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证主义的分析讲解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
又称实证哲学。
产生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创始人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主要代表有英国的J.S.密尔和H.斯宾塞。
其形成标志为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
这条目内主要介绍狭义的实证主义。
孔德生长的时代,正是一个宣扬理性主义及科学思想发端的时代,在“科学万能”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对形而上学产生怀疑,逐渐以注重经验的科学方法观察、研究事物,探求事实的本原和变化的现象。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
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
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孔德在其所写的《实证哲学》一书里,认为人类进化分成三阶段:一是神学阶段,盖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二是玄学阶段,以形而上或普遍的本质阶段,解释一切现象;三是实证阶段,也就是科学的阶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物彼此的关系,此法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第六讲 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
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一、实证主义概述1、实证主义的形成实证主义是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与经验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的哲学派别。
它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实证主义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产生于法国和英国,先后经历了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三代。
从历史方面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为资产阶级调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统一人的思想与行动的理论学说。
从科学方面看: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的重视和崇拜,迫切需要哲学思维能够适时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从哲学方面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英、法两国哲学由古典哲学向现代码哲学转变的结果。
2、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明确表示拒斥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体系和思辩时凤,主张哲学建立在经验事实和科学证实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反对哲学研究世界观、本体论问题。
其次,试图用“经验”、“感觉”、“要素”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回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试图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再次,否认人有认识经验以外实在事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和现象的范围之内,宣扬不可知论。
最后,推崇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用实证科学改进自然和社会。
孔德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各有不同。
3、实证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实证主义刘现代西方哲学中最持久、稳定和最有影响和流派。
法国的孔德.(1798---1857)、英国的约翰.穆勒(1806---187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早期实证主义的代表。
奥地利的马赫(1838---1916)、德国的阿芬那留斯(1843---1896)的经验批判主义,被认为是第二代实证主义,二十世纪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的实证主义,被称为第三代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
第六讲 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
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第六讲早期分析哲学(实证主义)一、实证主义概述1、实证主义的形成实证主义是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与经验的名义下,推行不可知论和主观主义的哲学派别。
它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实证主义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产生于法国和英国,先后经历了孔德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三代。
从历史方面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为资产阶级调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统一人的思想与行动的理论学说。
从科学方面看: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科学的重视和崇拜,迫切需要哲学思维能够适时总结自然科学的成就,为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从哲学方面看:实证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英、法两国哲学由古典哲学向现代码哲学转变的结果。
2、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明确表示拒斥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哲学体系和思辩时凤,主张哲学建立在经验事实和科学证实的基础之上,把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任务局限在与科学有关的范围和领域,反对哲学研究世界观、本体论问题。
其次,试图用“经验”、“感觉”、“要素”等取代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以“中性”哲学自居,回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试图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再次,否认人有认识经验以外实在事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张把知识局限在感觉经验和现象的范围之内,宣扬不可知论。
最后,推崇人类知识的力量,强调用实证科学改进自然和社会。
孔德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各有不同。
3、实证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实证主义刘现代西方哲学中最持久、稳定和最有影响和流派。
法国的孔德(1798---1857)、英国的约翰.穆勒(1806---187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早期实证主义的代表。
奥地利的马赫(1838---1916)、德国的阿芬那留斯(1843---1896)的经验批判主义,被认为是第二代实证主义,二十世纪逻辑实证主义和语言分析的实证主义,被称为第三代实证主义或新实证主义。
第4讲-实证分析法学讲解学习
一.分析实证法学相关概念
1.实证主义:以自然科学方法为指导来研究法; 否弃一切假设性的建构,仅关注经验性的考察和 事实的联系。反对先验的思辨。实证主义渗透到 法律领域,形成法律实证主义。 2.分析法学:奥斯丁将法理学与伦理学之间划分 了一条明确的界线。实在法与理想法无关。 3.新分析法学:哈特:法理学学科的关键问题在 于两类规则的结合,即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
但罗马法学总体是运用性的,法律技术恢复了分析 实证法学被中断的传统。
波尼亚大学系统地注释、评注罗马法, 并向欧洲输送了大批专业法律人才。
11-13 世 纪 前 注 释 法 学 派 对 《 国 法 大 全 》编辑、解释。
13-15世纪评注法学力图结合实践抽象 出法律的一般原则、原理。
休谟则瓦解了传统的自然法的本体论, 他认为“事实问题和价值问题是两个不 同的问题,一个人不能从‘是’中推出 ‘应当’。有关事物实际如何的知识并 不能告诉我们它应当如何。 ”
直至边沁和奥斯丁,分析实证法学终得 以确立。
三、分析实证法学的核心命题
奥斯丁作为创始人,核心思想: 1.法律命令说-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以制裁为 后盾。。 2.严格区分法律与道德,法理学研究法律,不论
分析法学
19世纪边沁和奥斯丁所创立的“法律命 令说”,在研究法律上,主张采用分析 的方法,总结概念、范畴、原则。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边沁明确区分了立法 学和法理学:前者是 批判性的,是伦理学 的一部分;后者是阐 述性的,科学的法理 学应该严格限定在实 在法领域。
分析实证法学
分析实证法学属于实证主义法学的一部 分
分析法学:对于制定法的实证研究 历史法学:对于法律历史的实证研究 社会学法学: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证研究 狭义的法律实证主义通常指分析实证法 学,即自奥斯丁到哈特、拉兹等一派。 而新分析法学,指战后奥斯丁法学的新 发展,主要是哈特开创的语义分析。
实证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
实证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
实证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以基于实证证据的分析和推理为基础。
其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概念:
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核心观点,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获取可验证的知识,以及依赖事实和证据而非主观假设或价值判断。
2. 可观测变量:实证分析研究的对象通常涉及可观测的变量或现象,这些变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测量和收集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3. 假设与研究问题:实证分析的研究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或研究问题,这些假设和问题需要根据相关的理论、已有研究和可行性进行明确和界定。
4. 数据收集和测量:实证分析需要收集和测量适当的数据,以验证或推测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关系或模式。
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收集。
5. 统计分析:实证分析通常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释收集到的数据,以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模式。
常用的统计技术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
6. 结果和解释:实证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来解释和推断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模式。
这种解释需要基于实证证据,同时考虑可能的替代解释和潜在
的偏差因素。
7. 研究限制和泛化:实证分析需要明确讨论研究的限制和局限性,同时考虑研究结果的泛化程度,即其在不同时间、地点和样本中的适用性和普遍性。
总之,实证分析的基本概念涵盖了实证主义、可观测变量、假设与研究问题、数据收集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和解释,以及研究限制和泛化。
这些概念共同构成了实证分析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三、法的应然与实然
分析法学主张实然法律与应然法律分野, 古代近代自然法理论主张两者结合,其 分歧的重要原因在于前者将公平、正义、 理性之类的观念视为是历史的,相对的, 因人而异的,而后者将这些观念视为永 恒的、绝对的、客观的。
四、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
首先,分析法学认为如果在法律概念中 参加价值判断,那就会将法律义务与道 德义务混为一谈,会以道德义务作为借 口破坏法律义务,从而破坏法律秩序。
三、法的应然与实然
实证观念:分析法学的实证观点有赖于 实证经验哲学。
休谟:“是〞与“应当〞
三、法的应然与实然
在英国近代哲学家休谟的思想中,人类的知识
领域被分为两类:一种是有关事实的知识,一 种是有关价值的知识。休谟断言,不能因为事
情的实际情况如何便推定事情应当如何,反之, 更不能因为想象事情应当如何从而以为事情实 际如何。休谟告诉人们,必须区分事物的实然 和应然,存在是一个问题,好坏是另一个问题。
二、分析实证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奥斯汀:法是无限主权者的命令〔命令——义务——制 裁三位一体〕?法理学的范围?
哈特:对奥斯汀的命令说进行了批判,建立了规那么 说。?法律的概念?
为什么奥斯汀的命令说是一个失败的记录?
理由 1、不能区分有义务做某事和被迫做某事
2、只适用于以制裁为后盾的刑法和侵权法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核心观点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法的应然与实然 四、实证法律观念的实践理由 五、分析实证法学的难题
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核心观点
从法的本体角度,认为法律概念可以归 பைடு நூலகம்为命令或者规那么
从价值论上,主张实然,价值祛除 法律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第九讲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改变规则
维护规则的无效性 补救措施
审判规则
缺陷
引入
四、法律制度的基础 哈特认为, 哈特认为,承认规则提供了评价这一 制度的其他规则的效力的标准,因此, 制度的其他规则的效力的标准,因此, 一个重要意义上说, 一个重要意义上说,承认规则是一个 最终的规则。 最终的规则。
第九讲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引言
从自然法理论到法律实证主义
第一节 霍布斯的自然法思想和实证主义 倾向的法律观
一、自然状态:人和人象狼一样 自然状态: 自然法: 二、自然法:避免战争状态的必然的准则 国家的产生: 三、国家的产生:通过社会契约结束战争状态 四、统治权不受约束 五、实证主义倾向的法律观 1、法律是国家的命令 、 2、法律的解释者是主权者 、 3、良法就是为人民的利益所需而又清晰明确的 、 法律
三、法律是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的结合 哈特认为第一性规则是设定义务的规则, 哈特认为第一性规则是设定义务的规则,第二性规 则是授予权力(公权力或私权力)的规则。 则是授予权力(公权力或私权力)的规则。第一性 规则必须要配合第二性规则, 规则必须要配合第二性规则,才能真正使规则得到 完善。 完善。
六、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 哈特指出: 哈特指出:“这里我们所说的法律实证主 义的意思是指这样一种简明的论点: 义的意思是指这样一种简明的论点:法律 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 反映或符合一定道德要求,尽管事实上往 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往如此,然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真理。” 哈特认为,目的论的自然法观念仍然可以 哈特认为, 被现代吸收, 被现代吸收,因为可以从人类的普遍思想 中找到一种共同的目的, 中找到一种共同的目的,它可以从人类与 其它动物共有的低级的生物学事实领域抽 取出来的。 取出来的。人类生存的目的的达成需要一 种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种最低限度的自然法。
社 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 义与解释主 义的解读
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解读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广袤领域中,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引领着研究者们探索社会现象的奥秘。
这两种研究范式不仅在方法论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在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和解释上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实证主义起源于19 世纪的法国,其代表人物包括孔德、涂尔干等。
实证主义强调通过经验观察和实证数据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因果关系。
它认为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可测量的和可重复的。
实证主义者相信,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才能获得关于社会世界的可靠知识。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主义倾向于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实验研究。
这些方法旨在收集大量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分析来验证假设和发现规律。
例如,研究者想要了解某个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与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发放大量的问卷,收集相关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实证主义的优点在于其科学性和客观性。
通过严格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分析,可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得出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性的结论。
然而,实证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将社会现象过于简化和量化,忽略了社会现象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实证主义往往只关注可观察到的现象,而忽视了人们的主观意义和价值观念。
与实证主义相对的解释主义则强调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们的意义和行为所构建的,因此不能仅仅通过外部观察和测量来理解,而需要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文化背景中去。
解释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韦伯、舒茨等。
解释主义在研究方法上更倾向于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案例研究等。
这些方法旨在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意义和动机。
比如,研究者想要了解某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就需要深入到该民族的生活中,与他们交流、参与他们的活动,从而获得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解释主义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关注到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什么是实证主义
什么是实证主义,我们如何理解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指一种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强调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主张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
实证主义对于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实证主义的概念和意义。
一、实证主义的概念实证主义是指一种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以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知识。
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主张从实证事实中推导出普遍规律和原则,以此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二、实证主义的意义1. 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实证主义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推动了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
2. 建立科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实证主义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建立了科学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3. 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观念: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是获得知识的唯一可靠途径,提高了人们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观念,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4. 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实证主义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5. 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实证主义强调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知识,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推动了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的结合,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如何理解实证主义1. 实证主义是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是以实证科学为思想基础的哲学思潮,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以从经验事实中寻求真理和知识。
2. 实证主义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实证主义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原则,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是指通过系统性的观察、实证、解释和理论构建等方法,对人类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社会意义与价值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论。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方法论的起源、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指通过观察和实证,基于客观事实和可重复性的证据进行研究的方法论。
实证主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自然科学革命,该革命强调利用实证方法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实证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方法。
实证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科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依靠客观可验证的事实进行研究。
实证主义强调量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以构建一套普适的规律性理论。
实证主义相信通过观察和实证可以揭示出普遍的社会规律和因果关系,以此指导实践和政策制定。
在实证主义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例如实验、调查和统计分析等,以求得客观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定义变量,运用定量分析技术,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证主义根据这种分析的结果,提出某种因果关系,并对此建立理论框架。
二、解释主义解释主义是指通过理解、解释和理论推导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论。
解释主义强调对个体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理解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于人类行为的内在意义而产生的。
解释主义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传统,马克斯·韦伯和伊德尔·那奇等学者是解释主义的代表人物。
解释主义反对实证主义过于强调客观规律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应关注人类活动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并通过解释人类行为的意义来理解社会现象。
在解释主义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深入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等,以获取对个体行为的深入理解。
解释主义研究注重对个体和群体的主观经验和意义进行解释和理解,以此推导出理论和洞察力。
三、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比较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目标:实证主义关注普遍性规律和因果关系的揭示,强调客观事实和量化数据,解释主义关注个体行为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强调主观经验和解释。
实证分析的原理
实证分析的原理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是一种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际观察、测量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或反驳科学假设,并从中获得结论。
它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证分析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基础上的。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直接观察和实验来获取经验数据,才能获得可靠和有效的知识。
因此,实证分析的原理之一是强调基于实证数据的研究,而不是基于理论推演或假设的猜测。
其次,实证分析强调可量化的数据。
实证分析使用观察数据、测量数据或实验数据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值或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这使得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可比性,能够验证或反驳研究假设。
再次,实证分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技术。
实证分析可以通过实地观察、调查问卷、实验室实验、文献分析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此外,实证分析注重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数据的质量对于实证分析的结果至关重要。
研究者需要注意数据的收集方法和过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模型来处理数据,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实证分析强调推断性的统计分析。
实证分析通常使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和推断,可以对总体进行统计推断和一般化的结论。
这种推断性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评估。
总的来说,实证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实证主义哲学,通过对实证数据进行可量化的分析,强调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收集技术,注重数据质量和推断性统计分析。
实证分析可以提供客观、可靠和科学的结论,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旨在理解和解释人类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现象的规律。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论,它们用于指导研究者进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释。
本文将重点探讨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概念、特点以及各自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注重观察和实证的研究方法论。
实证主义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证来获取客观的、可验证的知识。
它追求科学化的、客观的研究方法,强调科学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
实证主义通常使用大样本、定量研究的方法,以数值和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观察和实证验证社会现象的普遍规律。
实证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因果关系的研究。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实证,试图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在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可能会通过控制其他变量,定量地分析教育政策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以找出因果关系。
实证主义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可重复性和精确性。
实证主义研究者追求严格的科学方法,强调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稳健性。
他们通过严密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以及严格约束的样本选择,来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解释主义解释主义是一种关注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主观解释的研究方法论。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的行为、意义和解释所构成的,重要的是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动机。
解释主义方法主张用深度访谈、实地观察和参与观察等方法获取丰富的、详细的数据。
解释主义研究强调对个体、群体和社会过程进行理性和情感的、直观的解释。
研究者通常通过解读和解释被研究对象的言行举止、符号和象征等因素,来深入理解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意义。
解释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者的参与和主观性。
解释主义研究者经常与研究对象进行亲密接触和交流,以获取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倾听和尊重被研究对象的声音和解释,并将其个体经验和意义嵌入到研究结果中。
三、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应用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分析
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的分析在社会科学的广袤领域中,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犹如两条并行的轨道,各自引领着研究者探索社会现象的奥秘。
它们不仅代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念,也反映了对社会世界本质的不同理解。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研究范式,强调通过观察和经验来获取知识。
它坚信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现象一样,存在着客观的规律和因果关系,等待着研究者去发现和揭示。
实证主义者通常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例如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以获取可量化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来验证假设。
实证主义的优点在于其严谨性和客观性。
通过严格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实证主义研究能够提供具有普遍性和可推广性的结论。
例如,在研究教育对经济收入的影响时,实证主义者可以收集大量个体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精确地衡量教育因素对收入的贡献程度。
这种研究方法在政策制定和社会规划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
然而,实证主义也并非完美无缺。
它往往将社会现象简化为可测量的变量,忽略了其中丰富的意义和情境。
在某些情况下,定量数据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的复杂性。
此外,实证主义研究可能受到研究者自身的价值观和预设的影响,从而在研究设计和数据解读中存在一定的偏差。
与实证主义相对的解释主义,则关注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解释主义者认为,社会世界是由人们的意义和解释所构建的,不能简单地用客观的规律来概括。
他们更倾向于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如深入访谈、参与观察、案例分析等,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主观体验和意义建构。
解释主义的研究能够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多元意义和文化背景。
例如,研究一个少数民族的宗教仪式时,解释主义者会深入参与到仪式中,与参与者交流,了解他们对仪式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展现出仪式在该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丰富我们对社会多样性和个体差异的认识,促进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然而,解释主义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一、何为分析实证主义?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可以追溯到人类思想史和认识史的早期阶段。
这种思想方法和认识方法的一般特点是:研究“确实存在的”东西,追求“确实存在”的知识。
在价值问题上,实证主义坚持价值中立,否认有先验的理念存在。
一般地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基本思想是:严格分开“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和“应当是这样的法律”;强调对法律概念的分析;依靠逻辑推理来确定可适用的法律;以及否认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实证主义由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
这种哲学的主要来源是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孔德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称为形而上学,认为自己的哲学是超越形而上学之上的,它以实证的事实作为根据,以主观感觉为基础,认为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可能触及本质,否定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存在。
实证主义分为经验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
经验实证主义的特点是以可以观察和描述的事实来概括或检验命题和概念,它的主要方法有社会调查、资料统计和定量分析、历史考察等。
而逻辑实证主义是以感觉经验为基础,以可以操作的逻辑形式来检验或推导出概念和命题。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产生的背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作为法哲学的一种理论形式和流派,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
它的出现有三个主要原因:(一)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法国也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其他西欧国家经过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自然法这种原来用来推翻封建阶级的武器,现在已经对准了资产阶级自己。
因此,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法学理论证来取代自然法理论。
实证主义法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应运而生的。
(二)当时英国的法律状况是促使分析法学产生的重要条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使得历史上的法律得以保存,再加上资产阶级内部议会的派别斗争,使得英国资产阶级法律显得杂乱无章,互相矛盾,造成了法律适用的困难和混乱。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分析法学力图把法律从自然法学说下解放出来,将自然法学派那种研究“应有的法律”、追求法律的理想、目的、价值的学说转向于研究“现有的法律”,通过对法律的逻辑分析提供一套共同的原则和概念,寻找出法的共同原则、特征,以使法律条理化和系统化,指导资产阶级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统治效能。
实证主义概论
实证主义概论
实证主义是一种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数据来研究和理解现象和现实。
以下是实证主义的概论:
1. 定义:实证主义是指一种强调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的哲学和科学方法。
它认为知识应该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实证数据,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来揭示和验证真理。
2.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起源于经验主义思想,即认为知识是通过感觉经验和观察获得的。
实证主义追求对事实的直接观察和测量,反对过于依赖理性推理和抽象概念。
3. 科学方法:实证主义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它主张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收集来构建科学理论,并通过验证和证明来确认理论的科学性。
4. 反对形而上学:实证主义拒绝形而上学的哲学和宗教观点,认为它们过于抽象和无法观察,不具备科学证据。
实证主义更注重通过实证数据来解释现象和现实。
5. 资料主义:实证主义强调对于科学研究,应该依赖实
证数据和经验观察。
它认为只有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才能建立出经验基础的科学知识。
6. 可证伪性: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即一个理论必须能够通过实验证据的实证测试来验证或否定。
实证主义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它强调可观测性、实证性和检验性,以推动科学进步和发展。
然而,实证主义也有一些批评,包括对主观经验和非可观测因素的忽视,以及对价值判断的相对忽视。
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
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一、本文概述《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这篇文章旨在通过法律实证主义的视角,深入探讨权利冲突的本质、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文章首先界定了权利冲突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权利冲突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接着,文章从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权利冲突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权利冲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包括法律规范的模糊性、权利主体的多元性、社会利益的多样性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解决权利冲突的法律途径和实践策略。
文章认为,解决权利冲突需要遵循法律原则,尊重法律权威,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正义的要求。
文章还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司法公正、促进权利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等具体建议,以期为解决权利冲突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权利冲突论:一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这篇文章旨在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理解和解决权利冲突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推进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二、权利冲突的本质权利冲突,作为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质在于不同个体或群体对于资源、利益或价值的争夺。
在法律实证主义的视角下,权利冲突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涉及到权利主体、权利内容、权利边界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
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利益的多元化和资源的有限性。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的个体和群体拥有各自独特的利益诉求,这些诉求往往因资源的有限性而产生冲突。
例如,环境保护者与工业开发者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对于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不同利用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权利冲突还体现了权利边界的模糊性和动态性。
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和群体以一定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边界往往并非清晰明确。
在实践中,权利的行使和保护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平衡和调整。
因此,当不同的权利发生冲突时,如何界定权利的边界、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解决权利冲突的关键。
权利冲突也是社会变迁和法律发展的催化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新兴的权利诉求不断涌现,与既有权利产生冲突。
简析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2009·2在谈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时候,不能不提及实证主义这一概念。
当实证主义运用到法学,便有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现代实证主义的奠基人被认为是法国的数学家、哲学家孔德。
孔德把人类的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阶段,即人们用超自然的原因和神的干预来解释所有现象;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这个阶段的思想求助于终极的原则和理念;第三个阶段就是实证的阶段,即人们在自然科学所使用的方法指导下,摒弃了哲学、历史学和科学中的一切假设性建构,仅关注经验性的考察和事实的联系。
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起源1.分析实证主义产生的背景。
在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之前,人们在研究相关法律问题的时候,常以道德作为其基本出发点,法律有应然的法和实在的法,研究的多是应然的法,即法律所应达到的人们所追求的目的。
自然法学派的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社会契约”的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国家。
但是到了19世纪,这种“社会契约”的观念被边沁攻击为虚构和荒谬的。
英国法学家奥斯丁也认为,研究法律就应当研究国家制定的实在法,把非国家制定的“法律”排除出去,不管这种法是好是坏。
实证主义渗透到法学之后的法律实证主义将价值考虑排除在法理学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并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范围之内。
并且,社会契约又曾经被拿破仑暴政所利用,所以,人们开始对国家性质及其正当性重新考虑。
由于这一系列的理论背景和社会背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应运而生。
2.奥斯丁的分析实证主义原理。
英国的法学家奥斯丁被认为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奠基人。
如同边沁一样,奥斯丁也信奉功利的生活哲学,他认为,功利原则是检验法律的最高标准。
虽然,功利原则是一个伦理学原则,但是奥斯丁在法理学与伦理学之间划分了严格的界限。
法理学乃是一种独立而自足的关于实在法的理论。
“法理学科学所关注的乃是实在法,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而不考虑这些法律的善或恶。
”但是另一方面,奥斯丁认为,立法科学则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作用在于确定衡量实在法的标准以及实在法为得到认可而必须依赖于其上的原则,奥斯丁所主张的这种将法理学同伦理学相区分的观点,是分析实证主义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论文写作中的实证分析
论文写作中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一种基于实际数据和事实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的论文写作。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可靠的实证数据,实证分析可以提供客观、准确的研究结果,为论文的论证和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围绕实证分析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实证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实证分析是基于实证主义哲学观念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实验和客观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才能对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解释和理解。
实证分析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客观性:实证分析侧重于客观化的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支持观点和结论,避免主观臆断的情况出现。
2. 可重复性:实证分析的结果应该是可以被重复验证的,即通过相同的数据和方法得到相似的结果。
3. 统计性:实证分析常常使用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和解释数据,通过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来得出结论。
二、实证分析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实证分析在论文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说明:1. 支持理论观点:实证分析基于严密的数据分析,可以提供实证依据来支持论文的理论观点。
通过客观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 解决问题和验证假设:实证分析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从而解决问题和验证假设。
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实证分析都是检验理论和假设的有效手段。
3. 提供具体数据和案例:实证分析在论文中能够提供具体的数据和案例,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论文的主题和内容。
这些数据和案例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增强论文的可读性。
4. 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实证分析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得研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和科学性。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人员可以遵循科学方法,减少主观偏见的干扰,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实证分析的应用范围和方法实证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的论文写作。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范围和方法:1. 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常常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验证理论和构建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实证主义
康德思想
地理学理论发展
1.1地理学理论发展
• 康德思想
• 认为事物研究分为自然分类和逻辑分类,因此万物可被分为时间、空 间、范畴三方面。时间对应的是历史学、空间对应的是地理学、范畴 则对应其他科学。
• 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特定具体事物中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抽象的一半 特征,并且集中注意于自然的差异性,而不是相似性。
——作出总结、得出规律
该典型实例反映了在转型期大城市就业和居住中心分离加剧和开发区工业 主导发展的趋势下,住房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居住郊区化的发展以及开发区作 为郊区化居民的重要接收地之一。距离、业态偏好、对服务设施质量的要求, 以及交通方式改善带来的居民需求变动,与市场供给的空间分布、政府供给 的相对短缺共同影响,塑造了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
——先验模型→假设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作为研究对象 ·围绕居民的日常活动和生活配套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北 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选取14 个住小区,采用入户调查和集中发放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除了分析调查问卷以外,也结合 实地调研、部门和居民访谈的材料形成研究结论。
1.1地理学理论发展
·谢弗尔《地理学中的例外主义——方法论的检讨》
·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有重大差别,但只是伦理程度上的 差别而不是种类的差别。这一理论具有逻辑实证主义的思想背景。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切科学都必须遵从统一的方法论,即经过观 察、实验来验证,建立法则和理论,反对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 对科学认识形式的割裂。 ·之后,地理学界掀起了“理论革命”、“计量革命”运动,运动 的核心依然是逻辑实证主义指导下的地理学方法论的革命运动。
1.2实证主义理论
实证主义的定义: ·广义而言,任何种类的哲学体系,只要囿于经验材
料、拒绝排斥先验或形而上学的思辨,都为实证主义。 ·狭义而言,实证主义则指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的哲学。
1.2实证主义理论
实证主义是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理论流派,主要 指运用可观察的实事,通过假设-检验的方式对命题进行 确证或证伪。虽然它包含了一系列变化的内涵,但核心 仍是强调可被观察和检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作用,是自 然科学的的基础方法论。
关于实证主义的分析
研究过程: 组员讨论研究思路、分配任务 按照各自负责内容查找、阅读、分析文献 汇总、总结、制作ppt 修改完善ppt内容
目目录录
1.地理学理论发展及实证主义
2.实证主义实例分析 3.实证主义意义及缺陷 4.国内实证主义发展
理论革命、计量革命 谢弗尔(方法论的检讨)
区域学派体系
新康德主义
——解释
验证假设
解释
数据资料的空间表达 设计实验
构建规律和理论
由认知经验作出假设
实证主义方法
3.实证主义的意义及缺陷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 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
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 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 之中。
·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特征: 1.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来认识事物或问题 2.寻求法则或规律 3.运用计量方法和模型 4.强调解释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可以证明假定“研究开发区居 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反映出该区的交 通、服务、政府供给、市场供给等社会情况”。
——验证假定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对开发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作出分析:(1)就业和居住中心分离化;(2) 住房市场化和居住郊区化;(3)开发区建设工业先行……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开发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研究—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对日常活动空间的研究,侧重于揭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各种活动和 行为,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与规律;并且辅以对社会现象的感性认识,形 成“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的认知。
·根据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即:近年来,很多开发区既承担了生产职能,又建设 了大量居住区,已成为颇具代表性的一类郊区社区景观。开发区居民构成复杂, 有必要对其社会空间开展研究,作出假定:研究开发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及 其影响因素可以反映出该区的交通、服务、政府供给、市场供给等社会情况。
1.1地理学理Βιβλιοθήκη 发展计量革命:使人文地理学者在研究上开始探求共性,追求高层次、广泛
的规律、法则。计量革命引入了数学、统计学的方法,为“理论 革命”提供了所需语言。
在数学、经济学的影响下,人文地理学的计量研究建立了许 多空间理论模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建立这种空间理论模式的 缺陷在于,它无法囊括全部因素,得出的法则有明显的局限性。
1.1地理学理论发展
· 新康德主义
·将科学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研究可以重复出现的自然现象 的自然科学,一类是研究不能反复重现的社会现象的文化科 学。
·自然科学是确立法则的科学,文化科学则是个性记述的科学。 这为地理学的二元论提出了哲学基础。
1.1地理学理论发展
·赫特纳-哈特向的区域学派体系
·主张地理学不需要关注个别地理现象的分布,而是要研究 要素的区域结合,区域-比较方法是地理学的基本方法。 ·但区域的个性研究使地理学缺乏理性的光辉。
——选取研究对象→设计实验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形成空间表达或图形展示。
所得结果如下图: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2.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实例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存在显著的职住分离现象, 通勤时间偏长。职住分离人口以内向通勤和侧面通勤为主,产生了通往中心 城区和周边近郊区的大量交通流。按照买菜、买日常用品、买衣服和买电器 的顺序,居民在开发区内购物的比例依次降低,更加趋向市区和其他近郊区, 同时又有不同的空间指向性。居民在开发区内就学的比例随着就学年级升高 逐渐降低的趋势十分明显;日常就医集中在区内医院,社区卫生站作为基层 医疗服务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居民的公共休闲空间也高度集中,主要分布 于小区外部的小型开放空间和小区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