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浅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大学教育中,其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进而不断的适应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
因此,本文针对于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职业道德素质;文化建设;实践活动0.前言在如今高校教育中,有着不用于过去大学教育的诸多方面。
像:如今高校都在进行扩招,因而导致生源的质量较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因而针对于学生管理方面需要创新。
另外,在大学教育中,教师是主要的教育者,因而需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进行相关的考核,提高教师的整体德育素质。
我们还需要对大学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行不断的创新,以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不断的培养优秀的人才。
因此,大学应该建立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前提,强化育人的理念,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管理模式,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
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1.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对于学生的教育,因而需要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使教师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能够相应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1]。
因此,学校应该针对于教师发放职业道德教育的手册,组织教师观看有关于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视频等,让教师全面的了解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还应该不断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高校应积极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采取多种激励的方式,吸引学生参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而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阳光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发展[2]。
另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可以将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能够接受到教育,创新教育的载体。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应积极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机会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技能。
高校大学生四自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智谋方略智库时代·56·一、四自教育的内容概述(一)自我服务高校学生通过自我服务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并从中获取学习信息,解决各项事物,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等来为自我服务。
学生在高校中可根据自身喜好来获取专业内容,参与社团活动等,自我服务中,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皆为校园生活的重点内容。
高层次的自我服务则是学生在完成日常专业课程后,追求拓展自身各项专业素养与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相关服务内容。
(二)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含义是高校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反思,通过自行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时间来约束自身,从而达成实现自我目标的奋斗过程。
(三)自我监督自我监督的含义是指大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以教育目标为起点来不断对自我偏差行为、动机、目标、习惯进行调整,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与内省,从而达到自我监督的目的。
(四)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在高校中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与高校教育相互配合,实现最终教育目标。
四自教育实现目的便是将自我教育贯穿于高校学生学习生涯中。
高校学生四自教育内容并不可被孤立实施,而应以相互促进、相互辅助来不断内化大学生思想,自我教育可实现目标,自我服务体现大学生个人能力,自我监督保障大学生行为规范,自我管理发挥大学生个人素养,只有将四者有机结合,才可发挥出高校立德树人理念的教育目标。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一)缺乏社会阅历且自我意识较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由于生理、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原因,从而逐渐增强自我意识,但由于大学生常年处于校园的保护中,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目光狭隘,比较片面,经常会由于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出过激举动。
当学生被家长与学习限制自由、人际关系不佳、学习成绩较差、恋爱遭受挫折时,由于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在不良情绪的引导下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
(二)行动散漫且无法约束自身行为部分高校学生在初中高中时期常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当迈入大学校门时仍然无法转变这种学习方式,从而无法适应大学校园自由的学习状态与氛围。
基于契约理论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键词 : 契约 ; 育 管 理 ; 式 ; 新 教 模 创
直 以来 ,对学生综合 素质 的培 养主要是 通过思 想教育来 进行的 , 思想 教育是通 过正 面说理 , 传正确 宣
, \
t— —— — —一
j学生靛育 管理实娩者 l 学生日 常管理 卑想球 a 育学生莺橇 羲 评价
;!三 : 三 广 — — — ■ — 里垦 兰 ———i磊 —~
— — — — — — —
{ i —— j —— — 一
、
成形式 , 常常存在 说起来 重 要 , 起来 次要 , 起 来不 做 忙 要的状态 , 其是 随着 学生管理 事务性 工作 的增 多 , 尤 辅
思想 政治工作 者的努力探 索之下 ,契 约方式便应 运而 生并 得到普遍 接受和遵循 。在广大学 生思想政 治工作
者处 理学生 问题 的过程 中 , 契约方式 之所 以得 到推崇 ,
一
为你 在夸夸其谈 , 你说你 的我做我 的不予理 睬 , 而运用 制度 管理时学 生则认 为一切都是你学 校说 了算 ,你要 我遵守我就得遵守 , 完全没 有学生 自由选择 的权 利。 二、 于契约理 论的教 育管理新型模 式构 建 基 正是 由于 刚性 制度管理 方式和思想 教育情感 方式 均 有 自身 明显 的缺陷 ,所 以完全有必 要探寻 第三种方 式来 处理高校 与大学生之 间的矛盾 。在广大 高校学生
导员基本 上处 理事务性 工作都 已经晕头 转 向 ,很 大程 度上 已经疏 于做学生 的思想政 治_ , 丁作 而且 , 纯的说 单
大学新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前 了 8年之多 ,我 国如 今的高等教育规模 已经处于 国 高校 学生 管理 工作 在高 校人 才培养 过程 中起着 际领先水 平 。在我 们为 我们 花 了不到 十年 时间走 完 重要 作用 ,特 别是 在全 面推进 素 质教 育和 全面提 高 别人 半世 纪才 走完 的路 的 同时 ,过快 的发展 也带来 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下 ,其重要性 日益突出。大学生 系列 问题 。 由差 异 ,大学 新生人 校 后 论 是学 习能力 、生活能力 还是性格方面 ,都有着千差 面临 的是全 新 的学 习和 生 括方 式 ,能否使 他们 尽早 万 别。因此,我们在对待新生教育管理 工作时 ,要用 地认 识大学生 活的特点 ,确立新 的起点 ,将直 接影响 实 事求是 的观点 区别对 待。 2 高校 管理情况 的变化。随着大学扩招 ,学生人 他们 能否拥有高质量 的大学生活 。当前 ,高校学生管 理模 式相 对滞 后 ,不 同类 别高校 之 间的培 养模 式也 数 的急剧 增加 ,对高校管 理人员 的需求也愈 发增 长。 应不尽相 同。因此 ,构建大学新生教育管理 的新模 式 大学出现生活社区化、成才环境社会化的新情况,在 是亟 待解决 的 问题 。 定 程度 上减 少 了学 校对 大 学生行 为 的约束力 ,同 样 还存 在共 住学 生群 体规 模大 ,管理 工作开展 有难 对 大 学新 生 开展 专项 教 育 管理 工作 是 度 。这些新情 况和新特点是过去从未碰到过的 ,必须 时代 的 要求 予 以高度 重视 。 ( )外部环境 变化带来 的挑 战 一 随着 高 等教育 改革 的推 进 ,特别 是素 质教 育的 1 社会转型带来的挑 战。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社 全面推行 ,高校学生工作的空问更加广阔 。同时 ,经 会 经济快 速发展 ,人 们 物质 生活 获得极 大 改善 。 同 济全球 化浪潮的到来 ,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更 时 ,思想观念 、价值取 向和生 活方 式也发生 了深刻变 加国际化 ,对 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使 化 。就 当代大学生 而言 ,热爱 国家、积极进取 、充满 高 校学生工 作面临着 前所未有 的压 力和挑 战。 因此 , 理想 、有着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其主流特征 ,但 我 们应 该探索 新 的学生 管理 工 作的思 路和 方法 ,寻 是 ,由于新形势下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西方 找 适应 不同水平 高校学 生管理模 式 。 敌对势力对我国 “ 西化” 分化”之心不死 ,他们极 、“ 二 、大 学 新 生 教 育 管 理模 式 的 创 新 思路 力通过网络、书刊、影视等文化产品进行思想和 文化 渗透 ,试图影响和渗透 我国新 一代 年轻人 。在这样的 ( ) 设 立 专 门机 构 ,加 强专 门指 导 一 环境 下,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 ,加强对大学 生的思想教 1. 高校 可根据多 校区和新 生共性特 征 ,将 新 各 育就更显得重要 。从 刚进人大学的新生开始 ,就 亟需 生 的学 习生 活安 排在一 个 校 区并建 立一个 专 门的新 接受文化教育 ,以防止被过度西化和分化 ,造成不可 生 教育 管理机 构 。其 主要 工作职 责是 加 强对新生 思 估量 的负面 影响 。 想政治教育 、适应性教育和养成教育等教育工作 。新 2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 的挑战。信息技术特别 生的教学活动 、党 团组织活动 、勤贷等工作仍 由学院 . 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网络文化迅速 发展 ,直 至今 具体管理 。待一年级学生 完成学业后 ,新生辅导员即 日,其 已经对社会主 流意识形态 、民族文化和价值观 完 成在 新生 教 育管理 机 构的各 项 工作任务 后 ,随学 念提 出 了挑 战与冲击 。 中同青年 报 发表 了一篇调 生 回归学 院的统 一管理 。 查报告 ,报告指 出近 6 % 的高 校大学生 以网络作为 5 2. 根据 大学生开 展通 识教育 的要 求 ,建 立专 门 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4 %左 右的学生把 网络 “ B ” 的新生教育管理机构。该模式类似于北京大学 “ 0 B S 元培 和 “ 聊天室”作为校园里 发表言论和交 流感情 的主要 学 院”管理模 式 ,其基 本 内容 为本科 一年级 文理大类
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
时期 的教 育管理模式, 大力推动 高校教 育管理工作的发展 和创 新, 真正 实现培 养社会主 义合格 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 的根
一
物 的接受能力非常强 , 喜欢寻求刺 激 、 追求 新鲜感 , 习能 学 力也很强 , 思维 活跃 、 造性强 。经 常求新 、 变 , 能安 创 求 不
于 现 状 。并 且 善 于从 网络 上 接受 新 信 息 、 习新 东 西 。 学
( 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 时刻 。“0 四) 8 后后 ” “0 ” 、9 后 的青年 , 活在 改革开放 硕果 累累的时代 , 生 他们 生下来 就
南 大伟
( 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 河南焦作 4 0)  ̄00
【 要】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摘 其重要性 日 益突出。在新形势下, 高校
学生教育管理 工作要从其心理特点 出发 ,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 育管理理 念, 学生看成 既是 管理对 象同时又是 管理的主 把
本 目标 。
[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 ; 高校教育管理 ; 模式创新 【 中图分 类号】 G4 6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4 62( 0 ) — 08 0 6 — 1 2 9 1 06 — 3 7 00 2
可以任意发脾气 , 家长无条件地接受 。这些孩子成 了温室
后 ” 大学 生 也 是 在 网 络 影 响 下 成 长 起 来 的 一 代 , 新 事 的 对
生教育管理模式 和一些做法 , 已经很难适 应形势 的要求 , 大学生教育管理 工作 中出现 的新 情况对 我 国高校学生 教 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 , 迫切需要从大学 生 心理特点出发 , 建立新的机制和工作模式。
高校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高校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一校多区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旨在将一个大学的资源、经验和能力分配在多个教学区域之间,以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竞争力。
本文将对高校一校多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高校一校多区模式的定义和特点高校一校多区模式可以被定义为将一个大学的教育资源和管理机构分配在多个不同的区域内,以达到更高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校需要调整管理和资源分配的方式,以实现更好的教育管理和质量保障。
高校一校多区模式具有如下特点:1. 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分布: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下,不同的教育资源会分配在不同的地方,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地的学生群体。
2. 合理的教学安排: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培训方式。
3. 更好的管理效率: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下,不同的教学区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和教育管理一体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二、高校一校多区模式的优点和挑战高校一校多区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 减轻了学生学习的经济负担。
由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分布,那么服务于不同地区的学生成本支出将大幅降低,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
2. 确保了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下,不同的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和整合,以确保学生获得同质化的高品质教育服务。
3. 增加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机会。
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下,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资源,以便他们在求职时拥有更好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1. 组织管理方面存在难度。
高校一校多区模式下,组织的管理和资源调度需要更加灵活,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
2. 学生分散的情况会给学校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校园文化的培养。
3. 技术支持方面存在缺陷。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成为普遍现象,高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从学生管理方面进行优化与创新,是高校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学生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优化与创新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学生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学生管理的现状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学生辅导、招生管理等方面。
尽管学生管理已有一些成效,但部分高校学生管理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管理人员队伍不完善。
部分学校在学生管理人员占比、素质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2)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
学生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较低,对管理工作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级别指导不足。
(3)学校治理结构不够灵活。
因制度机制不完善,学院、科室、教学组织、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等管理环节耦合现象和重复管理现象较为普遍。
2、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1)学生管理人员不足。
部分学校在学生管理人员占比、素质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2)管理工作体系不健全。
学生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较低,对管理工作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级别指导不足。
(3)学校治理结构不够灵活。
因制度机制不完善,学院、科室、教学组织、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等管理环节耦合现象和重复管理现象较为普遍。
二、优化与创新措施和建议1、构建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将信息化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其管理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建议学校构建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开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等科技平台,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目标。
2、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
大学生教育管理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大学生教育管理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无数青年学子在校园中的成长与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管理的艰辛与乐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以下是我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1.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教育管理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任。
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育管理的核心。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
1. 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们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
我们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
教师是教育管理的主体,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教育管理的成效。
我们要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
新时期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模式创新作者:薛琨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6期薛琨(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推进。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主体年代的变迁,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也遇到了挑战。
高校必须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现状,根据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工作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才能满足新时代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求。
本文尝试分析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然后探索新时期环境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变革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4-02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及经济的进步,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推进。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主体年代的变迁,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大学生群体逐渐向“90后”甚至是“95后”转移,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的需求都在不断变化。
新时期大学生群体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现状,根据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工作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新模式,才能满足新时代下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求。
一、目前大学生主体的现状1.经济情况不一。
高校的招生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招生,生源地广,大学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
在全国来讲,东部地区及沿海城市带地方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及偏远山区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差。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大多会有比较心理。
一些家庭情况好的大学生会有明显的骄傲或者是优越感,而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会越来越自卑,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让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陷入困境,也有可能给高校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更多更复杂的问题。
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与改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它们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实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通过亲身经历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注重个性化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
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可以设置选修课程和研究方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培养专业素养。
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高校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开设课程和组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研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
高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项目,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机会,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通过这些创新的教育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和职业中取得成功。
大学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思考
3 .4
薯
其他
的 溪从 前 过” 小 门 流 。
8 .2
2 4 4
经 交 2 验 流
工作 中不 可或缺 的队伍 。 辅导 员老师 应从新 生入 学伊始 通过调查 摸 大部分新 生并不 了解 自己所学 的专业 , 在填报 志愿时或 听从家 底 ,尽快 配备 好 班委 会 ,搭建 好班 级 管理 的框 架 ,这 样才 能将 工 长的 意见 , 只考 虑个 人 兴趣 而忽 视个 人承 受能 力 , 或 或是 由于 录取 作 落到 实处 。关 心集 体 ,热爱 同学 ,积 极 向上 的班委 会 为 同学 们 时的服 从专 业调 剂等 原 因 , 种带 有一定 盲 目性 的选 择专 业 , 这 导致 营造 良好 的生活 学习环境 , 同时他们 又能 配合辅 导员完 成各项管 理
大 学一年级 学生教 育管理模式创 新思考
文/ 1王尧 ,2王洪威
摘 要:大学一年级是 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 步,对学生一生都具有重大导向作 用。高等 学 在新 生教 育中起着至关重要 的 校 作 用。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 问 题后 ,提 出了一年级学生教 育管理模式的若干建议和思考 。
理想居住地 景观 A
… 、
典型描述 “ 居室背 山面水 , 周围树木环 抱 ”“ , 眼前是 草地和宽 阔的 水
选 中率%
参考文献:
余谋 昌 《 态伦理 学》北 京 ・ 都 师范 大 学 出版 社 , 1 9 生 首 9 9 吴 良镛 关于人 居环 境科 学 北京 ・ 中国建 筑 工业 出版社 ,
1 97 9
l .3 0
林 中可 以散步 ” 水在房子和 山之间, 远可观 山
浅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所谓操作技 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 的能力 , 具体归结到职教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 ,熟练而准确地 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成的依据是必须 了解学生在学 习操 作技能前学会 了什 么,学 习后又掌握了什么。 =、 “ 考证促学”思想 的提出 根据操作技能含义、特点我们知道要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技能就
在 我 们 中 国 有 这 么 一 句 话 :名 不 正 则 言 不 顺 。 怎 么 才 能 证 明 学 生 的 计 算 机水平呢 ?目前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 人们普遍 不认 同。当然,我们可以说是: 偏见 。但从纯客观 的角度我们又怎么检测它的 “ 含金 ”量呢 ?全 国计算机等级
全 国计 算机 等级考试的一级 水平,就是我们计算机基础 教学所要完成 的 目标 。等级考试的试题质量高,考核面广,真正能够体现考 生的理论知识 以及 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为 了拿到等级考试的证书,也有了一定的学 习压力 ,
以人为本,创新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以人为本,创新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
新校区的出现,使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形势下,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创适合新校区特点的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创新困难与挑战新校区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新校区远离繁华闹市,实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城市水平,社會治安和综合治理状况差强人意,包括交通、卫生、文化、餐饮、娱乐等社会配套设施滞后,缺乏都市气息和氛围。
新校区环境设施的不完善:新校区内边建设、边运行,校区工地痕迹明显,有的高校甚至出现因建设问题影响学生正常入学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学生昔日对大学校园的美好憧憬和向往,由此造成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落和对学校的对立情绪。
新校区缺乏大学校园应有的文化氛围:新校区初建,人文设施的构筑却明显滞后,缺乏学校那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气氛和历史文化底蕴,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交融与渗透。
新校区无成熟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可资利用:新校区入住的大多是低年级学生,由于没有高年级学生的参与和引导,学生组织与社团的建立、运转较为困难。
如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新校区师生交流的缺乏:新校区没有教工住宅区,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非常短暂。
这使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风采和人格魅力,更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等交流缺失的现象,更谈不上对学生课外的答疑和辅导。
新校区后勤社会化进程引发观念发生变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推行的有偿服务,住宿收费等项目的增加,给学生尤其是特困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加上外租房的大量出现,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多样性、不可控性、复杂性的特点。
工作队伍力量不足:由于两校区或多校区办学,学生工作人员不但要和后勤物业各方面协调关系,还要完成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大量事务性工作,给学生工作造成愈来愈大的压力。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某高校推行“学长导师制”
01
在大学新生中推行“学长导师制”,由高年级的优秀学生担任
导师,指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学业发展。
某高校开展“第二课堂”
02
通过开展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实践能力,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某高校实施“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研究范围 相对较窄,没有涵盖所有类型的高校 和所有地区。其次,研究方法主要以 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的支持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范围, 采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 讨。
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形势和挑战,需要 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因此,未来的 研究可以继续关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 作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提出更加 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建议和措施。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 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个性化教育
学生参与度低
教育管理方式落后
学生心理疏导不足
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育观念落后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
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
03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策略
创新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1 2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03
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规
划的重要性和步骤,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实践成果与成效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化的教育管理方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 显著提高,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分析人本管理的大学教育管理创新
优 胜 于 设 备, 成 为社会经济主体人, 是 社 会 工作 时 , 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业 管理, 那 些 人 的 主体 作 用 不 能 被 忽 视 , 教 2 “ 人本 管 理 ” 创 新 教 学 机 制 师 在 这 个 管 理 模 式 中, 它充 当生 产 者 , 而 学 2 . 1 动 机机 制 生是被生产对象, 是产品。 1 . 2 管 理 主要 任 务 开发 人 潜 能
. 2 压 力动 机 动人的积 极性。 使 得 这 些 人 员用 饱 满 的 热 2
进行 组 建 以及 优 化 。 从 学 生 角度 分 析 , 学 生
拥有 更 多选 择机 会 , 学 生可 以 自由选择 专 业 ,
选 择 教 师。 在一 定 程 度 上 , 学 生 选 择 自由度
情 投 入社会主 义建 设中, 他 们 使 用 智 慧 使
不 断 的 丰 和 学 生 的 利 益、 人 格以 及 名 誉 得 到 保 障 。 社 人的 社会 地位, 在 过 去 相 当长 的 一 段 学 校 中 每 个 成 员 要 不 断 的 学 习 , 它 指 的是 员工 在社 时 间里, 人 在 进 行 自我 价 值 创 造 时, 总 是 片 富 自我 。 方面 自我 在 未 来 发 展 中 , 能 够 用 知 会保 障 也 比较 容 易理 解 , 不 断 在 新 环 境 中提 升 竞 争 力。 会福 利 下 , 享 受生 病 、 年老 、 伤 害等 等 失 业情 面 的 追 求 利 润 以及 财 富 。 却忽 视 产值 创 造 、 识 武 装 自己, 能够享受福利, 进 而 正 常生 活。 学 校福 忽 视 创 造 财 富 主 体 人 以 及 使 用 产 品 的人 消 提 高学 校 员 工工 作 素质 , 等 同提 高 学 校 生命 况下 , 费 者。 在 生产 管理 中, 人 们 认 识 到 人的 作用 ,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创新
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创新摘要:本文通过回顾了导师制的背景,讨论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原因,分析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形式、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
指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创新1 导师制的背景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
该制度为牛津大学带来了极大的荣誉,几百年来,牛津学子中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七成多毕业于牛津大学。
随后仿效该制度的美国大学更是大大受益,与此同时,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各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
在我国,长期以来导师制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本科生、研究生质量普遍有所下滑,加之学分制、选课制在高校中的普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迫在眉睫。
以武汉大学、扬州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在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2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原因2.1 学分制的配套措施尽管人们对于高校目前所实行的学分制存在很多负面的看法,认为我国高校基本不存在真正的学分制。
但是,不管怎样,对于形形色色的学分制而言,选修课越来越多是必然的趋势,选修课的指导老师不可缺少,导师制是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条件。
2.2 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出自于不同的目标,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后的,不能满足学生的正常需要的。
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学习基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学生学习需要有更加明确的目标,需要更加专业的学习、生活的指导。
2.3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需要新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与传统师生关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04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案例分 析
案例一:某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背景: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某高校意识 到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决定进行综合素 质评价改革。
实施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指导其学术、职业 规划及综合素质提升。
改革内容
加强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实施学术休假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学 术交流和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提供职业发展支持:为教师提供培训 、进修机会,支持其职业发展。
效果:激励机制改革后,教师教学和 科研积极性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得到进一步提升。
案例三:某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背景:为促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某高校决定 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03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理念创新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01
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强调开放性和国际化
02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开
放性和国际化,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03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满足不同学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高校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索 •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实践案例分
析 •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实施策
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面 临的问题
教育管理创新对于提 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摘要:最近我国的高等院校逐渐的开展扩招政策,进入大学的人数逐渐增多,大学中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扩招体制下的大学生管理现状,为此,正确的创新大学教育的管理模式是势在必行的行为,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了社会上所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了一些大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提出了一些有关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积极的改善大学管理模式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教育教育模式教育创新培养人才
自我国开始重视对于学生的教育开始,教育管理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伴随着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我国的许多优秀教育传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教育模式也有许多并不适用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的精英教育,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的掌控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所以大学教育管理需要进行创新,以此来迎合大学生完善自己人生价值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的是帮助大学生解决政治信仰的迷茫,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需要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加强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大学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培养的目标和培养的模式
接受大学教育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校需要肩负起教育大学生的重担,实施有效的措施进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为的是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进入社会的较高的平台,高等院校在加强对于大学生人文教育培养的时候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大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使得大学生积极的承担自己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也给国家培养了一批社会精英和国家栋梁,也就实现了高等院校对于国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二)高等院校需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必需要学习的一门课,加强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从每个大学生都要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着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最重要的是需要改善考核思想政治理论的方式,不要给大学生的学习造成负担,如此这样,大学生可以放开考核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思想领域建设。
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需要对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工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提供公平的机会使得他们接受树立正确思想的机会,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资金投入,外聘一些思想政治教师来校进行讲座,在学校内引入新的思想教育血液。
(三)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要注重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心理感受作为一切创新的前提
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期间也是心理素质塑造的重要阶段,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拥有极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前提,所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所有创新都需要围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展开,在进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时候,大学的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在校园内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中心,正确的落实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正视自己人生旅途上所遇到的困难和诱惑,帮助大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进行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时候注重的是以人为本,将老师、学生和管理者视为同等地位的人,全方位的进行换位思考,争取任何一项工作创新都能够深入人心,积极上进,起到鼓励学生向上进取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管理工作的创新都需要将关心学生作为一切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全面的体现大学校园的人性化教学准则。
(四)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兴需要深入开展大学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即将进入社会拼搏奋斗的群体,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天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经验的积攒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大学校园的教育管理模式创新需要积极的开展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方面、全方位的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才,
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健全了自己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品质,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前途拼搏,可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综合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帮助大学生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进行正确的选择,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树立自己的就业观与择业观,这样,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才实现了真正教育帮助大学生用友美好前途的目标。
(五)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将学生的思想行为纳入考评机制之中
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就是能够给予大学生一个更好的完善自己思想素养的环境,倘若将学生的思想行为纳入考核范围之中,还可以给学生一些积极贯彻学校宗旨的动力,不断完善思想教育考核的时候,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纳入考核的范围内,对于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和表现给予加分的奖励,反之,学校需要对一些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罚,在进行奖惩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体系的完善,如此这样,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将思想品德表现纳入考核是他们积极贯彻学校品德教育的源动力。
二、总结
新时期之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需要的是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德育教育,实现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为国家做贡献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俞文钊《管理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30.
[2]赵诗安《以人为本—柔性管理模式在学校中的运用》江西教育科研,200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