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拥军教授:缺血性卒中研究新时代|天坛会202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拥军教授:缺血性卒中研究新时代|天坛会2022

中国卒中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于 8 月 6 日~8 月 7 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开幕式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所讲述的「缺血性卒中研究新时代」,让我们对脑血管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现笔者对王拥军教授的精彩演讲进行梳理,重点内容如下:

一、致残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在中国卒中患者中,80% 为缺血性卒中。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在过去的近 10 年中,中国卒中整体上没有太多的升高,但缺血性卒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受到国内乃至全世界的重视。

根据是否致残,将缺血性卒中分为两类,一类是致残性缺血性卒中,一类是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目前,致残性卒中的治疗方法为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的 rt-PA,静脉的TNK,桥接治疗,直接取栓治疗目前还没有获得证据。非致残的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替格瑞洛,基因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等。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

图片来自讲者 ppt

二、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新的国际趋势

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是恢复缺血半暗带,恢复缺血半暗带的早期就是恢复血流,恢复血流就是再灌注,再灌注治疗的关键是「时间就是大脑」。

随着大型研究的进展,时间窗不断扩大。目前指南推荐3 个时间窗,标准的静脉 rt-PA 为 4.5 小时,人工智能指导下的血管内治疗一级证据为 16 个小时,二级证据推荐到 24 小时。

时间窗的变迁图片来自讲者 ppt

我们做的很多努力是为了挽留时间窗,进行早期治疗。这些努力包括卒中中心的认证和建立,远程卒中系统,移动卒中单元和急诊卒中单元。卒中中心的转诊为我们卒中医疗带来非常重要的变化;国外大型试验研究证实,飞行介入团队、远程卒中系统、移动卒中单元可使再灌注治疗率更高,是留住时间非常重要的措施。

中国部分地区也已使用移动单元进行治疗,但是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全国急救主体不是医院而是120 系统,不能满足急救需求;目前,院前急救缺乏法律保障,知情同意书和医疗费用的支付问题尚需解决,因使用医院想对较少,患者获益数据缺乏,结合实际情况,移动卒中单元目前不太适合中国医疗现状。

中国可能更适合急诊卒中单元,让院内延误变成零。院内延误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影像,二是化验,三是谈知情同意和缴费。

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把影像搬到诊室。今年我国批准了移动核磁进医院,而且该核磁还能一键人工智能分析,直接告知是否存在半暗带,是否需要取栓和溶栓。一键决策,八分钟可完成影像,八分钟零一秒可完成治疗决策,将院内延误变短,是挽救时间的重要环节。

未来挽救时间还有一个思路,就是院前锁住半暗带,通过在院前

给予神经保护,然后再行血管内治疗。中国有望实行该治疗,但仍需要试验进一步证实。

三、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目前研究的热点依旧是抗血小板。

最早的抗血小板试验是 1997 年的 IST 研究和 CAST 研究,认为每天服用160~300 mg 阿司匹林可减少卒中的复发和卒中的死亡。国际上开始尝试联合抗血小板。

双抗最具历程碑的三个大型试验来自于 2013 年中国的 CHANCE 研究,2018 年美国的 POINT 研究和 2019 年两个研究之后的联合分析。

现在最新的欧洲指南中:在过去 24 小时内患有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NIHS S ≤ 3)或高危 TIA(ABCD2 ≥ 4 分)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 21 天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然后抗血小板单药治疗。这是根据中国 CHANCE 方案的原版进行推荐的。

目前为止,全世界缺血性脑卒中双抗血小板治疗依然采用的是中国 2013 年的 CHANCE 方案。

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复发的时代分水岭

图片来自讲者 ppt

目前,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氯吡格雷抵抗。有四个基因影响中国人的抗血小板疗效,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CYP19,比欧美国家严重很多。在中国有58.8% 的人群对氯吡格雷反应不良。于是我们开展基因指导选择药物的试验 CHANCE-2 研究,即通过床旁基因检测绕行 CYP19。

如何保障基因检测快速进行?应用新系统可通过口腔检测,45 分

钟便可知晓结果。通过该项研究结果可以使病人的卒中复发几率再下降 23%。

因此,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证据总结三点:

1)阿司匹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任何药物联合都要先联合阿司匹林;2)短程 21 天的阿司匹林加 P2Y12 拮抗剂即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是目前最佳的选择;3)CHANCE-2 研究结果发表后基因指导下的P2Y12 拮抗剂选择是更好疗效的保障。

四、非致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其他治疗

目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仍然有2 个可干预的因素需要我们关注和探索,一是白介素-6,二是颅内动脉狭窄。通过秋水仙碱开启了探索 CHANCE-3 的研究。希望能从理论上使卒中复发率下降。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残余风险,残余风险下一步的解决办法是进入「高清医学时期」。

所谓「高清医学时期」是用多组学技术找更多的嵌入靶点。国家中心的高清医学的支撑平台正式向全球开放,大家可以查询相关资料,高清医学将会帮我们解决最后的残余风险,才能解决脑血管病下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由张群英根据王拥军教授会议发言整理

排版|时间胶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