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本科)

合集下载

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计划(3篇)

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本实践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物流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概念、分类及特点(2)物流系统及要素(3)物流法律法规2. 物流运作管理(1)仓储管理(2)运输管理(3)配送管理(4)供应链管理3. 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处理技术(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运作中的应用4. 物流企业案例分析(1)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案例分析(2)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案例分析5. 实践操作(1)仓储操作实训(2)运输操作实训(3)配送操作实训(4)供应链管理实训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系统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实际运作。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仓储、运输、配送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

五、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课时:共计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24课时。

2. 实践教学时间:分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物流基础知识(8课时)(2)第二阶段:物流运作管理(16课时)(3)第三阶段:物流信息技术(8课时)(4)第四阶段:物流企业案例分析(8课时)(5)第五阶段:实践操作(8课时)六、实践教学考核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10%)、实践操作(20%)、小组讨论(10%)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本科)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本科)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技术知识基础,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受到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海关、工商税务、交通运输、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物流管理、物流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等相关的单位工作。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应全面发展,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满教学规定的学分,外语通过四级统考,原则上英语要求达到六级水平。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物流产业规划与管理、物流园区设计与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实际工作或研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四、学分要求和学位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修满168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合格后方能毕业。

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规定方能取得学士学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五、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六、主要课程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物流管理概论、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技术、程序设计语言、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物流管理决策与模拟。

七、课程设置本专业教学总学时为265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517学时,实验学时按实际学时数的一半折算为141学时),共计168学分。

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1.通识课程共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

北物_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北物_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七、课程结构分析表
表一
公共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拓展课 实践环节 累计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应修学分参考表
课程模块
最低毕业 各学期最低学分 学分 1 2 3 4 5 6 7 8
必修 43
16 17 5 5 0 0 0 ――
必修 54
8 11 16 8 7 2 0 ――
基础课 必修 17
0 0 3 3 4 5 2 ――
四、学制
四年。
五、毕业合格标准及学分要求
(一)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
177 学分
其中:必修课:
114 学分
选修课最低:
36 学分
实践环节:
27 学分
(二)获得学士
符合《北京物资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条件者,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教学计划进程表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课 课程 程 课程 类别 性 编码
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以及各模块选修学分要求见下表。
经济类课程: 国际金融 税收学 国际商法 海关实务 管理类课程: 战略管理 项目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渠道管理 跨国公司管理(双语) 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类课程: 管理会计 计量经济学 市场调查与预测 SPSS 软件应用 工程类课程: 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装备选型与集成 沟通类课程: 物流管理专业英语 商务谈判 B 合计
(4) 参与企业实习。包括在 1-7 学期之间参与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实习,或学生
自行联系的企业实习,不包括毕业实习。实习须提交相关实习证明和相应 的
实习报告,每次实习可以 1 获得学分。此项累计不超过 2 学分。 3、课程实习 要求达到 5 学分。学生可以有以下选择:
(1) 选修独立实验课。此项为必选项目,学生必须修满 3 学分以上。可供选择的独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20601专业名称: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精深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能适应第三方物流管理需要,具备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创新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1、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检索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物流学、企业物流管理及物流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技能和较为系统的物流管理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英语交流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有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熟悉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有关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和人文社科知识。

具有较强自学水平和接受新知识钻研新问题的能力。

专业素质:具有为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外语会话、计算机应用等知识。

具有较强的物流管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其相关的基本管理技能。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专业介绍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各类企业物流需求分析、物流运作方案制定、物流过程控制、物流经营管理实践的能力,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物流运作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适用对象: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司、企事业单位物流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工作,以及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工作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及对本专业感兴趣的人员。

入学资格: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同或相近专业高等专科(含专科)以上学历者。

入学水平测试:由省级电大组织实施,在学生注册前进行。

主修课程:物流管理基础、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企业战略管理等。

(仅供参考)修业与毕业: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最短毕业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

学位取得:符合学位申请相关条件:必修课平均成绩70分以上(含70分);其它各科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通过学位英语相关考试(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毕业论文(设计)达到良及以上等。

符合以上条件者,可申请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

(具体要求参见中央电大与学位授予高校共同制定的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毕业可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2.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具备物流管理应用程序操作能力,物流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5.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物流教师工作计划

物流教师工作计划

物流教师工作计划
1. 工作内容概述
本学期的物流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等方面展开,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结合行业最新动态和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
- 熟悉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 能够运用物流管理工具和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 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
- 了解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3. 教学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将分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环节。

每周安排2节理论课和1节实践课,实践课主要包括模拟操作和案例分析。

4.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将由本人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组成,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和权威性。

同时,会邀请相关企业的物流经理和专家来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实战体验和行业视野。

5. 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案例分
析报告等。

同时,将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物流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基础课程1.经济学基础: 介绍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2.管理学基础: 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3.运筹学: 研究决策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为物流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4.统计学: 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物流管理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5.信息技术基础: 学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物流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专业课程1.物流管理导论: 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全面了解。

2.供应链管理: 学习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供应链整合和协调能力。

3.运输与配送管理: 学习各种运输模式和物流配送方式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运输和配送能力。

4.仓储与物流设施管理: 学习仓储管理和物流设施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仓储和物流设施管理能力。

5.物流信息系统: 学习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营能力。

6.国际物流与跨境电商: 学习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能力。

实践环节1.实习实践: 学生在物流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实训项目: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物流管理实训项目,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实践: 学生在毕业前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术研究: 鼓励学生参与物流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物流管理知识和能力培养,以适应物流行业的需求和发展。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张振文修定版)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张振文修定版)

衡阳师范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210W(执笔人:张振文审核人:谭和平审定人:谭忠真)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工程学和物流网络的基本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从事各类大中型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物流管理工作及国际商务物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流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物流管理与网络规划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为:1.掌握管理学、网络工程及现代物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物流规划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掌握物流商品的成分、性能、检验、养护、包装、运输和配送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的基本技能;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及文案处理能力、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现代物流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物流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才能,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信息处理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7.熟练地使用一系列的物流装备及工具,初步具备物流方案的解决能力。

三、主干(核心)课程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物流运筹学、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与应用、配送中心设计与规划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市场营销、网络经济学、仓储与库存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数据库应用基础。

四、学制及学位1.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

根据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业时间为三至六年。

2.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学分及学位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79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通识必修课53学分,通识必选课4学分,专业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61学分(必修课29学分,选修课32学分)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3学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12学分。

2.修满规定学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衡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物流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物流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物流管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物流管理》该精品课程建设实施计划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的建设与革新、教学队伍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制作、教学资源上网、学习交流、教学队伍培训、经费使用等的总体规划和年度执行计划等方面展开。

一、建设目标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趋势势,中国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类型的变化,客观上使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提炼、丰富、发展课程内涵,加大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力度,使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成为一个要素匹配、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发挥管理学改革、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在于培养适应物流管理基础工作第一线需要的,从事物流管理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坚持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灵魂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目的,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建立参与式、互动式、情景演练时式、模拟教学综合一体的教学方法体系,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建立多媒体课件、立体化教材、网上资源、第二课堂,企业基地融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以综合管理能力、职业道德考核为目的,建立全程化、立体化考核体系。

构建能适应创造性经济学人才培养和实践型教学模式需要的课程体系,将本课程建设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践性、符合教育学普遍规律、体现本学科特色的省级精品课程。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物流管理》课程建成为特色鲜明的物流管理课程,为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出业务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服务。

二、课程建设内容:1、课程定位《物流管理》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和对学生应用型能力素质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以所学的管理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因此,《物流管理》课程建设必须突出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建设规划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物流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对学生应用型能力素质的要求,将该课程总体分为两大模块:(1)理论教学内容模块本课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主要介绍物流管理基本原理及发展史、物流环节、物流方法。

物流管理专业(对口)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对口)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属性:财经大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代码:620505]一、总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培养目标(一)总的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大学专科层次,能从事各类物流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具体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能力,熟练掌握物流业务流程与配送管理技术,掌握各类物流设备操作技术及自动化应用等技术,具备对物流企业人、财、物等经营要素和商品的进、存、配、运各环节的管理能力,成为既懂物流经营业务、又懂企业管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与岗位是:1、生产企业的物流及供应链中、基层管理人员;2、批发企业的物流及配送中心高、中、基层管理人员;3、零售企业的物流及连锁配送中心高、中、基层管理人员;4、第三方物流企业高、中、基层管理人员;5、仓储运输企业的物流及运输调配方案高、中、基层管理人员;6、邮政企业的物流及配送中心高、中、基层管理人员;7、工商企业的文秘、行政等职能管理人员等等。

二、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一)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1、领会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系统掌握从事该专业必备的各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评价与选择物流技术方案和进行物流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和数据库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掌握物流配送中心的组建、运作方面的知识,具备进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能力;掌握物流设施和设备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设备设施管理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和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传播工具,评价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有关物流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物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本科物流管理与工程

本科物流管理与工程

本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管理和工程相关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科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学习国内外物流管理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管理与创新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从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背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背景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产业迅猛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设立的。

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管理和工程相关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基础理论: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物流系统、物流网络、物流成本等内容。

2.供应链管理:介绍供应链的概念、特点和管理方法,包括供应商选择、库存管理、配送中心设计等内容。

3.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在线物流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物流工程设计:介绍物流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物流系统规划、设备选型、布局设计等内容。

5.物流成本管理:介绍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实践,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信息成本等内容。

6.物流运营管理:介绍物流运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内容。

7.物流质量管理:介绍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实践,包括运输质量控制、仓储质量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内容。

以上是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流管理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三、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践课程、项目实训等。

1.实习:学生在大三暑期或毕业前的一学期参加企业实习,通过实践操作与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

应用型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

应用型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改革现存的教学体系,创新以实践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入手,就应用型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展开探讨,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在高等学历教育中,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别于一般本科教育,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在学习目标定位中居于重要地位,以期实现学校学习阶段与社会工作的顺利对接。

一、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尽管起步较晚,物流人才培养和物流教育的相对滞后,但由于人才需求量大,许多高校均已开设或即将开设。

而定位于应用型本科层次的院校,该专业的教学多为从其他管理类专业借鉴而来,现有的教学模式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存在陈旧老化、不规范,严重脱离实际工作的情况。

同时,师资力量薄弱是物流业人才培养中最突出的问题,从其他管理学科直接转化而来的教师往往实践经验不足,而来自物流实践现场的教师又常常缺乏宏观、系统的思维,影响创新理论的发展,即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缺乏普遍存在。

因此,改革现存的教学体系,创新以实践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势在必行。

二、应用型本科层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本科层次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中、高级应用性物流专门人才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物流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形成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要使绝大部分毕业生达到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基本要求,要重点掌握从事物流管理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而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层次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主要还停留在研究型的的传统学科教育模式阶段,重理论,轻实践。

即使提到实践也仅仅是对书本上的实践课在课堂上“实践”而已,与培养目标定位名实不符,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不大。

现代物流专业教学计划

现代物流专业教学计划

现代物流专业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现代物流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涵盖货物流通、仓储、物流信息、运输、包装等多个方面内容。

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

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现代物流领域具有竞争力。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目标1.物流管理概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发展趋势,掌握物流体系的构成和运作方式。

2.仓储管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仓库布局、库存管理、装卸操作等。

3.运输管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包括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成本控制等内容。

4.物流信息系统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5.包装与装卸技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包装与装卸技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包装和装卸操作技巧。

6.物流服务与管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物流服务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物流管理的要求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教学方法: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2.实践课程教学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实验、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安排1.物流管理概论学时安排:40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内容:物流管理概念、原则、发展趋势;物流体系构成、运作方式。

2.仓储管理学时安排:40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内容:仓储管理基本知识、技能;仓库布局、库存管理、装卸操作。

3.运输管理学时安排:40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内容:运输管理原则、流程;运输方式选择、运输成本控制。

4.物流信息系统学时安排:40学时,每周2学时。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概念、作用;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方法。

5.包装与装卸技术学时安排:40学时,每周2学时。

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1.doc

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1.doc

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1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物流管理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现代物流管理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物流企业、港航企业、其他企业相关部门、公共事务管理、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及科研工作。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毕业生通过学习,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队精神、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2.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了解中国历史及基本国情,掌握一定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物流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备较强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物流管理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管理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物流及相关领域的业务知识及政策法规,使学生具备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管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7.具备现代化的信息检索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物流运筹学、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学、企业物流管理四门课程。

所有学位课程的成绩必须达到75分及以上,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2.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物流运筹学、供应链管理、交通运输学、企业物流管理、国际航运管理、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概论、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本专业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年制,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为164,其中必修课101学分,选修课63学分(包括任意选修课8学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教育部司局函件关于转发《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152号有关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推动物流学科建设,促进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的规范、健康发展、现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转发给你们。

供参考。

附件:1.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2.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0 0八年七月四日附件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附件五)、《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等文件精神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4)》,对各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培养方案要体现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为导向,以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掘各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上的优势,结合各高校自身特点不断进行物流管理本科教育改革,促进我国物流高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或修订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一)统一性与多样性兼顾我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相同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目标、基本要求、核心课程、基本实践教学环节等,由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定,各高校参照执行。

同时,为保证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各高校应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并可以此为基础提出各自的具体培养要求,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技术知识基础,扎实的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受到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和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邮政、电信、金融、保险、海关、工商税务、交通运输、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物流管理、物流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等相关的单位工作。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应全面发展,在规定的期限内修满教学规定的学分,外语通过四级统考,原则上英语要求达到六级水平。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物流产业规划与管理、物流园区设计与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实际工作或研发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四、学分要求和学位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修满168学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合格后方能毕业。

修满总学分及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规定方能取得学士学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五、主干课程
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六、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物流管理概论、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技术、程序设计语言、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管理、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物流配送中心设计、物流管理决策与模拟。

七、课程设置
本专业教学总学时为265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517学时,实验学时按实际学时数的一半折算为141学时),共计168学分。

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1.通识课程共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基础。

共计1032学时,占总学时的38.83%;52学分,占总学分的30.95%。

2.专业基础课程共10门: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物流管理概论、财务管理、程序设计语言。

共计505学时,占总学时的18.00%;29学分,占总学分的17.26%。

3.专业课程共10门: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配送中心设计、企业战略管理、物流管理决策与模拟。

共计417学时,占总学时的15.69%;25学分,占总学分的14.88%。

4.专业选修课程:共分2个模块,学生应修576学时,占总学时的21.67%;达到32学分,占19.05%。

专业课模块:物流管理专题、系统工程、物流英语、国际金融与贸易、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包装、电子商务、数据库及其应用、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废弃物流学、企业资源规划。

专业拓展模块:世贸组织规则、国际商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咨询与诊断、零售学基础、推销原理与技巧、国际经济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现代管理技术、经济法(物流法)、信息经济学、财政与税收、商品学。

5.公共选修课程:至少选修一门理科类课程,其余课程建议选经济、管理和法律类课程。

总选课程数不低于4门,不少于8学分。

八、实践教学
1.军训:按学校要求统一安排,一般在第一学期进行,2学分。

2.实习:
(1)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暑假进行,认识实习为期2周。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了解典型物流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产品特点、市场状况等,计2学分。

(2)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生产实习为期6周。

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从事物流基础管理、物流职能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规划与设计等相关实践活动,计4学分。

(3)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实习为期8周。

组织学生到政府机构、物流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市场调研、搜集整理资料、分析具体问题、建立物流规划与设计模型,计4学分。

3.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暑假中进行,一、二年级各0.5 学分,三年级1学分,合计2学分。

主要是进行社会、市场的有关调研工作,撰写调研报告或进行物流系统策划。

4.创新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各实践性教学环节均要紧紧扣住学生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均要凸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的训练。

5.毕业论文:6学分。

九、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2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和撰写学术论文各1个学分(见附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十、课程结构(见附表一)
十一、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表二)
十二、专业选修课程开课计划表(见附表三)
附表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结构表
附表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表
附表二(续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表
附表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实验)教学课程安排表
附:
物流管理专业科研训练计划
一、训练目的
1.深化专业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加强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及物流管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书面表达、思维创新等能力。

5.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定基础。

二、训练内容、要求
1.参加学术活动,让学生参加多种学术活动(至少3次)。

2.参加创业大赛,参加全国、学校、院里组织的各类创业大赛。

3.撰写学术论文,收集资料、撰写学术论文。

4.撰写学年论文,收集资料,撰写学年论文。

三、训练方式
1.聘请其他高校、物流研究所、物流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

其他学术活动(如参观、访问)。

2.指导学生组成创业小组;
3.指导创业小组选择创业项目;
4.指导创业小组完成创业计划.
5.指导学生阅读报纸、期刊杂志专题研究论文;
6.指导学生撰写学术论文,指导、鼓励学生发表论文;
7.奖励按管理学院学生科研奖励办法执行。

8.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9.鼓励学生自己申报课题,鼓励按照管理学院学生科研奖励办法执行。

10.进行相关指导(包括研究方法、工具等)。

四、实施要点
1.组织有关教师学习、讨论科研训练计划,领会基本精神和总体安排,要求相关任课教师确定科研训练参考阅读书目。

2.建立见习、实习基地。

加强合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总结,并有相关教师进行指导。

3.组织论文评比和奖励。

4.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

五、简明科研训练计划(见附表)
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