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机电体化复习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特征五大功能构成要素:机械系统(机构)、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动力系统(动力源)、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执行元件系统(如电动机)五个子系统组成。
·2、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的考虑方法:1) 机电互补法机电互补法又称取代法。
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系统)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以弥补其不足。
例如:用PLC或计算机取代机械式的变速器、凸轮机构、离合器等。
可简化机械结构、提高性能。
2) 结合(融合)法它是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子系统),其要素之间机电参数的有机匹配比较充分。
例如:将电机的转子轴作为扫描镜的转轴。
3) 组合法它是将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子系统)、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故称组合法。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或系统。
2)适应性设计它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第二章1.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与一般机械系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要求:(1)较高的定位精度。
(2)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响应快、稳定性好。
(3)无间隙、低摩擦、低惯量、大刚度。
(4)高的谐振频率、合理的阻尼比。
2.滚珠丝杠副特点具有传动阻力小;传动效率高(92%~98%);轴向刚度高;传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缺点:但不能自锁;因而用于高精度传动和升降传动时,需制动定位装置。
3.消除和减小丝杠轴向间隙的主要方法: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特点:结构简单,刚性好,预紧可靠,使用中调整方便; 但不能精确定量调整。
机电一体化复习内容
机电一体化复习内容第一篇:机电一体化复习内容第一章绪论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1)、机械本体其主要功能是使构造系统的各子系统,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上,并保持特定的关系。
(2)、动力单元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传感检测单元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并转换成可识别信号,传输到控制信息处理单元,经过分析处理产生相应的控制信息。
(4)、执行单元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
(5)、驱动单元在控制信息作用下,驱动各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
(6)、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储存、分析、加工,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输出接口送往执行机构,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性能。
(7)、接口将各要素或子系统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2、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有哪些?①机械技术②检测传感技术③信息处理技术④自动控制技术⑤伺服驱动技术⑥系统总体技术第二章机械系统设计1、分析各种机械特性对系统性能是如何影响的。
答:摩擦(稳态精度、低速爬行原因)、阻尼(欠阻尼、阻尼比不同时的影响)、间隙(G1—G4)、转动惯量(过大、过小)。
Ⅰ、摩擦特性对性能的影响分析(1)引起动态滞后和稳态误差,如果系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输入轴以一的角速度转动时,由于静摩擦力矩T的作用,在一定的转角θi范围内, 输出轴将不会运动,θi值即为静摩擦引起的传动死区。
在传动死区内,系统将在一段时间内对输入信号无响应,从而造成误差。
(2)引起低速抖动或爬行—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当输入轴以恒速ω继续运动后,输出轴也以恒速ω运动, 但始终滞后输入轴一个角度θss,(θss为系统的稳态误差)。
Ⅱ阻尼(1)当阻尼比ξ=0时,系统处于等幅持续振荡状态,因此系统不能无阻尼。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
判断题()1、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2、电气式执行元件能将电能转化成机械力,并用机械力驱动执行机构运动。
如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力矩电机、步进电机等。
()3、对直流伺服电动机来说,其机械特性越硬越好。
()4、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决定了系统的最小位移,步距角越小,位移的控制精度越低。
()5、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就是将控制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为电机提供电能的控制装置,也称其为变流器,它包括电压、电流、频率、波形和相数的变换。
选择题()1、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脉冲的宽度B.脉冲的占空比C.脉冲的相位D.脉冲的数量()2、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
A.1<s<2B.0<s 1C.-1<s<1D.-1<s<0()3、PWM指的是。
A.机器人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4、PD称为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5、受控变量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称。
A. 伺服系统B.顺序控制系统C.数控机床D.工业机器人()6、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7、电压跟随器的输出电压输入电压。
A.大于B.大于等于C.等于D.小于()8、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正比的直流电压C.成反比的交流电压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9、连续路径控制类中为了控制工具沿任意直线或曲线运动,必须同时控制每一个轴的使得它们同步协调到达目标点。
A.位置和加速度B.速度和加速度C.位置和速度D.位置和方向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10、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
整时间tsA.增大B.不定C.不变D.减小11、受控变量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称 ( )A.顺序控制系统B.伺服系统C.数控机床D.工业机器人12、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减小D.变化而不变13、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A.内循环插管式B.外循环反向器式C.内、外双循环D.内循环反向器式14、某光栅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 )A.100mmB.20mmC.10mmD.0.1mm15、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与转速 ( )A.成正比的交流电压B.成反比的交流电压C.成正比的直流电压D.成反比的直流电压( )16、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_________等个五部分。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第一篇: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一.概论1.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其包含的技术:(1)检测传感技术(2)信息处理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精密机械技术(6)系统总体技术2.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机构)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动力系统(动力源)传感检测系统(传感器)执行元件系统(如动力机)五个子系统组成。
3.伺服系统:全闭环(通过传感器直接检测目标运动进行反馈控制的系统)、半闭环、开环。
4.广义的接口功能有两种:一是变换调整;另一种是输入/输出。
5.(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通常有:机电互补法、融合法、组合法。
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各自的特长设计出最佳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复习题:一.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1.控制器【控制(信息存储、处理、传送)】2.检测传感器【计测(信息收集与交换)】3.执行元件【驱动(操作)】4动力源【提供动力(能量)】5.机构【构造】二.工业三要素指的是什么?P7物质、能量和信息。
三.机电一体化必须具有以下三大目的功能1.变换(加工、处理)功能2.传递(移动、输送)功能3.存储(保持、和蓄、记录)功能。
第二章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系统除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精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
就是说响应要快,稳定性要好。
2.机械系统一般由减速系统、丝杠螺母副、涡轮蜗杆副等各种线性传动部件以及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非线性传动部件、导向支撑部件、旋转支撑部件、轴系及机架或箱体等组成。
3.传动机构不断适应新的技术要求(1)精密化(2)高速化(3)小型轻量化。
4.根据丝杠和螺母相对运动的组合情况,基本传动形式有四种类型:(1)螺母固定、丝杠转动并移动(2)丝杠转动,螺母移动(应用最多)(3)螺母转动,丝杠移动(4)丝杠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机电一体化参考资料名词解释1、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多功能、多自由度操作机,是能搬动物料、工件或操作工具以及完成其他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灵敏度:是检测系统对被测量敏感程度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是指系统能检测到的被检测量的最小变化。
3、单片机:它是把组成微机的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
4、I/O接口:简称接口电路。
它是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部件(电路)。
它在主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5、机电接口: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机械装置与控制微机间的接口。
6、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7、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指具有反馈的控制系统。
8、传感器:传感器适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把各种不同的非电量转换成电量,对系统运行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将其变成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
9、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又称控制电机,其起动停止、转速或转角随输入电压信号的大小及相位的改变而改变。
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信号可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及转向,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10、人机接口:人机接口(HMI)是操作者与机电系统(主要是控制微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主要完成输入和输出两方面的工作。
填空题1、按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可以将其分成、、、和信息控制类。
2、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两种。
3、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型式采取闭环控制,包含、、和4个部分。
4、机电控制系统的机械装置主要包括、和三个部分。
5、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等类型。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百度文库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百度文库机电一体化复习题百度文库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与电气控制的结合,是现代工业制造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的学习过程中,复习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
而百度文库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机电一体化复习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机电一体化复习题,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百度文库进行学习。
一、机电一体化基础知识复习题1.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2. 机电一体化的优势有哪些?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4. 什么是传感器?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5. 什么是PLC?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6. 什么是伺服电机?它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二、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复习题1. 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它与开环控制系统有何区别?2. 什么是PID控制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 什么是模糊控制?它与传统控制方法有何不同?4. 什么是PLC控制系统?它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有哪些?5. 什么是HMI?它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6. 什么是机器视觉系统?它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有哪些?三、机电一体化应用案例分析1. 请列举几个机电一体化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2. 请描述一个机电一体化应用案例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
3. 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 机电一体化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5. 机电一体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四、如何有效利用百度文库进行机电一体化学习1. 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如“机电一体化复习题”、“机电一体化案例分析”等。
2. 阅读文档时,注意筛选高质量的文档,可以通过查看文档的下载量、评分和评论来判断。
3. 与他人交流,可以在百度文库的评论区留言,与其他学习者讨论问题,互相学习。
4. 下载文档后,可以进行离线学习,方便随时查阅。
5. 制定学习计划,将百度文库中的复习题和案例分析整理成笔记,方便复习和回顾。
机械电子学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2013年12月 课程考试复习题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机械电子学》复习资料试题:1.设计一个如图所示的自动进给平台,具体要求如下: (1)采用液压缸驱动平台的进给。
(2)平台的进给方向为水平方向,油缸的最大行程为30cm ,平台运动到左右两端后自动反向。
(3)画出油缸的控制回路。
(4)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5)给出传感器和主要元器件的具体选型及其技术指标。
(6)给出系统工作原理图,硬件接线图,程序流程图和控制程序,撰写相应的设计报告。
解答自动进给平台系统图一、工作原理:接通电源后,液压泵开始工作,通过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向液压缸输送液压油,液压油推动活塞运动,平台向一端运动直到挡住传感器信号:传感器发送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接受到信号控制电磁换向阀换向,进油路线改变,活塞带动平台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到另一端当初传感器信号。
如此反复循环,使平台做左右往返运动,传感器布置距离为30CM 。
器向单片机传器向单片机传二、油缸控制回路:三、PLC 机型不涉及A/D 转换,任一机型均可满足要求;传感器选用无触点,接近开卷——霍尔开头;停止按钮;正向启动按钮;反向按钮只需一对常开,一对常闭,两对触点就行,比如LA2。
只是需要注意停止按钮选红色,启动按钮选绿色,比如LAY3型,额定工作电流为1.5A ——1.8A ,中间继电器两个,可分别将触点并联使用,线圈电压为220V 。
四、程序工作流程图:电磁阀油缸五、硬线接线图:六、将停止按钮K3,启动按钮K1、K2,霍尔开关SQ1,SQ2分别串行接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00000——00004,将可编程控制的输出接到电磁中间继电器KA1和KA2上。
七、程序梯形图:八、系统调试01002K1 K1 K1 K1 K10000400003 00002 00001 00000 01001 KA2KA1 正反正向结束 返回1、组装液压回路2、按照硬件接线图连接控制电路。
3、调试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4、整个系统之间联调,注意液压回路与控制电路的配合关系,然后检查电路各部分的功能,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复习机械部分问题[精选五篇]
机电一体化复习机械部分问题[精选五篇]第一篇:机电一体化复习机械部分问题驱动部分问题1.机电一体化系统基本组成要素有2.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高速化?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3.工业三大要素是4.简述机电一体化对机械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机械系统的组成。
5.机电一体化对机械传动的要求是?6.等效到电动机轴上的总的等效惯量随减速比的:增大而减小?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变化而不变?7.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应包括?三部分。
8.机械传动装置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电动机和负载之间经常需要:匹配转矩和转速?增加传动功率?缩小传动功率?维持转速恒定?9.斜齿圆柱齿轮消除齿侧隙方法?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中消除齿侧隙的常用方法?10.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11.滚珠丝杠副的轴向间隙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处理?12.滚动螺旋传动的消除间隙和调整预紧一般有?三种。
13.在常用的滚珠丝杠螺母副的间隙消除方法中,调整精度最高的一种是双螺母齿差式?双螺母螺纹式?双螺母垫片式?单螺母变位导程式?14.使滚珠丝杠具有最大刚度的支承方式是: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一端固定、一端自由?两端简支?长距离??15.滚珠丝杆不能自锁?16.线性导轨特点?PLC部分问题1.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几种类型,各自特点?。
2.PLC的扫描工作原理及其分析运用?3.PLC内存管理:位字节字4.基本指令使用:位指令(R S 跳变),定时器,计数器,整数运算(加法,传送,比较)5.根据程序,绘制时序图;6.设计基本控制程序第二篇:机电一体化机械臂部分总结1机械臂设备的工作原理研究所使用的机械臂设备是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自行研究、开发的一款高性能二自由度串联机械臂系统(GP.8.200.sv),它可进行简单的二维图形的绘制,机械臂实体图如图1所示。
该机械臂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作为驱动源,通过行星齿轮减速器直接驱动两个运动关节,与电机耦合的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对机械臂的两个控制轴进行位置定位。
机电一体化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如果步进电动机通电循环的各拍替出现单、双相通电状态,这种通电方式称为单双相轮流通电方式。
如A→AB→B→BC→C →CA→…2.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电动机,以电子换向取代了传统的直流电动机的电刷换向的电动机3.伺服控制技术:一种能够跟踪输入的指令信号进行动作,从而获得精确的位置、速度及动力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
4.变频调速:采用改变电机通电频率的方式来改变电机的转速的调速方式5.响应特性:指的是输出量跟随输入指令变化的反应速度,决定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6.中断:为了提高CPU的效率和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采用中断方式CPU就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去查询各外围设备的状态了。
而是当外围设备需要请求服务时,向CPU发出中断请求,CPU响应外围设备中断,停止执行当前程序,转去执行一个外围设备服务的程序,中断处理完毕,CPU又返回来执行原来的程序。
7.动态误差:动态误差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过程中进行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称为动态误差。
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的综合性技术。
2.以下除了(继电器控制系统),均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3.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机械)部分为主体,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的综合性技术。
4.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要满足伺服控制的基本要求足( 精度、稳定性、快速响应性)。
5.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用于加速惯性负载的驱动力矩为( 电机力矩与折算负载力矩之差)。
6.在下列电机中,( 交流同步伺服电机)既可通过闭环实现速度或位置控制,又可作步进方式运行,且电机转速不受负载影响,稳定性高。
7.在开环控制系统中,常用(步进电动机)做驱动元件。
8.导程L0=8mm的丝杠驱动总质量为60kg的工作台与工件,则工作台与工件折算到丝杠上的等效转动惯量为(97 )kg•mm2。
机电一体化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1、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微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可以说,机电一体化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相互交叉、融合(有机结合)的产物.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五大要素及其相应的五大功能3、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系统(产品)的附加价值,所以附加价值就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综合评价指标.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它是没有参照产品的设计,仅仅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产品(系统)。
(2)适应性设计它是在总的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增加某些附加价值.(3)变异性设计它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需求.5、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准则主要考虑人、机、材料、成本等因素,而产品的可靠性、适用性与完善性设计最终可归结于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6、并行工程与串行工程的差异就在于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要按并行、交互、协调的工作模式进行系统(产品)设计,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对系统(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同时进行交互式的协调。
7、简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设计、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等的含义。
答:1、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有力工具,用来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CAD的研究成果。
2、并行工程是把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其相关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综合协调的一种工作模式。
3、虚拟设计是虚拟环境中的产品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在虚拟环境中的映像,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设计。
4、快速响应设计是实现快速响应工程的重要环节,快速响应工程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不断迅速开发适应市场的新系统,快速响应设计的关键是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系统信息资源。
机电一体化复习提纲(完全版)
1机电一体化复习提纲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1.1功能构成1.1.1目的功能1.1.2内部功能1.2基本结构要素21.3基本功能要素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功能要素:机械本体、动力系统、检测传感系统、执行部件、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各要素和环节之间通过接口相联系。
在机械本体的支持下,由传感器检测产品的运行状态及环境变化,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及信息处理装置,控制及信息处理装置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并按要求控制动力源驱动执行机构进行工作。
1.4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系统集成技术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传动、机械结构的设计特点。
传统机械系统一般是由动力件、传动件、执行件三部分加上电器、液压和机械控制等部分组成,而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系统由计算机协调与控制,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
其核心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包括机、电、液、光、磁等技术的伺服系统。
机电一体化中的机械系统需使伺服马达和负载之间的转速与转矩得到匹配。
也就是在满足伺服系统高精度、高响应速度、良好稳定性的前提下,还应该具有较大的刚度、较高的可靠性和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等特点。
2.1传动设计的特点精密机械的传动设计可以认为是面向机电伺服系统的伺服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按机电有机结合的原则,机电系统常采用调速范围大、可无级调速的控制电机,从而节省了大量用于变速和换向的齿轮、轴承和轴类零件,减少了产生误差的环节,提高了传动效率,因此使得机械传动设计也得到简化,其机械传动方式也由传统的串联或串并联方式演变为并联的传动方式,即每一个机械运动都由单独的控制电机、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组成的子系统来完成,各运动间的传动关系则由计算机来统一协调和控制,如并联机器人、并联机床等,极大地简化了机械结构,提高了产品的刚度重量比以及精度等级。
机电一体化技术复习要点
机电一体化技术复习要点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指将机械与电气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运用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与执行器等先进技术,实现机电装置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协调,以提高机械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下面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复习要点: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等四个主要部分。
机械结构是机电系统的物理载体,传感器与执行器用于感知和执行物理量,控制系统负责数据的处理与控制指令的发出,人机界面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
2.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机械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强度、刚度、重量、可靠性等因素。
常见的机械结构形式有刚性结构、柔性结构和变形结构等。
3.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原理与应用传感器用于将机械系统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执行器则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运动。
常见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常见的执行器有电机、气缸等。
4.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数据的处理与控制指令的发出。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等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感知系统用于感知物理量,决策系统用于处理数据和生成控制指令,执行系统用于执行控制指令。
5.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嵌入式控制系统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等特点。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硬件平台选择、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内容。
6.人机界面的设计与优化人机界面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通常包括显示器、键盘、触摸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
人机界面的设计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尽可能简洁直观,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
7.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领域8.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更加趋于智能化、高效化、柔性化和可靠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将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实现人、机、物的深度融合。
以上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复习要点,涵盖了机械结构、传感器与执行器、控制系统、人机界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期末考试整理复习资料
一、绪论1、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及其主要作用: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一般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层含义。
2、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及其功能:(1)执行器(执行功能)(2)机械本体(构造功能):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3)动力源(动力功能):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
(4)传感检测单元(计测功能):对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进行检测。
(5)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控制功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运行。
3、机电一体化的接口:将各组成单元或子系统连接成一有机的整体。
接口包括:电气接口—实现系统间电信号的连接。
机械接口—完成机械与机械部分、机械与电气装置部分的连接。
人机接口—提供人与系统间的交互界面。
4、机电一体化的主功能:(1)变换(加工、处理)功能;(2)传递(移动、输送)功能;(3)储存(保存、存储、记录)功能。
主功能是系统的主要特征部分,完成对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传递和储存。
第二章1、机械系统的组成及作用:(1)传动结构:主要功能是传递能量和运动,是一种力、速度变换器。
(2)导向机构:支撑和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和给定的运动方向运动,为机械系统中各运动装置安全、准确地完成其特定方向的运动提供保障。
(3)支承件:机座或机架是支承其他零部件的基础部件。
它既承受其它零部件的重量和工作载荷,又起保证零件相对位置的基准作用。
三者功能总结:实现传递运动和动力,支撑和导向,联系机电一体化系统各部件并实现其构造功能。
2、丝杠类型、分类、支撑方式、间隙消除和预紧方式:丝杠螺母传动的类型与特点:1)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如图a所示,该传动形式因螺母本身起着支承作用,消除了丝杆轴承可能产生的附加轴向窜动,结构较简单,可获得较高的传动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涵义.p1答: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有机地加以综合,实现整个机械系统最佳化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2.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哪三个方面?p2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性能上,向高精度、高效率、高性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2)功能上,向小型化、轻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3)层次上,向系统化、复合集成化的方向发展.3.机电一体化的优势是什么?p2答:机电一体化的优势,在于它吸收了各相关学科之长,且综合利用各学科并加以整体优化.因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生产应用过程中,特别强调技术融合、学科交叉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依赖于相关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4.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的相关技术可以归纳为哪六个方面?p2答: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的相关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机械技术,(2)检测传感技术,(3)信息处理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伺服传动技术,(6)系统总体技术. 5.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哪六个基本功能要素?p4答: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以下六个基本功能要素(即六个子系统):(1)机械本体,(2)动力部分,(3)检测部分,(4)执行机构,(5)控制器,(6)接口.6.何谓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接口的作用和基本功能是什么?p5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接口,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联系部件.接口的作用使各要素或子系统联接成为一个整体,使各个功能环节有目的地协调一致运动,从而形成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接口的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交换,通过接口完成使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信号模式或能量的统一;二是放大,在两个信号强度相差悬殊的环节间,经接口放大,达到能量的匹配;三是传递,接口遵循协调一致的时序、信号格式和逻辑规范将变换和放大后的信号可靠、快速、精确地交换传递.7.简述执行机构的功能和分类.P5答:执行机构的功能是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执行机构是运动部件,它将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常用的执行机构可分为两类:一是电气式执行部件,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旋转运动零件(如电动机)和直线运动零件(如电磁铁等);二是液压式执行部件,主要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等执行元件.8.从控制的角度简述典型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P5~6答:从控制的角度,机电一体化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没有输出反馈的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经济、容易维修,它的主要缺点是精度低、对环境变化和干扰十分敏感,常用于低档电器,如家用电器等.闭环控制系统输出信号的全部或部分以负反馈的形式被反馈到输入端,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比较后的偏差信号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后产生控制信号,再控制形被控对象的输出,从而形成闭环回路.闭环控制系统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具有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它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比较昂贵、不容易维修等.9.何谓连续控制系统?p6答: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系统.10.何谓计算机控制系统?p6答: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即为计算机控制系统,又被称为离散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即系统中某处或多处的信号为脉冲序列或数码形式,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系统.11.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大量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以机械装置或机器为控制对象,以电子装置或计算机为控制器,这些系统从控制的角度出发可大致分为哪四类?p6答:从控制的角度出发,这些系统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1)伺服传动系统,(2)数字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4)过程控制系统第二章机械传动与支承技术12.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结构的作用以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p13答: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结构主要用于执行机构、传动机构和支承部件,用以完成规定的动作;传递功率、运动和信息;起支承连接作用等.通常,它们是微机控制伺服传动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机械系统设计时,除考虑一般的机械设计要求外,还必须考虑机械结构因素与整个伺服传动系统的性能、电气参数的匹配,以获得良好的伺服性能. 20.适当增大惯量在什么情况下对伺服系统有利?机械设计时应如何把握惯量的大小?p20 答: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21.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的要求是什么?p21答: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普遍采用计算机控制和具有动力传递、变速与执行等多重功能的伺服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的伺服变速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机械传动中的变速机构,大大简化了传动链.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也不再仅仅是转矩和转速的变换器,已成为伺服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需根据伺服控制的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22.在伺服系统中,如何选择系统的总传动比?传动链的级数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p22~26答:在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负载角加速度最大原则选择总传动比,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传动链的级数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1)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1)小功率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分配的结果应遵循“前小后大”的原则.2)大功率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分配的结果仍应遵循“前小后大”的原则.(2)质量最小原则1)小功率传动装置按“质量最小”原则来确定传动比时,其各级传动比相等.2)大功率传动装置按“质量最小原则”确定的各级传动比是逐级递减的,即“前大后小”.(3)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要使总转角误差最小,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各级传动比按“前小后大”原则排列.(4)三种原则的选择1)对于传动精度要求高的降速齿轮传动链,可按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的原则设计.若为增速传动,则应在开始几级就增速.2)对于要求运转平稳、启停频繁和动态性能好的降速传动链,可按等效转动惯量最小原则和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的原则设计.对于负载变化的齿轮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最好采用不可约的比数,避免同时啮合,使磨损均衡.3)对于要求质量尽可能小的降速传动链,可按质量最小原则设计.26.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支承部件的要求是什么?p40~41答: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支承部件不仅要支承、固定和联接系统中的其它零部件,还要保证这些零部件之间的相互位置要求和相对运动的精度要求,而且还是伺服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应按伺服系统的具体要求来设计和选择支承部件.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支承部件的要求是:精度高、刚度大、热变形小、抗振性好、可靠性高,并且具有良好的摩擦特性和结构工艺性.27.空心圆锥滚子轴承中滚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p42答:滚子是中空的,工作时润滑油的大部分将被迫通过滚子中间的小孔,以便冷却最不易散热的滚子,润滑油的另一部分则在滚子与滚道之间通过,起润滑作用.此外,中空的滚子还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可吸收一部分振动.第三章伺服传动技术30.何谓伺服?p58答:伺服就是在控制指令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系统的运动部件按照指令要求进行运动.31.伺服系统由哪四大部分构成其基本组成?p58答:一般来说,伺服系统的基本组成可包括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执行机构和检测装置等四大部分.32.简述开环控制伺服系统和闭环控制伺服系统的特征.p59答:(1)开环伺服系统,结构上较为简单,技术容易掌握,调试、维护方便,工作可靠,成本低.缺点是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一般用于精度、速度要求不高,成本要求低的机电一体化系统.(2)闭环伺服系统,采用反馈控制原理组成系统,具有精度高、调速范围宽、动态性能好等优点,缺点是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等.一般用于要求高精度高速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33.常用的伺服电动机有哪三大类?p59答:常用的伺服电动机有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三大类.34.何谓直流伺服系统?p65答: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的伺服系统,称为直流伺服系统.35.何谓交流伺服系统?p79答:采用交流伺服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的伺服系统,称为交流伺服系统.36.什么是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常用的有哪三种步进电动机?p60 答: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的执行元件.对这种电动机施加一个电脉冲后,其转轴就转过一个角度,称为一步;脉冲数增加,角位移随之增加;脉冲频率高,则电动机旋转速度就高,反之则慢;分配脉冲的相序改变后,电动机便反转.这种电动机的运动状态与通常均匀旋转的电动机有一定的差别,是步进形式运动的.目前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有三种: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永磁式步进电动机和永磁感应式步进电动机.37.功率放大器由什么组成?p61答:功率放大器是由开关器件、电感、电容以及保护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38.相敏放大器的功能和输出特点是什么?p67~68答:相敏放大器也称为鉴幅器.它的功能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与之成正比的直流电压,并使它的极性与输入的交流电压的相位相适应.由于相敏放大器输出的是脉动的直流电压,必须采用滤波器,将其变成平滑的直流电压.39.脉宽调制型(PW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68答:PWM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大功率器件的开关作用,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一定频率的方波电压,通过对方波脉冲宽度的控制,改变输出电压的平均值.40.PWM的控制电路由哪些器件组成?p70答:PWM的控制电路主要包括脉冲调制器,逻辑延时环节和晶体管基极驱动器等.其中最关键的部件是脉冲调制器.41.影响伺服系统稳态精度,导致系统产生稳态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3个方面?p74答:影响伺服系统稳态精度,导致系统产生稳态误差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1)由检测元件引起的检测误差;(2)由系统的结构和输入信号引起的原理误差;(3)负载扰动引起的扰动误差.42.常用的交流伺服电动机有哪两大类?p79答:目前常用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分为同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异步型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43.何谓交流调速过程中的同步调制?p82答:在改变正弦调制波的频率f的同时成正比的改变三角载波的频率f c,使载频比N保持不变,则称为同步调制.44.何谓异步调制?p82答:在改变正弦调制波的频率f的同时,三角载波的频率f c的值保持不变,使载频波比N值不断变化,则称为异步调制.45.何谓环形分配器?p85答;步进电动机的各绕组必须按一定的顺序通电才能正确工作.这种使电动机绕组的通电顺序按输入脉冲的控制而循环变化的装置称为脉冲分配器,又称为环形分配器.46.简述以步进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的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p88答:以步进电动机为驱动装置的伺服系统,包括驱动控制系统和步进电动机两大部分.驱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把脉冲源发出的进给脉冲进行重新分配,并把此信号转换为控制步进电动机各定子绕组依次通、断电的驱动信号,使步进电动机运转.步进电动机的转子通过传动机构(如丝杠)与执行部件连接在一起,将转子的转动转换成执行部件的移动.47.按控制元件的种类和驱动方式分类,有哪两类电液位置控制系统?广泛应用的是哪一类控制系统?其中包括哪两种控制方式?p89~90答:电液位置控制系统中,按控制元件的种类和驱动方式分为:节流式控制(阀控式)和容积式控制(泵控式)系统两类.广泛应用的是阀控系统,它包括阀控液压缸和阀控液压马达系统两种方式.48.何谓电液速度伺服控制系统?p93答:若系统的输出量为速度,将此速度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比较,就可以实现对系统的速度控制,这种控制系统称为速度伺服控制系统.第四章计算机控制技术49.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p97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1)硬件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是由主机、外围设备、过程输入与输出设备、人机联系设备和通信设备等组成.(2)软件组成,软件是各种程序的统称,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52.何谓接口技术?p99答:接口技术是研究主机与外围设备交换的技术.53.常用的接口方式有哪几种?p99~100答:对于多台计算机同时工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了便于整体控制及资源共享,各个系统间应当有系统间通道接口,接口有通用和专用之分,外部信息的不同,采用的接口方式也不同.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1)人机通道及接口,(2)检测通道及接口,(3)控制通道及接口,(4)系统间通道及接口.54.接口电路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什么?常用什么方式传送数据?p100答:接口电路处于运行速度快的微处理器与运行速度比较慢的外设之间,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使它们在速率上匹配,正确地传送数据.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无条件传送、查询式传送和中断传送.55.何谓D/A转换器?p103答:D/A转换器是指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电路.56.何谓A/D转换器?p105答;A/D转换器是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57.何谓总线式工业控制机?p110答:总线式工业控制机即是依赖于某种标准总线,按工业化标准设计,包括主机在内的各种I/O接口功能模板而组成的计算机.58.单片微计算机由什么集组成?p112答:单片微计算机是将CPU、RAM、ROM、定时/计数、多功能I/O(并行、串行、A/D)、通信控制器,甚至图形控制器、高级语言、操作系统等都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 59.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由什么组成?p115答: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就是由某种型号CPU芯片构成的主机板和按要求配置的I/O 功能模板共同插在带有总线板的机箱内,再配上相应的电源而组成.第五章可靠性和抗干扰技术60.可靠性的定义是什么?p129答:可靠性的定义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61.何谓失效?何谓故障?p130答:如果产品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就称为失效.对于可修复的产品,也称为故障.62.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的意义是什么?衡量可靠性高低的数量指标有哪两类?产品的可靠性由什么决定?又用什么来保证?p130~131答:“可靠性指标”是可靠性量化分析的尺度.衡量可靠性高低的数量指标有两类,一类是概率指标;另一类是寿命指标.它们一般都是时间的函数.产品的可靠性是由设计决定的,由制造和管理来保证的.63.提高系统可靠性,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p136~137答:提高系统可靠性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1)提高系统各组成元、器件的设计、制造质量及系统的装配质量;(2)采用容错法设计;(3)采用故障诊断术,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64.何谓抗干扰技术?p138答:抗干扰技术就是研究电子设备及系统抵抗外部和内部电磁干扰,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