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溯源

实证主义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的重要传统, 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 实证主义的思想在17世纪开始呈现最初形态,最主 要的代表作实笛卡尔的《方法论》、《第一哲学沉 思录》和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到18世纪,休谟在西方近代实证主义思想的形成起 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实证主义哲学的真正鼻祖”。 而对实证主义哲学传统进行系统论证的则是19世纪 的哲人们。

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实证主义史学无疑具有拓 新意义,它把史学从考核史实,记叙历史现象之学 引向探索规律,研究历史本质之学。英国史学家巴 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指出,20 世纪的史学有两大趋势,一是从研究个别和具体转 向研究普遍规律,把历史同社会科学作为最终以人 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二是历史学家的视野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扩展。追根溯源,这些都是以实证主义 史学为理论源头的。

历史学科经历以兰克为代表的客观主义史学的洗礼, 已经具有把握具体历史事实的真伪的能力;而依据 孔德的观点,人类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也是有 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与自然学科的规律一样,是 可以被认知的;而历史学科通过对具体历史事实的 考察就能像自然科学一样揭示人类历史之中的规律。 这是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对历史学科发展 的启示与影响。



背景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进步、科学实验和抽象规 律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使得人文科学 不满于西方古典哲学中那种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和 思辨的唯心主义,渴望通过对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 进行新的哲学概括与总结,从而摆脱近代西方哲学 思维方式的影响,实现自身的科学化、确定化。以 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应运 而生。

与泰纳相似的是,法国史学家古朗治也主张将历史 看做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学科,但古朗治更以注重精 神研究著称。早期的古朗治相信历史研究就和数学 研究一样,只要把数学论证形式和逻辑原理运用于 史料分析,历史研究过程实际上就以完结。但在研 究古代精神史的过程中,他的史学观念发生了一些 变化,他认为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会随着岁月 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只需要简单的观察记录即可; 而历史学所面对的是在每个时期其所思所想都不一 样的人,历史研究需要不断地在历史长河中考察其 精神变化与发展。
斯宾塞

斯宾塞是19世纪下半叶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 为人们通常认识的概念并非实在的和绝对的,而是 现象世界的相对概念。现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 的,受进化律的规定而只有进化律是永恒的、绝对 的。斯宾塞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对社会规律的解释 上,他将生物学的优胜劣汰的原则及生物机体运作 的原则引进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中,从而为种族优越 论与阶级合理性寻找到了理论依据。

孔德关于人类思辨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描述本身就表 明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曾明确指出, 实证精神代表着一种进步的精神,实证精神发展的 历程本身就是一种思辨发展史,体现了进步的观念 和历史的规律。

孔德认为,实证主义科学研究包括两个步骤,首先 是确定事实,其次是发现规律。实证科学的事实必 须通过合乎科学纪律的严格观察才能够被确定,通 过对现象的观察,就可能发现事物诸现象之间经常、 重复出现的规律。实证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此。因此, 作为“科学中的科学东西”的实证主义,也就需要对 各种实证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规律进行比较和 分析。

孔德的实证主义是在考察人类思辨历史的基础上建 立的。他认为,人类所有的思辨都经历了三个不同 的理论阶段,即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或抽象 阶段、科学或实证阶段。第一阶段是临时的和预备 的阶段,第二阶段是过渡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唯 一完全正常的阶段,人类理性的定型体制的各个方 面均寓于此阶段之中”。

古朗治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思想: 其一,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人类精神变化及人 类的进步”。他认为,哪里有人类生存,哪里就有 人留下的并烙上其精神印记的细微痕迹,哪里就有 历史;所谓历史就是描述人类精神变化及进步的正 统记录。

其二,历史研究应当涵盖所有的世纪。历史学要想 彻底了解不断变化的人,就不许将人放到人类生活 的所有时期去考察。 其三,史料不仅指档案文献的官方记录,也包括神 话寓言的虚幻的事物。


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规律,这符合19世纪的历史学 家渴望历史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的愿望,也适应 了史学科学化的进步要求。于是,史学家自觉或不 自觉地把实证主义思想引入历史研究中。在西方史 学界形成了名噪一时的实证主义史学流派。大体而 言,实证主义史家忽略了孔德哲学里的思辨部分, 而专注于他所倡导的方法。他们强调历史研究者必 须从文献与文献说揭示的事实入手,然后去依据科 学范形归纳出普遍的结论。他们主张,谨慎收集文 献,耐心研究比较,逐渐累积信息,这样就能揭示 出决定历史发展的法则。
穆勒

穆勒从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出发,强调一切人类知 识都起源于经验,经验之外的世界本质上是不存在 的。他广泛地运用经验归纳法,指出事物的证明与 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自明的,而是源于归纳法和对归 纳的解释。在社会伦理方面,他试图发现人类行为 的自然规律,并将心理学规律置于最根本的位置, 社会的任何规律都是从个人人性的心理规律推导而 出的。

源自文库

古朗治的思想思想与泰纳相似,但前者的思想要更 科学一些-----古朗治咋长期的史学实践中已经摆脱 了将实证主义教条化引入史学研究的做法。他承认 历史学科是科学,但指出历史学因研究对象的特殊 性,而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可能一模一样。从 这一点来说,古朗治的认知要比机械套用自然科学 方法来研究历史要先进得多。
实际上,孔德的实证哲学中,历史学占据着极其重要的 位置。在他看来,自然科学的各个部分都已进入实证状 态,唯独人文科学仍游离在实证科学之外。所以他的任 务就是要“把社会现象作为不可避免地遵循那能赖以进行 合理预见的真正的自然规律的东西来把握”,从而建立起 一套完整的实证科学体系,用自然科学来说明人类社会。 孔德认为,人只是生物界的一个类,同样受制于自然法 则;人类社会其实不过是自然界的延伸、一部分,同样 也收到自然规律的制约。这样一来,人类社会秩序本身 也就是自然秩序的“延续”而已,是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科 学。此外,他认为研究人类历史必须依赖于自然科学原 理,并借助自然科学方法,历史研究的目的与自然科学 一样,就是寻求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规律。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也是实证主义信徒,他师从兰 克,但在史学旨趣上却与客观主义史学有很大区别。 兰克史学注重政治军事史的研究,而布克哈特大多 是从艺术、宗教、建筑等文化视角来展现人类精神 的演变,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文化史家的代表。 布克哈特信奉实证主义哲学,但并不将历史学看做 是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学科,他说:“历史学科与自 然学科并不是同一回事,它的产生、发展、以及逐 渐衰落都是以与自然科学不一样的方式进行的”, 历史研究的对象,即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精神及人 类社会的文化,是无法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解析 的,

孔德进一步指出,单纯的事实并不能构成科学,而 只能是科学的材料;真正的科学,也不是仅仅凭观 察就能完成;要认识科学,就需要构成实证精神主 要特性的“合理的预测”的引导。换言之,所谓实证 哲学就是在实证精神的引导下,对单纯的事实进行 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其规律,然后依据所探寻 的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研究 的全部过程。

实证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 乐观精神的表现。实证哲学家们对科学的理解和他 们对社会与人类行为的评价极大地启发了当时的历 史学家,后者后者纷纷效仿实证哲学的思路和方法, 对人类历史进行实证式的解释,从而各自获得了对 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新的理解。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分析到综合 的研究思路与史学研究方法相吻合,这使史学与实 证主义史学易于融合。更为重要的是,与自然的科 学方法一样,实证主义哲学强调要在确定性知识的

法国史学家泰纳也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信徒。他一生 醉心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确定历史学科的地位,把 历史学看做是一个机械学问题,而历史研究这是” 心理解剖学“。

而泰纳最大的史学贡献在于他突破了传统史学,尤 其是倡导政治军事史传统的兰克史学的影响,阐明 了“历史关心的不只是政治史,而是各个民族整个 的社会生活”。其史学研究的范围从古希腊到当代, 从文艺到政治军事等,涉猎十分广泛。


献,但人类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见识,这其中最 关键的原因就是单纯的史料考证和收集没有揭示历 史发展的规律,无法给人类带来新的知识。 巴克尔认为历史研究只要从观察、考证具体事务出 发必然会导向历史之中的必然性----规律,即“观察 应当在发现之前,收集了事实才能发现规律”。


不足:他将某一学科的理论生搬硬套在历史资料上, 而溢出某种解释,结果使复杂生动的历史现象简单 化和僵硬化。这也正是当时实证主义史学思想时代 局限性的最显著体现。


布克哈特强烈反对客观主义史学将史料考证当做史 学研究的唯一目的,认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 神及人类社会的文化,不应停留在史料考证层次, 而是要在史料基础上寻找蕴含在人的精神及人类社 会文化之中的“一个更高的必然性”。

特别要指出的是,布克哈特对历史哲学家所谓人类 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观点持怀疑的态度,他只承认 历史变化及历史变化的因果关系,不认可历史时代 有所谓先进、优劣之分。在他看来每个时代的精神 生活都是值得赞美的,都是人类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就此而言,布克哈特对历史所做的反思比当时盛行 的历史哲学思想要更深刻一些。
巴克尔认为,人类社会也和自然世界一样,有着一 定的发展轨迹,具有特定的规律性,而要认知历史 中的发展规律,历史学家应当将历史看做自然科学, 并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需找规律。


他认为,历史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对研究对 象观察得越仔细,材料收集得越丰富,对历史事物 的认知就有可能更深入。对所搜集的材料,历史学 家应当进行必要的鉴定,区别其真伪,务必保持材 料的精确性。 巴尔克对单纯编辑历史事实和资料的著作非常不满, 他在《英国文明史》第一章开头就这样写道“叙述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人类活动的规律性证明,这些活 动受精神和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必须对此两种规 律进行研究”,表明他的著作就是要寻求人类历史 发展中的规律,而不是单纯的资料汇编。他认为, 正统史学在材料收集、整理发面确实做出了很多贡
产生

孔德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一词来命名自己的哲学, 自1830年开始,他陆续出版了《实证哲学教程》、 《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宗教教义回答》等书。 分别阐明了他对哲学、社会政治、宗教的一些看法。
1844年出版的《论实证精神》则系统地阐述了实证主 义哲学的主要思想,标志着实证主义哲学的形成。
孔德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 西方哲学派别,有称实证哲学。它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 孔德提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 是实证主义形成的标志。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 成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 成为新实证主义。

巴尔克是19世纪第一位将实证精神引入历史研究的 史学家。他认为历史知识是人类最高级别的知识, 对这一知识进行研究的史家绝不能把自己的任务仅 仅限定在琐碎的材料收集、考订上。

在他看来“历史学家的责任就是说明各民族的历史 进程都是有规律的,只有通过揭示因果关系来阐明 这种规律才能把历史上升为科学”,因此必须注重 对人类历史中规律的认知。

孔德进一步为历史研究的改进开出了药方。他指出, 历史研究的专门化倾向实际上把“历史降低到一大 堆互不连贯的描述,此外什么都没有的进步,在这 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描述中各种事件真正的来源全都 不见了”,这样的历史研究是不科学的。要改变这 一现状,就要让“想像系统地、直接地、持续地服 从观察这个办法,使被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去占领阵 地”。这样就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而历 史学家只要从得出的一般规律出发就可以推演未来。 他断言在社会科学和历史学领域内,也可以得出像 几何学结论那样可靠的结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