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第一章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史1.ppt

学前教育史1.ppt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非常低下,所有的青壮 年都要为猎取食物成天奔波,以勉强维持全部 落人的生存。社会没有多余的人力、财力专门 花在教育儿童上,只能由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成 人在驻地周围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哺育儿童, 保证他们存活下来,并向他们传授维持生存所 必需的基本的知识经验。因此,在原始社会时 期,幼儿教育是完全融合在生产和生活中的, 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学前教育史
主讲人:黄丽衡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学前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
当人类从猿进化成人的时候,原始社会 产生了。为了使人类社会能够生存延续, 人类必须实现自身的生产、再生产。因此, 抚养后代、保证婴学前儿童存活与生长的 教育就随之产生了,这就是最初的学前教 育。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 ⒋培养诱导
❖ 王阳明对于儿童教育,提出了培养诱导等方 法,这与专门教书背书的记诵教学方法是有 区别的,他在这种方法论中,提出了他的 “儿童心理”的见解。教学必须注意启发诱 导。作为教学方法,这较之拘束防范和体罚 威迫要好得多,而且也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 点。
❖ 第三类是历史教材与历史故事书。
❖ 这类教材在过去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的要 求是用历史或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来充 实并说明封建伦常道德。同时也使儿童从幼 时便记得许多典故,扩大儿童的历史知识, 从此中亦可以吸取经验并以历史人物作为榜 样。 主要代表作有《五言鉴》。
❖ 第四类是专讲名物的(近于自然常识)教材。
二、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私有财产出现, 人类社会进入了有阶级的社会——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教育也就出现了与原始社会不同的 情况。
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利用手中的权力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专人教育, 以便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未来的统治者和官吏。 同时他们毫不容情地剥夺平民的子女受教育的 权利,只允许他们跟随父母学习各种劳动知识 和技能。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

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453P完整版

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453P完整版

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453P完整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学前教育史章节:第一章学前教育原理详细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目标,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任务。

2. 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能够运用这些原则和规律进行学前教育实践。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增强他们对学前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目标,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进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学前教育场景,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目标,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解释和展示如何理解和运用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思考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提高。

7.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8. 作业设计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份学前教育方案。

答案:由于答案涉及到学生的个人思考和创意,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

但可以给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如方案应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了解了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目标,以及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加深对学前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实际的学前教育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素养。

七、教学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一、胎教:是指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胎教内容包括: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3、注意环境的影响三、中国家庭学前教育的影响1、道德教育2、礼仪教育3、生活能力教育4、文化教育其中道德教育是最重要的部分四、蒙养园教育的材料“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一、颜之推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影响十分广泛的家庭教育名著。

二、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人伦是传统的儒家道德理论。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思想一、1904年颁布实施《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的学制.内涵《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二、清末学前教育的实施为了蒙养院。

官办的蒙养院以湖北的武昌蒙养院最为著名.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一、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和传播:福禄贝尔(恩物、作业)、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论)二、1922年“王戍学制”颁布,学制采用的是美国的“六三三”制.三、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机构按办园模式分为:日本式幼稚园,宗教式幼儿园,普通式幼儿园。

四、民国时期幼稚师范教育的发展:1940年建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幼稚师范学校.五、南京鼓楼幼稚园1923年春,陈鹤琴在自己家客厅办的。

后成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儿教育实验基地。

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1927年张宗麟创办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七、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规定了幼稚园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学方法。

八、老解放区对保教人员的培训,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一、蔡元培无语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德育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目标:培养幼儿完整的人格。

第一编 古代学前教育史(上)

第一编 古代学前教育史(上)

家庭教育的内容
• (三)幼仪规矩 • 进行合乎礼仪姿态的训练。 《礼记.曲礼上》:“立必正方,不倾听”。 • 进行尊老敬长的礼仪常规训练。 • 进行初步的交往应对的礼仪训练
家庭教育的内容
• (四)基本的读写算知识 识字 习文 属文 作诗 基本计算 听解《四书》
•(五)卫生习惯与身体保健 •个人卫生 •家务 •养育得法 •免受伤害 “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 常令洁净、整齐。” 清.李毓秀《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 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 致污秽。”
•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 • (一)成人 • (二)成材
家庭教育的目的
• (一)成人 • 人:个人生理上的 社会和文化概念 • 目标:使幼儿成为好学好静、恭顺听话, “俨如好人”的“小大人” 朱熹:幼儿不要养成好吃、挑嘴的毛病, 最好不要靠近热闹的地方,不要养小猫、小 狗、小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的小动物,应远离赌博、踢球、 放风筝等无益之事。 •崔学古《幼训》
• 文王之孙成王的母亲周妃也实施过胎教。 • 汉.贾宜《新书•胎教》:“周妃后妊成王于 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喧,独处不倨,虽 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 《太平御览•人事》:“气禀贤妣之胎教”, 故终成贤明君主。
•为了保证胎教的实施,西周社会还建立了细 密的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约 束。 •颜之推:“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 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 滋味,以礼节之。”——王利器:《颜氏家 训集解》
• 曾参:“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 • 司马光对此总结道:“慈而不训,失尊之 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 亲斯备。”
•3.一视同仁 •4.正面教育 南宋.朱熹《小学》:“多说那恭敬处,少 说那防禁处”。 “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 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 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 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 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 治。”

学前教育史

学前教育史

宋代时候保傅之官变成虚名
三、“备三母”制
在后宫内,挑选适宜的女子来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的事务, 设有专职,叫“备三母”制。
子师:行为规范教育 慈母:衣食及生活供给 保姆:居室的安置和料理
第二章 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 贾谊论早期教育
一、贾谊的生平与简介
贾谊,洛阳人,西汉杰出政治家、 文学家。20余岁荐于汉文帝,做 太中大夫,因遭谗言被贬长沙。 后为梁怀王之太傅,因怀王不幸 坠马身亡,谊抑郁而终,时年33 岁。
二、主要的教育思想
1、提倡及早施教(幼儿期是最佳时期)
《青史氏之记》怀胎七月搬到“篓室”居住,音乐 、食物
二、古代胎教的发展前进
汉代:胎教的目的:“正礼”。孕妇生活中的一切 内容都应该符合“礼”的规范。
刘向,“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
西晋:张华《博物志》,胎教的目的:贤明、端正 、寿考。胎教可决定胎儿的性别,“妇人妊娠,未
满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遶井三匝,详观影而去,勿 反顾,勿令人知见,必生男。”
一、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
1、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客观需要 2、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3、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基本师资条件 4、古代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科学知识基础 终上所述,古代不可能出现学前社会教育
二、古代学前家庭教育发达的原因
1、家庭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学前教育全部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2、古代家庭教育的发达是由古代家庭所处的特殊的
始于3600年前的周文王之母太任 刘向《列女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
出敖言,能以胎教。”
贾谊,《新书.胎教》“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 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詈 ,胎教之谓也。”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lmn

3.1 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3.1.1 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人才(统治者角度) (2)齐家治国的基础(理想角度) (3)光耀门楣(家族角度)
小资料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是 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学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 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 …” ——《礼记.大学》
2.1 有计划的学前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
女俞,男鞶(pán )革,女鞶丝。六年, 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
不共食。八年,出入门及即席饮食,
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
日。十年,出就外傅……”
———《礼记•内则》(中国最早的学
最初的早教“课程表”

《礼记· 内则》(编者注:《礼记》为反映周代历史的文献,儒家经典 之一)中记载了一份婴幼儿教育年序表: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 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同食…… 意即:婴儿刚会吃食就教他使用右手,能说话了就要教他恭敬听话。 以后依次教习数数、辨认方向,教育他男女有别…… 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张“课程表”比较侧重于性格、能力等个性心 理特征的培养,与现代意义上的早期教育所强调的情绪、气质、智力等 多方面的调教还有些距离。但后来,较成熟的观点很快缩短了这个距离。
为什么在奴隶社会学前教育不能惠及奴隶, 想一想 而在封建社会能打破学在官府?
根本原因:生产关系的不同,奴隶主享有完全的 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奴隶没有教育的权利和能 力;封建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 有直接生产者农民,农民有一定的余力组织教育。 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专题一: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三章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三章

三、教以正,守以常
(一)坚持正面教育;重视教育者的 言传身教 (二)在教育内容上“教之以义方” (三)教以正须守以常 (四)父母教育子女时应要求一致

四、信而勿诳
在坚持正面教育过程中,家长
应守信用,不欺骗儿童。否则 儿童会效仿家长而养成不诚实 的、欺诈的坏毛病,同时也会 降低家长的威信。
欧美学前教育机构在19世 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不断出现 , 19世纪末已有相当发展,正适应 了欧美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需 要。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就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外国资本主义在
中国非法开设的工厂; 清政府洋务派官僚兴
办的工业企业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适
应这三种近代工业的需要,教育上也出现

湖北幼稚园已经附设女子学堂,招收15—35岁 的女子专门学习幼儿师范课程,这是我国幼儿 师范最初的萌芽。 张之洞开办敬节学堂和育婴学堂,培养乳媪和 家庭教师,主要为官宦之家服务。 1902年,严修创办严氏女塾。 1902年,吴馨在上海创办务本女塾。 1907年,清政府颁发《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 章程》,明确规定了师资问题。 1909年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发行《保姆传习所讲 义初集》,为我国最早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之一, 1907年,由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印行、顾倬编辑 的《幼儿保育法》也是参考了日本、德国的幼 教书籍,选择最重要的内容编辑而成。
五量资循序与培养兴趣?一量资循序既要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要教育内容本身的特点一量资循序既要儿童的年龄特点又要教育内容本身的特点?二采用儿童喜闻乐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二采用儿童喜闻乐见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来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三及时调整活动内容来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三及时调整活动内容来维持儿童的学习兴趣第三节论婴幼儿保育的原则和方法?一正本优生观?二抑爱节欲的保健观?一戒饱暖?二节嗜食?三任啼哭?四绝惊扰?五避险物第二篇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章清末学前教育机构产生与制度的实施第一节章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社会基础一经济基础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经济基础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一章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一章

• 4、魏晋南北朝时期:慈幼恤孤制度的继承 期 • 南北朝期间,对儿童犯罪从轻处罚,对孕 妇犯罪采取缓刑。萧梁始在建康设立赡老 恤孤的孤独园。“ • 孤独园的设立,在中国弱势儿童救助事业 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直接 下启了唐宋的悲田养病坊、福田院。
• 5、隋唐时期:慈幼恤孤制度的兴盛时期 • 在隋唐时期,由寺院主持的福田院和悲田 养病坊是当时最重要的社会救助机构。 • 唐代的悲田养病坊是古代第一个比较完备 的专门矜孤恤贫、敬老养病的慈善机构, 从武周时期开始,在长安、洛阳及地方各 道、州的佛寺中广为设置。
下编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七章 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 第八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 第九章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 第十章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古代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第二节 古代胎教
第三节 古代的家庭教育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第一节古代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学前教育史
20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中国和外国不同历史时期、 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幼儿教育家的 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潮及一些中外 学前教育名著的介绍等。
• 二、学习学前教育史的意义 • 1、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历 史规律.“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6、两宋时期:慈幼恤孤制度的鼎盛期 • 宋政府亦设立了专门的收养机构——举子 仓、慈幼局和婴儿局等 • 慈幼局、慈幼庄 ,“为贫而弃子者设”, 是各地所设的幼童救助保护机构,雇请乳 媪鞠育 • 举子仓虽由民间朱熹创设,但其经费也得 到官府的资助,因而带有半官半民间的色 彩,职能与慈幼局略同。
• 7、明清时期:慈幼恤孤制度的承前启后期 • 明清时期慈幼恤孤事业是随着弃婴问题日 益严峻而兴起的。晚明以后,极贫之家因 添人丁而致抚养维艰,不得不抛弃自己的 亲骨肉,由此溺女之风渐炽。清代溺婴也 相沿成习,一些有识官绅为正人心、端风 俗,先后建起婴孩救助组织,以遏止溺婴 之风。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二章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二章

二、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
(一)汉代胎教学说 的形成
儒家思想的影响
贾谊:是西汉的政治家、保傅教育家。
胎教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A、父母选择配偶是胎教首要的根本问题。 B、进行正礼的胎教 C、安排诸师官对孕妇及胎儿进行调教。
评价:贡献在于把前人零星的胎教学说汇 总起来,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胎教学说,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胎教学说的 人。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第一节 慈幼观念的产生及古代儿童的社会 公育
一、慈幼观念的产生 “人不读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二、古代儿童社会公育机构 ◆最早的儿童学校——庠。
三、古代儿童社会公育的主要特征
◆内容简单、多样
古代儿童社会公育的内容 (P5) 1.生产劳动教育 2.道德教育(生活习俗教育) 3.宗教教育 4.艺术教育 5.军事教育
◆没有专门场所和教师 ◆言传身教
第二节慈幼观念的发展、政令与 机构
一、慈幼观念的发展、慈幼政令措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 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 缘关系的小孩。主要是出于政治统治与发展的需要。作用:慈幼 之政客观上保护婴幼儿健康
2、概念:指母亲在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 列自成的和外部的措施,用以对胎儿发生作用, 使胎儿得到良好的发展。(P13)
3、西周在宫廷中已施行胎教。
第一节 胎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是胎教的策源地之一
最早在西周时期(王室)。
“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 教。” ——《烈女传》

第1节:【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上传课件)

第1节:【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上传课件)

学前教育史XUEQIANJIAOYUSHI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二部分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三部分 清末的学前教育第四部分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五部分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第六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七部分 古代东方国家及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八部分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第九部分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第十部分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课程框架介绍学前教育史中国学前教育史外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1.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2.古代的胎教3.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4.古代的蒙养教育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慈幼:爱护幼小者。

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

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

演变:原始氏族社会中,儿童就得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抚养和爱护。

实行“罐葬”。

私有制社会慈幼观念表现为政治举措。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

春秋末年鼓励妇女生育,保护幼儿。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单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

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

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1662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

慈幼礼俗:(1)“试儿”:“试儿”或称“试晬”“试周”和“抓周”,始见于魏晋南北朝。

(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儿童的命名仪式。

“吐情”: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单选,名词解释)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第一章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胎教的作用:(1)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

骂,胎教之谓也。”《韩诗外传》记载,孟子母亲怀
孕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谓也。” 《表史氏之记》中则记载了母亲怀孕时的外部约束。
13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家庭承担了学前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 社会公育已经消失。 2、奴隶主贵族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儿童教育也仅 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学前教育史
教材: 《学前教育史》 主编:周玉衡 范喜庆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授课班级:2012学前教育(1)班 授课教师:熊明 授课学时:32
蒙台梭利:儿童只有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即 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 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如果不坚持 这条原则,那么今后的教育只能使人更深地陷入到 无穷的混乱中。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三、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 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 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 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3、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 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2、张世华:中国传统家庭幼儿德育思想刍析,《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18
4、儒家思想规范和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17
第一讲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阅读文献:
Part 1
1、李定开:中国古代幼儿教育方法及其现实价值,《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3、徐仪明,《略论王阳明“致良知”的德育思想》,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5年1期。 4、钱明,《王阳明迁居山阴辨考——兼论阳明学之发端》,浙江学刊,2005年1期。

《学前教育史》复习考试资料

《学前教育史》复习考试资料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8.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支
(1)论身心统一: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发育,也包含心灵的成
★(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长。身心共同成长,才是完整的。
(2)论小儿禀性:教化成性
1)有善有恶论者,认为小儿生而有善恶之分。但这种先天的善恶并非一成不变,他注意到儿童的先天素养,但把重点放在“教化成性〃。
(3)崔学古:(幼训):关于蒙养教育的假设干原则和方法,涉及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师生关系及家庭与学校的关系。
崔学古依据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总结出的具体方法:好言劝谕;适当责罚;使儿童“自成〃;为人师表;批判责罚要讲究分寸;“分任”和"鼓舞”。
(4)三百千:(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3)育婴院的保育方法。以保育为主,体育为先、德育次之,智育最后。(3)有关未来社会教育模式设想的核心:
D教育的社会化。
2)公养公育。
(4)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面的反响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5.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
★★(选择、简答、论述)
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3)注意环境的影响。“居处简静〃”行坐端严〃“避寒暑””劳逸以节"。
5.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支(选择、简答)
(1)目的: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出发,古人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国之根本〃。儿童早期教育的目的是“正本慎始〃。
(2)(礼记・内则)依据幼儿入学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点,提出了对幼儿进行分年教育的系统规则。如,司马光的(i束水家仪)对(礼记・内则)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16
命名
一、尊古 二、述志 三、祈福 四、消灾 五、添寿
张氏宗谱
忠良胜金玉 逢时耀盛名 华国振家声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
(一)“正本”优生观
1.同姓不婚 2.门当户对 3.反对早婚,主张优生、少育 4.重视胎教
(二)抑爱节欲的保健观
一、慈幼观念的发展、慈幼政令与机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
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 关系的小孩。 主要是出于政治统治与发展的需要。 作用:慈幼之政客观上保护婴幼儿健康
二、慈幼观念的发展与家庭教育
7
第一编 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
(远古社会至鸦片战争前)
8
第一章 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慈幼是中国古代婴幼儿教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
第一节 慈幼观念的产生及原始氏族社会 的儿童公育制度
一、慈幼观念的产生
保护抚养儿童是一种天然的观念及共同责任——“本能”
二、慈幼与最古老的教育机构
“庠”
1、古代的学校 2、场所——赡养、教育 3、“公堂”——集会娱乐场所
机构。
法令:
《清朝通典﹒蠲juan赈下》 《长芦育婴堂实行简章》
15
第三节 慈幼礼俗与婴儿养护
一、慈幼礼俗
定义:P9 内容:生子;试儿(试晬);命名;满月······· 意义:虽有一定迷信成分,但是寄托了父母对于儿女的
慈爱情感和期待,期望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古代儿童教 育和规范人生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起点。
1 .戒饱暖 2 .节嗜食 3 .任啼哭 4 .绝惊扰 5 .避险物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三、胎教的实施
(一)胎教的实施
中国胎教始于距今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列女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太任者,文王之母……及其有娠,目不视恶 色,耳不听邪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溲于豕牢而生文王。文王生而明圣 ,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之一而识百。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文王的孙子成王的母亲在怀成王时也实施过胎教,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曾 说:“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 之谓也。”由此也可以看出实施胎教是西周王室的传统。 《青史氏之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七月而就蒌室,太师持铜而御 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於门内。比 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 太宰荷斗而不敢煎调,而曰:‘不敢以侍王太子’”。
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考古研究表明,中国的原始社会经过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万年前~5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是教育的起源时期。 第二阶段:5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氏族公社时期,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 系氏族公社两个时期,其中母系氏族时期是教育的发展阶段,在父系氏族公社 末期出现了教育机构的萌芽 三种主要的教育起源论观点: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教育产生的基础是生存竞争。 2.心理起源论: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角度出发,认为教育产生的基础是儿童 对成人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 人类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国学前教育史
主讲人:汪磊
教材:刘艳华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史》,由光明日报 出版社出版。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共十一章: 一、历史发展篇:包括六章的内容,主要讲述各个不同 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实施和发展的特点。 二、历史专题篇:包括三章的内容,有女子教育与幼儿 师资、儿童游戏、育儿民俗研究三个专题。 三、历史人物篇:包括两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中国古代 和近代的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最新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精品课件

最新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精品课件
第二十三页,共44页。
【2016年4月真题】下列属于中国古代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 的浅近知识蒙养教材的是 A.《千字文》 B.《三字经》 C.《百家姓》 D.《兔园册府》 【2016年4月真题】“华容道”属于 A.娱乐游戏 B.戏弄游戏 C.生活游戏 D.智力游戏 【2016年10月真题】下列属于王筠的蒙学教育著作(zhùzuò)是 A.《文字蒙求》 B.《幼训》 C.《蒙童须知》 D.《小学》
第十三页,共44页。
第三节 古代(gǔdài)家庭的学前教 育
四、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 1.以身示教 2.因材施教 3.重视环境(huánjìng)陶冶 4.爱与教相结合 5.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6.“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第十四页,共44页。
第三节 古代家庭(jiātíng)的学前 教育
【2017年4月真题】 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儿童早 期教育的目的就是() A. 不为力事 B. 正本慎始 C. 忠孝仁义 D. 光宗耀祖
学前教育(xuéqiánjiàoyù)史
第一页,共44页。
一、教材构成: 1.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大纲(dàgāng)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2.学前教育史
第二页,共44页。
二、内容(nèiróng) 构成:
上篇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sīxiǎng)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章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sīxiǎng)与实践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 育
A.父母威严而有慈 B. 对子女一视同仁
C.无教而有爱
D. 与善人居
第三十一页,共44页。
第二章 古代(gǔdài)学前教育 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百家姓》:宋代作品。集古今姓氏为四言韵语, 内容虽无文理,但文字押韵,便于诵读,且篇幅 简短,切于实用。深受民间乡塾与家庭欢迎。 【 2017年真题】
《千字文》:梁朝周兴嗣编撰。采用四言韵语, 介绍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 的知识。【2015年真题】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清代:王筠
1.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 《文字蒙求》 合;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3.言入于耳。
清代:崔学古 《幼训》
“爱养”、“为人师表”等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五、蒙养教育的内容与教材 1.道德伦理与礼仪规范。《弟子规》 2.初步的识字教育。“三百千”
《三字经》:南宋王应麟编写。全书采用三言韵语 的方式,内容涉及古代历史、典故、名言、人物等知识。 是一部博物知识教育的启蒙读物。也是中国古代影响最 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2016年真题】
一、蒙养教育的含义 是一种介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之间的一种特
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 二、蒙养教育的目的 “蒙以养正”--《周易・蒙卦》 三、蒙养教育的内容 1.培养完善其道德品质 2.保养性真 3.打好文字基础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四、蒙养教育的方法
人物
代表作
教育方法
宋代:王宗传 《童溪易传》 开展越早,越能事半功倍
简单题 论述题
数量(个) 20 6 4 2
分值 20分 30分 24分 26分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4点)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2点) 第三节 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4点)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6点)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一、慈幼观念的演变 1.原始社会普遍存在慈幼情感与观念,儿童得到全体
【2015年10月真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提出 者是() A.勾践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2016年4月真题】在小儿一岁生日时,摆上弓矢纸笔等物品供 其抓取,古代称这种慈幼礼仪为() A.试儿 B.洗儿会 C.命名 D.接子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
一、胎教的含义 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之外,还要
下篇 外国学前教育史 第七章 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 罗马学前教育 第八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 前教育 第九章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 实践 第十章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三、考情分析 1.考试时间、试卷分值:150分钟 100分 2. 考试形式:闭卷 3. 考题及分值
考题 单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
第三节 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三、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 (一)道德教育-最主要的内容
1.伦理纲常教育 2.立志教育-孟子提出 3.俭朴、正直、廉洁教育 4.爱国主义教育 (二)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基本内容 “幼仪”:谦让有礼、行止有方、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节 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四、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 1.以身示教 2.因材施教 3.重视环境陶冶 4.爱与教相结合 5.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6.“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三、慈幼与学校的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四、慈幼机构
1.邸舍---最早 2.慈幼局 3.举子局 4.育婴堂 5.及幼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保幼与教育合二为一。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2015年4月真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提出者是() A.勾践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
社会的共同抚养和爱护。如:厚葬儿童。 2.私有制社会更多的表现为现实政治的举措。
如: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韩非子“爱子者慈于子”
第一节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二、慈幼礼俗的内容 慈幼礼俗是指慈幼观念与文化在民间普遍流行的通俗形式。 1.婴儿出生:象征性的悬挂物和接子仪式 3.满月时:“洗儿会” 4.三个月后:“命名仪式”-“吐情自纪” 2.小儿一岁时:“试儿”
3.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劝学》 4.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 5.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浅近知识。《兔园册府》 6.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神童诗》《幼学歌》 7.有关性理大义。朱熹的《小学》
*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撰的蒙学教材,最早 出现在西晋,是西晋史学家束皙编撰的《发蒙记》。
第三节 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2017年4月真题】 从齐家治国这个目的出发,古人儿童早 期教育的目的就是() A. 不为力事 B. 正本慎始 C. 忠孝仁义 D. 光宗耀祖
【2016年4月真题】古代家庭学前教育最主要的部分是() A.道德教育 B.礼仪教育 C.生活能力教育 D.文化教育
第四节 古代的蒙养教育
学前教育史
一、教材构成: 1.学前教育史自学考试大纲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2.学前教育史
二、内容构成:
上篇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章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与实践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 教育
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胎教作为一种理论最初形成于两汉。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
二、胎教的内容及评价
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2016年4月真题】简述中 国古代胎教的主要内容。
3.注意环境的影响
居处简静 行坐端严 避寒暑 劳逸以节
评价:1.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应用科学。与中国古代教 育思想中的“禁于未发之谓豫”和医学讲究的额“防范于未然”相一致, 二者结合构成古代胎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2. 不能一节 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一、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 正本慎始
二、《礼记・内则》分年教育的系统规划 1.“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2.“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 3.“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4.“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5.“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6.“九年,教之数日” 7.“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