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小血管病ppt课件

脑小血管病ppt课件
❖ 这些表现可同时存在亦可单独存在,它们虽然不是 CSVD唯一特有表现,但高度提示CSVD。
7
腔隙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 微出血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8
脑小血管病的病理
❖ 血管的病理改变:
✓ 小动脉硬化:微粥样硬化斑、玻璃样变性、纤维素 样坏死、微动脉瘤、节段性结构紊乱等病理改变常 见。同时可见脑深部白质出血、微血管迂曲、毛细 血管密度减少等。
粉样蛋白-p(Ap)沉积在脑微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血 管壁上。
❖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成因在分类上有散发型和少见的 家族型。
11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 CAA可以完全无症状,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 ❖ 目前认识的CAA特征临床表现至少有: ✓ 脑叶出血:随着患者年龄递增,CAA在自发性脑叶出
血病因中的比例递增。 ✓ 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CAA与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
2
脑小血管分布示意图 3
脑小血管病(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概述:
❖ 脑小血管功能: ✓ 1、血液运输:管壁的病变、血管的迂曲以及数量的变化会
导致血供障碍 ✓ 2、脑血流量调节:小动脉舒缩—脑血供储备能力的基础 ✓ 3、血脑屏障:脑小血管内皮细胞与小血管紧密连接构成了
22
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23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 CSVD临床表现相对均一,60%为隐匿起病,80%呈进 展病程。
❖ CSVD造成的皮质下型血管性认知障碍(s-VCI),是 最常见且具同质性的VCI亚型。除认知受损外,还表 现有上运动单位受累、步态不稳或易跌、尿失禁、 假性延髓麻痹及帕金森病样等躯体症状,也较易伴 发抑郁等情感障碍。
13

遗传性小血管病(脑部)ppt课件

遗传性小血管病(脑部)ppt课件

Page
18
治疗: 1、控制血压,不适合降压太低。机体血压升高是代偿表现。
2、控制血糖。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他定类药物治疗。 4、抗凝药物治疗。
5、抗焦虑镇静治疗。
Page
19
病例讨论目的:
1.明确患者家族史,是否符合遗传疾病。 2.急性脑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发病机制。 3.寻找病因,精确治疗。
病例讨论
急性脑梗死
主讲人:张志祥
代主诉:头晕伴恶心,呕吐1天。
现病史:今晨无诱因感一过性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 容物)等症状,未进行任何治疗,于下午感症状加重伴高级智能 减退、口角歪斜、饮水呛咳、小便失禁。
既往:高血压6年,血压最高达160/110mmhg,为进行任何治疗。糖尿病病史6年,未进 行任何治疗,脑梗死病史6年余,口服“阿司匹林、辛伐他丁”等药物治疗。否认药物治疗。
Page
6
Page
7
MRI示:左侧丘脑梗塞。
Page
8
Page
9
Page
10
MRI示:双侧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梗塞。
Page
11
Page
12
检验结果:
1.生化:碱性磷酸酶 145U/L 甘油三脂 4.13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0.9 mmol/L 葡萄糖 7.59 mmol/L
Page
2
吸烟20年余,每日20支,戒烟6年,饮酒史20年余,每 日半年,戒烟6年。 家族史:母亲患有“高血压、脑梗塞”,1妹患有“糖尿病、 高血压、脑梗死”,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Page
3
查体:入院血压153/92mmhg,被家人扶入病房,患者反映 迟钝,记忆减退、理解力减退、计算力减退、判断力减退、 定向力减退,颅神经检查配合欠佳,左侧眼裂减小,左侧 瞳孔缩小,右侧鼻唇沟变迁浅,示齿口角左偏,鼓腮不配 合,左侧肢体肌力4级,Romberg征不能配合。不能行走, 走“一”字不能配合。浅感觉、深感觉、复合觉不能配

小脑梗死演示ppt课件

小脑梗死演示ppt课件

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支持的措施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负面情绪 。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
开展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恢复生 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
通过物理因子刺激肌肉和关节,促进运动 功能恢复。常用方法包括电刺激、磁疗、 超声波等。
通过设计特定的作业活动,提高患者的日 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如穿衣、进 食、洗漱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语言治疗
心理治疗
针对言语和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 ,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包括 发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构音障 碍、言语不清等语言障
碍表现。
诊断方法及标准
01
02
03
04
神经影像学检查
通过CT或MRI等神经影像学 检查,可发现小脑部位的梗死
病灶。
临床表现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等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排除其他疾病
在诊断小脑梗死时,需要排除 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
,如脑出血、脑炎等。
脑保护治疗
应用脑保护剂,如依达拉奉、 胞磷胆碱等,减轻脑损伤,促
进神经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机械取栓术
通过导管将取栓装置送入 血管内,将血栓取出,恢 复脑血流。适用于大血管 闭塞的患者。
支架植入术
在狭窄的血管内植入支架 ,扩张血管,改善脑血流 。适用于血管狭窄的患者 。
脑室引流术
通过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 ,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 肿。适用于严重颅内压增 高的患者。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定义标准化2024PPT

中国脑小血管病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及名词定义标准化2024PPT

腔隙性脑梗死与脑白质高信号
的关系
腔隙性脑梗死常伴随脑白质高信 号,可能是由于脑部微小血管病
变引起的。
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
腔隙性脑梗死在MRI上表现为低 信号,病灶最大轴向直径≤20 mm。
脑白质高信号与SVD的关系
脑白质高信号可能与SVD相关, 是疾病负荷及发生发展的重要标 志。
脑微出血对SVD的影响
中国专家共识对SVD的诊断
• RSI在SVD中的应用 • 解释内容一:RSI可评估SVD的严重程度。 • 解释内容二:RSI是预测SVD转归的重要标志物。 • 解释内容三:RSI对指导SVD的治疗策略有重要价值。
SVD影像标志物的新进展
RSI在SVD中的应用
RSI在SVD中的应用解释内容一:RSI 被定义为在单个小穿支动脉灌注区存 在近期(约3周内)梗死的影像学证 据,且具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CMB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开发CMB的半 自动化或自动化评估方法,提高其准 确性和可靠性。
01
02
03
SVD相关脑出血的识别和预测
cSS在CAA中的识别作用
cSS与CAA的关系
cSS是CAA的重要标志物,常见 于CAA引起的凸面蛛网膜下腔出 血。
cSS的识别和评估
cSS在T2*WI或其他磁敏感序列上 表现为线形低信号,常可见沿脑 沟走行的“双轨征”。
SVD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
中国专家共识明确了SVD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标准,包括STRIVE-1和STRIVE-2定为SVD的关键影像标志物,但仍需进一步规范使用。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的贡献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成立专家讨论组,编写了本专家共识,旨在规范 中国SVD的神经影像学评估和诊断。

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脑血管疾病 PPT课件


治疗建议



降纤药物的治疗建议

TIA患者有时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如 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或频繁发作 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
预后:
约1/3发展为脑梗死, 1/3继续发作,1/3可自行缓解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包括 神经细胞、胶细胞质和血管)。是 脑血管病中常见者,约占 75 %.临 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及脑腔隙性梗死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陈蓉
概 述
脑血管疾病(CVD)是由各种血管源性脑病导致 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按起病时间分为:TIA 和 脑卒中 按病理性质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小卒中 大卒中 静息卒 中
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1)常见症状:对侧偏瘫,可伴面部轻瘫 (2)特征性症状: ①眼动脉交叉瘫和 Honer征交叉瘫 ②可出现失语症 (3)可能出现的症状: ①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如偏身 麻木或感觉减迟 ②对侧同向性偏盲,较少见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表现
(1)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 (2)特征性症状: ①跌倒发作 ②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 ③双眼视力障碍发作 (3)可能出现的症状: ①吞咽障碍、构音不清 ②共济失调 ③意识障碍 ④一侧或双侧面、口周麻木 ⑤眼外肌麻痹和复视 ⑥交叉性瘫痪
(五)辅助检查
1.应查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 2 . CT 检查:发病当天,特别是 6 小时以内多正 常。 24~48 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对脑 干梗死 CT 显示不佳,有条件时可做 MRI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检查、脑 局部血流量测定均可发现异常 3.在无CT时,为了明确诊断,只要病人无明显 颅高压时可行腰穿,脑脊液多正常。大面积梗 死时压力可增高

脑小血管病5

脑小血管病5
• 在80~90岁的人群中,100%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95%存在脑室周 围改变
• 脑微出血在45~5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6%,而在≥80岁人群中比例 可达36%
• 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脑卒中复发率较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卒中 复发率略低,3年脑卒中复发率约为9.6%,其中1/3为脑出血
精选课件
4
• 若同时合并脑小血管病,特别是伴有脑微出血的患者,应 用抗凝治疗后,脑出血的风险可增加7~10倍,绝对风险 约为1%
精选课件
12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脑小血管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并非动脉粥样硬化,至今没有 针对小血管病是否应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
• 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会增加脑出血风险至今也没有定论
• ②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
• ③其他遗传性小血管病
• ④炎性或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病
• ⑤静脉胶原化疾病
• ⑥其他脑小血管病
精选课件
3
流行病学资料
• 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5%一50%,而导 致的脑出血占所有类型脑卒中的25%
• 在60~70岁的人群中,87%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68%存在脑室周围 白质改变
• 穿支动脉起始部微粥瘤也可表现为小动脉病变,临床较难 鉴别,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此类患者可能有效
精选课件
13
小结
• 控制血压是预防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发生和发展最有效的方法
• CCB和RAS阻断剂在稳定血压变异性上更为有效
• 在预防和治疗脑小血管病时,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但脑小血管病具有易患 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双向性,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应该进行脑出血的风险评 估。血压控制不好、血压变异性大、严重脑白质病变以及脑微出血数量多的患 者应当慎用

脑小血管病jinan张微微主任课件

脑小血管病jinan张微微主任课件
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脑小血管病的 类型及程度。
治疗方法与药物
治疗方法
根据脑小血管病的类型及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不同的治 疗方法。
常用药物
针对脑小血管病的不同病理生理机制,选择抗血小板聚集药、降脂药、降压药等 药物进行治疗。
康复与护理
康复治疗
谢谢观看
针对脑小血管病引起的功能障碍,采取物理疗法、作业疗法 、语言疗法等康复治疗措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护理重点
关注患者的认知、情感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护理需求, 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4
脑小血管病的预防与控 制
预防策略与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戒烟 限酒,以及良好的睡眠和心理状态。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并干预 可能导致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 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降低脑小 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社区干预与管理
开展健康教育
通过社区活动、宣传册、讲座等形式,普及脑小血管病的知识和 预防方法,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建立健康档案
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脑小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进行跟踪管理 和干预。
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
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脑小血管病的发生。
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
提高患者认知
向脑小血管病患者及其家属普及 疾病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他们 正确认识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恐
慌和误解。
指导患者自我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管理,包 括记录病情变化、按时服药、保持 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严重的小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微小动脉 瘤形成或者淀粉样物质沉淀,局部发生炎性改变、 血管壁破坏、血浆成分渗出,表现为显微镜下微 出血,病灶大小为0.5-5.0mm,常为多发,不伴 有临床症状。与高血压和年龄相关的微出血多发 生在基底节部位和脑桥,而与淀粉样血管病相关 的微出血则多分布于大脑和小脑的皮质区域。
13

1.3 步态异常和尿便障碍 CSVD患者的步态异常主要表现为步速减慢、拖 地、双侧步长不等和步基增宽等。CSVD患者的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为步态异常、跌倒、碎 步、步基增宽、动作缓慢等,无明显强直和震颤。 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排尿反应亢进(夜尿增多)和 尿失禁。
14

2013年,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Vascular changes on Neuroimaging, STRIVE)将CSVD的影像学表现 分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推测的血管源性腔隙灶、 推测的血管源性WMH、血管周围间隙、CMBs 和脑萎缩。
1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是指颅内小血管病变所致临床、认知、影 像学和病理表现的综合征,主要累及颅内小动脉、 微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占全部缺血性卒中 病因的25%~30%[2,3]。
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比较困难,容易造成诊断和 治疗上的混乱。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 发展,人们对脑小血管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脑小血管病的诊断率也 明显增加。
8

脑的小血管病进一步发展可破坏血脑屏障,造成 局部炎性反应,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脑血流 量下降,导致严重性局部缺血,灰白质完全坏死, 临床表现出腔隙性脑梗死症状。梗塞病灶通常 <20mm,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这些病灶发生 在穿支动脉,以基底节区或者脑干分布最为常见。
9

微梗死在大体解剖中不能被肉眼看见,只有在显 微镜下可看到脑实质内微小的细胞丢失或组织坏 死病灶,也可以观察到充满液体的空腔。
4


在我国,脑小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腔隙性梗死占缺 血性脑卒中的25%-50%,而脑出血占所有类型 脑卒中的25%,显著高于西方国家。脑小血管病 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在60-70 岁的人群中,87%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68%存 在脑室周围白质改变;而在80-90岁的人群中, 100%存在皮质下白质改变,95%存在脑室周围 改变。
15

(一)新发小的皮质下梗死(recentsmallsubcortical infarct)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是指颅内可见1条穿支动脉供血区 的近期梗死,且伴有与数周前发生的脑损伤一致的 影像学特征或临床综合征。病灶直径在MRI轴位图 像中<20 mm,在冠状位或矢状位图像中可超过20 mm,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 T2WI)、弥 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液 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序列呈高信号,而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 T1WI)呈低信号。DWI对很小的 缺血性病变非常敏感,是识别近期皮质下小梗死的 最佳序列。
5

脑微出血在45-50岁的人群中发生率约为6%,而 在≥80岁人群中比例可达36%。另一方面,脑小 血管病引起的脑卒中复发率较大血管动脉粥样硬 化引起的脑卒中复发率略低,3年脑卒中复发率 约分为散发型和遗传型2大类。 前者的主要病理学表现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脱失、纤维 素样变性、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淀粉样物质沉积、微 小动脉粥样硬化、微动脉瘤等。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 明,可能包括微小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所致的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BBB)破坏和脑灌注降低,进而导致 反应性胶质增生、髓鞘变性、少突胶质细胞脱失、轴索 损伤等。此外,还包括免疫激活、局部炎性反应、神经 胶质损伤等机制假说。
12

1.2 认知功能下降和精神情感异常 认知功能下降是CSVD最常见及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隐匿起病并缓慢进展,约半数血管性认知损害系 CSVD所致。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下降和执行功能 障碍,包括信息处理速度降低、有效而持续的注意 力减退、语言流利程度下降、延迟回忆能力下降等; 相应的行为症状包括淡漠、抑郁、情绪不稳等。 CSVD认知损害的特征符合额叶-皮质下环路受损 的表现,即回忆能力受损为主,再认能力相对保留。 相关研究显示,WMH、腔隙性梗死、CMBs均可引 起血管性认知损害并增高痴呆风险。
脑小血管病急性发作的另一类型是小血管破裂, 引起脑出血,与高血压相关的脑出血多位于内囊、 外囊、脑桥或者小脑半球。而与淀粉样血管病相 关的小血管病出血则多分布在脑叶或小脑半球。

10

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腔隙梗死、脑出血、白质病变、 微出血和微梗死可以共存在同一个体内。因此, 脑小血管病患者同时具有缺血和出血两种易发趋 势,脑梗死或者脑出血可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
2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 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 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腔隙 性脑梗死、脑出血、皮质下白质病变、脑微出血 和微梗死。
3

按照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可将其分为6大类:
①小动脉硬化也称为年龄和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 小血管病,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 以及高血压,其中,高血压的相关性最为明显; ②散发性或遗传性脑淀粉样血管病; ③其他遗传性小血管病; ④炎性或免疫介导性小血管病; ⑤静脉胶原化疾病; ⑥其他脑小血管病。
11

1.1 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 CSVD的急性神经功能缺损主要表现为缺血性或出 血性卒中,以急性腔隙性梗死较为常见,临床表现 包括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障碍、感觉-运动性 卒中、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和共济失调性轻偏 瘫等。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急性腔隙性梗死均 为CSVD所致,大动脉狭窄累及穿支动脉时也可出 现类似临床表现,此时需要结合CSVD的其他影像 学标志物综合考虑。虽然急性腔隙性梗死的短期预 后通常较好,但可增高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 认知损害和抑郁的发病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