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交通隧道工程
市政隧道施工简要流程
市政隧道施工简要流程本文档旨在介绍市政隧道施工的简要流程。
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以下是一般市政隧道施工的简要流程:1. 前期准备- 隧道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委托专业设计机构进行隧道设计。
- 项目批准:根据设计方案,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和许可。
2. 地质勘察和试验- 地质勘察:对施工地点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
- 土壤试验:对地下土壤进行试验,以确定土壤的物理特性和承载能力。
- 岩石试验:对岩石进行试验,以确定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施工准备-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设计和勘察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 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采购准备。
- 人员组织和培训:组织施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4. 隧道开挖- 地表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 隧道开挖:按照设计要求,使用适当的机械设备进行地下隧道的开挖。
- 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隧道支护结构的安装。
5. 隧道衬砌- 清洁和处理:清洁隧道壁和基底,确保衬砌施工的质量。
- 衬砌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隧道衬砌物的安装和固定。
- 置换和固结: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衬砌物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6. 设备安装和调试- 隧道设备:根据需求,安装隧道通风、照明和监测设备等。
- 设备调试:对安装的设备进行检验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7. 完工验收- 结构检查:对隧道施工的结构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 功能测试:对设备和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 验收和交付: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验收并交付使用。
这些步骤构成了市政隧道施工的基本流程。
在实际工程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更多的细节和特殊情况。
因此,具体的施工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施工方案研究
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施工方案研究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压力不断增加,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对既有道路进行改造和扩建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在对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和扩建时,常常需要在现有道路下方建设隧道。
本文将对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一、选址选择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位置是施工方案的首要问题。
选址的原则是满足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且避免对现有高速公路的流量造成大幅度的干扰。
一般来说,挖掘隧道的位置应选择在交通流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二、施工方式1.盖挖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方式,在既有高速公路上方修筑临时的覆土层,然后采用挖掘机械对临时土层进行挖掘,完成隧道的建设。
这种施工方式比较简单直接,适用于较小规模的隧道工程。
2.盾构法:这是一种机械化施工方式,通过盾构机进行隧道的挖掘和支护。
这种施工方式的优点是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的干扰较小,适用于大规模的隧道工程。
3.管片法:这是一种先挖后装的施工方式,先挖掘好隧道的地基,然后将制作好的管片逐个装配到挖掘出的地基中。
这种施工方式适用于较小规模的隧道工程,且施工周期相对较短。
三、施工期间交通管理在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期间,必要的交通管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可以设置临时的交通疏导路线,保证周边道路的通行能力。
同时,还应增加交通引导标志和警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道路状况和施工的存在。
四、施工质量控制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隧道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对隧道结构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应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严格的工艺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既有高速公路造成损坏。
总之,市政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案需要全面考虑选址、施工方式、施工期间交通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等多个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可以实现隧道的高效建设,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既有高速公路交通的干扰,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交通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构建立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立体交通之一就是发展城市地下道路。
当前我国一些主要城市都在发展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如北京奥运公园地下道路隧道;上海延安东路越江隧道、上海军工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外环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杭州西湖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
本章隧道工程是指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1建设条件城市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道路环境、驾驶行为、设施配置、运营与防灾、道路特征与交通组织以及建设特征等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地下车行服务设施。
传统意义上的单点进出隧道向着多点进出、系统性的长距离地下车行设施发展。
这些新型的地下车行设施与传统的单点进出隧道相比,在交通定位、使用功能、通风、防灾、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的差异对比见表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见图5.1-1。
图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也不同。
除了地理位置差异,在建设条件、交通特点、技术标准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位于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物多,难度大,风险高;交通特点也不一样;城市地下道路以小客车为主;一般设有多点进出。
另外隧道附属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具体比较见表5.1-2。
图5.1-2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图5.1-3 公路隧道城市地下道路从功能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穿越江河、山体等障碍物的城市地下道路。
如上海市区穿越黄浦江的越江隧道;南京、武汉市区穿越长江的隧道;北京市区穿越西山风景区的西山隧道等。
②穿越一个或多个交叉口的城市地下道路。
这种类型的地下道路通常也称为城市下立交,其功能是为了改善节点的交通矛盾、或改善区域景观环境而设置。
隧道工程设计
03
隧道工程结构设计
隧道工程结构形式选择
隧道工程结构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 水文条件、断面尺寸、埋深、施工方 法、运营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 安全、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隧道工程结构形式有圆形、马 蹄形、矩形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适合的结构形式。
隧道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经济性的要求,同时应考虑施工过程的可行性及对环境的 影响。
设计审查与优化
对设计进行审查和优化,确保 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隧道工程设计标准与规范
01
02
03
04
国家标准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铁 路隧道设计规范》等。
行业标准
各省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如《 XX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等
。
企业标准
部分大型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 ,用于指导企业内部的设计工
作。
国际标准
国际隧道协会(ITA)制定的 相关标准和规范。
结构设计应遵循“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个设计准则,确保结构在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下不发生破坏,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不产生过大的变形、裂缝等影响正常使用性能的病害 。
隧道工程结构计算与分析
结构计算与分析是隧道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应采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和分析 方法,对结构进行内力分析、稳定性分析、抗震分析等。
隧道工程设计软件介绍
AutoCAD
常用的二维绘图软件,用于绘制隧道施工图纸。
MicroStation
专业的土木工程设计软件,可进行三维建模和可视化设计。
理正工具箱
国内较为知名的隧道工程设计软件,包含隧道断面设计、纵横断面绘 制等功能。
SAP2000、Midas和ANSYS
论述隧道工程的分类
论述隧道工程的分类一、按隧道所在位置分类隧道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分类。
1. 山岭隧道:位于丘陵和山地地区的铁路或者公路隧道,一般情况下分为越岭隧道和山岭遂道。
2. 水下隧道:位于江、河、湖、海、洋下的隧道,常见的有水底公路隧道和水底铁路隧道。
3. 城市隧道:位于城市地下的隧道,部分在地铁系统中,也有位于城市地下通道的遂道。
二、按隧道长度分类根据隧道的长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中短隧道:长度在200-500米之间的隧道。
2. 特长隧道: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
三、按隧道用途分类根据隧道的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1. 交通隧道:主要用于铁路或公路运输,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市政隧道等。
2. 水利工程隧道:主要用于水利工程,如水库、水电站等。
3. 市政工程隧道:主要用于城市地下通道和地铁等市政工程。
4. 人防工程隧道:主要用于人民防空。
四、按隧道横断面的结构形式分类根据隧道的横断面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直墙式隧道:横断面为矩形或直墙和拱圈组成的近似矩形。
直墙式结构简单,便于施工,适用性强,应用广泛。
但断面利用率较低,直墙高较大,有利于控制施工中的地表下沉。
双连拱结构属直墙式结构。
适用于单跨或三跨的情况。
虽能提高断面利用率,减小直墙高,但受力复杂,易产生中墙移位和下沉。
2. 曲墙式隧道:一种典型的全断面衬砌结构的山岭隧道。
其横断面至少有一侧是曲线或折线构成的非直墙部分。
曲墙式衬砌受力性能好,能充分发挥支护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受力比较明确,施工安全性好。
但需用模板整体浇注,费用较高。
适用于各类地层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及修建难度较大的隧道。
3. 曲直墙式隧道:兼具曲墙式和直墙式的优点。
一般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也可用先墙后拱法或双侧墙衬砌法施工。
当地层条件差,一种衬砌结构难以满足要求时,可在直墙与曲墙之间加设加强混凝土拱圈以改善受力状况,提高工程质量。
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修建难度较大的各类隧道的工程实践。
市政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市政隧道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市政隧道工程是指地下道路工程,作为连接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环节,对于城市交通流畅、安全性及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市政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的保障,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前准备1.工程前,需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认真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和流程。
2.施工前,将所有相关资料文件齐全,施工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确保施工人员了解职责,掌握操作技能。
3.施工前,所有施工车辆和设备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4.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前,对施工工程进行分期计划,明确施工进度。
三、施工现场管理1.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施工指挥部,负责全面的施工管理工作,指导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施工标识,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现场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保护周围环境。
5.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做到人人参与、严格遵守。
四、施工过程管理1.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材料的保管和管理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3.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4.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5.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五、施工结束及验收1.施工结束,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验收合格后,可交付使用,但仍需定期维护,确保市政隧道工程的持续运行。
3.验收阶段,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保障日后使用。
4.验收合格后的市政隧道工程,需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安全运行。
六、总结市政隧道工程的施工使用,关系到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行,市政规范。
要求市政隧道工程施工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质量可控。
市政道路下穿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根据施工总工期的安排和分阶段节点工期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超前计划,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基坑底部设Φ800工程桩抗拔,深入基坑底6~26m,K2+261-K2+367、K2+692-K3+264段基坑土体加固采用Φ700双轴轴水泥土搅拌桩,深入基坑底部以下3~4m。K2+999-K3+043段上跨地铁二号线区域采用Φ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基坑范围内地铁保护限界内(地铁外3m范围内)桩底距离地铁顶1m,桩长4m,地铁保护限界外桩底标高-9.5m,桩长12.578m;基坑范围外8m范围内采用Φ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桩底距离地铁顶1m,桩长约11.5m。
④~1粉质黏土混卵砾石:灰色-灰黄色,粉质黏土为软-可塑,卵砾石含量约10%-30%,粒径约2-10cm,为石英质类,磨圆度好,次磨圆。层顶埋深26.4-32.5m,层厚0.6-8.5m;
④~2残积土:棕红色,由泥岩、泥质粉砂岩经剧烈风化而成,未经搬运再沉积,以硬塑状态为主,土质不均,分布不均匀。浸水极易软化。层顶埋深5.6-33.8m,层厚0.5-5.2m。
②~2粉质黏土:灰色,软-流塑,部分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切面光泽反应弱,韧性、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坳沟范围,层顶埋深5.2-10.4m,层厚4.0-16.8m;
②~3粉质黏土:灰黄-黄灰色,可塑,部分软塑,含铁锰氧化物,切面有光泽反应,韧性、干强度中等。分布于坳沟之中。层顶埋深9.0-22.8m,层厚0.9-22.7m;
隧道工程的优势及一般设计原则
隧道工程的优势及一般设计原则一、隧道工程的优势1.提高交通效率隧道可以缩短行车里程,提高交通效率及路线标准,使路线顺畅。
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公路(特别是干线公路)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修建高等级公路和扩大干线公路的通行能力成为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国地域辽阔,山区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在早期公路建设中,路线大都采用盘山绕行或高填深挖的做法,用较大纵坡绕行和展线去翻越垭口,这种做法既延长了路线里程、降低了公路技术等级,又增加了养护和运输费用。
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在这些地区修建公路,更为合理的方案应是隧道穿行。
因为隧道既能保证道路线形,便于行车,又可有效防止山地陡坡的滚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又能与当地环境相协调,并保护自然景观。
今后,在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中,对于那些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宜修建隧道的山区公路越岭路段,经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若设置隧道能大幅缩短路线里程,提高公路技术标准,则应优先考虑修建隧道。
尽管一次性建设投资较多,但是由于缩短了运营里程,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在较短时间内可收回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如二郎山隧道修建前,路线在海拔3000 m的山区迂回,坡陡弯急,加上冬天冰雪较厚,春秋雨雾多,故行车事故频繁,司机视之为畏途。
有了隧道,就可宣告“车翻二郎山、行车大半天”和冬天雾雪封山而封道的历史彻底结束,实现全天候通车的愿望。
2.保护环境具体来说,采用隧道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
隧道的修建,本身就是一项环保举措。
因为合理选择隧道方案,可以避免公路建设时大填大挖、盘山绕行,不改变自然景观,减少了对植被的破坏和对山体的扰动,也就降低了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且避免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符合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各项基本方针。
近年来,采用先修明洞,然后进行洞门段施工的方式,基本不改变洞口段山坡,从而保护了山坡植被;再配合洞口防护,采用植物绿化或用空格式护面墙防护,空格内栽种花草,更显得洞门地带环境优美,给司乘人员一种美的享受,也弱化了进“黑洞”的压抑感。
隧道工程类型的定义
隧道工程类型的定义隧道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空间利用方式,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发展,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隧道工程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还能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确保交通线路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根据隧道工程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详细阐述隧道工程的类型定义及其特点。
一、按照用途分类1. 交通隧道交通隧道是隧道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为车辆和行人提供通行通道。
这类隧道通常建设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上,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交通隧道的设计和建设需充分考虑通行能力、通风照明、安全设施等因素。
2. 水利隧道水利隧道主要用于水利工程中,如水电站的引水隧道、排洪隧道等。
这类隧道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水流,因此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特别关注隧道的防渗、抗冲刷以及水流动力学特性等问题。
3. 市政隧道市政隧道是为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一类隧道,如给排水隧道、电缆隧道、热力隧道等。
这类隧道通常埋设在地下较深的位置,以确保市政设施的安全运行和城市的正常运转。
二、按照断面形状分类1. 圆形隧道圆形隧道是指断面形状呈圆形的隧道。
这类隧道在承受均匀围岩压力时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因此在软弱地层和深埋地层中广泛应用。
圆形隧道的施工方法有盾构法、掘进机法等。
2. 马蹄形隧道马蹄形隧道是指断面形状呈马蹄形的隧道。
这类隧道在承受不均匀围岩压力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层。
马蹄形隧道的施工方法有钻爆法、分部开挖法等。
3. 矩形隧道矩形隧道是指断面形状呈矩形的隧道。
这类隧道在城市地铁、地下通道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因其断面利用率高、空间布局灵活而受到青睐。
矩形隧道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等。
三、按照施工方法分类1. 矿山法隧道矿山法隧道是采用钻爆法开挖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尤其是坚硬岩层。
矿山法隧道的施工过程包括钻孔、装药、爆破、出渣等步骤,具有施工灵活、成本较低的优点。
市政工程中的隧道设计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隧道设计规范要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市政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确保隧道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营,各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隧道设计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市政工程中的隧道设计规范要求,包括隧道的基本设计原则、管线布置规约、应力变形控制规范、照明与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一、隧道的基本设计原则1. 隧道类型和布置要求:根据隧道用途和地质条件,确定隧道的类型和布置方案。
例如,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利隧道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隧道确定合适的设计参数。
2. 岩石分类和支护要求:对地质勘探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和地层情况,确定合适的隧道支护方案。
通常包括切削和回填隧道支护、钢拱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3. 施工方式和工序安排: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合适的施工方式和施工工序。
例如,盾构隧道、钻爆法隧道、开挖法隧道等。
二、管线布置规约1. 综合管廊布置:在隧道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综合管廊,满足城市公用设施和管线的需要,确保隧道的整体工程质量。
2. 管线隔离和保护:根据不同的管线类型和功能要求,确定合适的隔离和保护措施。
例如,给水管线、电力线路等需要与其他管线进行隔离,避免相互干扰。
3. 管道排水和通风:在隧道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管道的排水和通风系统,以确保隧道内部干燥,有效控制湿度。
三、应力变形控制规范1. 隧道地表沉降控制:在隧道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地表沉降,避免地质灾害和基础设施的损坏。
通过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和支护措施,有效减少地表沉降。
2. 填挖比控制:隧道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填挖比,避免因挖掘过多或填挖不当造成的地层不稳定和工程质量问题。
3. 隧道变形监测:在隧道施工和运营阶段,需要对隧道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监测,及时评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
四、照明与通风要求1. 隧道照明设计:合理设计隧道照明系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确保驾驶员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隧道内部的情况。
城市道路隧道规范
城市道路隧道规范篇一:道路隧道规范车道规定表5.2.1 隧道建筑横断面组成最小宽度(道路隧道设计规范)注:1.三车道及以上隧道除增加车道数外,其余宽度同表;增加车道的每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2.车道宽度采用低限时,应对隧道车种构成、交通量、车道规模和交通组织方式进行论证。
篇二:现行公路与城市道路规范一、公路工程常用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指南Page 1 of 10Page 2 of 10Page 3 of 102.0其它JTJ/T259—2004 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规程JTJ296--96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6--2004 港口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规程公路挡土墙设计及施工技术细则.JT/T 707-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粘聚力试验仪 JT/T 708-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仪 .JT/T 709-2008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负荷轮试验仪 JT/T 710-2008 公路桥涵用波形钢板JT/T 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119—2006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JT/T120—1993 贝克曼梁路面弯沉仪技术要求 JT/T121—1993 贝克曼梁路面弯沉仪试验方法 JT/T203-- 199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JT/T279-- 2004 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80-- 2004 路面标线涂料 JT/T281—2007 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457—2007 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JT/ T513—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网JT/ T514—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有纺土工织物JT/ T515—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模袋JT/ T516—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室 JT/ T517—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加筋带 JT/ T518—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膜JT/ T519—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JT/ T520—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JT/ T521—2004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排水板(带) JT/ T522—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JT/ T523—2004 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JT/ T524—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纤维材料---钢纤维JT/ T525—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纤维材料---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JT/ T526—2004 路面沥青改性材料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JT/ T527—2004 路面沥青改性材料苯乙烯—丁二烯橡胶1502 (SBR1502) JT/ T528—2004 公路边坡柔性防护系统JT/ T529—2004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 T530—2004 沥青路面坑槽冷拌修补材料--- SBS沥青液JT/ T531—2004 桥梁结构用芳纶纤维复合材料Page 4 of 10JT/ T533—2004 沥青路面用木质素纤维 JT/ T534—2004 沥青路面用聚合物纤维 JT/ T535—2004 路桥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T/ T536—2004 路桥用塑性体()沥青防水卷材 JT/ T537—2004 钢筋混凝土用阻锈剂JT/ T589—2004 水泥混凝土路面嵌缝密封材料JT/ T593—2004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指标及测试方法 JT/ T598—2004 塑料防眩板JT/ T599.1—2004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1部分:通则 JT/ T599.2—2004 公路用(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城市道路隧道,规范)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2部分:管箱JT/ T599.3—2004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3部分:管道JT/ T599.4—2004 公路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第4部分:防眩板 JT/ T600.1—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1部分:通则JT/ T600.2—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2部分:热塑性聚乙烯(PE) 粉末涂料及涂层JT/ T600.3—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3部分:热塑性聚氯乙烯(PVC) 粉末涂料及涂层JT/ T600.4—2004 公路用防腐蚀粉末涂料及涂层第4部分:热固性聚酯(Polyester) 粉末涂料及涂层JT/ T613—2004 路面车辙自动测定仪JT/ T614—2004 沥青老化烘箱JT/ T615—2004 沥青软化点仪JT/ T645.1—2005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1部分:水质JT/ T645.2—2005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2部分:处理系统技术要求JT/ T645.3—2005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3部分:处理系统操作管理要求 JT/ T647—2005公路绿化设计制图JT/ T653—2006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试验仪 JT/ T658—2006核子密湿度仪 JT/ T659—2006混凝土超声检测仪JT/ T674—2007 玻璃珠选形器 JJG(交通)073—2007 玻璃珠选形器JT/ T675—2007道路交通标线涂层湿膜厚度梳规JJG(交通)074—2007 道路交通标线涂层湿膜厚度梳规 JT/ T676—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平整度仪JJG(交通)075—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平整度仪 JT/ T677—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JJG(交通)076—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车辙仪JT/ T678—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视频病害检测系统JJG(交通)077—2007 车载式路面激光视频病害检测系统Page 5 of 10篇三:XXX隧道技术规范技术规范说明一、本项目的技术规范由《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第5篇技术规范和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自备,业主不提供)组成。
隧道工程技术
高山越岭隧道工程施工难度大,需要克 服地形高差、地质复杂等多方面困难。
高山越岭隧道工程实例包括秦岭隧道、 雪山一号隧道等,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 中采用了盾构法、矿山法等多种施工方 法,成功地穿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交
通的便利化。
水下隧道工程实例
水下隧道工程是连接水域两岸的重要交通设施,具有避免水上交通拥堵、提高交通 效率等优点。
矿井隧道工程施工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安全 生产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技术 和措施。
矿井隧道工程实例包括山西焦煤集 团矿井、安徽淮南矿井等,这些工 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矿山法、钻 爆法等多种施工方法,确保了生产 的安全和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提高生活质量
隧道工程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提升城市形 象和生活质量。
隧道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隧道工程
古代隧道工程以矿山巷道为主,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和秦岭古栈道等。
02
近代隧道工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铁路和公路建设成为隧道工程的主要领域,如美
国胡佛水坝和中国的成昆铁路等。
03
现代隧道工程
采取有效的进度控制措施,如施工计划调整、工期优化等,确保工 程按期完成。
安全管理措施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程序和救援措施,确保 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隧道施工环境保护与监测
城市地铁隧道工程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环境保护、施工安全等多方面因 素,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技术和措施。
隧道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方法隧道施工是指通过地下挖掘技术建造隧道的过程。
隧道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交通运输、供水、排水和市政设施等,因此,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于隧道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的一些常用方法。
一、开挖方法1. 手工开挖手工开挖是传统的隧道开挖方法,适用于较小规模、不适合机械开挖和要求较高的隧道。
施工人员使用手动工具,如铁锹、镐等,逐步开挖隧道。
虽然速度较慢,但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机械掘进机械掘进是目前隧道开挖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机械设备有隧道掘进机(TBM)、盾构机和挖掘机等。
机械掘进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的隧道开挖。
二、支护方法1. 钢架支护钢架支护是隧道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开挖隧道的同时,安装钢架来支撑土体,以防止隧道坍塌。
钢架可以使用预制的模块化钢架,也可以现场焊接而成。
2. 喷射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是一种常见的隧道支护方法。
施工人员利用喷射机将混凝土喷射到隧道壁和顶部,形成坚固的混凝土壳体,起到支持土体和保护隧道结构的作用。
三、排水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作面的干燥,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1. 泵水排水利用泵站和管道将渗水泵出隧道外,以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工作面的干燥。
这种排水方法适用于渗水量较大的情况。
2. 排水沟排水通过挖掘排水沟,将渗水引导到隧道外部,达到排水的目的。
排水沟可以采用混凝土或者其他防渗材料进行衬砌,以增加排水效果。
四、通风方法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进行通风处理,以排除工作面产生的有毒气体。
1. 强制通风采用机械通风设备,通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引入隧道,排出有毒气体,保持空气流通,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通常通过设置入口和出口,利用隧道两端的气流差异,实现空气流通。
自然通风适用于一些短期施工并且施工区域较小的情况。
总结:隧道施工方法涉及到开挖、支护、排水和通风等方面。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篇一: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盾构掘进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1 总则1.0.1 编制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加强盾构掘进隧道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安全、环境安全和工程质量,统一盾构掘进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
本规范不包括盾构隧道的设计、使用和维护方面的内容。
1.0.4本规范是对盾构掘进隧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应严格遵守。
因此,承包合同(如质量要求等)和工程技术文件(如设计文件、企业标准、施工技术方案等)对工程技术和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当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高于本规范的规定时,验收时应以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为准。
1.0.5 盾构掘进隧道工程施工期间,应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网进行监测,对重要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应及时采取注浆、加固、支护等技术措施,保证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网的安全。
1.0.6 盾构掘进隧道的施工及验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二○○三年版)和施工项目设计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
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遵照执行;凡本规范无规定者,应按照有关现行标准执行。
2 术语本章给出了本规范有关章节中引用的13条术语。
因盾构及施工技术都是新技术,目前在术语上存在地区和习惯差异,通过本规范统一盾构施工和验收的相关术语。
在编写本术语时,主要参考《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勘察规范》、《地下铁道、轻轨交通测量规范》、《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下铁道设计施工》等规范和图书总结并统一出来的相关术语。
本规范的术语是从盾构掘进隧道的施工和验收角度赋于其含义,但含义不一定是术语的定义,同时还给出相应的推荐性英文术语,该英文术语不一定是国际通用的标准术语,仅供参考。
3 基本规定3.0.1对于盾构掘进隧道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对具体的施工项目,要求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运行。
市政交通工程施工方案
市政交通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市政交通工程是指城市交通系统中与市政设施有关的各种设施和设备的建设、改造、安装、维护和管理等活动。
市政交通工程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绿化、广场、停车场、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设备等建设项目。
市政交通工程的施工方案包括了具体项目的建设、改造和维护等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施工进度、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项目背景1. 本项目位于市中心区域,是市政交通重点改造项目之一。
项目范围包括道路拓宽、新建桥梁、交通信号优化设置、停车场改造等内容,旨在提高市中心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和市民出行的舒适度。
2. 市政交通工程施工时间预计为12个月,预算为1000万元。
3. 本项目施工范围跨越了多个街道和社区,需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以及商户的营业情况。
三、施工详细方案1. 施工前期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计划。
(2)组织召开项目动员会,明确各个施工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3)落实现场劳务和物资供应计划,确保施工需要的各类资源充足。
2. 施工阶段安排(1)开展周边居民和商户的意见征询和沟通,共同协商拟定合理的交通管理方案和施工时间。
(2)按照施工计划,合理划分施工区域,划定施工区域的边界,设置施工警示标识。
(3)充分考虑市中心地带的交通拥堵问题,采用夜间施工和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确保施工影响最小化。
3. 施工质量管理(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巡视和检查。
(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用料符合质量要求。
(3)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4. 施工环境保护(1)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用低碳环保的建设材料和设备。
(2)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治理,确保建设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施工后期的环境整治和恢复工作。
5. 施工后期维护(1)工程竣工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市政隧道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特点以及电气设计
市政隧道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特点以及电气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隧道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隧道工程的电气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供配电系统特点与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电。
本文将就市政隧道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的特点以及电气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供配电系统的特点1. 环境复杂性:市政隧道工程通常处于城市交通干线下方,环境复杂,地下水位高,通风不畅等因素都增加了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难度。
供配电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防潮和防爆防火能力。
2. 运行可靠性:隧道作为城市交通要道,供配电系统的运行需具备高可靠性。
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3. 空间有限性:隧道本身的空间有限,供配电设备的布置需要合理规划,确保设备布置的紧凑性和安全性。
4. 节能环保性:隧道工程的电力消耗相对较大,为了降低能耗和节约电力资源,供配电系统需要采用节能节电的设备和技术,同时也需要考虑设备的环保性。
二、电气设计1. 设备选择:在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合隧道环境的电气设备。
在选择变压器时,需要考虑到隧道的防爆要求,选择防爆变压器;在选择开关设备时,需要考虑其防水防潮能力和高可靠性。
2. 布置设计:由于隧道空间有限,供配电设备的布置需要尽可能紧凑,使得设备之间的互相影响减少到最低。
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通道,保障设备的维修作业能够便捷进行。
3. 防火防爆设计:供配电系统需考虑隧道环境下的防火防爆要求,选择符合防爆等级和防火等级要求的电气设备,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以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4. 采用智能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可实现对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维护,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5. 绿色节能设计:在电气设计中,需要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选择低能耗高效率的电气设备,并合理设计配电系统结构,实现系统能耗的有效控制。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交通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构建立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立体交通之一就是发展城市地下道路。
当前我国一些主要城市都在发展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如北京奥运公园地下道路隧道;上海延安东路越江隧道、上海军工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外环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杭州西湖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
本章隧道工程是指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1建设条件城市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道路环境、驾驶行为、设施配置、运营与防灾、道路特征与交通组织以及建设特征等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步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地下车行服务设施。
传统意义上的单点进出隧道向着多点进出、系统性的长距离地下车行设施发展。
这些新型的地下车行设施与传统的单点进出隧道相比,在交通定位、使用功能、通风、防灾、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的差异对比见表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见图5.1-1。
图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也不同。
除了地理位置差异,在建设条件、交通特点、技术标准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位于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物多,难度大,风险高;交通特点也不一样;城市地下道路以小客车为主;一般设有多点进出。
另外隧道附属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具体比较见表5.1-2。
图5.1-2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图5.1-3 公路隧道城市地下道路从功能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穿越江河、山体等障碍物的城市地下道路。
如上海市区穿越黄浦江的越江隧道;南京、武汉市区穿越长江的隧道;北京市区穿越西山风景区的西山隧道等。
②穿越一个或多个交叉口的城市地下道路。
这种类型的地下道路通常也称为城市下立交,其功能是为了改善节点的交通矛盾、或改善区域景观环境而设置。
隧道工程施工资质指导
隧道工程施工资质指导隧道工程是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涉及到土建、市政、交通、水利等多个领域,因此,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资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我国,隧道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以下是针对不同级别资质的指导。
一级资质:1. 企业资产:净资产要求达到6000万元以上。
2. 企业主要人员:技术负责人需要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且具有隧道(或地下工程或结构)专业高级职称。
3. 企业工程业绩:近5年承担过下列2类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单洞长500米的隧道4座;(2)累计完成隧道长度10公里以上。
4. 技术装备:具有隧道掘进设备2台。
二级资质:1. 企业资产:净资产要求达到2000万元以上。
2. 企业主要人员:技术负责人需要具有8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隧道(或地下工程或结构)专业高级职称或公路工程(或铁路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或水利水电工程或矿业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3. 企业工程业绩:近5年承担过下列2类工程的施工,工程质量合格。
(1)单洞长200米的隧道3座。
(2)累计完成隧道长度5公里以上。
4. 技术装备:具有隧道掘进设备1台。
三级资质:1. 企业资产:净资产要求达到800万元以上。
2. 企业主要人员: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3人。
3. 技术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隧道(或地下工程或结构)专业中级职称或公路工程(或铁路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或水利水电工程或矿业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为了满足上述资质要求,企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装备的更新。
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在技术装备方面,企业应根据工程需求采购合适的设备,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交通-隧道工程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交通已经成为当今城市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也提岀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构建立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立体交通之一就是发展城市地下道路。
当前我国一些主要城市都在发展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如北京奥运公园地下道路隧道;上海延安东路越江隧道、上海军工路隧道、打浦路隧道、外环隧道;南京玄武湖隧道、武汉长江隧道、杭州西湖隧道;扬州瘦西湖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等。
本章隧道工程是指城市地下道路隧道。
1建设条件城市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道路环境、驾驶行为、设施配置、运营与防灾、道路特征与交通组织以及建设特征等方面。
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逐步岀现了一些新型的地下车行服务设施。
传统意义上的单点进岀隧道向着多点进岀、系统性的长距离地下车行设施发展。
这些新型的地下车行设施与传统的单点进岀隧道相比,在交通定位、使用功能、通风、防灾、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的差异对比见表 5.1-1。
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见图 5.1-1 。
图5.1-1城市地下道路典型断面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也不同。
除了地理位置差异,在建设条件、交通特点、技术标准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位于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物多,难度大,风险高;交通特点也不一样;城市地下道路以小客车为主;一般设有多点进岀。
另外隧道附属设施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具体比较见表 5.1-2。
图5.1-2城市地下道路隧道城市地下道路从功能上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穿越江河、山体等障碍物的城市地下道路。
如上海市区穿越黄浦江的越江隧道;南京、武汉市区穿越长江的隧道;北京市区穿越西山风景区的西山隧道等。
②穿越一个或多个交叉口的城市地下道路。
这种类型的地下道路通常也称为城市下立交,其功能是为了改善节点的交通矛盾、或改善区域景观环境而设置。
比如北京市奥运公园地下大屯路隧道、慧忠路隧道;上海市穿越世纪大道的东方路隧道等。
③系统多点进岀的城市地下道路。
这种类型的地下道路通常较长、规模较大,并设多个进岀口,与路网连续较为紧密,以服务中长距离交通为主。
在交通网络中承担了较强的系统性交通功能。
④改善城市区域到发交通、沟通联系地下车库、整合车库资源的城市地下道路。
比如北京的中关村、金融街等在地下形成连接多个地下车库的地下道路系统混行车地下道路和小客车专用地下道路。
城市地下道路根据主线封闭段长度及交通情况,按防火灾设计要求分为四类,见表 5.1-4。
表5.1-4城市地下道路防火设计分类2总体设计地下道路的总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的规定,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与城市路网合理衔接,与区域路网规划、区域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
②符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确定的深度分层、限界。
③处理好与地面交通、城市历史风貌、城市空间环境的关系。
④处理好与市政管线、轨道交通设施、综合管廊及地下文物等其它地下基础设施关系,合理安排节约化利用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道路总体设计包括地下道路与城市路网、地下空间开发的相互关系。
从功能、使用、安全等方面,处理好地下道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满足视距要求,确保行车安全与舒适。
规划布置岀入口位置、间距和形式的综合设计及岀入口交通组织,协调与地面交通的衔接,保证地下道路主线通畅,进岀交通有序,与周边路网衔接顺畅。
城市地下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应加强安全行车引导,交通设施应简洁、可视性好、易识别。
同时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根据规划预留必要的实施条件。
城市地下道路结构主体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设计要求。
主体结构的设计年限为100年。
主体结构应分别对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道路路面结构应满足耐久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15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30年。
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应具有阻燃性好、噪音低的性能。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还应根据通风、供电、照明、监控、防灾等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法规,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在满足安全、经济、可靠的原则下,体现节能环保。
对通风、照明等能耗较大的设备,选用高效、低能耗的产品进行节能设计。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开展景观设计,洞口、洞内装饰以及风亭等美化设计应与周围城市环境相协调。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从技术、经济、工期、环境影响等方面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和施工工法。
3隧道线形设计城市地下道路的平、纵线形要素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与地面道路基本一致。
但在总体布置、设计原则、考虑因素、相关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以适合地下道路的建设要求。
隧道线形设计包括5个部分的内容。
3.1平面线形城市地下道路的平面线形布置除受城市道路网布局、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规划红线宽度等影响外,还受到地下管线设施、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另外在地下封闭空间,司乘人员的行车视线受两侧侧墙和顶板等影响强烈,地下道路的平面线形布置应注意对行车视距的保障,保证线形流畅,自然诱导驾驶人视线。
对于上、下分离的独立双洞的地下道路,在平面线形布置时,应保证双洞之间的最小净距。
净距离过小会对相互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地面沉降。
但距离多大,对道路在两端地面展线不利。
在现行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中,隧道间净距根据地层围岩等级的不同,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定。
在一些城市的地方标准中,也有类似的规定。
比如在一些地方标准中,对平行盾构隧道的净距要求不宜小于 D (盾构直径)。
—地下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尽可能采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过小会存在视距难以保证,需要加宽或设置超高。
半径过小也不利于通风。
—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是根据曲线路段车辆能够安全、顺适地行驶所需的条件而确定的,与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和路面超高有关,从理论计算上,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没有差异,可取用与地面相同的标准。
但在实际使用中,地下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的设置受最大超高和行车视距的限制。
当采用不同超高时,应根据城市道路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计算。
当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的极限最小半径或一般最小半径时,必须进行视距验算,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3.2纵断面线形地下道路的纵断面布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建筑物)、结构安全、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
对于明挖施工的地下道路隧道,考虑到道路路面结构及地下管线的设置要求,一般埋深不宜小于2m对于盾构隧道,考虑到结构设计要求以及对地面沉降控制的要求,一般埋深不宜小于0.65D。
竖向曲线的布置应结合各地要求,综合选择确定。
道路纵坡的选取应分别满足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要求。
最大纵坡是纵断面设计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路线长度、行驶舒适性、安全及工程技术经济性。
道路最大纵坡主要依据车辆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运营经济性等。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极限纵坡限制值应不超过5%城市地下道路的纵坡取值如下:表城市地下道路的纵断面设计还需要满足最小纵坡的要求,最小纵坡的确定依据是保证道路排水和防止管道淤塞。
规范要求城市地下道路的最小纵坡为0.3%。
—城市地下道路标高通常比两端的地面低,为防止周边雨水等汇入,通常在地下道路引导两端接地口处设置倒坡,形成排水驼峰。
3.3平纵组合设计地下道路在进行平纵曲线组合时,应注意前、后线形的协调,线形指标应逐渐过渡,防止突变。
降低对行驶安全的不利影响。
在平纵组合设计时,应尽量做得“平包竖,平纵相互对应”。
但条件受限不能做到时,应避免平面、纵断面极限值组合设计,避免长纵坡、大纵坡底接小曲线半径等。
3.4进出洞口线形设计地下道路在进洞、岀洞时,由于光线急剧变化、行驶条件发生差异,易发交通事故。
因此洞口段的线形是地下道路设计重点之一。
洞内外线形应在一定距离里保持一致性,自然诱导驾驶人视线,避免岀现突变。
城市地下道路的建设环境复杂,洞口线形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顺应地形、与周围复杂的环境条件相协调,使总体方案最合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保持3s行程范围的一致性。
3.5停车视距城市地下道路的平纵线形设计中,还应考虑停车视距的要求。
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自察觉前方道路存在障碍物时起,能够及时采取制动措施,直至车辆安全停稳的最短距离。
停车视距是地下道路设计的重要技术指标,设计中需要严格验算。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的停车视距可以采用与地面道路相同的技术标准。
但是在地下道路的进岀口处,由于洞口亮度的急剧变化会造成驾驶人不适,应采用较高的停车视距标准。
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洞口段的停车视距可取正常路段的 1.5倍,详见表5.3- 2 。
表5.3-1所示,S为停车视距,AB为车辆从A点至障碍物B的视线、Z o为行车线至障碍物曲线内侧障碍物的距离,Z为行车线至视线的距离即为横净距。
车辆在曲线上行驶,保证其视距的视线随之移动,行程若干视距线,与之相切形成的曲线(即包络线PQ曲线),如图5.3-2。
当平曲线半径大时,Z o>Z则满足视距,可不做处理。
当验算停车视距不足时,可增加曲线半径或增大侧向净宽等方面改善视距,如条件受限无法通过线形改善视距时,可采取限速措施,保证停车视距和行车安全。
图5.3-1平曲线内侧障碍物的清除图5.3-2平曲线上视距清除曲线此外规范还要求,城市地下道路设置凹型竖曲线路段,也必须进行停车视距验算。
因地下道路的顶部可能会遮挡行车视线,验算图示见图5.3-3。
4隧道主体设计隧道主体设计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隧道断面布置、主体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隧道施工方案、以及隧道装饰与景观主体设计包含以下6部分内容。
4.1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主要依据地下道路设计速度确定。
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速度宜与两端接线的地面道路相同,具体设计速度的选择应根据道路功能、通行能力、工程造价、运营成本、施工风险、控制条件以及工程建设性质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
短距离的城市地下道路应与两端接线的地面道路采用相同的设计速度。
除短距离的地下道路外,其它地下道路的设计速度一般不应大于80km/h。
表5.4-1各级城市地下道路的设计速度隧道建筑限界为道路净高线和两侧侧向净宽边线组成的空间界线,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城市地下道路隧道的建筑限界分为⑴不含人行道或检修道⑵包含人行道或检修道⑶含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3种情况。
见图5.4-15.4-3。
图5.4-1 不含人行道或检修道|——[] [I ]Wp 黜]Wnc 做WmcWp 姗jHe图5.4-2 包含人行道或检修道图5.4-3 含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建筑限界组成最小取值应满足表 5.4-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