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环境对德育教育影响与改进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环境对德育教育影响与改进探索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对人
才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德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组
成部分,也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高校环境作为开展德育
教育的重要方法和关键手段,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对提升育人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高校环境主要
由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共同组成,其由高校的活动文化、观念制度、历史传承和物质设施所构成,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在高校特
殊环境和氛围的熏染下,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观念和思想,
对推动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D的XX大会议上,我
国政F正式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在高等教
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高校环境的德育作用、提升立德树人
的育人质量,是相关高校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高校环境与德育教育的内涵
11高校环境
高校环境主要包括人文景观、历史博物馆、科研成果、交往规则、行为方式、理论形态以及育人理念,是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
集合。高校环境是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
所形成的文化活动、物质环境、校园氛围、行为规范以及价值理念,包括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学术氛围、文化氛围、校风学风以及艺
术氛围等。高校环境具有下列特点:第一,时代性。高校环境是时
代的特定产物,充分体现了时代的人格与理想,是社会环境的浓缩
和升华。第二,开放性。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汇聚地,其具有较强
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其开放性特点也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第三,复杂性。高校环境包括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外来习俗、外
来价值观以及现代文化,基于高校环境的复杂性特点,为德育教育
带来一定的挑战,例如在高校中有所抬头的暴力、色情以及享乐主
义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带来冲击。
12德育教育
道德是社会行为活动、心理意识、行为规范、内心信念和社会
舆论的综合,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为爱社会、爱科学、爱劳动、爱
人民、爱祖国,对学生开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
念趋于主流,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绝大多
数学生都知道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以及尊老爱幼等公德,在具
体生活中却存在不爱惜公物、随地吐痰、乱挤乱撞等问题,道德行
为和道德认知存在脱节。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一些腐朽、落后的西方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社会中,例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极端思想等,对高校环境进行了侵蚀,并且为德育教
育的有效开展增加了难度。
2高校环境对德育教育的主要影响
21陶冶学生情操
伟大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熏陶的力量是强大且重
要的,高校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其对德育教育具有直接
且长期的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丰富的校园活动、稳定的校园秩
序以及优秀的教学队伍,都能够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感化和熏陶,促
使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
他人。情感的陶冶不是显性教育,其属于一种潜移默化、深层次的
影响过程,这种影响无法通过直接的德育教育来完成。当代大学生
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有所欠缺,通过良好和谐的高校环境,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我,在校园的细微环节获得感悟和熏陶,进而完成隐性德育教育。
22约束学生行为
高校环境具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其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与观念进行约束,遏制其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高校环境中的制度文化可以对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和德育教育,例如校规、校训、学风以及校风等,在将高校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时,促使学生从精神层面认可和接受高校的制度文化,进而约束和改正自身的错误行为和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
23完善学生人格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学生人格、实现其未来更好的发展,高校作为共同成员的知识和意识集合,集体生活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会带来直接影响。通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可以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高校环境,通过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和德育潜能进行发挥和挖掘,能够促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认知结构、知识储备以及交际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改善以及调节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进而完善学生人格。
3基于德育教育下的高校环境改进对策
31优化高校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高校的重要象征、外在标志和隐性德育教育资源,将物质环境与德育教育充分结合,可以实现对学生道德的熏陶和感染,因此,高校要以德育教育为基础,不断改进以及优化高校物质环境。首先,构建富有德育功能的立体物质环境,在物质环境建设中,要充分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通过对物质环境的综
合规划、布局风格、建筑理念和整体设计,充分展示高校的人文风气、办学理念和历史底蕴,从触觉、听觉以及视觉三个角度对学生
进行教育和熏陶;其次,加强文化熏陶和人文教育,高品位的物质
环境需要具有创新增值的价值,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美、表现美、鉴赏美以及寻找美的过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
素质以及审美情趣。
32优化高校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是高校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以起到创造人、教
育人以及指引人的作用,高校精神是在长期的办学教育中凝集和积
累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其主要体现在道德追求和道德精神,是
学生和所有教职员工人性成长中的精神乐园。因此,高校需要给予
精神环境建设以高度重视,通过精神熏陶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促
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在校园内部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将这
种精神内化为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首先,要发挥榜样的引领和示
范作用,通过榜样宣传先进事迹和思想,并且号召师生向榜样学习,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以榜样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摆脱
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以形象生动的榜样开展精神建设,在高校
内部形成良好而积极的道德氛围;其次,加强高校学术精神建设,
学术精神以治学理念为基础,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创新和学习,充分
体现了个人和高校的学术品格和治学风貌,因此,高校要积极举办
各种学术交流、科技论坛、学术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不断进取、
坚韧不拔、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并且将其转变为学生
的人生追求和道德品质;最后,利用新兴媒体构建网络精神文化,
高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通过网络开展学术研讨、
心理咨询、服务管理、文化宣传等活动,为学生建设富有学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