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
2023新版七年级上人教版科学知识点总结
2023新版七年级上人教版科学知识点总
结
目录
1. 科学研究与方法
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3. 运动与力
4. 声音的传播
5. 光的传播
6. 火的利用和消防常识
7.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1. 科学研究与方法
- 科学研究的特点和基本过程
-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
- 科学观察、测量和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器械
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 物质的种类和分类
-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物质的变化和能量转化
3. 运动与力
- 运动和静止的区别与联系-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作用和效果
- 力的计量和测量
4.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声音的利用和保护
5. 光的传播
- 光的产生和传播
- 光的特点和传播规律
- 光的利用和保护
6. 火的利用和消防常识
-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 火的利用与消防常识
7.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 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 实验结果的表达和归纳
该文档总结了2023新版七年级上人教版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并按照不同主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希望本文档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新版七年级上人教版科学知识点总结
新版七年级上人教版科学知识点总结
这份文档总结了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
以下是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
第一章人体与健康
- 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身体的三大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常见的疾病和预防方法:感冒、结核、肝炎等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
- 强弱酸碱的判定方法:指示剂、试纸等
- 物质的常见性质和变化:溶解、燃烧、反应等
第三章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 氧气的制取和运用:电解水、植物光合作用等
第四章饮食营养与消化
- 饮食中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 消化过程及器官:口腔、食道、胃、肠等
第五章植物的养分以及光合作用
- 植物的养分需求:无机盐、水分、二氧化碳等
-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等
第六章生物圈中的能量
- 能量在生物圈中的流动和转化:食物链、食物网等
-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
第七章声的传播
-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引起
- 声音的传播:通过介质传播,声的干扰等
这些知识点是七年级上册科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来提高科学素养和学术水平。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
结(全册)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1. 物质的种类和分类
2.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
1. 生物的分类与鉴别方法
2. 生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3. 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
第三章:光的传播与视觉
1. 光的传播的基本规律
2. 光的反射与折射
3. 视觉的原理与保护
第四章:机械运动
1. 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
2. 物体的等加速度运动
3. 弹簧的拉伸与压缩
第五章:细胞和人体组织
1. 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 细胞的功能与分类
3. 人体组织与器官
第六章:电和磁
1. 电流的产生与电路的连接
2. 简单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磁场及其作用
第七章:水和溶液
1. 水的特性和溶解能力
2.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3. 溶液的浓度和稀释
第八章:生物种间关系
1.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
2. 共生与寄生关系
3. 竞争与合作关系
第九章: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1.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2. 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节约能源与环保
以上是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教材。
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总结知识范围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内容。
单元一:生机勃勃的生命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生命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 生命的特点:由细胞组成、具有新陈代谢、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遗传能力。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生物的营养需求:物质营养和能量营养。
- 生物的组织与器官: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
- 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
单元二:物质的分类与分离本单元介绍了物质的分类与分离方法,并了解了物质分子性质与物质变化。
-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 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磁性分离、手工挑拣、浮选、沉淀法。
- 物质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单元三:物体的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规律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
- 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 力与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引起物体产生变化。
- 摩擦力: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单元四:声的传播本单元介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以及声音的利用。
-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 声音的传播: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速与介质有关。
-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 声音的利用:语音通信、音乐、声波测距等。
单元五:光的传播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和反射、折射以及光的分光现象。
-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反射的规律。
- 光的折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分光现象:光的折射会使白光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单元六:电的产生与电路本单元介绍了静电、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 静电现象:物体带电的过程和特点。
- 电流和导体:电流的产生、导体的特性。
-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电器。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力学知识1.力的预测与实验:(1)万有引力定律,用于预测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给出一个物体在某特定外力作用下的运动方程;(2)推力定律,用于预测当对物体施以推力时,物体运动加速度和减慢度;(3)惯性定律,表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就会沿着其初始速度继续保持运动;(4)阻力定律,表明物体在空气或其他的气体中的移动会受到阻力的影响;(5)质量定律,用来说明物体的运动方向受其初始质量的影响。
2.力与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受力后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力不仅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加快或减慢物体的运动。
3.运动与能量:包括动能、机械能、热能、光能和其他能量。
运动的能量转化,例如机械能转换成热能,光能转换成机械能,等等。
二、声学知识1.声学定律:声学的定律是指在声学现象中的规律,包括波的反射规律、衰减规律、干涉规律等,是研究声学现象的理论基础。
2.声学效应:声学效应是指声学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的一些效果。
例如,原始声音会引起振动,声音的反射会引起回声,声音的波长会使它衰减、改变方向等。
3.各种声学装置:声学装置是专门用于调节或改变声音定位、声音方向以及声音强弱等特性的一类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扬声器、混音器、声源定位器、声道数字处理器等。
三、物理机制1.热机械机制:在热机械中,物质的温度与能量有关,物质的运动是由热能的转换而产生的;它的机制帮助我们分析物质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运动情况,例如压缩、拉伸等。
2.电磁机制:在电磁物理中,电场和磁场可以产生作用力,引起物体的运动;它的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在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运动差异。
3.光学机制:在光学物理中,光以特定的方式传播,产生不同的效应;其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物体在光的作用下的运动变化。
四、重力场及重力知识1.重力场:重力场是质点与引力物体之间产生作用力的空间,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重力场,以表明重力变化的规律。
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第0章走近科学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 ;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 ,符号 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 1μm=1000nm长度测量的步骤: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测量范围为35℃-42℃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 ,时间的国际制单位为秒 ,符号 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单位换算: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1分=60秒 1秒=100毫秒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单位换算:1t=103kg 1kg=103g 1g=103mg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①调平②称量,左物右码;③读数,待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天平使用注意事项:①待测物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量程;②砝码的拿取与游码移动必须得使用镊子,禁止用手;③放取待测物和砝码时,应轻拿轻放;④不能把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必须装在一定的容器中;8、能量的存在:①自然界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②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①光能②机械能③声能④电能⑤热能⑥化学能动能:物体运动所具有的的能量; 势能:由于物体形变或被举高所具有的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能量可以促使物体发生运动和变化,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9、信息的传播:①信息传播主要通过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②信息传播以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为工具;③信息传播以书籍、广告、报纸为载体;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1、栖息地: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叫生境;陆生植物离不开土壤,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 , 水分和空气 ;1陆生植物的叶:大多呈绿色扁平状,能够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常绿阔叶树:如香樟,冬青等阔叶树叶落叶阔叶树:如枫树,紫玉兰等针叶树:如松,杉,柏等2 陆生植物的茎:大多属于直立茎,但也有植物不是直立的茎;①匍匐茎:草莓,西瓜等;②缠绕茎:牵牛花等;③攀援茎:葡萄,黄瓜等;3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利用昆虫进行传粉的,叫做虫媒花,利用风力传播花粉的,叫做风媒花,如小麦,水稻,蒲公英等;2、陆生动物:起源于水生动物,一般具有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这些特点都是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一种适应;陆生动物不同体形和体色适应环境方式的比较3、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见下一章;4、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都能进行繁殖;②生物都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③生物具有应激性; 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鱼类:①体表有鳞片和黏液②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③体温不恒定④卵生体外受精两栖类:①皮肤湿润,裸露②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兼皮肤呼吸③体温不恒定④卵生体外受精;爬行类:①表皮干燥有角质鳞片或甲②肺呼吸③体温不恒定④卵生体内受精;鸟类:①体表有羽毛②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卵生体内受精;哺乳类:①体表一般有皮毛②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胎生、哺乳;※哺乳类的分类:食肉类、有蹄类、啮齿类、灵长类、有翼类、鲸类;两栖类第一次出现了肺的呼吸,鱼类则用腮呼吸爬行类第一次出现了体内受精,鱼类、两栖类则为体外受精鸟类第一次出现了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哺乳类第一次出现了胎生,鱼类、两栖类和爬行以及鸟类则为卵生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代表动物:草履虫,变形虫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开始出现组织的分化,代表动物:海蜇、水螅、珊瑚虫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逐渐出现了头部,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代表动物:蛔虫、丝虫、钩虫环节动物:身体呈圆柱形,有许多体节,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代表动物:蚯蚓、水蛭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可区分头、足、内脏团三个部分,代表动物:蜗牛、蚌、乌贼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又分为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代表动物:蚱蜢、虾、蟹、蜘蛛、蜈蚣等棘皮动物:五辐射对称,体表有棘皮,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代表动物:海星、海胆、海百合2、植物的主要类群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分3、细菌与真菌1细菌: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约2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根据形状分,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2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也有多细胞的蘑菇、银耳,有成行的细胞核,种类比较多,约有十几万种;食物腐败是由于食物上微生物大量繁殖所致,避免食物变质主要方法有:摄氏度,持续半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这样既能杀死事物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4、生物分类的方法以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共同特征越来越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植物的工具;第3章生物多样性1、物种:性状相像,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可育后代的同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隔离,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着变化,因而成为新的物种;2、物种多样性:物种和物种间的差异,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热带湖泊、珊瑚礁;3、保护生物多样性:①就地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最小的细胞为支原体;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菌、支原体、蓝藻;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凝胶态,许多生命活动在这里进行;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遗传;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质;※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2.细胞分裂→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体积增大;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细胞3.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各部位作用:①镜座:稳定镜身②镜臂:提握镜身③载物台:放玻片④压片夹:固定玻片⑤遮光器:上有光圈、调节通光量⑥反光镜:采集光线、反射光线⑦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⑧物镜转换器:调换物镜⑨粗准焦螺旋:大幅升降镜筒⑩细准焦螺旋:小幅精准升降镜筒目镜、物镜:放大物像1物镜与目镜的比较:2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3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移动方向:相反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安放轻拿轻放②对光找到明亮视野③放片对准通光孔④调焦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直到出现清晰物象⑤观察记录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绘图⑥收镜整理※低倍镜转高倍镜观察:①移动装片:将对象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物镜转换器,把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增加视野亮度;④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4.组织、器官和系统1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多细胞生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植物六大组织:保护组织:位于表皮,起保护作用营养组织:位于叶肉果肉,贮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位于导管和筛管,起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机械组织:位于纤维,起支持作用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起到分裂增生的作用分泌组织:位于蜜腺,分泌物质动物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体表、内脏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和分泌、吸收物质的功能结缔组织:由血液、软骨、肌腱等间隙较大的细胞构成,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肌肉组织:分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作用;2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根:吸收水分、无机盐营养器官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器官花生殖器官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动物体的器官:感觉器官、消化器官、呼吸器官、循环器官、生殖器官、排泄器官3系统: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第五章地球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是是个球体的证据:①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站的高看得远③月食日食不可以④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⑤麦哲伦环球航海2、地球仪:由底座、固定架、旋转轴、球面构成;3、经纬线:4、经度和纬度0°经线是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0°纬线就是赤道;低、中、高纬度划分五带的划分: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①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②北温带:北回归线°N与北极圈°N之间③南温带:南回归线°S与南极圈°S之间④北寒带:北极圈以北⑤南寒带:南极圈以南5.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壳:0-17千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地幔:17-2900千米下地幔内地核地核:2900-6371千米外地核5、地图和平面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是表示实际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比例尺越大即分母越小,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3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六章变化的地形1、火山和地震2、海陆变迁板快构造学说:1全球由亚欧板块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3、地形和地形图1地形的类型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陡坡等高线较密处缓坡等高线较疏处山峰洼地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3地形的变化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使地表起伏加大,具有阶段性外力作用:侵蚀、搬运、堆积使地表趋于平缓,具有持久性第七章地月系1、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转,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旋转;1自转周期24小时,自转中心为地轴,地轴北方指向北极星附近;2自转现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东方的比西方先看到日出;3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2、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公转,公转轨道面是接近于圆形的椭圆1公转周期是天闰年的出现2公转现象:四季交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太阳高度:阳光与地面的夹角3、月球与月相1月球概况: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与地球间平均距离为万千米;月球的半径为1738千米;月球的质量很小,约为地球的1/;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天相同,因此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2月相变化规律上弦月出现在上半个月的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西边半个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个月的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东边半个亮;即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4、月食和日食(1)月食:出现在月中,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始于月球的东缘结束于月球的西缘;(2)日食:出现在月初,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开始于太阳的西缘,结束于东缘;分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第八章星空世界1、星空的变化:周日式运动:地球自转造成星体东升西落周年式运动:地球公转造成星空随季节交替而变化;2、恒星与行星的区别:金木水火土是夜空中肉眼可见的行星3、星图和星座:1星图:根据星星在天空的分布和特征绘制的平面图,可用其确定恒星和星座的位置;①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②以天赤道为界,分北天星空和南天星空2星座:为了便于仍是恒星,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即88个星座;北极星在小熊座,北斗七星在大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犬座①北斗七星的斗柄随季节指向不同:东指—春,南指—夏,西指—秋,北指—冬②北极星是指北的最好参照物,在中国全年的晴朗夜空都可以观测到;③夜空中有6000多颗比较亮的星星肉眼可见绝大多数是恒星,行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3、太阳:1太阳概况:直径140万千米,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日地距离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2太阳结构:※平时看到的太阳是表面的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因亮度低,日全食期间才能看见;3太阳活动①光球层温度可达6000℃,局部温度较低4000℃的区域形成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黑子数最多的一年成为峰年,最少的一年为谷年;②日珥:太阳色球层表面喷发出的高温气体形成的拱形结构,高达几十万公里;③耀斑:色球层表面突然出现的亮斑闪耀,寿命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④太阳风:从日冕层,向外部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带电粒子流,往往引起磁暴与强烈的极光;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干扰地球无线电通讯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失灵,即“磁暴”现象;③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④影响人体健康;4、太阳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离太阳近,卫星少1八大行星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质量达,离太阳近,卫星少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质量由小到大:水星,火星,金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①水星:无卫星,无大气,与太阳同升同落,又名辰星②金星:无卫星,最亮的行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又名启明星、长庚星、太白星③木星:质量体积最大,有大红斑④土星:卫星最多,有美丽的光环2太阳系小天体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自转和公转;5.银河系和河外星系1银河系:①由1500-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②由银盘、银核、银晕构成;侧看像个大透镜,俯看像个大漩涡,从中心向外伸出四条漩臂,分别是人马臂、猎户臂、英仙臂和天鹅臂③银河系的直径为8万光年,年龄长达100亿年④人们眼中看到天空中的“银河”是由银河系中心稠密的恒星构成的2河外星系:银河系以外约有10亿个左右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统称河外星系;。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总结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由微观粒子组成,包括分子、原
子和离子。
2. 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等。
2.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如融化、沸腾,化学变化如燃烧、腐烂。
三、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
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包括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四、简单机械与能量
1. 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
大小。
2. 能量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五、地球与宇宙
1.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有固体表面、大气层和磁场。
2. 宇宙
宇宙是包括所有物质和能量的空间,由无数星系、恒星、行星等组成。
以上就是七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精选4篇)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篇1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1.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A 化曲为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零刻度线。
C (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桌面上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没有零刻度线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1、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2、蜗牛有视觉 , 触觉, 嗅觉, 味觉,但无听觉。
3、生物:①.能呼吸②.能生长③.能繁殖后代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⑤能进化⑥.能遗传和变异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叶绿体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
5、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大小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2024版新教材版)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新教材)第 1 章探索自然的科学知识要点过关1.科学以自然界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要善于观察,勤于实验。
解决一个小小问题的过程都可能有科学发现。
3.科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事实与证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变和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的认识。
4.科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学会了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问题。
5.科学技术的利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科学技术促进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6.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新的问题,因此,科学是无止境的。
7.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8.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等。
换算关系如下:1km= 1000 ml m= 10 dm=100 c m= 1000 m m1mm= 1000 μm1μm= 1000 n m9.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如三角尺、直尺、卷尺等)。
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指距、步长等来粗测物体的长度。
声呐、雷达、测距望远镜等是现代测量常用的仪器。
10.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1)刻度尺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
(2) 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 ;被测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3) 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4) 读正确:读数=精确值 +估读值 +单位。
(5) 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精确值 +估读值 +单位11.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常有卡尺法、化曲为直法、累积法。
卡尺法常用于测量锥体高度、球体直径等,测量时常借助三角尺和直尺将被测物卡住而进行测量。
化曲为直法常借助一段无弹性细线与弯曲物体重合,再将线拉直测量。
累积法 一般用于被测的量太小,小于刻度尺分度值时采用。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最全面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针对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本文档总结了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研究。
第一章科学的开端1. 人类在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时开始进行科学实践?人类在观察自然现象和抽象思考时开始进行科学实践。
2. 历史上哪些人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历史上有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伽利略、牛顿等人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
3. 对照试验与连续试验的区别是什么?对照试验是在相同条件下只改变一个变量进行的实验,连续试验则是在逐步改变变量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第二章生命的奥秘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是什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生物分类学的目的是什么?生物分类学的目的是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命名,研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演化变化。
3.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是脂质。
第三章物质的组成1. 什么是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
2.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是如何排列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3. 酸与碱的共同特征是什么?酸与碱的共同特征是在水中能够释放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第四章微观世界1. 伏马普洛波夫定理是什么?伏马普洛波夫定理是描述光电效应的一个公式。
2. 单位质量物质内所包含的粒子数被称为什么?单位质量物质内所包含的粒子数被称为摩尔数。
3. 制冷剂是如何实现制冷的?制冷剂利用物质在相变时放热吸热的特性实现制冷。
第五章物质的变化1. 化学反应条件有哪些?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等。
2. 什么是红外线?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
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是什么?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能量,但自身不参与化学反应。
第六章能量的转换1. 能量是什么?能够做功的物质所具有的属性被称为能量。
2. 能量与功有什么关系?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属性,功是物体发生运动的表现形式。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全册)
1. 科学研究方法
-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特点
-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 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关系
2. 大气与天气
-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 大气压力和大气的运动
- 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天气预报
3. 地球与地理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引力
- 大地形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4. 物质与属性
-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度的测定
5. 元素与化合物
- 元素的概念和特征
- 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符号- 化合物的概念和特征
6. 分子与物质运动
- 分子的概念和运动状态
- 物质的分子成分和分子间力-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物理性质
7. 溶液与分离技术
- 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 溶解和饱和度
- 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8. 酸碱与pH值
- 酸碱的概念和性质
- 酸碱的分类和中和反应
- pH值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9. 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 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10.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 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身体结构和适应特征
- 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的身体特征和功能
- 昆虫和鱼类的生活性和保护意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科学》的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同学们可以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科
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累科学知识,提
高科学素养。
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本文档总结了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它包括
了以下内容:
1. 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生长:生物体生长的过程,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
生长方式。
- 发育:人类的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器官的发育和性别特征的
形成。
- 繁殖: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器官: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介绍了植物细胞的特点。
3.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动物的特征:介绍了动物的特征,如多细胞结构、自由运动、有感官和反应等。
- 动物的分类:了解了动物的分类方式,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
椎动物的分类。
4. 力和机械力和机械
- 力和作用:介绍了力的概念,以及力对物体的作用。
- 机械和机械优势:研究了简单机械的种类和机械优势的原理。
5. 能量与能源能量与能源
- 能量类型:了解了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不同类型的能量。
- 能源和能源的转化:介绍了常见的能源和能源的转化过程。
6. 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构造:了解了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理景观。
- 地图制图:了解了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包括地图符号和图例。
以上是新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同
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科学知识点概览:七年级上册一、科学入门1. 科学的定义与方法- 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的研究。
-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分类、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
2. 科学态度- 怀疑精神:对信息保持质疑。
- 客观性:基于事实而非个人感受。
- 系统性:有组织地收集和分析数据。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能量的形式- 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
- 势能:物体因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 热能:与温度相关的能夜。
3. 能量守恒- 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 速度:物体移动的快慢。
-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2. 力的作用- 力的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 力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 地壳:地球的外层固体壳。
- 地幔:地壳下的中间层。
- 地核:地球的中心,分为外核和内核。
2. 太阳系- 太阳和八大行星。
- 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巨大行星、冰巨人。
3. 宇宙的探索- 恒星的生命周期。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五、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的生物。
- 消费者:吃其他生物的生物。
-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生物。
2. 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物间直接的食物关系。
-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食物链的总和。
3.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物种多样性。
六、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 细胞的主要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
2. 遗传的基本原理- DNA:遗传信息的载体。
最新教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教科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反应-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包括化合物和元素,混合物包括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稳定性、活泼性、化学反应等。
-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参加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
第二章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元素是指由同一类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元素包括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惰性气体元素。
-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经过化学变化形成的纯物质,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
第三章空气与燃烧-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 燃烧现象: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中迅速氧化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的现象。
燃烧现象可以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 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有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热量。
其中可燃物缺失、氧气不足或热量不足都会导致燃烧无法进行或停止。
第四章物质的分离- 物质的分离:物质的分离是指将混合物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破坏,以便将它们单独提取出来的过程。
物质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馏、吸附、结晶、测定密度等方法。
第五章溶液和悬浮液- 溶液和悬浮液:溶液是指由溶质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通常呈现透明状态。
悬浮液是指由固体颗粒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颗粒通常呈现混浊状态。
-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某一溶剂中形成稳定的最大溶液浓度。
对于不同的溶质和溶剂,溶解度是不同的。
- 分离混合物: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包括过滤、蒸馏、蒸发、结晶等。
第六章酸、碱与盐- 酸、碱和盐: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而盐是由酸和碱中的离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 按酸碱度分类:物质可以按照酸碱度分为酸性物质、中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Unit1知识点归
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知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档将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 科学方法
1.1 观察和积累事实
- 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 积累事实和数据
1.2 提出问题
- 根据观察和积累的事实提出问题
1.3 做实验
- 设计和进行实验来验证问题的答案- 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1.4 得出结论
-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结论应基于观察和实验的可靠数据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2.1 物质的三态
-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和区别
2.2 物质的变化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和区别- 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凝华过程
2.3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和特点3. 观察和测量
3.1 观察与描述
-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方法和应用- 观察结果的描述和记录
3.2 测量和测量工具
- 长度、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3.3 对象的形状和大小
- 固体对象的形状和大小的描述
- 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 总结
本文档对七年级上册科学 Unit1 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了解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物质的组成与变化以及观察和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请学生们在课后进行复习,并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初一科学上册重点整理
初一科学上册重点整理第一章:物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 纯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氧气。
-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盐水。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改变物质本身的组成,如颜色、形状、密度。
- 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显现出来,如燃烧、腐蚀。
3.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不改变物质组成的变化,如熔化、汽化。
- 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组成的变化,如燃烧、腐蚀。
第二章:人体与健康1. 人体组成-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单位,组织、器官、系统是由细胞组成的。
2. 营养物质与健康-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供给能量和构建组织。
- 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需要的微量营养物质。
3. 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疾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不良、病原体感染等有关。
- 良好的卫生惯、合理膳食、锻炼可以预防疾病。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分类-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是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类别。
- 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形成了生态系统。
- 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关联。
第四章:天体运动1. 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
2. 天体的运动- 太阳、月亮、星星是我们常见的天体。
- 行星的运动有规律,如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第五章:力和压力1. 力的作用-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位移、形状变化或速度改变。
- 人类利用力来完成各种工作和运动。
2. 压力-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 压力的计算公式为压力=力/面积。
第六章:热的传递1. 热量- 热量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运动的一种能量。
- 热量的传递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2. 温度- 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平均动能的一种度量。
- 摄氏度和华氏度是常见的温度单位。
以上是初一科学上册的重点整理,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2、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常见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2、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②割伤:用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悬挂式”5、酒精灯的正确使用①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身。
②酒精的量:灯座容积的1/4到2/3③点燃:用火柴点燃,严禁用另一个已经燃着的酒精灯点火。
④火焰的结构: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
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
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非生物1.有应激性没有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不能进行新陈代谢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没有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生命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
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
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非生物1.有应激性没有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不能进行新陈代谢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没有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生命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3)口内牙齿退化长骨中空,有的骨薄,愈合,既坚固又轻巧(减轻飞翔时的体重) ;(4)有气囊和肺相通,能进行双重呼吸。
(为飞翔提供足够的氧气);(5)脑比较发达8.哺乳类的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体内受精;(3)有乳腺;(4)哺乳;(5)体温恒定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也是哺乳动物成活率大大提高的原因。
哺乳类的代表动物:白鳍豚、蝙蝠、老虎、鲸鱼、袋鼠等等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
9.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卵生到胎生;从变温到恒温。
10.易错的物种:海马、鲨鱼是鱼类;鲸鱼、美人鱼、蝙蝠是哺乳类;鳄鱼、甲鱼是爬行类;娃娃鱼是两栖类;鲍鱼是软体动物;企鹅、鸡、鸭、鸵鸟是鸟类。
11.无脊椎动物的分类:(1)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如草履虫、变形虫;(2)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
如血吸虫、涡虫(3)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如水母、水螅、海葵、珊瑚(4)棘皮动物:体具棘皮,如海星、海胆、海参(5)节肢动物特征: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如昆虫、虾、蟹等。
昆虫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6)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如河蚌、蛤、章鱼、乌贼、鲍鱼、田螺(7)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环节,如蚯蚓、水蛭(8)线性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如蛔虫、钩虫、丝虫。
其中节肢动物是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原生动物是最低等的动物。
第三节1.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称之为种子植物。
(注:种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没有种子的植物(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称之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的区别是有没有种子。
2. 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果实一般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4.被子植物的特征:(1)种子都包被在果皮里;(2)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5.裸子植物的特征:(1)植株高大,根系发达;(2)抗寒、抗旱能力特别强;(3)没有真正的花,果实裸子植物:松、杉、柏(除卷柏是蕨类)、银杏、苏铁。
6.裸子植物的叶子大多呈条形、针状等,这对它们有什么好处: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7.孢子植物:(1)蕨类植物;(2)苔藓植物;(3)藻类植物8. 蕨类植物的特征:(1)有根、茎、叶的分化;(2)靠孢子繁殖;(3)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在水中受精蕨类的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满江红、芒萁、卷柏9. 苔藓植物的特征:(1)有茎、叶分化,但无根分化;(2)靠孢子繁殖;(3)在水中受精,即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苔藓类的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10. 藻类植物的特征:(1)无根、茎、叶的分化(最低等的植物);(2)靠孢子繁殖;(3)能进行光合作用;(4)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潮湿的地面上藻类植物的代表植物:衣藻、小球藻、水绵、海带、裙带菜、鹿角菜、紫菜、石花菜11.植物之间的区别植物/器官种子果实花根茎叶类别生活环境繁殖方式桃有有有有有有种子植物被子植物陆地种子生殖松有无无有有有裸子植物陆地种子生殖蕨无无无有有有孢子植物蕨类植物阴湿孢子生殖葫芦藓无无无无有有苔藓植物阴湿孢子生殖海带无无无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阴湿孢子生殖12.植物的分类等级:从高到低: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生物数量越多分类等级越低,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生物数量越少第四节1.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2.物镜和目镜的区别:物镜有螺纹,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没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3.显微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且变化明显粗准焦螺旋向前转,镜筒下降,且变化明显细准焦螺旋变化的幅度很小,其他与粗准焦螺旋一致。
5.如何改变视野的明暗:(1)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大,视野亮;光圈小,视野暗;(2)调节反光镜:凹面镜,视野亮;平面镜,视野暗;(3)转换物镜:低倍镜,视野亮;高倍镜,视野暗,注:高倍镜看见的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看见的细胞数目多。
6.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见的像是原像的倒像7.显微镜使用的步骤: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8.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物镜下降,应注意物镜,以免物镜压碎装片9.细胞的大小:一到几十微米10.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核:内含传宗接代的遗传物质(2)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质: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场所11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同点:(1)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2)植物的细胞质中有叶绿体和液泡。
12.细胞壁的作用: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13.常见的问题:(1)高大的树木之所以能“顶天立地”,与植物细胞中的什么结构有关?细胞中的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有一定的形状。
(2)植物的叶为什么通常是绿色的?植物的叶片细胞中具有叶绿体,内含叶绿素。
(3)细胞壁有何作用?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细胞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4)什么叫细胞液?细胞液和细胞质一样吗?细胞液是液泡里的液体。
我们平时吃的水果里的液体一般都是细胞液。
它和细胞质完全不同。
(5)叶绿体和叶绿素有何不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质中的椭圆形小体,里面含有叶绿素,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可以吸收太阳能,是叶绿体里的物质。
15.细胞学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即:细胞是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6.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17.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
18.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擦滴取展盖染吸(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盖玻片和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室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一小块透明薄膜.(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6)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
一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生活在水中。
代表:动物:草履虫。
植物:衣藻。
细胞结构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真菌细胞细菌细胞细胞壁无有有有细胞膜有有有有无(有遗传细胞核有有有物质)细胞质有有有有液泡无有有无叶绿体无有无无真(原)核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生物细菌:使肉发臭的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细菌。
一个细菌很小,用放大镜看不到单个细菌,但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菌落。
它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像草履虫那样的摄食结构,它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活。
细胞内看不到细胞核,因此称为原核生物。
细菌分为螺旋菌、球菌和杆菌三类。
真菌:它们和细菌一样,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
有细胞核的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代表:酵母菌,霉菌。
食物变质是因为滋生了微生物的原因。
微生物生长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说出组织的概念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后,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
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由根吸收来的水分、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组成。
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
说出动物四大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主要功能上皮组织: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
有些还具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血液、软骨、肌健等细胞间隙较大,间质较多的细胞构成。
具有运输、支持等肌肉组织:能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人体的肌肉分为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