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
文言文常考句式翻译
![文言文常考句式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a3c91e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7.png)
一、判断句1.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2. 原文:师说:“彼童子之才,吾无以教之。
”翻译:老师说:“那个小孩的才华,我无法教诲。
”二、被动句1. 原文: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翻译:我学习的是道理,难道我能知道他的年龄是在我之前还是之后吗?2. 原文: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翻译:楚国人一把火,可惜化为焦土。
三、倒装句1. 原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翻译:因为他无礼于晋国,而且还背叛了楚国。
2. 原文: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翻译:生死也是大事,难道不痛苦吗?四、省略句1. 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五、宾语前置句1. 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原文: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则总是忧愁。
”六、定语后置句1. 原文:吾友孟尝君,其人风流倜傥,才子也。
翻译:我的朋友孟尝君,他这个人风流倜傥,是个才子。
2. 原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翻译:他学习道理比我早。
七、状语后置句1. 原文:吾欲之南海,何如?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2.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以上文言文常考句式及其翻译,仅为冰山一角。
学习文言文,还需深入研究,才能领悟其博大精深。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98783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2.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人师:温故而知新,这样的人可以为人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默学习,学而不厌,教而不厌:默默记住自己学过的东西,但学而不满足,不厌其烦地教别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知者不如爱者,乐者不如乐者。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8.土地平坦宽敞,房子也不过如此。
这里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
9.黄毛耷拉着,自得其乐:老人和孩子都很快乐,很自由。
10.寒暑易庆,始于一回:冬夏换季,只一回。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汗成雨:每个人都用手擦汗,汗如雨下。
最初是形容人很多,后来也是形容汗流浃背。
肩并肩:肩并肩,脚趾碰到脚跟。
形容拥挤,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牙齿交错:形容边界线曲折,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
(《寓言四则》)·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
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
![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b51416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c.png)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传承,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使得它成为高考语文考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下是对九上文言文必考句子翻译的详细解析。
一、《孟子·离娄上》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掌握了正确的道路,会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偏离了正确的道路,会得到很少人的支持。
2.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翻译: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是相差很少。
二、《庄子·逍遥游》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翻译:即使全世界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都非议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翻译:如果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1.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翻译:小人常常以自己的心度君子之腹。
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翻译:人不是圣贤,谁能没有过错?四、《史记·项羽本纪》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翻译:大事进行时,不必过于拘泥于细节;大礼面前,不必过于推辞小让。
2. “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翻译: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非战争之过。
五、《战国策·齐策》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翻译:千里长堤,可能因为蚁穴而溃决。
2.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翻译:优秀的鸟儿选择树木栖息,贤明的臣子选择君主侍奉。
六、《论语·里仁》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等到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最后凋零。
2.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翻译:君子的恩泽,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七、《诗经·周南·关雎》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翻译: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理想的对象。
初三需背文言文翻译
![初三需背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51a7f5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9.png)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翻译:孔子说:“政治,就是端正。
你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器具。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仁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选择不住在仁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通过背诵这些文言文,初三学生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同时,这些文言文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此外,背诵文言文还有以下益处: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背诵文言文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长期坚持,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背诵文言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文化底蕴。
背诵文言文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4. 锻炼思维能力。
文言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背诵文言文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背诵文言文对初三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背诵这些经典文言文,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收获丰富的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语文文言文必备翻译句子
![语文文言文必备翻译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3d4006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8.png)
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们终究会死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却比鸿毛还要轻。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翻译:千里的远行,都是从脚下开始。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翻译:道路漫漫而又漫长,我将不断地努力寻找。
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天下的兴衰,每个普通人都应该承担起责任。
九、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不必担心物资的匮乏,而要担心分配的不公平;不必担心贫穷,而要担心生活的不安定。
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在贫穷的时候,只关心自己的品德修养;在富贵的时候,要关心天下百姓的福祉。
以上这些翻译句子,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经典语句,它们既具有深刻的哲理,又富有诗意。
掌握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领略其中的韵味。
同时,这些句子也富含智慧,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学习和欣赏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句子,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境界。
总之,掌握文言文必备翻译句子,对于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多读多背,逐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还要学会将这些句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
相信在不断地努力下,我们都能在文言文的海洋中畅游,领略到其中的无穷魅力。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89505a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0.png)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每次考试都会有文言文的的考题,那么大家都答得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初中必读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必读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f8a7a7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5.png)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解读: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应该持之以恒,按时复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待朋友的热情和宽容之心。
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居于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围绕着它。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治国理政的理念,即以德治国。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治理应该依靠道德的力量,而不是权力和武力。
三、《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拘泥于一种器物。
”解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才能和知识,不应局限于某一领域。
君子应该具有包容之心,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
四、《论语·里仁》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翻译:孔子说:“富和贵是人们所渴望的;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就不去追求。
贫和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通过正当途径摆脱,就不放弃。
”解读:这句话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们追求财富和地位是人之常情,但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坚守道德底线。
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学习和生活,要充满热情和乐趣。
只有热爱,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论语》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著作,初中生阅读《论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品德。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必背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af380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8.png)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件事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 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自己贫穷而担心贫富不均,不担心自己地位低下而担心社会不安定。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最后凋谢。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常常忧愁。
”这些文言文及翻译都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学习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同时,这些语句也富含哲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启示。
在初中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文言文,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af6c60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2.png)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送东阳马生序》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错呢?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朝廷每天有粮食供应,父母每年有衣服供给。
7.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
二、《鱼我所欲也》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礼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一单食,一豆羹),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它。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本来的思想。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使人们所喜欢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假使人们所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事情不做呢?三、《岳阳楼记》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句子精选文言文及翻译
![句子精选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1f2d96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f.png)
一、原文: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翻译:人生在世,得意之时要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明月。
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翻译: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学者,往来的人没有一个是粗俗无知的平民。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翻译: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翻译:落下的红花并非无情之物,它们化作春泥,反而更能滋养花朵。
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孙子兵法》)翻译:了解自己和敌人,就能在百战中不致失败。
二、原文: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翻译:夕阳下的彩霞和孤独的野鸭一同飞翔,秋水与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颜色相同。
7. 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虽然相隔千里,但都能看到同一轮明月,只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在世界上只要有知心朋友,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感觉像是近邻。
9. 落叶归根,何处觅知音?(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落叶归根,我又在哪里能找到知音呢?10.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人生就像一场梦,我举起酒杯,将酒洒向江中的明月。
三、原文:11.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苦。
(《老子》)翻译:知道满足的人常常快乐,不知道满足的人常常痛苦。
1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翻译:读书读到万卷,下笔写文章就像有神助一般。
1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荀子》)翻译:水太清了鱼儿就无法生存,人太精明了朋友就无法相处。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翻译:宇宙不停运转,君子应该不断地自我努力、奋发向前。
15.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初中主要文言文语句翻译
![初中主要文言文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c9e9fb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5.png)
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翻译:对于荣耀和屈辱都不感到惊讶,看着庭院前花开花落;对于去留都不刻意追求,望着天上云卷云舒。
4.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翻译: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空与湖水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垠。
5.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辱皆忘,端着酒杯面对微风,那喜悦之情真是洋洋得意。
6.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翻译:被贬谪的官员和游子,多在这里聚会,观赏景物的心情,难道会有所不同吗?
7.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唉!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心志,或许与这两种心情不同,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担忧百姓;在偏远的地方就担忧君主。
8. 微斯人,吾谁与归?\n时不利,运不齐,命途多舛,知交满天下,尚欲穷达以自慰
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时运不利,命运不佳,人生道路多坎坷,虽然知己遍布天下,仍然想通过仕途的通达来安慰自己。
这些文言文语句反映了范仲淹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通过翻译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初中文言文常考翻译
![初中文言文常考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84de89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f.png)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二、《为政》篇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三、《八佾》篇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却不稳固。
要以忠诚和诚信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四、《里仁》篇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翻译: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只顾乡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只顾私利。
”五、《公冶长》篇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遵循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六、《雍也》篇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学问的人不如喜欢学问的人,喜欢学问的人不如以学问为乐的人。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通过以上文言文常考翻译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论语》中的句子简练而富有哲理。
学习这些句子,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多读、多背、多思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一必考文言文及翻译
![初一必考文言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05399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7.png)
一、《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翻译:孔子说:“政治,就是端正。
你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三、《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才是美好的。
选择居住在不仁爱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四、《论语·八佾》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五、《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不足。
”通过以上五个章节的文言文及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论语》中的核心思想,如学习、修身、治国等。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词汇,掌握语法规则,同时还要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古人的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1. 注重词汇积累。
文言文中有很多实词和虚词,我们要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方式,掌握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2. 理解句子结构。
文言文中的句子结构较为复杂,我们要学会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含义。
3. 掌握修辞手法。
文言文中常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我们要学会欣赏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4. 理解文章内涵。
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通过学习,体会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哲理。
5. 勤于练习。
学习文言文需要反复练习,我们要多读、多背、多写,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常考文言文初中句子翻译
![常考文言文初中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ebb779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5.png)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2. 随师北征,至于中山,舍于郭门外。
翻译:跟随老师北征,到达中山,住在城外。
3.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无可置者。
翻译:项脊轩,是以前的南阁子。
室内面积仅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
这是一座百年的老屋,尘土和泥水渗透、下滴;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放置的地方。
4.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闻之,肃然起立。
翻译:到了考试的时候,官吏叫到史公的名字,史公听到后,严肃地站起来。
5. 乃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翻译:于是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6.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翻译: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7.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死,室人哀苦,绝食丧志,遂成废疾。
翻译:我写下这篇志向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去世,家中的仆人悲伤痛苦,绝食丧志,最终成为废人。
8.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翻译:父母对子女的爱,就会为他们考虑得长远。
9.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外;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成为大江大海。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就会一无所获,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文句子,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0ef2ded9ec3d5bbfc0a7413.png)
《咏雪》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初中古文名句摘抄及翻译(10篇)
![初中古文名句摘抄及翻译(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bc3c4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b.png)
初中古文名句摘抄及翻译(10篇)1.初中古文名句摘抄及翻译篇一 1.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尚书》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4.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2.初中古文名句摘抄及翻译篇二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
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3.初中古文名句摘抄及翻译篇三 1.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初中文言文必背句子翻译
![初中文言文必背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0ff958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3.png)
1. 狐假虎威,狼吞虎咽。
翻译: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狼吞虎咽地吃东西。
解析:这句话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形容吃东西的样子狼吞虎咽。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了解某个事物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事物的了解程度并不代表对它的喜爱程度,喜爱程度也不代表以此为乐。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翻译:读书读破万卷,下笔时仿佛有神助。
解析:这句话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解析:这句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强调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5. 知足者常乐。
翻译:知足的人总是快乐。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珍惜所拥有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6.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翻译:世界上没有难事,只怕有决心的人。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7.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翻译:水滴可以穿透石头,绳子可以锯断木头。
解析:这句话比喻只要有恒心,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8.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翻译:学习道理有先后,从事技艺有专长。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计划,要有专攻的方向。
9. 谦受益,满招损。
翻译:谦虚会受益,骄傲会受损。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0. 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翻译:有仁德的人看到就思考,有智慧的人看到就行动。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仁德和智慧,既要思考问题,又要付诸行动。
总结:以上是初中文言文必背句子的翻译,这些句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些句子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危险。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8、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9、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0、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1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只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1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人该是很多了。
17、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像屏障一样的高山,把天空和太阳的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1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19、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0、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庭院)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
2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人罢了。
、
2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2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想要与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5 其真无
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2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因此人家大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
27、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译文: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28、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我)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书,(借来)就亲自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我)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3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3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34、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游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3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37、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3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3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40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4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42、亲贤臣,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
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4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4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47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4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49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5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进军能振作起(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5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来判断。
53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文:居高官享厚禄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5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居高官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5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56、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5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着,受下赏。
译文: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君王的过失),传到我的耳中,授予下等奖赏。
58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译文: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
5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6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