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的小题大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辅导员的“小题大作”

曾听到不止一位辅导员说:跟孩子们一起搞活动,走到大街上人家都说我是“孩子王”。有的还说,这简直是“小题大作”。我则认为辅导员的“小题大作”恰是十分正常乃至非常必要的。为此,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何谓辅导员的“小题大作” 按《新华词典》对小题大作的解释是:“比喻故意把小事渲染得很大或当作大事来处理。”显然,含有贬意的。如果把“小题大作”加上引号,否其贬意,取其“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不正是少先队辅导员的本职特点吗?针对儿童心理、生理特点,从“小”题目“小”事情入手,寻找以利教育的大主题,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是辅导员的“小题大作”。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儿童。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都是些小事情,就轻视他们。大家知道,娃娃虽小却关系重大。现在他们是小孩子,做的是小事情,将来他们是大人,要做大事情。如果看不到这个必然发展的规定目标,不从这个“大目标”着眼,只满足于当“保姆”“阿姨”,那我们的辅导员工作就成兔丝燕麦毫无价值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脑子好想,但常常想得离奇;嘴巴好问,常常问得古怪;手脚好动,常常动得冒失。“小题目”作“大文章”,就是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小题目”最接近孩子的生活,最能为孩子所接受,因之也最能做出好文章。越是低幼儿童,越要从“小题目”入手。“小题”和“大题”是辩证的统一关系。没有“小题”,“大作”无从谈起,就会成为空头理论;没有“大作”,“小题”也仅仅只是个“题”。所以,只有“小题”与“大作”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为儿童所喜爱的有实际教育效果的活动来。

二、怎样找到宜“大作”的“小题”

1、善于分析“小题”后隐藏着的大主题。上面谈过所谓“小题”,就是指少先队员中的生活实际。无论在家在校在社会,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作为辅导员,在深入队员的生活时,必须敏锐地感知常人对孩子们司空见怪的事物,从中分析发现问题,挖掘出“小题目”背后的“大主题”。例如,一年级新生入学,最容易哭鼻子,常人认为孩子哭是天性,难道要让大人去哭吗?但是,北京红庙一小的辅导员老师,从这件小事中分析到:孩子哭是任性、自私、不坚强的儿童心理表现。如果老师把道理讲给孩子们,告诉他们要大公无私,要胸怀坦白,要有坚强的意志,这样能制止他们的哭声吗?能使他们愉快地认错改错吗?显然不行。于是,他们认真调查爱哭的学生,召开了《好孩子不爱哭》队会。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但改了爱哭的坏习惯,他们还觉得好象一下子长大了,懂了许多事。

2、要及时观察到“小题目”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人类生活的本身就是五颜六色的万花筒,儿童生活更是琳琅满目闪闪烁烁。辅导员应当嗅觉灵敏,眼光尖锐,能不误时机地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从“小题口’中去寻找发现具有儿童特点而往往被熟视无睹的细微动态。就象现在搞企业讲究经济信息一样,必须随时掌握来自学生的各种空间、时间和各种特殊情况下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从孩子们的“小题目”中反映出来。合作路小学的《寻找烈士童年》,是从一个传统扫墓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他们及时地抓住了来自孩子们正面的“闪光点”不放,然后大作文章发展成为一个很有意义很有影响的大活动。这个“闪光点”是什么呢?请听他们活动前的一段对话:沈鹏同学说:“烈士陵园我去过好几次了,好多英雄人物的事迹我都能背出来,这次咱们搞点新花样儿吧。”(提出求异的新问题)中队长说:“你们知道的我都知道,可我不了解他们童年时代的事迹,你知道他们的童年时代是怎样过的吗?这个问题提得多好,启发性很强,是学生对话里的“闪光点”,是值得抓住不放而大作文章的东西。他们抓住了,并且还积极引导,最后搞成一个最佳创造活动。

3.善于把“小题目”开掘成大题目。搞企业有一招叫做“变”,就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们辅导员搞队活动也需要“七十二变”。要使个人的小事变成集体的或国家的大事;要使本校的事变成全社会的事;要使不被人注意的事变得人人皆知;总之,要使无价值或价值小的事变得有价值或者价值更大。如何变呢?那就要求辅导员善于把“小题目”展开,从中挖掘“大题目”。

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说过,幻想不仅属于艺术家,也属于科学家。那么幻想何尝不应属于辅导员?“变”就需要幻想。例如,春节期间长辈给孩子一点压岁钱,这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孩子们的思想上却增加了兴奋点。他们甚至晚上躺在床上还惦记着自己的压岁钱。新学期开始,春节虽然过去,压岁钱尚未花完。面对这件孩子们的小事,我们要思考要分析:压岁钱是孩子们唯一的一年一度的自己的收入。他们有了钱,思想很活跃。他们可以买学习用品和有意义的东西,也可以胡乱买些零食和玩物;他们可以细水常流节省着花,也可以大手大脚一下子随便用光;他们可以为长辈为别人或为集体办点有意义的事,也可以吃吃喝喝甚至讲究哥们儿义气;他们可以体会到这钱是长辈对自己的关怀和期望,也可以嫌给的钱少,心里不高兴……如此种种。正是由于这个“小题目”里反映出许多具有教育契机的信息,栗胜路小学少先队搞了《巧用压岁钱》的活动。并且获全国创造杯奖。

在辅导员发挥想象力的时候还要注意几点。((1)想象要有针对性。队活动为的是教育孩子,因而必须联系孩子的实际,强调针对性。离开实际发展“想象”是盲目的,无益的。例如,获全国优秀创造杯奖的《甜与美》是从想象孩子们。吃糖甜这个“小题目”,进而开掘到“设计糖纸”这个“大主题”上来的。他们的活动是:吃糖→收集糖纸→了解各地建设情况→支援西藏设计糖纸图案。如果不进行想象提炼,孩子们吃糖只不过是吃糖,变不成设计糖纸。(2)想象要有科学性。这里所说的科学性是指要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知道怎么做,又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例如最近栗胜路小学五(2)中队开了以《收获》为题的主题会。这个队会是从一个差生春天把自然老师给的一粒葵花籽种到自家院子里,秋天收获一盘累累果实引起来的。从葵花籽的收获联想到这个差生纪律、思想上的进步。依据“反馈原理”,将学生的进步成果作为信息的再反馈,既让大家对他有正确的评价,又让本人知道哪些是进步,是优点;哪些还不足,是缺点。队会过程是:葵花的收获→大家谈自己的“收获” →评讲各人的“收获” →请《火炬报》小记者采访收获最大的学生和观看“收获”的成果展览→那个差生很激动,把自己收获的种子分给每个小队一包,预祝明年秋天我们再来庆“丰收”。

三、“小题大作”的其他几点。我们都知道,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但,生活并不等于艺术。“小题目”之所以能成为“大主题’,离不开辅导员的分析、观察、想象、创造。否则,孩子们的生活仍然是生活。看电影还是看电影,甚至还学些反面的东西;压岁钱就是要花,甚至可以吃吃喝喝滋长不良习气。此外,我们对不宜“大作”的小题也不要硬上纲为“大题目”,那就真的成了无限上纲而小题大作了。一个学生借了别人东西不及时归还,这样的“小题”只要个别批评讲道理即可解决,无须要“大作文章”。有人说:如果遇到“大题”该如何呢?大题目就要大作。就要引导孩子投入社会的大活动。就如战争年代卖报的小报童,站岗放哨的儿童团一样,让孩子们不但知道大事,还要在轰轰烈烈的大形势下,去经风雨见世面,得到锻炼,获得教育。所以,我们不反对“大题大作”。综上所述,可以概括为诗:儿童生活象海洋,创造主题里边藏。桩桩琐事莫放过,题小要做大文章。但须切记针对性,联系实际不徒忙。二要活动有趣味,喜闻乐见记忆强。三要深入孩子中,观察分析多想象。孩童时代孩童事,“小题大作”方正常。闲人闲语随他去,原谅他是大外行。【评注】这是我论文生涯的处女作。凡是人生的第一次,总是难忘的。1984年石家庄市少先队学会诞生了。当年第一届年会,我这篇论文获得一等奖,并在会上第一个发言交流。我感到无限的光荣和鼓舞,从此,我便“嫁”给了少先队,在少先队理论探索的几十年里一发而不可收。因为是“第一次”,对什么是论文,怎么写论文,都是模糊的。所以,写作过程中,加倍认真、仔细。我三次请教郭文邺老师,从少先队理论和论题选择方面给予指导,获益匪浅。最后我又请教我师范的语文教师严正。他在治学和文字写作方面非常严谨,所以在文字上严老师给予审阅和把关。可以说,为这篇论文我请教两位老师,等于我重新当一次学生,等于我专题又进修了一次。“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第一次写论文,就见了彩,为今后发展打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