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打印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环境状态可划分为已知环境状态和可能环境状态两种形式。
在已知环境状态中,决策的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但往往人们只能依据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常用字母U来表示。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和联系:二者都是结果的不确定,但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而不确定性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5、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可分为3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喜好)和风险中性。
如付薪方式,可以是20*50=1000,也可以用投币方式获2000元或者0,通过员工的接受方式不同可说明他们不同的风险偏好。
当然有时人的风险偏好表现为多样性,如低收入者买彩票(1)绘制风险厌恶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厌恶者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
并且,效用函数特性为凹性的市场参加者必为风险厌恶者。
(2)绘制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率呈现递增趋势,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特征一般被呈现为凸性。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资源1.1 信息资源的概念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指除信息内容本身以外,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1.2 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来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信息资源的过程。
1.3 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1)当前不合理的信息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整(即存量配置)问题,存量配置主要表现为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的再配置;(2)新增信息资源的配置(即增量配置),增量配置主要表现为配置经费的切分和调整。
1.4 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1)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国家级(2)信息资源的中观配置:各地区或行业(3)信息资源的微观配置:企业等基层经济实体1.5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所谓均衡合理配置,是指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权衡国家、地区、部门、组织和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有先后、有缓急、有侧重、有倾斜、有计划地配置信息资源。
1.6 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1)需求性原则。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不同信息需要,这是有效配置的出发点和归宿;(2)公平和效率原则。
公平就是要确保每个信息使用者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
效率则是在必要的公平前提下,考虑优先满足哪类信息使用人的需求或人们的哪类信息需求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和价值,即在兼顾公平的同时有所侧重和倾斜;(3)利用性原则。
对信息服务工作的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查,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1.7 信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1)信息资源配置管理的经济手段。
管理者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的利益诱导作用,促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从经济利益上关心自己的活动,是一种间接组织协调和控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手段。
(2)信息资源配置的法律手段。
指用以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各种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信息经济学(高)4
《信息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出现了与传统的物质能量型经济不同的经济模式,即信息经济2.在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的是信息产业3.世界各国衡量一个国家信息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标志是脑力劳动者占体力劳动者的比例4.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信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出现“牛鞭效应”,其含义是指越向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越大5.拉开国外早期研究信息经济学序幕的是奈特6.市场信息和信息市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7.信息商品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自然属性是指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8.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内容来确定9.专家系统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是知识库中知识的数量和质量10.当信息商品化程度较低时,进入信息市场的信息产品较少,其价格弹性较小,价格对信息产品生产的影响不大11.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作出决策的基础是信息12.提出信息搜寻理论的是斯蒂格勒13.信息搜寻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过程14.计算表明,最佳搜寻次数一般在2~3次之间15.现代人信息搜寻的主要方式是分类广告16.只对同地区一种同质商品的价格离散率进行测度的模型,称为价格离散率的基本模型17.可作为市场发育状况的一种信息显示器的是市场信息的离散幅度18.价格离散程度越高每次搜寻所获节省额越大,有效搜寻次数越多19.从价格离散率模型可知,当a越接近0时,市场价格的离散程度越低,市场价格越收敛20.私营信息公司属于民办型信息市场21.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展销会、科技大篷车等属于临时型信息市场22.在信息转化过程中,信息转化的神经中枢是信息市场23.信息市场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是传递市场信息24.工业经济的制约因素是资本25.农业经济的制约因素是土地26.信息经济的制约因素是信息27.信息经济的动力源是利润机制28.信息商品的价格是以效用为主、价值为辅29.信息市场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供求机制30.天气预报、科学展望、市场预测等属于先导信息资源31.实验记录、产品、讲座或报告等属于实时信息资源32.报纸、期刊、会议论文等属于滞后信息资源33.可行性论证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等属于三次信息市场34.美国在信息服务业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服务业的优惠政策35.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逐渐下降,技术进步的贡献比重逐渐上升36.依据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演化规律,集约型增长归根结底要靠技术进步37.社会经济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38.信息资源的利用模式是双螺旋模式39.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信息资源的超级大国40.日本、英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信息资源的二级强国41.印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信息资源的四级丰裕国家42.信息资源具有正外部性43.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是使待配置资源的效用最大化44.信息资源配置最基本的是数量上的配置45.当信息效率值越接近1时,经济信息系统越自由46.信息产业概念的提出是源于知识产业的研究47.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投入产出比,我国平均为1:448.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投入产出比,发达国家可达1:1049.生产一种商品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导致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或只有很少几个厂商,这就是自然垄断50.产业成熟的标志是规模经济51.推动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主要发源地是美国52.教育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知识属于学术知识53.专业知识、商业知识、家庭知识属于实用知识54.小说、故事、幽默、游戏等属于闲谈与消遣知识55.波拉特法衡量信息经济部门增值的统一参照指标为GNP56.办公费、差旅费和会议费等属于管理费用57.需要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的称为经验商品58.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激励范畴一般是指信息引诱59.文字及书写的产生是第二次信息革命60.印刷术的发明是第三次信息革命61.计算机技术的诞生是第四次信息革命62.构成全球个人通信的一种最可靠技术方式的是人造卫星技术63.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途的通信技术是光纤技术64.据前苏联科学家研究,一个国家总的信息流的平均增长同其工业潜力的平方成正比65.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66.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功能取得理性产出的作用力是调控力67.使自身发生增值的作用力是再生力68.现代生产力的主体是信息生产力69.多产品经济也称范围经济70.企业通过对自身未利用经营资源潜力的充分开发而获得的经济性称成长经济71.信息产业中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成长经济,其实质都是以最低的成本配置资源72.马克卢普侧重知识生产在最终需求中所占的份额73.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根”是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为基础74.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源”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75.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方向”是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76.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77.据统计,现在全球信息量以年递增15%~20%的速度发展78.用经济办法管理信息市场,首先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79.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其发展经历了单机时代-多机时代-网络时代80.高技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产业81.信息经济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保罗·霍肯82.新建或改建机房、购置计算机台、柜等的费用,即基建费用83.开创逆向选择理论先河的是乔治·阿克洛夫旧汽车市场模型84.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85.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属于产品创新86.其他产业部门对信息产业部门产品或服务需求的程度,即所谓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前向关联87.信息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品或服务需求的程度,即所谓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88.使之形成科学系统目标和行动方案的作用力是决策力89.主导驾驭生产力其他诸要素的关键要素是信息力90.衡量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力91.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统一提供条件的是柔性制造系统92.马克卢普在信息经济测度时,选择了最终需求法93.波拉特注重个别地考察信息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在经济中的作用94.在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工具95.按照劳动价值论,信息商品的价值应当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96.信息商品的成本结构与一般物质商品不同,它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97.公共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的过程98.衡量实际工作绩效的尺度是标准99.我国信息市场快速发展和信息经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所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100.信息技术最大特点就是高渗透性101.电信垄断的结果是低效价高、服务水平低102.产业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产业部门103.属于间接评价信息经济效益的方法是影子收益评价法104.一般来说,商品的有关特性在用户购买时可通过触摸、掂量和观察来辨别的,即称为搜寻商品105.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称为道德风险106.信息时代的生命线是信息技术107.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是由罗伯特·索洛提出108.从广义上来讲,整个社会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二、多项选择题:1.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会承认的标志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2.从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利用过程考察,可将信息商品的成本分为生产成本、用户成本、外在性成本3.按成本的功能,可将信息产品的成本划分为开发成本、初始成本、操作成本、维修成本4.社会信息需求包括客观信息需求、现实信息需求、潜在信息需求5.影响信息商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信息技术手段6.决策管理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7.专家系统最主要的特征是知识库、推理机制8.与其他系统相比,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原则表现为整体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9.以下是信息生产力硬要素的是信息劳动者、信息工具、信息网络、信息资料、信息载体10.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个人信息源、商业信息源、公众信息源、经验信息源11.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离退休老人经常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原因可能是离退休老人时间充足、离退休老人搜寻的机会成本较小、离退休老人搜寻的战略地位较优越12.讨价还价最激烈的地方是在菜市场,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原因在于买卖者间对蔬菜的产品质量和成本的信息非对称程度较低、买主通常积累较多的搜寻谈判经验,战略地位较优越、搜寻的边际成本较低13.对于价格离散率模型,可得出三个基本结论,即价格在经营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价格离散幅度大的市场的价格离散率未必比价格离散幅度小的市场的价格离散率高、市场价格离散率不受市场平均价格影响14.市场信息离散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意义,它们是市场信息的不完备性、有利可图的信息搜集行为、诱发信息搜集动机并提供可能15.供求双方也存在某些共同的信息搜寻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搜寻活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二者均停止搜寻、二者搜寻方式经常保持总体上相互一致16.网络信息系统中,网络节点的体系结构可以有单中心方式、多中心方式、混合方式17.当前我国市场体系培育的重点是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18.波拉特在其理论模型中将社会劳动者分成信息劳动者、非信息劳动者、复合劳动者19.反映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前向关联程度的重要经济参数是感应度、感应度系数20.反映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后向关联程度的重要经济参数是带动度、带动度系数21.同期控制的职能包括监督、指导22.完整的信息化概念包括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支持环境、效用累积过程23.投入产出表也称里昂惕夫表、产业联系表24.企业中总是会存在未利用资源的原因在于资源的不可无限分割性、资源间的永不平衡性、活的经营资源25.信息力由多个分力所决定,这些分力有联结力、调控力、决策力、辐射力、再生力26.关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理解,主要有环境保护论、经济核心论、三位一体论、全面发展的人本论三、名词概念解释题:1.一级价格歧视是指信息商品在其销售中采用点对点的个性定价策略。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
(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1.信息经济学中常用得定性研究方法就是。
ﻩﻩ[A ]A 归纳与演绎B 概率统计C 灰色理论D模糊数学2.“囚徒得困境”奠定了何种博弈论得理论基础。
ﻩﻩﻩ[ D]A 动态博弈论B 静态博弈论C 合作博弈论D 非合作博弈论3.微观信息经济学起始于ﻩﻩ[ C ]A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ﻩC 20世纪50年代ﻩD 20世纪60年代4.博弈论又称为ﻩﻩﻩﻩ [ A]A 对策论B 决策论C策略论 D 均衡论5.所有动态博弈得一个中心问题就是ﻩﻩﻩﻩﻩ[ B ]A均衡问题B可信性问题 C 不定点问题 D 阶段问题6.信息搜寻得最佳次数就是ﻩﻩﻩﻩﻩ[ B ]A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支出ﻩﻩ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C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支出ﻩﻩD 有多种情况7.博弈论又称为ﻩﻩﻩﻩﻩﻩ[ A ]A 对策论B 决策论C 策略论D 均衡论8.信息系统得效益评价法中属于运筹学方法得就是ﻩﻩﻩ[ B ]A 费用效益分析法B 数据包络分析C 生产函数法D 投入产出分析法9.逆向选择最早产生于ﻩﻩﻩﻩﻩ[B ]A 产品市场B 保险市场C 资本市场D劳动力市场10.IRR就是什么情况下得贴现率ﻩﻩﻩﻩ[ D ]A NPV〉0B NPV>=0C NPV<0D NPV=011.信息也就是一种特殊得ﻩﻩﻩﻩﻩ[B ]A 数据B 商品C 符号D 收入12.现代化得核心就是ﻩﻩﻩ[ B ]A 农业化B 工业化ﻩC 商业化ﻩD 市场化13.委托代理模型得核心就是ﻩﻩﻩﻩ[A]A激励ﻩﻩB惩罚C胡萝卜加大棒得方式ﻩ D奖励与惩罚14.信息市场得优势战略得核心就是ﻩﻩﻩ[ A ]A 向信息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得信息商品B 信息资源与技术资源C营销推广技术ﻩﻩD 公共宣传与人员推销技术15.信息价格就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得信息价值。
ﻩﻩﻩ[ B ]A 无形得,不能表示B货币C成本 D 收集信息得成本16.参与者参与博弈得目得就就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得ﻩ[ A ]A 收益ﻩﻩB 收入ﻩC效用ﻩﻩﻩD 效益17.以下属于市场失灵形式得就是()。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得或掌握得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得进程得博弈.(参与者不能够完全获得其她参与者得行动信息,也就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得时候不知道其她参与者得选择)2、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得博弈。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得选择与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得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瞧到其她博弈方得选择与行动.3、一致预测性: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一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所有博弈方都不会利用该预测或者这种预测能力选择与预测结果不一致得策略,即没有哪个博弈方有偏离这个预测结果得愿望,因此预测结果会成为博弈得最终结果。
4、纳什均衡:在博弈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得各一个策略组成得某个策略组合中,任一博弈方得策略,都就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得组合得最佳对策,也即对任意都成立,则称为得一个纳什均衡.5、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得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得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得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阶段得分析方法。
6、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有明显得,也有隐蔽得,且代理人—委托人都面临市场得不确定性与风险,她们二者之间掌握得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7、有限次重复博弈得民间定理:设原博弈得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那么在该博弈得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得益得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得极限得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
8、9、最优反应动态:有快速学习能力得小群体成员得反复博弈。
10、复制动态:学习速度很慢得成员组成得大群体随机配对得反复博弈11、一个策略组合与相应得判断满足下列4个要求,称为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得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得“判断”.对非单节点信息集,一个“判断"就就是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各个节点可能性得概率分布,对单节点信息集,则可理解为“判断达到该节点得概率为1”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得“判断”,她们得策略必须就是“序列理性"得。
信息经济学重点总结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信息经济学作为正式的学科概念是 B 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来的。
A.奈特 B.马尔萨克 C.凡勃伦 D.马克卢普2.C是接收方依据特定目的和实际能力所得到的信息,它能排除对发送方了解的不确定性,可增进接收方的组织程度。
A.自在信息B.积存信息 C.自为信息 D.任何信息3.C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主要特性。
A.客观性B.无限性 C.共享性 D.动态性4.目前对信息资源的测度主要采用的是“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法,从截止到1991年的数据可以看到, A 是世界上信息资源的“超级大国〞。
A.美国B.日本 C.俄罗斯 D.中国5.由于信息商品使用价值具有 B ,因此其使用价值的发挥程度必须依赖于购置方本身的素质和努力程度。
A.非对称性B.潜在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6.信息商品的 A 是指其货币化的使用价值,即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种情况下产生的决策结果在经济所得上的比拟。
A.效用价值B.劳动价值 C.交换价值 D.效益价值7.信息商品在使用和消费中表现为信息内容从一种物质载体转移到另一种物质载体,无论怎样转移,都不会使信息商品失去原来的使用价值或效用,这说明信息商品的消费具有 C 。
A.累积性B.创造性 C.非损耗性 D.时效性8.信息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后,为了了解系统是否到达预期目的和要求而对系统运行的实际效果进展的评价属于 C 。
A.事前评价B.事中评价 C.事后评价 D.系统评价9.假设在*个既定时期,四个相邻市场A、B、C和D都经营*一同质商品Q,并且Q在A、B、C和D中存在价格离散,经计算其价格离散率分别为a〔A〕=0.5565, a(B)=0.458、a〔C〕=0.2834和a〔D〕=0.1638,由此可知,就商品Q而言,发育最成熟的市场是 D 。
A.AB.B C.C D.D10. A 最早提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概念,并以信息活动的产品和效劳是否在市场上直接出售为制定标准,将信息产业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
信息经济学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1、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
(2.5分)2、价格离散:同质商品在不同地区标出不同的价格。
(2.5分)3、信息产业梯度转移:指信息技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过程。
(2.5分)4、信息悖论: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与所得到的回报与预期相差太远。
(2.5分)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委托代理理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参与约束:代理人从接收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二是激励相容约束:在任何激励合同下,代理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核心:在满足上述两个约束条件下,委托人在可观察到的信息基础上,选择激励合同使代理人选择其希望的行为。
通俗讲就是“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事”。
(5分)2、斯蒂格勒信息搜寻原理:信息搜寻成本包括时间和“鞋底”两部分,前者指信息搜寻所消耗的时间,后者则是指交通成本和其他搜寻费用。
最佳搜寻次数由搜寻成本和搜寻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即最佳搜寻次数就是搜寻的边际成本等于预期的边际收益时的搜寻次数。
斯蒂格勒对信息价值的衡量认为信息的价值可用购买行为中没助于其成本的减少来表示。
(5分)3、信息商品的成本特点:一是具有高固定成本,原因即信息商品的生产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二是低复制成本,原因信息商品的复制非常简单,第一份信息产品被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
此特点决定力信息商品是一种要求规模效应的商品,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
画图表示。
(5分)4、信息企业商品销售策略: 产品个性化:产品版本化:产品标准化:产品产权化:销售重复化等。
(5分)5、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又有特殊的开放政策,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
西部地区除四川和陕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以外,其余主要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基础,是我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市场极有发展前途的地区。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基础知识:纳什均衡、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甄别、激励相容约束、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风险、信号发送、逆向选择、共同知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预期效用、代理人、委托人(一)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经历的阶段及领军人物。
(P12页)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
(二)根据风险理论,市场参与者按风险偏好分为三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三类分别对应凹型、凸型和直线型效用曲线。
在现代社会中,保险市场和股票市场是转移风险的主要制度。
当经济主体出现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时,市场信息一般表现为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通常表现为不完全信息、经济的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等。
(三)信息经济学的方法离不开经济学分析的两大基本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在具体方法上,信息经济学广泛采用了博弈论和线性规划的分析方法。
博弈的基本要素是: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
按照博弈中信息结构的完全性与局中人行动的次序可将博弈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它们分别对应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四)市场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统称为委托代理关系,其中,交易中信息优势方称为代理人,信息劣势方程为委托人。
构成委托代理关系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第二,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
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和分成制是四种典型的激励机制。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具有其它三种机制不具备的效率,代理人与委托人共同承担了产量波动带来的风险。
(五、六)缓解逆向选择问题的途径是抵消性制度,如保证书、品牌、连锁经营和许可证等。
保险公司通过信息甄别行为规避客户的道德风险。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这是信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三、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上的差异。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上优质商品被劣质商品挤出,导致市场质量下降。
3. 道德风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一方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采取对另一方不利的行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4. 信息筛选:指交易双方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5. 信息市场:指专门从事信息交易的市场,如股市、房地产市场等。
6. 信息成本:指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所需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
7. 信息价值:指信息对决策者而言的效用,包括提高决策质量、降低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经济学1•信息的定义:信息本质上就是一种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
2.信息运动的三要素:信源(信息发送者)、信宿(信息接受者)、载体。
3 .信息熵:是指信息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4.公共信息与私有信息公共信息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以获取到得的那部分关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公有信息。
私有信息是相对于公共信息而言的,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属于个人知识,有时也被称为隐蔽信息。
5.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掌握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信息。
不完全信息是指经济代理人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局部知识,或有关某个经济事件的部分知识。
6.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市场知识和所处的环境状态。
非对称信息是相对于对称信息而言的,非对称信息指交易双方各自拥有他人所不知道的与交易有关的私人信息。
第三章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参与者:局中人,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2)行动:行动是参与者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3)战略:参与者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
(4)收益及收益函数:支付或报酬指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者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或者是指参与者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收益矩阵(会画):判断是否存在纳什均衡。
(5)信息:是参与者有关博弈的知识(参与者特征或行动)。
(6)共同知识: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7)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者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没有任何一方单独改变策略从而改变解)2•四种博弈类型(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单次求同共进,存在一个纳什均衡)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型:1、判断题25分2、简答题30分3、论述题15分4、案例分析题30分第2章博弈论简介知识点:2.1 博弈论概述1.博弈论⼏个基本概念(参与⼈、⾏动、信息、战略、收益、均衡)2.⼏个典型的博弈模型及其所体现的博弈思想。
3.什么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原理的应⽤*4.承诺⾏动5.博弈的分类2.2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1. 什么是完全信息静态博弈?2. 占优战略、严格劣战略、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占优战略均衡3. 纳什均衡*4. 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2.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1. 什么是完全信息动态博弈2. ⼦博弈、⼦博弈精炼纳什均衡2.4 不完全信息博弈1. 什么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2. 什么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第3章机制设计理论知识点:3.1 与信息经济学相关的⼏个问题1.对称信息与⾮对称信息,对称信息的三类环境2.委托⼈、代理⼈定义3.委托-代理关系的确定4.委托—代理的信息结构5.构成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两个条件*3.2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1.什么是逆向选择*2.逆向选择的成因、⼀阶信息与⼆阶信息的关系3.⼆⼿车市场、保险市场、信贷市场或其他市场的逆向选择现象*4.信号传递、信息甄别的定义*5.信号传递的作⽤(劳动⼒市场、证券市场、商品市场)6.信号的有效性问题*7.劳动⼒市场的信号传递模型:分离均衡、混同均衡8.保险市场的信息甄别9.正确运⽤信号传递、信息甄别理论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经济问题*3.3 道德风险1. 什么是道德风险*2. 道德风险的成因*3. 道德风险的消极作⽤4. 道德风险的解决办法*3.4激励机制与企业制度安排1.激励机制的⽬标*2.如何设置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设计的两个约束条件: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3.不同股权激励(现股激励、期股激励、期权激励)⽅式及效果⽐较4.效率⼯资,效率⼯作的激励原理*5.声誉效应、棘轮效应及其对激励的影响*3.5 第⼆投标法与最优税1. 第⼆价格拍卖法*2. 第⼆价格拍卖法的激励原理。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绪论1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紧急学相融合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索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学科,也是对信息及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P12、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特征:(1)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者关系如此啊:知识赫尔的力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通过积累、捉炼利升华即变为知识,而知识在应用屮得到激活就成为智力。
同时,知识和科力能使信息发挥更人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依赖丁•信息、知识和智力。
(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3 )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口益增大。
(4 )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的趋势日益加强。
P23、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在其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指出,“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拉开了国外早期研究信息经济的序幕。
P3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 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1961年斯蒂格勒(微观研究范畴)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木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等其他生产要索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信息搜寻理论。
马克卢普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指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宏观信息经济)。
P44、(整体的)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划分的三个时期:(1)史前期(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信息及信息技术未得到大的发展(2 )形成期(1959~1970年):特点:一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名的学术论文具有相当的数量;二是在微观与宏观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为后來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发展期或初步发展期(1970^1979年):主婆特点冇: 一是信息经济学在微观与宏观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是出现了信息社会化的研究,即信息经济的社会学研究。
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答案版)
信息经济学1.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随着投入的持续增加,收入的增长呈怎样的变化趋势?答: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随着投入的持续增加,收入的增长是不断扩大的。
2.关于信息属性和特点的学习描述。
信息的特征:(1)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2)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3)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4)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5)信息具有可生产性、经济性3.关于博弈几种均衡的学习。
博弈的四个均衡概念: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4、什么是信息系统?答: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5、在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时,需要将其变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通常采取什么方法?使用海萨尼转换的方法。
引入一个虚拟的参与人“自然”,自然首先行动,选择决定参与人的特征(如成本函数),参与人知道自己的特征,其他参与人不知道。
这样不完全信息博弈就转换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可以利用标准的分析技术进行分析。
6、在信贷市场上,导致信贷配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不明确,要靠自己提炼。
)答:在信贷市场上也存在逆向选择,并且这种逆向选择将导致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是信贷市场上的一种现象。
信贷配给主要是指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在所有的贷款申请人中部分人获得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被拒绝的申请人即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也不能获得贷款;二是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部分地得到满足。
有些经济学家或者将信贷配给解释为一种暂时的信贷市场非均衡现象,或者将其解释为政府干预的结果。
但是,在斯蒂格利茨和韦斯看来,即使没有政府干预,由于借款人方面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现象存在。
一般来说,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两个因素:贷款利率和借款人还款的概率。
因此,银行不仅关心利率水平,而且关心贷款的风险。
当银行不能观察借款人的投资风险时,提高利率会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这是—种逆向选择行为,或者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这是一种道德风险行为。
《信息经济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信息经济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信息经济2.信息产品的商品化3.信息市场营销4.信息市场细分5.信息产业集团6.网络经济7.信息经济学8.扩张型信息产品9.信息商品的价值10.信息产业11.信息资源的配置:12委托——代理关系:13.经济测度指标体系:14.信息资源:15.信息产业结构:16.社会信息化测度:17国民经济信息化:18数字产品19.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20.信息服务业21.道德风险22.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23.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24.市场信号二、单项选择题1.消费者调查不同的商家以及了解不同牌号商品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是。
A.个别成本B.机会成本C.社会必要成本D.现实支出成本2.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的是美国信息经济学家。
A.斯托尼尔(T.Stonier)B.马克卢普(F.Machlup)C.霍肯(P.Hawken)D.波拉特(M.U.C.Porat)3.按照标准划分,当代信息技术可以分为软技术和硬技术。
A.技术传输方式B.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C.处理信息的方法D.实物形态的有无4.物质和能源的高消耗是的特征。
A.信息经济B.数字经济C.质能经济D.后工业经济5.在信息经济中,企业管理中的主导型要素是和技术。
A.土地B.资金C.人才D.自然资源6.信息作为经济资源,其创造财富的功能表现为参与创造财富和对的替代与节约。
A.质能资源B.信息资源C.实物型信息资源D.文献型信息资源7.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是。
A.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B.传统经济受信息经济制约C.传统经济依赖于信息经济D.信息经济完全脱离传统经济8.传统西方经济学关于信息条件的假设是 .A.不对称信息B.对称信息C.完全信息D.不完全信息9. 我国著名学者乌家培在“信息经济学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可分为。
A. 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B. 产业信息经济学和区域信息经济学C. 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D. 计量信息经济学和消费信息经济学10.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信息产品B. 信息经济C. 信息活动D. 信息科学11. 是信息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第一章导论1.信息经济学不仅是对信息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研究信息及其产业所改变的经济的经济学。
2、信息经济学的发展:①思想萌芽:凡勃伦《资本的性质》②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马夏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信息经济扩张期的发展:① 1970年,阿克洛夫提出“柠檬”市场理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从形成阶段进入发展阶段;② 斯宾塞,信号传输理论;③ 1976年,斯蒂格利茨,信息筛选理论;④ 斯蒂格利茨和格罗斯曼提出了市场信息效率和市场效率之间的矛盾4、信息经济学八大理论:①1970年,阿克洛夫创立柠檬市场理论;②1971年赫什雷弗提出信息市场理论;③1972年马夏克和拉得纳完善团队的经济理论;④1973年斯彭斯提出信号发送理论;⑤1976年斯蒂格利茨提出信息甄别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⑥1976年,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⑦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⑧史蒂格勒搜寻理论和马夏克信息系统选择理论5.非合作博弈的三位主要学者及其理论:① 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静态环境;②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伯克利-海萨尼-海萨尼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转化;③ 莱昂哈德,波恩大学,德国ZeTENN -动态游戏6。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视角:① 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② 统计决策③ 企业管理与信息管理④ 信息产业⑤ 信息经济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1、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根据已知的可能经济环境状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
外生不确定性:经济系统之外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指与行为主体自身无关的环境不确定性;内生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经济系统内部产生并影响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不确定性2、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1.信息经济学中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
[ A ]A 归纳与演绎B 概率统计C 灰色理论D 模糊数学2.“囚徒的困境”奠定了何种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 D ]A 动态博弈论B 静态博弈论C 合作博弈论D 非合作博弈论3.微观信息经济学起始于 [ C ]A 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C 20世纪50年代D 20世纪60年代4.博弈论又称为 [ A ]A 对策论B 决策论C 策略论D 均衡论5.所有动态博弈的一个中心问题是[ B ]A 均衡问题B 可信性问题C 不定点问题D 阶段问题6.信息搜寻的最佳次数是[ B ]A 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支出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支出C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支出D 有多种情况7.博弈论又称为[ A ]A 对策论B 决策论C 策略论D 均衡论8.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法中属于运筹学方法的是[ B ]A 费用效益分析法B 数据包络分析C 生产函数法D 投入产出分析法9.逆向选择最早产生于[B ]A 产品市场B 保险市场C 资本市场D 劳动力市场10.IRR是什么情况下的贴现率[ D ]A NPV>0B NPV>=0C NPV<0D NPV=011.信息也是一种特殊的[B ]A 数据B 商品C 符号D 收入12.现代化的核心是[ B ]A 农业化B 工业化C 商业化D 市场化13.委托代理模型的核心是[ A ]A激励B惩罚 C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 D奖励和惩罚14.信息市场的优势战略的核心是[ A ]A 向信息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信息商品B 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C 营销推广技术D 公共宣传和人员推销技术15.信息价格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信息价值。
[ B ]A 无形的,不能表示B 货币 C成本 D 收集信息的成本16.参与者参与博弈的目的就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 A ]A 收益B 收入C 效用D 效益17.以下属于市场失灵形式的是()。
[ B ]A道德风险 B 信息资源配置失灵 C 信息决策失灵 D 信息渠道失灵18.信息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 ]A 斯蒂格勒B 约翰.豪尔绍尼C 乔治.阿克洛夫D 维克瑞19.逆向选择最早产生于[ B ]A 产品市场B 保险市场C 资本市场D 劳动力市场20.在一般产品销售市场上,以下哪种原因导致了逆向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
(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 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13、不利选择:是指建立在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是对委托人不利的。
代理人利用这些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委托人由于信息劣势处于对己不利选择的位置,是为了不利选择。
14、道德风险:指代理人在确保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15、信息商品: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智力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产品形态:有形形态的物品和无形形态的服务)。
16、信息市场: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人们进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17、产业:是人们按照某种标准对国民经济结构所进行的划分,是在生产上具有同类性质的若干部门所形成的集合体。
18、信息产业:是以信息为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及信息的加工、生产、存储、流通与服务,为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部门的集合体。
19、信息经济: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生产知识密集型的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一种新型的经济结构。
二、简答和论述题:1、信息经济学产生的社会条件:答:1)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息时代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开始步入信息时代。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与发展,信息与材料、能源并列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2)经济学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信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已成为经济领域不可忽视的新问题,经济学家必须把信息作为经济要素用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提供更符合实际的理论观点,经济学发展到信息经济学阶段。
2、波拉特对信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
答:1)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2)依据信息产品或服务是否进入市场交易为标准,将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并指出了两大部门的内部构成;3)首次提出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思想;4)建立波拉特测算体系。
3、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研究对象:(宏观领域)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微观领域)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
研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信息经济的基本问题; 2)信息的经济效应;3)信息系统经济;4)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理论与测度方法;5)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 6)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4、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性质。
答:理论体系: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框架,对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存在两种不同观点:1)按西方经济学传统框架,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信息产业经济学2)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和信息技术不确定性,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学科性质:信息经济学是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其学科属性是经济学。
具体表现在3方面:1)信息经济学是传统经济学的升华(或进一步发展);2)信息经济学是从经济理论出发不断扩大经济学理论考察范畴的纯粹意义上的经济学;3)信息经济学是涉及经济活动中信息现象或规律的学科。
5、信息与经济的关系。
答:1)信息对经济决策的作用: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2)信息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资源的投入要素——产业信息化;3)信息和信息服务成为商品,形成产业;4)信息部门、信息服务活动需要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6、对称性市场的类型及其特征。
答:1)相互对应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
在市场参加者双方都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中,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市场专家和政府在市场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双方都缺乏信息,它们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易,市场专家就在双方之间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为他们提供信息和相应的服务,从中收取一定佣金。
当市场信息中介人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认识到市场信息能够给集团或个人带来高额利润时,具有相当规模的信息厂商也就随之出现,并且创造了一种市场形式——信息市场。
2)相互对应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且双方掌握的信息的不完备程度大致相同的对称性市场。
在对应双方都具有不完全信息且双方掌握的信息的不完备程度大致相同的对称性市场中,买卖双方所面临的环境与双方都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中的境况大体相似。
不同的是,买卖双方对于市场专家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弱了,甚至不受市场专家的约束而进行相互交易。
3)相互对称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备完全信息的对称性市场。
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具备完全信息的对称性市场中,市场形式一般表现为完全的双边垄断特性。
某厂商掌握了某种产品可能的迅速增长的需求,他就会大量生产,垄断卖方市场;某卖主了解到某种产品未来大的需求量,他就会储存大量的产品,垄断买方市场。
7、非对称性市场的类型及其特征。
答:1)买卖双方之间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最为常见。
2)买方与买方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同质商品质量、价格信息掌握的非对称。
3)卖方与卖方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对市场供求变化、价格变化信息掌握的非对称。
8、试用非对称信息效用原理,分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搭便车现象。
答:三个和尚是三个对应的经济人,水是公共财货。
他们都需要水,都有担水的义务。
但每个和尚都想少担水,就会释放出自己“对水需求不高”的信息,三方之间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
该和尚拥有真实信息和释放信息的优势,以此达到少担水或不担水的目的,搭别人的便车,享用到水。
结果,每个和尚都这么做,都不担水,就出现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搭便车现象。
这是非对称信息的必然经济结果。
9、简述委托——代理人模型的类型。
答:1)从非对称信息发生时间先后划分模型:非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或隐藏信息)的模型称为不利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或隐藏行动)的称为道德风险模型。
2)从非对称信息的内容划分模型:参与人双方知识(信息)的非对称,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一些信息或行动。
研究不可观测知识(事前、事后)的模型称为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模型。
10、经济活动中,主要有哪些激励方式?答:1)工资与效益挂钩。
2)效率工资。
3)分成制或分摊制。
4)通过“信誉”的方式解决问题。
5)信号显示。
11、市场广告的类型有几种?答:1)信息性广告_可鉴别性商品(在购买时就能确定或评价其质量的商品)。
2)诱导性广告_经验性商品(只有使用后消费者才能确定或评价其质量的商品)。
12、购买名牌产品一定是虚荣心的表现吗?为什么?答:从信息非对称的角度分析,消费者难以确定市场商品的质量,尤其是优劣产品,消费者处于不利选择的位置。
消费者知道:名牌是高质量产品的信号,名牌产品平均质量高于非名牌产品,也高于伪劣产品。
购买名牌遇到低质量产品的概率小,效用损失小,也省去了搜寻高质量产品的成本。
规避风险的消费者购买名牌,是为了减少损失,并不一定是虚荣心的表现。
除了上述经济原因外,消费者购买名牌还可能有社会因素,如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显示。
13、简述信息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
答:1)信息商品生产的不确定性;2)信息商品生产过程的一次性;3)信息商品生产的两阶段不同:信息商品本身的生产;复制件的生产。
14、简述信息商品的经济特性。
答:1)非物质性和信息性;2)消费无损耗性;3)共享性;4)累积性和再生性;5)效用的间接性和潜在性;6)使用价值的层次性;7)时效性;8)依附性。
15、简述信息商品价格构成要素。
答:1)信息商品生产成本。
信息收集、加工、传递、存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全部成本投入)。
2)信息商品销售成本。
信息商品在市场销售中所需要的各种费用:广告宣传费用、市场调研费用、销售业务的差率费用、推销人员的劳动报酬、业务接待费用、开办信息商品市场或进入信息商品交易的其他费用等。
3)利息和税金。
成本投入贷款的利息,依法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金。
4)利润。
信息商品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利息与税金已定的条件下,再适当的确定利润。
上述各种要素中,信息成本是信息商品价格的最低界线。
利润是影响信息商品价格浮动的主要因素。
16、简述信息商品的交易模式。
答:1)多次让渡交易模式。
卖方以一定的方式分享买方的预期利润,并在此期间名义上或实质上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
2)一次性让渡交易模式。
卖方以一定的市场价格将信息商品一次性让渡给买方完成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讨价还价形成的价格即为信息商品的交易价格。
17、简述信息市场的构成。
答:1)信息市场的主体结构。
监护信息商品这一客体进入市场,并使之发生交易关系的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