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适应症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初级考试题库

小儿推拿初级考试题库

小儿推拿初级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小儿推拿主要适用于哪个年龄段的儿童?A. 新生儿至1岁B. 1岁至3岁C. 3岁至6岁D. 全部年龄段2.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通过按摩刺激穴位,调节气血B. 通过物理压迫改善血液循环C. 通过药物渗透达到治疗效果D. 通过心理暗示缓解症状3. 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手法有哪些?A. 揉、捏、拿、推B. 拍、打、敲、击C. 拉、扯、挤、压D. 以上都是4. 下列哪项不是小儿推拿的适应症?A. 消化不良B. 感冒发热C. 骨折D. 肌肉酸痛5. 小儿推拿时应注意什么?A. 力度要大B. 动作要快C. 环境要安静D. 避免用力过猛二、判断题1. 小儿推拿可以替代药物治疗所有疾病。

(错误)2. 小儿推拿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儿童。

(错误)3. 小儿推拿时,力度越大效果越好。

(错误)4. 小儿推拿可以作为儿童日常保健的一部分。

(正确)5. 小儿推拿不需要专业培训即可进行。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小儿推拿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列举小儿推拿中常用的几个穴位及其作用。

3. 描述小儿推拿在治疗儿童感冒时的操作方法。

四、案例分析题某3岁儿童因消化不良来接受小儿推拿治疗,请根据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设计一套适合该儿童的推拿方案,并说明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结束语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对于儿童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希望通过这份题库,考生能够对小儿推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推拿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推拿手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库可能会有所不同。

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ppt课件
处理异常情况
如推拿后出现皮肤红肿、破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 感染或加重症状。
记录与反馈
对推拿过程及效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同时,将推 拿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或监护人,以便其了解小儿的治疗进展。
05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家长学习简单手法操作
学习基本推拿手法
家长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几种简单且常用的小儿推拿基本 手法,如推、拿、按、摩等。
亲子互动按摩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互动按摩,增进亲 子关系的同时,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按摩效果评估
了解如何评估按摩效果及孩子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按摩方式和方 法。
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分享学习成果
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学习小儿推拿的心得体会,以 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效果。
交流互动环节
设置交流互动环节,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学习 和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小儿推拿ppt课件
目 录
• 小儿推拿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 常见病症治疗方案设计 • 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措施 • 家长参与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及作用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刺激小儿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 ,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02
常用手法介绍与操作演示
推法
01
02
03
04
定义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分类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
操作要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动时 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小儿推拿技术是以揉法、推法、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小儿特有的腧穴上,治疗儿科疾病的推拿医疗技术。

以其腧穴的操作手法不同,功效各异。

因操作手法方向、轻重变化而有补泻之分。

适应的病证包括腹泻、便秘、疳积、遗尿、发热、咳嗽、夜啼、惊风、麻疹等多种病证,也用于小儿保健。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手法1.推法推法是以指、掌、拳或肘等着力于施术部位上,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

用于小儿时,多以指、掌等置于施术部位上,保持均衡的压力,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或弧形推动。

如果直接在皮肤上操作,需要涂抹介质(即用油、水、膏、粉等润滑物质作为中介后,再作手法操作),其操作力度以不带动皮下组织为宜。

以下各种推法均要遵循这一要求。

(1)直推法用拇指桡侧或指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对侧或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拇指保持一定的压力,依靠拇指掌指关节运动带动手指运动,沿皮肤表面做单方向直线推动。

或以中指罗纹面、示中二指并拢,或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后的罗纹面等部位着力于施术部位,腕关节伸直,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手指运动,使手指掌面沿皮肤表面做单向直线推动。

频率大约200~300次/分,用力均匀,始终如一。

(2)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示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

(3)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4)合推法以两拇指罗纹面自穴两旁向穴中推动合拢。

2.揉法见经穴推拿技术。

3.摩法用掌心或并拢的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指面附着在体表做轻柔缓和的环形运动的手法。

4.捏脊法捏法之一。

用拇指指端桡侧缘向头部方向顶住脊柱或脊柱两侧皮肤,示、中指前按,三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或者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紧贴脊柱两侧皮肤,拇指前按,两指相对轻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从龟尾处到大椎穴。

5.捣法用中指指端着力,或手指屈曲,以示或中指近侧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

小儿推拿常识

小儿推拿常识

h
51
小 儿 推 拿 胸 腹 部 穴 位
h
52
小 儿 推 拿 手 掌 部 穴 位
h
53
小 儿 推 拿 手 掌 及 前 臂 部 穴 位
h
54
五经穴
(1)位置 :五指末节罗纹面
拇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
(2)手法 :旋推为补,直推向指根方向为清 次数:100到500次。
h
55
h
58
(3)作用: 大肠虚寒:用补法 大肠湿热:用泻法(30min有效) 小肠:泻法,代清下焦湿热 胃:清法,食滞中焦
h
59
四横纹
(1)位置 :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二节横纹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约50次
(3)主治: 咳喘、腹痛、惊风
h
60
h
61
小横纹
(1)位置 : 掌面,五指根节横纹处
和“面”状穴; 三是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清热、消导为主。
h
6
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的简单应用,而 是在理论、手法、穴位上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 应用的特色。

h
7
【小儿年龄分期】
胎 儿 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 儿 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 幼 儿 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幼 童 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儿 童 期——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
(2)手法 : 掐,3-5次;或往返直推,50次
(3)主治: 发热,烦躁
h
62
肾顶
(1)位置 : 小指顶端
(2)手法 : 以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推拿疗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常用方法,“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幼科发挥》,是指利用手、肢体其他部位或器械在人体体表部位或穴位进行各种规范性操作,达到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推拿和按摩属于一个概念,只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称谓,如北方称“按摩”,南方称“推拿”,中原一带则称“推按”,包括推、拿、按、摩、滾、揉、擦、抖、点、捏、掐、捻、拍、击、摇等多种手法,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舒适安全、易学易推广的特点。按摩的适应症很广泛,涉及到骨伤、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除了健康人群的保健外,还适用于亚健康人群的多种症状,广泛用于养生、美容、美体、减肥、戒烟等方面。1.伤科疾病:各种扭挫伤、关节脱位、颈椎病、落枕、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胸胁岔气、椎间盘突出症、踝关节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及骨折后遗症等。2.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胃脘痛、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冠心病与糖尿病等。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腺小叶增生及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等。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发热、惊风、咳嗽、百日咳、腹泻、呕吐及消化不良等。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咽喉痛、耳鸣、耳聋等。6.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及术后肠粘连等。推拿按摩的禁忌症1.严重皮肤病、烧伤、烫伤或皮肤破溃的病人。2.年老体虚、极度衰弱,经不起轻微手法作用者。3.骨折或怀疑骨折病人。4.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恶性肿瘤、脓毒血症等。5.妇女妊娠期和月经期均不宜在腹部、腰骶部及臀部按摩。6.某些急性传染病、精神病、极度疲劳、醉酒后神志不清、以及发烧者。7.某些感染性疾病,如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脓肿等。8.各种出血症,如外伤出血、便血、尿血等。9.某些急性损伤,如脑或中枢神经的急性损伤、急性脊柱损伤,骨折早期、截瘫初期、皮肤破裂等。注意事项1.操作者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戴饰品,以免操作时伤及受术者皮肤。2.治疗室要光线充足,通风保暖。3.除少数直接接触皮肤的手法(如擦法、推法、美容美体等)外,治疗时要用推拿巾覆盖治疗部位。小儿推拿要使用介质,以保护皮肤。4.对于过饥、过饱、酒后、暴怒后及剧烈运动后的人,一般不可立即施以推拿治疗。5.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隔日或每日1次,疗程间宜休息3-5日。6.注意手法持久、柔和、有力、均匀、深透、渗透的基本要求。7.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第四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第四节 小儿推拿治疗概要

二 小儿推拿顺序
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 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 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 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 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 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 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 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 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 男女,均按摩左手。
小儿推拿学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 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 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推拿 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和《小儿推拿秘诀》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 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 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 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三 小儿推拿适应症与禁 忌症
【适应症】小儿推拿疗法适用的对象一般是6岁 以下的小儿,尤其适用于半岁至3岁的婴幼儿。6 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应用此法,但因为随着年龄 的增长,机体对按摩的感知力下降,所以疗程相 对要长一些。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泛,可治腹泻、 呕吐、疳积、便秘、腹痛、脱肛、发热、咳嗽、 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证。 【禁忌症】有重大疾病的小儿,如心脏病、肿瘤、 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 的部位等,不宜采用推拿疗法。
五 小儿推拿常用介质
生姜汁 取鲜生姜适量切碎、捣烂,取汁液应用。小儿在冬春季节,常用姜汁,取其辛温,能发汗解表、温中健 胃、助消化之功效。既可用于风寒感冒,捣烂,取汁液应用。葱白能散在表之风寒,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作用。对于感冒 风寒的轻症,常用葱白汁作介质,此外,对于因寒凝气滞所导致的小便不利,也可使用本品。 鸡蛋清 把生鸡蛋打一小洞,然后倒置,取渗出的蛋清使用。有清热除烦,消积导滞的功效,用于消化不良,热 性病,或久病后期烦躁夫眠,手足心热等病症。 薄荷水 取鲜薄荷叶或干薄荷叶(鲜者最好),浸泡于适量的开水中,容器加盖存放8个小时后,去渣取汁液应用。 小儿在夏天炎热季节常用。因其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选疹的作用,故对于风热感冒或风热上犯所致 的头痛、目赤、咽痛等,或痘疹初期隐隐不透,或麻疹将出之际,均可用薄荷水作介质。 滑石粉 医用滑石粉或爽身粉均可。本品有润滑皮肤,干燥除湿的作用。对于婴幼儿及皮肤娇嫩者,一年四季均 可使用。 白酒 采用市场出售的普通白酒或药酒。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麻木不仁,手足拘挛,局部瘀血 等病症。 红花酒精 将1克红花浸入100毫升酒精中浸泡2周,取汁液使用。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穴位按摩及四肢酸痛。 其他 如冷水多用于退烧;风油精用于风热感冒。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支气管炎哮喘
• 寒喘治则: • 揉天突 • 直擦膻中 • 横擦膻中 • 推肺经 • 推三关 • 揉丰隆、定喘、肺输
• 热喘 • 揉天突 • 直擦、横擦膻中 • 清肝经 • 清天河水、退六腑
百日咳(顿咳)
• 治则:清肺降气化痰 • 揉天突, • 交叉推膻中 • 清肺经 • 清大肠, • 揉三阴交 • 捏脊
(一)厌食
• 1.补脾经100次。 • 2.推大肠100次。 • 3.掐四缝100次。 • 4.摩腹:患儿仰卧位,医者位其右侧,按顺逆时
针方向各摩腹100次。 • 5.按揉足三里100次。 • 6捏脊:患儿俯卧位,一般捏脊3遍,“捏三提一
法”3遍,加强提 大肠俞、胃俞、脾俞、三焦俞。 • 7.每日1次,连作6天为一疗程。
• 特点:力度轻,皮动肉不动。 • 举例:摩中脘、摩脐、摩腹
3 掐法
• 掐以甲入。 • 特点:快入快出,垂直用力。 • 举例:掐人中
4 捏法(捏脊)
普通捏脊
冯氏捏脊法
• 普通捏脊:两拇指至于脊柱两侧,从下向 上推进,边推边以食中二指捏拿脊旁皮肤。
• 冯氏捏脊法: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 小指屈曲并重叠,以食指第二指节垂直于 脊柱正中,从下向上推进,边推进边以两 指交替夹持起脊柱正中皮肤。
• 健脾益胃 • 揉中脘 推脾经 揉足三里 捏脊
厌食
• 治则消导积滞 • 揉中脘 • 补脾经 • 揉板门 • 掐揉四横纹 • 推四横纹 • 运八卦 • 推三关 • 按揉足三里 • 捏脊
疳积
腹痛
• 腹痛-感受寒邪:温阳止痛 • 摩腹 • 揉脐 • 提拿肚角 • 揉足三里 • 按揉大肠腧
• 腹痛-饮食积滞 • 摩腹 • 分推腹阴阳 • 清脾经 • 清大肠 • 推下七节

小儿保健推拿PPT课件

小儿保健推拿PPT课件
【定位】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置于小儿两眉间,沿眉棱骨上缘同时向两边分推至
眉梢处,称推坎宫,又称头部分阴阳。20~30次。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应用】※推坎宫亦为头部常规手法之一。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11
头面部常用穴位——太 阳
3、太 阳
※治疗烦躁、肝阳头痛按揉百会; ※治疗虚证之目眩、遗尿、脱肛、虚脱久泻可用按揉法, 亦可用灸法救脱。
14
头面部常用穴位——印 堂
6、印 堂
【定位】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按之,掐按后加揉。掐按3~5次,揉20~50次。 【功效】醒脑提神,祛风通窍。 【应用】※治疗感冒,头痛多用按揉法;
4
理论基础
• 中医学认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 理功能未曾健全。
• 小儿的脏腑娇嫩,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表现出肺脏娇嫩 、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小儿之体为“稚阴稚阳”, 脏腑柔弱,御邪能 力较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 同时,小儿又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代谢快,生长快;小 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 书·小儿则》中所说:“小儿之病,……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 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
【定位】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中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操作】
1、推太阳(头部手法三) 从小儿眉梢处向后下方经太阳穴直 推至耳门穴,称推太阳,20~30次。
2、揉太阳(运太阳) 向的眼方向揉中加按为补法,30~90节; 向耳的方向揉中加按为泻法,30~90节(揉5按1为一节)。

小儿推拿基本知识

小儿推拿基本知识



功用: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清
热利湿、化痰止呕。

临床应用:( 1)补脾经常用于脾胃虚弱,气血
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
等症。( 2)清脾经常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
恶心呕吐、腹泻痢疾、咳嗽痰饮等症。
肝经:(肝、肝木)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方法:顺时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称补肝经; 直推为泻,称清肝经。(或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 泻)

临床应用:补大肠经常用于虚寒性的腹泻、腹痛、 脱肛等症。清大肠经常用于湿热腹泻,饮食积滞, 赤白痢下,便秘等症。
小肠:(小肠经)

位置:小指尺侧从指端
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向心推为
补,称补小肠;离心 推为泻,称清小肠。 次数:推300~500次。


功用:清利下焦湿热。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水泻。

推拿顺序:(1)先上肢,后头面,后躯干,后下肢。(2) 先主穴,后配穴。(3)先刺激量轻的穴位,后刺激量重 的穴位。除特殊需要外一般按上述三种顺序那一种都可以。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脾经:(脾、脾土)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拇指桡侧指端到指跟)。 操作方法:屈拇指向心推为补,称补脾经(或者顺时 针或逆时针旋推为补);直拇指离心推为泻, 称清 脾经。 次数:推300~500次。
阳、运八卦等合用。
胃经:(胃、胃腑)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一
节。(手掌大鱼际外侧赤 白肉际交界处)

操作方法:旋推为补,称 补胃经;直推为泻,称清
胃经。

次数:推300~500次。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小儿推拿--防治宝宝外感疾病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小儿推拿--防治宝宝外感疾病

国医传习所之中医临床小儿推拿--防治宝宝外感疾病一、抗生素滥用现状1、抗生素滥用现状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的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从而威胁重要的临床治疗,也可能成为儿童生长发育与健康的潜在危害。

2、抗生素滥用的源头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人曾经在江浙一带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学龄期儿童中(大约8岁的儿童)将近60%的人尿检里面有抗生素,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其中很多抗生素是动物专用的抗生素。

可见抗生素滥用的源头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饮用的水、吃的食物,动物、家禽、畜类它们体内富含的或者沉积下来的抗生素,被我们吸收到人体。

所以说,抗生素滥用不仅存在于临床治疗中,环境和食品也是儿童抗生素的重要暴露源。

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这张图的标题是“超级细菌究竟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图中有一位专家,他在鼓吹说抗生素能医治天下所有的病。

他吹的牛太大了,导致抗生素与病菌不断的竞争,不断的更新换代,总有一天,抗生素会黔驴技穷,导致细菌无药可治,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已经在全球各地蔓延开来,如果我们不加以控制,必将是一场灾难。

针对抗生素滥用现状,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今天我们推荐一种绿色疗法——小儿推拿。

三、小儿推拿的特点——不用药,不用针,见效快。

1、它具有方便易行,疗效显著的特点;2、同时不受医疗设备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做;3、更主要是患儿可以免除吃药打针的痛苦;4、如果说我们父母给孩子操作的话,能进一步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5、小儿推拿作为绿色疗法,深受患儿及家长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保健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当然,有的病可以适合推拿,有的病不适合用推拿,所以我们要分辨清楚。

这在中医上叫知常达变,知道正常的状态,去揣测变化的情况。

那什么叫做正常呢?下面就以发烧为例,讲一讲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什么样的发烧是正常的。

四、知常达变首先大家一定要清楚发热不是坏事,发热是自身免疫力不断完善的过程。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资源,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开展小儿推 拿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小儿推拿的认知度。
线上推广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小儿推拿相关知识和案 例,扩大宣传覆盖面。
线上线下相结合培训模式探索
线上理论学习
提供线上视频课程、图文教程等学习资源,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 习小儿推拿理论知识。
年龄段划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如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等,采用不 同的推拿方案,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个性化调整
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如病史、家族遗传等因素,对推拿方案进 行个性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长期跟踪观察及效果巩固
定期随访
对接受过小儿推拿治疗的小儿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其身体状况和 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的疗效。
03
情绪表现
观察小儿推拿前后的情绪变化 ,如哭闹、烦躁等情绪的改善 情况,评估推拿对小儿心理状
态的调节作用。
04
家长反馈
收集家长对小儿推拿效果的反 馈意见,了解家长对推拿的认
可度和满意度。
针对不同体质和年龄段调整策略
体质辨识
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如寒热虚实等,选择相应的推拿手法和穴位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法选择和力度掌握原则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捏、揉等。
力度要适中,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对小儿造成 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小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 和力度。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

小儿推拿调理27种常见疾病小儿推拿疗法早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比起那些药物治疗,家长们越来越信任小儿推拿这种纯绿色疗法,下面为家长们汇总了27种小儿推拿治小儿常见疾病的方法,包括解决感冒咳嗽、发热、哮喘、吐奶、腹泻等症状的简单推拿方式,很有效!小儿推拿原则和注意事项01不静心时不推。

这包括操作者的专心和孩子的安静。

闹则气乱,推拿效果差。

操作者要心平气和、专注操作,不能三心二意,神不达,意不表;孩子要安静地享受操作的过程,不能在孩子大哭不止时,强行推拿。

家长推拿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分散精力。

02环境嘈杂时不推。

嘈杂时,影响操作者和孩子的心情。

03饭前饭后半小时不推。

(或者说过饱过饥时不推)04推拿部位有骨折或皮肤溃烂,不能推。

05子时与午时不能推。

肝心当令,魂与神宜安宁,不可打扰。

06推拿时要轻而实、快而稳,推拿速度在150~200下/分钟,初学者以100~150下/分钟,推拿时间单穴位以一岁一分钟为原则,推拿时术者手指要紧贴皮肤、轻轻的、均匀的推拿。

操作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

天河水例外(天河水只有一个向心为清的方向,没有离心方向的操作)。

3、三字经小儿推拿特点:(1)三字经小儿推拿强调取穴少,一般每次取穴3~5个,不宜太多。

取穴多,气易乱。

(2)取穴位置以手臂的前臂为主,少取躯干部穴位。

躯干部穴位离内脏近,属于脏腑点穴范畴,对于不是专业医生或从业人员,易伤内脏,不建议多按。

(3)推拿介质以医用滑石粉以宜,在药店可以买到,在家可以用爽身粉代替。

滑石粉适宜久推,其他介质不能久推,并且可能伤到皮肤。

萱宁堂小儿推拿今日分享: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咳嗽起来没完吗?药也吃了,针也打了,液也输了,推拿也推了,可是就是好不彻底??尤其是那些所有的方法都试了,医院也住了,药也吃了,把小儿推拿当做最后救命稻草的朋友,我只能告诉你,小儿推拿的效果很好,但是在你身上有没有效果,还要全凭你的配合。

【咳嗽】饮食八忌:一忌寒凉食物(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冷冻饮料。

小儿推拿治疗儿科常见病

小儿推拿治疗儿科常见病

PART 03
小儿推拿操作技巧与注意 事项
REPORTING
准备工作与环境要求
室内温度适宜,保持 空气流通,避免患儿 受凉。
准备好推拿所需用品 ,如毛巾、按摩油等 。
推拿前需洗手、修剪 指甲,避免刮伤患儿 皮肤。
手法选择及补泻原则掌握
根据患儿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法,如推、 拿、揉、捏等。
掌握补泻原则,对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或 平补平泻法。
PART 02
常见儿科疾病及推拿治疗 方法
REPORTING
消化系统疾病及推拿方案
01
02
03
腹泻
通过推拿补脾经、推大肠 、摩腹、揉龟尾等穴位, 达到止泻、调理脾胃的目 的。
便秘
推拿清大肠、退六腑、摩 腹、推下七节骨等穴位, 以润肠通便、清热泻火。
厌食
通过补脾经、揉板门、运 内八卦、摩腹等推拿手法 ,刺激消化、增进食欲。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制定个 性化的推拿治疗方案。
加强沟通与宣传
与患者及其家长充分沟通,解 释推拿治疗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配合度。
开展多学科合作
与儿科、中医科等相关科室合 作,共同研究推拿治疗儿科常
见病的最佳方案。
PART 05
预防保健措施与家庭护理 指导
REPORTING
预防措施建议
注重孕期保健
呼吸系统疾病及推拿技巧
感冒
01
推拿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等穴位,以疏风解
表、缓解感冒症状。
咳嗽
02
通过推肺经、揉肺俞、分推肩胛骨等推拿手法,达到止咳、化
痰、平喘的效果。
哮喘
03
推拿定喘穴、肺俞穴、天突穴等,以宣肺平喘、缓解哮喘症状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引言儿童是任何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因此,儿童的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调整和刺激儿童体内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其健康和治疗疾病。

然而,虽然小儿推拿对许多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些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我们注意和遵守,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适应症1. 感冒和咳嗽儿童常常容易受到感冒和咳嗽的困扰。

推拿可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通过按摩和刺激背部、胸部和肩部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促使儿童身体内的能量流动,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感冒和咳嗽的康复过程。

2. 儿童消化系统问题许多儿童容易受到消化系统问题的困扰,如腹痛、腹泻和便秘。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特定穴位来调整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缓解腹痛和改善腹泻和便秘问题。

3. 睡眠问题儿童的睡眠问题常常令父母十分担忧。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儿童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按摩头部和脚底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让他们更容易入睡。

4. 儿童运动损伤儿童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常常会遭受到一些轻微的损伤,如扭伤、摔倒等。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受伤部位周围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5.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品质。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整儿童体内的能量流动和平衡,改善大脑的功能,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通过按摩头部和背部的穴位,小儿推拿可以增强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禁忌症虽然小儿推拿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需要我们慎重对待。

当儿童感到发热时,不适合进行推拿。

因为发热是身体对抗外界病毒和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此时推拿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推拿。

2. 皮肤问题儿童如果有皮肤问题,如湿疹、烧伤等,不适合进行推拿。

小儿推拿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推拿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发热
• 开天门100次 •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 功用:醒脑、镇惊、安神。 •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
次。
小儿发热
• 运太阳100次 •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
小儿生理的基本特点形态未成熟,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 的耐受力比成人要差。
• 2.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脏腑娇嫩,为“稚阴稚阳”之体,在 至于小儿冷暖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易为外邪所伤。
小儿生理的基本特点
•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与成人相比,小儿为纯阳之体,病因 单纯,少有七情(喜 怒 忧 思 悲 惊恐过度)之伤,所以也易于 康复。
• 揉法 • 用指端或打鱼机手肘,在穴位或某一部位做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揉动。 • 要领:手指和手掌应紧贴皮肤, 与皮肤之间不能移动,而皮下的 组织被揉动。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
• 掐法 • 用拇指,中指或食指在身体某个部位或穴位上,做深入并持续的掐压。 • 要领:力度需有效到大,使其作用为由浅到深。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
直推法 食指或中、食二指指面在穴位上活部位上, 做直线推动。 一大拇指桡侧或指面在穴位上活部位上, 做直线推动。 (1)操作:一大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指或中、
食二指指面在穴位上活部位上,做直线推动。 (2)补泻法: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泻,。
来回推为清或称平补平泻。
(3)要领
(1)轻而不浮,快而着实。

小儿推拿广意全文注释

小儿推拿广意全文注释

小儿推拿广意全文注释一、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1.中医基本理论根据中医理论,小儿疾病和成人疾病在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上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中医认为小儿的气血运行较为活泼,因此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变,此外小儿的脏腑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弱,对化学药物的耐受性也低,因此采用小儿推拿疗法可以避免或减少对孩子服药的次数。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穴位、拍打和捏拿等手法来促进小儿体内的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其抵抗力,从而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的中医疗法。

小儿推拿疗法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中医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经络学说小儿推拿疗法通过按摩穴位和拍打等手法来刺激小儿体内的经脉,调节气血循环,从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因此,对小儿推拿疗法来说,掌握好经络学说对于正确施术非常重要。

3.脏腑学说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脏器的总称,每个脏腑在人体内都有着独特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因此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可以有效地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

小儿推拿疗法可以通过按摩相关脏腑的穴位,来调整其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因此,了解脏腑学说对于正确进行小儿推拿非常重要。

二、小儿推拿广意的施术方法1.按摩手法小儿推拿广意主要是通过按摩手法和拍打手法来进行的。

按摩手法包括沿穴位做揉、搓、拨、抚、部分或整体推拿按摩等。

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小儿的健康状况。

2.拍打手法小儿推拿中的拍打手法主要是通过用手掌或指尖轻轻拍打小儿身体各个部位,从而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

3.辅助疗法小儿推拿疗法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疗法,如艾灸、拔罐等,来增强疗效。

小儿推拿广意的施术方法主要包括按摩手法和拍打手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促进小儿体内的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