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赵绍琴温病学讲稿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通用26篇)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1我就是那个努力的少年。
夜深了,天上的繁星和月亮本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此刻却都怏怏不乐,天空像是被蒙了一层厚厚的雾,让人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屋内,没有令人睁不开眼的光,仅有一个小小的台灯在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灯光下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红线条和令我感到刺眼的数字的数学试卷。
看着那张卷子我思绪万千,脑海中全是我为这场考试所做的一切努力,可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了泡影,一瞬间我感到生活,生命都辜负了我。
“噔,噔”房门被敲响了,我上前打开了被封尘已久的门。
妈妈手里拿了一杯苦瓜汁和一杯西瓜汁,她打开了那让我感到刺眼,以及无法与小台灯那温暖的光线相媲美的灯,坐在书桌前,她让我喝下小半杯的苦瓜汁,我喝完后苦不堪言。
接着,妈妈又让我喝下了同等量的西瓜汁。
对于妈妈的这种做法我疑惑不解,但我并没有去思考,我仍然沉浸在我的数学成绩之中,对于妈妈的做法我只能感觉到无聊。
突然思绪被打断了,妈妈说:“刚刚你所喝的,就像是你的人生,不管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在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你的成绩对你的打击很大,你感到很难受,但是这只是一时的。
做好自己,自己无愧于自己就可以了。
”妈妈的话让我一下就清醒过来了,对于成绩只不过是对自己所做的努力的见证,我已经付出了努力,就不应该再为此消沉。
应该像这盏灯一样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耀眼光芒。
大雾散去,露出迷人的夜色,繁星和月亮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初中我还是那个少年作文篇2走进胜利街,在错综复杂的枝叶间,阳光普照,照亮了街上的每一块砖,每一棵草,照亮了这条老街70多年来的独特魅力。
在无数翻新过的街道上,斑驳的斑点让人仰望梧桐,与街道同龄的树木依然兴高采烈。
旧树干上布满了皱纹,但棕色树干的末端拉出了新年的绿色枝条。
他年复一年地结果、发芽、枯萎,浅棕色的羊群是他生日的烟火。
夏天尽可能的把绿色的地毯舒展开来,给日夜生活在一起的行人和房屋带来薄荷味的清凉。
温病学讲座(共72讲)
温病学讲座(共72讲)•优酷第1讲: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第2讲:形成与发展——隋、唐至明、清与吴又可(12 第3讲:形成与发展——吴又可(2)、袁班、叶桂(1)第4讲:形成与发展——叶桂(2)、薛雪.第5讲:形成与发展——吴瑭第6讲:形成与发展——王孟英等诸家第7讲:形成与发展——结语温病的概念第8讲:温病的特点.第9讲:温病的范围和分类第10讲:温病与伤寒、温病的病因(1)第11讲:温病的病因(2)第12讲:温病的发病.第13讲: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1).第14讲:温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2)第15讲: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1)第16讲:温病的辨证──三焦辨证(2)第17讲:温病的诊法──辨舌、齿──辨斑、疹(1)第18讲:温病的诊法──辨斑、疹(2)──辨白第19讲:温病的诊法──辨常见症状(1)第20讲:温病的诊法──辨常见症状(2)第21讲:温病的诊法──辨常见症状(3).第22讲:风温——概述、卫分证治(1)第23讲:风温——卫分证治(2)第24讲:风温——卫分证治(3)、气分证治(1)第25讲:风温——气分证治(2)第26讲:风温——气分证治(3)第27讲:风温——气分证治(4)、热入心包证治(1)第28讲:风温——热入心包证治(2)——兼证证治第29讲:风温——总结;春温——概述第30讲:春温——气分证治(1)第31讲:春温——气分证治(20)第32讲:春温——营分证治、血分证治(1)第33讲:春温——血分证治(2)第34讲:春温——血分证治(3).第35讲:春温——热灼真阴(血分)证治(1)第36讲:春温——热灼真阴(血分)证治(2)第37讲:春温——总结;暑温——概述(1)第38讲:暑温——概述(2)、气分暑热证治第39讲:暑温——气分暑湿证治、营血分暑热证治(1)第40讲:暑温——营血分暑热证治(2)、后遗症证治(1) 第41讲:暑温——后遗症证治(2);冒暑第42讲:中暑;暑秽;湿热病辨治概述(1)第43讲:湿热病辨治概述(2)第44讲:湿热病辨治法则及禁忌第45讲:湿热病的从化湿温——概述第46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1)第47讲:湿温——湿重于热证治(2)第48讲:湿温——湿热并重证治第49讲:湿温——热重于湿及从化证治.第50讲:湿温——总结.第51讲:伏暑——概述、初发证治第52讲:伏暑——气分证治(1).第53讲:伏暑——气分证治(2)营分证治血分证治第54讲:伏暑——总结秋燥——概述第55讲:温燥——肺卫证治气分证治(1)第56讲:温燥——气分证治(2)、凉燥证治大头瘟概述.第57讲:大头瘟证治烂喉痧概述第58讲:烂喉痧证治、总结第59讲:温病的治疗(1)——四法第60讲:温病的治疗(2)——六法第61讲:《外感温热篇》版本;第一条(1)第62讲:《外感温热篇》第一条(2)第63讲:《外感温热篇》第二条第64讲:《外感温热篇》第三条第65讲:《外感温热篇》第四条(1)第66讲:《外感温热篇》第四条(2)、第五条第67讲:《外感温热篇》第六条、第七条.第68讲:外感温热篇》第十条第八条(1)第69讲:《外感温热篇》第八条(2)第九条(1)第70讲:《外感温热篇》第九条(2)第71讲:《温病条辨》简介(1)第72讲:《温病条辨》简介(2)温病学讲座(共72讲)相关介绍刘景源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温病学》主讲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
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
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
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因为《温病学》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温病、什么是温病学。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由于病因不一样,所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
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从《黄帝内经》开始,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阶段。
战国至隋唐时期----萌芽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
《温病学》讲义
第七章 风温
【诊断依据】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冬多见 2、发病急骤,初起表现为发热、恶风、咳 嗽、口微渴等肺卫症状,继而出现壮热、咳 嗽气喘,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等气分 证,后期多致肺胃阴伤。 3、部分病例可出现神志异常等热陷心包证。
第七章 风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袭肺卫:P109 2、邪入气分:P110 (1)邪热壅肺: P110 (2)肺热腑实: P111 (3)肺热移肠: P111 (4)肺热发疹: P111
第十五章
疫疹
【诊断依据】 1、本病所涉及病种较多,不同季节有不同 性质的疫疹发生。P225,有较强的传染性, 能引起流行。 2、起病急骤,迅速传变,症状复杂,病情 凶险。
第十五章
疫疹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初发证治: (1)风热伤络: P227 (2)卫气同病: P227 (3)邪遏膜原: P227 2、阳明热炽,迫及营血: P228 3、邪入营血: (1)邪毒炽盛,气营(血)两燔: P228 (2)血分实热,血热妄行: P229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四章 温病常用诊法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七)开窍醒神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6 (八)息风止痉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九)滋阴生津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十)固脱救逆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十一)外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和《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病是指由于外邪入侵或内因紊乱,导致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的疾病。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温病可以分为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和里热证四类。
表寒证是指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寒冷症状,如恶寒、发热等;表热证是指外感热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等;里寒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寒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里热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热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口渴、尿黄等。
在温病的诊断上,我们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辨析。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指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声来判断病情;问诊是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切诊是指通过按摩和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和辨别疾病的类型。
在温病的治疗上,中医药是我们的主要手段。
中医药治疗温病主要依靠草药配方,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草药组合。
比如,在表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温补的草药,如附子、干姜等;在表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如黄连、连翘等;在里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溫中散寒的草药,如吴茱萸、肉桂等;在里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泻火的草药,如黄芩、生石膏等。
此外,我们还会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艾灸等,来辅助治疗。
总的来说,温病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学分支,它对于认识和治疗温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温病理论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温病,提高治疗效果,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温病学》讲义
第十一章 伏暑
【诊断依据】 1、本病多发于深秋或冬季。 2、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见暑湿或暑热内伏的证 候。发于气分者,即见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 等;发于营分者,即见高热、心烦、舌绛少苔,甚 则皮肤、粘膜出血而发斑等。两者均兼有恶寒等卫 表证。 3、病程中若见但寒不热,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 减而胸腹灼热不除,兼大便不爽,色黄如酱,此多 为湿热郁结胃肠,也是本病特征之一。
【诊断依据】 1、多发于春节或冬春之交。 2、本病初起即见里热炽盛证,如突然高热、 头痛、呕吐、项强或神志改变等,其体征可 见: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克氏征阳性等 3、本病极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等危重 证候。
第八章 春温
【辨证论治】分型论治 1、发于气分、营分:P125 (1)气分郁热 :分 热郁胆腑、热郁胸膈、热灼 胸膈 P125 (2)热灼营阴 :P126 (3)卫营同病 :P127 2、阳明热炽: (1)热灼津伤 :P127 (2)热结肠腑 :P127
第九章 暑温
【辨证论治】分型辨治 1、邪在气分: (1)暑入阳明:P147 (2)热结肠腑:P148 (3)暑湿困阻中焦:P148 (4)暑湿弥漫三焦:P149 (5)暑湿伤气:P149 (6)暑伤津气:P150 (7)津气欲脱:P150
第九章 暑温
2、暑入心营: P151 3、暑热动风:P151 4、邪在血分:P152 (1)热毒入血: P152 (2)暑伤肺络: P153 5、暑伤心肾: P153 6、余邪未净,痰瘀滞络 P154
(二)白
1、形态和分布:P64 2、成因:为湿热郁阻气分,蕴蒸于卫表。 3、诊断意义: (1)辨病证性质:为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 的重要依据。 (2)辨津气盛衰:“水晶” “枯”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著名伤寒学家、内科医家李翰卿先生从医60余年,治学济人,学验俱丰,崇尚经典并能融合历代各家之长,善用经方且兼博采后世时方之精,临证最善起沉疴于妙用小剂之中,救危难于精析夹杂之间。
李老所传俱为真知灼见,读后收获良多。
本文便整理了李老43则临床辨证心法与广大读者同享。
1.辨证要结合整个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不要单凭某一症状。
如伤寒得证候群与温病得证候群好辨,假如单凭一“恶寒”症,究竟属风、属寒、属湿、属热,如何能认清呢?因此,辨证一定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不致误。
2.若表里证俱在时,症状就是区别表里多少得关键;虚实证俱在时,脉、色、腹诊相结合就是区别虚实多少得关键;但对大实如羸状或至虚有盛候得患者必须按腹,若腹满硬痛拒按则为实,腹软喜按者为虚。
3.寒热真假之辨别关键,一在于舌苔得干燥与否,二在于口渴喜冷与否。
真热假寒,必见舌苔干燥,口渴喜冷;真寒假热,则舌苔多润滑,口虽渴而不喜冷饮。
当明辨之。
4.虚火上逆(炎)有两种情况,一就是阴虚,须用滋阴降火;二就是阳虚(虚阳外越),须用引火归原。
阴虚水不济火而致虚火上炎者,小便必黄赤,脉必兼数,兼见面赤、唇红或口鼻出血、齿痛、齿衄等症;如系虚阳外越者,为阴盛龙雷之火浮越,亦现面赤、口渴、烦躁等热象,但口虽渴而不欲饮,小便必清长,脉沉小兼迟或浮大无根(尤其须注意右尺之脉),更有下肢发凉得见症。
二者性质不同,当明辨之,不可误人。
5.伤寒就是百病得基础,伤寒之方,通治百病,善治伤寒者,杂证自易,确实如此。
例如,承气汤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当归四逆汤也不就是单纯治伤寒得。
曾用承气汤治腹泻、痢疾、失眠、昏迷、咳嗽、发热、郁证、虫证、瘀证、痰证、火证、湿证等病证,均取得良效,特别就是一些危急重证,用之更就是得心应手,往往一剂承气,即可救危难于既倒,使病人转危为安。
人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我曾用桃核承气汤治疗宫外孕均一一说明一个道理,即伤寒为百病之基础,伤寒方通治百病,关键在于掌握伤寒每一方剂之功能、主治病证与应用规律,临证运用,才会得心应手。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诊法篇 1. 卫气营血四类证候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卫分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1发热证候咳,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微恶风寒。
气分实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喜冷饮, 1壮热恶热,证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渴喜冷饮, 3舌苔黄虚证体温就急剧下降,还伴见面色苍 1 持续高热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再发大汗,展就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而 2 骤然体温亡阳的危重证急剧下降。
营分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或 1 身热夜证候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竞不渴,舌红甚.2心烦谵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语,3舌红绛。
血分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1出血证候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2舌质绛紫。
发斑,舌质绛紫,脉数。
2.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辩证卫气同病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但热势高,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数。
卫营同病身热夜甚,微恶风寒,心烦不寐,口反不甚渴,舌红绛,脉细数。
气营两燔气血两燔高热的同时,出现了身热夜甚,舌绛气分高热的同时突然就出现鼻衄、吐血或发斑3. 三焦证候辩证临床表现上卫外失司,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焦肺失宣降证热邪壅肺候痰热蒙蔽心包中胃热炽盛焦证肠腑候热结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
身热灼手,四肢厥逆,痰塞气粗,神昏谵语。
或不语,舌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
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或滑数有力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气味恶臭,腹部胀满硬痈拒按,时有谵语,舌红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
湿热困脾身热不扬,汗出而热不解,胸脘痞闷,恶心欲吐,身重肢倦,舌苔腻,脉濡。
下肝肾阴虚焦证候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口燥,齿黑唇裂,神倦欲眠,耳聋,手指但觉蠕动,甚或瘼疚,心中儋儋大动,舌光绛瘘软,脉虚细等。
温病学讲稿
总论第一讲绪论序言:温病学: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理)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辩证论治及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
研究对象: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温病或温热病。
温病学学科性质和特点:强调其基础性:对于临床各科的指导作用:皮肤病(寒湿理论与湿症)、变态反应病淡化其临床性:把范围局限在传染病的弊病。
参考文献: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5):9温病学是中医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高潮第三个突变的产物第一次:内经理论第二次:张仲景的经方方症和理论第三次:叶天士时方方症和理论温病学的发展概况:一、战国到晋唐时期---萌芽阶段(战国内经成书到秦汉晋隋唐)。
《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例》《肘后备急方》《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1.有关温病起源的论述:1)病名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病因的最早理论依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伏气温病和《素问·热论》。
3)脉证特点的最早论述《素问·凭热病论》。
4)治疗的最早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
5)对传染性流行性的最早认识《素问·刺法论》。
2. 温病隶属于伤寒学说:《素问·热论》《伤寒杂病论》。
3. 温病病因证治理论的发展。
《伤寒杂病论》,《伤寒例》—时行之气,《诸病源候论》。
萌芽阶段的特点:1无温病专著。
2尊奉“伤寒有五”之说,隶属于广义伤寒。
二、宋到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寓清热于发汗药中之蒿矢。
庞安常《伤寒总病证》首开清热解毒的先河。
贡献:首先提出要灵活运用经方。
2.金元·刘河间——首次提出以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温病(首开清热解毒先河)。
3.元末·王安道---首次明确区分伤寒与温病。
成长阶段特点:1.理论上有了新进展,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尚未完全摆脱《伤寒论》框框;3.仍没有全面论述温病的专著。
温病学讲稿
稿讲学病温
4
ESAESID
ELIRBEF LANAES
点特候证
点特病发
点特邪病 �病温发引�节季病发
。 �窍清干燥�化火从易�。 �精阴肾肝伤�焦下入深可数少�津 阴胃肺伤多�液津伤燥易�。 �证燥干象燥液津�候证卫肺�主为肺以变病��点特病致 。病燥秋起引可�邪温种一的成形下件条候气燥温的�曝以阳秋�秋早在是�邪病热燥.4 。机气阻闭 �阳清氲氤�。心中变病为胃脾以�。祛速以难�慢较变传�滞淹�腻粘��点特病致 。多为夏长以�有 均季四。病温湿起引可�下件条候气的重偏气湿�盛犹气暑夏长于成形多�邪病热湿.3 。患为邪寒挟兼易� 。焦三漫弥�气阳阻郁�胃脾阻困易�。邪湿挟兼主为热暑以��点特病致的邪病湿暑 。分气阻郁邪湿挟兼易� 。风动窍闭包心中直易� 。 �证脱欲气津 �证气津伤暑� 津伤气耗易� 。士天叶”明阳自发暑夏“ �证热胃明阳�明阳犯径�速急人伤��点特病致的邪病热暑 。暑伏--发后而伏�湿暑--发即而感� �湿挟热暑�湿暑 。病温暑起引可�邪温种一的生化气之热火季夏由是� �邪病湿暑括包�邪病热暑.2 。陷易退易�包心陷内胃肺� 。包 心传逆易又�退消易既.�。津阴胃肺伤损.�。肺犯先首�入而鼻口从多.��点特病致 。温冬称季冬�温风称季春在�病温的 起引其�邪温种一的成形下境环候气的暖反寒应季冬�风多暖温季春在是�邪病热风.1 。别有位病 5。化转和 响影相互可下件条定一 4。关相切密令时节季与 3。受感外从 2。著显质性热温 1�性共 ]气疠�邪毒热温� �邪病热温的温化寒伏�邪病热 温� �邪温时四为上以�邪病热燥�邪病热湿� �邪病湿暑�邪病热暑�邪病热风[�邪温 点特病致及容内的说学因病病温、一 应相人天串贯�系关因外内�治论因审�因求证辩 因病 节一第 病发与因病 章二第 。病热性急的现表特独等疹斑发或�烂溃则 甚�痛热肿红部局有具还�外症见的病温般一具除床临�起引而邪毒热温受感因�毒温 �毒温与病温�五� 。病疾类一的性行流和性染传烈强有具中病温�疫温 。疫温为行流大�染传烈强�病温为行流积面小�小力染传�染传不�病温 �疫温与病温�四� 程过变传经六有�阳伤于易 里入热化后然表在恋留邪寒起初 程过变演血营气卫有阴伤燥化易 快较变传暂短证表 归转证辨 汤枝桂�汤黄麻 表解温辛 饮菊桑�散翘银 表解凉辛 疗治 紧浮脉 常正质舌 数浮脉 �红尖边舌
《温病学》讲义
三、温病的主要治法
(七)开窍醒神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6 (八)息风止痉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九)滋阴生津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7 (十)固脱救逆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十一)外治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P88
第六章 温病的预防
三、温病的预防方法 P100 (一)培固正气,强壮体质 P101 (二)及时诊治,控制传播 P101 (三)预施药物,防止染病 P102
二、三焦辨证
2、中焦证候: P44 (1)阳明热炽:病机及主要症状 (2)阳明热结: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中阻:病机及主要症状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病机及主要症状 3、下焦证候: (1)肾精耗损:病机及主要症状 (2)虚风内动:病机及主要
一、卫气营血辨证 1、卫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2、气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3、营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4、血分证:主要症状及病理特点 临床意义:P42 卫气营血辨证表 P42
P38 P39 P40 P40
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二、三焦辨证 P43 1、上焦证候: (1)邪犯肺卫:病机及主要症状 (2)肺热壅盛:病机及主要症状 (3)湿热阻肺:病机及主要症状 (4)热陷心包:病机及主要症状 (5)湿蒙心包:病机及主要症状
第二章 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邪的概念 P26 (二)温病病因学说的临床意义 P26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P27 1、风热病邪: 2、暑热病邪: 3、湿热病邪: 4、燥热病邪: 5、温热病邪:
(三)常见温邪的致病特点
6、温毒病邪: P29 7、疠气: P29 二、温病的发病 (三)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概念及特点 P32 2、伏邪温病:概念及特点 两者的比较表:P33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1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战国至东汉
同学们好,今天有我来跟大家,共同学习温病学,那么《温病学》是一门什么课程,他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温病。
具体来说,温病的病因是什么,病机是什么,温病怎么发生的,发生以后又有什么发展规律,在温病发生之前怎么进行预防,发生之后各个阶段怎么进行辨证论治,是这么一门学科。
什么是温病,简单的说就是外感热病。
他究竟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临床课。
应该说他是一门临床课。
因为他是对温病进行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
但是,它里面还有很多内容是属于基础学科的内容,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放在临床课之前,基础课之后,讲完基础课以后,讲伤寒,温病,然后进入临床,为什么这样,现在是把它作为一门基础临床课来讲。
那么在临床上,究竟它属于哪一个学科,放在内科可不可以?内科放不下。
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宫科等。
都有外感发热的疾病,单纯放在内科不合适。
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
中医对于温病的认识,起源于什么时候,可以说起源于内经。
但是《内经》里面介绍的很少,有零星的记载,并不多。
以后《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四部经典里面都提到过温病的问题。
但是都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为什么?因为古代首先认识的伤寒,我们现在说见到的《伤寒论》里面,记载最多的是伤寒病。
虽然提到了温病,但是没有形成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温病在后世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他的发展也非常的曲折,可以说,温病学是中医学领域里面,最年轻的一门学科,他的形成应该是从叶天士开始,也就是说,它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历史,在清朝中期,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
在温病学硕形成之前,应该说中医学整个理论体系,并不完善。
温病学形成之后,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了完整的发展。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讲,温病学说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个内容就是咱们讲义里面绪论的部分。
讲稿:温病学—发热
温病学之发热讲稿第五章温病的常见诊法二、温病的常见症状(一)发热温病的临床症状是由于温邪入侵后,邪正相争引起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产生的。
不同的病因病机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必然是不同的,其中发热是温病必有的主要症状。
发热是指患者体温的升高,是各种温病必见的也是最主要的症状。
传统中医认定发热是通过患者和医生的感受而确定的,这与现代临床依据体温指数有所不同。
温病过程中出现发热,一般是由于人体感受温邪后,正气抗邪、邪正相争而引起阳热偏盛的结果,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
发热对于人体而言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发热是人体阳气亢奋的表现,对祛除病邪有一定的作用。
另一方面,发热给病人带来主观上的不适与痛苦,影响到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会消耗人体阴液和正气甚至导致脏腑组织的实质损害。
人体在感受温邪后的发热表现与邪正相争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
在发热之后,如正能胜邪则热退而邪却;如正邪俱盛,则热势持续难退;如发热过亢或久热不退又可耗气伤津,甚至可能导致阴竭阳脱而危及生命,如壮热的热势突然下降,并伴有汗出淋漓,则为正气外脱的表现。
温病发热几乎贯穿于温病的全过程,但其性质在不同阶段的虚实之分。
在温病初期,正气较盛,病位尚轻浅,多属实证发热,热势不强;温病中期,正盛邪实。
邪正剧争,热势多盛,证虽属实,但阴液已有耗伤,其阴伤较甚者,已属虚实相兼之证;温病后期,阴液大伤而余邪未尽,此时发热多属虚多邪少之证,或是由阴虚而引起的虚热,热势较低。
发热不仅可见于温病的过程之中,在某些内伤杂病中也可出现,而温病的发热与内伤杂病的发热有所区别。
内伤杂病发热的原因多由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致,其临床表现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热势多不甚,或时断时续,并伴有脏腑、气血的相应症状。
温病的病因总的来说就是温邪,具体来说就是外界致病之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发热的临床表现则见起病急聚,病程较短,初始时多发热恶寒并见,或见战寒壮热,继则热势较盛,往往具有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证候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
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
广—_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是其数十我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
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
过渡的桥梁课程,可以说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
把<温病学》的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
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
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大
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国至隋、唐时期。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 -221年,到秦
厂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这段时间出现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还有和
。 它同时期而稍晚的<难经》,在这两部书里都有关于温病的论述。而后,在东
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隋、唐时期的一些重要医学
文献中,对温病的论述逐渐丰富。
1. <黄帝内经>与《难经>关于温病的记载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温病的病因、病名及某些症状,比如《素问?生
t 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
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
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
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
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
行,受到广泛好评。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讲稿有着时
代的气息和鲜明的特点,沉淀了他们多年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由于地城等原因的限制,能够索耳聆听名家、名师授课的学生毕竟是少
数。力了惠及更多的中医人,我们策划了“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分辑陆
续出版,旨在使后人学有所宗。
第一辑【共13种):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
<凌耀星内经讲稿》 《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
《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王洪图内经讲稿)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然,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三。“下篇温病学名著选讲”分为二章。第一章“<叶香
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重点阐发了叶天士的学术思想。第二章“《温痛
条辨>评介一昊鞠通学术思想探讨”重点介绍了<温病条辨》的体例及编写特
点、主要内容及其学术思想的核心。这两章的讲述,较少引用前人的评注,主
厂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一种疠气,入类感受疠气就发生了温病。诸如此类的内容,在《黄帝内经》的
。喜I l62篇文章里,有几处叙述,但是不太多。书中提到了温病的名。称,提到了温
4 病的病因,有的篇目中还提到了温病的症状,但是没有提到温病的治疗。不过
。hl"。 既然它是经典著作,而且已经提出于温病的问题,这对后世就产生了很大影
的大力,支持,深表钦佩,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12月
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
热病的总称。温病学,就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
学科。因为温病学所包含的病种非常广泛,所以它对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
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
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
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
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的年代较晚。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很早,从东汉
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的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理
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
但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
中期,到现在也就是260年的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年轻的学
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统称。就是说,当时把所有的外感病都称为伤寒,范围.
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较高知名度。二是完整
性。课程自始至终’,均由专家们一人讲授。三是思想性。讲稿围绕教材又高
于教材,专家的学术理论一以贯之,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充分反映其独特思想
的专著。四是实践性。各位专家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
合能给读者以学以致用的动力。五=是可读性。讲稿是讲课实录的再提高,最
不发病,寒邪伏于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发病。虽然这种理论是后人对《黄
. 帝内经》进行的解释,但是可以说“冬伤于寒”是温病病因学说的肇始。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说:“气乃大温,草木乃荣,民乃疠,温病乃作。”
这段话是说,春天气温升高了,自然界的草和树木开始繁茂,自然界就流行着
这套光盘发行量较大,反映尚好,所以应人民卫生出版社之约撰写本书,就以
这套光盘的录音稿为蓝本进行了加工。原光盘是为教学示范而录削的,由于
课堂教学的需要,有些内容难免重复,这次整理出版过程中作了删减,个别内
容的顺序也作了适当的调整,但仍保留‘了口语的形式。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
研、临床工作者参考,也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温病学>之用。
伤于寒,春必温病”。这两篇中都指出了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
病。至于为什么冬天感受了寒邪,春天才发生温病,这两篇里都没有讲,但是
. 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后世很
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温病是伏邪发病。就是说,冬天感受了寒邪,当时
是一门涉及范围极广的学科,它对临床各科的发热性疾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
指导作用,而《温病学》的理论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
学习《漫病学》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战,只有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
证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温病学》的内容。可以说,“读经典,作临床”是
学好温病学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必由之路,也是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必由
辨证论治都有重大指导意义,充分地彰显了中医治疗急症的优势。因此,加强
滠病学教学,普及温病学知识,使温病学的理论更广泛地指导临床实践,在当
前乃至今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本<漫病学讲稿》的原稿是本人于2002年9月奉命为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主讲《温病学》录制的多媒体光盘中的录音稿。
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
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由于病因不一样,所
以温病与伤寒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辨证论治都有很大的差异。温病学就是研
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与辨证论治的一门学科。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
从根源上应该说导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从《黄帝内经》开始,
本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大部分。“上篇总论”分为六章,分别讲述了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病因与发病、温病的辨证、温病的常
用诊法、温病的治疗等内容。为佼读者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与温病学形成有关
的历代主要著作及主要温病学名家的学术观点,书中对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作了较详细的讲解,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中篇各论”分为八章,分别讲述
了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痘、烂喉痧八种温病。在每个病种
里,都分别讲述了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与辩证论治。书中时每个证候都
进Hale Waihona Puke 了详细的分析,对方荆也作了详细的阐释,还对某些相疑似的方证作了鉴
别分析,这是本书的特色之二。为了使读者对每个病种的传变规律形成一个
完整的印象,书中在每个病种后都附有传变规律及证治简表,使读者一目了.
之路,我恳以此与中医界同道共勉。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蚨点或错误之处,欢迎同道师友批评
指正。
刘素源
2007年3月26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
《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对
? 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从《温病学》的性质来说,它应该是临床课程,但是
科,是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的,而且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的学术体系。因为《温病学》
涉及到的古代医学书籍和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兢应该首先对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