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大全(最新修订)

合集下载

2018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大全(最新修订)

2018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大全(最新修订)

2018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大全(最新修订)道德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其目的是按照一个“善”的原则去创造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道德的内涵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关于善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和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内涵取决于:1、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特殊形式,反映个人与其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人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明确行为方向,掌握进行道德选择的知识2、教育功能,道德在社会教化方面起到的作用3、调节功能,道德通过判断、评价等方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岗位上所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多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综合素质职业理念一、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三)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

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

二、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学生研究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4.开放性的教师(二)教师行为的转变1.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2.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3.自我反思4.团结合作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与“责任”是其核心与灵魂(一)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乐于奉献。

(三)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部分学生,恭敬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实施素质教诲,遵照教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提高教诲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五)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团结协作,廉洁奉公,平等对待学生家长。

(六)终身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树立终身研究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钻研教学业务,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诲学基础知识一、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一)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二)受教诲者:是教诲者的对象,是进修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二、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2018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8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8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概念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P5)2、高等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3、人力资本理论(P12):所谓的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实例:它不可能降格为一种单一的理论,只是作为标准资本理论在一些经济现象中的应用而存在。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这一总结尽管并非无懈可击(譬如,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一结论就值得商榷),但基本上给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框架。

4、中世纪大学(P21) 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学校,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学习本身的概念而存在。

大学在满足专业、教会和政府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过程中不断发展。

5、柏林大学(P22):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2018年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18年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2.个体心理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方面3.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4.动机的基础是各种需要。

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兴趣是需要具体体现。

5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情绪过程(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8意志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8.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9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

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

9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多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2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13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13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 ,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

无意识(即下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5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7唯理论法国的笛卡尔,他最早用反射概念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人的某些无意识的简单行为,相信“天赋观念”。

2018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选择判断题及答案

2018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选择判断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5 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6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二是(B,职业道德行为修养)(职业道德修养P150)7 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风格、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高校教师应贯彻公正、公平的原则,采用一致的教学方法。

(错误)10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责是(C,教育、管理和保护)11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学职责的(B 专业)人员。

12 为人师表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学为人师”,另一个是(C 行为世范)13 在高等教育遇到的矛盾中,主要靠教育能力的提高可以解决的是(C 一些教育技术处理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冲突”)14 (B 内省和慎独)被视作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的精髓。

15 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

(错误)16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不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错误)17 严师出高徒,亲切和道不能发挥教师的权威。

(错误)18 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

(正确)19 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备条件;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这是义务教育规定的(A)。

A 国家职责B家庭职责C社会职责 D 学校职责20 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C 教师良心)21 当一位新入职的老师向有经验的牛老师借教案上课时,牛老师断然拒绝了,说道“我的教案不适合你,改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B 注意帮助同事的方法)22 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教育方针的是(D 教育要注重道德教育)23 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B 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24 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C 取法乎上)27 高校教师科研是硬道理,教书育人是软任务。

2018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笔记整理[重点]辅导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2018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笔记整理[重点]辅导班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2018年最新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笔记整理(单选、多选、小抄必备, 写作模版 )培训专用,严禁外传,任何人不能泄露此题库单项选择题1.某班学生做完早操回到教室,突然有人发出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部的凳子的钉子。

处理最恰当的一项是(让学生把钉子敲平,开始上课,课后处理)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

--《大学》理解正确的是(治国安邦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

3. 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4.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的观点)。

5.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

6.(以人为本)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7.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为人师表)。

8.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

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9.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育人为本)。

10.迄今为止.我国较成熟的最古老文字是(甲骨文)。

11.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于(鸦片战争)。

13.一甲子是多少年?( 六十年)14.我国陆地边界全长(2.28万公里)。

15.人物及其贡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凯恩斯撰写了《国富论》,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6.张仲景是东汉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人工呼吸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专业资料学习参考17.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18.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创始者是(陶渊明)。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XXX的教育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她通过组织讨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

同时,她也接受了学生提出的缺点,表现出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

她的教育行为也符合新课改的评价观,注重评价过程,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

通过讨论,学生们得到了全面的评价,不仅了解了自己的优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改正缺点,促进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③选择调查对象④收集调查数据⑤分析调查结果⑥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近代教育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在这个进程中,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其次,初等义务教育得到了普遍实施。

第三,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宗教教育逐渐减弱。

第四,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这些变化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到了21世纪,教育的特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教育的终身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人们不再只在年轻时接受教育,而是在整个人生中都在研究。

其次,教育的民主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生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

第三,教育的多元化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教育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四,教育的全民化是一个趋势,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最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明确需要了解的问题。

其次,要制定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第三,选择调查对象,确定需要调查的人群。

第四,收集调查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第五,分析调查结果,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汇总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汇总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汇总第一部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一、教育概述(重要程度:中)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育学概述(重要程度:高)(单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原理的学科。

三、教育目的(重要程度:高)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四、教育的基本规律(重要程度:高)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时遗传素质和政治经济制度也对教育产生影响。

五、教育制度(重要程度:高)一个国家的学制建立需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人口发展状况、国家的文化传统以及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等因素。

六、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重要程度:中。

单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

第二部分:中学课程一、课程概述(重要程度:低)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主要观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编制(重要程度:高)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制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的原则包括强调不同学科的特点、基础性、考虑社会现实和教育现状、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以及同一年级各学科和不同年级同一学科的衔接。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要程度:高)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改革的要求包括实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科整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培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人才等。

第三部分:中学教学(重要)一、教学概述(重要程度:低)教学不仅仅是智育,还包括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教学过程(重要程度:低)教学过程中可以遵循的教学规律包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等。

二、教学过程及其原则与方法(重要)教学过程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创两全)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①坚持德育为先②坚持能力为重③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④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⑤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⑥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创新的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研究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动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近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域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研究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动课程施行过于强调接受研究、融会贯通、机器锻炼的近况,倡导学生自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造就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常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换与合作的能力。

5.改动课程评价过火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增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1.更师的教育观念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观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165个考点精编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165个考点精编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全册165个考点精编教育知识与能力1、孟子最早把“教”与“育”连在一起使用,“教育”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10、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① 公平性、无阶级性② 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③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1、奴隶社会的教育(P6) 12、封建社会的教育(P7)13、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① 古代产生了学校②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存劳动相脱离③④1415、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简答备考):16、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17、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8、教育学的萌芽阶段① 《学记》——战国末期诞生,全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教学相长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只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长善救失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循序渐进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传承西周的“六艺”教育重视因材施教,运用的方法是:启发诱导强调学思并重,由此提出学习的四个基本环节:学、思、习、行 提出“庶、富、教” ③ 苏格拉底: 西方最早 启发式教学产婆术四步:讽刺—助产—归纳—定义① 教育的终身化 ② 教育的全民化③ 教育的民主化 ④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⑤教育的多元化④ 柏拉图: 《理想国》 重视早期教育 寓学习与游戏 ⑤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 《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⑥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学习过程:模仿—理论—练习 19、教育学的创立阶段① 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②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 《大学教学论》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泛智”教育,提出普及教育 ③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反对人为干预) 最早“发现了儿童” ④ 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⑤ 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第一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⑥ 洛克:《教育漫画》 白板说 绅士教育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 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德育),强调知、情、意的统一 20、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① 凯洛夫:《教育学》 ② 马卡连柯:《教育诗》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③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④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长 “在做中学” 学校即社会 教育无目的论⑤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理论 ⑥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⑦ 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⑧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⑨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⑩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活的教育学” 1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掌握学习理论212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简答备考)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②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018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8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2.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3.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其构成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

4.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指按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而确立的结构。

5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指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又称类型结构。

6.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属于一种纵向结构。

(专科、本科、研究生)7.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8.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9.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或称区域结构。

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既涉及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特长等问题,又涉及它们的规模、科类、形式与层次等问题。

(梯度结构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10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

11.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提出大学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创造新文化、新知识;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

(也可做判断题) 12.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完整版)2018,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修订最新)

(完整版)2018,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修订最新)

《教师职业道德》道德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其目的是按照一个“善”的原则去创造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道德的内涵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关于善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和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内涵取决于:1、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特殊形式,反映个人与其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人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明确行为方向,掌握进行道德选择的知识2、教育功能,道德在社会教化方面起到的作用3、调节功能,道德通过判断、评价等方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岗位上所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多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含答案1.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CA.理论科学B.应用科学C.交叉科学D.实践科学2.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BA.测验法B.个案法C.调查法D.观察法3.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AA.个体内部矛盾B.个体心理水平C.个体生理水平D.个体遗传条件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A.遗传条件B.社会环境C.学校教育D.实践活动5. 大学生的情绪一旦被激发,往往会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这说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

BA.丰富性B.心境化C.波动性D.复杂性6.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DA.杀鸡骇猴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7.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D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D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9.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模型、图片、幻灯、电影及录像等进行教学,这种直观形式属于。

B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综合直观10.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DA.120%B.130%C.140%D.150%11.在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程的暂时停顿观象,称为。

DA.平原观象B.起伏观象C.低谷观象D.高原观象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BA.认知B.元认知C.技能D.操作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A.精加工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14.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B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15.问题解决是指使用常规方法来解决有结构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道德是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其目的是按照一个“善”的原则去创造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道德的内涵是人们在社会中形成的关于善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和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内涵取决于:1、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4、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特殊形式,反映个人与其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人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明确行为方向,掌握进行道德选择的知识2、教育功能,道德在社会教化方面起到的作用3、调节功能,道德通过判断、评价等方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而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是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岗位上所要执行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2、具体性3、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道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关系时多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需要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畴的关系:1、教师道德职业规范和范畴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2、教师道德职业规范和范畴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确立依据:1、必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1、指导作用2、统帅作用3、裁决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确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依据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

它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比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更直接、更具体地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得基本因素。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就是要做到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包括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

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关系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使教师职业道德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了这一点才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

依法治教的必要性: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教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广义的教育包括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不可或缺。

我国的依法执教不足具体表现在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不到位,教育投入不足,教学内容、方法脱离实际等方面。

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它各项法律、法规;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思想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再次,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最后,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廉洁从教的意义:廉洁从教是指导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廉洁是教师的立身立教的根本,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

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是维护良好育人环境的保证;是学校各项改革健康发展的保证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教、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教师的快乐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教师的快乐来自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其次,教师快乐来自于师生间美好的情谊。

最后,教师的快乐来自于学生长大成才。

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证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费正当的利益的诱惑。

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一个阶段兴衰的重要标志。

教师礼仪的主要内容:教师的个人礼仪,主要是指教师要注重个人的仪容、举止、表情、服装和配饰;教师的学校礼仪;教师的交往礼仪;教师的公共礼仪教师礼仪的特点:(1)率先性(2)示范性(3)整体性(4)影响的深远性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率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努力学习礼仪知识的理论;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与人的相处的公德,人与社会相处的公德,人与自然相处的公德。

教师应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加强个人道的修养,增强主体自律意识;加强宣传舆论,深化社会公德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立足从我做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有利于调动家长教育的潜能,形成教育共识;有利于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形成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化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形成教育的合力尊重家长的现实基础要求:社会地位相互平等;教育目标共同一致尊重家长的道德要求: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教育学生尊重家长团队合作是指建立在目标、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思想、观念和行动的统一以及感情上的和谐。

教师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教师团队协作的基本要求:同行相尊,取长补短;主动交往,相互勉励;友好合作,公平竞争公平竞争与团队协作是对立统一的,公平竞争中有团队协作,团队协作中有公平竞争,这种关系体现了教师之间根本利益一致以及平等的关系。

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两项基本内容,是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也是评判教师行为价值和整个教育价值的基本标准。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也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

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底线。

教师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师生情感深化的具体表现,又是实现教师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力量。

教师热爱学生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

教师热爱学生的意义:热爱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热爱学生为教师的施教提高了感情基础;热爱学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创造了契机;热爱学生有利于教师教学制两的提高;热爱学生有利于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了解学生是教师公平地评价学生的要求;2、要充分尊重学生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一种善意的行动倾向,它不仅包含着对学生个体存在的价值、上进愿望的肯定,而且他还包含着对学生意愿、要求的充分关注。

所以,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3、要始终信任学生;4、要严格要求学生特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5、要平等对待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书育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在:(1)教书育人是教师必须坚守的职责(2)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3)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1)明确教书的内容(2)把握育人的方向(3)教书育人要结合学科、融入感情。

严谨治学的重要意义:(1)严谨治学是教师必备的素质(2)严谨治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3)严谨治学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要有谦虚谨慎的泰度(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健全的人格,作到身体力行。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是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是要求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学生、公正无私、追求真理的道德境界以及正直城市、和蔼善良、勤奋坚毅的道德素质和宽容谦虚、克己自制、乐于合作的道德修养。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做高尚情操的垂范者。

教师的健全人格表现在:(1)教师要有健康的人格身体(2)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心理(3)教师要有对高层次人格的追求。

教师必须是身体力行的践履者:(1)教师要仪表大方(2)教师要语言文明(3)教师要严于律已,表里如一严于律已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前提,也是身体理性的基本要求。

创新是时代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创新是科学技术和经济持续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创新是受教育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创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教师在实践教育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有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