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读懂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返回
[针对训练] 指出下面诗句中互文的妙处。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解析:本句中“见”和“闻”互文,诗句意为:当年我 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 参考答案: “见”“闻”互文,对仗工整,有助于前后 意思的理解。
返回
读诗重点关注的4个方面
——准确理解大意
往往直接透露了诗歌的主 旨。 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
(“空”流露出空有报国之情,却无报 国之门的惆怅)
诗歌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 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 “情感语言”。如抓住了 这些字,把握思想感情往 往既快又准。
杜甫《旅夜书怀》——“危樯独夜舟” (“独”揭示出诗人的孤独)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 (“悲”表明了作者客居他乡又逢秋时 无尽的伤感)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从读懂诗开始
返回
掌握诗歌的2点基本常识
——疏通阅读障碍
返回
(一)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1.结构章法
返回
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 读懂 思路层次、 大体内容, 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 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 “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 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一)抓标题
返回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 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 下作用: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 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揭示 诗歌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 诗歌的表达技巧。
[针对训练] 根据表格中的解读提示,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返回
(1)标题提供的信息:
参考答案:“独游西岩”即“独(于)西岩游”,点明了人 物(独自一人)、地点(西岩)、事件(游览)。
(2)注释暗示的信息:
参考答案:反映了词人正处于被诬陷罢官后闲居的状态, 正文中又提到了《离骚》 ,说明词人有志难伸、怀才不遇、忧 国忧民。
返回
(三)读正文 1.抓意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诗人内在情思与生活 外在景象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与表现。把 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参悟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月亮”“鸿雁”“红豆”常常是 相思的象征;“梧桐”“芭蕉”“猿猴”是凄凉、悲伤的象 征;“连理枝”“比翼鸟”是美好的恋情的象征。
的情感。
2.抓用典
返回
典故,指诗文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作用 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 味的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返回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注]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
谕使知信州,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 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 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返回
“寻得桃源好避秦”“怕有渔郎来问津”。 (1)诗中的典故句:
(2)诗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
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 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
大通驿》)
参考答案:“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中的 “软”“轻”,都是使动用法,均巧妙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 法,把水波云海写得可触可托。全句意为:清风吹拂,江水 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 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
返回
3.互文见义 (1)概念 “互文”指古代诗文中的相邻句子所用的某些词语(一般 是在前后句对应的位置上)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 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互文有助于渲染 诗歌气氛,使诗句整齐、对仗。 (2)理解方法 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句中对应的词语结合起来思考, 领悟其在语意上互相补充、彼此映衬等作用,这样才能在语 意上真正弄懂其原意。
பைடு நூலகம்
返回
3.抓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 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 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 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抓关键 字词主要有两种方法:
返回




王维《山居秋暝》——“王孙自可留” 表明诗眼的字句和结句, (“留”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的留恋)
2016· 全 国卷Ⅲ
内宴奉诏作
返回
(二)析注释 注释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

释 帮助读懂诗句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 介绍写作背景 介绍相关诗句 介绍作者 提供与“此诗作于贬
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主旨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
官或流放之际”类似
争(送)缠头”。
(2)指出下列诗句中语序变换的妙处。
返回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解析:诗句应理解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浣
女”和“渔舟”分别是“归”和“下”的主语。因平仄 的限制,动词前置,主语挪后,使诗句读来更富有韵味, 更生动有致。
参考答案:主语后置,使诗歌平仄相对,使诗句更富有韵味。
的注解
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
等有关
返回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
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 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作品。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 语气助词,无义。
返回
(3)典例剖析 如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 ”,其意思应 是“烟气、月光笼罩着凄凉寒冷的秦淮河水及水边的沙滩”; 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中的 “惊”“鸣”互文,正确的理解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 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 鸟叫声和蝉鸣声”。
返回
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 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2) 前后内容 ( 即写景与抒情 ) 是相 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 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返回
春思二首(其一)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问题: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返回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解析: 该诗首句从草色、 柳色写起; 次句写桃花、 李子花, 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 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
参考答案: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 李子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 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 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
卷 别 2017· 全 国卷Ⅰ 诗 题 重要信息
返回
礼部贡院阅 (1)①点明了地点 ②表明了 礼部贡院 ; 进士就试 事件 阅进士就试 。 (2)①交代了诗歌的题材 怀古咏史诗 ;
2016· 全 国卷Ⅰ
②点明了地点 金陵 ;③交代了诗歌的 金陵望汉江 内容望 ,从“望汉江”三字中不难 体会诗歌会采用写景抒情的手法。 (3)①点明了地点 ②点明了写作 内宴 ; 原因 奉诏 。
返回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作答。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找出最后两联中体现情态的关键词,并说说其所透露 的感情。 关键词句: 独、闲、孤 表达情感: 孤独无聊
返回
(四)借力选择题助读 通过以上步骤,难免还存在一些阅读障碍,这时,可借助选 择题的 4-5 个选项,再进行精读,因为选择题的 4-5 个选项:(1) 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或由局部到整体的解读; 仅有个别聚焦于诗歌的某一点进行多角度解读,如 2017 年全国 卷Ⅱ只对“尾联用典”进行了多角度解读; (2)信息含量大,往 往囊括了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3)只有 1-2 个错误 选项,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设误。故本步骤的做法是: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 定语后置
[针对训练] (1)补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返回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解析:诗句上半句中的“争”为状语, 其后
省略掉谓语动词“送”, 如果将“争”误 解为谓语动词“争夺”,势必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省略谓语。上句应为“五陵年少
返回
(二)明辨常见的 3 类“诗家语”
“诗家语”是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 需要和诗词格律的要求对诗歌的语言所 作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作品是如何对句子 作变形处理的呢?
1.特殊句法
返回
技巧


古代诗词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示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李弥逊《春 日即事》) 省略 分析:诗句上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 成分 住;下半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所以我们 在理解时应把诗的下半句中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 ,即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返回
2.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 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名词、形 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 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 用法等,在古诗词中很常见。
[针对训练] 指出下面诗句中词性活用的妙处。
返回
(2015 广东高考)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查慎行《早过
[针对训练]
返回
(2013· 湖南高考, 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在横线上填入 恰当的文字。 钓 船 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词人通过对“柴扉”“白鸥”“钓船”“鳜鱼”等意象的
以隐 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词人 自甘淡泊, 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或回归自然、向往归隐)
[示例]
返回


结构章法 首联:起。赞美李白诗才超群。 颔联:承。指出李白的诗清新俊逸的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风格。 颈联:转。由赞美李白的诗才、诗风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转为对李白的思念, 从空间阻隔写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人天各一方。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尾联:合。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 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 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另一层。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 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倒装 示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 结构 固亭怀古》) 分析: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古诗歌常见倒装(或词语错位)类型:
返回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