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

合集下载

倾听花开的声音读后感范文4篇

倾听花开的声音读后感范文4篇

倾听花开的声音读后感范文4篇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想从名师和专家的教育论著中找到答案,在《花开的声音》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爱,就是教育的真谛!有人说,“把爱拿走,地球就是一座坟墓”。

还有人说,没有爱,教育就是一潭死水,而幸福的教育就是充满爱的教育。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花开的声音读后感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职业。

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教师的幸福感同样来自于学生。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幸福感,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喷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它会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我们时常会说,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孩子那银铃的笑声。

是的,孩子应该是最天真的,还是处于无邪的年龄,少年应该不知道愁的滋味。

但是在如今的校园里,书声琅琅处处闻,阵阵笑声却难露面。

学习给予我们师生的都是一件苦差事,学生不乐于学,教师疲惫于教,为什么会是如此?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是那么的枯燥乏味,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怎么会去认真听讲呢?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一味填鸭,聪明可爱的孩子难免变得代办木讷!如果我们的教育语言毫无魅力,如何能够让孩子们向我们倾吐心声呀?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教学课堂,时常会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去迎合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去接触学习,和孩子们一起说说、唱唱、画画,共同走进较为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快乐中将知识内化。

在学习中,老师是航标灯,就像一位音乐指挥家,用指挥棒,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去讨论,去辩证,让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可是虽然如此,如果我们认真地去观察,还是会发现,孩子们的笑容依然还不够多,不够甜,细细小结,还是在于孩子们肩上的担子比较重,单一的学习充满了他们的在校生活!其次,幸福的教育更是需要等待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优秀7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优秀7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优秀7篇)《中国教师报》读后感篇一本学期,我阅了《中国教师报》,这是一份“全国教师自己的报纸”。

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一线教师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实际。

无论还是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

闲暇之余,我便抓紧时间阅读《中国教师报》。

慢慢地,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地从中汲取“营养”:“国内、外”最新的教育动态,让我领略到国内、外教育不同的的无限风光;“深度访谈”使我感受到教育的伟大力量;“教师论坛”给了我与名师心与心交流的机会……每一次读,我都受益匪浅。

我品味到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知识大餐”,她激励着我不断地学习,更让我享受到了一份温馨,一份淡然,一份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教学理念在逐步改变,教学生活也格外丰富多彩了。

《中国教师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同行,认识国内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机会,让我们认识、了解到广大校外、国内同行工作者们的教学状态,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自身教学,改进自身不足,有效地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国教师报》给我们这群最广大社会专门群体却是最容易被人淡漠的群体提供了表达思想、总结经验、倾吐对教育的思与学的情感园地,它促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最后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加强和促进了我们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视自己的教学,为以后工作与生活提供了表达的空间与舞台。

感谢《中国教师报》,她让我拂去心灵的灰尘,端正了一个教师的心态,点亮心灯,不为名利所累,让我做一个面带笑容的老师,时刻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她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感谢《中国教师报》,她不仅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让我更加理智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随着阅读的深入,在不断陶冶中,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正确对待学生,学会了乐观对待生活。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中国教师报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1在我参加工作以来,《中国教师报》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份教育刊物,和她两个多月的亲密接触,我深深地体会到,她犹如一位长者,引领我在工作业务中不断进取。

更如一位智者,时刻为我解答着教育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可谓着“初生牛犊不怕虎”。

站在小学课堂上,我以为自己一名堂堂本科毕业生,面对一群“小屁孩”应该能运筹帷幄,不在话下。

然而,一切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小学科学的课堂,我面对的是无法压制的吵闹和不被重视的学习态度。

这一切犹如当头一棒,浇灭了我内心的所有激情,于是,我茫然,困惑……然而,就在一次无意的机会,我看见了静静躺在办公桌角落的《中国教师报》。

一次随意的阅读,我被《中国教师报》深深吸引,像《现在课堂周刊》,《教育家周刊》等版块,字字句句鼓励着我,犹如海洋上的.灯塔,指引我们教师前进的方向;又犹如喧嚣城市中安静的家,无时无刻都充溢着丝丝的暖意。

该报刊中,有六大板块,像《区域教育周刊》,《现代课堂周刊》,《幼儿教育周刊》,《教育家周刊》…每个版块都各具特色,有一定的针对性,从教学的不同角度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最让我觉得受益的是特别报道《课改》,尤其是最近的几期中,我欣喜地看到,话题中不断地重申了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重要性和价值。

很多的科学教育者始终在这条孤独的路上不断进取。

像河南省安阳市举办的以“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为主题的“殷都杯”演讲比赛,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要在课改这条路上发挥先锋作用,要倡导变传统课堂的以“教”为中心,蜕变成新课改理念下的以“学”为中心。

努力在课堂中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那样学生就会回报你无限的精彩…向着“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的新教师的目标孜孜不倦的努力。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8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8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一):一年来,《中国教师报》成了我贴心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许多教育智慧,他是我专业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时时在促我成长,助我进步!谢谢你――《中国教师报》!作为全国老师自己的报纸的《中国教师报》,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像我们一样工作在基层的教师作品,反映的都是我们这些广大教师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贴近我们的实际。

因此,无论版式还是资料,都令人耳目一新。

闲暇的时光,总是惬意的,我跟往常一样喜欢随手翻看报纸,这天随手翻开《中国教师报》时,课改中国行这几个大标题映入我的眼帘,深深吸引着我。

个性报道分为四篇:调查篇、专家篇、志愿者篇和花絮篇。

而这几篇里面打动我的是志愿者篇,标题《课改路上,我们一齐行走》,从这些志愿者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们对课改的热情与期望,这与我校一向以来倡导课程改革的观念不谋而合,瞬间触动了我这根麻木的神经,引发我的思考:一、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学校一向倡导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每周的听评课活动。

此刻细想起来,似乎自己只是盲目地跟着别人走,这条路走得很吃力、很迷茫。

刚开始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潜力的培养,只重视单元里面四篇课文的讲解,甚至将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而忽视园地里面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用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条让人耳目一新的课程理念,听评课活动中,听到专家的评析,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

让学生质疑课题,带着疑问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等等。

但我有时候发现自己真的只是在走这样的一个形式,没有真正去关注过孩子在讨论什么,没有好的方法去引导他们如何讨论。

这样的课堂看似十分的热闹,而实际上还不如以前脚踏实地的学习一点知识。

所以,新课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真正认识课程理念,正确解读课程理念,将新课程理念真正意识化。

走进学生内心 聆听花开的声音

走进学生内心   聆听花开的声音

走进学生内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听“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有感
当呼家楼的孙宇老师“不要错过花开的声音”——做幸福教师的感受与我们分享完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做为班主任的她对学生的那份爱令人感动。

而置身于教室这个花园中的我,是否静静地欣赏满园花开,伴着花香细细聆听花开的声音呢?身为园丁的我们又如何去聆听这些花开的声音,让这些花儿在阳光底下怒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一些孩子很聪明,可就是不好好学,作为老师,我们应试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寻找厌学的原因?是不是他(她)对老师有什么成见?我们教育学生时要经常体现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在帮助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避免“恨铁不成钢”式的强制或压服,这样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或人格,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消极对立情绪。

我们可以试着接近他(她),通过家访、交流、多沟通,让他(她)们明白老师是真心付出的。

要教育学生,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从心里认可。

尤其是当我们遇上困难的时候,更要深深地进行反思,教育中究竟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问题。

让我们每天把爱的微笑带进课堂,让课堂洒满人性的阳光;每天把信任的目光投射给学生,让他们日日滋长着自信;每天把尊重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天天升腾着自豪;每天把激励和赏识的话语注入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时时体验着学习的愉悦和生活的快乐。

作家冰心老师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

”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走学生内心,聆听花开的声音。

学会聆听,了解学生的心声,并能对之做出相应的应答;学会聆听,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学会聆听,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上的每一节课。

教师读书随笔人间四月天聆听花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读后感

教师读书随笔人间四月天聆听花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读后感

教师读书随笔人间四月天聆听花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读后感去年参观昆山市千灯中心小学,适逢杨九俊先生点评该校青年教师《幸福教育的样子》读书交流会,听说《幸福教育的样子》续集——《花开的声音》即将出版,于是推荐大家共读。

翻开书来,“向着明亮那方”、“一树一树的花开”、“播撒温暖阳光”,书中每一辑的名字都充满了温暖和诗意。

“发展的乡村,文化的学校,幸福的教育”是我们学校的发展理念。

杨九俊先生认为,幸福教育就是办幸福的学校,做幸福的老师,培养幸福的学生。

在《一树一树的花开》一章中介绍的两所学校的案例吸引了我,一所是常州市西新桥小学,一所是海安县城南实验小学,他们关于幸福教育的探索实践给我们很大启发:1.环境布置上的文化元素体现西新桥小学的环境建设秉持两个原则——“儿童气息的弥漫”和“特色课程的彰显”,校园随处可见笑脸墙、儿童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漫画等,墙面地面面面有课程,长廊连廊廊廊可互动。

而城南实验小学则结合“海安元素”,将校园布置成美丽家乡的缩影,于耳濡目染中培育学生的乡土情怀。

我校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清雅”,在下阶段的校园环境布置中,我们可以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和主体作用,共同将“清雅”的元素进一步凸显。

操场四周的围墙、校园内的紫藤架下、荷塘边的文化廊内、崇善楼前的院子等,都要充分利用起来,结合特色建设、特色课程,以儿童的视角布置校园,让师生在学校生活中触目所及都能看到这种文化的影子。

2.完善评价体系促好习惯养成城南实小对学生素养的培育注重抓早抓小,学生从进校第一天起,每天下午离校前都要上一节10分钟的短课——《习惯养成一日评》,对一日来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评价,“三省吾身”,增强儿童的内在自觉性。

从学校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特质中,我们提炼出了“真诚致善”的校训。

遵循校训的引领,要求全体师生真心待人,诚实做人,求真崇善,不断进步,追求美好之境。

著名教育家柳斌指出,好习惯的养成是教育的根本。

他认为,教育中不仅仅有知识,还有爱和善。

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

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2023年《中国教师报》心得体会1一提到<<中国教师报>>,我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早相识《中国教师报》缘于偶然。

一开始接触我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特殊的亲切感。

因为《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智慧的报纸,她以“零距离贴近教师”的办报理念和“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的办报宗旨,引导教师成长。

而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我广泛地阅读了与教师教学业务相关的书刊杂志其中给我帮助最大,我最喜欢的是《中国教师报》。

每期的《中国教师报》都让我如获至宝,这里有一线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有课改先锋的经验介绍和优秀案例,有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客观深入的分析等等。

其中关于教学的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总让我倍受启发。

如:“和谐课堂”、“创新思维”、“网络资源”、“发散思维”令我耳目一新;放飞理想、轻松作文、激情课堂令我激情迸发;“对话”、“成长”、“教师论坛”让我怦然动心。

报上,一篇篇教师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一个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案例反思让我豁然开朗。

我经常在备课或评卷感到疲乏之时去阅读,让自己放松一下;在遇到一些困惑无能为力之时去阅读,寻找突破口和解决之道;在夜晚临睡前去慢慢去品读,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并有意识的去改变。

《中国教师报》引领我走在课改的前沿,报纸上许多同行的先进课改经验常常被我借鉴到自己的课堂,特别是引进一些科研型教师的教学理念,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效果。

行走在课改的道路上,更时时离不开学习和借鉴,《中国教师报》就象一个窗口,为我展现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幅幅壮丽篇章!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模式,如一盏盏照亮前行路上的明灯,让我看到了教育教学改革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光明前景!《中国教师报》给我心灵的洗礼。

许多优美的__让我感到不已。

读了《肩上的分量和心中的责任》一文让我明白教育是一种呵护,是一种唤醒,是将心灵点燃,这些与我们的高效课堂理念相一致。

让心灵起航—《中国教师报》对我的影响

让心灵起航—《中国教师报》对我的影响

让心灵起航——《中国教师报》对我的影响一、憧憬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于是我努力准备教师编制考试,励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大学一毕业我四处赶考,终于得偿所愿,成为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

心愿得偿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一位不平凡的教师,一定要在教育事业上做出自己的成绩。

”于是我精心设计教案,反复备课,憧憬着优秀教师梦快点实现。

二、迷茫然而事与愿违,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但纪律性差,很难按预想的程序上完一节体育课。

非常清楚地记得第一堂公开课时恰逢防控演戏,警报声让原本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较长时间的孩子们乱成一团,纪律糟糕透了。

当时学校的领导和资深体育教师都在听课,我觉得羞愧极了。

于是后面的课中我严抓纪律,很快的纪律有了明显改善,但孩子们似乎并不像开始上体育课时那么活泼快乐了。

我陷入了迷茫。

我不禁问自己:“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老师?继续从事教学会不会误人子弟?是继续坚持还是干脆转行?”。

太多的疑问让我一度很是灰心丧气,甚至想要放弃。

三、结缘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无意中接触到《中国教师报》。

报上的一篇标题为《做一名平凡的教师》的文章触动我的心弦,并为我的心灵点燃了一盏领航的明灯。

文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傅斯年先生的一个教育理念——“一个理想的大学,应该办平淡无奇的教育”!看到这句话时我犹如醍醐灌顶,原来我一心想着做个优秀教师,把太多的目光关注在如何把得到好评、得到肯定,如何做出成绩方面,忽略了教育本该是平淡无奇的一种过程,应该如“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每个日子,滋润每个师生的心灵。

我很庆幸我结识了《中国教师报》,并且看到了这篇文章,才让我及时从我那自私的关于优秀教师的梦中醒来!于是我决定进一步了解《中国教师报》。

四、感悟在与《中国教师报》得进一步接触中,我明白了想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这份职业,并且懂得关心爱护学生。

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有从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去从事教育,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才能使师生心灵产生共鸣,从而感受到作为教师的乐趣。

教师唤醒学生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唤醒学生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站在三尺讲台上,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我工作的核心所在。

以下是我对唤醒学生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尊重学生是唤醒他们潜能的前提。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其次,激发兴趣是唤醒学生的重要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2. 结合实际生活,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我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再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生活。

我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惑,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

2.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相信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

3. 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在课堂上,我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心理、社交等方面。

以下是我的一些努力:1.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文教学:用心灵聆听花开的声音(教师随笔)

作文教学:用心灵聆听花开的声音(教师随笔)

•••••••••••••••••作文教学:用心灵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师随笔)作文教学:用心灵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师随笔)据说“花开的声音”一词,最早见于一个小学生的作业本。

那个天真的孩子用“聆听”一词造了这样一个句子:我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聆听花开的声音。

没想到如此诗意的创造,却被语文老师判为错误,理由是花开的时候没有声音。

看一看,我们这位语文老师都做了什么呢?或许一个天才的诗人,就因为老师的这一误判而过早地殒落了,孩子的创造力,曾经就是这样被扼杀掉的。

我想,那孩子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定然非是用耳朵,乃是用心灵。

他是多么地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以及一切生命啊,他“静静地趴在花园里”,许久许久,整个身心都融进去了,自己俨然成了其中的一部分,甚或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花瓣。

他用心灵跟花儿对话、交流,他用心灵倾听所有花儿绽放的声音,他听到了,终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那是生命蕴育和成长的私语,那是生命美丽与成熟的宣告!只可惜,这样华美的生命乐章,仅有有限的孩子听到了,而教孩子的老师,却错失了。

更可怕的是,由于老师的错失,渐至于让孩子们也变得“耳聋”起来,麻木起来,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啊!多年以来,这个事例一直警策着我。

我小心地告诫自己,一定不要做那个“听不见”也“听不懂”“花开的声音”的人。

在作文教学这根钢绳上蹒跚迈步,我反复叮嘱自己,一定要走进心灵,平等对话;一定要尊重个性,鼓励创新,一定要用心灵聆听花开的声音。

这,已经成为我进行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聆听“花开的声音”,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湖北咸宁特级教师杨桦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高三的学生写了一首题为《山鹰》的诗,把它拿给自己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赵老师看,遭到了当头棒喝:“期中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真是癞蛤蟆……”这位学生并未死心,他忐忑不安地把诗稿拿给杨老师看,杨老师被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子抓住了心:“山里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我,一个山里的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读《中国教师报》有感(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中国教师报》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1送走一批毕业生,又带一年级新生了,我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无奈。

想到他们傻乎乎的样子,我觉得可爱,可看到他们懵懂无知的眼神,我感到无助。

带着复杂的心情,开始了新的“轮回”。

掰着指头算算,开学才一个月,怎么感觉好像过了半年之久?许是刚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纷繁复杂之事太多,一心想着辛苦的日子快点过去,可往往“事与愿违”,越是期盼的越是难以得到吧。

想做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得有健康的体质,足够的耐心,一双火眼金睛,一张唠叨的嘴,一双勤劳的手......你得严慈并济,因材施教,随时准备像消防员一样冲到孩子面前处理任何突发事件。

更为难的是你还得经常充当“保姆”的角色,有的学生自理能力差,把衣服弄脏,拧不开杯盖,互相玩闹时摔倒受伤,你必须亲力亲为,第一时间给予解决。

上个星期五,我刚到一年二班坐下准备听胡老师讲课,数学老师就匆匆忙忙地过来喊我,让我赶紧回班级看看。

我心里一紧,又发生什么事了?一路小跑刚到门口,就有一股恶臭扑鼻而来,班级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只见孩子们离开座位站在墙边,一边用小手捂着口鼻,一边叫着“臭死了,臭死了!”只有第三排中间位置的逄xx坐在座位上,他一副无辜的表情,张着嘴却说不出话。

小班长向我清晰地汇报了事情原委,原来是逄xx不知在哪里踩到了一坨屎,他走过的.地方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和刺鼻的味道。

我先找了个方便袋把孩子的鞋子套上,然后用拖布拖干净地面后到一楼水池边反复清洗鞋底直到干净为止。

这个孩子天生反应慢,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平时经常因为走路时左顾右盼撞到人或物体身上,上课爱做小动作,爱走神,做题时需要不停地催促,这个孩子需要我们付出比别的孩子多几倍的耐心和精力。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从师范学校毕业,我便真正踏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一转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走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十一个春秋。

在“高效课堂”的新课改中,《中国教师报》给我指引了新的方向,它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了我“赶路”的百倍信心。

尤其在仔细阅读了“新教师成长记”之“唤醒学生生命潜能”后,我的内心深处涌起了很多感想。

这篇文章是湖南省岳阳县第八中学教师卢望军所写,她以一位心思细腻的女教师的独特视角,分析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真心,多一点决心”,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潜能,并促动生命的活泼生长。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在学习卢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谈谈对每一颗“心”的深刻体会:耐心。

不管课改与否,不论课内还是课外,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耐着性子仔细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停住匆匆的脚步协助他们提升效率。

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能像卢老师那样忍受全班最差生漫无边际的提问,耐心地教他一句一句的朗读并背诵课文,鼓励胆子最小的女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元旦联欢。

细心。

尤其作为班主任,要有充足的细心去挖掘学生们潜在的内心。

教学工作要精要细,甚至班级里与平日不一样的小细节。

每个学生都有天赋的特长,卢老师那样的评出各种优秀之星,就是细心地具体体现,给他们成长的舞台增添无限的精彩。

真心。

教师与学生平日的接触,其实也就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教师的爱是通往儿童心灵的桥梁。

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在品德、智力、性格、成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存有着个体差异,卢老师的“找个别学生谈话,用真心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容忍学生的反反复复,甚至接纳学生的批评指责”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

往往在课堂上不能言语的话,我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倾其谈心,拉近彼此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决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要从根本抓起。

在平时能够建立起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以至期末评语,善于使用像卢老师使用的个性化语言,拿出自己的决心,从培养孩子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经常对他们说:“孩子,好好干!”“老师谢谢你!”“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尊重。

《倾听花开的声音》学习体会

《倾听花开的声音》学习体会

倾听花开的消息班主任事迹介乡时光匆匆,转眼间担任班主任都十多个年头了,过往岁月我一直在持续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德育思想理论,在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工作方法,用真心和真爱换取学生以及家长的肯定与支持。

一、身正为范一一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用一生,这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不管接受哪个班队,我首先增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找一些同学实行个人谈话,与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努力把孩子的思想端正好。

一有空就到班级里去,给他们讲一些寓含深刻道理的小故事,让他们分清是非,学会做人,讲文明讲礼貌,能在班集体与同学和睦相处。

经过不懈的努力,孩子们的表现都会不例外的进步很多,并与我结下深厚的师生情。

而今年的三(5)中队,我更是充分利用校园流动红旗评比,对学生实行讲文明礼仪、讲卫生、守纪律等思想方面的教育。

我注意培养学生挑战意识,如选班干部,组织学生毛遂自荐,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各项活动跃跃欲试,所以发现了很多孩子的闪光点。

孩子们为了争取优秀,都暗暗较劲,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的点点进步,我的喜悦不言而喻。

在学习成绩方面,我结合班队活动组织学生展开改错别字、词语接龙、朗诵经典诗歌等比赛,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为了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我采用阶段奖励的形式,如到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对表现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奖励一次,让更多的同学有前进的动力。

二、以爱为桥一一倾心花开的声音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孩子。

在学校里,与学生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广泛的爱。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一谈。

我们班的陈某同学,刚开学时曾一度与同学关系紧张,言语伤人,动手动脚,甚至还顶状老师。

同样的情形重复了几次,于是在某一个中午,他又与其他同学打了架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没有责骂他,仅仅“请”他帮我倒杯水,这时他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还是照我说的做了。

做手持鲜花、满眼阳光的教师——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做手持鲜花、满眼阳光的教师——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做手持鲜花、满眼阳光的教师——读《中国教师报》有感自毕业以来,三年的时间,我做为一名特岗老师,一直在一个稍偏远的﹑信息不太灵通的农村任教。

虽然这样,我仍然渴望着有不断学习的机会。

不为别的,只因我还年轻,我有对教育的热诚。

最近,在一位同事的介绍下认识了她----《中国教师报》。

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老师的家”。

当我看到《李虹霞:“痴狂”的幸福传递者》这篇文章时,我被深深震撼着。

文章介绍了李虹霞——一位“痴狂”的老师。

她是“幸福教室”的创建者,这个被美国最佳教师雷夫称赞的“中国的第56号教室”的创建者。

在这间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也没有让孩子生厌的作业,更没有等级分明的“班干部制”。

有的是开方式的老师办公桌;有的是主动承担“工作”的学生;还有的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布置的愛心空间。

我被这样的教室震撼着,被这个痴狂的创建“幸福教室”的人震撼着。

还和寝室的室友们曾激烈的讨论过——“56号教室”是否适合中国的教育。

最终,愤青的我在内心埋下这样的结论:像“第56号这样的教室”,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是不可能存活的。

而今,看到这篇文章,我才发现当初自己目光实在是短浅。

我很佩服这个敢于向传统教育说“不”的李虹霞老师,更佩服她敢于尝试新教学方式的这份“痴狂”。

我们无法想象她经过多次的“碰壁”后又重新尝试,我们也不法体会她究竟承担着多少的压力后又重新振作。

我们最终看到的只是那束“成功的花”罢了。

可以说,正因有她的“痴狂”,我们才看到了现在的“幸福教室”,进而才看到勇敢先行的优秀教师们,也才看到因有这样教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教育。

所以,我被震撼着。

除了被深深震撼着,我还被李虹霞老师这“痴狂”的爱的教育感动着。

这个教室之所以被创建下去,完全是国为李虹霞老师给你孩子们所有的爱。

不必说她教师生涯中极注重对学生中“弱者”的呵护关心;也不必说她把特级语文老师于永正断言的“孔子来了也教不好的学生”小彬转变成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单是,她始终关注着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小细节,并一一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一摞厚厚的书稿的这一行为,就足以证明她是用真爱奉行教育。

《花开的声音》读后感

《花开的声音》读后感

幼稚可笑,老师千万不能讽刺嘲笑,否则打击了学生
的积极性。
5、控制老师讲话,多留练习时间
老师上课不在言多,言多必失。学生上课走 神的时候,正是老师讲话时间太长的时候。因 此,要控制老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分 钟,这样可以多留时间让学生活动。从老师讲 话那里省下时间,给学生练习。所谓百闻不如 一见,百见不如动手做一遍。只有通过练习,
学,要千方百计地去表扬学生。”在教学设计中要创设
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才能活跃课堂。师生关
系是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敢
于尝试,主动参与。老师的幽默、机智、亲和也是活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气氛的润滑剂。
3、鼓励学生尝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老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 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 动的位置。如果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老师针 对学生尝试练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 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
有些课花样很多,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事
实上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留下多少东西。课堂
教学还是内容要少一点,学生才会学得要好一
点。马马虎虎做十道题,不如认认真真做一道
题。把握教学节奏,有紧有松,有高有低,张 弛适当。
8、实施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学生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应该根据 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包括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 等,其中主要是练习分层。优秀生多做一点, 难度适当高一些;学困生少做一点,难度适当 低一些。这样,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6、及时反馈纠正,练习当堂订正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中国教师报读后感1教师的压力无处不在,职称的压力,教学成绩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子女教育的压力哎!当教师难,当一个好教师更难。

我突然觉得毫无幸福感。

每天课代表的记录本上总有几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的名字,而且总是那么几个学生,真让人头疼。

为此,我也采取了好多方法,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不久又会“一如既往”。

我感到很失望、很郁闷,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教师,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

有一天,我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的心里都留着一份空间,等待着来时用爱去填满。

老师的一个小小举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我给与他们的只有“训斥、惩罚”,从没有给予他们“表扬、关爱”,他们心里一定认为“老师不喜欢我,不爱我”,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我忽然很自责,感觉自己很对不起他们。

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并一改往日作风,微笑着亲切地说:“你们几个说实话,讨厌我吗?”他们低着头一声不吭,我继续笑着说:“说吧,我不生气,保证不批评你们。

”一个学生小声说:“老师,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

”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哽咽着说:“谢谢你们,老师向你们保证以后再也不对你们大吼大叫了,更不会惩罚你们了。

但是你们几个每天会有一份特殊的作业,也就是你们有能力完成的作业。

”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并肯定的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保证一定按时完成作业。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内心总是那么单纯、善良,作为老师是不是也要像他们那样“单纯、善良”,多走入孩子的内心,多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

少些冷漠,多些热情;少些教训,多些平等真诚的谈心。

困惑的时候帮助他们,成功的时候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不断前进。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2一直听网友们称赞:《中国教师报》是一份宣扬教师情感与聪明的报纸,是老师们自己的报纸,于是,从一开始起,便对《中国教师报》有了一份非凡的亲切感。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3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3篇)

中国教师报读后感(精选3篇)中国教师报读后感(精选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帮大家的中国教师报读后感(精选3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去年,我们幼儿园组织全园老师阅读《中国教师报》,并参加他的读报用报征文活动,我开始上网阅读这份报纸,当《中国教师报》的电子版展此刻我面前时,我立刻被他醒目的刊头、丰富的资料吸引住了,刚浏览完首页,我就开始喜欢上了这份报纸。

《中国教师报》刊登的文章有的贴近广阔一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如《谁动了我的暑假》、《补课不止教师疲惫不堪》;有的宣传先进教师事迹,如《师之表――记全国优秀助学教师汪金全》;有的反映教师的呼声、维护教师的权益,如《教师聘任需要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有的帮助广阔教师提高教学和管理潜力,增强自身素质,如《再现精讲点拨的课堂片段》等。

一年来,《中国教师报》已经成为我贴心的朋友,课余生活的主要组成局部。

《中国教师报》有很多版块,可我最喜欢的是“教师论坛”,版块的文章选得十分贴近一线教师的心理与工作状态,文章写得实在,鲜活的实例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就说《老师,别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这篇文章吧,案例中A老师因为害怕学生犯错,想方设法让学生能全做对。

从结果看,学生是都画对了,但其实学生是“被成功了”。

而B老师就不一样,让学生独立去尝试,这样学生的各种错误尽展眼前,再透过“量一量你画的圆的直径是不是6厘米”,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自我调整。

让学生经历“画错――反思――修改”的过程,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这一知识点。

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经常会发生这种状况吗,文章把两位一线教师教学中的做法展示在大家面前,让你去品味,去深思,“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思考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只要有认知活动,就会有错误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唤醒学生生命潜能"读后感“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从师范学校毕业,我便真正踏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一转眼,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已走过教育教学工作的十一个春秋。

在“高效课堂”的新课改中,《中国教师报》给我指引了新的方向,它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了我“赶路”的百倍信心。

尤其在仔细阅读了“新教师成长记”之“唤醒学生生命潜能”后,我的内心深处涌起了很多感想。

这篇文章是湖南省岳阳县第八中学教师卢望军所写,她以一位心思细腻的女教师的独特视角,分析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真心,多一点决心”,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潜能,并促动生命的活泼生长。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在学习卢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同时,谈谈对每一颗“心”的深刻体会:
耐心。

不管课改与否,不论课内还是课外,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耐着性子仔细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停住匆匆的脚步协助他们提升效率。

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能像卢老师那样忍受全班最差生漫无边际的提问,耐心地教他一句一句的朗读并背诵课文,鼓励胆子最小的女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元旦联欢。

细心。

尤其作为班主任,要有充足的细心去挖掘学生们潜在的内心。

教学工作要精要细,甚至班级里与平日不一样的小细节。

每个学生都有天赋的特长,卢老师那样的评出各种优秀之
星,就是细心地具体体现,给他们成长的舞台增添无限的精彩。

真心。

教师与学生平日的接触,其实也就是彼此心灵的沟通而教师的爱是通往儿童心灵的桥梁。

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在品德、智力、性格、成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存有着个体差异,卢老师的“找个别学生谈话,用真心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容忍学生的反反复复,甚至接纳学生的批评指责”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

往往在课堂上不能言语的话,我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倾其谈心,拉近彼此师生间的距离,产生信赖,往往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决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要从根本抓起。

在平时能够建立起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以至期末评语,善于使用像卢老师使用的个性化语言,拿出自己的决心,从培养孩子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经常对他们说:“孩子,好好干!”“老师谢谢你!”“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尊重。

我想,作为教师,特别是像我一样的小学教师,还要具备着一颗童心。

保持像儿童那样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纯洁之心,对儿童的心里特征有全盘的透彻的了解与掌握,进入儿童的角色,以成人的教育者的理智驾驭着它。

对儿童的内心世界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体验,包括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儿童的内心情绪体验和儿童的行为方式。

比如在大课间这样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展开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丰富多彩的项目,欢声笑语连成片,和孩子们真正达到了心灵上的交融。

这样,
就进一步熟悉,了解孩子们,接触和参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应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察学生的情绪感受,视这种感受如同自己的感受。

这种“移情作用”是一座桥梁,它将教师与学生的目的看法、情感连接起来,形成心理交融的境界,为成功的教育者创造出最有利的气氛。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中国教师报》,它请教师介绍各自的教学经验,为教师们带来了多样化的教育智慧,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教学方法,使我们受益匪浅,信心十足。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而我们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要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他们,用心灵倾听“花开”的声音。

《中国教师报》,读者真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