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厂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油工业分布现状
红:中石化 绿:中石油 蓝:中化集团
炼油工业分布未来规划




wenku.baidu.com
——珠三角流域:海南炼化公司800万吨/年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对中国 石化调整炼油能力布局,满足西南地区及沿海市场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石化公司炼油改扩建工程于2006年完成后,加工能力达到千万吨级, 优化了广东地区成品油市场的资源配置;2008年茂名石化公司2000万吨 /年炼油改扩建工程获批,扩建工程完成后,其炼油能力将由1350万吨/ 年扩大至2550万吨/年,可大批量生产目前市场急需的清洁油品,对拉动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三角流域:镇海炼化公司新建的15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建成 并顺利交付生产,使其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增至2000万吨/年,在国内同行 中稳居第一位;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高桥石化公司、上海石 化公司4个千万吨炼油基地各放异彩,辉映长三角。 ——环渤海湾:青岛炼化公司千万吨大炼油项目2008年正式投产,原 油加工能力可达到1000万吨/年;天津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项目蓄势待发, 项目建成后,炼油综合加工能力将达到1250万吨/年,每年可生产高质量、 高规格、宽覆盖面的石油石化产品1200万吨;齐鲁石化公司“老当益 壮”,千万吨级炼油能力助推环渤海湾发展。 中国石化三大炼化企业集群和已建、在建的十余个千万吨级炼油生产 基地,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将照亮我国“东部率先,中部崛起”的区 域发展大布局。
炼油工业分布现状


从炼油业务来看,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型炼油企业120余 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延长石油等都拥 有强大的炼油能力,另外还有众多的民营炼企存在。 中石化拥有最大的炼油生产能力,拥有燕山、上海、镇 海、高桥、镇海、金陵、广州、茂名等大型炼油企业, 2007年原油加工量达到1.66亿吨;中石油拥有抚顺、 兰州、大庆、大连、锦州、锦西等29个炼油企业, 2007年原油加工量达到1.22亿吨;中化目前仅拥有大 连炼厂,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泉州重油炼厂正在建 设中;中海油目前仅拥有惠州1200万吨级炼厂,暂未 投产;延长石油拥有延安、榆林、永坪三个炼厂,主要 加工自产的原油,另大庆油田供应65万吨/年;另外目 前地方炼油厂的产能约占到全国总产能的30%,主要集 中在山东、陕西两地。
中国炼油厂、化纤厂分布
08港航2 李绍铭 08303094
中国炼油厂、化纤厂分布




发展历程 (炼油厂、化纤厂) 分布现状 (炼油工业、化纤工业) 未来规划 (炼油工业、化纤工业) 其他数据
炼油厂发展历程


1949 年,我国年炼油能力只有11.6 万吨,主要集中在西北的玉门炼油厂 和独山子炼油厂。新中国成立后,抚 顺石油一厂油页岩炼油、锦州合成油 厂煤炼人造油相继产出油品,炼油工 业有了新的发展。1959 年发现了大 庆油田,解决了制约炼油发展的原油 问题,炼油工业有了突破性飞跃,到 1963 年我国油品基本实现自给,告 别了依赖“洋油”的日子。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炼油工业 依靠自主技术不断发展壮大,也经历 炼油石化企业改组改造的调整发展过 程,调整了炼化工业布局,改变了过 去布局分散、规模较小、集中度较低 的状况,推进了炼化一体化,实现了 规模化、基地化、集群化发展,在长 三角和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形成了三 个大型区域性炼化企业集群。一批现 代化的大型炼厂经过科学布局也在建 设之中。中国石化炼油业务得到长足 发展。
炼油工业分布

1989年,全国已在24 省区建成50多座炼油厂, 其中年加工能力400万 吨以上的有9座,主要 在东北、华北和长江沿 岸地区。东北原油加工 能力占全国40%(其中 辽宁占全国25%),主 要在大庆、抚顺、锦州、 大连、鞍山、辽阳等地, 大量成品油调入关内。 华北石油产销基本平衡, 炼油厂主要在北京、天 津等集中消费区。华东 区炼油厂分布在淄博、 上海、南京、安庆、九 江等地。中南区炼油厂 主要在岳阳、荆门、武 汉、茂名等地。西北区 有兰州、独山子、乌鲁 木齐等炼油厂。
炼油工业分布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各省、市、自治区在册的 炼油厂达到193家,产油区附近布满了众多的 小炼油厂和土炼油炉。中国石化虽以大中型炼 油厂为主,但同样存在着布局分散、规模偏小 的问题。 新世纪 ,炼油厂从原来的193家减少到2001 年的82家。 中国石化拥有32座炼油厂,分布 在17个省、市、自治区。
化纤厂发展历程





中国化纤工业的历史是从1957年开始的。 那一年,我国逐渐恢复安东化纤厂(后为丹 东化纤厂)和安乐人造丝厂(后为上海化纤 四厂)。国家又成套引进粘胶长丝技术建设 保定化纤厂,引进尼龙长丝技术建设北京合 成纤维实验厂,拉开了新中国化纤工业发展 的序幕。 我国初步形成人造纤维工业体系是在20 世纪60年代初。国家在消化吸收进口设备、 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南京化纤、新乡化纤 等一批粘胶企业。 1963年,我国引进日本万吨级规模维尼 纶技术和设备,建立北京维尼纶厂。之后10 多年,全国范围内建设了9家万吨级维尼纶 厂,维尼纶成为当时我国主要化纤品种之一。 20世纪70年代,引进世界先进技术装备, 先后建成了上海金山、辽阳、天津、四川川 维4个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至此, 我国化纤工业初具规模。 20世纪80年代,重点建设仪征化纤、上 海金山二期工程。至“七五”末,也就是 1990年,我国已能生产所有的常规化学纤 维,产能达到180万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 整的化纤工业体系。


1988 年,加工规模400 万吨/年以上 的大型炼油厂只有9 个,到2008年底, 一次加工能力在500 万吨/年以上的 企业共有18 家,旗下拥有镇海炼化、 茂名石化、广州石化、海南炼化、高 桥石化、上海石化、金陵石化、扬子 石化、齐鲁石化、燕山石化、青岛炼 化等11 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炼厂 平均规模达到532 万吨/年。 2009 年,镇海炼化年原油综合 加工能力达到2300 万吨,这已是世 界级规模。2009 年5 月27 日该厂生 产的1万吨符合欧Ⅴ 排放标准的车用 柴油运抵香港,标志着中国石化生产 的车用柴油质量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标 准。中国炼油工业伴随着国家经济发 展的步伐,60 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不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力量,也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