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志呆痴,时昏时醒,昼轻夜重,昏则谵语,醒则神呆,呼之能应,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濡滑数。
莒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湿痰重)或至宝丹(湿热并重)。
注意
非窍闭引起的神昏狂躁者,应该用清热法,不可用开窍法。
8.
8熄风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
方药
凉肝熄风法
热极生风的实证
方药
轻清宣气法
气分初起的
热郁胸膈证
身热不甚,心中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数
栀子豉汤
辛寒清气法
里热蒸腾证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
白虎汤。
苦寒直折法
热灼胸膈证
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
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凉膈散
清气透表法
卫气同病证
清气中加入透表药
雷氏芳香化浊法。
湿
热
并
重
发热,汗出热减,即而复热,口渴不欲多饮,心中烦闷,胸脘痞胀,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脉濡数。
辛温与苦寒药物相配,以开郁燥湿泄热。代表方剂
王氏连朴饮。
淡渗利湿法
下焦湿重于热的证候
身热不扬,热蒸头胀,身重疼痛,恶心呕吐,神志昏迷,小便不逦,渴不欲饮或不渴,舌苔白腻,脉濡
第四,应当注意观察病人在虚脱、亡阳的同时有无邪气内闭心包的表现,如果是外脱与内闭同时出现,就应该采取固脱回阳法与开窍法并用的急救措施。
继续阅读
3病变过程中除了大肠有燥结之外,还有兼夹症,要配合相应治法。肺有痰热,大便噪结,就要宣肺化痰与攻下腑实并用,方如宣白承气汤‘。
4攻下不及,损伤了正气,导致气阴两伤,不能再纯用攻下,而应攻补兼施,方如新加黄龙汤。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温病学讲稿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
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
广—_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是其数十我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
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
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
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
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
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
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 -221年,到秦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和
。 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
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
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 <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
t 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
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
温病学讲稿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省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中医学院(现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
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著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
当今的中医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丰富经验,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
他们的讲稿有着时代的气息和鲜明的特点,沉淀了他们多年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著名伤寒学家、内科医家李翰卿先生从医60余年,治学济人,学验俱丰,崇尚经典并能融合历代各家之长,善用经方且兼博采后世时方之精,临证最善起沉疴于妙用小剂之中,救危难于精析夹杂之间。
李老所传俱为真知灼见,读后收获良多。
本文便整理了李老43则临床辨证心法与广大读者同享。
1.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不要单凭某一症状。
如伤寒得证候群与温病得证候群好辨,假如单凭一“恶寒”症,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如何能认清呢?因此,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2.若表里证俱在时,症状就是区别表里多少得关键;虚实证俱在时,脉、色、腹诊相结合就是区别虚实多少得关键;但对大实如羸状或至虚有盛候得患者必须按腹,若腹满硬痛拒按则为实,腹软喜按者为虚。
3.寒热真假之辨别关键,一在于舌苔得干燥与否,二在于口渴喜冷与否。
真热假寒,必见舌苔干燥,口渴喜冷;真寒假热,则舌苔多润滑,口虽渴而不喜冷饮。
当明辨之。
4.虚火上逆(炎)有两种情况,一就是阴虚,须用滋阴降火;二就是阳虚(虚阳外越),须用引火归原。
阴虚水不济火而致虚火上炎者,小便必黄赤,脉必兼数,兼见面赤、唇红或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症;如系虚阳外越者,为阴盛龙雷之火浮越,亦现面赤、口渴、烦躁等热象,但口虽渴而不欲饮,小便必清长,脉沉小兼迟或浮大无根(尤其须注意右尺之脉),更有下肢发凉得见症。
二者性质不同,当明辨之,不可误人。
5.伤寒就是百病得基础,伤寒之方,通治百病,善治伤寒者,杂证自易,确实如此。
例如,承气汤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当归四逆汤也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
曾用承气汤治腹泻、痢疾、失眠、昏迷、咳嗽、发热、郁证、虫证、瘀证、痰证、火证、湿证等病证,均取得良效,特别就是一些危急重证,用之更就是得心应手,往往一剂承气,即可救危难于既倒,使病人转危为安。
人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我曾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宫外孕均一一说明一个道理,即伤寒为百病之基础,伤寒方通治百病,关键在于掌握伤寒每一方剂之功能、主治病证与应用规律,临证运用,才会得心应手。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和《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病是指由于外邪入侵或内因紊乱,导致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的疾病。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温病可以分为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和里热证四类。
表寒证是指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寒冷症状,如恶寒、发热等;表热证是指外感热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等;里寒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寒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里热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热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口渴、尿黄等。
在温病的诊断上,我们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辨析。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指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声来判断病情;问诊是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切诊是指通过按摩和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和辨别疾病的类型。
在温病的治疗上,中医药是我们的主要手段。
中医药治疗温病主要依靠草药配方,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草药组合。
比如,在表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温补的草药,如附子、干姜等;在表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如黄连、连翘等;在里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溫中散寒的草药,如吴茱萸、肉桂等;在里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泻火的草药,如黄芩、生石膏等。
此外,我们还会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艾灸等,来辅助治疗。
总的来说,温病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学分支,它对于认识和治疗温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温病理论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温病,提高治疗效果,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图文稿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着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
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着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
当今的中医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1. 卫气营血四类证候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卫分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1发热证候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微恶风寒。
气分实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冷饮, 1壮热恶热,证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渴喜冷饮, 3舌苔黄虚证体温就急剧下降,还伴见面色苍 1 持续高热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再发大汗,展就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而 2 骤然体温亡阳的危重证急剧下降。
营分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或 1 身热夜证候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竞不渴,舌红甚.2心烦谵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语,3舌红绛。
血分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1出血证候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2舌质绛紫。
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辩证卫气同病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但热势高,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
卫营同病身热夜甚,微恶风寒,心烦不寐,口反不甚渴,舌红绛,脉细数。
气营两燔气血两燔高热的同时,出现了身热夜甚,舌绛气分高热的同时突然就出现鼻衄、吐血或发斑3. 三焦证候辩证临床表现上卫外失司,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焦肺失宣降证热邪壅肺候痰热蒙蔽心包中胃热炽盛焦证肠腑候热结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塞气粗,神昏谵语。
或不语,舌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气味恶臭,腹部胀满硬痈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湿热困脾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解,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舌苔腻,脉濡。
下肝肾阴虚焦证候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口燥,齿黑唇裂,神倦欲眠,耳聋,手指但觉蠕动,甚或瘼疚,心中儋儋大动,舌光绛瘘软,脉虚细等。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文稿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1943 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课、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子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成就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课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课光盘已在国内外刊行,遇到宽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异中医临床人材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 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布学术论文 70 余篇,第一版学术著作 4 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子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波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适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当是临床课程,可是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向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能够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以前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纳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当说不太适合。
为何?因为温病波及到好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仅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能够见到,所以一定把它作为独自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相同,它形成的年月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好的学说,它自己有一套完好的理论系统,后代对它的研究也特别深入。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治温热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刘景源教授对温病学的研究与讲解,犹如一盏明灯,为众多中医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温病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确。
它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与伤寒不同,温病的发生多在气候温热、潮湿的季节,且发病较急,传变迅速。
刘景源教授在讲稿中,深入剖析了温病的病因病机。
温邪是导致温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
这些邪气侵袭人体,往往会影响人体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脏腑的功能。
例如,风热之邪多先犯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等症状;暑热之邪则易直中心营,导致高热、神昏、抽搐等重症。
在温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刘景源教授强调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重要性。
卫气营血辨证,将温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卫分证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治疗宜辛凉解表;气分证则见高热、口渴、大汗等,治法为清热泻火;营分证表现为身热夜甚、心烦不寐,需清营透热;血分证常有出血、发斑等,治疗当凉血散血。
三焦辨证则是根据病变部位,将温病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阶段。
上焦病主要涉及心肺,中焦病包括脾胃,下焦病多关乎肝肾。
这种辨证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和脏腑的关系,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刘景源教授还详细阐述了温病的治疗原则。
总的来说,清热保津是治疗温病的关键。
在具体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邪气的性质,灵活运用解表、清热、攻下、滋阴等治法。
同时,要注意顾护正气,防止邪去正伤。
对于温病的预防,刘景源教授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增强体质、适应气候变化、注意饮食卫生等是预防温病的重要措施。
在疫病流行期间,要避免接触传染源,做好个人防护。
在讲稿中,刘景源教授还列举了许多经典的温病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欢迎阅读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着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中国临部。
《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曾经人们对伤而且在,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
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
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
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221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
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着作《黄帝内经》,还有和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
而后,在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这两'>在《黄帝内经》之后,就是《难经》。
《难经·五十八难》中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在这里,“伤寒”这个名词出现了两次,一个是“伤寒有五”;一个是“有伤寒”。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王绵之方剂学讲稿》《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刘景源温病学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
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发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
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临床课。
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
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基础课之后,讲完基础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临床课来讲。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
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合适。
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
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
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
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为什么?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
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的发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发展。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部分。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在血脉中,营阴 谵语,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 营分
不足,心神失养。 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
营分热传心,心
热内扰心神。
血分 热邪深入血分, 身热灼手,昏狂谵语,或持续昏
证
迷。衄血、吐血、便血、尿血。
非时经血、发斑,舌绛紫,脉数。
辩证
病机
治法
神 心神 神昏谵语
清营凉血法,
昏 外越 伴见躁扰不安
清热醒神
3.
三焦证候
辩证
临床表现
上 卫外失司, 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
焦 肺失宣降 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 热邪壅肺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
候
黄燥,脉数。
痰热蒙蔽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塞气粗,神昏谵语。
心包
或不语,舌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中 胃热炽盛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
证候 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 2舌质绛紫。
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辩证
临床表现
卫气同病 发热,微恶风寒,但热势高,口渴,心烦,舌红
苔薄黄,脉数。
卫营同病 身热夜甚,微恶风寒,心烦不寐,口反不甚渴,
舌红绛,脉细数。
气营两燔 高热的同时,出现了身热夜甚,舌绛
气血两燔 气分高热的同时突然就出现鼻衄、吐血或发斑
时 有 湿热病 汗出热减,继而复热。汗量少而粘。
汗出
实 气分里热 肺胃热炽,蒸蒸汗出,伴见高热,面红气
证 实证
粗,喘急鼻煽,烦渴饮冷,脉洪大有力。
大
气脱亡阳,大汗后阳气不能固表摄津,大
汗
气分虚证。 汗不止。气脱阳衰,不能温化水液,冷汗 虚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
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
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重任。
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著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
当今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
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丰富经验,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伤寒学家、内科医家李翰卿先生从医60余年,治学济人,学验俱丰,崇尚经典并能融合历代各家之长,善用经方且兼博采后世时方之精,临证最善起沉疴于妙用小剂之中,救危难于精析夹杂之间。
李老所传俱为真知灼见,读后收获良多。
本文便整理了李老43则临床辨证心法与广大读者同享。
1.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不要单凭某一症状。
如伤寒得证候群与温病得证候群好辨,假如单凭一“恶寒”症,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如何能认清呢?因此,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2.若表里证俱在时,症状就是区别表里多少得关键;虚实证俱在时,脉、色、腹诊相结合就是区别虚实多少得关键;但对大实如羸状或至虚有盛候得患者必须按腹,若腹满硬痛拒按则为实,腹软喜按者为虚。
3.寒热真假之辨别关键,一在于舌苔得干燥与否,二在于口渴喜冷与否。
真热假寒,必见舌苔干燥,口渴喜冷;真寒假热,则舌苔多润滑,口虽渴而不喜冷饮。
当明辨之。
4.虚火上逆(炎)有两种情况,一就是阴虚,须用滋阴降火;二就是阳虚(虚阳外越),须用引火归原。
阴虚水不济火而致虚火上炎者,小便必黄赤,脉必兼数,兼见面赤、唇红或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症;如系虚阳外越者,为阴盛龙雷之火浮越,亦现面赤、口渴、烦躁等热象,但口虽渴而不欲饮,小便必清长,脉沉小兼迟或浮大无根(尤其须注意右尺之脉),更有下肢发凉得见症。
二者性质不同,当明辨之,不可误人。
5.伤寒就是百病得基础,伤寒之方,通治百病,善治伤寒者,杂证自易,确实如此。
例如,承气汤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当归四逆汤也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
曾用承气汤治腹泻、痢疾、失眠、昏迷、咳嗽、发热、郁证、虫证、瘀证、痰证、火证、湿证等病证,均取得良效,特别就是一些危急重证,用之更就是得心应手,往往一剂承气,即可救危难于既倒,使病人转危为安。
人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我曾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宫外孕均一一说明一个道理,即伤寒为百病之基础,伤寒方通治百病,关键在于掌握伤寒每一方剂之功能、主治病证与应用规律,临证运用,才会得心应手。
6.小儿之热,如手心热盛,多为肠胃积滞,每以保赤万应散开泄之而愈;如手背热,多系(或兼)表证,宜疏风清热,发散清解之。
7.高热证要注意其兼表、兼里各个方面。
兼表者,多无汗,间有恶寒;兼里者,必大便秘,腹胀痛拒按。
前者宜汗,后者宜下,瞧证无误,才能取得效验。
8.战汗一症,多出现于外感热病病程中,为邪盛正虚之时,突然出现战栗,继而全身汗出,就是正邪交争之象。
有战后脉静身凉而愈者,此为正盛邪去,有战栗而不汗出者,或战而汗出不泽者,或战而汗出太过者,均属正虚之危象。
若战而汗出太过,来复汤、既济汤可急用之;战而不汗者,可啜温水以助之,必要时可助以强心剂;汗不止,脉仍大者,以葡萄糖之类辅佐之。
热性病过程中,若突然肢冷、脉伏,即应考虑战汗之显蛔,做好救治准备。
9.湿,有寒湿、湿热,有在表、在里,有在上、在下之分,但都必须以湿为主,寒热只属兼证,居从属地位。
如若热胜于湿,寒胜于湿,则不在湿证范围。
必须明辨其主次,这就是诊断中得一个关键之处。
10.痰证,要辨别寒热虚实。
热痰黄而口渴,溺赤,用竹沥、胆星有效。
若病垂危之喉间痰鸣者,忌之。
此属虚痰、寒痰之属,因三焦火衰,土崩水泛所致,《医学从众录》中风篇曾论及,可参阅之。
11、太阳头痛大部分为后头部疼痛,但根据临床,也有前头部痛者,因为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也,但必须具有发热恶寒、项强脉浮等方能正确,因为这就是感冒风寒得表证。
12.阳虚兼外感风寒者,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之。
但要考虑夹杂得主次,就是阳虚为主稍感风寒呢,还就是外感为主稍兼阳虚。
前者附子多用,麻黄用量宜少;后者,则按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比例用之。
如病情稍久,可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必要时还须加入人参。
所以临床必须细心体会分析,方能用之妥当。
13.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也属于肝风内动之范围,有实有虚,从全身证候、舌苔脉象综合分析,实者宜下,虚者大小定风珠之类可选用。
14.亡阳有二,一种为亡阳厥逆,一种为阳气飞越。
亡阳惊狂,卧起不安者,属于后者。
这种阳气飞越,以阴虚不能潜阳者为多见,临床见症,必须有脉数、喜冷之阴虚现象,如属下寒迫阳上越者,必须从实际证候上体验才对。
15.腹满身重,难以转侧,有属湿者,也有属热者。
如阳明篇内白虎汤证,即有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必须综合舌苔脉象及全身症状分析,才能诊断无误。
16.吐衄为热伤阳络所致,但热须辨实热、虚热。
如突然发病者,体壮实者,脉象有力者,夏季之时发者等,多为实热,症见舌苔黄、口苦、便秘等,便为确据。
另一种,久病者,或热病之后期者,脉虚数者,或素有阴虚情况者,即应以虚火论治。
17.升阳之药,什么时候可用呢?如带证、崩漏、腹泻日久,导致清阳下陷者。
又治头部之病,用升阳药得机会多,但脑充血者忌用。
用药方面,都要抓住它得适应证与禁忌证,才有把握。
18.喘无善证。
喘之陈发者,以虚证为多。
19.费绳甫有一治胃火郁结之案,甚佳,当细心留意体会。
临床上遇到口吐冷沫之症,当然应以寒断之,可问题在于用温药而更盛,此时又不能用苦寒,所以滋胃阴以清胃火,实属良法。
但我们不能因为有此案而怀疑吐冷沫之症。
开始用药寒热乱投,常致影响以后用药,所以开始用药不宜太乱,用量不宜过大,即就是这个道理,当注意之。
20.消化性溃疡,一般应采取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
曾治一例,因其遇冷即发,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好转。
所以,临证用药,不能拘于常法,而应细心辨证。
21.曾治一西医认为就是麻痹性肠梗阻之病人,经诊为虚寒夹实之证,融合黄龙、温脾、大承气之意,一剂即减轻。
再诊,右脉稍有力,左脉沉,此为兼有郁结,再加香附,一剂则梗阻现象基本解除。
22.痢疾初起兼发热,多为表热,葛根等为必用之药。
曾治一小孩,9岁,患暴发型痢疾,因兼表热,给以葛根芩连汤加银花、连翘,一剂即热退。
一般如系热痢、白痢,用白虎汤,赤痢用白头翁汤(不兼表证)加减。
便涩得加大黄以疏通之,亦为治痢之要则。
23.凡泻证,泻前即痛,泻后痛止者,此为有夹实得征象,治宜补中寓泻。
如系胃苓汤证,亦须少加入大黄、枳实方可。
24.曾遇一例再障贫血,审其证系肝气郁结,用逍遥散治之好转。
凡遇再障贫血,应从肝、脾、肾三个方面辨治。
如脾得方面,血为水谷之精气,由脾胃所化生,若脾胃伤,何以生?但导致脾胃受伤不能生血得原因又就是什么,需要进一步辨识,找准这个原因,即可治好。
上述从肝论治用逍遥散,仅系一个方面。
25.曾治一失眠患者,多时不愈,诊之发现下腹部有压痛,考虑为瘀血,用桃仁、赤芍、枣仁、茯神等,予数剂,显著好转。
此失眠即由于瘀血所致也。
26.痹证昼轻夜重者,阴邪在阴分也。
遇风雨阴晦而甚者,此阴邪犯阳分之证也。
得暖遇热而甚者,此湿热伤阴之火证也。
体重者,为感湿之着痹证也。
用散风除湿之行痹方而不效者,属寒湿之证。
痛处发红,按之仍热,为风化为热之证也。
27.痹证,其在皮脉者易治,在筋骨者难已。
五痹日久入脏,其人中虚者,难治多死;五痹日久,不见五脏痹之症状者,为脏实不受邪,易治。
28.痹证大抵知痛知痒者易治,不痛不仁者难医。
入脏者死,留连于筋骨之间者,痛久难愈,留于皮肤之间者易治。
29.虚劳须分阳虚与阴虚,其共同点为盗汗、脉数、经闭、咳嗽等症,不同点为阳虚畏寒,不喜热饮,阴虚畏热,口干口渴,喜饮,当辨别清楚。
30.数脉有虚有热,数而无力为虚,虚劳之证脉皆数,其中数而有热象为阴虚,数而无热象为气虚。
临证遇数脉,宜详辨之。
31.大脉属虚(大虚有盛候),当结合病史及临床见症加以分析,如属热盛者,即白虎汤证得一面,当不难辨认。
这种脉象,老年患者居多,或久病之后亦可见到,不论阳虚、阴虚都有,尤当细加辨之。
32.真武汤,用治喘证、咳嗽、气短、心脏病等,辨证着眼点在于有水气而属寒性者,用之即效。
本方为治阳虚不能化水而设,虚者应加人参,临床如见浮肿不得卧,小便不利,畏凉喜热,皆可用之。
33.乌梅丸证之特征即上热下寒,如发现呕吐蛔虫,心中痛热,气上冲胸,并有腹泻,即属此证,细心体会,不难辨识。
久痢之寒热夹杂者,亦可用之。
曾治一胆道蛔虫症,疗效很好,但必须符合上述证候特征,才会有效。
34.伤寒论小建中汤小柴胡汤条,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予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两种证候常易混淆,示人以腹痛胀之证候,须先分清这两个方面,前者属于虚寒,后者属于肝气不舒,即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之意,非叫人先用小建中试之,而后再用小柴胡也。
35.补中益气汤治中气下陷变生诸证,问题在于什么就是中气下陷,我们如何去辨识它?只有辨清就是中气下陷,用之才效。
如临床见到久泻、久痢、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崩漏不止、白带日久而多、小便多而频等,都可首先考虑就是否中气下陷,再审其全身症状,必有倦怠懒言,多汗,气短,脉虚,或大而无力,则不难辨识。
36.礞石滚痰丸主治顽痰怪证,应用目标为体格壮实,有热,口苦,痰粘稠,便秘者,脉象必沉滑而有力,舌苔粘腻。
至于控涎丹,为逐饮之剂,无此证之热象,痰清稀者宜之。
37.升麻葛根汤,宜于麻疹将出未出之际,而伴有腹泻者宜之。
其表证常兼有目痛鼻干不得眠,口稍渴。
阳明热甚者禁用。
无下陷之机者,亦勿用。
至于发斑者,宜犀角化斑汤,勿须透表。
疹则必须透达,故多宜升散之剂。
38.月经痛连乳胀痛者,多属肝经,兼腰困者,多属肾。
前者逍遥散加减,后者川断、杜仲等选用,但临床多混合出现,孰轻孰重,用药当权衡之。
39.曾治一女性患者,呕吐较剧,饮食入口即吐,伴有月经过多疾患,左脉沉,已20天,胃部尚有拒按、便秘。
此病为肝郁导致胃气不降,为寒热虚实夹杂之证。
仿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之意,加半夏、当归、大黄、旋覆花、代赭石等品,效果很好。
40.白带一证,总得来说不外湿热、寒湿郁结几个方面,问题在于我们如何辨其性质,这就需从全身症状来鉴别。
如兼胸满、胁胀、嗳气、寒热,脉沉弦(尤其左脉),即可考虑肝郁得一面,同时肝郁可影响心,又可影响脾,临床务须随机应变。
例如,用逍遥散时,如有心悸失眠、血虚诸症之时,可合归脾;有肝热之征时,宜加丹栀;如日久,又兼肾虚者,可合六味。
必须就是审证明确用之才有效,否则乱用妄用就是不会有效得。
41.黄带,为妇科常见得证候。
傅青主有易黄汤得方子,然黄带也有不同情况,究竟哪一种黄带适用易黄汤呢?以药测证,当为子宫有湿热,兼脾肾两虚者,可以用之。
同时,不就是脾阳虚而就是脾阴虚得情况下可用,症见带如浓茶,气味臭秽,饮食减少,不喜燥热,腰困带多。
42.病情就是复杂得,寒热虚实常交互出现,临床须在这些方面多留意。
如曾治一妇女产后之病,表现为呕吐、腹泻、口苦、胃脘有压痛,平素就是虚寒体质,当然产后为虚,腹泻为虚象,兼有体质偏寒,拒按为实,口苦为热,证情就是复杂得,给以人参补虚,干姜温中祛寒,半夏止呕,大黄去其实兼清泄其热,一剂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