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似看山不喜平
——叙事性散文如何写出波澜教案
【教学目标】
1、介绍叙事性散文写作中如何写出波澜的基本方法。
2、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设置悬念法和情节突转法等。
3、根据所学习的方法进行实践写作训练。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设置悬念法和情节突转法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欣赏一首唐伯虎为一位老妇人写的祝寿诗:(略)
一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的确,一池春水,风平浪静,纵然有人有宁静柔和之美,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游鱼的沉浮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那么如何让平静的水面波澜起伏,一波三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课题及要点)。
二、叙事常见问题
问题一:平铺直叙
文章平铺直叙,指的是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这些环节缺少精心设计,1234如实道来,平平淡淡,禁不住回味。叙述没有阶段性,情节少起伏变化,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没有悬念,引不起阅读兴趣。
病例: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上周,我们班上劳技课,老师教我们做验钞机,把我高兴坏了。老师先向我们讲了验钞机的原理,讲完后,大家便动手做起来。
我按照老师的步骤,小心地焊接着每一个零件。和大家一样,我把验钞机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一紫光灯管放在桌子上,准备一会儿安装。就在这时,有一个零件怎么也安不上,我拿起来想仔细看看。可是,就在我抬胳膊的一瞬间,紫光灯和机壳被袖子刮离了桌面。坐在旁边的楠楠见状,喊了声 "呀!"紧接着她抓住了机壳。当我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之后,紫光灯已被摔得粉碎了。我傻眼了,灯管坏了,也就意味着验钞机报废了,心里一下子难受起来。楠楠说:"快去跟老师说,说不定能再给你一个。"于是我怯生生地走到老师面前说:"老师,我的紫光灯摔碎了。"
老师听了摇摇头说:"那没办法了,一人一个,配好了的,没有多余的。"我心里更加难过了,看着手里残缺的零件,望望其他同学即将完成的验钞机,真恨自己太粗心。
回到座位上,兴致全无,我看着窗外发呆。这时小晓走过来,问:"你怎么不做?"我红着脸说明了原因,小晓安慰我说:"不要紧,验钞机做不成,还可以用这些零件做手电筒嘛!""可是,我不会做。"我小声回答。"我教你,来,你看一一。"说着,她一步步教起来,我连声道谢,瞪着大眼睛盯着她的一举一动,不一会儿,手电筒装好了,插上电池,一按电钮,嘿,亮了!我心里高兴起来。
病例分析:
这篇作文平铺直叙事件,紫光灯管不小心摔碎了,验钞机做不成了,在同学的帮助下改做了手电筒,事情的经过与结局就这么简单。文章的情节缺少曲折变化,并且开头的高兴与结尾的高兴不是一回事。如果改做了手电筒也这么高兴,那么开头的交代岂不是白搭了吗?设计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不是为做成做不成而高兴,而是为意外获得而高兴。如果修改加上这么一个结尾:"就在我要离开教室时,楠楠叫住我,把她的验钞机放到我手上,对我说:'送给你。'我惊讶地问:'送给我?'她点了点头,然后走开了。我看着精美的验钞机,脑中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幕,忽然觉得心头暖洋洋的,她们给予我的帮助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同学之间的那份情意,令我久久不能忘怀。"这样的情节,意义不就深刻了吗?
问题二:胡编乱造
不少同学在作文中有这样的问题:过分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或缺少由扬而抑(由抑而扬)的根据,或缺少由扬而抑(由抑而扬)的转折的合理性,或不能处理扬与抑的内在联系,缺少相通的桥梁。
病例1:
一场虚惊
……
终于干完活了,爸爸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办公室,准备好好休息一下。刚迷糊了不到3分钟,电话响了,爸爸不耐烦地拿起电话,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话音,是我家的邻居:"金海吗?赶快回家看看吧,你们家着火了!"老爸闻听此言,蹭的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刚才的疲劳早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瞪大了眼睛问到:"什么?着火?""火……火……你们家!""啊!"爸爸张大了嘴,仿佛看到家中的一片惨象。他扔下电话,飞似的朝家奔去。
快到家时,只见一大帮人围在楼下,向着楼上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又听见救火车的叫声由远而近,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三步并做两步就往六楼上奔。一股股呛人的浓烟直冲过来。"不好了,我家……"来到了家门口,打开大门冲了进去,急忙寻找火源,厨房、卧室,转了一圈,别说大火,连个小火星都没看见,真是奇怪了,来到阳台,推开窗户往外一看,好么,原来是旁边的邻居家,浓烟一阵阵地向外涌。我的妈!老爸这才喘了口气,一下子坐在了床上,顿时觉得浑身一点劲都没有了。
那个打电话的邻居也来了,看到这个情景,连忙道歉,老爸连忙道谢。那人说,刚才听说着火了,一问,别人说是我们家楼上,6层,我一想,就是你们家呀!可没曾想,人家说的是那个单元……
病例分析:
本文写了名副其实的一场虚惊。看起来在开头设置了悬念,到底是不是真失火了?读者确实关心,但是随着后面情节的展开,显得漏洞比较多:这么大的火,从外面一看,是谁家的应该很清楚,救火的人奔向哪家也不难看出,怎么就会认为是自己家呢?这样的文章读者并没有阅读兴趣。有的同学一说要写出波澜,于是就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极力往奇处写,抓小偷啦,着火啦,胡编乱造,故弄玄虚。其实任何记事的文章都离不开对人的描写。在事件的曲折发展进程中,要让人物的性格发展、命运安排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否则只能称之为虚张声势。
病例2:
意外的经历
早晨起来推开窗户,发现外面竟然下着绵绵的细雨。阴沉沉的天气,总让人感到不安,好像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
由于写作业缺少一些用品,我被逼无奈挤上了开往商场的公共汽车,还好有个座,也许是下雨天大家的心情都不好吧!车厢内安静得出奇,只能听见从被雨水打湿的雨伞上掉落下来的雨滴打在地上的声音,这样安静的过了一站。车门开了,上来两名穿着黑夹克的中年男子,他们的加入使原本安静的车厢一下子喧闹起来,"让一让,让一让,我们往里走走。"两个人"吆喝"着,脚步停在我身前一名带着孩子的父亲身后,其中一人扶着我身旁的椅背,我本能地往旁边挤了挤,调整了一下位置,当我在回过身来看那两个人时,不由得惊呆了,另一人用中指和食指夹住一个薄薄的刀片,熟练的割破了那位父亲的手提包,迅速从里面抽出钱包,收了起来。是小偷!光天化日之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竟敢偷东西,我刚想喊,转念一想:不行,他离我这么近,万一给我一刀怎么办?我不敢再往下想,也不敢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
车到了一站,下车的人向售票员出示了车票,奇怪的是,售票员并没有向那两个人要票,就让两人下了车,看这两人得意洋洋的表情,我不甘心地瞪了一眼,挤到那位叔叔的身边,及时地告诉他:"叔叔,您的钱包是不是丢了?头里下去那两个人,您快去追呀!"他看了看手提包,已被割开了一个几公分长的口子,钱包早就"飞"了,他随着我手的方向望去,那两人拦了一辆出租车,飞奔而去。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想:难道就这样算了?
病例分析:
文章记叙这件事要告诉人们什么?开头的景物描写显然是故弄玄虚,天气不好就一定要发生什么事吗?小偷偷东西与天气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作者似乎为了吸引读者,像在贴标签似的。而情节的发展一直是抑,始终没有扬起来,又没有出乎意料的结局。小偷就是小偷,堂而皇之逃之夭夭。如果在设计情节时急转直下,有人见义勇为,或是剧组在拍电视剧,因为前面有照应。总之要让人感到意外,才有可读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