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导学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机械效率 同步导学案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1)物重: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2)动滑轮重:提起的物重一样,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3)摩擦(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绳重。
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采用轻质细绳
【精讲点拨】
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做的功和直接用手做的功相等:W1=W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A.两个过程中的拉力F1=3F2B.F1做功的功率比F2做功的功率小
C.滑轮组机械效率为40% D.F2做功的距离为3h
【答案】D
【解析】A.F1做功600J,由 可知:
由图可知,滑轮组的绳子股数n=3,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3h,F2做功1000J,由 可知: ;所以 ,故A错误;
B.题中没有给出两次运动的时间,所以无法比较两个力做功的功率,故B错误;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判断有用功和额外功,一定要清楚目的。
探究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公式:
3.意义:表示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是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
4.因为W有用<W总,所以,η<1。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5.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解:起重机匀速提升重物所用的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
F=G=mg=0.5×103kg×10N/kg=5×103N
起重机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Fh=5×103N×3m =1.5×104J
起重机的电机做的总功:W总=3.4×104J
因此,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43页)
2022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43页)第七章力第1节力P1情境导入游泳是世界体育比赛项目之一,也是极好的健身运动。
游泳时,手用“力”往后拨水,脚用“力”向后蹬水,身体就会向前行进。
那么,什么是力呢?向后拨水、向后蹬水为什么能使身体向前行进呢?学习了这一节的知识,相信你就知道了,那就让我们快快进入这一节的学习吧!目标解读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1.活动一: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1234【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我的体验:力(forc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
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例1232.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1.我学到的知识:2.我用到的方法:3.我的感悟和体会:4.我还想知道课堂检测1.力的单位是()A.牛顿B.千克C.毫米D.秒2.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8-3 摩擦力 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的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 认识摩擦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学习重点】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学习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静摩擦力。
3.使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等。
【合作探究】探究一、滑动摩擦力【做一做】感受摩擦力①手平放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推,使手在桌面上滑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相对运动的力;②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慢慢向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要运动的力;③手平放在桌面上,保持手不动也不推,感受有没有一个阻碍手的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导学案 (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3.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4.知道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6.能分析惯性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危害【自主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惯性定律。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变化或形状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缘故。
5.马路上的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后倾倒,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会向前倾倒,这两个现象都是由于人有惯性而造成的。
6.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没有/仍具有)7.虽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的,经过科学总结而得出的,因而是正确的。
8.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车厢内,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突然小球向前运动,这时列车是在减速行驶。
(填“加速”或”减速”)9.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3节 太阳能(导学案)
第1节太阳能课题太阳能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知道太阳能是太阳内部发生核聚变形成的,知道太阳能是人类的资源宝库.2.了解利用太阳能的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上设计装置,课下制作改进的过程,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切实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精神教学重点太阳能的利用方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白色、黑色)、凹面镜、三角支架、玻璃杯(带盖子)、水、温度计、太阳能凉帽(或太阳能电动玩具车)教学难点太阳的内部结构,太阳能的优缺点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巨大的“核能火炉”: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2.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3.太阳能的利用: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对应练习(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出示“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图片.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飞机吗?这是全球最大太阳能动力飞机——“阳光动力2号”.“阳光动力2号”2015年6月29日从日本名古屋出发飞往美国夏威夷,开始环球飞行的第八站.2015年7月3日清晨,“阳光动力2号”经过118小时持续飞行,抵达美国夏威夷州的檀香山卡雷罗亚机场,创下太阳能动力飞机的最长不间断飞行纪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吗?学生产生疑问,思考.师学习了本节知识后你们就会明白!好,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进行新课一太阳和太阳能1.太阳的结构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太阳为什么会产生太阳能而且经久不衰.大家在课前通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自学了太阳的内部结构,现在请你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收获,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生1: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其核心温度高达1 500万摄氏度.在太阳的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相当于在太阳的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氢弹爆炸,它比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更大.生2:太阳由内向外依次由太阳核心、辐射层、对流层、太阳大气组成.太阳核心释放的能量向外扩散,经过数千年的时间传送到太阳表面(太阳大气).太阳表面温度约6 000 ℃,就像一个高温气体组成的海洋.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生3:太阳这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已经稳定地“燃烧”了50亿年.目前,它正处于壮年,要再过50亿年它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教师点评,对学生回答予以肯定板书: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①太阳内部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②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辐射出去.2.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师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中,只有20亿分之一传递到地球,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被地球接收.太阳光已经照耀我们的地球50亿年了,地球在这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大部分能量的源泉.这应该怎么理解呢?学生分析、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为例进行讲解.用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视频.学生看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知道了煤是远古时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以植物为营养的动物、微小的海洋生物等,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海底,经过几百万年的沉淀、化学变化、地壳运动,在高压下前者变成了煤,后者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师请大家看教材P175“想想议议”,认真观察图22.3-4,分析并思考地球上的能量是怎样转化和守恒的.学生思考、分析、发表各自看法:(1)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来源于太阳.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能量,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因绝热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植物体内.(3)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总之,整个能量是守恒的.小组问题探讨:我们已经知道风能、生物质能等来源于太阳,那么地热能与潮汐能是不是也来源于太阳?若不是,分别说说它们与什么有关.课外拓展: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1)光热转换:光热转换的基本原理是使太阳能聚焦,用它来加热某种物体以获得内能.如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灶的热效率为25%,指的是接收的太阳能的25%转化为内能被灶或水吸收,即25%Q W η==吸太阳.(2)光电转换:光电转换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太阳能用于发电的途径有两种:①热发电,就是先用集热器把太阳能变成内能,再通过汽轮机将内能转变为电能;②光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为16%,指的是接收的太阳能的16%转化为电能,即16%.W W η==电太阳进行新课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发表看法.师太阳能虽然具有传统能源所没有的优点,但它也有缺点从而利用起来有一些困难.【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太阳能是如何产生的,知道目前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明白了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了太阳能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呢?还想知道太阳能的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相互交流、讨论.生1:通过学习,知道了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太阳能产生的原因——太阳内部发生氢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生2:通过学习,明白了自然界中的一切能源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生3:我们知道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太阳能能否直接转化为人体的生物质能呢?生4: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低,而且受到季节天气的限制,能否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呢?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对太阳能有了新的认识,了解了太阳能的产生机理,知道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种方式: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和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在同学们的努力学习和研究开发下,太阳能将会成为生产、生活中的主要能源.好,谢谢大家!教材习题解答想想议议(P175)解答: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来源于太阳.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热能,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分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空气冷却变重后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流动,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能量经过蒸发形成水蒸气,暖湿气流从地面升起,达到过饱和而凝结成云,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太阳获取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想想做做(P176)解答:黑色盘子中的水温高,因为黑色盘子吸热性比白色盘子的吸热性要强.在盘子上面盖玻璃板是防止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跑掉(同时带走热量).动手动脑学物理(P177)规律总结:1.太阳能的优点(1)太阳能巨大,仅一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就比目前全世界一年能源生产的总量还多.(2)供应时间长,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3)分布广阔,获取方便.(4)安全清洁、无污染.2.太阳能的缺点(1)太阳能虽大,但太分散,垂直射到地面每平方米的面积上的太阳能只有数百瓦,要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必须设置庞大的收集和转化能量的系统,因而造价太高,影响推广.(2)由于地球自转、气候、季节等原因,太阳能射到某地的功率变化很不稳定,给人们稳定利用太阳能带来困难.(3)目前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还很低,光热转换率只有50%~60%,光电转换率只有10%左右.教材习题解答1.解答: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石油、天然气和煤2.解答: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电能——光能3.解答:太阳能集热器——内能;太阳能电池板——电能;绿色植物——化学能.4.解答:太阳能电池具有使用寿命较长、没有污染的优点.太阳能电池目前主要在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于照明、计算器、手表等耗电少、工作电压低的用电器.难题解答【例】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集热器上,将太阳能转化为能.如图所示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示意图,A是集热器,B是储水容器.(1)在太阳光照射下,水将沿时针方向运动,这是因为.(2)图中C是辅助加热器,其作用是.(3)请在图中适当位置安上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并说明选择位置的理由:.解析:本题综合了太阳能的利用和热胀冷缩等知识.水受太阳光照射后,温度升高,密度会减小,密度小的热水会上升.所以左下方安装进水阀门,在储水容器下方竖直管道上安装出水阀门.答案:内(1)顺集热器中的水被太阳光晒热后密度变小,向右上方运动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水流(2)在阴雨天时可用电加热,使水温升高(3)在封闭的环形管道的左下方安装进水阀门,在储水容器下方竖直管道上安装出水阀门,可使热水流出,冷水得以补充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有习题答案免费
一、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了解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重点难点形成力的概念,学会从力的作用效果去认识力。
三、复习稳固1.力是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____而独立存在。
只要有力发生,就肯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________,另一个________。
2.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________也受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力,此时假设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______物体,墙是______物体,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______,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_________或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四、自主学习探究一:力的概念问题1:同学们,在你身边周围有哪些行为经常出现力?请你举例:在一般生活中在体育活动中在工农业生产中2.思考:这些现象中,有几个物体?哪个物体用了力?哪个物体受了力归纳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的特点:。
得出结论:力就是对的作用。
3.商量交流〔1〕一个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探究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2.做一做:〔1〕拍手游戏用自己的左手用力拍击自己的右手,是否只有右手感到疼?分析: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左手是,右手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但左手也感觉到疼,说明左手拍击自己的右手的同时,受到了右手给左手的,此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学生穿轮滑鞋推墙穿轮滑鞋的学生推墙,观察到的现象是后退了,说明也受到了的推力,此时,学生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3.归纳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4.商量交流:游泳的时候,我们向后滑水,为什么反而可以向前进?探究三:力的作用效果1.想一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下我们可以看到怎样的现象呢?即是说力会有怎样的作用效果呢?2.探究力的作用效果:〔1〕轻轻用力弯刻度尺,刻度尺会由直变;轻轻用力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由圆变;用力拉弹簧,弹簧会,用力压弹簧,弹簧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案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案稿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导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课时:一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电压就是使电路中有的条件,电源的作用就是;2、电压的符号:;电压的单位:;简称:;符号:。
3、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4、电压表是测量的仪表,有个接线柱,个量程,大量程是 V,小量程是 V;电压表必须跟被测用电器联。
课堂导学一、电压演示课本6、1-2实验,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现象是:两个灯泡的亮度,1、电压:是的原因;电源就是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有、、换算关系1V= KV1mV= V1mV= KV3、1、5KV= V3、6V= Mv10KV= V二、电压表拿出实验室用的电压表,回顾以前学过的电流表,学生说出看到了哪些内容?1、实验室电压表有个接线柱,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的极相连;标有“1,引入电阻的概念(1)电阻是,符号;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有、、;符号分别为、、单位换算:1KΩ= Ω1MΩ= KΩ= Ω2、师生共同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的方法:(1)、探究电阻的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所选器材需要控制的变量得到的结论 (2)、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所选器材需要控制的变量得到的结论 (3)、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短的关系所选器材需要控制的变量得到的结论3、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与导体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A、B是两根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如果A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5cm2,B导体的横截面积是5mm2,则导体A的电阻导体B的电阻。
2、有三根相同材料制成的导体A、B、C,在相同的温度下,A比B长,粗细相同;C与B长度一样,C粗些、这三根导体的电阻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一 声学和光学(导学案)
专题一声学和光学1声现象中考命题动态分析声学重点考查的内容为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题型出现,在中考试卷分数值占2%左右.从命题的载体来看,中考命题更加重视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也可能以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题出现.中考复习大纲导航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知道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真空中不能传声.3.知道人耳的构造及听声过程,了解传导性耳聋的一些处理办法,认识双耳效应.4.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5.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6.认识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利用.中考复习要点精讲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2)在介质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需要时间,不同介质中声音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声速)不同.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液体中较快,固体中最快.3.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人耳的构造如图所示.(2)人耳的听声过程:外界传来的声波被耳廓收集,沿着耳道传到鼓膜上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声源在振动发声;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③听觉器官完好;④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3)听觉障碍(耳聋)的处理:①传导性耳聋:可戴助听器(利用骨传导).②神经性耳聋: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丧失,无法用戴助听器的方法来听到声音.(4)双耳效应和立体声:①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所以声传到两只耳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依据这些差异,人就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②立体声:人耳听到从不同方位传来的声音是立体声.立体声收录机上放的音乐是舞台上的情境通过两个扬声器播放的再现,这就是双声道立体声.规律总结:1.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时,由于操作过程中,不可能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因此只能通过声音的逐渐变小来推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实验推理法.2.回声测距的原理s=1/2v声t,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易错提示:振动停止,发声一定停止,由于之前振动产生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故还能听到声音,并不是振动停止,我们立即就听不到声音.易错提示: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声都是乐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了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音乐声有时也可能成为噪声.2光学思想方法:播时,利用光线反映光的本质,间接地研究光的传播,研究起来更方便、更形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模型法.规律总结: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特别提醒:在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要特别重视法线的作用,过入射点正确作出法线(虚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中考复习要点精讲考点3 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关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特点概括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人眼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进入眼球的经验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镜内看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S′处射来的,如图所示.镜后面实际并不存在发光点S′,S′也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是虚像.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每个点在镜中都有一个对应的像点,这些像点就组成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球面镜:(1)凹面镜:凹面镜简称凹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射向凹镜的平行光线经凹镜反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面镜的焦点.应用为太阳灶、太阳能焊接机等.由于光路是可逆的,从凹面镜的焦点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应用于汽车头灯和手电筒灯碗.(2)凸面镜:凸面镜简称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镜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如汽车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交通镜等都是凸镜.考点4 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3.折射使眼睛受骗: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会发生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现象,如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从水下看岸边的灯变高等.考点5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它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把红、绿、蓝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3.光谱: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按该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4.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5.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如汞等气体放电和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具有荧光效应,用于防伪等.规律总结:1.色光三原色:红、绿、蓝.2.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3.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中考复习要点精讲2.透镜考点1 透镜1.透镜分类:(1)凸透镜:不同镜片的中间和边缘的厚薄不一样,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叫做凹透镜.2.常见的透镜:不仅近视眼镜、远视眼镜是透镜,透镜还是组成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一滴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如图所示.4.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每个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根据光路可逆,从凸透镜焦点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2)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又叫发散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发散,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它的可逆光路是射向虚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考点2 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原理:把物体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3.放大镜原理:当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4.实像和虚像:实像是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的光线在空间相交所成的像,是由真实的光会聚而成的明亮区域,是真实存在的,可以显现在光屏上.虚像是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光线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人们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逆着光的传播方向寻找和判断光从何处射过来,觉得这些光线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发出的.由于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因此只能用眼睛观察到,而不能在光屏上显现出来.特别提醒:(1)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凸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2)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中考复习要点精讲考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述规律可用口诀记忆:“焦点内外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位于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考点4 眼睛和眼镜1.近视眼特征:如图(1)甲所示: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作用过强,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近视眼矫正:在光进入眼睛之前,先经过凹透镜进行发散,再经眼睛会聚,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上,如图(1)乙所示,从而看清物体,即近视眼的人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图(1)3.远视眼特征: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当人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过扁,折光能力弱,像会聚于视网膜后,使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就是远视眼,如图(2)甲所示.4.远视眼矫正: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一些后,再经过眼睛会聚于视网膜上,如图(2)乙所示,即远视眼的人应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图(2)考点5 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主要有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片等.物镜、目镜是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的原理: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2.望远镜:(1)望远镜的原理:利用凸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另一凸透镜放大,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2)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规律总结:(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的目镜焦距较大,物镜焦距较小,相对应的是目镜放大倍数较小,物镜放大倍数较大,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很多倍.(2)显微镜观察到的像与物相比:像为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左右、上下颠倒.因此,为了使被观察物体的像在视野的中央,移动物体时,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中考复习要点精讲(3)我们看到的物体大小与视角的关系: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物体就越小.3.探索宇宙:(1)宇宙是无边无际的.(2)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中.(如图所示)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并有针对性地讲解.选讲内容:光学综合中考专题综合应用一、光学内综合1.光现象的拼盘:将光现象拼在一起进行考查,是考查光现象的一种常用做法,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识别光的不同现象及产生的原因.如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对平行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眼睛及矫正等放在一个题中进行考查.2.影和像的区别:将影和像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充分揭示影子和像的区别.如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眼睛成像,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等,放在一个题中进行考查.3.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将各种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平面镜能反射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凸面镜能将平行光发散,凹面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三棱镜能折射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等放在一个题中进行考查.4.各种像的区别:将各种光学元件成不同的像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光发生折射时成的像与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凸透镜在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各种光及颜色:将不同的光及物体颜色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如白光(太阳光),红外线,紫外线,各种色光.二、声学和光学与其他专题的综合1.声音的传播与光(电磁波)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可应用在声音的传播中.2.声污染:噪声是一种污染,它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3.声与运动:声音的传播路程、时间的计算,用速度公式v=s/t计算.4.光能传播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规律总结:视角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物体越大或离眼睛越近视角就越大.。
202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节 能源(导学案)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量概念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能量”作为主线之一,也贯穿在整套教材中.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能的知识的基础上,对能源知识作了常识性的介绍,对能量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本章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种能源,着重介绍了“核能”和“太阳能”,并简要介绍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以及能源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的环境问题.本章共分4节:1.第1节“能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等概念以及21世纪的能源趋势.2.第2节“核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涉及核能、聚变、裂变、链式反应等核反应知识,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离很远,教师在教学中应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尽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3.第3节“太阳能”,本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与太阳能有关的科普知识,重点要放在对太阳能的利用这一方面.4.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本节主要通过实例说明了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还讨论了未来的理想能源.【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识性了解核能、裂变和聚变;初步认识太阳的结构,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增强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科学、掌握科学、应用科学的本领.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具有了解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能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核能的聚变和裂变,太阳能的利用方式,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教学难点】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区别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应用,对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的理解.【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第1节能源……………………………1课时第2节核能……………………………1课时第3节太阳能…………………………1课时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1.观察法:通过深入的观察,认识太阳能的利用,并认识太阳能的优缺点.2.调查学习法:通过调查及查阅,认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节能意识.3.阅读学习法:通过阅读等方法,了解核能的利用及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第1节能源课题能源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能源,能源的不同分类.2.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3.了解21世纪的能源趋势.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搜集与能源有关的资料,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获得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能源的分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蜡烛、小灯泡、火柴、太阳能电动车、手电筒、手摇电动机教学难点区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钻木取火是人类最早的“技术革命”;蒸汽机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核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2.能源的类型:根据是否直接获得,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根据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3. 21世纪的能源趋势: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对应练习(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导入教师展示一个太阳能电动车,用手电筒照射,太阳能电动车转动了.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使小灯泡发光.点燃蜡烛,蜡烛发光.师同学们,这几个实验中都体现了哪些能量转化?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太阳能电动车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动能,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蜡烛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能量:运转的发电机产生电能;电灯发热、发光,产生了内能和光能;燃料燃烧产生了内能;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等等.可见,能量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对于能量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生1:人类可以利用哪些能量?生2:我们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生3:自然界的能量取之不尽吗?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考.师以上这些,当我们学完本节后,你就会明白了.好,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科学链接:我国化石能源现状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世界的13%,居全球第二.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水利资源非常丰富,居世界各国首位.由于我国人口太多,人均能源相对不足,煤炭的人均探明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而石油人均可采的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进行新课一能源、化石能源1.能源师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大家举例分析.学生思考问题,并讨论回答:生1:我们烧水、做饭,需要能量,是柴薪、煤、天然气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生2:开动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需要能量,是汽油、柴油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生3:电灯发光,需要能量,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转化来的电能.……师上面大家说到的柴薪、煤、天然气、汽油、柴油、水等都可以提供能量.因此,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板书:能源: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2.化石能源师同学们,请根据你们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一下,煤、石油、天然气是如何形成的?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师远古时期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体的化学能.在它们死后,躯体埋在地下和海底,腐烂了.沧海桑田,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化学变化、地层的运动,在高压下渐渐变成了煤和石油.在石油形成过程中还放出天然气.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受的太阳能.所以,煤、石油、天然气称为化石能源.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海上开采石油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板书:化石能源: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二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师在我们生活中,能源有很多,如:柴薪、煤、石油、天然气、煤气、水能、太阳能、核能、电能等等.请大家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如何归类.按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板书:一次能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三21世纪的能源趋势师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教师引导分析教材P168的图象:两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在急剧增长,1950年消耗的能源仅相当于26亿吨标准煤,但2007年却达到了160亿吨,整整提高了5倍多.课外拓展:按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清洁能源:太阳能、电能、水能、地热能等;污染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按人类开发早晚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及水能等人类已经利用多年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人类最近才开始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师目前人类的主要能源还是石油,据已探测的数据表明,化石能源的储量并不丰富,而且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后不能再生,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石油的短缺终会引起世界的能源危机.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请大家阅读材料P169“科学·技术·社会——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师进入21世纪以来,风能和水能逐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核能也被人类加以利用,新的能源也不断被发现.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列举新能源利用的状况以及能源消耗数量的变化情况.说明: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能更深地理解能源的概念以及重要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课堂交流、小结与延展】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能源的概念和常见的能源,及各种不同能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能源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呢?请相互交流、讨论.生1:通过学习,我知道能源是个广义的概念,凡是能为人类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生2: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柴薪→煤→化石能源.我们所使用的能源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核能全部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称为一次能源;电能、汽油、煤油等是消耗一次能源而得到的二次能源.生3:我们使用的化石能源储量并不丰富,由石油引起的危机受到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新的能源,如风能、水能和核能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利用了.生4:能源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能源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师最后,由于石油是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所以,世界上为争夺石油而引发了很多战争.由此,请同学们在课下就下面问题继续讨论:1.以石油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否可靠?2.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还能支持多久?3.能否开发新型能源?4.人类开发化石能源给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教学板书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对能源有了新的理解,知道了能源的使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21世纪能源趋势的变化.大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不同能源的特点,我们在下次课继续探讨和学习.好,谢谢大家!小组问题探讨:1.如何辨别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各有什么特点?2.通过实例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耗的趋势,那么,我们需要的这些能量是谁提供的?如何对这些能量进行分类?它们的各自特点是什么?我们如何来利用它们呢?教材习题解答动手动脑学物理(P169)1.解答:2.解答: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的第二次能源革命,人类从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进入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时代,人类从此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电能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电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便于从多种途径获得(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及其他各种新能源发电等),同时又便于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以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种种需要(如电动力、电热、电化学能、电光源等).与其他能源相比,电能在生产、传送、使用中更易于调控.这一系列优点,使电能成为最理想的二次能源,格外受到人们关注.3.解答:(给出一例调查仅供参考)八十年代能源以柴薪为主,九十年代能源以煤炭为主,现在能源以电能和天然气为主.现在人均消耗能源的数量是八十年代的3倍左右.(答案不唯一,以自身调查了解为准)难题解答【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能是化石能源B.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都是二次能源C.石油、煤、天然气是常规能源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都是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常规能源.答案:C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79页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共79页附答案)目录第一节力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复习与小结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复习与小结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复习与小结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一节力教师寄语:愚人不能从智者哪里学到什么,而智者却能从愚人那里学到很多。
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5、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中心任务: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任务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推土机推土,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2、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3、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
4、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_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等等。
5、阅读课本,力作用的效果部分。
(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认识力的三要素。
1、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春人教版八下物理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能总结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 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进而解释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原因。
3. 能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重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习难点】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相关现象。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把具有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 .3.机翼的形状基本是下平,飞机起飞时,上方空气流速,压强,机翼上方与下方存在压强差,因而有,这就形成向上的升力。
【合作探究】探究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想想做做】“硬币跳高实验”。
在离桌边2~3cm的地方放一枚铝制硬币,在硬币前 10cm左右放置一个高度约2cm的木块,在硬币后放置一本与硬币厚度相同的笔记本。
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可能跳过木块。
口吹硬币跳跃木块【想一想】硬币能飞起,说明硬币受到向上的力,是谁才能给它向上的力呢?【分析】实验中的硬币,上面只有与它接触。
吹气时硬币向上“跳”,说明它上面空气向下的压力比较小,下面空气向上的压力比较。
硬币上下两面的面积相同,因此一定是下面空气向上的比较大。
由于吹气,硬币上面空气的流速变大了。
由此我们猜想:是不是气体的压强跟气体的有关?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就统称为流体。
液体、气体静止时的压强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了;当液体、气体处于流动时压强又是怎样的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1. 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1】给你一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怎么可以让乒乓球在漏斗口不掉下来?可以有几种方法?方法①:把乒乓球堵严漏斗下端口,然后用力把直管内的空气吸走。
方法②:把乒乓球放在下端口附近,不堵住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
方法一吸气方法二吹气【现象与分析】(1)方法①中出现的现象是乒乓球静止不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导学案
第1节压强三、压强1、自学课本P30压强部分,要求: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分析例题。
2、自学检测(1)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变形后F=______,S=______。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自然平放).(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自然平放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5)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6)练习: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的重量约2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计算砖对地面的压强。
3、以小组分任务展示自学内容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1、自学课本P31-32“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根据压强公式P=F/S,要增大压强,可以保持______不变,增大______;保持______不变,减小______;要减小压强,可以保持______不变,增大______;保持______不变,减小______;六、达标训练1.压强是反映___________的物理量。
物理学在把_________________定义为压强。
压力作用的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一医用注射器活塞面积是3cm2,如果加在活塞上的推力为1.5N,则针头所注射的液体的压强是_________帕。
3.如图所示:将小凳按两种方式先后放在海绵上,作用效果如图,此实验说明:当_______相等时,若_______减小,则_______增大。
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压强之比为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导学案稿
课题:电压序号:01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及人体安全电压的电压值;4.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导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课时:一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电压就是使电路中有的条件,电源的作用就是;2、电压的符号:;电压的单位:;简称:;符号:。
3、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4、电压表是测量的仪表,有个接线柱,个量程,大量程是V,小量程是 V;电压表必须跟被测用电器联。
课堂导学一、电压演示课本6.1-2实验,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现象是:两个灯泡的亮度,1、电压:是的原因;电源就是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有、、换算关系1V= KV 1mV= V 1mV= KV3、1.5KV= V 3.6V= Mv 10KV= V二、电压表拿出实验室用的电压表,回顾以前学过的电流表,学生说出看到了哪些内容?1、实验室电压表有个接线柱,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的极相连;标有“—”的接线柱与电源的相连。
2、电压表有个量程,大量程为 V,分度值是 V;小量程为 V,分度值是。
3、电压表必须跟被测用电器联;如右图所示。
4、在不知道被测电压的情况下,先用量程试触,若示数,则改用量程,若电压,则用。
5、回顾电流表的知识,归纳在电压表上的读数步骤:图6-2 S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1.学生喜爱的便携式单放机通常需要的电压为 6V ,它需要__ _节干电池___ 联使用,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__ V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 V . 2.下列有关电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某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不一定有电压B .某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一定有电流C .自然界中,有的动物本身就可以产生电压,用来自卫D.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一定是不相同的3.在图6-2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两端电压为零 B.电灯两端电压为零C. 开关两端电压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小红在有关资料中查找出了几种电压值,你认为其中最大的是( )A.人体的安全电压B.洗衣机正常工作的电压C.手持移动电话电池的电压D.发生闪电时,云层间的电压 6.图6-3是装有两节干电池的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要使手电筒正常工作,两节干电池正确的是( )课后练习1.下列关于电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B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都是1.5VC .电压只能使自由电子发生定向移动D .电压是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2.在“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步骤A .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B .正确读出所测量的电压数据,并记录;C .了解电压表的量程,弄清每大格和每小格代表的电压值;D .根据记录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以上步骤按合理的顺序排列是______ _.3.如图6-1所示,在烧杯中加人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干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是_____V ,_____片是它的正极课后反思A B C D图6-3课题: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序号:02班级:姓名:导学目标知识点:1、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58页)
C.90N D.无法确定
在老师导入课题后品味关键词,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快速熟悉学习目标,知道这节课要干什么?
带着任务学习,自学时解决不掉的读第7页“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后组内讨论、完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观看多媒体后总结出规范的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
(四)、观看课 件展示的下面几幅图片,组内讨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的关系?
向后蹬地人前进。 向后划水船前进。 向下喷火火箭升天。
三、整合总结:(约5分 钟)
1、所学知识点:
2、学习技巧、方法:
四、达标测评:(约5分钟)
(一)、要求:
1、看一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2、组长迅速统计达标率,准备汇报:
___人全对,___人部分对,____人都不对。
9-12页: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重心。
2、学习任务,试着解决问题:
(1)、什么是重力?怎么表示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2)、质量不一样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样吗?它与质量有怎样 的关系?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3)、怎样描述重力的方向?如何理解它的方向?
(4)、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用什么名称表示?
鼓励学生展示组内的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控制时间,学生有紧张感。
个别小组学生总结后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完善。
明确要求,处理 好测评后的善后 处理工作
做题时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分层达标。
课题: 7.2 弹力
班级:小组:姓名:
无论你有多聪明,无论你的理论有多完美,如果不符合实际,那么它就是错的。
3、温馨提示:用红笔画出关键词,写出自己的困惑。
4、独学时间:5分钟。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讲义(新课标人教版)
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
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
( 接触 ) 作用,如手提水桶, 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
物体之间的间接 ( 不接触 ) 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讲义 (新课标人教版)
1
7.1 《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A
B
C
◆探究点 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观察现象:两个气球都变扁了。
( 分析: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
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
2、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 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
1、万有引力:宇宙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2、重力、(阅读教材 P9-P10 完成下列填空)
(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
( 2)重力用字母 _____表示,单位是 _____。
!注意:生活中的重量指的是物体质量 物理学中重量指物体受到的重力 ★★★
5.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 3.1机械运动(一)导学案 新人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3.1机械运动(一)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知道参照物.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难点】:1、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参照物1、坐在教室中的我们是的;俗话说“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说我们每天随地球运动八万里,这又说明我们是的(填“静止”或“运动”)。
结论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被选作参考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称为。
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了,说明物体时的,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变,说明物体时的。
结论2:物理学里把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上面所说的静止和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2、思考:①你坐在行驶的汽车里,以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以为参照物你是运动的;②站在下降的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的。
③正在飞翔的飞机,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静止)。
相对飞机里的乘客而言,飞机是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是参照物。
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是绝对的而是。
④坐在开动的火车车厢里的人,以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运动和静止就不同。
运动: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静止: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的位置发生改变。
3、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而言的。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择地面可地面上的建筑物作为参照物。
5、100米赛跑,运动员跑过的路线是(直线/曲线)。
投篮时,将篮球抛出,它的路线是。
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和。
6、物体沿直线路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叫做;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变化,这种运动叫做。
八年级物理下册 3.6摩擦力(1)导学案 新人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3.6摩擦力(1)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确认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产生摩擦。
2.通过想像描述世界没有摩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
3.用大量事实说明有哪些因素能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判断摩擦力的存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摩擦力1、(1)将木块放在桌面上推一下,让它在桌面上运动,撤去手的推力,你发现木块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改变?(2)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慢慢地拖动,手掌有什么感觉?(提示:谁对谁有什么方向的阻碍作用)2、摩擦力的定义:。
3、回家动手试试:课本P113的活动——筷子提米,为什么筷子可以把整个杯子提起?4、说明:不但两个相对的物体间会产生摩擦作用,而且两个保持相对的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二、摩擦分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5、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叫。
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滚动而产生的摩擦叫。
两个保持静止的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
6、航天器的碎片经过大气层是情景极为美丽。
想一想,碎片为什么会烧毁?7、下列实例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有A行进的汽车前轮受到的摩擦B汽车在发动机关闭后继续向前滑行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C擦擦黑板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 D在台面上滚动的乒乓球受的摩擦E手握瓶子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 F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G用橡皮擦纸时,橡皮和纸间的摩擦 H皮带正常转动时,皮带和皮带轮间的摩擦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8.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下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下做____________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____________(相等/不等)。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记下相应的示数;(1)请你帮助他填全表格内的数据;(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2节弹力P6
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
一、形变、弹力
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你的感受
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
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
(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
)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
(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X (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
⊿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是。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组成。
弹簧测力
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是。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
5、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5N的大小。
6、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7、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有个“测量范围”?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
四、认识弹性势能
1、用橡皮筋拉长后,一端松手,会有什么感觉?体验一下,并思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2、弹性势能
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动能是指。
)
叫做弹性势能
3、举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4、参照课本上的实例,试举一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且被人们加以利用
的实例。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千克
C.毫米
D.秒
3.下列关于弹性势能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具有能量
B.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C.物体受到力体积发生变化,物体一定没有弹性势能
D.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无关
4.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分度值和量程
5.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6.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C.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7.如图7-1所示,为了能够说明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现有两个弹簧,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5N和2N,则哪根弹簧上的弹性势能大?(填上方、下方)。
8. 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弹性形变
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A.相同 B. 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10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蹦床表面发生,而获得能。
11.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开始时,不会感到太费力,可越向外拉,感觉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试解释一下。
1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D.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