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状况及成因

合集下载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首先,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存在着覆盖率低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属于流动人口,他们往往在城市打工期间无法满足缴纳养老保险的条件,导致他们的个人养老账户很难得到充分积累。

此外,一些雇主违规操作,不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进一步降低了覆盖率。

其次,农民工养老保险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需要关注。

由于农民工工资相对较低且工作不稳定,他们的个人缴费能力有限,并且往往缺乏长期缴费的意识。

另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低也限制了农民工养老金的增长,无法满足农民工退休后的生活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

首先,要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应该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确保他们按规定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

同时,可以探索建立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工在不同地区工作期间都能够积累养老金。

其次,要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增强他们的缴费能力。

此外,可以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提高其收益率,从而增加农民工养老金的积累。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加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缴费意识和参与度。

最后,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养老保险。

比如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等,从而增强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和认可感。

综上所述,农民工养老保险面临着覆盖率低和可持续发展困难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工资水平、加大投资、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可以提高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退休生活。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

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

老保险问题2023-11-08•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目趋势•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参保人数及比例参保人数持续增长随着政策的推广和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了解并参与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

参保比例逐步提高相较于过去,现在农民工的参保比例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得益于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保意识的提高。

许多农民工都认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并愿意积极参保。

参保意愿强烈包括政策宣传、福利待遇、缴费方式等都会对农民工的参保意愿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多样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部分农民工在参保过程中发现缴费基数和比例与自身收入不匹配,导致缴费压力过大。

缴费便捷性不足现有的缴费方式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来说操作较为复杂,容易导致缴费不及时或漏缴的情况。

缴费基数和比例问题参保缴费情况及问题VS02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03政策待遇不公平部分地区在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存在城乡差异,导致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享受社保福利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

政策制度不完善01政策宣传不足许多农民工对参保流程、参保待遇等政策内容不了解,导致参保意愿不高。

02政策规定不灵活现行政策对农民工参保年龄、参保方式等规定较为严格,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缴费年限过长缴费年限计算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缴费年限计算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农民工在计算缴费年限时容易产生困惑。

缴费年限与待遇不成正比部分农民工在长期缴费后,所获得的养老保险待遇并未达到预期水平,使得他们对于参保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缴费年限要求高目前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缴费年限较长,农民工往往因无法长期在城镇工作而难以满足缴费年限要求。

缴费金额过高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工的收入普遍较低,往往难以承受较高的社保缴费金额。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问题与对策党的十九大强调,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这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公平覆盖各个社会群体。

农民工群体如何跨越“半城镇化”,如何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日益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

本文集中探讨如何健全和发展农民工养老保险。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现状总的来看,目前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很低。

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表明,2008―2014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从9.8%上升至16.4%,上升了6.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个百分点,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08―2016年,全国农民工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从2416万人上升至5940万人,参保率从10.7%上升至21.1%(见图1)。

尽管这一统计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两项数据都表明目前农民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很低。

分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参保率相对较高,建筑业农民工参保率最低。

基于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制造业农民工中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占44.6%,服务业农民工中参加此项保险的占21.5%,建筑业农民工参保比例最低,仅13.5%。

分代际看,高龄农民工参保率明显低于全部农民工的平均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及以后出生)中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占27.4%,老一代农民工的参保比例为24.8%,前者稍高于后者。

50岁及以上高龄农民工中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占13.5%,明显低于新生代农民工、老一代农民工的参保率,也低于全部农民工的平均水平(26.4%)。

分收入水平看,低收入农民工参保率明显更低。

月收入1500元及以下人群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比例仅为15.7%,1501―2500元人群为23.6%,而2501―3500元人群、3501―5000元人群、5001元及以上人群分别为30.6%、31.7%、28.0%,后三个人群明显更高。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加之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愈发突出。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1 经济收入低,养老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在工作年限内无法积累足够的养老金。

在农村,养老金来源主要为退耕还林补助、新农保、养老保险等。

但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很难达到足够的养老金水平。

1.2 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较为保守,老年人多认为子女是他们养老的依靠,对子女有着较高的养老期望。

在现代社会,子女往往无法照顾老人,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这种养老方式也在逐渐减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1.3 养老服务不完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较少,服务质量不高。

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得不到满足。

这会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和孤独感。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的养老金积累能力有限,面临较严重的养老金缺口。

2.2 家庭结构变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已不再适用。

由于子女离家工作,老年人的照顾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2.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也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引导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村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3.2 倡导多元化养老模式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倡导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包括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等。

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必要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60%以上,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存在许多问题,积极推进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好农民的养老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少法律保障大多是以政策、通知、会议决定等形式进行制度落实,缺乏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

(二)管理体制存在漏洞1.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之机构设置不健全,使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出现了很多漏洞。

2.不少地区的农保统计工作甚至从一开始就没有固定的组织人员、工作流程,无法进行有效总结、考核。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75%在农村。

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

(四)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

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有的农民已经摆脱土地的束缚,参与到现实的社会保障中。

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

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日益下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微薄。

而且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对价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

所以完全依靠土地来养老的选择也是不可行的。

(五)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保资金现有的保值增值渠道亟待拓宽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相对较低,许多贫困村民无法投保,而少数村、乡干部利用职权、巧立名目、利用公款为自己投保,养老保险成了这些人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影响了养老保险的运行和群众投保的积极性。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制度落实情况:由于地区差异、行业差异等因素,可能导致制度落实不 到位,参保率低下。因此,需要加强政策督导与考核,确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 有效实施。
2、农民工参与度:部分农民工可能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 对养老保险制度缺乏了解,参与意愿不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 高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
2、保障范围: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统一保障范围与 水平,确保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养老保障权益上的公平性。
3、管理方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信息平台,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 转移接续,提高制度效率。同时,加强对制度的监管,确保制度的合规性与可持 续性。
四、实施措施
为确保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具体措施:
2、执行力度不够
部分地区和企业在执行养老保险政策时存在偏差,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选择不缴纳或少缴纳农民工养老保险费用。
3、个人意识不足
很多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参保意识。还有一些农民工 因为经济压力和流动性大等原因,不愿意参与养老保险。
三、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 对策建议
5、强化社会保障意识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提高公众对养老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媒体、社区、工会等组织可以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帮助农民工了解参保意义和权 益保障。
四、总结回顾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解决该问题需要政府、企 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政策引导、企业责任担当、个人意识提升等多方面的合 力。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加强执行力度、提高个人意识等措施,逐步提高农民工 参保率,为他们的未来养老提供坚实保障。
1、完善政策制度
政府应针对农民工特点制定更为灵活的参保政策,例如设定不同缴费标准以 满足不同收入水平农民工的需求。同时,简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程序,方便 农民工在更换工作地时办理相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对于违反政策规定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处罚,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与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与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与政策建议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农村养老服务仍然存在着很多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分析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的困境,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解决这些困境。

1. 资金不足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般较低,因此农村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相对匮乏。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补贴、社会保险和居民个人储蓄。

由于财政补贴有限、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广、居民个人储蓄能力有限,导致农村养老服务资金不足,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

2. 人才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吸引力较弱,导致专业的养老服务人才匮乏。

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人才大多是由一些退休老教师或医护人员兼职从事养老服务,其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人才匮乏,导致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养老院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养老院数量少,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功能单一。

由于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导致农村居民选择养老院的意愿较低,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由于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农村居民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养老服务水平无法得到提高。

二、政策建议为解决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1. 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应当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对农村养老服务的财政补贴,提高居民个人储蓄的养老金收益率。

可推动商业保险机构进入农村市场,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产品,扩大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农民工养老保险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其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制度问题、参保率低、缴费难、政策不足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对农民工的照顾不足,导致他们面临着养老风险。

参保率低主要受个人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障意识等原因影响;缴费难则是由于农民工工资低、流动性大等因素导致。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在政策方面加大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支持力度,提高参保率并简化缴费流程,促进制度的改革完善。

综合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迫在眉睫,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困境,影响因素,参保率低,缴费难,政策不足,制度改革,完善。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民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逐渐凸显。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一。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低,缴费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政策的不足导致保险待遇不足以覆盖基本生活需求。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革完善。

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政策改革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剖析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难的影响因素,挖掘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最终旨在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改进,保障农民工的基本养老权益,促进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促使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落实,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 正文2.1 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足,很多农民工无法获得基本的养老保险保障,导致他们老年生活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023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在逐渐减小。

然而,农村养老保险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养老保险现状1. 系统建设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尚不健全,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无法满足养老金的支付需求。

2. 参保人数较少: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和偏远地区,很多农民仍然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一方面,他们可能缺乏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农民可能无力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用。

3. 养老金待遇偏低: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相对较低。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金方面的保障相对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1. 社会认知度不足: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

他们可能不了解养老保险的好处和意义,甚至对参与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

因此,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经济实力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民来说,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可能是一项难以承受的负担。

这导致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困难。

3. 养老金的可持续性: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压力和参保人数较少的特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普遍存在缺口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因此,如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并强调参与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2. 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政府可以推出一些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降低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思考_0.doc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思考_0.doc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促进计划生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事业。

=、基本特点:政府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年我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区),全武汉市有=个。

==年当年实现参保农民====人,征收基金===万元,==到==年每年平均征收基金近===万元,到==年底参保人数达=====人,基金达====万元。

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较好,其主要原因有五:(=)国家大力推行,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

==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号)将武汉市列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点地区。

以后民政部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年,民政部公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对象、保险费交纳和领取、保险资金的筹集、基金的管理等问题作出了规定,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政府积极引导。

我区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纳政府工作目标,并将农保基金征收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政府。

(=)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作为中心工作之一,并在各乡镇民政办增设=—=名专职工作人员。

(=)工作经费较为充足。

根据民政部民办发[====]=号文件,可以按当年收取的保险费总额的=提取管理服务费。

==到==年提取了管理费===多万元,一是作为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经费,二是作为乡镇完成基金征收任务的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和乡镇的工作积极性。

(=)养老保险承诺利率较高,==年——==年==月为年复利=.=,==年——==年==月为年复利==,==年——==年==月为年复利=.=,利率较高较好地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 ) 保 率 低 。 根 据 劳 动 和 社 会 保 障 部 提 供 的 数 据 , 止 到 2 0 2参 截 05 年底 , 国城 镇 职 工 养 老 保 险 参 保 人 数 为 1 7亿 人 。 而 农 民 工 参 加 养 我 .
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为 1 左右 , 5 部分地区如广东、 连等地参保率 较 值 、 值 的长 远 角度 来 看 , 制 规 定 一 定 的 缴 费 年 限 是 必 要 的 , 强 制 大 增 强 但 高 , 也 仅 达 到 2 左 右 。无 论 从 他 们 本 身 的 参保 比 例来 看 , 是 从 他 规 定 t 年的缴费年限 , 但 o 还 5 使统筹 部分形 成一笔 。 沉淀资金 不发 生转移 , 们 与 城 镇 职 工 总体 参 保 比 例 的 对 比 情 况 来 看 , 前 我 国 农 民 工 参 加 养 其 对 于经 常 流 动 的 农 民 工 而 言 , 疑 产 生 了一 定 的 剥 夺 性 ( 践 证 明 , 目 无 实
老 保 险 的 比 例 严重 偏 低 ] 。
这 种 剥 夺 性 已经 充 分 地 体 现 出 来 ) 所 以 说 1 。 5年 的 缴 费 期 限 不 符 合 农 民工 的实 际 情 况 , 怕 政 策 无 法 施 行 , 响 农 民 工 参 保 的 积 极 性 , 终 恐 影 最 导 致 农 民 工 养 老 保 险 政 策 背 离 初 衷 。 因此 , 议 适 当 减 少 缴 费 年 限 , 建 不 妨设定为 1 o年 可 能 更 为合 理 , 期一 定 限度 地 符 合 农 民工 群 体 务 工 的 以
现行农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和 谐 社 会 建 设
现 行 农 民 工 养 老 保 险 政 策 存 在 的 问 题 与 完 善 措 施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养老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七⼤提出,加快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民的基本⽣活。

建⽴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我国农村的养⽼⽅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的养⽼⽅式仍然是传统的家庭养⽼,以农民⼦⼥扶养与农民个⼈⾃养相结合的⽅式为主。

随着社会变⾰进⼀步加剧,传统养⽼⽅式受到越来越⼤的挑战,农村很多地区的⽼年⼈缺乏基本的⽣活保障。

(⼀)农村⼟地养⽼保障不断弱化 我国农民的养⽼保障曾经世代以⼟地为中⼼。

改⾰开放推动我国不断加快⼯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地的数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

⽬前,我国有1/3省份的⼈均耕地⾯积不到1亩,有660个县的⼈均耕地⾯积不到半亩,已经接近或低于联合国测算的、⼟地对⼈类⽣存最低保障警戒线0.8亩。

这意味着,减少了农作物播种⾯积,加⼤了农业⽣产继续增长的难度[1].加上农业天⽣弱质和我国农业劳动⽣产率依然低下,⽣产经营中的⾃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常巨⼤,绝对收益越来越低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需要。

(⼆)农村家庭养⽼⽅式⾯临挑战 我国农民的养⽼⼀直是以家庭为主。

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家庭养⽼的问题⽇渐增多。

⾸先,家庭养⽼投⼊受到制约。

⼈⼝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使得更多的农村年轻⼈到外地独⽴谋⽣,以⾄于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的责任。

在农村,农民⽤在⼦⼥⾝上的花费,远远⾼于所⽀付的养⽼费⽤。

农民家庭的财富由⽗母向⼦⼥转移的⼀个直接后果,就是产⽣了“重幼轻⽼”的社会现象。

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农民⼦⼥凸显养⽼负担。

由于实⾏计划⽣育政策,规模⼩型化成为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据2000年全国⼈⼝普查资料,农村家庭户均规模3.65⼈。

越来越多的农民独⽣⼦⼥将形成“四⼆⼀”的家庭格局,⼀对夫妇可能赡养4个⽼⼈。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现状、执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现状、执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现状、执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有关建议1500字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为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并逐步完善和落实。

但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改进。

一、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现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即新农保;二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补充计划,即“三保”(救助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

新农保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统一实施,是农村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新农保的个人缴费标准与基本养老金标准分别是每人每年800元和每人每月55元。

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1. 覆盖率不高。

尽管政府在推广新农保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然有许多农民没有加入新农保,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覆盖率非常低。

2. 缴费周期不稳定。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其缴费周期也不稳定。

很多人经常会中断缴费,导致他们不能够领到应有的基本养老金。

3. 养老金领取标准偏低。

当前我国农民的平均寿命日益提高,但是新农保的养老金领取标准却没有任何变化。

这样一来,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农民来说,养老金根本无法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4. 银行流程繁琐。

目前农民领取养老金的流程比较繁琐且有一定的门槛,需要到银行开户并自己前往银行领取,对于有年长和身体不好的农民来讲,有一定的不便。

三、有关建议1. 加强宣传普及新农保。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民了解新农保的政策和利益,尤其是在贫困地区,还有许多农民需要帮助。

2. 支持农村居民稳定缴费。

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农民按时缴费,通过补贴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缴费积极性。

3. 提高养老金领取标准。

政府应当调整农民基本养老金领取标准,以体现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生活水平。

4. 简化银行流程。

为方便农民领取养老金,政府应当加强农民金融服务,建立更加便捷的流程和服务,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应当提供上门服务,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摘要:国家和政府一直关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仍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以参保率低、退保率持高不下为主要的困境。

本文通过对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分析,找出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相应地提出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困境;影响因素农民工是我国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农民工[1]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尽管农民工“亦农亦工”,“非农非工”的特殊身份使他们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但他们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他们的权利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一、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探索,最早是深圳于1987年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到广州(1998)、北京(1999)、浙江(2001)、上海(2002)、南京(2002)、成都(2003)、福建(2005)、青岛(2005)等地,这些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参保率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普遍偏低。

据原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2007年赴深圳、上海实地调研的最新情况显示:深圳全市共有400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农民工约250万人,农民工实际参保率不超过50%。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

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只有4 942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与率仅为15%,并且参保者中能够达到15年以上缴费并工作到退休年限享受养老待遇的人数更少。

根据2009年9月16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农民工参加保险的人数有所提高,但是参保比例仍然偏低。

截至6月底,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 380万人。

(二)退保潮来势汹涌,退保率持高不下据深圳社保中心统计,2008年,深圳近50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当年退保的人数多达83万人。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内容、政策效益三个方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解读。

一、政策背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背景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其次,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普遍存在养老经济压力大的问题。

最后,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相对不健全,无法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政策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参保范围和待遇标准两个方面。

参保范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为户籍在农村的劳动者和农民,包括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家庭农场主等。

同时,政策还鼓励农村居民自愿参保。

待遇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待遇标准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根据参保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确定。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由个人缴费和补贴共同构成,根据个人缴费金额和账户累计资金确定。

三、政策效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政策可以缓解农村居民的养老经济压力。

通过参保并缴纳保费,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从而减轻生活困难。

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待遇水平。

政策规定了参保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与养老金之间的关系,参保的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缴费情况获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再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民工等农村劳动者通过参保可以在城市工作时享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性。

最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还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通过逐步完善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养老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意义。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农村居民中的一部分,且参保率较低。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老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

第二,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机制。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机制,导致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持续发展和增值。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个人缴费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较高的养老保险费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运营机制薄弱,容易出现资金盗用、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

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村民的保险意识,促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可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老人的养老收入,同时加强服务保障,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同时加强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除了以上路径外,还可以通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可以将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村老人参与产业发展和务工就业,增加养老保险的收入来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稳定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资金运作机制,并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衔接,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农村工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政策实施

农村工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政策实施

农村工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政策实施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一直是关系到农村工作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分析这两项政策的实施情况,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县级统筹、村级管理的模式,农民工自愿参保,政府和个人共同缴费。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村民普遍负担较重,有的村民甚至难以负担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

这导致了参保率不高。

同时,由于缴费金额不高,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也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也存在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审核机制,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也能参与其中,从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使得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未能及时得到保障。

二、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农村低保政策是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现行政策,城市居民低保每月标准是人均每月生活费的1.3倍,而农村居民低保每月标准是农民收入水平的1.2倍。

然而,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也面临一些困难。

首先,农村地区的低保标准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低保金往往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所需。

其次,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地方政府在审核低保对象时存在不公正的现象,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无法享受到低保待遇。

同时,低保金的发放也存在不及时等问题,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低保政策存在的问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缺乏对参保人员的全面宣传和教育,导致了很多人对养老保险的了解不足,缴费意愿不高。

对于低保政策,一些农民不了解自己的权益,也不知道该如何申请。

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监管不力、审核不严格等问题。

农民工社保政策

农民工社保政策

农民工社保政策社保是指社会保险制度,是为保障社会成员在面对各类风险时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服务。

农民工社保政策则是特指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保政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民工数量的增加,保障和改善农民工社保待遇日益引起关注。

本文将从农民工的背景、现状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探讨农民工社保政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农民工背景与现状农民工是指在农村户口登记的、通过外出经商、务工等途径到城市就业的人员,主要以建筑、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由于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所以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如工伤、失业、疾病等。

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在享受城市社保制度的权益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

目前,农民工社保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

据统计,截至到2020年底,全国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8亿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没有正式参加城市社保,导致他们一旦遇到意外或者失业,将面临许多困难。

因此,制定适合农民工的社保政策是当务之急。

二、农民工社保政策的重要性1. 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农民工是城市社会中的重要劳动力,他们参与城市建设和生产,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和经济因素等的限制,农民工在享受城市社保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制定农民工社保政策可以缩小城乡社保待遇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2. 维护劳动者权益农民工作为劳动者,享有与城市劳动者一样的权益。

社保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

制定适合农民工的社保政策,能够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确保他们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获得基本的保障和福利。

3. 促进经济转型与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的农民工社保制度,可以促进农民工的稳定就业,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

同时,社保政策的落实也能够减轻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

三、政府的政策支持为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我国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完善农民工社保制度,提升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农村养老保险则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养老保险两部分。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低,因此新农合养老保险成为推动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方式。

新农合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广泛,保障水平较高,成为许多农民养老的重要来源。

但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实施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大多数人认为养老金太少,不愿参保。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缺乏资金来源,政府资金支持不足,农民自付能力也较低。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也给农村养老保险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对策建议为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面临困境,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捐赠,扩大养老保障资金来源。

2.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民参保率和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材料和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知识,让农民了解养老保险的作用和福利,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3. 推出差别化参保政策,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各异,因此政府可以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制定差别化参保政策。

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可以提供补贴等优惠政策;对于收入较高的农民,则可以适当调高养老保险费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4. 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强社会养老服务除了农村养老保险外,我们还可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和鼓励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与城市养老保险相比,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缴费率偏低、参保人群少、资金缺口大、保障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效果发挥,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缴费率偏低。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群主要是农民工、村干部及其他部分农民,他们的缴费意愿不强,自发性缴费率偏低。

导致保险金缺口严重,无法保障到位。

对策一: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提高政府补贴力度,降低参保群体的负担。

政府可以通过向参保村民发放一定补贴,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参保范围。

对策二: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提高待遇,激励农村居民主动缴纳保费。

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提高缴费率,增加保金流入。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资金缺口大。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支出大于收入,导致资金缺口逐年扩大。

对策一: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加大投资收益率。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养老基金投资于高收益项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缓解资金缺口压力。

对策二:加强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控制基金的流失和浪费。

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最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保障水平不高。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还比较低,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对策一: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适当提高待遇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参保村民的满意度。

对策二: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制度,为无法参与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提供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机制,为贫困老年人提供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状况及成因
一、农民工概况
(一)农民工的界定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农民工”一词没有做出明确界定,不同学者各有己见。

从广义上而言,农民工包括两类人群:第一类是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第二类是在县城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狭义上,农民工指的是第一类人群。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界定和认识农民工:(1)职业:农民工是以非农职业为主要职业,主要收入来源于非农劳动。

(2)身份:其户籍属农业户口,与城市中非农户籍就业者的身份存在显著的差异。

(3)劳动关系:由于有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可能从事个体或私营业务。

因此,这一人群不应列入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应属于被雇佣者。

(二)人群数量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融入城市,为城市化建设添砖加瓦,是工业化建设的加速器。

有数据表明:199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约有6000万人;2000年约有8840万农民工;到了2007年,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人数增长,总量达2.26亿人;而在2008年
这一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人员的大量失业使得农民工的数量与2007年相比没有明显涨幅;之后经历了经济好转,这一人群在2010年达到3亿人。

总体而言,农民工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发展历程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文件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是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重要起点,是第一次正式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同时也是第一次对相关文件实施细则做了具体规定,这些都为以后建立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肯定了农民工群体的重要性,也明确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要性及急迫性。

在这份文件颁布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回应,并将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上议程。

2009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覆盖的人群包括了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农民工也被涵盖在内。

《暂行办法》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跨省流动、就业时转移。

这充分考虑到农民工高流动性这一特点,使农民工不再为跨省就业时无法转移
养老保险而烦恼,无形中扩大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2010年7月4日,国家又出台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高退保率的问题。

这一政策的亮点在于,新制度充分考虑了农民工的特点,但忽视了“一刀切”的办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农民工,没有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多层次性。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类型
在国家对农民工养老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后,各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适合当地社会经济现状的政策。

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

而学术界对这些模式有着多种划分方法,通常是将其分为三种模式:扩面型、仿城型及综合保险型。

1.扩面型
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直接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中,以解决农民工年老后的养老问题。

农民工按照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企业应为农民工缴纳个人账户部分及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保险金,缴费比例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

对于农民工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也做了相关限制: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者方可申领。

若中途退保或断保则只能退还个人账户中养老保险金。

主要实践地区:深圳市、贵州市。

2.仿城型
该模式为农民工建立一种独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农民工参加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但参保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相对有所下降。

其缴费基数参照上年本市职工月最低工资。

企业为农民工缴纳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保险金。

农民工在达到法定条件下,可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领取相应养老金。

代表省份:浙江省。

3.综合型
这种模式是为农民工专门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针对性较强。

综合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组合起来,统一建立一项保障。

该模式规定:企业按照本市职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一定比率(不同城市比率不同)。

同时,也对享受社会保险的给付条件做了相应规定:必须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满足连续缴费年限。

代表城市:上海市、成都市。

三、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主要模式的评估
(一)模式比较
(二)主要模式评估
通过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三种模式各有特点,有利也有弊。

其评估结果归纳如下,具体见下表所示:通过上述分析和评价,这些模式在客观上能缓解我国目前的现状,但仍是治标不治本。

目前,我们需要探索的是一种能够实现全国统筹的完善的机制,集百家之所长,最终完善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体系。

四、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参保积极性不高
数据表明,有83.2%的农民工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

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居民还认为养儿防老、安度晚年,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对社会养老意识淡薄,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缴纳养老保险费用,近期不能得利或对未来抱有怀疑态度。

对社会养老方式的不信任,使他们更倾向于个人储蓄以保障晚年生活而拒绝参加社会养老,这也降低了这一群体参保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从农民工就业性质来看,他们大多从事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且多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危险系数高,不需要太多劳动技能的工作。

这使得农民
工群体更倾向于对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关注,而养老保险常处于次要地位,这种观点所造成的短视行为,同样降低了他们参保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