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22

合集下载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实验部分)课程代码47040116 课程学分0.5 授课时数16课程属性及模块专业课选修开课学院工学院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本课程本教学是与《供配电技术》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达到:1、加强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全面、系统地掌握工厂供电的基本原理、供配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和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措施。

2、加深了解各种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工作状态。

3、了解继电器特性、短路的保护方法、变压器运行情况、功率因素的获得及无功补偿等试验调整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以专业对应各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分析为依据,与行业企业结合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核心,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典型的工厂供配电技术系统应用项目及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基本内容、学习目标及建议课时数:模块内容模块子内容学习目标建议课时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实验的基本要求了解实验的准备、过程和报告等基本要求0.5安全操作说明了解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的安全规程0.5输电系统微机保护实验三相一次重合闸实验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充、放电条件;熟悉三相一次重合闸的逻辑组态方法。

3零序电流保护实验了解零序电流产生的原因;熟悉零序电流保护的作用及意义。

3备自投系统微机保护实验分段自投实验掌握WBT-821保护装置备自投的几种方式;理解WBT-821保护装置备自投的逻辑组合方式。

3电动机微机保护实验差动速断保护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差动速断的原理和意义。

2两段式定时限电流保护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负序电流保护的原理;熟悉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负序电流保护的作用。

2低电压保护了解WDH-823保护装置电动机低电压保护的原理和意义。

2课程教学建议: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实验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主要讲授实验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实验目标、安全注意事项,指导教师主要起监督和指导学生安全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供配电技术适用专业: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供配电技术》本课程是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农村电气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供电和配电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供配电系统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能力。

以培养满足工矿企业供配电技术岗位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

本课程前承了《电工电子电路安装与调试》、《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的安装与维修》、《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强调“学校与企业共建”。

按照“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思路,与地方企业一一南宁广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密切合作。

聘请了企业生产一线的供配电专家组建课程建设团队,举行了“岗位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会,以“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案例应用、注重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基本原则,明确了本课程在供配电行业中的主要任务或岗位,按照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循序渐进编排教学顺序,全面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及相应的考核方式改革。

不断营造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相融的氛围,创设生产与教学相一致的场景,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下,迅速理解掌握供配电系统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作为学生技能掌握的实战训练,充分突出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并用企业的标准来检验学生的“产品”。

《供配电技术》是电气技术应用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广泛。

按照“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化、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教学一体化”的思路,遵循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通过分析本课程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对本课程所需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要求,结合市场对本课程人才的需要,与企业供配电技术专家一起分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围绕供配电系统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要求,从适用的角度出发,共同制订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形成具体工作任务。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2)掌握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3)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调控方法;(4)熟悉供电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力系统的问题;(2)具备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3)熟练使用相关电力工程软件进行仿真和计算;(4)掌握电力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处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电力系统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电力系统的定义、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分析。

3.供电设备及其应用:变压器、开关设备、电力线路、继电保护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电力系统的设计与调控:电力系统的设计方法、电力系统的运行调控策略。

5.电力系统仿真与计算: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力系统仿真和计算。

6.电力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处理:电力设备的安装步骤、调试方法、故障诊断和处理技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力系统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电力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电力实验,加深对电力设备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及说明书正文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及说明书正文

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镇江胜利机械加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2.原始资料2.1 工程概况工厂共有生产车间7个,另有综合辅助设施2个。

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工厂拟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配电所一座,车间变电所3座。

高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拟与二号车间变电所合建。

3、4车间负荷为二级负荷2. 2 负荷资料电力负荷:(1)1号车间变电所STS1供电负荷:1车间动力 150Kw、Kd=0.75、cosϕ=0.65照明 20Kw、Kd=0.85、cosϕ=0.72车间动力 380Kw、Kd=0.65、cosϕ=0.7照明 25Kw、Kd=0.85、cosϕ=0.7综合楼动力 180Kw、Kd=0.75、cosϕ=0.8照明 280Kw、Kd=0.85、cosϕ=0.8(2)2号车间变电所STS2供电负荷:3车间动力 400Kw、Kd=0.65、cosϕ=0.7照明 30Kw、Kd=0.85、cosϕ=0.74车间动力 600Kw、Kd=0.55、cosϕ=0.75照明 40Kw、Kd=0.85、cosϕ=0.75车间动力 200Kw、Kd=0.6、cosϕ=0.75照明 20Kw、Kd=0.85、cosϕ=0.7(3)3号车间变电所STS3供电负荷:6车间动力 280Kw、Kd=0.65、cosϕ=0.7照明 25Kw、Kd=0.85、cosϕ=0.77车间动力 250Kw、Kd=0.65、cosϕ=0.7照明 20Kw、Kd=0.85、cosϕ=0.7食堂等动力 180Kw、Kd=0.75、cosϕ=0.8照明 40Kw、Kd=0.8、cosϕ=0.6注:计算总负荷时,KD取0.9。

2. 3 供电条件工作电源由电力系统的地区变电所A提供,变电所A有35kV和10kV两种电压出线可供工厂选用,变电所A到工厂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5km。

此外,电力系统还有一个变电所B的10kV线路可向工厂提供所需的备用电源,变电所B到工厂的架空线路长为7km。

供配电技术实训课程设计

供配电技术实训课程设计

供配电技术实训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供配电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了解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具备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供配电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增强对供配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

2.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电力分配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规划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方法,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法,供配电系统的维护方法。

4.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供配电系统的维护技术,供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供配电系统的优化。

5.供配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供配电技术,绿色供配电技术,高效供配电技术,安全供配电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法和维护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供配电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某学校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某学校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某学校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包括电源、线路、变压器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2.解释不同类型的电源及其工作原理。

3.分析电路的基本定律和供电系统的运行特性。

4.识别和应用常用的电气设备和元件。

5.设计和优化简单的供电系统。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进行电路故障排查和供电系统的设计。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将培养对电力工程的安全意识和对供电系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供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元件功能、电路分析以及系统设计等方面展开。

具体包括:1.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功能。

2.电源设备:直流水源、交流电源、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3.供电线路:输电线路、配电线路的构造及电气特性。

4.电路分析: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5.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的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6.安全与环保:电力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环境保护要求。

教学大纲将按照供电系统的逻辑顺序内容,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供电系统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供电系统元件和整体运行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将充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电系统教材作为核心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电力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论文。

3.多媒体资料:制作供电系统的动画演示和视频讲座。

4.实验设备:准备电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实验台。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案例研究、技术动态等补充信息。

工厂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工厂供电技术课程设计

工厂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厂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2)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配置、设计和运行原则;(3)熟悉电力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施的原理和应用;(4)学习电力系统保护、自动化和节能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故障原因;(2)具备设计简单工厂供电系统的能力;(3)熟练使用相关仪器仪表,进行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4)掌握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的配置和调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提高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2.工厂供电系统的配置、设计和运行原则;3.电力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主要设施的原理和应用;4.电力系统保护、自动化和节能技术;5.电力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6.电力系统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传授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法:动手实践,熟悉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厂供电技术》;2.参考书:电力系统相关著作;3.多媒体资料:电力系统运行演示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电力线路、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实验装置。

教学资源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

《供电技术》课程教案一、课程代码:二、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用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掌握基本的供电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等技能,为今后从事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奠定基础。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供电技术》课程共4学分、98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如表1所示。

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1.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将供电技术相关内容具体到实际项目中。

2.以供电课程设计为主线,围绕设计内容展开项目练习。

重点、难点突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各项目可操作性强,项目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对当专业发展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并提高创新能力。

3.在教学内容的讲授方式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把真实的实际情境融入到教学课件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供电方面最新成果与动态,通过课堂授课、课程教材和教学课件,并充分运用多媒体、实训室等资源,使教学多样化,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互动性强的新型教学模式。

4. 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形式,以闭卷为主,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期考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期考笔试成绩40%。

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力系统的概念;2.掌握供电的基本要求;3.了解国家标准的额定电压;4.了解供电系统电压的选择方法;5.掌握供电系统组成、运行方式;6.掌握中性点运行的三种系统;7.掌握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方法;8.掌握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法;;9.掌握计算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和无功损耗的方法;10.掌握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11.导体最小热稳定截面确定方法;12.了解电气设备的动、热稳定校验方法;13.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14.掌握成套配电设备选择效验方法;15.掌握选择输电线路截面的方法;16.掌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敷设方法;17.掌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维修方法;18.了解防雷措施;19.了解选择、安装、调试接地装置的方法;20.掌握电气安全的一般措措施。

现代供电技术课程设计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样本

现代供电技术课程设计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样本

评分______日期______XX大学课程设计阐明书课程名称: 当代供电技术题目: 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某些初步设计学院: XX学院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XX姓名: XX指引教师: XX完毕日期: XX《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合用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编写: 机电系崔海波时间: 11月1.设计题目——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某些初步设.2.设计任务(1)变电所位置及供电电源拟定;(2)变电所负荷记录与主变压器选取;(3)变电所供电系统拟定;(4)短路电流计算;(5)电气设备选取;(6)输电线路选取与敷设;(7)变电所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

3.原始资料1)某年产90万t原煤煤矿, 其供电设计所需基本原始数据如下:2)矿年产量: 90万t;3)服务年限: 75年;4)矿井沼气级别: 煤与沼气突出矿井;5)立井深度: 0.36km;6)冻土厚度: 0.35m;7)矿井地面土质: 普通黑土;8)两回35kv架空电源线路长度: l1=l2=6.5km;9)两回35kv电源上级出线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时间: t1=t2=2.5s;10)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大运营方式下系统电抗: Xs.min=0.12(Sd=100MV A);11)本所35kv电源母线上最小运营方式下系统电抗: Xs.min=0.22(Sd=100MV A);12)井下6kv母线上容许短路容量: Sal=100MV A;13)电费收取办法:两步电价制, 固定某些按最高负荷收费;14)本所35kv母线上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规定值: cos¢’35.a≥0.9;地区日最高气温: θm=44℃;最热月室外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o=42℃;最热月室内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i=32℃;15)最热月土壤最高气温月平均值: θm.s=27℃;16)全矿负荷记录分组及关于需用系数、功率因数等如表1所示。

表1 全矿负荷记录分组表注: 1.线路类型: C表达电缆线路;K表达架空线路。

供电技术余健明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余健明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余健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作用。

2. 学习并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 掌握电力线路、变压器、电力设备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及运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力系统的简单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力设备检测、维护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解决供电技术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电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电力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安全在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余健明教授的供电技术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完成本章节学习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为未来在电力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供电技术基本概念:包括电力系统的定义、分类及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供电技术概述2. 电力系统主要设备:介绍电力线路、变压器、电力设备等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运行维护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主要设备3. 电力系统分析: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探讨提高供电质量的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系统分析4. 电力系统故障处理:学习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原因及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故障排查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统故障处理5. 供电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供电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五章 供电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6. 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介绍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方法、管理措施及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六章 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了解供电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供电课课程设计

供电课课程设计

供电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电源、输电线路、变电所及配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供电系统中的简单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基本的电力测量方法,具备操作简单供电设备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等方式,清晰表达对供电系统的分析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电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科学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操作的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电力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注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难度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在电力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供电系统概述:介绍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系统等,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电源类型及特点:讲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新能源发电等不同类型的电源,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 输电与配电技术:阐述输电线路的构成、电压等级、输电距离等基本知识,以及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设备。

4.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基本概念,讲解相关计算公式和运用。

5. 电力测量与保护:学习电力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和设备,如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

6. 安全用电与环保: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学习安全操作规程,了解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1)一、设计题目××机械厂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二、设计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

写出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依据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工厂总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35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8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表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该干线的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1m;干线首端(即电力系统的馈电变电电站)距离本厂约10km,干线首端所装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2s。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达100km,电缆线路总长度达30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8℃,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

5.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缴纳电费。

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为0.5元/(kVA),动力电费为0.4元/(kW·h),照明(含家电)电费为0.6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2。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工厂供电课程设计的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该课程的设计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要求和学习内容。

2. 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运维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方法;•熟悉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学会分析和解决工厂供电系统故障。

3. 内容大纲本课程将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3.1 介绍工厂供电系统•工厂供电系统的背景和重要性•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工厂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3.2 工厂供电系统规划与设计•工厂供电系统的规划步骤•工厂供电系统的负荷计算和配电方式选择•工厂供电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布置•工厂供电系统的接地和防雷措施3.3 工厂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工厂供电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工厂供电系统的检修和保养•工厂供电系统的故障排除和修复4. 教学方法为了增强学生对工厂供电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实践操作:安排实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工厂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故障排除;•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和改进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厂供电系统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5. 考核方式为了评价学生对工厂供电课程的学习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课堂作业:每节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后需提交实验报告,评价其实践能力;•项目评估:对学生参与的项目进行评估,考察其工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考试:设立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工厂供电课程全部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供电专业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电专业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3、电源变电所10kv短路数据见表1-1:
表1-1 10kV短路数据
运行方式
电源变电所10kv母线
说明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
SKMax=140MVA
系统为无限大容量电源
系统最小运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式
SKMin=107MVA
三、本厂负荷性质
多数车间为二班制,少数车间为一班或三班制,全年为306个工作日,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000小时,属于二级负荷。
2、车间组成
本厂设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塑等四个车间,设备选型全部采用我国最新定型设备。此外还有辅助车间及其它设施。
表1-1全厂各车间符合统计表(380伏侧)


车间或用电设备组名称
设备容量
(kW)
需用系数
Kd
功率因数
cosφ
力率
tanφ
1
薄膜车间
1200
0.6
0.6
1.33
2
单丝车间
1085
0.6
0.6
1.33

管材车间
680
0.35
0.6
1.33
4
注塑车间
189
0.4
0.6
1.33

成品库(一)
25
0.3
0.5
1.73
6
成品库(二)
24
0.3
0.5
1.73
7
原料库
30
0.25
0.5
1.73
8
包装材料库
20
0.3
0.5
1.73
9
水泵房
20
0.65
0.8
0.75
10

供电技术课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课课程设计

供电技术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供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电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电力系统设计和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常见电力设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供电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电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介绍供电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讲解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阐述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基本原理。

3.常见电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介绍常见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开关、保护装置等,讲解其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供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电力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供电技术的学习心得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供电技术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电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供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供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学量的测量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简单电路,能够进行电路的连接和调试,能够使用电力设备进行电力传输和分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力传输的原理和设备、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第一章: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2.第二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基本元素和电路的基本定律。

3.第三章:电力传输的原理和设备,介绍电力传输的原理和常用的电力设备。

4.第四章: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介绍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供电系统的原理和电路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电力传输和电路的理解;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资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实验设备是学生亲手操作的必备资源,多媒体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和电力传输的原理。

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利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占总成绩的3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一部分、课程设计大纲一、设计题目:——某35KV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初步设计二、基本情况1.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2.设计时间:一周。

3.设计地点:校内三、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供电技术》课程设计是《供电技术》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以学生能力培养与技能训练为原则,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能力,同时便于查找不足,从而在后续的《供电技术》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为加以弥补。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熟悉国家的经济政策。

掌握国家有关供电方面的规程规定;学会合理设计和经济比较,能够选择、布置、调试供电设备。

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专业绘图能力和编写设计文件能力等。

四、课程设计的步骤和内容1.准备工作(1)借阅有关设计手册、产品样本等设计用书。

(2)准备绘图用具。

(3)分析设计题目。

(4)熟悉设计步骤、理清设计思路。

2.设计步骤和内容(1)现场考察、收集设计依据资料。

(2)书写设计说明书(仅作参考)第一章变电所位置及供电电源的确定第一节变电所位置的确定第二节变电所供电电源的确定第二章变电所的负荷统计与主变压器的选择第一节变电所的负荷统计第二节无功功率的补偿第三节主变压器的选择第三章变电所供电电源的确定第一节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确定第二节绘制供电系统草图第三节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第一节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和任务第二节计算短路电流的原则与规定第三节计算短路电流所需的原始资料第四节短路电流的计算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第一节高压开关与熔断器的选择第二节母线的选择第三节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的选择第四节电抗器的选择第五节互感器的选择第六节高压开关的选择第六章输电线路的选择与敷设第一节导线材料的选择第二节导线截面的选择第三节架空线路的选择与敷设第四节电缆线路的结构与敷设(3)绘制图纸包括:某矿35KV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一次接线电路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22摘要本说明书为某塑料制品厂全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根据此单位供电的实际情况,详细设计了主结线、无功功率人工补偿、架空线的选择及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方面的内容。

本说明书注意了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统一,编写时力求内容精简,重点突出,强调实用性。

每章每节内容层次分明,附图标准,标注详尽。

本说明书由太原理工大学骨干教师、山西省安全设备检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李虎伟指导完成,设计材料由太原理工大学张敏教授提供。

太原理工大学梁晋昌、陈扬波、温瑶等同学参与了编写设计说明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2目录一、原始资料二、工厂负荷计算三、无功补偿及变压器的选择四、工厂系统的拟定五、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六、工厂变电所进出线路的选择七、短路电流的计算3第一节原始资料设计题目:某塑料制品厂全厂总降压变电所设计一、某塑料制品厂生产任务及车间组成1、本厂生产规模及产品规则年产量为万吨聚乙烯及烃塑料制品。

产品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塑等制品。

其原料来源于某石油化纤总厂。

2、车间组成本厂设有薄膜、单丝、管材和注塑等四个车间,设备选型全部采用我国最新定型设备。

此外还有辅助车间及其它设施。

表1-1 全厂各车间符合统计表(380伏侧)4二、工厂与电业部门所签订的供用电协议主要内容如下:1、工厂电源从电业部门某35/10kv变电所,用10kv双回架空线路引入本厂,其中一路作为工作电源,一路作为备用电源,两条线路不并行运行,该厂距电源2km。

2、在本厂变电所10kv侧计量。

本厂变电所高压功率因数值应在0.9以上。

3、电源变电所10kv短路数据见表1-1:表1-1 10kV短路数据三、本厂负荷性质多数车间为二班制,少数车间为一班或三班制,全年为306个工作日,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000小时,属于二级负荷。

四、设计范围1、拟定工厂供电系统及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负荷统计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无功功率人工补偿1、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计算2、工厂总降压变电所10kv架空进线的选择计算3、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4、工厂总降压变电所10kv降压进线的选择计算5、工厂总降压变电所高低压侧短路电流计算56第二节 工厂负荷计算一、380v 侧低压母线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对于各用电设备容量相差较小,且用电设备数量较多地用电设备组,需要系数法最为适宜。

因此,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

具体步骤如下: 薄膜车间:0.72012006.01=⨯=⨯=∑N d ca P K P kW 6.95772033.1tan 11=⨯=⨯=ca ca P Q φ kvar 11986.9577202221211=+=+=ca ca ca Q P S kVA 182038031011983311=⨯⨯==N ca ca U S I A单丝车间:65110856.02=⨯=⨯=∑N d ca P K P kW 8.86565133.1tan 22=⨯=⨯=ca ca P Q φ kvar 10838.8656512222221=+=+=ca ca ca Q P S kVA 16463803103.10833322=⨯⨯==N ca ca U S I A由于各个负荷的计算方法、步骤相同且数据都已给出,因此各个负荷的计算结果见表2—1:表2—1 计算负荷表二、计算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当电流通过导线和变压器时,就要引起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损耗,这部分损耗也需要由电力系统供给。

因此,在确定企业的计算负荷时,应把这部分功率损耗加进去。

变压器具有电阻和电抗,因而功率损耗分为有功和无功损耗两部分。

根据塑料厂的实际情况,我按全部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将用电设备分为6大组,分别为:1.薄膜车间;2.单丝车间;3.管78材车间;4.注塑车间;5.锅炉房;6.成品库(一)、成品库(二)、原料库、包装材料库、水泵房、生活间。

按各组的计算负荷选择变压器,具体情况见表2—2。

表2—2 变压器选择表注:所有变压器均为明备用。

2、有功功率损耗有功功率损耗又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是空载损耗,又称铁损。

另一部分是短路损耗,又称铜损。

K Nca K T P P S S P P P ∆+∆=∆+∆=∆2020)(β 式中 ΔP T ——变压器空载有功功率损耗,kW9ΔP k ——变压器的短路电流等于额定电流时的有功功率损耗,kWS ca ——计算负荷,kVAS N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A β——变压器负荷率,β= S ca / S N 。

3、无功功率损耗同样,变压器无功功率损耗也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变压器空载时,有产生主磁通的激磁电流造成的无功功率损耗。

另一部分是有变压器负荷电流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电抗上产生的无功功率损耗。

20)(Nca KN T S S Q Q Q ∆+∆=∆, kvar 式中 ΔQ T ——变压器空载无功功率损耗,kvar ;N S I Q 100%00=∆, kvar I 0%——变压器空载电流占额定电流I N 的百分数; ΔQ kN ——变压器额定短路无功功率损耗,kvar ;N K KN S U Q )100%(=∆, kvar U k %——变压器短路电压占额定电压的百分数。

)100%100%(20βK N T U I S Q +=∆ β——变压器的负荷率。

10ΔP T 、ΔP k 、I 0% 、U k %均可以由变压器产品目录中查得。

按上述公式及表1—2计算各个负荷的变压器功率损耗如下: 1、薄膜车间: 79.12)12501198(8.1195.1)(220=⨯+=∆+∆=∆N ca K T S S P P P kW 17.59])12501198(1005.41006.0[1250)100%100%(220=⨯+=+=∆βK N T U I S Q kvar 2、单丝车间: 81.10)12501083(8.1195.1)(220=+=∆+∆=∆N ca K T S S P P P kW 72.49])12501083(1005.41006.0[1250)100%100%(220=⨯+=+=∆βK N T U I S Q kvar 其余计算方法与步骤相同,结果见表2—3。

三、10kv 侧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在配电干线上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上,常有多个用电设备组同时工作,但是各个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也非同时出现,因此在求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的计算负荷时,应再记入一个同时系数K si 。

具体计算如下; ∑==mi cai si ca P K P 1 (i=1,2,3……6)∑==mi cai si ca Q K Q 1T ca caP P P ∆+='T ca caQ Q Q ∆+=' 22ca ca caQ P S '+'='取K si =0.95 则可求出各个用电组设备的总计算负荷,步骤如下: 1、薄膜车间:68472095.011=⨯==∑=mi cai si ca P K P kW7.9096.95795.011=⨯==∑=m i cai si ca Q K Q kvar9.69888.14684111=+=∆+='T ca caP P P kW 8.90906667.07.909111=+=∆+='T ca caQ Q Q kvar 11478.9099.6982221211=+='+'='ca ca caQ P S kVA ∴其功率因数为:6093.011479.698cos 11==''=cacaS P φ 2、单丝车间5.61865195.012=⨯==∑=mi cai si ca P K P kW5.8228.86595.012=⨯==∑=m i cai si ca Q K Q kvar4.633408.55.618222=+=∆+='T ca caP P P kW 6.82202305.05.822222=+=∆+='T ca caQ Q Q kvar 10386.8224.6332222222=+='+'='ca ca caQ P S kVA∴其功率因数为:6102.010384.633cos 22==''=cacaS P φ其余计算方法与步骤相同,结果见表2—3:表2—3 分组计算负荷结果第三节 无功补偿及电容器的选择一、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由于一般企业采用了大量的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用电设备,特别近年来大功率电力电子拖动设备的应用,企业供电系统出要供给有功功率外,还需要供给大量无功功率,使发电和输电设备的能力不能充分利用。

为此,必须提高用电户的功率因数,减小电源系统的无功需求量。

提高功率因数对企业供电系统和电力系统有如下益处: 1、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在发电和输、配电设备的安装容量一定时,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相应的减少了无功功率的供给,则在同样设备下,电力系统输出的有功功率可以增加。

2、降低网络中的功率损耗有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损耗计算公式可知:322210cos -⨯=∆R U P P Nφ当线电路额定电压U N 和线电路传输的有功功率P 及线路电阻R 恒定时,则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

3、减少网络中的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质量由于用户功率因数的提高,使网络中的电流减少。

因此,网络的电压损失减少,网络末端用电设备的电压质量提高。

4、降低电能成本由于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有一定的总成本,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网络和变压器中的电能损耗。

在发电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用户的电能就相应增多了,每度电的总成本就会降低。

由于上述原因,提高用户功率因数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所以,国家奖励企业提高功率因数。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正确选择电器设备2、电气设备的合理运行3、无功功率人工补偿综合考虑整个工厂的情况选择用人工补偿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

三、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1、电容器并联补偿的工作原理在工厂企业中,大部分是电感性和电阻性的负载。

因此总的电流I&将滞后电压一个电角度φ。

如果装设电容器,并与负载并联,则电容器的电流I&C将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I&L,从而使无功电流由I&L减小到'LI&,总的电流由I&减小到I&',功率因数则由φcos提高到φ'cos,如图3—1。

(a ) (b )图3—1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原理 (a )—接线图;(b )—向量图从向量图可以看出,由于增装并联电容器,使功率因数角φ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并联电容器又称移项电容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