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第四次——看分答点-追根溯源共20页
中考语文 阅读理解之记叙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
阅读理解之记叙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要点1.概念:广义的记叙文包括了散文和小说,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线索:(1)物线——《猫》以“猫”为线索组织文章(2)事线——《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的美好生活(3)人物线——《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4)地点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5)时间线——《伟大的悲剧》以时间推移为线索(6)情感线——《紫藤萝瀑布》按照赏花、惜花、思花的情感变化来结构全篇(7)见闻线——《孔乙己》中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4.记叙顺序5.记叙人称(1)第一人称,叙事主人公是“我”,便于自我抒情,感情真挚;真切自然,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主管意识;增强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2)第二人称,叙事主人公是“你”,便于情感交流,还能起到拟人化作用(3)第三人称,叙事主人公是“他”或人物姓名,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6.记叙文的阅读步骤(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7.常见题型(1)作者围绕......写了哪些事情?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图表(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的经过(3)…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概括(4)…各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5)用一句话(简洁的语言不超过××字)概括文章内容8.解题方法(1)从文章线索入手。
①看标题②看写作对象③看地点④看时间⑤看中心事件⑥看感情(2)从段意、层意、句意入手①梳理全文思路,分析每段意思,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完整word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及答题技巧.docx
中考文叙文知点及答技巧一、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歌、小、散文 ( 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 、本、明文、文二.叙文六要素?、地点、人物、事件起因、、果三.找主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抒情句。
四.文章内容(中心)?方法:看目、人物(事物)、事件,行合、概括。
格式:此文叙了(描写了、明了)⋯⋯, 表了 ( 美了、揭示了) ⋯⋯。
五.材料特点?中心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略得当。
六.划分次?(1)按划分(找表示的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3)按事情展程(找各个事件)(4)分(掐去尾)七.叙索及作用?索:(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穿全文的脉,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次清晰。
八.文章。
找文章的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6)作者情感九.填写卡片。
按各要求上原文找,再填写。
注意原文的、作者、出版社等(有在括号内)。
十.叙序及作用?(1)叙(按事情展先后序)作用:叙事有有尾,条理清晰,起来脉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果,再交待前面生的事。
)作用:造成念、吸引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增文章的生性。
(3)插叙(叙事中断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情起充、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十一.言特色?合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句中:形象生、清新美、凝、准确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奏感。
注:必合具体句分析。
十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人手法作用: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的效果。
(2)比手法作用:形象生、凝地描写事物、解道理。
(3)夸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者以明而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了文章的表力。
(5)比手法作用:通比,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文章的主。
(6)托(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记叙文阅读考点四——把握文章线索(练习+答案)
记叙文阅读考点四把握文章线索线索,是贯串文章始终的脉络。
作者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助于理清作者的行文脉络,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命题形式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解题思路把握文章的线索可按照以下方法:第一、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核心人物为线索;(2)以核心事物为线索;(3)以核心事件为线索;(4)以时间为线索;(5)以地点转换为线索;(6)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第二、关注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第三、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往往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四、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文章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第五、有的文章同时具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复杂记叙文多采用此法,对此要善于分辨。
▲答题格式本文以……(某事/某物/时间推移/地点转换/情感变化)为线索。
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在阅读时把握好记叙的人称对于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人物情感,理清文章思路都是非常重要的。
义重情深的恩赐从维熙①炎夏七月,年过八旬的我,冒着似火炎阳,从北京飞往汉水之畔的襄阳;后又从襄阳乘大巴寻觅汉水之源,远行至陕南的汉中和安康。
一周的行程虽然大汗淋漓,但“南水北调”的人文情怀,却给我留下无尽的情思。
②归来后,还演绎了一曲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童话”,那就是我锈迹斑斑的牙齿,昔日刷牙都无法让它由黑变白—回到京城,面对镜子,我惊愣地叫了一声:“啊!五十八年吸烟历史、凝固在牙齿上的黑黄斑痕,怎么一下子变白了?”静思之后,答案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南水北调”的汉江之水,对我的恩赐……③到了襄阳,让我勃然心动的是这座城市的风情:一条清波碧浪的汉水,从美丽的城市中间穿行而过;南边是城,北边还是城。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四记叙性文章阅读(讲解部分)(pdf) (1)
种㊂ 在划分时要综合考虑,把握文章的特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 次,进而把握文章中心㊂ 4. 抓住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㊂ 抓住
了线索,对理解文章㊁ 掌握结构㊁ 把握中心大有作用㊂ 常见的线 索的形式可见下表㊂
线索的形式 以某一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 以时间为线索 以地点变化为线索 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示例 ‘ 羚羊木雕“ ‘ 登上地球之巅“ ‘ 社戏“ ‘ 背影“
散文分类 记事散文 抒情散文 写景散文 哲理散文
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根据描写 内容分类
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指 对 自 然 界 的 景 物, 如 山 川 湖 海㊁森林原野等的描写
正面描写 根据描 写角度 分类 ( 也称直接 描写) 侧面描写 ( 也称间接 描写) 以他人或事物来表现被描写的对象的方法 对人物或事物本身呈现的特征进行描写
40 ㊀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续表
补叙
指在文中对前面说的人或事进行一些 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充交 代, 使 行 文 更 严 密, 中 心 更突出
‘ 智取生辰纲 “ , 讲述吴用一行人夺取生 辰纲的 故 事, 故 事 最 后 一 段 对 如 何 智 取 进行了补叙
㊀ ㊀ 7. 了解几种描写方法的作用 分类 方法类别 外貌描写 特点 描写人的容貌㊁服饰㊁神态等 对处在 一定 环境 下的 人 物 内 心 活动的描绘 对人物的独白㊁对话的具体描写 又称行动描写, 指表现人物行动 的描写 指对能反映社会㊁ 时代特征的建 筑㊁场所㊁民俗等的描写 作用 突出人物形象,提示人物身份㊁社会地位等 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言为心声, 表现 人物 的性 格特 点, 使人 物形 象 变 得 丰 满㊁鲜活,有时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①交代对人物㊁ 事件起作用的历史背景或现实情况 ( 作 品的时代背景) ②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②推动情节发展 ③渲染气氛 ①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㊁季节 ④烘托人物形象( 或人物心情㊁感情) 给人直接㊁真实㊁具体的感觉 ①使被描写的对象的形象更加突出 ②使主题更加深刻
中考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
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指导一.记叙文的阅读意识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文本意识——以文解文,问题答案文本中找;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抒情议论句、修辞句、含蓄句等,准确、深入理解;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二.答题基础常识1.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2.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修辞手法:比喻(生动形象)、拟人(赋予人的情志,生动形象)、设问(引起思考,激发兴趣)、排比(增强气势,加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夸张4.表现手法:设悬、伏笔、铺垫、烘托、对比、侧面烘托、反衬、象征、讽刺、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表现手法的作用:①照应——……与……相互照应,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②欲扬先抑——作者的本意是……,而先……,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使所表现的对象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③象征——使抽象事物具体化,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之意, 表达了……的情感。
④托物言志——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
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情感,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⑥衬托(正衬/反衬)——突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性格或特点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⑦伏笔和铺垫——使得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⑨对比烘托/侧面烘托——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1)描写:概括与细节;正面与侧面;虚写与实写;环境与人物(分类);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视;视听嗅味触五觉等(角度)。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第四次——看分答点 追根溯源
初中中考记叙文的三大特点
一、内容为“三记”: 记人、记事、记物 “三记”的核心是“人” 二、答题为“四要”: 阅读要关注文章脉络; 选择要关注文章细节; 简答要关注题干要求和分值; 答案要关注原文主题。 三、主观态度题要清醒:若问题已经列出两种或几种态度, 任选其一自圆其说即可;若问可不可删除或调换,尊重原文。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分) 他调整了下呼吸,把肉隆重地送入口中,上下牙合在 一起,然后他便流下了泪水……
审题:关注词性,联想人物描写方法。 一切言行皆人物内心之外现 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回答动作和神态描写也行,只回答
神态描写给1分)。(2分)表明“他”吃牛肉时慎重的态度 (1分)(意思相同即可)
关键:立场鲜明,自圆其说,条理清晰,正能量。
说明文文学常识
1.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的一种文章体裁,用来客观地介 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
说明文文学常识
2.说明文分类
说明 对象
①事物性说明文(介绍事物) ②事理性说明文(说明道理) ①平实性说明文
语言 风格
②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文学常识
2、朗读第②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2分)
关键词:找准段落不分神 抓住重点要概括
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 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线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不能。“几乎完全不呼吸”说明还是有呼吸的,去掉“几乎 ”二字后,意思变成了一点儿都不呼吸,这与常识不符合, 也不符合科学真理,这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与准确 性。所以不能去掉。
中考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汇总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技巧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总览:(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记叙文情节、主题)(二)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分析(三)理解词语含义(四)理解句子(含义、作用、语言赏析)(五)记叙文的线索(六)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辨识(七)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含义、作用)(八)开头结尾作用(九)感悟拓展【知识概要】一、记叙文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二、记叙文种类:长篇记叙文、中篇记叙文、短篇记叙文、小记叙文三、记叙文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四、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五、1、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
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2、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
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六、环境的种类 福州中考小助手(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指人物活动的空间,即人物的社会空间、身份、地位,以及社会关系、工作场合、政治背景等。
【考点及对策】一、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一)记叙文情节的归纳概括1. 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如:《故乡》的情节概括: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概述故事内容概括情节,可以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怎样”的格式加以概括;有时次要成分可以省略,但一般要保留“何人+做何事+何结果”三个主要要素。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
3.一段内容的理解。
(概括一段的意思,同概括整篇的故事情节)(二)概括记叙文的主题文章通过xxxxxxxx (事例),讽刺了/刻画了/抒发 /赞扬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考语文阅读四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6.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2)说明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
9.了解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初中记叙文阅读】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方法
【初中记叙文阅读】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方法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
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
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
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
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 第四次看分答点 追根溯源共18页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第四次——看分答点-追根溯源20页PPT
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第四次——看分 答点-追根溯源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