试验



根据设施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材质的载体。 玻璃,不锈钢,塑料薄膜,乳胶,墙面涂料, 地面材质 接种,并确认实际数量 接触杀菌、中和、过滤……
7
微生物对消毒剂的耐受性

形成生物膜

粘性多糖物质 中和反应

消毒剂的相互作用


固有耐受性和概率残存 致死剂量
8
微生物抗力

由小到大排列一般为:

细菌繁殖体 真菌繁殖体 真菌孢子 病毒 分枝杆菌 细菌芽孢
9
消毒剂的选择

需控制的微生物的类型和数量 市售消毒剂的抗菌谱 消毒剂的品牌 浓度、使用方法和接触时间 待消毒物体的材质和对消毒剂的兼容性 可能影响杀菌效力的表面有机物数量 反复使用,对设备表面的腐蚀程度 对操作者的安全性 和清洁剂/其它消毒剂的相容性 交替使用方案和对产品的影响
消毒剂使用及效力验证
2007.4
消毒剂的习惯定义:

能消除以细胞繁殖形态出现的微生 物污染的化学物质。
2
消毒剂的分类定义(USP29 <1072>)





抗菌剂(Antiseptic) 化学杀菌剂(Chemical Disinfectant) 清洁剂(Cleaning Agent) 消毒剂(Disinfectant) 卫生洗涤剂(Sanitizing Agent) 杀孢子剂(Sporicidal Agent) 灭菌剂(Sterilant Agent)
度和规定的作用时间进行确认。
第二步:应用不同材质的载体,进行模拟试验 第三步:完成验证报告,形成SOP。
13
验证菌种:
验证用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色假单胞菌、沙
门氏菌、大肠埃希菌、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黑 曲霉、环境分离菌。 菌种选择的原则:代表性,普遍性,标准菌种。(环境中 常见的污染菌)。 菌种的要求:不得超滤法

菌悬液和消毒剂直接混合, 在不同的时间间隔条件下过 滤,培养后评价。
20
验证准备:
- 测试菌液准备
增菌过夜,并调整至106~108 CFU/ml - 消毒剂稀释至规定浓度。 分装10ml于若干无菌试管中;试管上标注消毒时间:如 “1分钟组” ,“5分钟组” ,“10分钟组”或其他要求的时
24
正确使用消毒剂(1)
1. 2. 3. 4.
稀释消毒剂时应用纯化水、注射用水 设备使用后作彻底清洁
将环境常见菌列入验证范畴
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消毒剂间要用无菌水充分清洗
25
正确使用消毒剂(2)
1. 2. 3. 4.
使用消毒剂的人员要接受相关的培训 严格遵守“人流”、“物流”的途径 消毒的SOP:配制、使用、纠正、防护等 供应商的审核和确认
15
准备性试验(一)

选择适合的中和剂

Letheen肉汤、D/E中和肉汤(酚类,季铵盐类)、TAT肉汤基础+吐 温20+卵磷脂+胰蛋白胨
消毒剂 醇类
中和剂 稀释或吐温80
戊二醛
次氯酸钠 氯己定
甘氨酸和亚硫酸氢钠
硫代硫酸钠 吐温80和卵磷脂
氯化汞及其它汞制剂
季铵盐类 酚类
硫乙醇酸
吐温80和卵磷脂 稀释或吐温80和卵磷脂
16
D/E中和肉汤(每升)

配方 胰蛋白胨 5 g 酵母膏 2.5 g 葡萄糖 10 g 硫乙醇酸钠 1 g 硫代硫酸钠 6 g 亚硫酸氢钠2.5 g 吐温 80 5 g 卵磷脂 7 g 溴甲酚紫 0.02 g 最终 pH 7.60.2 于 25℃
17
准备性试验(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